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法藏碎金錄 > 法藏碎金錄 卷三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法藏碎金録卷三     宋 晁逈 撰
論語云子絶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予詳義理謂孔子
 絶去四事與常人異也毋意者常人師心狥惑自任
 己意孔子以道為度故不任意毋必者常人行藏不
 能隨時用舍好自專必孔子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故
 無專必毋固者常人之情可者與之不可者拒之好
 堅固其所行也孔子則無可無不可故無固行毋我
[003-1b]
 者我謂身也多制作自異以擅其身孔子則述古而
 不自作處羣萃而不自異和光同塵唯道是從故不
 有其身予於四者似得百分之一每希馴致其道未
 甞縱心所欲此近無意昔仕宦之日不茍求進用此
 近無必友交汎交不偏執一此近無固好為文立理
 而無所自衒此近無我因思儒宗孔聖四絶之德比
 夫釋氏經教有陳大乘四法大乘四行同歸善利抑
 亦何殊哉予今又以四絶之德各以其𩔖分而合之
[003-2a]
 其一其四無意無我混而爲一以屬於内其二其三
 無必無固混而爲一以屬於外内習出世之法事事
 無意無我外順世間之法事事無必無固若能觸𩔖
 融攝果决盡然此爲樞會可目之曰無礙法門矣
白樂天有詩云慙將理自奪不是㤀情人竊思理奪二
 字正是予切用之法夫御世之道求理而已出世之
 道理可廢乎以理奪情率由智勝以理復性率由力
 勝若能智力兼備理性相符眞學指歸曲盡善矣
[003-2b]
逹摩說大乘四行其三曰無所求行予甚慕之奈何廹
 於情累未能免此雖求之在我而可否在彼既或應
 或違須無固無必因别持一行勿以順逆自起忻恚
 自爲所求無固必行
梁氏删定止觀第一内有説云意之所起卽修三昧謂
 之覺意三昧行者心數起時反照不見動轉根原故
 名覺意又窮諸法本皆由意造故以意爲言端未對
 境覺知異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籌量名為意照了分
[003-3a]
 别名爲識如是辯别堕心想見倒中予讀此一科愛
 之重之尤喜精要因而崇重其名立爲一法以備自
 修目曰覺智平意識法門凡有意識所起卽時以覺
 智平之而自㫁曰教中說身心於真性皆爲幻垢則
 表意識諸念又屬身心之餘事乃是重重疏逺之妄
 顛倒之見不知此理則無智者也旣知此理豈可與
 無智之人混同汨没當觀意識是眞我之賊来卽殺
 之不復容縱在我明鑑利刃而已
[003-3b]
昔向子平讀易至損益二卦因而發歎謝絶塵寰又老
 子有日損日益之言予漸老矣夙好棲眞禪寂而鈍
 根重障旣不能速成圎頓之理若不策勵精修勝進
 更俟何時乃約已而自立損益二法門用爲入道樞
 要但省已不當復爲者一一而日損之憂恚二病居
 先也省已即今切用者一一而日益之明住二妙居
 先也自出於心固難縷述
楞嚴經中所說如來命文殊師利法王子較量二十五
[003-4a]
 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陳從初入道法門何者
 最爲圎通令將來學者易得成就時文殊辨白最許
 觀音聞中入流圎照三昧其對佛偈中有六句云我
 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眞教體清净在音聞欲
 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予愛重此法形於贊詠多矣
 又獨聞靈響殊常清妙凝聽融怡乃是天賜神竒吉
 祥助發樂欲俾成大事因縁也何慶如之自今了逹
 天時人事世態物情徃古以來不可齊一但委順而
[003-4b]
 過勿介於懐凡諸魔境我當以觀空覺妄之智平定
 於外唯此佛境我當以聞和攝念之力修詣於内决
 定不退轉不復别求入道法門也
予甞作心禱六符詩云恬和端潔及虚明六妙均融道
 法成願考此祥皆宻契不求知己浪傳名今復追觧
 其意意欲己心恬静和暢端眞潔清虚白明了妙妙
 相應若得心之體用如此畢備不必廣求禪學之法
 亦不求衆人知己也
[003-5a]
白氏詩云自從苦學空門法消盡平生種種心予因此
 語曉悟學空之理乃是無礙法門何以故夫學人有
 明智有果㫁諦觀在外隨時過去者事事盡空不執
 其事則身無礙也在内隨時過去者念念盡空不執
 其念則身無礙也身心外内無礙無縛更去何處别
 求觧脱譬如雲翔之鳥在空中自然自在人若不能
 以空破有自取罣閡乃是凡愚知見於已有何所利
 所以佛許須菩提觧空第一斯人足可景慕若能於
[003-5b]
 空不著空此又妙之又妙也
衡山石頭希遷大師有僧問如何是觧脫師曰誰縛汝
 又問如何是浄土師曰誰垢汝又問如何是湼槃師
 曰誰将生死與汝予知禪家問答有兹體勢最為切
 當予能觸類適變則而象之設使有人問予如何得
 心地清凉當答曰誰令汝熱惱又問如何得心地安
 静予答曰誰令汝煩動予非但能學其語類又能悟
 其法意直臻要妙之處盖明一切煩惱起滅只由於
[003-6a]
 己巳能照了諸法性空不以為礙便是菩提湼槃之
 體用豈待如來慧以三昧必無此理智者當如是觧
 勿與愚人混同也頋此法至簡至易其如知之者至
 少行之者至難矣
今自清審决擇居常進道之功莫若齋心服形收視反
 聽退藏於宻直在其中住無所住得無所得堅久之
 志日復一日其餘法塵煩動亦宜稍稍休息矣
國家法要則有任賢勿貳去邪勿疑予因擬之而立言
[003-6b]
 曰身心法要則有任真勿貳去邪勿疑二者大同唯
 改一字而已
學法之人或未能深入妙境但且師老子之日損莊子
 之鞭後蘧子之知非顔子之改過若能致力悉僃自
 然暗合于道
子今申明圎覺楞嚴二經之旨趣夫圎覺經一味精純
 要妙專説心起之真妄悟修之頓漸以利鈍根故分
 辨學法之次第楞嚴經於真心正法之外又説種種
[003-7a]
 事相有邪有魔有升有堕令人曉㑹不至差殊
梁氏删定止觀第五内有語云若善修三昧道力所持
 何罪不滅何業不轉予於此法素有信心樂欲每覧
 如是語句令人倍加策發
即此第五卷内又有語云夫慧觧眞正則不為諸相所
 惑然後鞭心入理業不能礙若本無觧心又發意邪
 僻見相生愛則魔得其便入示吉㐫生為鬼禪死堕
 鬼界必然之理也予知有一𩔖之人多作此見是思
[003-7b]
 引證為戒因復采而書之
又有語云當安忍内外諸障使不滯礙又不起法愛自
 然流入清浄之地得無上報得自在業返本還源智
 照圎極故名無上普門示現無徃不應故名自在予
 愛斯言蔚為妙法若能詳求其理力行其道此可足
 用何勞博訪空談
又第六内有語云夫幻術法猶能變轉示人亦如流金
 結氷變化不一定力所轉理固宜然予因思入道至
[003-8a]
 論必須致力但無為與有為異耳
天時之順序天文之垂象本乎天也據理則有常而或
 有不常人身之安否人事之得失本乎人也據理則
 有常而或有不常是則常中有不常古今如此亦可
 以為大常矣予甞為安處大常略論今復意及而書
 之姑務修已此意乃自然而然也
予甞自作禪門法語四言五句二十字云正修行心以
 破為修以住為行非正修行其心反是
[003-8b]
周易正義序云江南義疏十有餘家皆辭尚虚𤣥若論
 住内住外之空就能就所之說斯乃義渉於釋氏非
 為教於孔門也又後漢書西域傳論佛教云詳其清
 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遣之宗道書之流也此皆儒書
 正經之疏正史之語該說所及證據公矣但以内外
 之法理難相參故各行其教焉後人更相排斥未為
 通論
人有所作之夢洎至明日或有忽然聞見與所夢相應
[003-9a]
 者世俗謂之觧夢吾因此似得二理一則表事有所
 定一則表神有所通必若澄心至清則能知未來之
 事其理不虚也
吾有一事終未曉其由嘗與人對談或至一處所忽然
 記憶有似已曽如此言已曽如此見倐然復㤀之耳
 自壯嵗及老年相識故舊歴遇五經及第人于澈直
 集賢院范貽孫知制誥路振此三人亦説其事與吾
 暗合因追思而記之
[003-9b]
孔子罕言命與仁易稱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竊詳命者
 正是佛書所説理性之法也人鮮能及之又仁為五
 徳之首正是佛書所説能仁之事此亦人鮮能及故
 皆罕言非全不言也又對門人云未知生焉知死未
 能事人焉能事鬼盖為力行世教不欲言人所不及
 之理非不知也逹識之士宜體至聖宻意
今為己立法者二夫處世之法如謝鯤之率性也推理
 安常而已出世之法如阿難之迴心也息縁反照而
[003-10a]
 已
楞嚴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圎覺經云無邉虚
 空覺所顯發予今引此二經配而明之盖言見空見
 色皆不離覺性之中也又色空二法相對立名空相
 在覺性之中亦為障礙故般若心經云空即是色盖
 言但有空相空卽色也色卽為其障礙矣
予甞獨㫁以其無為而大者謂之道有為而小者謂之
 術道之神妙無為而自然也術之神妙有為而精至
[003-10b]
 也學其道者可名道士學其術者可名術士道德技
 術不可同日而言
古人有云寧我負人無人負我此乃姦雄之魁圖取之
 志大也予别有語正與此背却云寜人負我無我負
 人此勸仁智之士趣受之理大也又云寧天負我無
 我負天此則但信福善禍淫之格言勿疑其應與未
 應也
昔子夏唯學素王之道而義與利交戰於胷中終義勝
[003-11a]
 而肥所學之道必成也今予兼學法王之道而信與
 疑交戰於胷中終信勝而喜所學之道豈有不成哉
冲虛至德眞經云孔子能廢心而用形注中所觧之意
 謂對接世務止用形迹而已其心則泊然不動也予
 謂臨世間之法固當如此如此則事濟而不勞矣又
 貫休寄山中伉禪師詩云舉世遭心使吾師獨使心
 萬縁冥目盡一句不言深其詩意謂舉世之人被心
 所役使而伉師獨能制服其心也予又謂學出世之
[003-11b]
 法亦宜如此如此則道成而不悞矣
了三空之盡空知一眞之至眞此大觀也卽時而萬念
 都息此大止也若能練之純熟道學成矣何必更尚
 多談妄求異見哉
人所分别者名相也不可分别者體性也若能不著名
 相而直歸體性者何諍論之有
經教中說一種外道作無所有想如兎無角謂一切法
 亦復如是經教中又有説未得謂得名増上慢予觀
[003-12a]
 今之談禪者多云知之則已更何修也故鄙其看經
 論求方便者以為滯於名相予謂執此見者可惜悞
 人深矣譬如以兵力討賊兵力勝而賊退然後罷兵
 理之常也故法要有云如人入賊心不决定不能破
 賊破亂想軍亦復如是修行致力其喻如此吾輩看
 經論詳求旨趣以濟覺力又不得與課數希洪福尋
 文起狂慧者一槩視之也
予今集諸經妙言貫而為文共成四句曰求自然智住
[003-12b]
 無礙行成不壊業名决定相
古語云臨淵羡魚不如退而結網予以為尋文好禪不
 如坐而進道
止觀論有云帖帖安穏楞伽經有云上上升進此二者
 皆謂入道之相也
道家流謂黄庭内境夐超外境予以為尚屬有法未出
 幻魔之界豈知夫自覺聖智空寂靈明絶妙之境乎
 若有悟四相之非我知一眞之大同始可與言此境
[003-13a]
 矣
榮啓期自云有三樂予觀乎域中象外别有三樂焉聲
 色之樂樂之下者也名教之樂樂之中者也禪寂之
 樂樂之上者也
予但得宴坐之室静日渉之園幽分恬智以均和合端
 虛而進道飬太和之氣棲天真之心適我願兮無出
 於此
常安了了之心常合深深之息諸念不動静勝而樂斯
[003-13b]
 入道之妙門也
莊子内篇齊物論注云夫是非者生於好辯而休乎天
 均予詳大意人好横議分别道家所忌當息其言奈
 何所見各異禀於自然固難一揆責之也因思辯是
 與非唯有涖官為政分曲直之訟事國治家成䂓誨
 之道如此則明是非可矣若或真學之流閒談之際
 未能頓絶商確評品斯亦有妨道行者也左氏春秋
 云人心如面焉盖言各各不同不可齊一爾若也須
[003-14a]
 責人心之非令皆歸於是斯則何異須責人貎之陋
 令皆同於美乎自今力戒此事為吾日損之一
夫學道之人若能無事靜居清心調息雖云宴坐贏得
 飬生故圎覺經注中説道塲修證之法有云遇善境
 界得心輕安謂身心調暢輕利安和神爽氣清支體
 柔潤予以為有此愛𣗳但令本根深固則枝葉自然
 茂盛也
予吏隠洛中之留臺忽踰六稔詳周易之樂天知命暨
[003-14b]
 荘子之安時處順省躬契理庶乎得其少分焉而燕
 居之際與令順子孫之随侍者徃徃談道適意甚歡
 於世論則為福猶愛善慶有餘之故也於迦談則為
 累未到湼槃無餘之故也
權公之文有云精修宻詣盖明修詣之功也白公之文
 有云隂利潛益盖明利益之徳也教門功徳其在兹
 乎
士有學素王之行行有枝葉學空王之心心無罣閡若
[003-15a]
 令冠以道號方可目為真君
予今指陳佛書之簡要者有二經焉般若心經圎覺了
 義經是也般若心經凡三百餘言佛為舎利子說人
 空法空破一切相遣虚妄之情盡更有何事予謂以
 正智為目見之而悟其理定其志而趣於道此乃妙
 法之心也圎覺了義經凡二十八紙佛為文殊菩薩
 等各説入道之門與圎成之性合更有何事予謂以
 浄行為足行之而還其原臻其極而成於道此乃妙
[003-15b]
 本之體也若人於此經中自足相資始終如一信觧
 修證光嚴住持其人殊勝超絶不可稱量也
方内之教原情而立法方外之教原性而立法二教淺
 深有異内外兼濟若能和㑹而公共不以勝負而交
 爭然後臻乎大通也
予好渉獵内典研覃了義自謂種諸善根雖有之矣逮
 得已利則未能然
夫妙道非形噐言意所能區别其有教門逐末矛盾交
[003-16a]
 争者不出名利之塲也試思未有書契之時孰分主
 宰而求勝乎
教文中有言云靈靈不昧了了常知此乃妙性之本體
 也又有言云怗怗安隱躡躡而入此乃進道之法門
 也若更習性未已而好多聞慱覽此亦於道無所損
 於智有所益也
予今年近八旬矣保身自覺安而輕澄心自覺虚而明
 飬氣自覺和而清得法自覺真而精予有四覺覺如
[003-16b]
 此不問道之成不成
今之講師率多傳文之狂慧今之禪師率多傳口之空
 言唯有該明之士洞曉其理更不疑也
釋梵之書謂人屬地水火風終非堅久故破之耳本為
 破虚幻之身而歸於實相也老莊之書謂人稱聖智
 仁義終非純一亦破之耳本為破小善之名而歸於
 大道也方内之士多駭其言以為破毁身名盖局見
 一隅不能㑹通至理矣
[003-17a]
道經云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𡨕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此則約信相之源而罔測周易云精氣為
 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此則言生滅之法
 而未盡唯内典有一真靈妙三世流轉之說理最詳
 悉夫鴻明之士得意忘言然後可以心到
先賢有清畏人知者謂潔已而不求名也吾則妙畏人
 知欲進道而亦不求名也
先師孔子晚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絶夫易者窮理盡性
[003-17b]
 之書也予亦晚而好讀上乘内典因而發為演勸筆
 不停綴良由見其旨趣極陳理性之法曲盡其妙雖
 設教不同而㑹歸於善是則區區力學不背先師之
 道明矣教識洞鑒當以為然
古德有云前念迷是凡後念覺是聖予因思之或有人
 念念不迷乃是以覺濟覺以聖繼聖者也若能守此
 常覺之念深固長乆日新無極者此可為入道之人
 也
[003-18a]
予於理性漸得㑹同之意謂出世定慧之均用如世間
 禮樂之相須夫禮勝則離故和之以樂樂勝則流故
 節之以禮予以為定之過恐成於沉住故照之以慧
 慧之過恐成於動亂故制之以定禮樂相須然後盡
 美矣定慧均用然後盡善矣擬議二法出於陋衷
内省吾心動不忘於觀照静不忘於止息今自覺動多
 而静少觀多而止少然不䧟於邪觀惡慧昬住癡禪
 者也
[003-18b]
教文中有言云薄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亦旣内省居
 常以觀照在念因自謂予心常在慧無有不慧時若
 於已分言之慧者燭理之謂也定者忘情之謂也覺
 其燭理易而忘情難耳
夫枉道則心苦直道則身危守直道者所以甘於恬退
 而不争趣㨗之徑也
自顧旣老猶健視日影一分分一寸寸轉移不迴則所
 發道心亦宜一念念一息息常在止觀二法方是正
[003-19a]
 勤之功耳此事常己書之矣而復書之者惜日之志
 深也
予素尚禪觀日惜暮年天禧中乃固辭近職求退居散
 地遂得分臺於洛都輿論以為勇退人之難事而予
 獨恬然以為甚易既而聞有呉中僧藴賢者年始三
 十餘幽棲嵩頂之石室不交聲利幾乎絶食屏迹宴
 息已越數稔如此孤潔未之有也予是以精進之志
 彌堅焉豈非天資其助歟因自喜曰起予者賢也始
[003-19b]
 可與言禪已矣
凡分彼我皆是妄心妙一真心元無彼我
浮生可見如夢幻泡影雖有象而終無妙本難窮謂真
 信靈明雖無象而常有
古賢著書垂法心存利澤而後人務求言意之齟齬横
 生駁議似是而非者余目之曰文訟
吾著文立意欲如國寳莊嚴為妙器求法練心欲如國
 工鍜鍊成真金此比别欲不亦優乎
[003-20a]
諦觀常情於彼虚名冗利有取無捨是以麤暴之勇明
 入死地而不顧姦偽之智暗踐畏途而不慮必謂至
 理無有勝於此乎
洪覆之内無數之人人人所覩各有一天地世界互不
 相妨苦其法性歸真又不同分叚之身自然混融攝
 入何有彼我哉
夫萬物有象皆於大道無象中生此則無為無不為之
 理故聖人之道貴混然無迹凡有迹者雖美善名著
[003-20b]
 亦未合於大道也
吾日三省吾心自知性之串習尚有悠哉之浮想事之
 違忤尚有然之小忿愛法成縛未免披文染翰之
 動作若能盡去此累吾亦庶㡬於道而獲逍遥也
予於佛法中精勤詳練浸乆浸深研覃㑹同徃徃有得
 因知人有兩種悟予謂小者智通大者神通且如古
 顔囘之改過蘧瑗之知非及諸臨事見機觀書逹理
 之𩔖此小悟者易到盖由智之通也又有龎居士詩
[003-21a]
 云羅漢若悟空擲鉢騰空闕/縁覺若悟空醒見三生
 事止觀論云憶三世事不忘名觧脱無減自然覺悟
 不同二乘名觧脱知見無減予謂此自得聖力而然
 耳維摩經中説富樓那為新學比丘説小乗法時維
 摩詰謂富樓那言此比丘久發大乘心中忘此意如
 何以小法而教導之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諸比
 丘自識宿命曽於五百佛所殖衆徳本卽時豁然還
 得本心予謂此假彼聖力而然耳此大悟者難到盖
[003-21b]
 由神之通也圭峰宻禪師亦有言云迷時煩惱悟時
 神變此悟亦是神通之悟也予又思此大悟者已渉
 佛境六通之數其宿命通具如上說其漏盡通予因
 設喻以為漏盡通如月之除雲雲漸除而光漸出雲
 盡除而明盡現又如鑑之除垢垢漸除而明漸現垢
 盡除而明盡現亦如始覺小而有所覺有所不覺本
 覺大而無所覺無所不覺予剖析雖繁貴其理之曲
 盡矣
[003-22a]
維摩經云舉足下足皆從道塲来予因自思晝心夜心
 常逰法苑去
學道之人不能少思寡欲澄神定靈雖未得應圎覺之
 妙心亦可入楞嚴之外分矣
予詳華嚴經大意明法性圎通無所不至如教中說須
 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之義盖言大無不包細無不
 入者也甞試論之譬如含識之靈流轉受生先為鯤
 鵬非随其形而増大後為蟭螟非随其形而減小本
[003-22b]
 性元一不變易而分洪纎也所以華嚴之義有云一
 㣲塵中包含法界以明一真之性本無分叚區限矣
莊子云能體純素謂之真人甞試論之斯乃人中之人
 也教文中有以竺乾古先生為仙中仙天中天也盖
 以仙人天人已在世人之上而古先生义於其中角
 立傑出尤為殊勝者也覆載之内中古之氓紛擾無
 筭形與名則然矣以道以實求相應者則不可知不
 可見也夫人以幻化之身又常為虚偽之行是則表
[003-23a]
 裏非真重疊冐名而已深思其理豈不内愧逹識公
 論當以為然
居常自誨撥去外事外物不用計著務置身心扵安穏
 之所其有浩浩茫茫不能前知者無必然之理不當
 虚勞過慮耳莫若歸乎大委順誦無可柰何之歌而
 已矣
了了見一真之體如掌珠圎明悠悠覺萬有之空似天
 雲變㓕
[003-23b]
談賔有云辯不如訥語不如黙動不如静忙不如閒予
 愛之重之因作五言二句云不言成吉慶無事是神
 仙
繫心一縁文殊之妙德入流亡所觀音之法門合此天
 機為吾日用能長且乆得意忘言而况獨聞和焉又
 盡善也名决定相其在兹乎
一切凡夫皆是迷人内有廽心起信詢求妙理者此是
 迷中悟人也其中却有細分名義或空務對答流宕
[003-24a]
 而不返者此又是悟中迷人也若有悟而不迷此是
 通人可以學道
吾甞獨㫁名義夫非過非不及謂之中也事是理當謂
 之正也此二字循名責實難矣哉
夜犬虚警不辨姦良而吠有之矣衆犬傳吠愈逺愈踈
 夫昧道束教響和流謗亦類此也
智人有求有樂有憂道人無求無樂無憂
寳積經云常行清澄㣲妙之法予因經意自立其法據
[003-24b]
 圎覺經有注云心息相依息調心静竊詳心净即清
 澄之類也息調即㣲妙之類也今以緜緜之息合深
 深之心心浄息調日益純熟此則清澄㣲妙之法乃
 禪那之本體也
人之常情所慣習者當云習性而又云習氣者何也予
 㨿莊子釋文有注云許慎云人心以上氣所徃來予
 謂心常御氣而動故心順而喜則氣和平心逆而怒
 則氣結滯必然之理也性與氣同體故亦云習氣
[003-25a]
多殺以恣充口腹者神仙之人目之為啄腐吞腥善佞
 以過求富貴者髙尚之士比之以吮癰䑛痔視其羙
 惡何如哉
予於觀慧大略已知物本無物當復道之混茫空中不
 空當入佛之知見
莊子襍篇原憲之觧病孔子之辨窮通與凡情不同故
 聖賢適天均而不憂也吾軰静而省已禀賦之性望
 聖賢絶逺幸而有祿不至於樺冠縰履藜羮不糝資
[003-25b]
 用之屬反優豐於古德足外有餘復何憂乎
純動者躁人也純静者道人也動静相濟者吉人也夫
 人在仕宦之途固難純静即須動中息之以静故白
 氏有動静交相飬賦莊子有恬智交相飬言論語云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予擬之而成句云動静均均然
 後吉人
人多盛車服外修潔身之容鮮克尚道義内修潔心之
 行其倒置也率皆如此
[003-26a]
老子曰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予以為不離輜重則資
 用無闕也予亦終日居不離静室不離静室則虛極
 可致也每念爰從引退但覺恬愉位髙金多畏官途
 之叵測息調心浄宗禪學以彌深人不我知兹唯自
 得
蠶之有絲絲染成色色之明暗由工之力人之有思思
 作成德德之吉㐫由己之識
噫歴觀羣迷趣向背一真無有之郷營四海他人之事
[003-26b]
 智者獨㫁豈無親踈
予自思之日日深窮天理廣立文意終是分别名相營
 為事迹不如静坐息心也
若欲貫人天而膺福報必在乎隂德宻行清心素節圎
 滿具足而已矣若欲超色空而入佛境必在乎大止
 妙觀浄定真慧圎滿具足而已矣悠悠之説何假多
 云
予有四句雅言中含八字深旨上智黙而自識中智說
[003-27a]
 之乃知其言曰欲得保身道訣莫若閒静介潔要知
 出世禪功無如照收凝融
事不師古匪予攸聞心閑道尊仰髙風於䟽傅名遂身
 退遵格訓於老𣆀非云自矜是足為樂
常患禪宗所說名相階差頗多繁細卒難凑泊一日忽
 自悟焉此是漸門權教譬如病有多方故藥有多種
 罪有多名故律有多條若無病無罪何用藥律夫大
 禮無體因思大道無為大法無説何必須在分别名
[003-27b]
 相企及階差乎但自守一而已一之之義亦不能更
 煩觧説唯空無二當自契焉寳積經云求自然智破
 無明殻吾其庶㡬
趨㨗徑者悞渉穢地足之所汙心無再徃素所更事心
 之所惡不當追思亦復如是
佛書説生老病死人所共有夫生死二者今不復言甞
 思富貴多欲之人乃至清浄不惑之士於此四數之
 中頗見各闕其一富貴多欲之人頗見有病而無老
[003-28a]
 清浄不惑之士頗見有老而無病較其得失何如哉
子好和㑹經旨發明義趣竊以為佛書所云正受者有
 類毛詩云思無邪左氏春秋云弗納於邪也又以為
 物我如如定之體也吉祥止止慧之兆也若執膠柱
 則同面墻
般若心經所説觀自在深般若見五藴皆空華嚴經所
 説菩提心如快箭破一切苦的學法者若能如是觧
 孺子可教矣
[003-28b]
麟之獨角則居瑞之首人之獨覺則居士之上獨覺表
 自然之智獨學失外奨之益獨之名理有所不同
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
 己意才美如周公猶不可驕吝而况不及者乎故孫
 叔敖位益髙而禮益恭禄愈厚而施愈博所以三相
 楚而無罪者不驕吝也
覺之一字予有三説随其淺深而分也一者覺觸之覺
 謂一切含靈凡有自身之所觸無不知也二者覺悟
[003-29a]
 之覺謂一切明哲凡有事之所悟無不辨也三者覺
 照之覺謂一切大聖凡有性之所至無不通也前二
 覺名曰俗覺一凡一智後一覺名曰真覺入神之見
 亦名正覺大覺圎覺謂十方三世之中無數之物無
 不見之也無數之事無不知之也
予甞窮理盡性自問真性之理根本如何自答曰無邉
 法界真空性又問即今之心如何又自答曰有限凡
 軀妄想心
[003-29b]
世間法出世間法皆以酌中為妙且夫禪門之理大約
 心要不勞用意除滅妄想但覺塵念所起勿復恣其
 相續而已亦如敵人侵疆不可窮追盡殺但禦扞之
 勿縱其深入吾地而已事上亦然上之所欲不可斥
 言干忤必不能止也徒以自觸禍機但不将迎求媚
 而已
儒家言百行道家言三千功行佛家言萬行大約舉其
 衆多之數今詳楞嚴經所説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
[003-30a]
 十廻向四加行十地等妙二覺共五十七心足矣
或問予佛之功行如何予對曰能除百千萬刼障頓超
 五十七階心
白氏有詩句云夢中說夢兩重虛今畧就改别作上句
 云影外影為三等妄夢中夢是兩重虛白氏又有詩
 云紫綬朱紱青布衫顔色不同而已矣予乂擬之别
 作兩句云三台八座九品官名目不同而已矣
學道之人深入妙境仍不得起見觧之礙譬如燈以照
[003-30b]
 暗燈且不言其功湯以消氷湯亦不見其跡此喻親
 切者也
圓覺經注中述禪那處言心息之相依南華經注中述
 心齋處言氣性之自得妙理同也
莊子注云凡非真性皆塵垢也予因觸𩔖而言之曰凡
 非實相皆夢幻也
儒書論語云君子無所争又云君子矜而不争禮記儒
 行篇云道塗不争險易之利冬夏不争隂陽之和道
[003-31a]
 書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又云夫唯
 不争故無尤又云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又
 云善勝敵者不争又云天之道不争而善勝又云聖
 人之道為而不争大矣哉古先聖哲垂不争之訓丁
 寕周至也如此予今更引佛書和㑹發明㨿金剛經
 須菩提言佛説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僧肇
 注云湏菩提得六萬三昧無諍最勝善防衆生心不
 與違諍也予以為湏菩提觧空第一既能洞曉萬縁
[003-31b]
 虛妄自然不肯争空其心大定故名無諍三昧竊詳
 三教之書大略同矣夫學法之人若能遵儒道書中
 不争之言合佛書中無諍之行此一法首出於萬法
 也予於此法亦似得萬分之一爾
證道歌云心是根法是塵則知愛法之心亦是塵也又
 有修行方便名為樂欲欲即愛也若非愛欲妙道豈
 肯歸心乎由有諸法助發愛性是故能令慧觀相續
 俟其勝進純熟拂去愛塵可矣智之通局繋乎人焉
[003-32a]
學道之人但且用五勝之法亦可為資助之品矣此予
 自立名數謂令五者之力皆勝耳清勝於濁静勝於
 動㤀勝於思黙勝於語性勝於情五勝習熟乃入道
 之漸門也
人倫生化大幻也世事新陳大夢也寒暑徃來大瘧也
 中外歴職大采選也官曹决事大襍戱也作是觀者
 名為大觀
古人以義而死猶謂之得死所而况以道而退以吏而
[003-32b]
 隱辭劇就閒棲真飬素適願自樂何以加焉亦可謂
 得其所矣
予甞作四禪體要偈因再思之大約物理成壊勢數至
 四而極夫心念則生住異滅身相則生老病死噐界
 則成住壊空此世間必壊之理勢数至四而極者也
 亦如四時之次焉禪定之功是出世間必成之理勢
 數至四而極亦復如是修行之人但凖四禪而行斯
 可矣况華嚴論亦言四禪為佛境界不然者何以不
[003-33a]
 言五禪六禪乎
究觀其妙得二無礙法湏菩提無諍三昧推為最勝外
 無礙也維摩詰不二法門貴乎深入内無礙也内外
 無礙可至於道因而又得三無之名次第愈勝謂無
 諍三昧無生法忍無上菩提是也
有故舊之交以子老退貧居憂其不足而問念者予對
 以不然夫資用有闕或可以求而致之也形質有闕
 必不可求而致之也不可求致者予一無所闕可以
[003-33b]
 求致者亦不甚闕其天幸也如此又何憂不足之有
夫鳥雀啄食疾視而遽起畏擊捕之患鴻雁啣蘆而飛
 以避矰繳耳人有冐禁行險多取致禍者雀雁之不
 若也
飲食味美太多則傷權利過求亦復如是
習乎定則當澄念不動如道經之云徐清是也生乎慧
 則當燭理無盡如易卦之云久照是也茍能如此其
 道成矣
[003-34a]
在分叚形軀盡生分别到虛無靈妙熟可思量彼我之
 情夫復何有
白樂天詩云識行妄分别智隱迷是非若轉識為智菩
 提其庶㡬予詳識之與智同體而異用耳識是智之
 迷者也常尋妄境而生愛智是識之悟者也獨辨真
 理而有歸
詳究禪宗之法有想妄作入於邪見也無想癡定落於
 頑空也若以虚融之體含㣲妙之用乃合中道耳
[003-34b]
論精深之理直須到此其或意幽語峻習為宗風者不
 必根究反致迷悶其間膠柱之瑟濫吹之竽抑亦甚
 衆焉
教文中有言云佛境界如又云魔境界如予因思之此
 以隂為魔耳正覺之念即佛境界也邪見之念即魔
 境界也固當同體但由人心正邪而已知其要者莫
 若破五隂之區宇復一真之本源則混并其二境矣
淳而不敏則失入於愚敏而不淳則失入於猾愚猾畢
[003-35a]
 備其何以堪淳而復敏旣静且明静明者定慧之異
 名寂照之根性也禪兼照了非守黙之癡禪慧復澄
 凝非尋文之狂慧
    凡一百二十八章
 
 
 
 
[003-35b]
 
 
 
 
 
 
 
 法藏碎金録卷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