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尚書精義 > 尚書精義 卷七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尚書精義卷七      宋 黄倫 撰
臯陶曰都亦行有九徳亦言其人有徳乃言曰載采采
禹曰何臯陶曰寛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
直而温簡而亷剛而塞彊而義彰厥有常吉哉
 張氏曰載事也采亦事也載之為事見於已成而行
 之采之為事見於未成而有為載采采者言其所行
 之事嘗事某事此可見之行也以此而知人則人之
[007-1b]
 情偽是非無以逃吾洞鑑之中矣
 無垢曰夫自寛至彊皆天與之性也自栗至義皆學
 問之力也任性而行必至大過以學問輔之則成有
 用之徳矣夫五穀之性可以濟飢而養氣此天與之
 性也使任其自生自成則稂莠害之螟螣殘之水旱
 乾溢之則穀實不成與凡草等耳惟耕耘以時除害
 惟謹水則泄之不使之沮洳旱則滋之不使之确瘠
 糞其土膏使脈理潤深其耔種使本根長然後實穎
[007-2a]
 實栗實堅實好千倉萬箱以享上帝以祭祖先以燕
 賓客以給老幼同受終嵗之飽焉徳亦猶是也一委
 之天而不以學問輔成之終為不才之人無可法則
 之士矣真可惜也此所以寛必養之以栗至於彊必
 養之以義然後可為全材也以學問輔之則所謂允
 迪厥徳也 又曰寛如劉寛柔如馮道愿如胡廣亂
 如朱博擾如王世充直如汲黯簡如李廣剛如郅都
 彊如董宣皆委之於天而不濟以學問以聖人之論
[007-2b]
 格之皆不得謂之無罪寛而栗若郭子儀者柔而立
 若陳子昻者愿而恭若叚秀實者亂而敬若龔遂者
 擾而毅若諸葛亮者直而温若李泌者簡而亷若馬
 援者剛而塞若顔真卿者彊而義若李固者皆以學
 問輔之故皆有可觀使為天下得此數公者在朝廷
 其尚憂不治者乎
 范氏曰寛而栗性寛厚而能莊栗寛者失於太緩故
 能莊嚴祗栗乃為徳柔而立性柔和而能有立柔者
[007-3a]
 失於懦弱遇事未必能執守有立乃為徳愿而恭愿
 者謹也性謹愿者失于遲鈍必能恭恪乃為徳亂而
 敬亂治也能治亂事謂之亂能治事者或恃才輕物
 心不莊敬治而能敬乃為徳擾而毅擾順也果决為
 毅性和順者失於無斷故擾而能毅乃為徳直而温
 正直者失於剛訐故直而能温和乃為徳簡而亷簡
 大也亷謂有亷隅如物之有稜曰亷性簡大者失於
 不謹細行不修亷隅故簡而能亷乃為徳剛而塞塞
[007-3b]
 實也剛者能斷失於空疎内心充實不為虚剛乃為
 徳彊而義彊者無所屈撓彊而無義必有害彊直之
 人動必合義乃為徳此九者謂之九徳彰厥有常吉
 哉彰明也吉善也人君用九徳必彰顯有常之人而
 用之然後為善若寛者常能祗栗柔者常能自立久
 而不變謂之有常用有常之人則吉用無常之人則
 凶故曰吉哉
 黎氏曰一言盡天地之道中之謂也九徳中之本也
[007-4a]
 臯陶之言深於本也夫寛舒者戒在駑緩故抗之以
 莊栗慤愿者戒在愚野故文之以恭肅柔懦擾順則
 為縱慝為不斷故厲之以成立而繩之以嚴毅直而
 不温慈其失也激訐亂而不遜謹其失也矜夸簡而
 無亷隅其失也倨肆剛而不充塞其失也愎違彊而
 不由義其失也抗暴九徳咸備而無有一失於其間
 則是聖人也夫天下之先務不過所謂知人安民也
 能知人則能安民矣然而天下之人賢與不肖在心
[007-4b]
 而衣冠言貌皆人也吾何識其賢而用之歟亦在行
 有九徳耳人之有是九徳也猶身之有耳目手足也
 一不具不足為完人然皆出諸内而非自外入者也
日宣三徳夙夜浚明有家日嚴祇敬六德亮采有邦
 無垢曰夫一家内得三徳之人以相佐助其諧内外
 接上下必剛柔得所緩急合宜至於有難處之事必
 能曲折周旋以應之有倉卒之變必能隨宜合理以
 待之蓋三徳之人情性器度中和詳諦其理當如此
[007-5a]
 也然非吾日宣之夙夜浚明之其徳用亦何所自而
 見乎 又曰以禮則嚴而不慢以事則祗而不怠以
 心則敬而不忽亮采者謂信而委以事也如此則六
 徳之人皆得展盡底藴而一國之事舉矣夫有邦諸
 侯民人社稷所繋朝聘燕享所出天子有命鄰國有
 事大則風俗之原小則獄訟之委其間事變非常㡬
 㣲百出儻非得中和之士以相佐助則緩急先後之
 施節文秩序之稱應機而欲中遇變而每安者其誰
[007-5b]
 任之哉惟中和之人沉審而不浮從容而不迫變愈
 出而應愈奇事愈多而巧愈見一國之事盡處於談
 笑之間諸侯可不嚴而祗敬之與可不信任而委以
 事乎
 曾氏曰以天下之才為天下之用則用天下而有餘
 以一已之才為天下之用則為天下用而不足蓋為天
 子者奄有天下之廣必能盡用天下之才兼收並蓄
 罔有或遺然後能成天下之治故必用是九徳之人
[007-6a]
 自寛而栗至彊而義者無所不容無所不受蓋所謂
 丘陵積土以為之髙江海積水而為之大大人合并
 以為公也惟其以是天下之才選為天下之用則雖
 天下之大不足以為患也至於諸侯則以其地不若
 天子之廣其民不若天子之衆故於九徳之中能用
 其六則足以保其社稷和其人民矣卿大夫之於諸
 侯又其小者故九徳能用其三則可以保其宗廟此
 言所處之勢有廣狹則所用之人亦有多寡也
[007-6b]
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師師百工惟時撫
于五辰庶績其凝
 無垢曰翕受之者兼收而並蓄之者也敷施者各隨
 其徳以待其變也如此則九徳之人各盡其材以効
 職事故在官者皆俊乂之士而無猥瑣闒茸之人為
 百僚者有相師之風而無倔强好勝之態為百工者
 因時建事而無怠惰苟且之心如此則剛柔適中緩
 急有序其無事也則朝廷之上有肅穆之風其有事
[007-7a]
 也則論思之際有從容之妙事中其㡬會逢其適春
 之治不行於秋離之治不興於坎如吕氏月令之説
 者則又撫于五辰而庶績其凝矣
 胡氏曰所謂撫于五辰者五行之辰也水火金木土
 在地則為物在天則為時順其時而撫之則五物者
 皆足以成其材而為用矣是故仲春斬陽木仲夏斬
 隂木所以撫木辰也季春出火季秋納火所以撫火
 辰也司空以時相阪隰所以撫土辰也秋為徒杠春
[007-7b]
 達溝渠所以撫水辰也以春秋出納火則金之事可
 知矣然水與土金與火之事多合焉則以相待而成
 功相資以為用故也所為撫者如撫萬物之撫有愛
 心焉五行之材愛之則繁廡虐之則彫殘非特五行
 也凡物皆然若鄭國火則火不撫矣鑄非其人則金
 不撫矣鯀陻洪水則水不撫矣斧斤不以其時則木
 不撫矣然則何以言辰也自甲至癸謂之日自子至
 亥謂之辰日陽也辰隂也堯典言敬授則君道也故
[007-8a]
 言時時者日運而成之也此篇言九徳則臣事也故
 撫言辰辰者五行運而成之也
 薛氏曰古之知言者忘言而取意故言無不通後之
 學士膠於言而責其實故多疑多疑故多説天子用
 九諸侯用六大夫用三言不得不爾其寔未必然也
 孔子曰天子有争臣七人諸侯五人大夫三人使諸
 侯而有争臣七人寧得謂之僭天子故觀書者取其
 意而已矣
[007-8b]
 吕氏曰翕受敷施見人君如天之無不覆如地之無
 不載不以一已之才為才而合天下之才為才收而
 受之於一己而又散之於天下惟九徳咸事然後可
 謂俊乂在官也
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㡬
 無垢曰天下之事無一事不出於天者有是事必有
 是官官所以代天治事也一官曠則一事闕一事闕
 則天事有不舉者人君代天君天下不舉可乎夫天
[007-9a]
 事之舉以官得其人官得其人以人君之允迪厥徳
 允迪厥徳以戒懼於隱㣲此臯陶所以言兢兢業業
 一日二日萬㡬也㡬者動之㣲也戒懼正當在此於
 㣲稍怠則為逸於㣲稍忽則為欲逸欲之㣲兆於方
 寸潛行於天下是教天下以逸欲矣天下逸欲其可
 望九徳之人乎如此則治天事者無其人治天事無
 其人則大亂矣臯陶言此所以深言為人君者不可
 以不允迪厥徳以感移天下也
[007-9b]
 温公曰㡬之為言㣲也言當戒懼萬事之㣲也夫水
 之㣲也捧土可塞及其盛也湮木石没丘陵火之㣲
 也勺水可滅及其盛也焦都邑焚山林故治之於㣲
 則用力寡而功多治之於盛則用力多而功寡是故
 聖帝明王皆銷惡於未萌弭禍於未形天下隂被其
 澤而莫知所以然也周易坤之初六履霜堅氷至霜
 者寒之始也氷者寒之極也坤之初六於律為林鐘
 扵厯為建未月陽氣方盛而隂氣已萌物未之知也
[007-10a]
 是故聖人謹之曰履霜堅氷至言為人主者當絶惡
 於未形杜亂於未成也繋辭曰知㡬其神乎君子知
 㣲知彰知柔知剛萬民之望謂此道也
 陳氏曰一日之間㡬㣲之事其積有萬一或不謹一
 或不懼其失可勝既耶兢兢謹也業業懼也
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敘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
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
徳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
[007-10b]
 史氏曰因天理以為之教化則代之者不可異其心
 順天道以為之賞罰則行之者不可怠其志
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達于上下敬
哉有土
 無垢曰欲知天之所在即民可見也故天之聰明即
 民之聰明也天之眀畏即民之明威也如是民之聞
 見天之聰明也民之喜怒天之明威也豈可欺哉同
 寅協恭和衷則知典禮之合於天政事懋哉懋哉則
[007-11a]
 知賞刑之合於天其應如此豈可欺哉夫合天下之
 聞見以為聰明合天下之喜怒以為明威則天之為
 天亦可見矣倘有一毫私意横乎其心者皆非天也
 又曰夫合天下之聞見以為喜怒合天下之喜怒以
 為刑賞其聰明明威如此可不敬哉賤而庶民貴為
 天子一以此待之耳蓋位有上下理無上下理之所
 在雖匹夫可以動天理之所黜雖天子謂之一夫則
 以天道無私合天下之聞見以為喜怒合天下之喜
[007-11b]
 怒以為刑賞不以貴賤髙下其心故也然則有土之
 君獨何所恃乎所恃者敬而已矣
 張氏曰髙其目下其耳天之聰明也其所以聰明者
 因民之聰明而已善者福之淫者禍之天之明畏也
 其所以明畏者因民之明威而已天視自我民視天
 聴自我民聴則其聰明因民可知矣民之所就天之
 所予民之所去天之所奪則其明畏自民可知矣於
 天言明畏於民亦言明威者蓋天不嫌於無威於天
[007-12a]
 言畏則威可知矣於民言威則畏不足道也然民受
 天地之中以生其性命之理與天為一則其好惡取
 舍未嘗與天違也聖人知其如此故自民聰明以敘
 有典秩有禮則典禮不違民性自民明威以命有徳
 討有罪則賞罰不悖民心聖人之因民乃所以因天
 者也然而天之明畏豈擇貴賤而加之故曰達于上
 下如是則有土之君不可不欽故曰敬哉有土
臯陶曰朕言惠可厎行禹曰俞乃言厎可績臯陶曰予
[007-12b]
未有知思曰贊贊襄哉
 無垢曰孔子云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不厭不倦即贊襄之意也中庸曰維天之命於穆不
 已此言天之所以為天也文王之徳之純此言文王
 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不已者天也文王也孔子
 之不厭不倦臯陶之贊襄也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
 日新又日新思曰贊贊襄哉則允迪厥徳不已而徳
 日新矣又不已則日日新矣又不已則又日新矣
[007-13a]
 東坡曰贊進也襄上也臯陶之意曰吾不知其他思
 日夜進進而已知進而不知退知上而不知下也
益稷
 無垢曰益稷未嘗有一言而乃以名篇何也曰此史
 官之意也以謂禹之所以成功者以益稷同心為之
 佐也同心贊協得以名篇使後世之士知功不必争
 名不必擅倘吾懷至公之心共成天下之務如益稷
 者亦自不廢於唐虞之時得列名於禹臯陶之後則
[007-13b]
 忌嫉之心强愎之意庶㡬其少瘳乎益助禹以刋木
 而奏鮮食稷助禹以濬川而奏艱食鮮食二人與同
 其勞苦共成其大功二人之心一而無間史官以其
 一也故以益稷名篇而附於臯陶之後焉
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無垢曰舜使禹亦昌言禹見舜好善不已之心嘆曰
 美哉此好善之心然臯陶昌言至此極矣予復何言
 哉予思日孜孜行其平生所學所得者在克艱之言
[007-14a]
 爾余讀至此乃知聖賢之心如此其一也 又曰禹
 之功即舜之功舜不於禹之外别自求功臯陶之謨
 即舜之謨舜不於臯陶之外别自陳謨至于禹之心
 即臯陶之心所以不見謨在臯陶而若在己也臯陶
 之心即禹之心所以不見功在大禹而若在已也
 包氏曰君臣都俞相敕戒胥賡歌其功逺其言粹故
 録而為謨大禹謨臯陶謨是也益稷則不能言謨然
 稷為后稷益作虞奏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其功鉅者
[007-14b]
 也徳焉而謨功焉而否不亦昭昭然乎
臯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
墊予乘四載隨山刋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
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
烝民乃粒萬邦作乂臯陶曰俞師汝昌言
 張氏曰昬言其性之失也墊言其身之弱也民之昏
 墊如此聖人其可以坐視斯民之罹害而不為之憂
 乎此禹之所以思日孜孜至於三過其門而不入蓋
[007-15a]
 以天下之溺猶已之溺故也
 吕氏曰予乗四載即舊注所謂水乘舟陸乘車泥乘
 輴山乘樏隨山刋其木以相視水勢於是與益稷播
 艱食奏鮮食鮮鳥獸之食當水土未平之時田澤蔽
 塞全未播種故但奏鮮食及水漸平民之播種尚艱
 故曰艱食所謂榖粟之食也惟其艱故以食鳥獸之
 食相兼當洪水未平天下道路割絶不通故天下之
 物有處充積無處全無天生萬物欲以養天下不可
[007-15b]
 不均化居變其居積謂如此處出茶茶必有餘積故
 化之於出鹽之地使鹽處有茶茶處有鹽物物如此
 自然均足於是烝民乃得全用粒食天下皆得其治
 此非禹之夸辭也禹在虞朝所謂不矜不伐不自滿
 假之人也成功之後宜其所過者化而日求新功不
 忮不求何用不臧至子路終身誦之夫子則曰是道
 也何足以臧禹亦聖人豈不知此今乃歴舉其功似
 若矜伐者蓋治定功成禹恐虞朝之臣見其已成而
[007-16a]
 不知其經營艱難若是故自言之以常存敬懼之心
禹曰都帝愼乃在位帝曰俞禹曰安汝止惟㡬惟康其
弼直惟動丕應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無垢曰夫居天子之位豈易事哉天命難諶斯民難
 保治中有亂安中有危可不謹哉謹之之道如何安
 汝止惟㡬惟康其弼直此謹之之道也止謂心所安
 處不愧屋漏不欺暗室戒謹不睹恐懼不聞心則安
 矣雖居無人之處常若十手所指十目所視其敢忽
[007-16b]
 乎然而禍有起於㣲眇變有生於倉猝古人所以詠
 履霜之不早戒言蔓草之難圖則於安其止之中又
 當觀㡬㣲於將然也審證㕘詳果安而無危果吉而
 無凶果治而無亂則循其禮而行之因其勢而成之
 此所以又言惟康也然而自以為是未必天下皆以
 為是自以為正未必天下皆以為正私意妄見其害
 人多矣此所以有望於正救之臣而欲其弼直也惟
 正救之臣直則天子曰然弼臣曰不然吾將審其言
[007-17a]
 而從其所謂不然者天子曰可弼臣曰不可吾將審
 其言而從其所謂不可者如此則以心而無愧以變
 而無忽以事則無謬以天下之聞見盡白於上則無
 不快於心者故一動則合人心而大應以待吾志矣
 人心既同則顯然上合天心而昭受上帝天其申命
 用休矣
 張氏曰在位者人君所與共治之人也與君子則治
 與小人則亂一或不謹其所與則敗亂隨至此禹之
[007-17b]
 戒舜所以使之慎乃在位欲其無輕於得人故也
 又曰夫為人君者止於仁為人臣者止於忠為人父
 者止於慈為人子者止於孝禹之戒舜使之安汝止
 蓋以舜之為君當止於仁故也仁者静則能止安其
 所止則安仁而已夫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惟
 止能止衆止則為人君者其可不知所止哉惟㡬則
 使之知其㡬惟康則使之安其身也㡬者動之㣲惟
 㡬則其智足以有察康者安之至惟康則其動不妄
[007-18a]
 安汝止惟㡬惟康則其在我者盡矣然其在我者未
 能無失故其弼直者欲其所弼已者直也其弼直則
 左右前後皆正人為之君者可以立於無過之地矣
 如是則一人有事于四方而四方莫不丕應徯志丕
 應者聴唱而和之之謂也徯志者先意而從之之謂
 也惟動丕應徯志則人與之矣人與之則天與之天
 與之則天之所眷命故繼之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
 用休上帝者昊天上帝也天者凡在天之百神也昭
[007-18b]
 受上帝則天與之矣天其申命用休則在天之百神
 又從而重命之以休福也
 陳氏曰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知止然後能定能定
 然後能静能静然後能安君止於仁臣止於敬既知
 其止則反覆倒置無非仁與敬也所居之位不同所
 臨之事不一而皆有一至善以為止反覆終始不忘
 於止然後能定能静至於能安至於安矣則舉天下
 之事不能易其止其慮患也甚㣲其應物也出於無
[007-19a]
 心慮患甚㣲者㡬也應物無心者康也惟㡬則嗜慾
 不生於心惟康則利害不汩於中嗜慾消而利害之
 甚者不能汩則凡弼輔乎我者自然直矣君能㡬康
 而輔弼之臣又直是惟無動動則天下大應吾志而
 無有逆我者矣此不言而信信在言前之功用也如
 此則非惟人應之天亦將申錫其命以休美之矣
帝曰吁臣哉鄰哉鄰哉臣哉禹曰俞
 無垢曰臣哉鄰哉以言此事在衆臣與親近之力爾
[007-19b]
 又曰鄰哉臣哉又言此事在親近衆臣之力爾其言
 反覆勁急此乃舜深見此理當臣鄰交修不可少怠
 也夫有衆臣效職於外然後論思獻納之官侍御僕
 從之人得以盡其忠此近臣須於衆臣之意也有近
 臣盡忠於内然後衆臣得以安其職此衆臣須於近
 臣之意也 又曰漢元帝唐文宗皆孜孜求治之君
 也然元帝有一蕭望之而不能用乃信任石顯文宗
 有一裴度而不能用乃依鄭注李訓一則殺賢者之
[007-20a]
 失一則有甘露之禍言之使人於邑豈知有舜為君
 有禹為臣乃至如此之盛乎
 張氏曰臣哉者以分言之也鄰哉者以情言之也一
 於分則離一於情則䙝先王之馭其臣也其忘分以
 道其嚴分以禮外不至于離内不至于䙝此臣哉鄰
 哉鄰哉臣哉舜之所以告禹也臣哉鄰哉者言臣當
 鄰我者也鄰哉臣哉者乃所以為臣也唐虞之世上
 下協心君臣同徳都俞賡歌無或異志者進此道也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