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羣書考索 > 群書考索 别集卷三
[190-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别集卷三   宋 章如愚 撰
  經籍門
   易
乾坤隂陽之純粹易中只是隂陽乾坤是隂陽之純粹
者然就一年論之乾卦氣當四月坤卦氣當十月文公/
乾道坤道之說忠信所以進徳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
者乾道也敬以直内義以方外者坤道也只是徤順又
[190-1b]
曰非禮勿視聴言動者乾道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
大祭者坤道同上/
乾是氣之體統問先生嘗言天地之間本一氣之流行
而有動静耳以其流行之體統而言則但謂之乾而無
所不包以動静分之然後有隂陽剛柔之别所謂流行
之體統指乾道而言邪先生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乾
道變化各正性命只乾便是氣之體統物之所資始物
之所正性命豈非無所不包但自其氣之動而言則為
[190-2a]
陽自其氣之静而言則為隂所以陽當兼隂隂不得兼
陽陽大隂小隂必附陽皆此意也同上/
乾元亨利貞之徳乾道終始即四徳也始則元終則貞
盖不終則無以為始不貞則無以為元六爻之立由此
而立耳以時成而言者各以其時而成如潜見飛躍皆
以時耳然皆四徳之流行也初九九二之半即所謂元/
九二之半與九三即所謂亨九四與九五之半即所謂/
利九五之半與上九即所謂貞/盖聖人大明乾道之終
[190-2b]
始故見六位各以時乘乘此六爻之時以當天運而四
徳之所以終而復始應變而不窮也同上/
乾不言凶乾不言凶而言有悔悔與凶何辨也/仁宗朝
賈昌朝講乾卦謂乾卦大㫖在上九一爻此爻在亢極
必有凶災不言即凶而言亢龍有悔者以悔中有可凶
可吉之象若修徳以濟世則免悔而獲吉矣
坤徳得乾之半盖陽大隂小陽則兼隂隂不得兼陽坤
徳常只得乾之半故常减於乾之半也如乾無所不利/
[190-3a]
坤只利牝馬之貞皆是文公文集/
復是陽氣之初易之精㣲在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生六十四卦萬物萬化皆從這裏流出緊要處在
那復姤邊復是陽氣發動之初同上/
常非一定之謂常非一定之謂故晝則必夜夜而復晝
寒則必暑暑而復寒若一定則不能常也其在人冬日
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今日道
合便從明日不合則去又如孟子辭齊王之金而受薛
[190-3b]
宋之饋皆隨時變易故可以為常也同上/
升萃二卦之義問升萃二卦之義多是言祭享萃固取
聚義不知升何取義先生曰人積其誠意以事鬼神有
升而上通之義又曰六五貞吉升階與萃九五萃有位
匪孚元永貞悔亡皆謂有其位必當有其徳若無其徳
則萃雖有位而人不信雖有升階之象而不足以升矣
同上/
艮不終止艮止之義於卦明矣然又曰時止則止時行/
[190-4a]
則行何哉/艮止也止其所也故係辭曰止萬物莫善乎
艮又曰成乎艮艮者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終也止於
此矣復出乎震不終止也故艮卦曰時止則止時行則
龜山/
訟言吉凶訟卦九二不克訟无𤯝九四不克訟安貞上/
九或錫之鞶帯終朝三禠之夫二與四不勝者也然且/
至於无𤯝與吉上九訟而勝者也然且存三禠之辱何/
也/曰此止訟之道也夫使勝者自多其勝以誇其不勝
[190-4b]
怨者日恥其不勝以遂其惡吾不知其所止矣故勝者
禠服不勝者安貞无𤯝止訟之道也
渙以立廟渙之為言天下流離渙散而不安其居此宜/
經營四方之不暇而且曰王假有廟象曰先王以享于/
帝立廟也/居渙散之中安然不争而自為長乆之計宗
廟既立享之而位定而天下之心始有所係矣
著述序卦序卦之作所以眀大易之藴然韓康伯以為/
非易之藴何也/十翼皆孔子之言乎不得而知也然而
[190-5a]
有疑焉其所謂序卦者自韓康伯已明其非易之藴而
未明其所以非也何謂邪夫三才之交錯萬事之紛揉
未嘗有獨行而無法唱之而無應者是故剛柔相配小
大相承強弱相長故言天必言地言隂必言陽有大必
有小有弱必有強易卦之序豈非二二而相從者乎今
夫上經之卦乾天坤地故乾對坤屯氣之始䝉識之始
故屯對蒙需和而訟乖故需對訟師憂也比樂也故師
對比小畜以隂而制陽履以隂而承陽故小畜對履不
[190-5b]
惟其義之若是觀其九六竒偶之畫或上或下或相反
或相生亦兩之而為比則易卦二二而相從豈不甚明
哉今序卦之文盖不協矣有義之茍合者或義之不合
而強通者是豈聖人之言耶學者究之而自知此不可
以偏舉也學易者知夫所謂二二而相從則於三才之
淵萬事之變可以心通而得易道之半矣淇水文/
當期之日夫子曰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一百/
四十有九凡三百六十當期之日由是觀之則知聖人/
[190-6a]
特言乾坤二卦之䇿數何嘗於六十四卦之爻論乎然/
以易緯参之則以六十四卦一爻配一日期數且不相/
當何也/聖人作易夲以明道其緒餘可以卜筮而已而
後之言隂陽者言星歴者言樂律者莫不於易求之求
之自以為得配之自以為合然以為聖人之意則非也
古之言卦氣者本於何書出於何氏易緯稽覽圖曰卦
氣起於中孚坎離震兌各主一方其餘六十卦卦有六
爻爻則主一日凡主三百六十日餘有五日每日分為
[190-6b]
八十分五日分為四百分又四分日之一為二十分是
有四百二十分六十卦分之六七四十二卦各得七分
每卦得六日七分世儒傳卦氣六日七分之說盖起於
此嗚呼木鐸無聲大易不振至使䜟緯之學本巫史之
説假易道以自神學者不察遂為成説亦可以悲夫彼
其意盖見夫子於大衍有謂當期之日於後有謂七日
来復故以為説耳此甚不可也夫子曰乾之䇿二百一
十有六坤之䇿一百四十有九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
[190-7a]
日㨿此乃言揲蓍之法乾老陽三少之餘得四九三十
六䇿一爻三十六䇿六爻則二百一十六䇿坤老隂三
多之餘得四六二十四䇿一爻二十四䇿六爻則百四
十四䇿合乾坤六爻之䇿數則為三百六十當期之日
是特聖人言乾坤二卦爻之䇿數如此何嘗為六十四
卦之爻論乎何嘗以一爻配一日乎聖人言乾坤二卦
之䇿數易緯乃以六十四卦之爻數配之何耶豈非以
二篇之䇿數有萬一千五百二十不可以相配故捨聖
[190-7b]
人所言之䇿數而求聖人不言之爻數也三百八十四
爻已踰一期之數矣不相當也於是又以坎離震兌各
主一方為方伯以此四卦二十四爻主二十四氣損四
卦主四方又不足於期數也於是又有五日分為四百
分四分日之一為二十分每卦得六日七分然後足其
數吁其亦迂曲僻怪牽強配合甚矣經曰七日来復言
復卦自姤初六至此七變而成爻於臨曰消至於八月
有㐫言一陽方長終為二隂所臨也或言日或言月以
[190-8a]
隂陽言之耳来復者陽也為陽言故云日消臨者隂也
為隂言故云月此乃告人以隂陽消息之義何嘗謂卦
氣七日乃當復乎借曰卦氣以七日當陽何得又云六
日七分乎又知坎離震兑不與當日之數何自知之也
盖不過求以足當期之數不得不強說也使一朞之數
三百八十有四日則必不省四卦當四方矣不知夫子
謂當期之日無他特以乾坤䇿數大率與期數合亦如
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之
[190-8b]
意矣期三百六十有六日聖人但以三百六十當之者
舉其大率相當爾若果以一䇿配一日則其數不足也
且下云二篇之䇿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只
以萬數當之足矣其餘又有一千五百二十何以能當
其數耶為卦氣之説者能強相配合以萬有一千五百
二十以足萬物之數然後可以當期之日配卦也不可
強於彼而復強於此妄說可知也子雲儒之勤而陋者
也凡易之精義奥㫖皆所不見而徒模傚形象本易緯
[190-9a]
卦氣之陋説而作太元卦氣始於中孚終於頤太元亦
始于中終于養吾不知卦氣必始於中孚者何又子雲
乃法之攷中孚卦四陽二隂四陽處乎上下二隂處乎
内説者皆曰中孚之象如孚卵然二隂居中有孚故曰
中孚此不知易者之誤説也㨿中孚信及豚魚聖人曰
柔在内而剛得中二隂謂之在内則可謂之剛得中則
非觀三與四隂爻皆無誠信可言何孚之有不知聖人
名卦曰中孚者謂居中者孚不中者不孚也二四之中
[190-9b]
故五曰有孚攣如二則有鶴鳴子和之徳主卦之羙全
在九二以有誠於幽隠之間也聖人名中孚之義如此
今乃以冬至節氣當之何義此已不可其他以某卦配
某節俱非理也太𤣥法之乃云信無不在其中果易㫖
乎使子雲而深於易必不作太𤣥溺星歴而逺於道也
學者睹於易道而不䆒始為卦氣之誤説反以為易與
太𤣥非當期數何以配之皆合夫一朞之數不過三百
六十日有竒必強配之何患不合古之樂律不過十二
[190-10a]
京房則衍為六十已可怪矣至梁沈重又因房之六十
律從而六之為三百六十音以當一嵗之日其名有阿
衡歸仁俾義九有之異何理也哉茍欲配之誰能強其
不可故夫太𤣥以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賛當期數亦
無異於此者矣其以少配謙以羡配臨以歛配小畜
以文配渙之類殊非理又亦何異以阿衡歸仁之類比
黄鍾太簇也嗚呼子雲知悔於作賦而不知悔於草𤣥
何察於小而昧於大也
[190-10b]
十翼總論先儒以繇彖大象小象上繫下繋文言説卦
序卦雜卦為十翼後人又以繇彖大小象説卦序卦雜
卦分乾坤文言為二加每卦无咎悔吝之辭為十翼先
儒之説非也後人之説亦非也古者易之繇為一簡易
之彖為一簡文言為一簡繫辭為一簡自鄭元學易始
以易象與辭分係諸卦至王弼注經復以文言𨽻乾坤
今以上下係為十翼之二不知今之二係乃七十二子
𫝊易之大傳也何以言之以其辭之中有子曰之言也
[190-11a]
非夫子之十翼明矣今以乾坤文言為十翼之二不知
聖人作乾坤文言以明易盖並為一簡特分係於二卦
此不過十翼之一耳豈可岐而二哉若以无咎悔亡等
語為十翼之一此其説則可信田京二家之書脱去无
咎等字或者謂之所𫝊之誤然一二卦可也不應六十
四卦皆誤也當時无咎悔亡等字别為一簡田京二家
失其簡故耳此謂之十翼明也然十翼之中當增以爻
而併文言為一也且繇而後彖彖而後象象而後爻諸
[190-11b]
卦皆然惟乾坤先爻而後彖象爻與小象既異則爻為
十翼之一亦明也諸卦皆分係惟乾卦不然盖亦存古
之意
文王重易以大𫝊言之取益取噬嗑取隨皆六十四卦
之名也神農黄帝堯舜皆文王之前也則重易六爻謂
文王可乎且周官太卜掌三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
曰周易為經卦皆八其别皆六十四夏商之時已有六
十四卦非至文王重六爻也然則揚雄班固之徒何以
[190-12a]
言文王重六爻盖文拘於羑里而演六十四卦之辭如
乾元亨利貞坤元亨利牝馬之貞是也非重六爻也
論重爻之義重卦之義先儒之論不一王弼謂伏羲畫
卦即自重卦是惑於十三卦之言也鄭元謂神農重卦
是以連山為神農之書也孫盛謂夏禹重卦則又惑於
連山為夏易之言也孔頴逹黨王弼之議而又申之以
取渙隨之説皆非也惟史遷以六十四卦為文王所重
攷之於易為有証耳
[190-12b]
論九六之數先儒為九六之説多矣謂九者陽之極六
者隂之中陽可使盛隂不可使過此一説也謂乾體三
畫坤體六畫陽得兼隂隂不得兼陽又一説也謂老陽
之數九老隂之數六老陽老隂其類能變故不取七八
而取九六此又一説也三者之説互相是非莫知所定
獨不質諸孔子之言乎曰参天者一三五也此陽數之
所以為九也曰兩地也二四也此隂數之所以為六也
九六之辨孔子已言之矣
[190-13a]
易者性命之源易者交錯代換之名卦爻之立由是而
已天地之間隂陽交錯而實理流行一賦一受於其中
亦猶是也通書第一章解/
易者義理之宗隂陽有自然之變卦畫有自然之體此
易之為書所以為文字之祖義理之宗也然不止此盖
凡管於隂陽者雖天地之大鬼神之幽其理莫不具於
卦畫之中焉此聖人之精藴所以必於此而寄之也通/
書解/
[190-13b]
動静闔闢之理夫易變易也兼指一動一静已發未發
而言之也太極者性情之妙也乃一動一静已發未發
之理也故曰易有太極言即其動静闔闢而皆有是理
文公文集/
流行變通之體易之為義乃指流行變易之體而言此
體生生元無間斷但其間一動一静相為終始耳程子
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
其用則謂之神正謂此也此體在人則心是已其理則
[190-14a]
所謂性其用則謂之情其動静則所謂未發已發之時
也此其為天人之分雖殊然静而此理已具動而此用
實行則其為易一也若其所具之理所行之用合而言
之則是易之有太極者同上/
未畫而理已具畫前之易乃謂未畫之前已有此理而
後假手於聰明神武之人以發其祕非謂畫前已有此
圖畫後方有八卦也同上/
羲文易有先後先天者伏羲所畫之易也後天者文王
[190-14b]
所演之易也伏羲之易初無文字只有一圖以寓其象
數而天地萬物之理隂陽始終之變具焉文王之易即
今之周易而孔子所為作𫝊者是也孔子既因文王之
易以作傳則其所論固當専以文王之易為主然不推
本伏羲作易畫卦之所由則學者必將誤認文王所演
之易便為伏羲始畫之易只從中半説起不識向上根
原矣同上/
三聖教法不同易之為書更厯三聖而制作不同若包
[190-15a]
羲氏之象文王之辭皆因卜筮而為教而其法則異至
於孔子之賛則又一以義理為教而不専於卜筮也是
豈其故相反哉俗之淳漓既異故其所以為教為法者
不得不異而道則未嘗不同也書伊川先生易𫝊後/
孔子推出此理盖易本卜筮之書故先王設官掌於太
卜而不列於學校學校所教詩書禮樂而已至孔子乃
於其中推出所以設卦觀象係辭之㫖而因以識夫吉
凶進退存亡之道盖聖人當時已曉卜筮之法與其詞
[190-15b]
意所在如說田狩即實是田狩說祭祀即實是祭祀征/
伐婚媾之類皆然非譬喻也/故就其間推出此理耳文/
公文集/
推義理以明訓戒卦爻之辭本為卜筮者㫁吉凶而因
以訓戒至彖象文言之作始因其吉凶訓戒之意而推
説其義理以明之後人但見孔子所説義理而不復推
本文王周公之本意因鄙卜筮為不足言而其所以言
易者遂逺於日用之實類皆牽合委曲偏主一事而言
[190-16a]
無復包含該貫曲暢旁通之妙若但如此則聖人當時
自可别作一書明言義理以詔後世何用假託卦象為
此艱深隠晦之辭乎同上/
象辭變占之義盖易有象八卦六爻/然後有辭卦爻之/
辭/筮有變老隂老陽/然後有占變爻之辭/象之變也在
理而未形於事者也辭則各因象而指其吉凶占則又
因吾之所值之辭而決焉其示人也益以詳焉故君子
居而學易則既觀象矣又玩辭以考其所處之當否動
[190-16b]
而諏筮則既觀變矣又玩變以考其所值之吉凶善而
吉者則行否而凶者則止是以動静之間舉無違理而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同上/
卦辭自然之理易本卜筮之書而其畫卦係辭分别吉
凶皆有自然之理同上/
看易先看四書與其虚費心力於此不若且看詩書禮
樂之為明白而易知也然大學論孟中庸又在四者之
先須都理㑹得透徹方可畧看易之大指亦未為晚今
[190-17a]
所論論語尚爾未通豈可遽及此耶文公文集/
變亂於費氏王弼漢藝文志易經十二篇施孟梁邱三
家顔師古曰上下經及十翼故十二篇是則彖象文言
係辭始附卦爻而𫝊於漢攷先儒謂費直専以彖象文
言参解易爻以彖象文言雜入卦中者自費氏始其初
費氏不列學官惟行民間至漢末陳元鄭康成之徒學
費氏古十二篇之易遂亡孔頴逹又謂輔嗣之意象本
釋經宜相附近分爻之象辭各附當爻則費氏初變亂
[190-17b]
古制時猶若今乾卦彖象係卦之末歟古經始變於費
氏而卒大亂於王弼惜哉同上/
程易𫝊意味無窮程傳但觀其理而不考卦畫經文則
其意味無窮各有用處誠為切於日用功夫但以卦畫
經文考之則不免有可疑者同上/
揲蓍之法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何謂也/揲蓍
之法四十九蓍聚之則一而四十九隠于一中散之則
四十九而一隠于四十九中一者道也謂之無則一在
[190-18a]
謂之有則不可取四十九者用也静則歸於一動則惟
覩其用一在其間而不可取此謂大衍之數五十其用
四十有九
大衍蓍數之用太元蓍數三十六虚三而用三十三者
三才之義也潜虚蓍數七十五虚五而用七十者五行
之象也然則大衍之數五十而用四十九者豈非虚一
為元氣之本乎夫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而大衍之數五
十何耶盖天一下降與地六合於北而生水地二十騰
[190-18b]
與天七合於南而生火天三左旋與地八合於南而生
木地四右轉與天九合於西而生金天五冥運與地十
合於中而生土五十有五為天地之極數而衍數五十
則天地之用數也以天地之用數而虚一而用四十九
焉愚不知所取義者何説聞之京房之論矣有曰十日
十二辰二十八宿而一不用者天之生氣是已聞之馬
季良之論矣有曰太極兩儀日月四時五行十二月二
十四氣是為五十而一不用者北辰不動是已又聞之
[190-19a]
荀爽之論矣有曰卦有六爻八六四十有八加乾坤二
用是為五十而一不用者乾之初九潜龍勿用是已然
京房知舉二十八宿而遺其七政之大季良不知四者
同氣而搃名荀爽以八卦言之加乾坤以足之則又重
舉初九之一爻誠不足以知大衍之妙也知大衍之妙
者惟韓康伯近之夫演天地之數所頼者五十也其用
四十有九則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而數
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然以愚論之則蓍用四十九不
[190-19b]
為無所證據葢蓍之徳七貟而入神卦之徳八方而入
知以蓍之七推之七七則為四十九亦猶卦之徳八八
而六十四也彼康成以減五又減一為説姚信董遇以
六卦減六為説顧歡以神數虚一為説不惟不足以知
大衍之妙亦不足以知天地之用數耳
七八九六之數知天地之成數而後可與言易數之妙
知五行之陽數而後可與言易數之宗盖易用七八九
六實本之天地五行也何以言之六八者地之成數七
[190-20a]
九者天之成數取數之成而遺地十者十為數之窮也
水陽數六火隂數七木陽數八金陽數九用數之陽而
不用土五者五為數之中也然則九為老陽六為老隂
七為少陽八為少隂其義誠有可證者也夫三揲皆少
其數搃十有三以四十九䇿除十三餘三十六是為老
陽乾之象也以四計之凡有九揲故四九之數曰老陽
三揲皆多其數搃二十五以四十九䇿除二十五餘二
十四是為老隂坤之象也以四計之凡有六揲故四六
[190-20b]
之數曰老隂二多一少數皆二十一以四十九䇿除二
十一餘二十八是為少陽震坎艮之象也以四計之各
有七揲故四七之數曰少陽二少一多數皆十七以四
十九䇿除十七餘三十二是為少隂離㢲兌之象也以
四計之各有八揲故四八之數曰少隂然七八九六之
數必以四而求之者蓋揲蓍之法起數以四而非四營
則不足以成易也雖然六與九合七與八合分而言之
各有十五數是又得河圖之生數也不然論者何以曰
[190-21a]
生生之謂易
揲䇿變爻之法倚數之元參天兩地衍而極之五十乃
備是曰大衍虚一無為其為用者四十九蓍信手平分
置右於几取右一蓍掛左小指乃以右手揲左之䇿四
四之餘歸之于扐初扐左手無名指間右䇿左揲將指
是安再扐之竒通掛之筭不五則九是謂一變置此掛
扐再用存䇿分掛揲歸復准前式三亦如之竒皆四八
三變既備數斯可察數之可察其辨伊何四五為少八
[190-21b]
九為多三少為九是曰老陽三多為六老隂是及一少
兩多少陽之七孰分少隂少兩多一既得初爻復合前
蓍四十有九如前之為三變一爻通十八變六爻發揮
卦體可見老極而變少守其常六爻皆守彖辭是當變
視其爻兩兼首尾變及三爻占兩卦體或四或五視彼
如存四二五一二分一専皆變而他新成舊毁消息盈
虚舍此視彼易啟蒙例/
縱横順逆之數聖人觀象以畫卦揲蓍以命爻使天下
[190-22a]
後世之人皆有以決嫌疑定猶豫而不迷於吉凶悔吝
之塗其功可謂盛矣然其為卦也自本而幹自幹而枝
其勢若有所廹而自不能已其為蓍也分合進退縱横
順逆亦無往而不相值焉是豈聖人心思智慮之所得
為也哉特氣數之自然形於法象見於圖書者有以啟
於其心而假手焉耳易啟蒙序/
變化離合之妙揲蓍之法則通計三變之餘去其初掛
之一凡四為竒凡八為偶竒貟圍三偶方圍四三用其
[190-22b]
全四用其半積而數之則為六七八九而第三變揲數
䇿數亦皆符㑹盖餘三竒則九而竒揲亦九䇿亦四九
三十六是為居一之太陽餘二竒一偶則八而其揲亦
八䇿亦四八三十二是為居二之少隂二偶而竒則七
而其揲亦七䇿亦四七二十八是為居三之少陽三偶
則六而其揲亦六䇿亦四六二十四是為居四之老隂
是其變化往来進退離合之妙皆出自然非人之所能
為也係辭本義/
[190-23a]
掛扐過揲之數相參盖四十九䇿除初掛之一而為四
十八以四約之為十二以十二約之為四故其揲之一
變也掛扐之數一其四者為竒兩其四者為偶其三變
也掛扐之數三其四一其十二而過揲之數九其四三
其十二者為老陽掛扐過揲之數皆六其四兩其十二
者為老隂自老陽之掛扐而増一四則是四其四一其
十二而又進一四也自其過揲者而損一四則是八其
四也三其十二而損一四也此所謂少隂者也自老隂
[190-23b]
之掛扐而損一四則是五其四也兩其十二而去一四
也自其過揲而増一四則是七其四也兩其十二而進
一四也此所謂少陽者也二老者隂陽之極也二極之
間相距之數凡十有二而三分之自陽之極而進其掛
扐退其過揲各至於三之一則為少隂自隂之極而退
其掛扐進其過揲各至於三之一則為少陽老陽居一
而含九故其掛扐十二為最少而過揲三十六為最多
少隂居二而含八故其掛扐十六為次少而過揲三十
[190-24a]
二為次多少陽居三而含七故其掛扐二十為稍多而
過揲二十八為稍少老隂居四而含六故其掛扐二十
四為極多而過揲亦二十四為極少盖陽竒而隂偶是
以掛扐之數老陽極少老隂極多而二少者一進一退
而交於中焉此其以少為貴者也陽實而隂虚是以過
揲之數老陽極多老隂極少而二少者亦一進一退而
交於中焉此其以多為貴者也凡此不唯隂之與陽既
為二物而迭為消長而其一物之中此二端者又各自
[190-24b]
為一物而迭為消長其相與低昻如權衡其相與判合
如符契固為非人之私智所能取舍而有無者而况掛
扐之數乃七八九六之原而過揲之數乃七八九六之
委其勢又有輕重之不同而或者乃欲廢置掛扐而獨
以過揲之數為斷則是舍本而取末去約以就煩而不
知其不可也豈不誤哉易啟蒙/
乾坤二卦之䇿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者積六爻之䇿
各三十六而得之也坤之䇿百四十有四者積六爻之
[190-25a]
䇿各二十有四而得之也凡三百六十者合二百一十
有六百四十有四而得之也當期之日者每月三十日
各十二月為三百六十也盖以氣言之則有三百六十
六日以朔言之則有三百五十四日今舉氣盈朔虚之
中數而言故曰三百有六十也然少陽之䇿二十八積
乾六爻之䇿則一百六十八少隂之䇿三十二積坤六
爻之䇿則一百九十二此獨以老隂陽之䇿為言者以
易用九六不用七八也然二少之合亦三百有六十啟/蒙
[190-25b]
上下經二篇之䇿上下經六十四卦其陽爻百九十二
每爻各三十六䇿積之得六千九百一十二隂爻百九
十二每爻二十四䇿積之得四千六百八又合二者為
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也若為少陽則每爻二十八䇿凡
五千三百七十六少隂則每爻三十二䇿凡六千一百
四十四合之亦為萬一千五百二十也啟蒙/
蓍䇿自然數數者䇿之所宗而䇿為已定之數某竊謂
數是自然之數䇿即蓍之莖數也禮曰龜為卜䇿為筮
[190-26a]
是已老陽一爻過揲三十六䇿故積六爻而得二百一
十有六䇿耳文公文集/
爻卦自然之序揲法初爻成則便止有三十二卦二爻
成則便止有十六卦三爻成則便止有八卦四爻成則
便止有四卦五爻成則便止見二卦六爻成亦是二卦
亦是自然次序節次可見
隂陽老少之爻揲蓍之法凡三揲掛扐通十三䇿而見
存三十六䇿則為老陽之爻三揲掛扐通十七䇿而見
[190-26b]
存三十二䇿則為少隂之爻三揲掛扐通二十一䇿而
見存二十八䇿則為少陽之爻三揲掛扐通二十五䇿
而見存三十四䇿則為老隂之爻大傳専以六爻乘老
陽老隂而言故曰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坤之䇿百四
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其實六爻之為隂陽者老少錯
雜其積而為乾者未必皆老陽其積而為坤者未必皆
老隂其為六子諸卦者或陽或隂亦互有老少焉盖老
少之别本所以生爻而非所以名卦今但以乾有老陽
[190-27a]
之象坤有老隂之象六子有少隂陽之象且均其䇿數
又偶合焉而因假此以明彼則可若便以乾六爻皆為
老陽坤六爻為老隂六子皆為少陽少隂則恐其未安
也但三百六十者隂陽之合其數必齊於此若乾坤之
爻而皆得於少隂陽也則乾之䇿六其二十八而為百
六十八坤之䇿六其三十二而為百九十二其合亦為
三百六十此則不可易也
九六七八之數五行成數去其地十之土而不用七八
[190-27b]
九六而已陽竒隂偶故七九為陽六八為隂陽進隂退
故九六為老七八為少然陽極於九則退八而為隂隂
極於六則進七而為陽一進一退循環無端此揲蓍之
法所以用九六而不用七八盖取其變也荅方伯謨/
以一約四之義其實以一約四以竒為少以偶為多而
已九八者兩其四也隂之偶也故謂之多五四者一其
四也陽之竒也故謂之少竒陽體圎其法徑一圍三而
用其全故少之數三偶隂體方其法徑一圍四而用其
[190-28a]
半故多之數二歸竒積三三而為九則其過揲者四之
而為三十六矣歸竒積三二而為六則其過揲者四之
而為二十四矣歸竒積二三一二而為八則其過揲者
四之而為三十二矣歸竒積二二一三而為七則其過
揲者四之而為二十八矣過揲之數雖先得之然其數
衆而繁歸竒之數雖後得之然其數寡而約紀數之法
以約御繁不以衆制寡故先儒舊説専以多少決隂陽
之老少而過揲之數亦冥會焉初非有異説也同上/
[190-28b]
六十有四之數盖四數之變極於六十有四老陽十二
老隂四少陽二十少隂二十八乃自然之數不容增減
揲者隨其所得而言之又何慮其不可觀變耶文公文/集
蓍七卦八之義蓍以七為數是未成卦時所用未有定
體故其徳圓而神所以知来卦以八為數是用蓍之變
而成已有定體故其徳方以知所以藏往卦惟三易有
之皆筮法也文公文集/
内外貞悔之名内卦為貞外卦為悔亦是畫卦之時已
[190-29a]
有此名至揲蓍求之則九變而得貞又九變而得悔又
是後一叚事非謂必揲蓍然後始有貞悔之名也同上/
太一兩儀三才四時之象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
九者五十之内去其一但用四十九䇿合同未分是象
太一也分而為二者以四十九䇿分置左右兩手象兩
者左手象天右手象地是象兩儀也掛一者掛猶懸也
於右手之中取其一䇿懸於左手小指之間象三者所
掛之䇿所以象人而配天地是象三才也揲之以四者
[190-29b]
揲數之也謂先置右手之䇿於一處而以右手四四而
數左手之䇿又置左手之䇿而以左手四四而數右手
之䇿也象四時者皆以四數是象四時也歸竒於扐者
竒零也扐勒也謂既四數兩手之䇿則其四四之後必
有零數或一或二或三或四左手者歸之於第四第三
指之間右手者歸之於第三第二指之間而勒之也象
閏者積餘而成閏月也五嵗再閏故再扐而後掛者凡
前後閏相去大畧三十二月在五嵗之中此掛一揲四
[190-30a]
歸竒之法亦一變之間凡一掛兩揲兩扐為五嵗之象
其間凡兩扐以象閏是五嵗之中凡有再閏然後置前
掛扐之䇿以見存之象分二掛一而為第二變也蓍卦/考誤
全數自然之妙盖四十九者蓍之全數也以其全而揲
之則其前為掛扐其後為過揲以四乘掛扐之數必得
過揲之䇿以四除過揲之䇿必得掛扐之數其自然之
數如牝牡之相銜如符契之相合可以相勝而不可以
相無且其前後相因固有次第而掛扐之數所以為七
[190-30b]
八九六又有非偶然者皆不可以不察也同上/
天地生成之數今按一二三四五天地之生數也五中
數故不用六七八九十天地之成數也十全數故不用
而河圖洛書之四象亦無所當於五與十焉故四象之
書成而以一二三四紀其次九八七六積其實揲蓍之
法具而掛扐之五與六以一其四而為竒九與八以兩
其四而為偶竒乃象圎而徑一者其圍三故凡竒者其
數三偶以象方而徑一者其圍四而用半故凡偶者其
[190-31a]
數二所謂參天兩地者也及其揲之三變則凡三竒者
三其三而為九三偶者叁其兩而為六此九六之所以
得數之實也至於兩竒一偶則亦參其兩竒以為六兩
其一偶以為二而合之為八兩偶一竒則亦兩其兩偶
以為四參其一竒以為三而合之為七此七八所以得
數之實也是其老少雖有不同然其成象之所自得數
之所由則皆有從来而不可誣矣同上/
四象自然之理四象之數乃天地之間自然之理其在
[190-31b]
河圖洛書各有定位故聖人畫卦自兩儀而生有畫以
見其象有位以定其次有數以積其實其為四象也久
矣至於揲蓍然後掛扐之竒偶方圎有以兆之於前過
揲之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八二十四有以乘之於後而
九六七八之數隠然於其中九七天數也三十六二十
八凡老陽少陽之䇿數也六八地數也三十二二十四
凡老隂少隂之䇿數也今専以九六為天地之數乾坤
之䇿謂七八非天地之數而為六子之䇿則已誤矣同/上
[190-32a]
三變多少之數其法初一變兩揲之餘為掛扐者不五
則九第二變兩揲之餘為掛扐者不四則八第三變兩
揲之餘為掛扐者亦不四則八五四為少九八為多若
三變之間一五兩四則謂之三少一九兩八則謂之三
多或一九一八而一四或一五而二八則謂之兩多一
少或一九而二四或一五一四而一八則謂之兩少一
多盖四十九䇿去其初掛之一而存者四十八以四揲
之為十二揲之數四五為少者一揲之數也八九為多
[190-32b]
者兩揲之數也一揲為竒兩揲為偶竒者属陽而象圎
偶者属隂而象方圎者一圍三而用全故一竒而含三
方者一圍四而用半故一偶而含二也蓍卦考誤/
三變所得之數四象之次一曰太陽二曰少隂三曰少
陽四曰太隂以十分之則居一者含九居二者含八居
三者含七居四者含六其相為對待而具於洛書者亦
可見也故三少為老陽者三變各得一揲之數而三三
為九也其存者三十六而以四數之復得九揲之數也
[190-33a]
左數右䇿則左右皆九左右皆䇿則一而圍三也三多
為老隂者三變各得兩揲之數而三二為六也其存者
二十四而以四數之復得六揲之數也左數右䇿則左
右皆六左右皆䇿則圍四用半也兩多一少為少陽者
三變之中再得兩揲之數一得一揲之數而三二一三
為七也其存者二十八而以四數之復得七揲之數也
左數右䇿則左右皆七左右皆䇿則方二圎一也兩少
一多為少隂者三變之中再得一揲之數一得兩揲之
[190-33b]
數而二三一二為八也其存者三十二而以四數之復
得八揲之數也左數右䇿則左右皆八左右皆䇿則圓
二方一也蓍卦考誤/
三變皆掛之法三變之中前一變属陽故其餘五九皆
竒數後二變属隂故其餘四八皆偶數属陽者為陽三
而為隂一圍三徑一之術也掛一而左一右三也掛一/
而左右皆二一也掛一而左三右一者皆陽也掛一而/
左右皆四者隂也/属隂者為隂二而為陽二皆以圍用
[190-34a]
半之術也掛一而左一右二也掛一而左二右一也陽/
也掛一而左三右四也掛一而左四右三也隂也/是皆
以三變而掛之法得之後兩變不掛則不得也後兩變/
不掛則左一右三左二右二左三右一皆為陽惟左右/
皆四乃為隂/三變之後其可為老陽者十二可為老隂
者四可為少隂者二十八可為少陽者二十雖多寡之
不同而皆有法象老隂陽數本皆八老者動而隂性本/
静故損隂之四以歸於陽少隂陽數本皆二十少者静/
[190-34b]
而陽性本動故損陽之四以歸於隂/是亦以三變皆掛
之法得之而後兩變不掛則不得也後兩變不掛則老/
陽少隂皆二十十少陽九老隂/ 同上/
察隂陽以畫竒偶伏羲仰觀俯察見隂陽有竒偶之數
故畫一竒以象陽畫一偶以象隂見一隂一陽有各生
一隂一陽之象故自下而上再倍而三以成八卦見陽
之性徤而其成形之大者為天故三竒之卦名之曰乾
而擬之於天也三畫已具八卦已成則又三倍其畫以
[190-35a]
成六畫而為八卦八卦之上各加八卦以成六十四卦
夲義/
竒偶相加而成卦太一肇判隂降陽升陽一以施隂兩
而承惟皇昊羲仰觀俯察竒偶既陳兩儀斯設既幹乃
支一各生兩隂陽交錯以立四象竒加以竒曰陽之陽
竒而加偶陽隂以章偶而加竒隂内陽外偶復加偶隂
與隂會兩一既分一復生兩三才在目八卦指掌竒竒
而竒初一曰乾竒竒而偶兑次二焉竒偶而竒次三曰
[190-35b]
離竒偶而偶四震以隨偶竒而竒㢲居次五偶竒而偶
坎六斯睹偶偶而竒艮居次七偶偶而偶八坤以畢初
畫為儀中畫為象上畫卦成人文斯朗因而重之一貞
八悔六十四卦由内逹外啟蒙原象/
剛柔相摩而成卦六十四卦之初剛柔兩畫而已兩相
摩而為四四相摩而為八八相盪而為六十四易本義/
伏羲畫卦之義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
生八卦大𫝊又言包犧畫卦所取如此則易非獨以河
[190-36a]
圖而作也盖盈天地之間莫非太極隂陽之妙聖人於
此仰觀俯察逺取近取固有以超然而黙契於其心矣
故自兩儀之未分也渾然太極而兩儀四象六十四卦
之理已粲然於其中自太極而分兩儀則太極固太極
也兩儀固太極也自兩儀而分四象則兩儀又為太極
而四象又為兩儀矣自是而推之由四而八由八而十
六而三十二由三十二而六十四以至於百千萬億之
無窮雖其見於摹畫者若有先後而出於人為然其已
[190-36b]
成之形已成之勢則固已具於渾然之中而不容毫髮
思慮作為於其間也易學啟蒙/
陽乾隂坤之體易之所有隂陽而已凡陽皆乾凡隂皆
坤畫卦定位則二者成列而易之體立矣易本義/
乾坤生六子之象今按坤求於乾得其初九而為震故
曰一索而得男乾求於坤得其初六而為㢲故曰一索
而得女坤再求而得乾之九二以為坎故曰再索而得
男乾再求而得坤之六二以為離故曰再索而得女坤
[190-37a]
三求而得乾之九三以為艮故曰三索而得男乾三求
而得坤之六三以為兑故曰三索而得女凡此數節皆
文王觀於已成之卦而推其未明之象以為説邵子所
謂後天之學入用之位者也易啟蒙/
自下為初之義凡畫卦者自下而上故以下爻為初易/
本義/
陽爻隂爻之别陽數九為老七為少老變而少不變故
謂陽爻為九隂數六為老八為少老變而少不變故謂
[190-37b]
隂爻為六同上/
總論卦爻象之義聖人作易之初盖是仰觀俯察見得
盈乎天地之間者無非一隂一陽之理有是理則有是
象有是象則其數便在這裏非特河圖洛書為然盖所
謂數者祗是氣之分限節度處得陽必竒得隂必偶凡
物皆然而圖書為特巧而著耳於是聖人因之而畫卦
其始也只是畫一竒以象陽畫一偶以象隂而已但纔
有四則便有八又從而再倍之便是十六盖自其無朕
[190-38a]
之中而無窮之數已具不待安排而其勢自有不容己
者卦畫既立便有吉凶在裏盖是隂陽往来交錯於其
間其時則有消長之不同長者便為主消者便為客事
則有當否之或異當者便為善否者便為惡即其主客
善惡之辨而吉凶見矣故曰八卦定吉凶吉凶既決定
而不差則以之立事之大業自此生矣此聖人作易教
民卜筮而以開天下之愚以定天下之志以成天下之
事者如此但自伏羲而上但有此六畫而未有文字可
[190-38b]
𫝊到得文王周公乃係之以辭故曰聖人設卦觀象係
辭焉而明吉凶盖是卦之未畫也因觀天地自然之法
象而畫及其既畫也一卦自有一卦之象象謂有個形
似也故聖人即其象而命之名以爻之進退而言則如
剥復之類以其形之肖似而言則如鼎井之類此是伏
羲即卦體之全而立名如此及文王觀卦體之象而為
之彖辭周公視卦爻之變而為之爻辭而吉凶之象益
著矣大率天下之道只是善惡而已但所居之位不同
[190-39a]
所處之時既異而其幾甚㣲只為天下之人不能曉會
所以聖人因此占筮之法以曉人使人居則觀象玩辭
動則觀變玩占不迷於是非得失之塗所以是書夏商
周皆用之其所言雖不同其辭雖不可盡見然皆太卜
之官掌之以為占筮之用有所謂繇辭者左氏所載尤
可見古人用易處盖其所謂象者是假此衆人共曉之
物以形容此事之理使人知所取舍而已文公語録/
元包擬易之作元包作於誰乎衛元嵩也𫝊之者誰乎
[190-39b]
蘓源明也注之者誰乎李江也元包果何為而作乎為
擬易而作也何以知其為擬易夫易始於乾文之昭也
包起於坤資之用也此非蘓源明之𫝊元包乎夏曰連
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唐曰元包此非李江之序元包
乎觀蘓李之言則信乎其為擬易矣嘗讀其書古字多
而辭意蹇誠不足以攀羲經之逸駕易六十四卦分爻
布畫所以彌綸天地之造化元包有卦無爻何義也易
用著䇿叙老别少所以推驗隂陽之變化元包分太少
[190-40a]
孟仲何見也借曰用坤為首吾得歸藏然坤卦始於荒
并莫黙終於厥勛惟極凡有八句而餘卦半焉何意也
雖然蓍用三十六猶得之太元以夬第四爻而為變是
得之世卦逰䰟之説以需下三爻而不變是又得之世
卦歸魂之説後學峥嶸亦未可以淺議元包云
邵康節正元之作陳漸之演元所以發太元之㫖吳祕
之音義所以祛太元之疑陸績之釋失又所以辨太元
之惑夫發其㫖祛其疑固有頼於陳漸吳祕之功而正
[190-40b]
救舛訛若非陸績以釋其失則後世之惑滋甚吁又孰
知陸績之後而有我朝邵先生之正元乎夫所謂正者
則正救之謂也以楊子雲之太元而邵先生正之固非
短於雄而詡己之長也實欲以正太元之所未正者也
愚嘗三復正元而知邵先生有功於太元也深矣且方
州部家名曰四重元何義也正元則以方州部家而為
爻之形象而以上下命名真足以正太元之四重亦猶
易卦之有上下爻也由初至上分為九賛元何拘也正
[190-41a]
元則自一至五而以五行次之真足以正太元之九賛
亦猶洪範之序五行也元有十二卷正元則以九天分
為九卷元有八十一首正元則以九首各為九卷元九
首僅以配土正元則以水火木金土隨次序而品第之
至於象工象兀象示象正象器象亦象坐象光象幽之
類無非正救太元而為子雲鑚皮出羽也不然蓍何以
用三十三首何以依八十一乎信乎先生之有功於太
元也深矣哉
[190-41b]
 
 
 
 
 
 
 
 羣書考索别集卷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