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羣書考索 > 群書考索 續集卷二十九
[160-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續集巻二十九
            宋 章如愚 編
  官制門
   歴代官制
總序三代之道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成故凡君
臣庻民皆人也人不能以自治故必推其能順天地以
治人者戴之而謂之君君不能以獨治故必擇其能代
[160-1b]
天工以共治者任之而謂之臣君臣之間兩盡其職則
民得其所矣古今天下有是民則有是相生養之事有
是事則必有是相維持之職非古無而今獨有之也惟
職當於事則知所以為民職浮於事則徒知所以自為
而已少皥以五氏司民時五鳩鳩民事五工正以利民
九農正以扈民皆為民也堯命羲和以授民時舜命九
官十二牧以主民事夏商官倍亦克用乂周家設官以
為民極皆順天地代天工者也以一君而統百官而理
[160-2a]
萬民所謂本也以萬民而養百官以百官而奉一君所
謂本立而末自舉也今昔建官上必量材而授下亦自
量而受則知所本矣不知所本而君臣重於自奉輕於
為民是豈天地之心哉故夫無是事而立是職無是實
而有是名者皆非也官茍可以理民則與其煩也寧簡
職茍可以集事則與其革也寧因必攷已事之驗不為
鑿空之談則古今官制名實之是非煩簡因革之當否
其如指諸掌矣
[160-2b]
職官表志太上龍雲鳥火之號至春秋時郯子猶能識
之則知文籍既生官制未甞無表志焉書稱唐虞稽古
建官惟百夏商因唐虞而倍其數第第相承必有品式
若表志然所患文獻不足以證之耳周典一書此又表
志之大者非周公創為之也乃損益帝王之制而備之
耳曰百官倍曰三百六十此其制也曰萬國咸寧曰亦
克用又曰以為民極此其意也班固漢表必先叙其所
因以明簡易次述其増益由武帝之侈心終言新式慕
[160-3a]
古無補而吏民不安以見光武中興節約之意有足法
者范曄志東漢百姓止存光武之制而其後之所因革
損益漫不及焉晉隋唐志但紀官名之變復而煩簡是
非之實又無所旌别非惟後世官制不如漢初之簡易
而史之志百官也亦失班氏紀述之體矣是安能究古
者建官之本意哉
歴代官制因革周典六官其來尚矣唐虞水土事殷故
伯禹以司空居冡宰之任垂益以工虞分司空之職是
[160-3b]
時兵刑雖設民用不犯於是司馬司冦臯陶兼掌之而
有餘禮樂教化務所當先於是司徒宗伯契夷䕫分典
而不足棄后稷龍納言十有二牧食哉惟時凡以為民
也三代相承率由斯道秦人不師古始輕變官制未害
也特罷侯置守尊君抑臣燔燒詩書以愚黔首其意唯
知自奉而不知有臣民也雖然周之官制非至秦而始
變也蘇秦為國相許歴為國尉孫龎仕魏為將軍而須
賈亦為魏中大夫吴起守西河馮亭守上黨西門豹令
[160-4a]
鄴荀卿令蘭陵是則守令將相之名在戰國則已然特
至秦而始定耳夫是制既定於秦而漢人復因秦舊自
魏晉迄于隋唐又復因先漢之名而升降之如秦漢侍
衛之士謂之侍郎而近世居從槖之尊秦漢出入禁闥
謂之侍中而近世為三省之長秦漢僕射之職甚卑而
近世以為宰相之任其升降輕重雖不同苐顧其所任
之人與夫所以為民之意如何耳其或煩其制以病民
侈其名以尊已文貎有餘而精神不足氣血壅滯而脉
[160-4b]
胳不貫者皆未免秦皇漢武之餘習也
歴代官名沿襲人皆謂唐之官名因乎隋宋朝官名因
乎唐曽不知公師保傅大尉將軍自周漢已有之二漢
百官表志有侍中備顧問有僕射中常侍黄門侍郎給
事中等皆在禁中似今門下省也有尚書令又曰中書
謁者令掌選置及奏下文書衆似今中書尚書省也有
尚書僕射佐令奏下衆事似今左右僕射也有尚書六
人分為六曹典天下集課事似今六部尚書也内有三/公尚書
[160-5a]
二人典三公文書有吏曹尚書典選舉似今吏部尚書/也有常侍曹尚書掌公卿事有二千石曹尚書主郡國
二千石及水火盗賊似今刑部兵部尚書也有民曹尚/書典治功作及監池苑囿似今工部户部尚書也有客
曹尚書似今/禮部尚書也又有左右丞掌録文書似今尚書左右丞
也毎曹有侍郎六人似今六部侍郎也有尚書郎有尚
書郎中似今六部郎中員外郎也不特此也少府之屬
有御史大夫有御史中丞有治書御史有監察御史東
宫之屬有庻子有詹事有舍人洗馬議郎九卿則有宗
正司農太常光禄太僕衛尉鴻臚大理七監則有都水
[160-5b]
將作大匠等其餘如太史太祝太醫博士祭酒光禄大
夫大中大夫諫議大夫凡此之類皆二漢之官名也唐
豈特因隋宋朝豈特因唐也哉夫古今天下雖封建與
郡縣不同而其民其事則同故其所以異者封建則事
要而官簡郡縣則事煩而官冗也周之官簡矣復以三
公兼冢宰以三孤列九卿則其制為益簡民胡得而不
安秦漢以來官冗矣既有三公復有三師既有三省復
有六曹既有九寺復有七監則其制為益冗民胡得而
[160-6a]
不病哉隋志云隋尚書八座六部之屬並如漢制又如/梁武用宋齊舊制有尚書省置令僕六尚書有
門下省置侍中給事侍郎有中書省置監令侍郎又有/集書秘書省此見隋唐官名皆因秦漢魏晉六朝之舊
也/
歴代改制不如省官孔子欲正名於衛者正其父子君
臣之名分也夫豈徒名之謂哉是故太古官名雲師火
紀不必相同而况於唐虞三代乎欲正其名亦必考論
其實而已秦更周制王莽更漢制煬帝更隋制皆未幾
而亡武后𤣥宗更唐制蔡確蔡京更宋制皆未㡬而亂
[160-6b]
漢光武宋高宗不更舊制惟務省官皆身置中興之功
目擊太平之效者何也葢君與臣為一心臣與民為一
體設官分職凡以為民也徒更其名與制而不計其民
之便與否是分擾臣民之體統而使之氣脉不相通貫
綱目不相聯附所以亂亡相尋也惟能省官而從節約
之制則猶夫清心而四體安提綱而萬目張兹其所以
為治歟後漢志云漢興畧依秦制武帝改作民用匱乏/世祖并官省職費减億計四海風從中國安樂
宋高宗孝宗併光禄鴻臚歸禮部并衛尉入兵部太僕/入駕部又以少府入將作太府入殿中内侍監入内侍
[160-7a]
省大而三省亦不置長官惟/改僕射之名為丞相而已
歴代正名不如務實新室後周皆因倣周官之制而更
立公卿大夫元士之號其大畧則同莽以采地制禄視
嵗之豐㓙而増損宇文以榖制禄視年之中上下而頒
斂之其制亦畧同顧其所以異者莽之制度煩碎吏終
不得禄而各自為奸以取給周提其綱而秩禄有定賦
加之以六條清心無非便民之事此其所以治也然則
漢制不因周而因秦唐制不因後周而因隋亦足以致
[160-7b]
治者何歟漢之初興凡事簡易唐之初興亦務省官其
制不必慕古而其意則微有合於古也使武帝能循高
祖之法𤣥宗能遵太宗之制雖不紛更不害其為治也
宋初務實與漢唐之初同元豐改制政和正名與建元
開元同得失之迹可以鑒矣
   漢官制
官制有爵有職官又有加官漢官制有爵有職官又有
加官自公士至徹侯凡二十級者爵也三公九卿者職
[160-8a]
官也侍中左右曹諸吏散騎中常侍之屬加官也其爵
則以功次差轉等級有差攷之樊噲夏侯嬰二傳可見
其職官之除授初不係其爵之高下固有爵崇而官不
轉者樊噲爵至列侯始遷為郎中夏侯嬰至侯不離乎
太僕是也亦有官尊而未有高爵者景帝後元年賜中
二千石諸侯相爵右庻長是也遷轉之制或遲或速雖
有資格未始一拘於資格也唯加官所加則出於上之
特恩其所加則上自列侯將軍而下至郎中皆可以出
[160-8b]
入禁闥故其叙官多在職官封爵之上漢初未有加官
且自武帝始置此而外廷公卿之權蓋於是乎輕矣
加官之制自奉車都尉之外凡七侍中吏左曹常右曹/ 諸 中 侍
散騎中/給事奉車都尉掌御乘輿親近之職也故加官皆屬
焉以此見加官皆親近也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諸曹
得受尚書事左右曹也受者/受而奏御也諸吏得舉法散騎得騎馬
並乘輿言騎而散從/無常職也又有給事中中常侍從左右備顧
問應對所加或大夫或博士或議郎掌顧問應對位次
[160-9a]
中常侍又有給事黄門位從將軍大夫○置加官乃是
疎外宰相諸吏舉法乃是奪御史中丞之權鄭節/卿
光武省官非濟己私光武中興深察前弊且當天下彫
耗思樂息肩之時躬行節儉取西都官制隨事裁損大
畧求以濟天下實用而非為己私也故以太常言之太
卜則省併太史中興所省凡十官以光禄勲言之車戸
騎三將及羽林令皆省焉以衛尉言之則旅賁令衛士
一人丞皆在所省也太僕之六廐則置一廐牧師苑皆
[160-9b]
令官也亦從而省焉右監廷尉之屬也驛官别火之令
丞鴻臚之屬都司空者宗正之屬也均輸司農之屬也
中興悉從而省焉水衡離宫燕居之處則省併於少府
將作大匠之所存者左右校二令而已此軍中候監五
營中興既省中壘胡騎之併於長水虎賁又併於射聲
世祖節約之制所以反前日浮冗之弊而天下之官師
相與維持一代之治者宜為武帝之常憲武帝奢廣之
事所以濟一己之私者固有間矣摹/純
[160-10a]
政權必有所寄葢政權不可一日不在朝廷不在朝廷
則在臺閣不在臺閣則在宫闈在朝廷則治在臺閣則
亂在宫闈則亡西漢興敗舉出於此漢自孝惠垂拱責
成輔相人主皆不曽自有所為至晁錯以五帝親事之
説告文帝而文帝不用輔相大臣權望日重以武帝初
年田蚡以帝舅之尊始招徠賔客薦進人物當時固有
起家二千石之事然而政在朝廷畢竟是宰相隂用人
才亦奚不可者使武帝以蚡為非其人則權擇一相委
[160-10b]
任責成豈惟漢家將後世終無權柄下移之禍奈何帝
不能堪欲攬威福之柄然一己聰明有所不逮必湏置
人為耳目故置加官及尚書之屬自此以後薦進人物
盡在左右侍從之人衛青幸則薦主父偃嚴助幸則薦
朱買臣楊得意幸則薦司馬相如起家亦自驟貴與其
假借左右孰若與宰相同之也夫捨大臣而與小臣謀
固不是然此等由是朝士及後以中朝與外朝有黨而
尚書等不甚周宻於是别用一項人如中書宦者之屬
[160-11a]
及元成以後向之所謂侍中尚書皆不如中書宦者用
事揚雄傳所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或起家至
二千石與其委之閹䜿又不若任之臺閣近臣
比石中石試官守官漢之官制最有好處均之為二千
石也而有比者有真者有中者均之為官吏也而有試
者有行者又有守者比不如真真不如中試不如行行
不如守觀霍光傳有行大鴻臚事少府樂成是樂成守
少府而兼行鴻臚事爾按九卿鴻臚位第二而少府位
[160-11b]
第五以少府而兼行鴻臚事未得為真也亦猶平陽侯
窟行御史大夫事韓安國張湯行丞相事葢寛饒為諫
大夫行郎中戸將事翟義為都尉行太守事爾凡此皆
兼行之也宣帝元康元年守京兆尹潁川太守黄覇五
鳯元年守左馮翊凡此者皆是擢守此守舊衘而帶之
爾非兼行之也至於試則不及此矣王温舒試縣亭長
張禹為郡文學試為博士以此見試不如行行不如守
又王尊為虢令轉守槐令兼行美陽令事是王尊雖兼
[160-12a]
三令只在號為令葢守者為遷擢兼行者為權攝又王
尊為諫大夫守京輔都尉行京兆尹事旬月間盗賊清
遷光禄大夫守京兆尹後又為真如此則前日京兆只
權行今日有功則擢守既守乃為真諸守臣稱職者滿
一嵗則為真又有身帶兩官一官具職秩位號者張安
世為右將軍光禄勲趙充國自水門都尉擢後將軍領
水衡如故凡此將軍皆號爾非有職事官屬也金安上
光禄大夫中郎將馮奉世光禄大夫水衡都尉凡此士
[160-12b]
夫皆加秩爾亦非有他官守也正如宋朝官制未行之
前凡尚書翰林皆是遷轉之階爾凡官缺攝者稱行官
卑職重者稱守兼它官者稱權出者稱奉使國家之制
朝官資歴淺者間出補外不過下一等帶一權字耳所
謂權發遣者惟三司開封官爾其後王金陵引用新進
監司郡守始皆帶權發遣矣甚至於擢知縣資格而為

漢唐樂美名漢武帝上嘉唐虞下樂商周制度動欲慕
[160-13a]
古而剏置官名獨不能法古者侈心奪之也唐太宗使
長孫無忌軰撰集隋志觀其叙歴代官制自秦而下至
于隋大畧相仍損益無幾獨謂後周酌豐鎬之遺文其
典制有可觀焉又謂隋煬號令日改官名月尋而南征
不復朝廷播遷則是褒周而貶隋也今觀有唐官制又
復捨周而循漢魏陳隋之舊者何哉亦以公孤侯伯之
稱近於樸古而省部寺監之號足為美觀也厥後易尚
書省為文昌臺門下省為鸞臺中書省為鳯閣祕書省
[160-13b]
為文臺之類豈非樂其名之美歟梁武帝増十二卿以
象四時革選部定為十八班作戎秩百有餘號皆其類
也其於治忽本無所係焉唐太宗猶有異於漢武帝者
尚能省官故也
   唐官制
太宗省官固善不合有員外之置有事則有職有職則
有官理也古人以事任人事省則職省故有二職而無
官後世以人任官人増則官増故有二官而無職有職
[160-14a]
而無官非廢事也或一官而兼數職有官而無職非増
事也或一職而任數人周官三百六十總而計之為六
萬三千六百有竒非皆具貟也攷之周禮名存而實不
備職具而官不除者葢多也今貞觀省内外官六百四
十貟唐志七百貟太宗曰吾以此待天下賢才足矣非
不甚美然貟外置已見於當時將何以一流品杜將來
哉其後又有特置同正貟檢校兼守判知之類皆非本
制宰相或至數人平章事或與外任一官而數人守之
[160-14b]
貟外官至二千餘人其末流之弊未必非太宗啟之朱/黼
云/
開元六典象周為制魏鄭公甞以周典為太宗獻太宗
以為不井田不封建不肉刑而欲行周公之道不可得
帝也既懐畵虎不成之疑徵等復慙禮樂廢缺之問是
六典者而太宗且未之能行而唐初官制自因漢魏之
舊本不與周典相侔開元十年𤣥宗手寫六條曰理典
教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命張説陸堅修撰經嵗無成
[160-15a]
乃命毋煚韋述軰參撰始以唐之百官令式象周禮六
官為制蕭嵩張九齡李林甫相繼知院至開元二十六
年乃成是知唐制與周官本不相侔六典特象周為制
耳如其制同則修書朝夕可就也何必更易數十人綿
延十六年哉况唐自高宗迄于肅宗官名屢有因革高/宗
龍朔盡改舊名咸亨元年復武后光宅垂拱天授又改/中宗神龍復𤣥宗開元二年改五年復天寳又改肅宗
至徳/復而𤣥宗一人之身三變官名元年改僕射為丞相
中書為紫微門下為黄門侍中為監至五年而復舊二
[160-15b]
十四年改主爵為司封天寳元年盡改三省之名而以
吏部為文部兵部為武部刑部為憲部之類先後自為
異仝也如此其制安得與周之六官同其所以同者不
過曰尚書以正邦理以宣邦教門下以和萬邦以弼庻
務中書以釐萬邦以庻百揆之文而已吁六典象周為
制既非其實元豐又復象唐以正名曷若各循祖宗之
法哉
   宋朝官制
[160-16a]
宋初務實意尚書二十四司由漢以來未之有改也宋
太祖太宗一旦懲五季藩鎮外重之弊凡尚書郎曹卿
寺等官悉領外寄以分其勢於是上而三省六曹下而
九寺七監皆為寓禄官而臺省寺監悉以他官兼領名
若未正而實則有餘者非其人不以任是職也自章聖
咸平中楊億首言文昌㑹府宜復其舊是時李公沆實
任端揆而未甞有所更變仁祖至和中吴育亦言尚書
天下之大有司當漸復之是時文潞公富鄭公皆在中
[160-16b]
書亦不聞有所改作誠知祖宗立法自有深意也自熈
寧中王安石用事而元豐初王珪蔡確繼之悉取百年
成法自宋初至元豐三/年正得百二十年更而張之於是六尚書二十四
司與夫九寺五監皆復其舊一時之名亦甚正矣柰何
其名既詳而其實則不可遍察也當是時以左右僕射
而兼中書門下之職者珪與確也相臣如是他可知矣
是時章子厚除門下侍郎蒲宗孟除尚書/丞安燾為戸部尚書曽孝寛為吏部尚書遂使奸邪朋
附充塞朝路元祐諸賢雖出力以障其瀾而紹聖政和
[160-17a]
羣小章子厚曽/布蔡京又從而撤其防矣然則務名務實其得
失相去乃爾相逺耶官制舊典論曰宋朝沿唐制設官/假名以任職責之事功以實不以
文故以三省六曹寺監官僚之名分品定禄命充職任/自太子洗馬而上號朝臣自著作佐郎以下號京官在
内為主判出外名奉使其領在京職任則不分京朝官/若陞擢為臺諫經筵必備顧問朝臣領外差遣則是帶
省曹寺監官僚之名奉使而出上至牧守監司下至倅/宰管庫通以奉使目之推進擢新進之士官未升朝者
即以太子中允處有出身人中舍處無出身人並任監/司重其持節故也亦名借補計嵗月以轉行故流品無
雜名位/知重矣
元豐改制因唐六典神祖晩年喜觀唐六典於是悉易
[160-17b]
祖宗舊制而惟六典是法其大者建立三省以中書造
命行無法式事門下審覆行有法式事尚書奉行而政
柄悉歸中書又分班奏事各得其職所以分執政權而
互相考察此改制正名之體統也奈何蔡確欲專中書
之權遂白三省不建長官而以王珪為左僕射兼門下
侍郎確為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凡有除授珪不得預聞
而確得以自專造命之權是審覆奉行之制已不行於
當時矣吕公著進言三省當同班奏事分省治事司馬
[160-18a]
公光遺奏亦謂有此事則置此官不必依唐之六典分
中書為三省葢有見於確之自專也神祖是時已有悔
改官制之意珪確復以省費正名為言於是莫之能行
嗟夫小人託人主之公而行其私乗人主美意而逞其
不善之心大抵若此是豈變制改法之所能防閑哉惟
静以察其所安而後可爾厥後翟思奏言以為今天下
之事其煩簡多寡葢無異於未改制之前然昔以一官
治之者今析而為四五昔以一吏而主之者今増而為
[160-18b]
六七故官愈多而吏愈衆禄愈廣而事愈煩毎朝廷文
移下尚書省又付吏部又下寺監又下所領庫務自下
而逹上者亦然故不若專責省部則官省而吏少事簡
而功速矣味思之言則知元豐改制適増冗官多事之
弊而已夫何名正之有此翟思元祐三年奏也上距元/豐五年才七年耳思又謂今有
禮部又有太常有膳部又有光禄勲户部之有司農主/客之有鴻臚駕部之有太僕庫部之有衛尉工部之有
將作軍器水部之有都水監皆重疊置官例可/减省觀此言則元豐官制與熈寜新法何異
政和改宦官武臣之制宋朝盡釋節度兵權而寵以虚
[160-19a]
名不置殿中監而止曰都知押班元豐正名於此獨無
所改作猶且知祖宗自有深意也政和中蔡京當國悉
加都知押班以大夫之名曰知省事曰同知省事曰簽
書省此按蔡龍圖舊典也止齋云京改都知為知省事
副同知為同知押班為簽書以效樞府事人易走馬承
受而為亷訪使凡節度觀察防禦團練並為正任非惟
名器濫䙝而童貫得以專兵稔釁矣夫京之改武官制
也實壬辰嵗也自是而至靖康丙午止十五年耳十五
[160-19b]
年之間女真已有窺伺河洛之志併吞夷夏之心彼方
習勒戎馬戰陣之事而此乃紛更武官虚名大抵皆取
唐之武散官階與漢魏以來武官之名而雜就焉何異
大盗隱伏門屛而家相方率歌童舞女雅修擊刺之容
乎興衰治亂莫係於人事如此猥歸之天數不可得矣
愚又甞因是而推原改制變法之由而有感焉熈寧壬
子王安石之新法行此一變也元豐壬戍蔡確之官制
行此再變也元祐初年方復祖宗之舊而紹聖甲戌章
[160-20a]
子厚重行熈豐之法此三變也崇觀宣政蔡京用事最
久而紛亂法度非止一端此又其變之大者四變之餘
靖康之禍作矣夫自熈寧壬子止於靖康丙午五十餘
年之間而法度四變新法再行而終廢官制遂變而不
復國有棼絲之擾民無一日之安禍胎於王安石吕惠
卿長於蔡確章子厚成於蔡京王黼天下本無事庸人
自擾之其斯之謂乎
新舊官制宋初庻官只存空名元豐新制以階易官唐
[160-20b]
人之階二十九宋初之階十有五而元豐之階三十四
而參錯二制而損益之也左右之制置於元祐紹聖罷
之惟存其五而五者之名則定於大觀選人之制起於
宋初崇寧七階已定其四而三者之名則更於政和此
其建置之大凡也蓋國初懲藩鎮之弊朝官文臣出領
外寄郎曹卿監皆為虚名特以是寓禄秩班位序而已
而所典之事則别有職存也熈寧天子厲意更新制條
例之司設檢正之官兵部軍器大理將作學官司農各
[160-21a]
已修置董正治官之屬舉矣而名猶未正也乃元豐之
三年取唐六典而與羣臣講明之踰二年而法成本末
次第歴歴條舉或正而治之或旁而治之或統而治之
其為治備矣然議者猶慮其無甄别流品也故元祐為
之分左右焉而議者猶慮其沮人為善也故紹聖罷之
而存其五焉所以存者謂卿監以上則不可不分之也
若乃文林儒林登仕將仕在唐有之宋初已有之元豐
正名至承務而止選人之四等七資未暇釐正此崇寧
[160-21b]
所以必更其七而政和又定其四也歟雖然此特其制
然也而其意之異同則有不可不論者且兩制以上不
遷卿監舊法也而今也自朝請大夫直遷太中大夫此
非有合於古歟少卿監以七十員為額舊法也而今也
官至朝請大夫而止待朝議有闕則補此非有合於古
歟合者固多矣而不合者亦不少也蓋祖宗舊制所以
甄别流品者至為嚴宻宰執侍從之遷為一等卿列舘
職之遷為一等進士為一等世賞雜流各為一等且進
[160-22a]
士等遷司諫一人及第并制科遷祠部進士出身遷屯
田世賞遷虞部雜流遷水部夫司諫祠部屯田虞部今
之一朝奉郎也而甄别若此今有之乎六曹侍郎其遷
不等侍從臣寮自禮部遷户部户部遷吏部常調臣寮
自工部遷刑部刑部遷兵部夫六曹侍郎今之一正議
大夫也而甄别若此今有之乎舊制前行郎中進士則
遷太常少卿非進士則遷司農衛尉少卿由司農衛尉
少卿入光禄少卿今以一朝議該之是十二年之官一
[160-22b]
遷即為之矣舊制六部尚書侍從則歴禮部户部吏部
常調則自工而刑自刑而兵累而至吏部今以一銀青
光禄該之是十二年之官八年俱歴之矣昔之流品甄
别今之流品混淆昔之官品難於進今之官品易於高
流品有品則人安其分而無僥倖希覬之心官品不輕
則名器加重而天下知所趍向今則反是嗚呼安得如
丁隲者而與之語祖宗之制哉安得如畢仲舒者而與
之論祖宗之制哉
[160-23a]
省冗官言冗官之策於今日者將省其職乎抑省其員
乎抑省其入仕之人乎元祐之减罷諸司建炎之罷倂
官屬此省其職也祥符之樞宻直學士以六員為式治
平之少卿監以七十員為額此省其員也開寳之罷流
外慶厯之减任子此省其入仕之人也以翟思之奏攷
之禮部有侍郎郎中員外祠部亦置郎中而太常又有
少卿博士丞簿其實皆禮官也户部之有司農主客之
有鴻臚庫部有太僕衛尉工部水部有三監卒皆重復
[160-23b]
置官翟思之言於哲宗如此至于今日又可知也又况
祖宗時大縣置丞小縣不置今之縣不置丞者鮮矣大
郡具僚屬小郡不具今之郡不具僚屬者鮮矣職之冗
也如此其可不省乎以蘇子由之序攷之節度視皇祐
八倍防禦視皇祐十倍大夫七倍景徳朝奉郎六倍景
徳承議奉議郎三倍景徳子由之言於哲宗也如此至
于今日又可知也又况祖宗朝未始有添差也而今也
有添差而再任者有添差而釐務者祖宗之時未甞有
[160-24a]
借補也而今也借補小使臣或至三五十萬員之冗也
如此其可不省之乎嗟夫是固可省也而亦不易省也
方今入仕之路廣得仕之員狹紆朱滿路襲紫成林率
一官而三四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
不止一人以今之職以今之員猶懼其無以處之也况
又可省乎哉盍亦清其入仕之源乎上官均有言今之
文職入流者凡四武職入流者凡三進士武舉得之也
艱在所不論而四者之冗有可罷者有可裁抑者四者
[160-24b]
之外又有攝官焉夫攝官之濫特止一方鬻爵之舉隨
創則隨罷在今日亦不必深講也如資䕃如特科如雜
流此皆蠧弊之根冗者其可不加之察乎建隆初禮部
稱齋郎裁十五人兵部補洗馬裁十二人至於慶厯則
有任學士二十年而出京官二十人者矣未離襁褓已
紆簮紱彼烏知國政民事為如何哉嘉祐推恩裁數十
人治平三百人熈寧之六年乃至四五百人日暮途逺
求田問舍之不暇何暇謀國家事哉有司胥吏主行文
[160-25a]
書積勤累日例該禄仕至於三省人吏尤為優幸或以
减年而出官或坐理資任而至郡守玩弄文法奸巧百
端又豈能盡易昔之故態哉三冗未除百蠧随至譬如
决水於不流之澤前者未去後者方増不至於决堤决
防不止不自其流而疏之浚之决之注之亦終於不可
為也已○權行守試漢人守試之法滿嵗稱職者為真
不稱者歸本官亦良法也元豐之制高一品為行下一
品為守下一品為試品同則否元祐以來行守試之外
[160-25b]
又有所謂權者所以待資淺之人也夫階尊官卑者為
行階卑官尊者為守官與階卑為行不守若是足矣而
守之下有試焉試之下有權焉崇寧盡復元豐之法去
權而用行守試至于中興而後元豐元祐之法並用矣
 
 
 
 羣書考索續集卷二十九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