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羣書考索 > 群書考索 别集卷十六
[203-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别集卷十六  宋 章如愚 撰
  厯門
   古今厯
堯時厯象之說厯是書象是器無厯則無以知三辰之
所在無璣衡則無以見三辰之所在文公語録/
厯是一件大事厯是古時一大事故炎帝以鳥名官首
曰鳯鳥是厯正也嵗月日時既定則百工之事可考其
[203-1b]
同上/
先天後天之差厯數㣲𦕈如今下漏一般漏管稍澁則
必後天稍闊則必先天未子而子未午而午同上/
當運乎天不當為天所運故嘗謂天之運無常日月星
辰積氣皆動物也其行度疾速或過不及自是不齊使
我之法能運乎天而不為天之所運則其疎宻遲速或
過不及之間不出乎我此虚寛之大數雖有差忒皆可
推而不失矣何者以我法之有定而律彼之無定自無
[203-2a]
差也同上/
古今厯法疎宻之差古人厯法疎闊而差少今厯法愈
宻而愈差界限愈宻則差數愈逺何故以界限宻而愈
越多也其差則一而古今厯法疎宻不同故爾看来都
只是不曽推得定只是移来輳合天之運行所以當年
合得不差明後年便差元不曽推得天運只是旋将厯
去合那天之行不及則添些過則減些以合之所以一
二年又差如唐一行大衍厯當時最謂精宻只一二年
[203-2b]
後便差同上/
厯代厯法疎宻太史公厯書是說太初然却是顓帝四
分厯劉歆作三統厯一行大衍厯最詳備五代王朴
司天考亦簡嚴然一行王朴之厯皆止用之二三年即
差王朴厯是七百二十加去季通所用却依康節三百
六十數
推月大小之法問厯法何以推月之大小曰只是以每
月二十九日半九百四十分日之二十九計之觀其合
[203-3a]
朔為如何如前月大則後月初二日月生眀前月小則
後月初三日月生眀同前/
古人有一定之法今之造厯者無定法只是趕趂天之
行度以求合或過則損不及則益所以多差因言古之
鍾律紐等寸分毫釐絲忽皆有定法如合符契皆自然
而然莫知所起古之聖人其思之如是之巧然皆非私
意撰為之也意古之厯書亦必有一定之法而今亡矣
三代而下造厯者紛紛莫有定議愈精愈宻而愈見差
[203-3b]
舛不得古人一定之法也並同上/
康節厯法宻堯舜以来厯至漢都喪失了不可攷縁如
今是這大總紀不正所以都無是䖏康節厯十二萬
九千六百分大故宻今厯家所用只是萬分厯萬分厯
亦自是多了他如何肯用十二萬分同上/
律吕候氣之法今治厯家用律吕候氣其法最精氣之
至也分寸不差便是這氣都在地中透上来如十一月
冬至黄鍾管距地九寸以葭灰實其中至之日氣至灰
[203-4a]
去晷刻不差文公文集/
厯家算數之法天之外無窮而其中央空䖏有限天左
旋而星拱極仰觀可見四逰之說則未可知然厯家之
說乃以算數得之非鑿空而言也若果有之亦與左旋
拱北之說不相妨如虚空中一圎毬自内而觀之其坐
向不同而常左旋自外而觀之則又一面四逰以薄四
表而止也同上/
厯法先論太虚厯法要當先論太虚以見三百六十五
[203-4b]
度四分度之一一一定位然後論天行以見天度加虚
度之嵗分嵗分既定然後七政乃可齊耳同上/
天度嵗日之差按堯時冬至日在虚昏中昴月令冬
至日在斗昏中壁而中星古今不同者盖天有三百六
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嵗有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
天度四分之一而有餘嵗日四分之一而不足故天度
常平運而舒日運常内轉而縮天漸差而西嵗漸差而
東此即嵗差之由唐一行所謂嵗差者日與黄道俱差
[203-5a]
者是也古厯間易未立差法但隨時占候修改以與天
合至東晉虞喜始以天為天以嵗為嵗乃立差法以追
其變約以五十年而退一度何承天以為大過乃倍其
年而又反不及至隋劉焯取二家中數為七十五年盖
為近之書說/
厯法不容不變厯之名始于黄帝厯之算定于容成夫
上稽天象下正人時非厯有所不可故有起之以律者
矣累實於黄鍾是以有積之以數者矣較分扵絲毫
[203-5b]
是已又有驗之以象者矣作儀扵渾天是已然由古迄今
言天者凡幾而造厯者尤非一家終不能保其厯之不
變者厯法之不容不變也是故黄帝起辛夘顓帝用乙
夘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魯用庚子此則厯元
之可驗者也夏四百三十二年日差五度商六百二十
八年日差八度周訖春秋日差八度戰國及秦日差三
度則厯差之可證者也斗分未易考也古厯謂在建
星賈逵謂在牽牛中星范曄謂在斗十一度則言斗分
[203-6a]
者為不同日度未易稽也秦厯以孟春在營室五度三
統以立春在危斗六度元嘉以正月中在室一度則言
日度者為不一然厯取更厯之義故世代更厯羣言不
厭其紛諸家不嫌其異否則治厯明時之語聖人何以
特取於革哉嘗因是而為之統曰革之為言更也聖人
序卦至四十九而特以革卦居焉是又發明大衍之數
足以治厯也
大衍演天地之數以大衍起數者自伏羲始以大衍名
[203-6b]
厯者自一行始夫衍者演天地之數也後世之厯多以
古律起而一行大衍厯獨以易數起焉勾稽㣲抄分積
毫釐盖有得於伏羲之遺畫君子安可以疎議一行哉
今以大衍厯觀之一六為爻位之統五十為大衍之母
合二始以位剛柔所以眀天一地二之數也合二中以
通律吕所以正天五地六之數也合二終以紀閏餘所
以窮天九地十之數也以生乗成吾扵六百而得天中
之積焉以乗成生吾又扵六百而得地中之積焉自一
[203-7a]
六至五六一七至五七一八至五八一九至五九一十
至五十生成相乗各有六百吾又扵是而得千二百之
算焉一行固非拘于數者盖積黍之法可行而黍之小
大則不可積斷竹之制可倣而孔之厚薄則不可均按
尺之說可驗而尺之長短則不可證又孰若以無形而
御有形以不物而制有物哉吁此大衍厯起於易所以
為後世之精宻者歟不然唐自太初至麟徳凡二十三
家何以獨稱美于大衍乎韓潁之至徳郭獻之五紀承
[203-7b]
嗣之正元又何以祖其故智乎然而大衍起算亦不専
於易也盖嵗星得扵虞喜日食衝於姜岌定朔得於傅
仁均九道得扵張子信而演紀之瑞日在虚一度又得
於堯之甲子此尤足以見其通而不溺扵術數也
   閠法
朔空餘分以為閏堯典云朞三百六旬有六日而今一嵗
三百五十四日者積朔空餘分以為閠朔空者六小月
也餘分者五日四分度之一也余大雅/
[203-8a]
氣盈朔虚之日天道左旋日月亦只左旋但天行徤一
日一夜而周常差過一度日月違天而退日是一日退
一度月退十三度有竒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
一每嵗只有三百六十日餘了五日四分度之日又除
小月計六日所以置閠所餘六日為氣盈所小六日為
朔虚同上/
   土圭
天地四㳺之說周禮注土圭一寸折一千里天地四㳺
[203-8b]
升降不過三萬里土圭之影尺有五寸折一萬五千里
以其在地之中故南北東西相去各三萬里問何謂四
㳺曰謂地之四㳺升降不過三萬里非謂天地中間相
去止三萬里也春游過東三萬里夏游過南三萬里秋
游過西三萬里冬游過北三萬里今厯家算數如此以
土圭測之皆合文公荅胡用之/
出日納月之法寅賔出日是推測日出時候盈餞納日
是推測日入時候如土圭之法是也書說/
[203-9a]
今人皆不識其制大司徒以土圭求地中今人都不識
土圭鄭康成解亦誤圭只是量表影裏尺長一尺五寸
以玉為之夏至後立表視表影長短以玉圭量之若表
影恰長一尺五寸此便是地之中晷長則表影短晷短/
則表影長冬至後表影長一丈三尺餘/今之地中與古
已不同漢時陽城是地之中宋朝岳臺是地之中岳臺/
在浚儀屬開封府/已自差許多文公語録/
土圭求天地之中自伏羲造盖天而土圭之制已寓至
[203-9b]
周公稽日景而土圭之名始立迨虞氏用九尺表而土
圭之用始驗其所謂土圭者所以求土地之中而稽日
景之永短也是故掌以司徒崇地官也縣以陽城辨中
域也立表扵夏至之日示相等也置圭於晝漏之半取
中正也然則天地之所合四時之所交風雨之所㑹隂
陽之所和不以土圭驗之其可哉要必置中圭而後可
以測日之中置南圭而後可以測日之南置北圭而後
可以測日之北置東圭而後可以測日之東置西圭而
[203-10a]
後可以測日之西否則不足以辨千里之景也必扵平
地立南表而後可以測南土之深望北極立北表而後
可以測北土之深於東方立東表而後可以測東土之
深於西地立西表而後可以測西土之深扵南表影末
立中表而後可以測中土之深否則不足以辨五方之
正也由是而推證之扵天則為春為夏為秋為冬驗之
扵地則或東或西或南或北質之扵人則多暑多寒多
風多隂舉造化之大皆不外扵尺有五寸之制又奚必
[203-10b]
候氣於緹室占象扵渾天定晦朔扵蓂莢㦲盖天地之
升降不過三萬里自地以至日不過一萬五千里圭之
景苟差一寸則地差千里冝矣故古人置五土圭而皆
以千里為證是必有髙天下之見顔達龍/
   漏刻
察四時課六厯觀朱史漏刻經而知剏物之始觀陸倕
新漏銘而知造器之難夫刻壺為漏浮箭為刻則于地
四參以天一正所以察四氣之盈虚課六厯之疎宻也
[203-11a]
故制度肇剏扵黄帝水火沃視扵成周玉蚪増廣扵張
衡分箭步占於宇文愷是皆制器之源流者也孫綽以
之而著銘陸機以之而述賦宋景以之而作經殷䕫以
之而垂法是皆著書以𫝊後者也然衛宏載𫝊呼之節
較而未詳霍融叙分至古差詳而不宻則漏刻之難定
如此漢以百二十刻為一晝夜梁以百八十刻為一晝
夜則漏刻之難定又如此吁亦豈終扵難定哉特考訂
者不精耳盖日有百刻分之以十二時則一時有八刻
[203-11b]
其餘四刻又均扵九十六刻之内則晝夜長短可以推
測不然初正之法有所未知徒執𢎞度以究終始奚足
以言刻漏哉
   正朔
三代革命改正朔盖三代革命皆改正朔故嵗首之月
不同夏以建寅商以建丑周以建子是謂三統而夏正
上順天時下恊民事獨得其正夏小正即孔子所謂吾
得夏時焉者語注/
[203-12a]
三代三正之說王者受命而改正朔所以新民之視聽
也故夏以建寅之月為正謂之人統商以建丑之月為
正謂之地統周以建子之月為正謂之天統孔氏以為
商湯始改正朔而周因之鄭氏以為自古帝王皆然盖
不可考然以理求之疑孔氏為得之也語或問/
春秋孟子所言周正文定春秋說夫子以夏時冠月以
周正紀事謂如公即位依舊是十一月只是孔子改正
作春正月按今周禮有正月有正嵗則周實是元改作
[203-12b]
春正月夫子所謂行夏之時只是為他不順欲改從建
寅如孟子說七八月之間旱這斷然是五六月十一月
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這分眀是九月十月若真是十
一月十二月時寒自過了何用更造橋梁文公語録/
三代更易正朔問子丑寅之建正如何曰此是三陽之
月若秦用亥為正直是無謂同上/
春秋書月不著時春秋正朔事比以書考之凡書月皆
不著時疑古史記事例只如此至孔子作春秋然後以
[203-13a]
天時加王月以明上奉天時下正王朔之義而加春扵
建子之月則行夏時之意亦在其中文公與張敬夫/
諸書周正之說孟子所謂七八月乃今之五六月所謂
十一月十二月乃今之十月九月是周人固已改月矣
但天時則不可改故書云秋大熟未穫此即只是今時
之秋盖非申酉之月則未有以見夫嵗之大熟而未穫
也以此考之今春秋月數乃魯史之舊文而四時之序
則孔子之㣲意伊川所謂假天時以立義者正此謂也
[203-13b]
如伊川說則是周正建子之月但非春而書春則夫子
有行夏時之意而假天時以立義耳文定引商書十有
二月漢史冬十月為證以明周不改月此固然矣然以
孟子考之則七八月乃建午建未之月暑雨苗長之時
而十一月十二月乃建戍建亥之月将寒成梁之候國/
語引時令曰十一月成梁/又似併改月號月又何耶或
是當時二者並行惟人所用但春秋既定國史則必用
時王之正其比商書不同者盖後世之彌文而秦漢直
[203-14a]
稱十月者則其制度之闊畧耳
三代正朔三代正朔以元祀十有二月考之則商人但
以建丑之月為嵗首而不改月號時亦必不改也/以孟
子七八月十一月十二月之說考之則周人以建子之
月為正月而不改時改月者後王之彌文不改時者天時不/
可改故祭祀田獵猶以夏時為正/以書一月戊午厥四月
㦲生眀之類考之則古史例不書時以程子假天時以
立義之云考之則是夫子作春秋時特加此四字以繫
[203-14b]
年見行夏時之意若如胡𫝊之說則是周亦未嘗改月
而孔子特以夏正建寅之月為嵗首月下所書之事却
是周正建子月事自是之後月與事常相差兩月恐
聖人制作之意不如是之紛更煩擾其所制作亦不如
是之錯亂無章也文公荅林澤之/
   年號
後世年號不可廢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
契天下事有古未之為而後人為之固不可無者此類
[203-15a]
是也如年號一事古所未有後来既置便不可廢胡文
定却以後世建年號為非以為年號之美有時而窮不
若只作元年二年三年也此殊不然三代已前事迹多
有不可考者正縁無年號所以事年統紀難記如云某
年王某月箇箇相似更無理㑹䖏及漢既建年號於是
事有條有紀屬而可記而今有年號猶自奸偽百出若
只寫一年二年三年則官司詞訴簿厯慿何而决少間
更無討理㑹䖏文公語録/
[203-15b]
年號擇字之義向改慶元年號時先擬隆平某云向年
改隆興時有人議破以隆字近降今既為說破則不可用
又曰淳熙字本作純字人有言此字必改言未既而改
淳字矣盖純字有屯字在傍又曰真宗是楊大年擬進
豐亨字上曰做子不了不用以此觀之用字豈可輕也
同上/
   遁甲
不待蓍龜之卜考黄帝内𫝊而知遁甲之始觀事物紀
[203-16a]
原而知遁甲之名盖自元女授黄帝法有九天九地八
門六甲之衝而後始有遁甲之說其命名取義實以六
甲相遁焉今之所謂三式者盖并太乙六壬是已故風
后演為千八千局太公約為七十二子房定為一十八皆
所以研窮遁甲之精㣲也伍子胥有文信都芳有經葛
洪有圗又所以發眀遁甲之秘訣也推前事於既往
定来事於将然盖有不待抵龜而决掛蓍而卜也故為
之說曰讀武王之須臾不若讀榮氏之開山圗誦劉寳
[203-16b]
真之龜經不若誦杜仲之三元書閱王琛之風角六情訣
不若閱僧一行之十八局記
 
 
 
 
 
 羣書考索别集卷十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