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羣書考索 > 群書考索 續集卷五十三
[184-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續集卷五十三
            宋 章如愚 編
  君道門
   堯舜
傳賢帝堯不授於子而授於舜大舜不傳於子而𫝊於
禹葢恐失道而民去矣是知親一子者不能子兆民成
一家者不能家六合聖人之用心也如是王元之/
[184-1b]
進賢退不肖堯不問洪水而明俊徳舜不問鳳凰而去
四㓙俊徳不明無洪水不免於亂四㓙不去有鳳凰何
益於治張九成/
授受出於天人皆曰堯以天下與舜舜以天下與禹孟
子曰不然天與之也人皆曰堯以道授舜舜以道授禹
董氏曰不然天之道也姚子才/
未甞以遜揖為髙堯舜之事布在天下若禮樂若法度
若征伐若巡狩若歴試若揖遜皆因理之固然本未甞
[184-2a]
置輕重於其間也則所謂揖遜者特堯舜萬事中一事
耳世俗指其一事為髙而忽其餘事為常者無他焉彼
自見其捐一金之難而駭堯舜忘天下之易遂誇大以
為至高之節矯情而效之噫堯舜之揖遜堯舜曷嘗自
知其高哉以世俗之心度之則髙耳然則非特幽囚野
死之毁為以利心量聖人也誦堯舜以揖遜為髙者正
所謂以利心量聖人也吕祖謙/
不得已而發道之秘昔者堯以是道而𫝊之舜則曰中
[184-2b]
舜以是道而𫝊之禹則亦曰中中果何物耶意者堯不
免於强名而舜不過於循襲也夫强名以言道循襲以
語人非意也勢也河洛出矣八卦具矣而中之名未立
也雖言之可也堯之命舜自中之外則無説而舜則有
曰人心也道心也危㣲精一也營營然若慮夫擇之者
不精也其語之者不詳也其守之者不固也繼而曰無
稽之言勿聽也弗詢之謀勿庸也吁强名而言中亦既
贅矣而奚至於是哉吾固悲夫舜時之不逮乎堯也自
[184-3a]
舜有執中之説精一之說然後有吾道一貫之說有喜
怒哀樂未發之說已而為性善性惡之説為善惡混之
説而道始離矣嗟夫堯固憂乎後世之不知中也而中
之名立舜固慮夫後世之失中也而精一之說立二說
立而後世之説卒以窮吾又悲堯舜之不得以歸乎其
天也同上/
敬天天地萬物皆吾體也惟聖人不為私意小智所間
全體渾然大而無際一星一雲之祲一川一草之變歴
[184-3b]
然如疾痛之在身無不知其所自起錙錙銖銖不紊不
亂豈若後世之汙漫者哉是聖人厯象在身而不待羲
和之厯象璣衡在身而不待璿玉之璣衡也然堯不信
已而信厯象舜不信已而信璣衡豈所謂制行以人不
以己耶非也身有厯象而不廢羲和之厯象堯之所以
為堯也身有璣衡而不廢璿玉之璣衡舜之所以為舜
吕祖謙/
急先務古今言天下之治者必曰堯舜及觀堯舜之所
[184-4a]
以治天下者則不能無疑焉博施濟衆治之大者而夫
子以為猶病知人安民係於治體亦不小耳而禹則曰
惟帝其難之夫舍是數者則堯舜殆将芻狗百姓草芥
天下而後可堯舜固不能恝然於此然則禹與夫子果
何見而云葢嘗思而得其說博施濟衆知人安民堯舜
非不為而寔未嘗一一而為之一一而為之則堯舜誠
以為難且病於緩急先後而審處之則凡是數者葢有
不為之為者矣難與病豈所患哉
[184-4b]
樂言洪水滔天下民昏墊四岳不以是而儆堯堯乃以
是而咨四岳㓂盗奸宄蠻夷猾夏臯陶不以是而戒舜
舜乃以是而命臯陶古人樂言如此
與人同以名求之則開闢以來一堯舜也不强合其無
而求得其所有則堯舜性仁仁即堯舜也堯舜之道孝
悌孝悌即堯舜也堯舜非堯舜而仁與孝悌所以為真
堯舜則其八骸九竅而目之以人者皆勛華之徒也漢
武之欲参堯舜思以此而合彼者也唐太宗之欲輩堯
[184-5a]
舜思以此而齊彼者也堯舜與我本自一體参之輩之
則一而二矣知有堯舜而不知所自有之堯舜則與不
知者一律鄭鑑/
堯舜非度跡聚五帝徳規三王者有堯舜焉言常道尼
父首之於書大一統馬遷列之為紀釋云堯舜諡也翼
美𫝊聖曰堯仁聖盛明曰舜愚嘗攷世系之端辨質文
之變頗疑是說請試明之夫謚法著於周公葢三代之
際世有辟王嗜音酣酒荒禽冒色者有之飾非愎諌者
[184-5b]
有之剖忠害賢者有之欲使聞美號而知勸見惡謚而
思懼垂易名之典為觀行之則此周公之制也豈以周
制而逆觀堯舜之世耶且堯典曰有鰥在下曰虞舜當
羣臣舉善之初釐降試難之事未顯賓門納麓之功未
著安有對萬乗而不稱其名在仄陋而先定其謚哉斯
固知其不然也明矣余元度/
不言而信吾觀典謨所載葢數千語不啻也而未嘗有
一語令乎民且堯舜非愚乎民也知民之不可以吿語
[184-6a]
令也以天下之大而傳之人前此未聞也而堯徑行之
不吿也已而薦之天暴之民而謳歌訟獄者自來也諸
侯朝覲者自至也堯舜非期之而使㑹約之而使同也
無他孚焉而言言焉而孚是以未施信於民而民信之
吕祖謙/
善處大事湯武附/昔堯舜以天下與人而無人徳我之
望湯武有人之天下而無我取人之嫌是故天下無大
事我不能大則以事為大而處之也難胡安國/
[184-6b]
不徇一人之好惡巢由不受堯禅堯舜不害為至徳夷
齊不食周粟湯武不害為至仁東坡/
修己用人兩難舜自修於畎畆之中而聞於堯此舜之
難也舜在畎畆之中而堯聞之此堯之難也司馬光/
四㓙之用舍皆是四㓙雖惡在堯之時實参衆議何舜
之初遽加譴責也葢感移之機切於反已之嚴而激勵
之意出於望人之厚往之不去也知此理乃人心同然
也感而移之安知其果怙終乎今也之不能不罪得其
[184-7a]
心無復此理之當然也激而勵之或者還其天理之一
助乎
外天下堯舜之於天下得之不謝去之不留倘然受之
人不以為無故之獲洒然釋之人不以為好異之過
不輕絶人堯之滅鯀也必至於九載績用弗成之後舜
之滅庶頑也必在於侯明撻記之餘聖人之心不忍棄
人於為惡也必涵容之寛假之教誨之徐之以須其變
不得已而後棄之
[184-7b]
無不通之情昔者堯舜之世一俞一吁一都一咈而君
臣之間無遺情諌於鼓謗於木而君民之間無遺情瞽
誦詩諌工誦箴諌士傳言庶人謗而幽隐微賤悉無所
不用其情大抵誠意浹洽而勢不扞格法理濶踈而人
不自欺石宗昭/
   堯
常變兩盡堯典大意先言堯盡天下之常自疇咨以下
言堯處天下之變葢堯朝無非君子而有小人是變也
[184-8a]
堯朝無非休祥而有洪水是變也既盡常又盡變而堯
之責塞矣吕東萊/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明俊徳者修身之事親九族者
齊家之事所謂身修而家齊也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所
謂家齊而國治也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所謂國治而天下平也真徳秀/
刑賞忠厚當堯之時臯陶為士將殺人臯陶曰殺之三
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臯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
[184-8b]
寛四岳曰鯀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圮族既而曰試之
何堯不聽臯陶之殺人而從四岳之用鯀也然則聖人
之意葢亦可見矣書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
辜寜失不經烏乎盡之矣蘇軾/
以舉相去凶明舜於天下昔者堯之將授舜也一旦以
天下之大而加諸側㣲之人懼人之不我聽而且至於
疑且駭也是故有十六相而不自用有四罪而不自誅
乃舉而委之於舜俾得以行其賞罰焉葢使舜而不有
[184-9a]
是功則堯亦無以明舜於天下
四㓙非盡小人史記舜本紀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
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兠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
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太史公多見先
秦古書故其言時有可攷以正漢以來儒者之失四族
者皆窮奸極惡則必誅於堯之世不待舜矣屈原曰鯀
悻直以亡身則鯀葢剛而犯上耳若四族者皆小人則
安能以變四夷之俗哉由是觀之四族之誅皆非殊兇
[184-9b]
亦不廢棄遷之逺方為要荒之君長其左氏之言皆後
世流𫝊之過若堯世有大奸在朝而不能去則堯不足
為堯也蘇軾/
先覺覺後覺堯典先言克明俊徳謂堯能自明其徳也
次言百姓昭明謂民亦有以明其徳也真徳秀/
傳賢以為丹朱計史記云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
天下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
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終不以天下之病利一人
[184-10a]
卒授舜以天下觀堯舜之帝采椽不刮茅茨不剪飲土
溜啜土硎其所以儉其身而憂其民者豈不肖之君所
願為哉若曰竭四海之養奉一人之欲忽其寄托之重
忘其危亡之戒則南巢之放鹿䑓之焚所以貽之禍者
酷矣孰與為虞賓終身不失其所以安乎非特以利天
下亦以利丹朱也而司馬遷曰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
人謬矣
用才先考徳鯀之治水僉薦之堯用之固也然察其一
[184-10b]
時顧問君臣皆有所不得已於其間懐山㐮陵之患帝
之戚然甚矣在廷相顧思有以紓一時之急故於鯀之
對未罷而試可之色已難有能俾乂之求雖急而方命
圮族之素已疑矣至驩兠之薦共工帝獨不以試鯀之
心試之者豈非予采之若未至如昏墊之廹哉驩兠之
言徒知其方鳩僝功而不知帝之所以望人者不置其
静言庸違之大累而邀其鳩功之小材也使後世之君
遇灾如洪水得一人而用之決不計其方命而疑之咨
[184-11a]
人以若予采得一人而用之決不惡其象㳟而遂棄之
也愚以是知堯之用心深顧國體而不專於事功之必
集故其所求之人不切於有才而先考其徳之賢否也
陸唐老/
憫人為惡唐堯忠厚之政樂人為善而憂人為惡故曰
嚚訟曰静言曰圯族堯皆加以吁之一字見聖人無忍
怒而有咨嗟嘆憫之心也
   舜
[184-11b]
忘貧賤富貴舜之飯糗茹草若將終身無飯糗茹草故
也被袗衣鼓琴若固有之無袗衣鼓琴故也使舜而有
飯糗茹草則不能若將終身使舜而有袗衣鼓琴則不
能若固有之荀子所謂外物輕者乃賢人之事未足以
語舜也
不為居所移舜自側㣲而登至尊木石不能使之愚鹿
豕不能使之野耕稼不能使之勞陶漁不能使之辱袗
衣鼓琴不能使之侈牛羊倉廩不能使之奢葢居為舜
[184-12a]
所移而舜不為居所移吕祖謙/
察人倫父子之倫人所常行也以舜處之若不必察也
不幸而有頑嚚之父母焉處頑嚚之間一日而不加察
則烏保其無怨舜於此所以用其心者不過於業業致
孝而已吾致孝焉則天下之為父子者定矣兄弟之倫
人所常行也以舜處之若不必察也不幸而有傲慢之
弟焉處傲慢之上一日而不加察則烏保其無怨舜於
此所以用其心者不過於同憂喜之情而已吾致愛焉
[184-12b]
則天下之為兄弟者定矣告則不得娶夫婦之倫於是
為難且變也舜於此必察之曰吿則不得娶吾慮夫不
孝以懟父母而已也他不知也凡此皆舜之所以盡心
焉者舜之心實為天下後世定人倫之始也其始定矣
其後世豈難定哉其難且變者定矣其易與常者豈難
定哉聖人之所行所為不知一身之利害而闗天下後
世之利害凡為人子之不幸如舜之克諧以孝足矣况
不為頑嚚者耶為人兄者不幸如舜之不藏怒宿怨足
[184-13a]
矣况不為傲慢者耶為夫婦之不幸如舜之不告而娶
與夫刑帝二女足矣又况無舜之難且變耶舜處一身
之不幸而貽天下後世之幸處一時之難且變而為千
萬世之法陳孝錫/
謹於用刑吾觀舜用刑之法官有鞭教有扑贖有金眚
有赦至猶怗終者始加以刑尚有欽恤之戒是則未刑
之先曰鞭曰扑曰金曰赦致意者四焉當刑之際曰欽
曰恤致意者二焉如是而刑則天下罹於屠割之威者
[184-13b]
無幾矣
先教養而後及刑舜之命官也先播榖次敷教而後及
於刑葢有以養其民之身而乂以善其民之心不獲已
而置刑焉而刑之所施又必察其情當其罪是以惟刑
之恤之意也欽恤者聖人用刑之心明允者聖人用刑
之法真徳秀/
言用刑止於四㓙四罪必於恤刑之後言之見史官深
識唐虞用刑之意以舜象刑條目觀之至於事勢窮極
[184-14a]
然後加之以賊刑既欽且恤則知舜於四㓙之誅亦可
謂大不得已也然味四罪而天下咸服一語又見舜自
即位以來止於四罪之誅用刑之簡非若後世之繁苛
吕祖謙/
盡處難之道嘗反覆大舜之事未嘗不嘆其所遭之難
亦未嘗不慕其所處之盡也人孰無親也而矜憐撫育
之恩彼則無有也人孰無兄弟也而友愛親睦之義彼
則無有也以側㣲之人而娶貴驕之二女若未易以其
[184-14b]
質朴者化也以木石鹿豕之與居者而驟進乎臣民之
上若未易以刼制者服也然則舜於親則有允若之化
於象則有親愛之義於二女則有釐䧏之别而臣民則
為謳歌皆歸而不相舍也果何道以至此哉
等視輕重舜視天下如棄敝屣豈舜直輕天下如敝屣
哉孟子特為桃應言之耳天下者桃應之所重也敝屣
者桃應之所輕也以其所輕而明其所重欲使知舜之
等視輕重而已孟子止言舜之無所重而人遂疑舜之
[184-15a]
有所輕誤矣吾將因孟子之言而附益之曰舜當其可
與視天下如敝屣當其不可與視敝屣於天下吕祖謙/
一身而所為備興於側㣲而極於有天下起於耕稼陶
漁而至於為帝始於飯糗茹草而止於被袗衣鼔琴一
舜之身而其所為偹矣卲康節/
舜能用君子之朋朋黨之説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
君子小人而已堯之時小人共工驩兠等四人為一朋
君子八元八凱十六人為一朋舜佐堯退四㓙小人之
[184-15b]
朋而進元凱君子之朋堯之天下大治及舜自為天子
而臯陶稷契等二十二人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
大治後世不誚舜為朋黨所欺而稱舜為聰明之聖以
能辨君子與小人也歐陽修/
齊家以四岳之舉舜只就家庭中說而堯之試舜亦只
就家庭中試此乃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
而天下平道理呂祖謙/
刑家治家之難甚於治國者閨門尚恩易於揜義世之
[184-16a]
人固有勉於治外者矣至其處家則或狃於妻妾之私
或牽於骨肉之愛鮮克以正自檢者而人君尤甚焉故
堯之試舜必降以二女者能處二女則能處天下矣舜
之身正而刑家如此故堯禅以天下而不疑也真徳秀/
以弟待象焚廩捐階之虐治棲入宫之侮百世之後讀
其書者猶為舜切齒而舜之恩義源源不絶者非以徳
而報怨也以弟待象而不以象待象也以天觀象而不
以人觀象也葢欝陶而思舜者乃象之天彼傲而害舜
[184-16b]
者特象之人耳舜之胷中純乎天故見象之天而不見
象之人也吕祖謙/
命官無貧賤精粗之間禹為相而䕫為樂工伯夷典禮
而臯陶治囚論其所處則有貴賤精粗矣而舜之於數
人者未嘗有輕重之别也均為朝廷之事耳是數人者
知耻其職之不修而已不聞其精粗貴賤之間其心也
張來/
以奮起為心百揆重任也舜以之而咨四岳宜也然味
[184-17a]
奮庸之語不能無疑焉夫奮勵激昂之人用之興廢補
弊之時可也舜之時天下已治矣而復奮其用不㡬於
生事乎天下之理不進則退中間無可止之理常存奮
起之心乃生生不窮日新之道一止則退雖極治之時
此意常不可少吕祖謙/
不廢規儆之益舜以大聖之資安有可戒之事而益以
怠荒戒臯以逸欲戒禹又以傲虐戒豈憂其有是而預
防之耶抑知其無是而姑為是言耶人心惟危自昔所
[184-17b]
畏雖聖人不能忘操存之功大臣事聖主不敢廢規儆
之益真徳秀/
盡其當然烝烝之乂非所以自强也䕫䕫之齊非以正
行也業業之致非以要譽也吾職之不共吾力之不竭
於吾天性有累焉於吾至願有歉焉於吾眞樂有虧焉
是則所憂耳
德隨寓而著造端乎閨門而閨門有克諧之化至於示
儀於天下而天下有底豫之功為法於後世而後世有
[184-18a]
可𫝊之道
怨慕孟子可謂知大舜之心矣人知舜之怨為怨獨孟
子知其怨乃所以為慕慕之為言愛之深思之切也真/
徳秀/
帝德㒺愆舜之徳雖覆載無以加而臯陶但以㒺愆言
之葢必如是僅可謂之無過耳同上/
待象為仁義之盡聖人不以公義廢私恩故不以象之
惡而不與之以富貴亦不以私恩廢公義故使之不得
[184-18b]
有為於其國以暴其民舜之於象仁之至義之盡也同/
上/
言簡而易守舜命契為司徒教以一言曰寛命臯陶作
士教以一言曰明所任至重而戒飭不過一言此其所
以簡而易守歟夏僎/
勉臣以立功立言臯陶有謨舜則曰時乃功禹有功舜
則曰禹亦昌言
璣衡齊政堯既厯象日月星辰舜復何若是哉葢觀天
[184-19a]
象運行足以卜一身之得失舜攝位之後未知一身之
無過又未知天意之如何驗之厯象之間以見天心之
逆順茍天象有一之不順則是我之不足以當帝位也
雖然舜之事天亦有自矣如納麓之時風雨弗迷天已
享舜矣尚何待此耶葢前之所舉乃堯之試舜舜豈自
以為能後之所舉舜亦欲自試以驗其身之如何也故
察璣衡以齊七政吕祖謙/
公道大明昔者有虞之世道純徳厚天下如一當時相
[184-19b]
為稱譽相與汲引不惟在廷諸臣知有公道而洋溢州
黨閭巷之間者亦未始有異議故人有齊聖廣淵明允
篤誠者天下皆謂之八凱人有忠肅恭懿宣慈恵和者
天下皆謂之八元逮舜擢用而置諸上位卒頼以揆百
事布五教雖薦舉之權不在天下之民而舜舉十六相
實慰天下之願則公議之行至此有可觀者矣陳朴/
   夏商周
受命之符論夏之受命不必曰洛書之錫有以為之符
[184-20a]
當論其平成之績有以救生民於魚鼈之餘論商之受
命不必曰元鳥之生有以為之符當論其寛仁之政有
以慰天下雲霓之望論有周之受命者不必曰白魚之
祥流烏之瑞有以為之符又當論其積行累功有以致
艱難之業散財發粟有以成盛大之勲
得民心黎民咸貳於洛汭之日似終窮矣然能於洛汭
咸貳而不能不合謀於一旅之衆億兆離心於牧野之
時似終厭矣然能於牧野離心而不能不思殷於三紀
[184-20b]
之久周自東遷知有諸侯不知有王室似終怠矣然盟
向之民寧背鄭陽樊之民寧叛晉而終不敢一日無周
夫以千八百國之天下而斯民常終始如一日有變故
無攜貳有動揺無傾覆斯民何依依而至是耶
本人情乗輿之供廪稍之給以是而取民未害也而貢
助徹之什一更數世如一日豈不曰國用固可急而吾
民得無欲富之情乎宫室之奉䑓池之樂以是而使民
未過也而三日之役歴數聖如一人豈不曰一己固可
[184-21a]
奉而吾民得無欲逸之情乎苗民之當誅葛伯之當征
有崇之當伐奉辭而滅之可也則寧班師焉寧事小焉
寧退而修徳焉豈不曰罪固當問也而吾民得無欲安
且夀之情乎
誥誓夏之誓典而嚴湯之誓曲而重盤庚之辭悃惻而
周人之誥優游
制度因革輅一也而鉤車大路乗路之殊冕一也而有
毋追章甫委貌之異禮一也而或青或紫之不同勺一
[184-21b]
也而以龍以蒲之不一進而至於校庠之異制貢助徹
之異名忠質文之異尚豈故為是差别哉誠以時變所
趨之異不隨時而損益之殆難以强世也
仁故苗民逆命人心幾於忿禹而禹不忿舍我穡事天
下幾於讎湯而湯不讎伐商之後斯民一旦譁然疑周
而周不疑三數聖人蹙然如慈母痛其子之弗類也詔
語諄複不忍毫髪之有傷而厭之飫之以徐洩其謗讟
憤悱之意而為不怨不詈之歸民亦懲然而改懌然而
[184-22a]
隨至於婉攣揫幽更數百年而不忍釋者吁聖人一念
仁民之天至此哉
備先具六府孔修而禹之民不知有水兆民允殖而湯
之民不知有旱鄉里縣鄙在在委積而成周之民不知
㓙荒嚭厄之變
救弊以歸於中中者道之一也道之一則孰為忠孰為
敬孰為文而弊亦孰従而出也損益之論此其安施乎
禹之後允執之者無其人於是乎狥世變之所趨而變
[184-22b]
中以為忠曰忠則去中猶未逺也然離中而為忠則已
有所偏尚已夫是以久而不能無弊而承之者亦固不
能無救弊之政也商人承忠之弊而以敬周人承敬之
弊而以文葢各以其勢之所激者救之於是乎有損益
之可言矣雖然敬以濟忠文以濟敬湯武之意葢欲舉
偏補弊而復之於中也任雄圖/
兵不待擇而精三代之兵不待擇而精其故何也兵出
於農有常數而無常人國有事要以一家而備一正卒
[184-23a]
如斯而已矣是故老者得以養疾病者得以為閒民而
役於官者莫不皆其壯子弟故其無事而田獵則未嘗
發老弱之民兵行而餽糧則未嘗食無用之卒使之足
輕險阻而手易器械聪明足以察旗鼔之節强銳足以
犯死傷之地千乗之衆而人人足以自捍故殺人少而
成功多費用省而兵卒强蘇軾/
民相友助夫民相與親睦者王道之始也昔三代之制
畫為井田使其比閭族黨各相親愛有急相賙有喜相
[184-23b]
慶死䘮相恤疾病相養是故其民安居無事則往來歡
欣而獄訟不生有宼而戰則同心并力而緩急不離同/
上/
商以強亡周以弱存商之有天下者三十世而周之世
三十有七啇之既衰而復興者五王周之既衰而復興
者宣王一人而已葢商之多賢君宜若其世之過於周
而反不如周周之賢君不如商之多而其久於商者乃
數百歳此二者所以使天下之士疑焉而不知其故也
[184-24a]
葢甞以為周公之治天下務為文章繁縟之禮以和柔
天下剛强之民故其道本於尊尊而親親貴老而慈幼
使民之父子相愛而兄弟相恱以無犯上難制之氣行
其至柔之道以蹂天下之戾心而去其剛毅果勇之志
故其享天下至久而諸侯内侵京師不振卒于廢為至
弱之國何者優㳺和易之道可以為久而不可以為强
也若夫商人之所以為天下者不可復見矣切甞求之
於詩書之間見夫詩之寛緩而和柔書之委曲而繁重
[184-24b]
者舉皆周也而商人之詩駿發而嚴厲其書簡潔而明
肅以為商人之風俗葢在乎此矣夫惟天下之有剛强
不屈之俗也故其後世有以自振於衰㣲然至於其敗
也一散而不可復止故夫物之强者易以折而柔忍者
可以久存而常困於不勝强者易以折而其末也乃可
以有所立此商之所以不長而周之所以不振也蘓轍/
文武不分三代而上養有庠教有校而射有序周旋於
澤宫者皆有决拾之能而羣居相與閲習者俱足以當
[184-25a]
受成獻馘之任是以甘野之戰可責之六卿之職而淮
夷之勝民獻之夫寔佐之非天下之多全才也所以養
之者素也胡林卿/
無養兵之費專兵之患天下之患莫大乎兵無事而聚
食将有權而専兵先王必於所未然者深為之思曲為
之偹其設郷遂井田之制以寓兵設比閭族黨之官以
寓将葢四時之隙命有司講武而教民以鼓旗鐃鐲之
節諸侯卿大夫朝聘燕享從容歡欣之際而猶不忘弓
[184-25b]
矢之事故方其有事則取兵於農以執干戈取将於士
大夫以典軍旅事已則将還其職以治民兵散於野以
力耕是以無聚食之費無専兵之虞此其綱維大意之
所在者而見於節目之間則征行者限其數調發者從
其方偹邊防者甚嚴制畿兵者甚重其别又有四焉且
通籍于司徒者若彼其重征於司馬者不能什一是限
其數也而未甞悉民以為兵伐楚以荆平淮以江漢是
從其方也而未甞調民以逺戍采薇而往雨雪而歸是
[184-26a]
邊防不以無事而暫止葢恐其一旦有倉卒之變元戎
啟行不過十乗是畿兵不以有故而輕出葢恐其内外
有輕重之患此先王之深意寓諸節目者又如此求其
綱維而徇其節目類皆無有罅隙之可議此其所以經
久而無後患陳誠中/
   禹
絶此心之私禹視天下之溺由己溺之何其責己太深
切哉滔淫之害天實為之惻然不忍斯民葬魚腹中極
[184-26b]
力牽援愛人利物如禹者至矣禹之心廣矣大矣孰測
之哉人心之疵莫重於愛禹不聞呱呱之泣私愛撤矣
縱而為欲又其疵也禹卑宫菲食私欲撤矣觸而為憤
又其疵也禹不以鯀誅而廢國事私憤撤矣鬬而為夸
又其疵也禹不以苖民逆命而逞師私夸撤矣禹之心
如虚空木石無所染湼無所動揺而所以異於虚空木
石者惟愛人利物之心獨存耳大學之道貴乎能定静
然應心常存也大易之㫖貴乎无慮无思然感心不滅
[184-27a]
也應感之心愛人利物之端也禹之所造殆謂是歟劉/
彦冲/
勤儉禹之徳惟儉與勤有功而不伐此其盛者也菲食
惡衣者惡華也至於祭祀黻冕則有所用其美也卑宫
室者惡榮也至於溝洫則有所用其力也勤而有所用
其力儉而有所用其美此所以無間然者歟范祖禹/
艱難勤儉力拯横流為民粒食得九疇定九川乗四載
距四海櫛風沐雨奠山濬川却昏墊之憂平水土之患
[184-27b]
以父殛而是念聞子哭而不名然後六府孔脩四隩攸
宅興播殖之利定貢賦之差億兆熈熈以成淳化是以
受禅而有天下可謂艱難矣及其在位也卑宫室惡衣
服見罪人而泣聞昌言而拜故能㑹諸侯於塗山執玉
帛於萬國可謂勤儉矣王元之/
傳子聖人之道尚可以安於天下不求夫為異也堯舜
傳之賢而禹傳之子天下以為禹無聖人而傳之而後
授其子孫此以好異期聖人也夫聖人之與天下不從
[184-28a]
其所安而為之而求異夫天下之人何其用心之淺耶
昔者湯有伊尹武王有周公而周公又武王之弟也湯
之太甲武之成王皆可以為天下而湯不以與其臣武
王不以與其弟誠以為其子之才不至於亂天下者則
無事乎授之他人而以為異也而天下之人何獨疑夫
禹哉若禹之不以天下授益也非以益為不足授也使
天下復有禹而禹不以天下授之矣何者啟足以為天
下故也啟為天下而益為之佐是益不失為伊尹周公
[184-28b]
而其功猶可以及天下也葢聖人之不喜異也如此東/
坡/
求諌昔大禹命遒人以木鐸徇於路曰工執藝事以諌
故茫茫禹迹虞人得以獻箴春秋之世若師曠樂官也
得以諫晉侯伶州鳩樂官也得以言王心之失醫和醫
也得以正趙文子杜蒯膳宰也得以正平公宴樂之事
若此者禹之遺風也夫惟親疎逺近之臣無一而不進
諫此人主所以獨立於無過之地
[184-29a]
提領衆職禹宅百揆左右有民則汝翼宣力四方則汝
為觀象作服則汝明聞六律五聲八音則汝聽禹之一
身何以兼是衆職哉葢契之敷五教左右有民者也四
岳十二牧宣力四方者也夷之典禮觀象作服者也䕫
之典樂察音在治忽者也禹為宰相緫百官則是事又
當從禹而提領之此舜之所以命禹也
功著於平水土禹貢之書夏書之首也而歴攷其所紀
則九州之未為十二無非堯事也紀堯之事而叙於夏
[184-29b]
書之首叙書者豈無深意哉葢鑿龍門排伊闕禹之用
力也勤矣䟽三江導九河禹之用心也至矣别三壌任
九貢禹之利民也大而慮民也深矣禹之勤勤悃悃所
以立一代興王之業實於此乎始則叙書以著一代立
功之由者尤當於用力之始而求之是何也葢事久論
定之餘不足以見聖人濟世之難而害深弊極之際乃
可以觀聖人立功之為不易
功在萬世禹平水土厥功大矣地平天成當時稱之彛
[184-30a]
倫攸叙後世稱之以至詠豐水者嘉其績詠疆理者明
其功游洛汭者有美哉之嘆探禹穴者有遐想之意
禹無間然逸豫之萌常伏於治安侈汰之漸毎胎於冨
貴今日居處服御務從菲薄而事神待民必致其勤使
其誠實不生於内心則嗜欲必移其所志而禹也處此
畧無少疵以禹為甘於薄己而樂於厚物耶則己與物
二致厚與薄兩心是猶未能㤀物我之分而拘拘於厚
薄之别也禹果容心於是乎一有心焉不無間矣飲食
[184-30b]
之菲人見其為菲禹飽之而甘衣服之惡人見其為惡
禹服之而安以至宫室之卑非愛其卑也是其徳必有
大過人者不然則衣已三澣将徳色於侍臣露䑓不作
特為計金而止耳是有心於為儉者烏得為無間以事
鬼神則致孝以為黻冕則致美㣲而溝洫且盡力焉盛
徳之發見固應此耳不然神之弗福或以小信譏之民
之弗從或以小恵誚之是有心於為恭者又烏得而無
間吾故曰恭儉聖人之盛徳事備聖人之徳然後全聖
[184-31a]
人之行
不與水争地善治水者不與水争地昔嘗觀禹之平洪
水莫先於導河而其導河之策則莫先於疏九道今以
地理考之自北而南九河之相距三百餘里而其延衺
廣迤以同歸於逆河者是又不知其幾也夫田疇土壤
之分布與夫貢賦稅歛之均輸於是數百里之内者固
不可勝計矣而今也不䘏數百里田疇賦入之地利而
棄以為九河亦幾於利害之不審也及夫地平天成而
[184-31b]
水患息六府三事允治而萬世被其功實自兹始然則
捐數百里之地而遺千萬世之利禹之處此葢亦慮之
熟矣葉適/
修堯舜之道宫室之卑即前日茅茨之舊聲教之暨即
前日五教之敷六府三事之修九叙九歌之勸又前日
庶政惟和萬國咸寧之化也故率百官則曰惟若帝之
初敷文命則曰祗承于帝凡制度設施之末維持慿藉
之具皆前日之已備後世之稱述者曰至治之極曰盛
[184-32a]
徳義以加夫豈紛然四出其智以過求紛更之舉哉
人皆可為禹見赤子入井而内有怵惕之心是仁也充
怵惕之仁則為之援溺也軫耕桑之慮而索綯於夜是
勤也充索綯之勤則禹之過門不入也視桮菽之棄於
塗泥則失聲而驚駭是儉也充桮菽之儉則禹之卑宫
菲食也遇於道塗則徐而後行是謙也充徐行之謙則
禹之不矜不伐也道未嘗擅於禹而天下共知之禹未
嘗認道為已有而與天下由之
[184-32b]
智仁觀隨山濬川足以見禹之智觀任土作貢足以見
禹之仁
不自滿禹之萬世之功方且謂一能勝予禹才髙衆人
之上禹心常在一世之下
   啟
始有跋扈之臣道有升降世變風移須當識其統體堯
舜禹三聖相授渾然無間至啟而有跋扈之臣此乃風
氣之一開去唐虞又不同矣
[184-33a]
言戰以傷世變啟天子也有扈諸侯也以諸侯與天子
戰春秋衰世之風不意禹一傳而遂有此事聖人傷之
序其書曰啟與有扈戰於甘之野戰之為言力均而勢
敵不伏罪之辭也天子有征而無戰曰戰者傷之也雖
然無恠乎啟之世則然也征討之事自舜而始誓師之
事自禹而始有三苖之征然後有𦙍侯之征成湯之征
有三苗之誓然後有甘野之誓鳴條之誓孟津之誓世
變之所趨固如此也
[184-33b]
不得已用賞罰禹伐有苗止曰爾尚一乃心力其克有
勲至啟則曰用命賞于祖不用命戮於社此世變風移
不得不然
禹家學古者用兵必載遷主載社主而賞罰聽命焉示
不敢専用兵也有用命可賞者是祖賞之有不用命可
戮者是社戮之也此用兵之常法至予則孥戮汝此啟
當時自為加嚴之意古人善於自量審於自知啟知徳
䧏於上世而又當用兵之際不好於加嚴也非特警衆
[184-34a]
亦深以見啟自警省敬畏之意所謂啟賢能敬承繼禹
之道者此也夫承堯舜禹重熈累洽之後未嘗接行陳
之事至一旦有事誓師其戒飭戎陳如素講者葢禹之
家學如此文武兼備體用全具本末並舉不分精粗
 
 
 
 
[184-34b]
 
 
 
 
 
 
 
 羣書考索續集卷五十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