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羣書考索 > 群書考索 别集卷十八
[205-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别集卷十八  宋 章如愚 撰
  人臣門
   三公
仲山甫以冡宰兼太保問烝民詩觧云仲山甫盖以冡
宰兼太保何以知之曰其言式是百辟則是為宰相可
知其曰保兹天子王躬是保則是為太保可知此正召
康公之舊職文公/
[205-1b]
禹以司空行宰相禹以司空行宰相事汝平水土則是
司空之職惟時懋哉則又勉以行百揆之事同前/
後世官職紊雜三公三孤以師道輔佐天子本是加官
周公以太師兼宰相召公以太保兼宗伯是以加官而
兼宰相之職也後世官職益紊今遂以三公三孤之官
如階官貼職之類不復有師保之任論道經邦之責矣
舊来猶是文臣之有勲徳重望者方得除此以其有輔
教天子之名故也後世或以諸王子或以武臣為之既
[205-2a]
是天子之子與武臣豈可任師保之責邪訛謬承襲不
復之正祖宗之法除三公三孤者必須建節加檢校太
子少保少師之類然後除開府儀同三司既除開府然
後除三孤三公南渡以来如張韓劉岳諸武臣猶是如
此今則不然既建節後便抹過檢校徑除開府至三孤
三公矣
宋朝除授之制文官自金紫光禄大夫補特進開府儀
同三司然後加三公三少如富韓諸公是如此宋朝置
[205-2b]
三太三少官而無司徒司馬司空之三公然韓杜諸公
有兼司徒司空又有守司徒司空者皆不可曉神宗贈
韓魏公尚書令令後世不得更加侍中中書以為制盖
已前贈者皆是以中書令兼尚書令神宗特贈尚書令
者其禮極重宋朝惟韓魏公同上/
古者以道義輔君周官乃孔氏書說得三公三孤六卿
極分眀漢儒皆不知只見伏生書多說司徒司馬司空
遂以此為三公不知此只是六卿之半武王初是諸侯
[205-3a]
故只有此三官又其他篇說此三官者皆是訓誥諸侯
之詞如三郊三遂亦是用天子之半伏生書只顧命挑
得三公三孤六卿齊整如曰太保及芮伯彤伯畢公衞
侯毛公召公與畢公毛公是三公芮伯彤伯衞侯是三
孤太保是冡宰芮伯是司徒衞侯是康叔為司㓂所以
康誥中多說刑三公只是以道之𫝊保王者無職事官
屬却下行六卿事漢時太傅亦無屬官/ 書說/
後世置兼官之失古者諸侯之國只置得司徒司焉司
[205-3b]
空三卿惟天子方得置三公三少六卿牧誓立政所說
周家是時方為諸侯故不及三公三少及周官篇所說
則周是時已得天下矣三公三少本以師道傅佐天子
乃是加官周公以太師兼冡宰召公以太保兼冡宰是
以加官而兼宰相之職也後世官職益紊今遂以三公
三少之官為階官不復有師保之任論道經邦之責矣
書說/
   三省
[205-4a]
三省始扵漢魏侍中中書尚書三省起扵何時侍中漢
時置多是侍衞人主或執唾壺虎子之屬行幸則從參
錯扵宦官之間其初職甚㣲縁日與人主相親故浸以
用事而權日重尚書只是管開拆羣臣書奏又云宰相/
如州府之都吏尚書如開拆司管進呈文字/凡四方奏
状皆由之以達其初亦甚㣲只是如今之尚食尚衣尚
輦尚藥之類亦縁居中用事所以權日重漢武帝逰宴
内廷以外廷逺故置中尚書以宦者為之久與人主親
[205-4b]
狎故其權愈重後来洪恭石顯皆以中尚書居中用事
而擅權也及光武即位政事不任三公而歸臺閣即尚
書閤即禁中也三公皆擁虚器凡天下事盡入中尚書
行下三公或又不經由三公徑行下九卿而三公之權
反不如九卿矣所以漢世宦者弄權用事曺操開魏
王府未敢即擬朝廷置中書遂置秘書監及簒漢遂置
中書監所以荀勉由中書遷尚書監人賀之勉曰奪我
鳯凰池諸君何賀邪盖尚書又不如中書之居中用事
[205-5a]
親宻也問侍中是時為何官曰黄門監即今之門下省
也左右散騎常侍皆黄門監之屬也問省字何義曰省
即禁也以前謂之禁避魏元后父諱遂為省猶今言省
中禁中也書說/
唐及宋朝體統分合唐初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做
定将上得㫖再下中書中書付門下或有未當則門下
急駁又上中書中書又将上得㫖再下中書中書又下
門下若事可行門下即下尚書省尚書省但主書填奉
[205-5b]
行而已故中書之權獨重宋朝亦最重中書盖以造命
可否進退皆由之也門下雖有繳駁依舊經由中書故
中書權獨重及神宗皇帝倣唐六典三省皆依此制而
事多稽滯故渡江以来執政事皆歸一獨諸司吏曺二/
十四曺/依舊分頭各屬三省吏人自分所屬而其上之
綱領則不分也舊時三省事各自由不相侵越不相聞知/
中書自理㑹中書事尚書自理㑹尚書事門下自理㑹/
門下事/如有除授則宰執同共議定當筆宰執判過下
[205-6a]
中書吏人做上去再下中書中書下門下門下下尚書
尚書行給舎繳駁猶州郡行下事須幕職官僉押如有
不是得以論執中書行下門下皆用門下省官屬僉押
事有未當則官屬得以執奏文公語録/
   宰相
在公進賢退不肖之心宰相只是一箇進賢退不肖若
著一毫私心便不得前軰嘗言做宰相只要辨一片心
辨一雙眼心公則能進賢退不肖眼眀則能識得賢不肖
[205-6b]
此兩言說盡做宰相之道只怕其所好者未必真賢其
所惡者未必真不肖耳同上/
今日只用牢籠之術今之為相者朝夕疲精神扵應接
書問之間更何暇理㑹國事世俗之論遂以此為相業
然只是牢籠人住在那裏今日一見眀日一請或住半
年周嵗或住數月必不得已而後與之其人亦以為宰
相之顧我厚令我得好差遣而去賢愚同滯舉世以為
當然有一人焉畧欲分别善惡杜絶于請分諸門扵部
[205-7a]
中已得以免應接之煩稍留心國事則人争非之矣同/
上/
天官統六卿之職周之天官統六卿之職亦是提起大
綱至其他卿則一人理一事然天官之職至扵閹寺宫
嬪之大魚鹽之屬無不領之同上/
天官之職非大其心者不能為天官之職是總五官者
若其心不大如何包得許多事且冡宰内自王之飲食
衣服外至五官庶事自大至小自本至末千頭萬緒若
[205-7b]
不是大其心者區䖏應副事到面前便且區䖏不下況
扵先事措置思患預防是省多少精神所以記得此復
忘彼同上/
人主之職在論相人主以論相為職宰相以正君為職
二者各得其職然後體統正朝廷尊天下之政必出扵
一而無多門之弊茍當論相者求其適已而不求其
正已取其可愛而不取其可畏則人主失其職
矣當正君者不以獻可替否為事而以趨和承
[205-8a]
意為能不以經世宰物為心而以容身固寵為術則宰
相失其職矣二者交失其職是以體統不正綱紀不立
而左右近習皆得以竊弄威權賣官鬻獄使政體日亂
國勢日卑雖有非常之禍伏扵冥冥之中而上恬下熙
亦莫知以為慮者光宗朝乙酉擬上封事/ 文公/
宰相天下之紀綱一家則有一家之紀綱一國則有一
國之紀綱若乃鄉總扵縣縣總扵州州總扵諸路諸路
總扵臺省臺省總扵宰相而宰相兼統衆職以與天子
[205-8b]
相可否而出政令此則天下之綱紀也孝宗庚子封事文公/
輔相當選剛眀正直之人選任大臣必得剛眀公正之人
而後可其所以常不得如此之人而反容鄙夫之竊位
者非有他也直以一念之間未能撤其私邪之蔽而燕
好之私便嬖之流不能盡由法度若得剛眀公正之人
以為輔相則恐有妨吾之事害吾之人而不得肆是以
選論之際常先挑擯此等寘之度外而後取凡疲懦
軟熟平日不敢直言正色之人而揣摩之又扵其中得其
[205-9a]
至庸極陋决可保其不至扵有所妨者然後舉而加之
扵位是以除書未出而物色先定姓名未顯而中外已
逆知其非天下第一流矣
大臣慮四方客有為固始尉言淮甸無備甚先生曰大
臣慮四方若位居宰相也須慮周四方始得如今宰相
思量得一邉便全然掉去那邉如人為一家之長一家
上下也須常常都繫拴在自家心下始得文公/
宰相擇長官長官擇具僚方今朝廷只消置二相三參
[205-9b]
政兼六曺如吏兼禮户兼工兵兼刑/樞宻可罷如此則
事易達又如宰相擇長官長官却擇具寮今銓曺注擬
小官繁劇而又不能擇賢便每道則令監司差除亦好
每道仍只用一箇監司同上/
今日立對之非古者三公坐而論道方可仔細說得如
今莫說教宰執坐然奏對之時頃刻即退所有文字懐
扵袖間只說得幾句便将文字對上宣讀過那得仔細
指㸃且說無坐位也須有箇案子合開展在上指書利
[205-10a]
害上亦知得仔細看如今頃刻便退君臣如何得同心
理㑹事同上/
當以進賢退奸為職夫杜門自守孤立無朋者此一介
之行也延納賢能黜退奸險合天下之人以濟天下之
事者宰相之職也奚必以無黨者為是而有黨者為非
文公與留丞相書/
廣資天下之才今者進位扵輔相之列則所資扵天下之
才者益衆而所進退扵天下之才者益重若但以前
[205-10b]
日進退官屬者取之恐天下之士所以望扵眀公者有
未厭也同上/
正心以正君願深考聖賢所𫝊之正非孔子子思孟程
之書不列扵前晨覽夜觀窮其㫖趣而反諸身以求
天理之所在既以自正其心而推之以正君心又推而見
扵言語政事之間以正天下之心則眀公之功名徳業
且将與三代王佐比隆而近世所謂名相者其規模盖
不足道文公與汪尚書/
[205-11a]
正已以正人廣引人才勤政已開使凡政事之出扵我
者無一疵之可指則上以正君下以正人将無所求而
不得如其不然則事之小不正者積之之多亦足以害
吾之大正使至大至剛之氣日有所屈扵中而徳望威
名日有所損扵外是則且将見正扵人之不暇尚何望
其能有正君定國之功哉文公荅梁丞相書/
勤勞以輔政況今祖宗之讎恥未報文武之境土未復
主上憂勞惕厲未嘗一日忘北向之志而民貧兵怨
[205-11b]
中外空虚綱紀陵夷風俗敗壞政使風調雨節時和嵗
豐尚不可謂之無事況其饑饉狼狽至扵如此為大臣者
乃不愛惜分隂勤勞庶務如周公之坐以待旦如武侯
之經事綜物以成上意之所欲為者顧欲從容偃仰玩
嵗愒日以僥倖目前之無事殊不知如此不已禍本日
文公上宰相書/
盡公以斷事扵天下之事有可否則斷以公道而勿牽
扵内顧偏聽之私扵天下之議論有從違則開以誠心
[205-12a]
而勿誤以陽開隂闔之計則庻乎徳業盛大表裏光眀
中外逺邇心大誠服文公與留丞相書/
當有度量心術有度量則宜有以容議論之異同有心
術則宜有以辨人才之邪正欲成天下之務則必從善
去惡進賢退奸然後可以有濟文公荅周益公書/
相天下者猶梓人梓人委羣才㑹衆工左執引右執杖
而中䖏焉彼斧者奔而右鋸者趍而左斤者聽刀者
削其不勝任者退之大厦既成則書其姓字凡執用之
[205-12b]
工不在列亦猶相天下者條其紀綱而盈縮焉齊其法
制而整頓焉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居天下之人使安其
業能者進之不能者退之然後相道得而萬國理矣天
下舉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後之人循跡而慕曰彼相
之才也其執事之勤勞而不得紀焉栁文/
為相規模陳平之所以宰社者宰天下也曺參之所以
相齊者相天下也鄭季漢論/
宰相職在任人用一人當天下受其福否則或受其禍
[205-13a]
用一人當天下合而譽之否則共指而嫉之用一人否
與當未可知也相與語曰某由扵其所嫉也一人焉顯
㧞扵上或曰某之才無以異扵我也何以先我而甄用
乎一人焉失職扵下或曰某之才過人如此逺慮是也
何獨流落不遇乎舉天下禍福慘舒毁譽恩怨之端一
歸之相萬貨之低昂不同價而相為之權衡萬口之
鹹酸不同嗜而相為之劑量萬形之妍醜不同状而相
為之氷鑑也此固徇權喜勢之所貪而愛天下者之所
[205-13b]
深思極慮而不可易也鄭湜/
得人才不若得一相夫得百騏驥不若得一伯樂得百
太阿不若得一甌冶百騏驥有時而瘏劣百太阿有時
而毁缺若伯樂甌冶存則舉天下之良馬良劒何求而
不得哉房魏二公太宗之伯樂甌冶也當文皇時天下
賢士大夫一才一能畢登扵朝亦由二公啓沃薦引扵
上而任用之所以能稱其職而世之談良相者止曰房
杜而不言房魏者何哉房喬起扵佐命平定天下輔成
[205-14a]
太平二十餘年百度修舉其功固大矣如晦與房喬與
掌朝政其功不及房矣魏公得用知無不為政事小大
罔有不論正觀太平之功魏公之功最居多而言者不
曰房魏而曰房杜者當太宗即位之初房杜執政天下
喜見太平之功及天下已久天下之人酣樂太宗之徳
化而功不復歸扵臣下是庖人調鼎而不可食之時也
故世不曰房魏焉然迹其行事考其實效魏公才智在
杜之上而規模顯扵房故曰房魏二公太宗之伯樂甌
[205-14b]
冶也唐史發潜/
宰相所以平天下伊尹之相湯曰阿衡周公之相周曰
太宰衡者所以權萬物之輕重而歸扵平宰者所以制
百藥之多寡而適扵和惟其和平而已秦少㳺/
宰相當擇之精任之久昔者三代之相伊尹傅說周
公之徒皆終身而不易蕭何相漢以終身為未足使擇
其自代者故海内以安是以知宰相之任擇之不可不
精任之不可不久也詹叔父論/
[205-15a]
政權不可不在宰相政權不可一日不在朝廷不在朝
廷則在臺閣不在臺閣則在宫闈在朝廷則治在臺閣
則亂在宫闈則亡國家之興亡治亂皆本諸此田蚡招
徕賔客薦進人才起家至二千石在當時固不免専權
之失使武帝以蚡所用多非其人則選擇一相委任責
成亦奚不可奈何帝不能自欲攬威福之柄歸之一己
然聰眀有所不逮則耳目必有所寄故置加官及尚書
之屬自此宰相之權愈輕矣陳季雅/
[205-15b]
宰相當公心用賢崔祐甫舉吏無間親舊不亦賢乎然
一人之親舊有限而天下之才無窮宰相之職朝夕為
天下求才焉考民謡聽士論瑩心鑑以待之則四海九
州皆吾兄弟也又何拘親戚而始悉其才行耶石唐發揮/
大臣以身主天下之議昔慶厯初間仁祖厭西師之久
民罷用憊思正百度以修太平是時罷磨勘以别能否
減任子以除濫官易監司以澄汰羣吏者以范文正公
主之耳熙寜初神宗以大有為之志欲理財治兵強中
[205-16a]
國以威四夷是時制置條例更張法度一新當世之務
以荆公主之爾元祐初宣仁知百姓困扵新法之不便
欲復祖宗之制以與天下休息是時黜聚斂深刻之吏
力引元老以洗除新法以温公主之爾范公䖏黨習方
興之際而欲塞小人僥倖之路力如此其難也荆公當
衆君子交攻力争之際而獨持勝紹述之論以議其後
變如此其難測也然范公慨然獨以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己任荆公自謂人臣不當避天下
[205-16b]
之怨使怨皆歸已然後為盡忠扵國温公急扵救患難
以國事未有所付為急雖荆公用心過差戾世述道不
可班二公要之皆不以得喪毁譽死生一動其心然後
能以其身任天下之責力主其議而無所畏避也鄭湜/
僕射中書尚書名義禮曰僕人師扶左射人師扶右即/
周官太僕之職/君薨以是舉僕射之名盖起扵此以其
朝夕親近人主後世承誤輒失其真遂以為宰相之號
如侍中中書令尚書令亦是如此侍中秦官漢因之多
[205-17a]
是侍衞人主行則參錯扵宦官之間其初猶以儒者為
之如武帝時孔安國為侍中嘗掌唾壺是也以其日與
人主相親故侵以用事尚書是掌羣臣書奏如州郡
開拆司管進呈文字凡四方章奏皆由之以達其初亦甚
微只如尚衣尚食尚輦尚藥之類亦縁居中用事所以
權重中書因漢武帝逰宴後庭去外庭逺始用宦者典
事謂之中書謁者置令僕射尤與人主親狎故其權愈
重元帝時洪恭為令石顯為僕射嘗權傾内外及光武
[205-17b]
即位政事不任三公而盡歸臺閣三公皆擁虚器凡天
下之事盡入扵中書凡見後漢羣臣章奏首云臣某奏
言尚書猶今言上書殿下陛下之類雖是不敢指斥而言
亦足以見其居要地而秉重權矣當時事無巨細皆是
尚書行下三公或不經由三公徑下九卿故在東漢時
不惟尚書之權重九卿之權亦重者此也曺操開魏王
府未敢即倣朝廷建官但置祕書令簒漢之後始
改為中書監以其素承寵任故荀勉自中書遷尚書監人
[205-18a]
賀之勉曰奪我鳯凰池諸君何賀耶西漢時中書之權
重東漢時尚書之職重至此則中書之權復重而尚書
之權漸輕矣文公語録/
百揆朝官之長周官言内有百揆四嶽則百揆是朝廷
官之長四嶽乃管領十二牧者也四嶽通九官十二牧
為二十有二人則四嶽為一人矣同上/
古今兼官之制禹以司空宅百揆猶周以六卿兼三公
今以户部侍郎平章事同上/
[205-18b]
虞周皆是兼官問禹自司空宅百揆曰是以司空宅百
揆如周之六卿兼三公也舜之言曰汝平水土是說司
空事惟時懋哉是說百揆事同上/
宋朝官制沿革之因舊制門下省有侍中有門下侍郎
中書省有中書令中書侍郎改官制神宗除去侍中中
書令只置門下中書侍郎後併尚書左右丞門下中書
侍郎四員為參政官或云始者昭文館大學士兼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富鄭公等為之後改為左右僕射則
[205-19a]
蔡京王黼首居是選及改為左右丞相則某人等為之
名愈正而人愈不逮前亦何預名事曰只是實不正使
名既正而實亦正豈不尤佳又曰人言王安石以正名
之說立致禍亂且正名是孔子之言如何便道王安石
說得不是使其名果正豈不更佳同上/
   執政
執政偏私之過蔡元道所為祖宗官制舊典他只懲創
後来之禍皆歸咎祖宗不合輕改官制遂事事以祖宗
[205-19b]
官制為是便說此是百王不可易之大典殊不知後来
所以放行踰越任用小人自是執法者偏私何關改官
制事如武臣諸節度副總管諸使所以恩禮隆異俸給
優厚者盖太祖初奪諸鎮兵權恐其謀叛故置諸節度
使隆恩異數極其優厚以收其心而杜其異志及太宗
真宗以後則此輩或已老死又無兵權後来除授者自
可殺其禮數減其俸給降其事權而猶襲一時權宜茍
且之制為子孫不可易之常典豈不過哉然祖宗時放
[205-20a]
行極艱其選不過一二人二三人後来小人用事凡宰
相除罷及武臣寵倖宦者之徒無不得之實法制不善
有以啓之耳及經變故乃追咎輕越祖宗法度之過殊
不知此既開其可入之塗彼孰不為可入之塗以求合
文公語録/
   樞宻使
宋朝因仍五代舊制檢校開府以上便得文官文臣為
樞宻使樞宻直學士者䕃子反得武官如富鄭公家子
[205-20b]
弟有為武官者是也五代以武官為樞宻使武臣或不
識字故置樞宻直學士令文臣為以輔之故奏子皆得
武臣宋朝因而不廢文公語録/
有掌兵名無發兵實宋朝祖宗積累之深無意外倉卒
之變惟無意外之變所以都不為意外之防且如而今
樞宻號為典兵倉卒之際要得一馬使也沒討䖏今樞
宻要發兵須用去御前畫㫖下殿前司然後可發若有
𦂳急事變如何待得許多節次漢三公都帶司及將
[205-21a]
軍所以倉卒之際使出得主立得事扶得傾危今幸然
無意外之變若或有之樞宻且倉卒下手未得同上/
今無冦忠愍髙武烈之倫任國政者不聞有冦忠愍之
謀典宿衞者不聞有髙武烈之請使将軍惰心三軍觧
體敵騎横突深入兩淮兵少而敵益強事急而糧已匱
扵戒嚴未及兩月而募兵科借之禍已萌矣文公與黄/
樞宻書/
   侍從
[205-21b]
從班賢否雜用之弊從班之中賢否猶雜至有終嵗緘
黙不聞一言以禆聖聽者顧亦隨羣逐隊排連攅補
其傑黠者乃敢造為飛語立横議扵臣前所陳者而宰
相畏其兇熖反撓公議而從之臺諫亦不敢聞扵陛下
以請其罪盖其為患日久矣孝宗朝戊申封事/ 文公/
朝廷輕任之失夫以至庸之材當至輕之任雖名為大
臣而其實不過供給唯諾奉行文書以求不任事安坐
資給如吏卒之為而已求其有以輔聖徳禆聖政而振
[205-22a]
紀綱不待智者而知其必不能也下此一等則惟有作
奸欺植黨與納貨賂以濁亂陛下之朝廷耳盖自其為
臺諫為侍從而其選任如此其後又擇其尤碌碌者而
登用之亦無怪乎常不得天下之賢材而屬任之也同/
前/
當遴選醇儒國家設官分職以熈庶事其遷進之序選
用之方雖甚細㣲莫不有法而況次對之官班通禁近
其自内而除者猶有嵗月之限在外而擢者必以勞効
[205-22b]
而陞從昔以来未嘗輕授至扵經帷則又仰關帝學在
今初政尤所當先必得醇儒使任其職然後有以發揮
道要感格君心大眀謹始之規以為出治之本尤不可
以不遴其選也寜宗朝辭免奏状/ 文公/
   給舎
後省封駁之職納言之官如漢侍中今給事中朝廷誥
令先過後省可以封駁文公語録/
給事中給事外給事宋初置時盖欲其在内給事或差
[205-23a]
除有不當用捨有不是便要在上面安頓了不欲其宣
受扵外今則不然或有除授小報纔出應逺近皆知給
舎方繳駁乃是給事外也同上/
公議所在君雖以制命為職然必謀之大臣參之給舎
使之僉議以求公議之所在然後揚于王庭眀出命令
而施行之孝宗朝戊申封事/ 文公/
宰相選士為給諫宰相得以盡其獻可替否之志而行
其經世宰物之公而又公選天下直諒敢言之士便為臺
[205-23b]
諫給舎以參其議論使吾腹心耳目之寄常在扵賢士
大夫而不在扵羣小陟罰臧否之柄常在扵廊廟而不
出扵私門如此而主威不立國勢不強綱維不舉刑政
不清民力不裕軍政不修者臣不信也光宗時己酉封/
事/ 文公/
   臺諫
當用天下第一流今則所謂負剛大之氣者且先一筆
勾斷秤停得到第四五等人氣宇厭厭布列臺諫如何
[205-24a]
得事成故某向謂姓名未出而内外已知其為非天下
第一等流矣文公語録/
言事當勇蕭果卿初除御史虞丞相意也人或賀之
蕭喟然曰彼見吾隤隤然我不能言而以是䖏我也其
輕我甚矣不數日首論其黨遂并攻之論者服其勇
文公與張元善書/
宰相當主言責前年逐二諫官去年逐一御史近聞又
逐一諫官矣上下不交而天下将至扵無邦丞相不此
[205-24b]
之慮而慮士大夫之為黨其亦誤矣文公與留丞相書/
出諫臣非美事忠士大夫以言見逐非國家美事深使
幽隠之賢難自進耳文公荅林友之/
臺諫緘黙之過其有初自小官擢為臺諫三四年間趍
和承意不能建眀一事則年除嵗遷至極其選孝宗朝/
戊申封事/ 文公/
是非不敢言盖事理只有一箇是非今朝廷之上不敢
辨别這是非如宰相固不欲逆上意亦不欲忤宰相意
[205-25a]
今聚天下之不敢言是非者在朝廷又擇其不敢言人
甚者為臺諫習以成風如何做得文公語録/
漢唐臺諫抗直漢唐時御史彈劾人多抗聲直數其罪
扵殿上又如要劾某人先榜扵門下直指其名不許入
朝這須是如此如今要說一事要去一人千委萬丐多
方為計而後敢說說且不盡同上/
諫身過不若諫心過諫君過臣子之下䇿也夫自古
聖主眀王曷甞不倚諫臣以拂其過今乃以諫過為臣
[205-25b]
子之下䇿無乃鉗忠臣之口結義士之舌使上之人飾
非而拒諫歟曰非也過固人主之不免諫亦人臣之當
為然遏水扵滔天之後孰若遏之扵㳙㳙之始撲火扵
燎原之時孰若撲之扵熒熒之初後之諫臣能諫人主
之身過而不能諫人主之心過夫身過之過白心過之
過㣲自其㣲而砭之則易及其白而藥之則難皐䕫之
吁咈伊傅之警戒未嘗俟其君之過昭灼于外而後言
也芽蘖之萌固以勦而絶之矣而人有徳義以澆其内禮
[205-26a]
法以繩其外是以無汙輪之勞無牽裾之諍無折檻之
呼而人主之過已潜消扵冥冥之中矣後世之君固有
志扵唐虞三代之君然知正君之身而不知正君之心
知淑君之政而不知淑君之徳是以制誥之差賞罰之
謬刑法之酷暴于中外然後紛紛紜紜爭以頰舌白
簡之彈至于數十章皂嚢之上至于數千言吁亦晚矣
陳同父/
諫臣抑宰相陽城欲壊白麻而徳宗不相裴延齡李甘
[205-26b]
欲裂詔書而文宗不相鄭注誠齋/
諫臣當在左右天子所尊而聽者宰相也然接之有時
不得數日乆矣唯諫臣随宰相入奏事奏已宰相退歸中
書盖常然矣至扵諫官出入言動常朝綴取早暮相親
未聞所當退也如此則事之得失早思之不待暮以
言可也暮思之不待越宿而以言可也不諭則極辨之
可也屢進陳之冝莫若此之詳且實也雖有邪人庸人
莫得而一焉今諫官之見亦有間矣其不能朝夕上下
[205-27a]
人亦眀矣禁中之與居婦子而已矣捨是則寺人而已
耳庸者邪者而已其扵冥冥之間議論之際豈不易行
其間哉如此則吾見今日兩府諫官之危而未見國家
天下之安也曽南豐/
御史責人亦當自責責人非難責已為難御史責人者
也将相大臣非其人百官有司失其職天下之有敗法
亂紀服䜛蒐慝者御史皆得以責之然則御史獨無責
乎哉居其位有所不知知之有所不言言之有所不行
[205-27b]
行之而君子病焉小人幸也此御史之責也御史雖不
自責天下得以責之惟其不難扵責已則施扵責人能
稱其任矣曽肇/
御史君有佚豫失徳悖亂亡道荒政咈諫廢忠慢賢御
史府得以諫責之相有依違順㫖蔽上罔下貪寵忘諫
専福作威御史府得以糾繩之将有兇悍不順恃武肆
害玩兵棄戰暴刑毒民御史府得以彈劾之君至尊也
相與将至貴也且得諫責糾劾之餘可知也石守道/
[205-28a]
一臺之重夫骨鯁介特蹇諤自立讜言直氣不畏強豪
者之為御史故一臺之望足以儀四方也一臺之威足
以繩百僚也一臺之屬足以振萬事也一臺之貴足以
重朝廷也故國家有大蠧可得而去也郡國有大好可
得而接也天下之大利害生民之大休戚百官之大廢
置群吏之黜陟皆得督視而劾聞焉
重臺諫古人設官必重臺諫之權者非重臺諫也重
臺諫所以重朝廷也在漢光武時與百官絶席而當時號
[205-28b]
獨坐者在唐憲宗時有使百官避道而當時號為龍街
者夫入也而使百官絶席出也而使百官避道是果何
意哉豈非重其權所以使人有畏耶蘓總龜/
臺諫權輕人無畏心今日之所恃以折天下奸雄之心
者亦固有在然不可以輕其權而使人無畏心人而至
扵無所畏則亦何所不至夫朝廷欲自便而以臺諫為
長員官吏無所憚而以臺諫為文具則亦何以臺諫為
哉盖古者譏訶之權在臺諫而後世進退臺諫之權在
[205-29a]
權貴夫人之所望扳援而進者固奔走之不暇惟所欲
言則借臺諫之重以言之惟所欲去則假臺諫之權以
去之事有關扵權貴者甘為立仗馬而已至扵今日而
一章眀日而一疏不過以細謹責天下之士以薄刻恐
天下之吏閨門之細故鄉黨之㣲累煩紊𤨏屑徒厭人
聽夫是以所言皆權貴之所指所去皆權貴之所忌昔
先朝有為臺官者上謂之曰朕不欲臺諫奉行宰相風
㫖則對曰臣非惟不欲奉行宰相風㫖亦不欲奉行陛下
[205-29b]
風㫖壮哉斯言臺諫皆若而人也則臺綱之不振無
是理也同上/
侍臣諫臣負紫荷槖夾玉皇香案以備清問之顧問者
天子之侍臣也簮獬豸冠攖萬乗龍鱗以張天下之膽
目者天子之諫臣也朝廷清眀公道振立則一政事之
得失不獨諫臣能言之而侍臣亦能言之一用舎之當
否不獨諫官能規之而侍臣亦皆規之同上/
   監司守令
[205-30a]
監司不可過為寛厚今為一路之州縣不知其幾為州
縣之官吏不知其幾州則守也倅也下扵此則曺掾也
縣則令也丞也下扵此則簿尉也天下之人不能皆無
能皆不肖某人何人也仁可以治民也才可以辨事也
亷可以率俗也吾舉之吾君用之夫嗚乎而不勸某人
何人也貪汚也闒茸也裒歛以奉上位也奸巧以媚要
勢也吾按之吾君殛之夫烏乎而不警一言而人以為
勸一言而人以為警夫是以無負扵風采之寄今且不然
[205-30b]
所舉之人某為親舊也某為權勢也一嵗之出按者凡
㡬州縣之所厯者凡㡬以謾不可校之簿書與夫不
切之訟諜紛乎其前彼其心雖知其吏之不法而當按
則曰某人某之子弟也某人某之親故也某人某之所
嘗屬託也吾何忍按焉人且從而稱之曰是寛厚長者
之為監司者也夫寛厚長者固士大夫之美名而為天
子風采之任則亦何用乎此同上/
逺地之守當擇廣南之地去京師尤逺瘴癘蟲毒種種
[205-31a]
穢惡内地之人南轅越嶺不啻斥逐必罪戾孱庸不得已
而後膺其選而又地産珍竒掌握之物足富數世疆域
曠邈按察稀臨宫闕萬里赴訴莫及則無聊汨沒之人
何憚而不為賄乎厯盡交廣之間民獠多叛職由此
也賈父来晚之歌尹来殺我之誚人情大可見矣選任
守臣可不戒哉吴闕/
善政所感政之善惡有感扵物者亦有感扵人者蝗避
中牟鳯集頴川九江得人而去猛虎潮陽得人而去鰐
[205-31b]
魚善政感物者也米以王渙而通粟以李峴而賤有李
勉則夷舶来有薛公則魚鹽至善政感人者也
二千石善政吾聞風行扵上而水波此天下之至文仁
形扵心而民服此天下之善化豈可以多為令而病民
慢自設扵險而病民詐也九轉丹砂㸃鐵成金兩漢循
吏鑄頑成仁我簡易則民肅我平易則民親今使髙安
之農養生扵桁楊之外珥筆扵教訟者𫝊問孝之章
婺耳鎻亢者深春耕之耒賣私鬭之刀劒以為牛羞淫
[205-32a]
祠之樽爼以養親雖承平百年雨露滲漉非二千石所
以教人者乎黄山谷/
善政即為漢之循吏夫猛而不害善良寛而不長奸宄
雖兩漢循吏不過如此萍鄉邑里之間鴟梟且為鳯凰
稂莠皆化為嘉穀矣同上/
守令不任事夫食人之食者任人之責衣人之衣者懐
人之憂朝廷以十萬户付之一守以百里地委之一令
元元之休戚繫焉一時之豐耗繫焉不知懼此而寅
[205-32b]
縁為奸亦勿思之甚且設官置吏本以為民今也為民
父母而反有以蠧民民何所望耶然士方未仕之時兾
得寸禄以有為迨夫嵗月之積家温食飽則平日志願
一皆沒沒吁可歎哉嚴谷/
吏為民之乳牧嵗當旱歉羣情嗸嗸綏靜撫摩尚虞多
事倘貪吏復從而蹙削之是子方啼饑而乳之囂者復
奪其食牛方奔喘而牧之悍者復疾其鞭則其轉就羸
殘而激成摶觸其勢所必至焉耳人君保民均扵保子
[205-33a]
愛民甚扵愛牛而為之乳與牧者實寄諸吏
良吏貪吏良吏出為徳星則雖齊嵗方艱而民懐父母
之戀貪政肆為碩䑕則雖魏麥可食而民興逝去之思
贓吏贓吏者人心之巨蠧也芟其根而毋使之蔓伐其
枝而毋使之萌布滿郡縣者皆羔羊素絲之節牧養生
民者無苛政猛虎之嫌
官吏之弊然以風霜之評議者未必畏朝夕之誅求者
每自若貪婪狼狽疾險鷙猛  肆貪暴之毒長告
[205-33b]
訐之風以詞訟為興利之門以獄犴為論財之府 快
意扵常刑之外横取于經賦之餘以慈祥愷悌為姑息
以刻剥慘毒為整辦議論習尚日趍扵薄似非清眀聖
時所宜有也
 
 
 
 羣書考索别集卷十八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