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羣書考索 > 群書考索 續集卷四十八
[179-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續集卷四十八
            宋 章如愚 編
  輿地門
   諸路
二十三路魏晉而下西北之地浸没於𦍑狄至於宋朝
而有虞十二州之地幾失其三幽州并州營州/而元豐
二十三路三代以前犬羊為蠻夷之域大抵東南衣冠
[179-1b]
之地皆往古之蠻夷而西北左衽之鄉盡先王之都邑
是以有志之士深切嘆恨王化所加唯在蠻𦍑荒而不
能復先王之都邑往往指燕雲河湟為重指江湖川廣
為輕而不知地無常利天運實衡其勝衰凡日月所照
可以驅蛇龍剪荆棘而人其居者皆可為中國皆可以
為夷狄茍天之所棄何有於華夏天之所祐何有於蠻
荒如海表蟠木之地髙陽之疆理也而唐虞棄之無害
其為蕩蕩巍巍之功遼東營州之地唐虞之疆理也而
[179-2a]
隋唐棄之無害其為開皇貞觀之隆燕雲河湟之地隋
唐之疆理也而宋朝棄之無害其為聖聖承承百有七
十年太平極治之烈然則先王之地固有不必重矣如
陜右山南之地夏商以前蠻夷之域也而姬周資之以
興王業劍南嶺表之地姬周以前蠻夷之域也而秦漢
闢之資以富强海隅七閩之地秦漢以前蠻夷之域也
而隋唐理之遂隆美化然則蠻荒之地固有不必輕矣
葢三代以前天運王於西北而廢棄東南故戎狄折北
[179-2b]
不支而蠻夷得以徼倖當時帝王有作則利於西北而
不利於東南故髙陽疆蟠木宅龍城唐營州宋朝棄於/
東夷/黄帝逐獯虜而邑涿鹿唐幽州宋朝棄於北狄/
宗震伐於鬼方西戎之逺也/文王逺城於朔野唐雲夏/
之間宋棄於北狄/莫不集厥殊勲訖無後患至虞舜南
廵則終於蒼梧夏禹東廵則殁於會稽宋越州/有苗之
征既以逆命昭王南廵亦復不反大抵經畧東南未甞
有所濟也逮秦漢而下天運稍回滋眷佑於東南而西
[179-3a]
北代以陵替故蠻夷折北不支而戎狄得以徼幸當時
帝王有作則不利於西北而利於東南是以秦漢開萬
里之封而川廣悉為郡縣隋唐闡海隅之化而閩浙盡
為衣冠蠢爾蠻荒於變中華當時既赫厥靈後世益蒙
其利至於晉招五部則變生劉石唐開四鎮則禍極吐
蕃漢将屯田於葱嶺重困華人唐宗列郡於隂山終為
異域大抵開𦍑狄為郡縣者未嘗有所濟也是豈非天
運回旋而有至此也譬諸人之居焉小人居之則謂之
[179-3b]
小人君子居之則謂之君子名實在人何常之有春秋
之法中國而用夷狄之禮則黜為夷狄夷狄而用中國
之禮則進為中國是中國夷狄之人且無一定矧於其
地哉而議者謂江湖而南風氣濕燠有失四時之正踰
嶺南則有春夏而無秋冬此其所以不可進於中國也
而不知四海之内得隂陽之正者唯河南為然渡河以
北沿闗以西則風氣稍凉至燕雲河湟之間則有秋冬
而無春夏其失天地之和一也先王既輯正於西北則
[179-4a]
後王有作疆理東南復何疑哉由是以論則天運之所
加人事之所修皆可以為帝王之居仰觀俯察則西北
不得不重於古東南不得不重於今能深究天人否泰
之理則天下大勢黙可知矣
   九州
禹别九州禹别四海為九州宜若有均一之制而校其
道里廣狹全不相侔濟河兖州/淮岱徐州/相去不能千
里荆河豫州/千里而近海岱青州/千五里而縮荆山衡
[179-4b]
荆州/二千里而遥東海西河兾州/二千里而近夀春
之淮潮陽之海楊州/相去且六千里龍門之黄河燉煌
之黒水雍州/相去以四千里以至華陽黒水窮數千里
而未知所經是何廣狹之殊也或者九州之别品殊墳
壌因土宜而别也故其道里無得而均然而荆河淮濟
之間徐兖豫三州之境也/截長補短不能當淮海一州
之半借使三州土壌既殊不可得而并揚州之大獨不
可得而釐耶古今名儒訓釋禹貢多矣而未始及此葢
[179-5a]
難言之也切甞討之九州之别葢倣井田之法井田之/
法始於黄帝/方里而井九百畆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
畆同養公田而九州之制一州為王圻八州建國以蕃
王室是同養公田之義也故其區别境壤不因土宇之
小大不限山川之間阻唯據民田多寡而均之耳然而
四海之内夷險不齊如荆河淮濟之間百舍坦夷萬頃
一瞬而又當中原要區民力修地利盡良疇既闢廣土
實稀故三州徐兖豫/境土最為狹也至淮海以南揚州/
[179-5b]
淮南荆州漢南/幽劒以西雍州在凾谷之西梁州在劒/
閣之西/江淮泛濫闗山重複而又僻在遐陬闊踈稼政
平土葢寡闢田甚艱故四州境土最為闊也嘗考西漢
之時去古未逺方其極盛九有民户揔計千二百餘萬
而徐兖豫三州當五百五十萬户青兾二州當三百五
千萬户而荆揚雍梁四州僅當三百萬户夫民非榖不
生榖非民不植推其户口之多寡足以見田疇之廣闊
據今驗古畧可知則九州之别唯民田是均㫁可考矣
[179-6a]
嗚乎治有本要帝王一道其來久矣神農之教曰石城
十仭湯池百歩帶甲百萬而無粟不能守也故舜咨十二
牧則曰食哉惟時洪範八政則以食居其首周官九
職則以農為先誠以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命而食非
田不給田非民不耕有田而後可以賦民有民而後可
以立市朝廷國家故先王所重唯民與田其所以體國
經野設官分職侯甸之制軍國之用皆取定於民田故
官無閒則兵無聚散家無豐儉民無勞逸而國有致一
[179-6b]
之斂民有不二之業有田斯墾有榖斯積雖遇水旱兵
㓙而民無菜色故得禮節著而榮辱彰時雍之治由之
而致也爰自秦開阡陌而廢井田罷侯置守以要害為
先而不復以民田為制魏晉而下因仍不改坐水陸而
建都會鞏山河而峙城郭民物所聚南畆實遥形勢之
地良田葢寡至於平土多疇衣食所資則反以為敞夷
不守之地而不知務大抵所重非所本所本非所重先
王之制數口之家受田一頃後世邊隅小邑民户不盈
[179-7a]
數百則地利安能有盡至名區大郡多至數十萬户則
又安能有數十萬頃之田乎民無常産則本於末業有
天下國家者既不能為之閑禁又從因之以規利遂致
不耕之民多於南畆有司者徒知日計之有餘而不知
嵗計之不足也古稱一年耕必有三年之蓄謂人皆土
墾也今耒耜之民僅能當天下十之三使嵗皆有年則
斯民僅堪糊口設嵗有不登所在不免吿糴然後知先
王之制所以為社稷生民之計矣後王之治所以有愧
[179-7b]
前王者匪惟徳教之有虧固亦法制之良也嗟乎今之
天下亦古之天下豈先王之制唯可行於古之天下豈
先王之制唯可行於古而不復可行於後世乎抑亦復
之者未得其漸耳捨先王經國之制未易遽復而先王
愛民之心詎可弭忘哉後王之治信能一政之設一令
之施惟民與田是崇是重則王制雖未必更張而時雍
之治豈云難致臣因考九州之制知先王以民田為重
故備論於此庶幾按九州之圖則足以見先王之心無
[179-8a]
徒論其道里逺近山川夷險而已
   五服
陶唐五服據禹貢五服之制九州之内止方五千里而
先儒較以有漢廣輪之制全不相侔以謂西漢盛時東
西九千三百里南北萬五千里而山川所届不出禹貢
之域何道理之殊絕也遂致孔頴逹之徒有鳥道之説
謂禹貢之制據虚空鳥飛徑過而言兩漢之制以人迹
所通逶迤曲屈動有倍加此先儒一定之論而臣切以
[179-8b]
為不然夫鳥道信為徑通而人迹安能有及抑常討之
王制古者百里當今百有二十一里今謂漢也是禹貢
五千里之制即漢之六千里也况五服之制據方里而
言合以東西四正為據當時堯都平陽正東至東萊之
海才二千八百里正西至張掖之流沙才三千三百里
是僅可以滿五服之制也兩漢九千里之制則以遼東
之海與燉煌之流沙而言也而遼東任東北隅燉煌任
西南隅非其正也夫正方一尺者袤之而度其兩隅則
[179-9a]
為尺有四寸而嬴則五服之制舉其隅而度之宜其九
千里也漢制南北萬五千里者舉朔方日南而言也而
禹貢所届正南止及衡山之陽而日南又在衡山之南
八千餘里非禹迹所及也至平陽之北不盈千里已為
戎狄之地是五服之制唯東西南三方為然北方僅滿
二服而已尚何鳥道之云乎則先儒巧傅之説失其據
矣嗟乎古先哲王為天下後世之慮何其審也夫九州
之地四正雖近四隅實遥非不知舉其隅計其道里之
[179-9b]
逺足為大也五服之制乃舉其近而畧其逺何哉葢不
欲以一時廣大之名啟後世無厭之欲所以貽孫謀以
正也惜乎秦漢以還好大之君以廣斥土宇為功而記
錄之臣又從而恢張之是豈知堯禹之用心乎嗚乎戒

   疆域
先王疆域傳稱黄帝北邑涿鹿唐幽州宋弃之北狄/
世南陟蒼梧宋朝荆湖南路道州寧逺縣非嶺表之蒼/
[179-10a]
梧也/夏禹東廵㑹稽宋朝兩浙路越州㑹稽縣/然則後
世近荒之地皆先王之内封其正朔所加邈焉可知以
至髙陽之際海裔來同北止幽陵南止交趾西止流沙/
東止析木/萬里廣輪一同文軌疆里所届何其盛歟此
秦隋漢唐之君所以務斥大封域糜耗華夏甘心邊夷
而无悔者也然徒知先王之盛而不知其所以盛虞夏
以前承太古巢穴之餘蠢蠢林林自相君長八紘之中
棊布星分畫為萬國其侯邦所履僅能及後世一鄉一
[179-10b]
漢時六千六百二十二鄉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五亭/
其勢力最寡弱而易制也故一人表正則萬國葵傾化
之所被者益廣則正朔之所際者益宏是以唐虞之時
蠻夷猾夏惟明五刑三旬逆命禹已班師非有如後世
强冦勁敵拏兵不解而敢與上國抗衡者也然則黄帝
舜禹之盛豈有勞於服逺哉抑以為斯民愛戴之厚不
敢自逸故遑遑然周恤之耳爰自夏商以降兵革荐興
轉相侵侮小國日滅大國益横而車書始難同矣何則
[179-11a]
禹㑹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而商湯革命有三千
餘國是四百年間轉相吞滅者矣逮夫姬周浸興武王
革命封建有加而揔計不踰千八百國是六百年間轉
相吞滅又幾半矣故侯邦益大夷狄益强文王之時逓
行天討而大邦始畏其力西方則昆夷鼎盛北陲則獫
狁獨强交侵中國莫可制禦雖三分天下有二而亦不
過命将帥以守衞中國而已自時厥後中國土宇滋蹙
而夷狄寖强江浙之間已為文身斷髪之鄉朝聘盟㑹
[179-11b]
未始通於上國於㑹稽蒼梧何有哉故堯舜之教逺暨
朔南文王之化近行江漢周公體國經野而舜禹陟方
之地有在蠻服之外夫黄帝髙陽唐堯虞舜夏禹文王
周公皆古聖人也其君國澤民之道豈相反戾抑亦時
或不侔耳使其易地詎不皆然則後王之時所以不及
古先哲王之盛者匪惟徳之不宏固亦勢有不可也而
秦漢以還好大喜功之君窮誅逺討惟日不足極唐虞
聲敎所暨悉為郡縣而猶以為未也噫何元元之不幸
[179-12a]
也歟文王周公之道果若是乎使黄帝髙陽舜禹復生
於斯詎若是之勞民嗟乎黄帝登空峒宋朝鎮戎之境/
内/虞舜陟蒼梧夏禹廵㑹稽非不勤逺也秦始皇登之
罘山宋朝萊州之文登縣/漢武帝登單于䑓宋朝雲中/
府之西北/隋煬帝幸鴈門宋朝代州/亦非不勤逺也然
先王之所以勤於逺者恐其徳教有所不被故焦心勞
思雖終老而無辭後王之所以勤於逺者恐其威武有
所不加故勞民蠧國雖敗亡而無悔此古今相去所以
[179-12b]
殊絶也故臣謂其觀先王幅員之廣則足以知其徳觀
後王封域之大則足以知其暴能原先王之用心而弗
泥其跡則可與言化矣
西漢疆域髙恵文景之時天下甫安四夷鼎盛匈奴侵
盗河南宋朝陜西路化外州/尉陀竊據南越宋朝廣南/
西路/閩越王猶保閩中宋朝福建路也/中國疆域南北
纔五千里東西又且不及三代以還一王封域未有儉
於此也而當時天下無事治幾刑措後世莫及逮夫武
[179-13a]
帝末年四陲之地舉皆開拓東西九千三百里南北萬
五千里開闢以來一王疆里至此為盛而當時海内虚
耗户口減半後世未有取也王莽之亂百姓謳吟思仰
漢徳故劉氏復起天下響應史臣以謂髙祖孝文之仁
徳結於斯人也深故光武成功若此其易彼漢皇基業
恢宏如此曽何補於後世夫然後知務廣地者荒務廣
徳者王斯言不誣矣
 
[179-13b]
 
 
 
 
 
 
 
 羣書考索續集卷四十八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