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羣書考索 > 群書考索 别集卷二
[189-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别集卷二   宋 章如愚 撰
  經籍門
   易
伏羲以上無圖書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
王周公之易有孔子之易自伏羲以上皆無文字只有
圖畫最宜深玩可見作易本原精微之意文王以下方
有文字即今之周易然讀者亦宜各就本文消息不可
[189-1b]
便以孔子之說為文王之說也易本義序/
三聖作易之㫖文王係彖周公係爻視此八卦二純六
爻乃乾斯父乃坤斯母震坎艮男㢲離兊女離南坎北
震東兊西乾坤艮㢲位以四維建官立師命曰周易孔
聖傳之是為十翼啟䝉原象/
吉㐫悔吝之理吉凶悔吝者易之辭也得失憂虞者事
之變也得則吉失則凶憂虞雖未至凶然已足以致悔
而取羞矣盖吉凶相對而悔吝居其中間悔自凶而趨
[189-2a]
吉吝自吉而向凶也本義/
易道無窮易則明乎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故
可以無大過盖聖人深見易道之無窮而言此以教人
語或問/
易者理之體質易言隂陽錯綜交換代易之謂如寒暑
晝夜闔闢往来天地之間隂陽交錯而實理流行盖與
道為體也寒暑晝夜闔闢往来而實理於是流行其間
非此則實理無所頓放猶君臣父子夫婦長㓜朋友有
[189-2b]
此五者而實理寓焉故曰其體則謂之易言易為此理
之體質也
易者變易之義以其體謂之易以其理謂之道正如心
性情相似易便是心道便是性易變易也如奕棊相似
寒了暑暑了寒日往而月来春夏為陽秋冬為隂一隂
一陽只管相易
易之為義有二隂下交生陽陽上交生隂隂交陽剛交
柔是交易之易這多變是變易之易所謂易者只此便
[189-3a]
是 易字有二義有變易有交易先天圖一邊本都是
陽一邊本都是隂陽中有隂陰中有陽便是陽往交易
隂隂来交易陽兩邉各各相對其實非此往彼来只是
其象如此
易包涵萬理易最難看其為書也廣大悉備包涵萬理
無所不有其實自古者卜筮書不必只說理象數皆可
説將去
彖象卦爻係辭元亨利貞乃文王所繫卦下之辭以斷
[189-3b]
一卦之吉凶此名彖辭彖斷也陸氏音中語所謂彖之
經也大哉乾元以下孔子釋經之辭亦謂之彖所謂彖
之傳也爻下之辭如潜龍勿用周公所繫之辭以斷一
爻之吉凶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謂大象之𫝊
潜龍勿用陽在下也所謂小象之𫝊皆孔子所作也天
尊地卑以下孔子所述繫辭之𫝊通論一經之大體凡
例無經可附而自分上繫下繫也並文公語録/
天下事無不出於易易湏錯綜看天下事無一不出於
[189-4a]
此如善惡是非得失以至於屈伸消長盛衰看甚事都
出於此伏羲以前不知如何占考至伏羲將隂陽兩个
畫卦以示人使人於此占考吉凶禍福一畫為陽二畫
為隂一畫為竒二畫為偶遂為八卦又錯綜為六十四
卦凡三百八十四爻文王又為之彖象以釋其義無非
陰陽盛衰屈伸之理聖人之所以學者學此而已
易之藴無窮易有精有藴如師貞丈人吉此聖人之精
畫前之易不可易之妙理至於容民畜衆等處因卦以
[189-4b]
發皆其藴也既謂之藴則包含衆義有甚窮盡儘推去
儘有也
古易與周易不同上古之易方是利用厚生周易始有
正徳意如利貞是教人利於正正吉是教人正則吉至
孔子則說得又多
羲文孔子之易伏羲自是伏羲易文王自是文王易孔
子自是孔子易伏羲分卦乾南坤北文王卦又不同故
曰周易元亨利貞文王以前只是大亨而利於正至孔
[189-5a]
子方解作四徳易只是尚占之書
易不可作一意看學易者湏將易各自看伏羲易自作
伏羲易看周公易自作周公易看孔子易自作孔子易
看必欲牽合作一意看不得
看易當分三等讀易當分為三等看伏羲之易如未有
許多彖象文言說話方見得易之本意只是要作卜筮
用如伏羲畫八卦那裏自有許多文字言語只是某卦
有某象如乾有乾之象坤有坤之象而已今人說易未
[189-5b]
曾眀乾坤之象便先説乾坤之理所以說得都無情理
及文王周公分為六十四卦添入乾元亨利貞坤元亨
利牝馬之貞早不是伏羲之意已是文王周公自說自
一般道理了然猶是就人占䖏説如占得乾卦則大亨
而利於正耳及孔子係易作彖象文言則以元亨利貞
為乾之四徳又非文王之易矣
易别是一道理易自别是一个道理不是教人底書故
記中只說先王崇四術順詩書禮樂以造士不說易也
[189-6a]
語孟中亦不說易至左傳國語方説然亦只是卜筮耳
聖人未嘗教人讀易聖人不曾教學者看易詩書執禮
皆以為教獨不及易至於假我數年卒以學易乃是聖
人自說非學者事盖易是極難理㑹底事非他書之比
盖易只是卜筮書藏於太史太卜以占吉凶亦未有許
多説話及孔子始取而敷繹為一經彖象係辭文言雜
卦之類方說出道理来當初只是卜筮之書耳
易本為占筮設八卦之畫本為占筮方伏羲畫卦時止
[189-6b]
有竒偶之畫何嘗有許多說話文王重卦作繇辭周公
作爻辭亦只是為占筮設到孔子方說從義理去
聖人作易教卜筮上古之時民心昧然不知吉凶之所
在故聖人作易教之卜筮使吉則行之凶則逃之此是
開物成務之道故係辭云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
業以斷天下之疑
易所以眀吉凶易當来只是為卜筮而作文言彖象却
是推說做義理上去觀乾坤二卦便可見孔子曰聖人
[189-7a]
設卦觀象係辭焉而明吉凶若不是占筮如何眀吉凶
易定天下之吉凶熟讀六十四卦則學得係辭之語真
為精宻是易之括例要之易書是為卜筮而作如云定
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又云天生
神物聖人則之則専為卜筮也
易本卜筮之書易本是卜筮之書聖人因之以明教因
其疑以示訓如卜得乾卦云元亨利貞夲意只說亨利
於正若不正便會凶中間都是貞吉不曽有不正而吉
[189-7b]
大率是為君子設非小人盗賊所得竊取而用如黄裳
元吉湏是居中在下方始會大吉不然則大㐫
君子當隨卦用易問大蹇朋来之義曰處六五尊位而
居蹇之中所以為大蹇所謂遺大投艱于朕身人君當
此之時湏屈群䇿用群力乃可濟也或言蹇與困相似
君子致命遂志與君子反身修徳亦一般曰不然澤無
水困是盡乾燥處困之極事無可為者故只得致命遂
志若山下有水蹇則猶可進歩如山下之泉曲折多艱
[189-8a]
阻然猶可行故教以反身修徳豈可與困為比只觀澤
無水困山下有水蹇兩句便全然不同
易彖説得情狀出易中彖辭最好玩味說得卦中情状

讀易當先正經讀易之法先讀正經不曉則將彖象辭
係来解
讀易當先四書易本為卜筮設如曰利渉大川是利於
行舟也利有攸往是利於啟行也易之書大率如此後
[189-8b]
世儒者鄙卜筮之説以為不足言而所見太卑者又泥
於此而不通故曰易者難讀之書也不若且從大學做
工夫然後循序讀論孟中庸庶幾有益也
易經繫前後不同六十四卦只是上經説得齊整下經
便亂繫辭也如此只是上係好看下係便沒理會論語
後十篇亦然孟子末後却剗地好
易說盡天下無窮事理湏是此心虚明寜静自然道理
流通方包羅得許多義理盖易不比詩書他是説盡天
[189-9a]
下後世無窮無盡事理只一兩字便是一道理又人湏
是經厯天下許多事變讀易方知各有一理精審端正
今既未盡經厯非是此心大叚虚明寜静如何見得此
不可不自勉也
易𫝊字字有用處易𫝊眀白無難看但伊川以天下許
多道理散入六十四卦中若作易看即無意味唯將来
作事看即句句字字有用處
易傳言理甚備易𫝊言理甚備象數却欠在又云易𫝊
[189-9b]
亦有未安處如无妄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只是說一個
無所作為之意易𫝊却言不耕而穫不菑而畬謂不首
造其事殊非正意已上二十七叚並文公語録/
畫前有易之理易有太極是太極未判之前有易之理/
矣及伏羲者作則而象之八卦由是分焉然不知伏羲/
止畫八卦至於六十四卦必有待於文王與之重畫而/
後成全易何哉毋乃文王所重之卦於伏羲未畫之前/
無有也與夫畫前有易之説併不足信歟/先生問邵堯
[189-10a]
夫云須是畫前元有易何以見曰畫前有易其理甚微
然即用孔子之已發明者言之未有畫前葢可見也如
神農氏之耒耜取益日中為市取噬嗑黄帝堯舜之舟
楫取渙服牛乘馬取隨益噬嗑渙隨重卦也當神農黄
帝堯舜之時重卦未畫此理真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
故通變以宜民而易之道得矣然則非畫前有易乎龜/山
河圖洛書之數易大𫝊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其/
言近於神怪先儒因是肆為誕謾之說有如鄭康成據/
[189-10b]
春秋緯文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龍圖/
發洛龜書感河圖有九篇洛書有六篇聖人但言圖書/
出於河洛何嘗言龜龍之兆又何嘗言九篇六篇乎鄭/
氏䜟緯之蔽何特此爾劉歆則曰河圖則八卦是也洛/
書則洪範是也又或曰河圖九宫洛書五行巧者往往/
為圖以示人曰河圖之數九洛書之數十河圖為生數/
洛書為成數拘辭失理未知孰是/自夫子有聖人則河
圖洛書之言箕子有天錫禹洪範九疇之文而後鄭康
[189-11a]
成劉歆等軰肆為誕謾之說抑不知易有太極是生兩
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聖人作易幽賛於神明而
生蓍焉蓍生而八卦成矣何待圖而畫卦乎設河圖不
出則八卦無由畫也若謂伏羲畫卦本於河圖則夫子
但曰河出圖聖人則之其可矣乃必兼洛書而並為則
之何哉既曰則圖書以作易是伏羲之時圖書並著矣
何待大禹治水之後而後天錫以洛書乎若以洛書出
伏羲之時人不能知必待大禹而後序之則伏羲神農
[189-11b]
黄帝堯舜乃何如人皆不知洛書必待大禹而後知之
乎審此可知其妄不知箕子夫子之言有㫖也伏羲之
前太古荒唐未有文籍結繩而治大事則結為大繩小
事則結為小繩及有聖人者出天将以斯文開覺後世
故河為之出圖洛為之出書然孰知其為何物哉伏羲
覩河洛之瑞以為天下不可以無文於是因神蓍而畫
八卦書契始行乎天下故夫子曰上古結繩而治後世
聖人易之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孔氏亦曰古者伏
[189-12a]
羲氏之王天下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
文籍生焉以此見夫子謂聖人則之者特因圖書之有
文始作易以明道矣何嘗依其數而畫卦乎若謂天錫
禹洪範九疇亦何嘗有物以予之乎有物以予之則天
錫王勇智亦以其物也葢九疇之本在乎五行五行之
本又在乎水水性失則五行之性失五行之性失則九
疇不得其叙矣觀箕子曰鯀湮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
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彛倫攸斁鯀不過治水無功爾而
[189-12b]
與汨亂五行帝為之不畀九疇則知禹之所以序九疇
由五行得其性五行得其性由水性之順也故舜亦曰
地平天成是也箕子以初一曰五行次二曰五事次三
曰八政以至於五紀皇極以下各有其倫然非五行得
性則五材不為人用不能一日以相生何暇謀及他乎
黄帝堯舜之時九疇未嘗不序也當洪水之患則蛇龍
居中國斯民無地可居無穀可食雖欲敬五事欲治八
政欲協五紀建皇極得乎是以天錫禹九疇必於治水
[189-13a]
有功之後也何嘗以洛書與禹乎是皆世儒不究理之
所在好為竒巧之説也近世歐陽子儒之逹者也厭世
俗附㑹之説則以河圖洛書古未嘗有也疑易大傳多
非夫子之言然河圖之瑞書顧命與魯語皆明言之不
可以為無有明矣若易大𫝊非聖人之言又誰能為是
言耶歐陽子非妖怪之説是矣而又矯枉太過也
河圖之太極知龍圖授羲之說然後可以究河圖之宗
知左旋右轉之說然後可以定河圖之次知金火易位
[189-13b]
之說然後可以論河圖之變夫天不愛道始有龍馬之
祥地不愛寳始出滎河之瑞豈非河圖之宗乎一三七
九逆左循環二四六八順右森布豈非河圖之次乎四
九宜西而不居西二七宜南而不居南又豈非河圖之
變乎故劉牧傳於范諤昌諤昌𫝊於許堅堅傳於李溉
溉𫝊於种放放傳於陳希夷即此圖之正印也自後世
株守拘攣之習津迷象數之塗或以為不用十數或以
為不言成數是皆未知河圖之太極也葢圖有太極渾
[189-14a]
淪於中數之五若以五而推則九上一下三左七右以
二射八以四射六圖雖不言十而十數隐於其中矣一
與五為六水成也三與五為八木成也四與五為九金
成也二與五為七火成也圖雖不言成而成數行乎其
間矣然則河圖妙致真可與識者道莫為俗人言也是
故乾用九坤用六得十五數也七為少陽八為少陰亦
得十五數也合而言之凡四十五此則河圖正數發露
於大易也一五行二五事三八政四五紀是為十數五
[189-14b]
皇極六三徳七稽疑八庶徵是為三十六數以次九而
足之凡有四十五數此則河圖本數敷演於洛書也天
數竒而虚五是為二十地數偶而虚五是為二十五合
而計之亦四十五此則河圖虚數分布於大衍也故嘗
因是而為之說曰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所謂河圖者缺
地十土之成數也所謂洛書者増地十土之成數
也所謂大衍者缺天五土之生數也要之大衍之
五十即洛書之五十五洛書之五十五即河圖之
[189-15a]
四十五也
河圖自然之數大衍之數五十盖以河圖中宫天五乘
地十而得之至用以筮則又止用四十有九盖皆出理
勢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損益也文公/
與圖書之數相參虚十則洛書四十有五之數也虚五
則大衍五十之數也積五與十則洛書縱橫十五之數
也以五乘十以十乘五則又皆大衍之數也洛書之五
又自含五則得十而通為大衍之數矣積五與十則得
[189-15b]
十五而通為河圖之數矣易啟䝉/
其數出於河圖河圖五十五是天地自然之數大衍五
十是聖人去這河圖裏取那天五地十衍出個數大概
河圖是自然底大衍是用以揲蓍求卦者文公/
大衍河圖之分若論易文則自大衍之數五十至再扐
而後掛便接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至可與祐神矣為
一節是言大衍之數自天一至地十却連天數五至而
行鬼神也為一節是論河圖五十有五之數
[189-16a]
契合圖書之妙來喻謂不當以大衍之數參乎河圖洛
書之數此亦有説數之為數雖各主於一義然其參伍
錯綜無所不通則有非人之所能為者其所不合固不
容以強合其所必合則縱横反覆如合符契亦非人所
能強離也若於此見得自然契合不假安排方知造化
工夫神妙巧宻文公/
衍五而為五十河圖洛書之中數皆五衍之而各極其
數以至於十則各為五十矣河圖之數五十五其五十
[189-16b]
者皆因五而後得獨五為五十所因而自無所因故虚
之則但為五十又五十五之中其四十者分為隂陽老
少之數而其五與十者無所為則又以五乘十以十乗
五而亦皆為五十矣洛書積數四十五其四十者散布
於外而分隂陽老少之數唯五居中而無所為則五自
含五數而并為五十矣易啟䝉/
有氣便有數氣便是數有是理便有是氣有是氣便有
是數物物皆然黄義剛/
[189-17a]
隂陽竒偶之數天地間只有个竒偶竒是陽偶是隂春
是少陽夏是太陽秋是少隂冬是太隂自二而四自四
而八只恁推去都走不得而揚子却添兩作三謂之天
地人事事要分作三截又且有氣而無朔有日星而無
月恐不是道理文公/
數以六十為節大凡易數皆六十三十六對二十四三
十二對二十八皆六十也以十甲十二辰亦凑倒六十
也鍾律以五聲十二律亦積為六十也以此知天地之
[189-17b]
數皆至六十為節文公/
卦雖八而數十卦雖八而數須是十八是陰陽數十是
五行數一隂一陽便是二以二乗二便是四以四乗四
便是八五行本只是五而有十者蓋是一個便包兩個
如木包甲乙火包丙丁土包戊己金包庚辛水包壬癸
所以為十文公/
參伍錯綜之説參以三數之也伍以五數之也如云什
伍其民如云或相什伯非真為三與五而已也盖紀數
[189-18a]
之法以三數之則遇五而齊以五數之則遇三而㑹故
荀子曰窺敵制變欲伍以參注引韓子曰省同異之言
以知朋黨之分偶三五之驗以責陳言之實又曰參之
以比物五之以合三而漢書趙廣漢𫝊亦云參伍其賈
以類相凖皆其文也易所謂三五以變者盖言或以三
數而變之或以五數而變之前後多寡更相反覆以不
齊而要其齊如河圖洛書大衍之數伏羲文王之卦歴
象之日月五星章部紀元是皆各為一法不相依附而
[189-18b]
不害其相通也文公答王仲禮參伍説/
天地竒偶之數天數伍者一三五七九皆竒也地數伍
者二四六八十皆偶也相得謂一與二三與四五與六
七與八九與十各以竒偶為類而自相得有合謂一與
六二與七三與八四與九五與十皆兩相合二十有五
者五竒之積也三十者五偶之積也易本義/
說蓍說理之别數只是大衍之數五十與天數五地數
五兩叚大衍之數是說蓍天地之數是説造化生生不
[189-19a]
窮之理
其數與蓍數同大衍之數五十蓍之數五十蓍之籌乃
其策也䇿中乘除之數則直謂之數耳文公/
康節理與數合康節易數出於希夷他在静中推見得
天地萬物之理如此又與他數合所以自樂文公/
康節數得於胷中盖其心地虚明所以推得天地萬物
之理其數以陰陽剛柔四者為凖四分為八八分為十
六只管推之無窮有太陽太陰少陽少隂太剛太柔少
[189-19b]
剛少柔今人推他數不行亦是無他胷中文公/
論道生一之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某恐此道字即
易之太極一乃陽數之竒二乃隂數之偶三乃竒偶之
積其曰二生三者猶所謂二與一為三也若直以一為
太極則不容復言道生一矣詳其文勢與列子易變而
為一之語正同所謂一者皆形變之始耳不得為非數
之一也文公/
連山歸藏之名以連山歸藏為伏羲黄帝之易者自杜
[189-20a]
子春之言始以連山歸藏為夏商之易者自鄭康成之
言始夫所謂連山者取山連不絶之義也所謂歸藏者
取萬物歸藏之義也故連山首艮艮為山也歸藏首坤
坤為地也因是卦以辨是名因是名以究是意亦猶周
易以乾為首而有取於周普之義也然一連山也一歸
藏也子春以為作於伏羲黄帝康成以為作於夏商二
論矛盾将何折衷子春之言是邪歸藏何以曰堯降二
女又何以曰殷王則歸藏非黄帝連山亦非伏羲矣康
[189-20b]
成之言勝邪世譜何以曰連山歸藏並是代號則連山
歸藏亦不可謂之夏商矣愚嘗因是而究其説盖伏羲
黄帝造其名夏商因之以作易其可證者有三禮運曰
吾得坤乾註之者曰得商隂陽之書也其書存者有歸
藏歸藏既為商之書則連山寜非夏易乎其可證者一
也皇甫謐云夏因炎帝曰連山殷因黄帝曰歸藏連山
果為伏羲皇甫謐又安得謂之因炎帝乎此可證者二
也周正建子盖得天統故周易以乾為首商正建丑實
[189-21a]
得地統故商易以坤為首夏正建寅實得人統無為卦
首之理艮漸正月故夏易以艮為首是則三代之易皆
取於三正三統之説烏得為伏羲黄帝乎此可證者三
也證之以三者之説子春之論有不攻而自破矣不然
李江之序元包何以曰夏連山殷歸藏乎雖然連山久
亡歸藏不行又未有如周易之為得也
周官三易源流周官三易者太卜簭人所掌也太卜掌
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而簭人則掌
[189-21b]
三易以辨九簭之名参諸傳注一以為連山宓犧歸藏
黄帝一以為夏曰連山商曰歸藏周曰周易夷攷諸説
鄭氏注以為連山似山出内乎氣歸藏萬物莫不歸藏
於中也杜子春以為連山宓犧歸藏黄帝釋曰按今歸
藏坤筮堯降二女節卦王其國趙商問子春連山宓犧
歸藏黄帝何由知之鄭氏答曰此數者非無明文改之
無據故著子春説而已近師皆以易夏商周故易賛云
夏曰連山商曰歸藏周曰周易而禮運註亦曰得商隂
[189-22a]
陽之書也其書存者有歸藏若依子春之説歸藏黄帝
豈得有堯商之事盖子春之意宓犧黄帝造其名夏商
因其名以作易皇甫謐記云夏人因炎帝曰連山商人
因黄帝曰歸藏盖得之矣連山以艮為首歸藏以坤為
首周易以乾為首天能周匝萬物故曰周易夏商易以
九六不變為占周易以九六變者為占合諸家之説引
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周官所掌三易之義見矣用敢敷
繹其義為之序曰自昔聖人之作易莫不有義仰以觀
[189-22b]
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觀其
象取其用具其體則易之道備矣易與天地凖上下四
方之宇往古来今之宙帝之為帝王之為王大之為山
川流峙㣲之為洪纎動植無一物而非易亦無一息而
非易也大哉易乎先天有易其眞未漓後天有書其祕
已泄粤自宓犧氏王天下始畫八卦以乾為天以坤為
地以震為雷以巽為風以坎為水以離為火以艮為山
以兌為澤一卦具一象一象具一義凡物莫不資始於
[189-23a]
乾資生於坤而其氣莫不出内乎艮故闢户謂之乾闔
户謂之坤而艮者又萬物之所以成終成始也是三卦
者皆易之大用而聖明用易者之所尚也故易之為道
兼三才之義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易之時用
大矣哉時更往聖世厯三古自宓犧至于黄帝自黄帝
至于夏自夏至于商自商至于周有帝王者出聖作明
述莫不制易以取義用易以乘時觀諸三易連山者宓
犧之易夏后氏因之以作易者也其卦體以艮為首盖
[189-23b]
以艮者山也艮所以成言乎物故曰連山具其體也歸
藏者黄帝之易而商人因之以作易者也其卦體以坤
為首盖以坤者地也坤所以厚徳載物故曰歸藏取其
用也逮至于周而易之書大備故周易之卦以乾為首
盖以乾者天也乾所以首出萬物故曰周易觀其象也
三易之體各以一卦為首各以一義為先要之三易經
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聖人之於易象法天地對育
萬物其傳心之要出治之法前聖後聖其揆一也肆周
[189-24a]
官六典三易並掌於太卜簭人之官其不可主一廢一
明矣乃若其占則有不同九為老陽六為老陰同是體
也而夏商以不變為占周以變者為占易有聖人之道
四焉以卜筮者尚其占講明三易者尚有攷焉書不盡
言言不盡意繫辭者已有感於斯矣按唐藝文志連山
十卷司馬膺註隋志歸藏十三卷晉太尉参軍薛正註
隋志歸藏已亡按晉中經有之惟載卜筮不似聖人之
㫖以本卦尚存故取冠於周易以備商易之闕記禮有
[189-24b]
言我欲觀夏禮杞不足證也我欲觀商禮宋不足證也
吾得坤乾焉愚於三易亦云
四營成易之說不觀周易繫辭無以知四營之説不讀
三墳易典無以辨四營之名夫分二象兩掛一象三揲
四象時歸竒象閏蓍法有四果足謂之四營乎曰非也
老陽數九老隂數六少陽數七少陰數八各以四推果
足謂之四營乎曰非也盖營者經營之謂而四者言四
正之卦也乾坤離坎是為四正掛八卦於八方而以四
[189-25a]
正之卦左右而經營之是為四營何以言之盖乾營左
重得十八卦始於訟鼎大畜需革无妄中於遯睽巽壯
家人兊履終於姤夬大有同人小畜此則以純乾之體
而一營也坤營左重得二十四卦始於臨蹇震觀解艮
中於否泰隨蠱既濟未濟師謙復比終於豫剥升屯明
夷萃晉䝉此則以純坤之體而二營也離營右重得十
四卦始於中孚大過中於噬嗑渙恒賁節咸終於旅損
井豐益困此則以純離之體而三營也坎營自重又生
[189-25b]
四卦始於小過中於頤終於漸歸妹此則以純坎之體
而四營也故周易繫辭曰四營而成易三墳易典曰四
營而成重卦正謂是也不然乾營坤營離營坎營四篇
可以無作學者茍試思之則過半矣又何待愚之贅言
大象名卦之義羲易之㫖即大象以明之固然也然聖/
人名卦或取於義或取於爻有不待大象而後明者何/
也/古今言易者無不據大象以求立卦之㫖是皆未知
易也聖人名卦取義不一有取於二卦之象者有取於
[189-26a]
二卦之義者有取於爻之變動者取於二卦之象則如
坎上離下之為既濟坎上艮下之為蹇之類是也取於
二卦之義則如動而悦之為隨明以動之為豐之類是
也取於爻之變動則如柔進而履剛則謂之履剛反動
於下謂之復夬剥損益之類皆是也故夫子曰其稱名
也雜而不越言取義雖雜而於理皆不越也自夫子沒
學者多不究此義謂聖人立卦皆取於上下二象是守
株之學也盖易之㫖盡在伏羲之畫特以形容其象已
[189-26b]
形之義耳然卦有得而形容者有不得而形容者不可
専據此以求易也若易之㫖必待大象而後明則夫子
未作之前文王周公何所據依乎故甞論之震上坎下
為屯坎上震下為解坎震相遇一也大象在屯則曰雲
雷屯在解則曰雷雨作解坎之一象或曰雲或曰雨何
也盖聖人欲明屯者難之未解故謂之雲雷欲明解者
難之已解故謂之雷雨茍専一義則不通也其在困則
坎下兌上坎水也兌澤也據二象當為澤中有水夫子
[189-27a]
乃曰澤无水困盖不言无水无以見困之義也然此猶
可以形容也固有理之不可以形容者聖人亦但言二
象相遇如是耳未嘗強之也其在豐震上離下而亦謂
之雷電學者皆疑象文之倒謂六十四卦中未有如是
者不知聖人之㫖不然噬嗑與豐之成卦不取義於雷
電既不取義於此則謂震下離上為雷電可也離下震
上為雷電亦可也若世儒所説在噬嗑必謂之電雷非
惟言之不文且拘之甚也非特此耳澤中有雷不足以
[189-27b]
見隨之義山上有火不足以見旅之義風行地上不足
以見觀之義山下有雷不足以見頤之義何者隨之為
卦已取義於動而説不取於澤中之雷也旅之為卦已
取於一陽之来下不取於山上之火也觀之為觀已取
義於二陽之在上為羣陰所觀不取於風行地上故也
頤之為頤已取於二陽合應上下中虚動不取於山下
有雷故也若是之類先儒強求之皆不通也若以大象
即可以求卦之㫖則以雷電求噬嗑矣聖人何以復告
[189-28a]
人曰頤中有物曰噬嗑以山下有雷求小過可矣聖人
何故又告人曰有飛鳥之象焉說者徒知雷在天上之
為大壯不知聖人乃謂剛以動故也徒知澤上有雷為
歸妹不知聖人乃謂悦以動所歸妹也求損之㫖惟於
山上有澤不知聖人告人損下益上乃以為損也求益
之㫖惟於風雷不知聖人告人損上益下乃以為益也
學者之於易能知此理始知聖人名卦之㫖庶㡬可以
入易之門也世之言易者問以六十四卦之名顯然易
[189-28b]
知者或能知之如萃如升如旅如渙中孚小過之類並
莫知名卦之由此已不知况其名卦㣲㫖乎而自謂探
易之閫奥遂以名家嗚呼甚哉其相蒙也
 
 
 
 
 羣書考索别集卷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