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羣書考索 > 群書考索 續集卷十四
[145-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續集卷十四
            宋 章如愚 編
  諸史門
   史記前漢書
與善隱而彰懲惡直而寛遷之𫝊亷頗也議救閼與之
失不載焉見之趙奢𫝊𫝊酈食其也謀撓楚權之謬不
載焉見之留侯𫝊固之𫝊周勃也汗出洽背之耻不載
[145-1b]
焉見之王陵𫝊𫝊董仲舒也議和親之䟽不載焉見之
匈奴𫝊夫頗食其勃仲舒皆功十而過一者也茍列一
以疵十後之庸人必曰知如亷頗辨如酈食其忠如周
勃賢如董仲舒而十功不能贖一過則将苦其難而怠
矣是故本傳晦之而他𫝊發之則其與善也不亦隱而
彰乎遷論蘇秦稱其知過人不使獨蒙惡聲論北宫伯
子多其愛人長者固贊張湯與其推賢揚善贊酷吏人
有所褒不獨暴其惡夫秦伯子湯酷吏皆過十而功一
[145-2a]
者也茍舉十以廢一後之凶人必曰蘇秦北宫伯子張
湯酷吏雖有善不録矣吾復何望哉是窒其自新之路
而堅其肆惡之志者也故於𫝊詳之於論於贊復明之
則其懲惡也不亦直而寛乎老泉/史論
固依遷之藩籬女后臨朝異事也遷必紀匹夫倡亂異
事也遷必取刺客游俠譎詐之異行也遷必𫝊遷紀吕
而固亦紀吕固好同乎遷也遷取陳而固亦取陳固好
同乎遷也損十表而為八増八書而志十因天官為天
[145-2b]
文以封禪為郊祀因河渠為溝洫不能自立一家依依
乎遷之藩籬下此固所以不能無失也同/上
遷固皆有失自古史才為難左氏而下得司馬遷司馬
遷而下得班固至於范曄陳夀之徒又為班馬之亞其才
如鱗之差而不齊也嘗歎司馬遷如彼其才如彼其所
瞻而不能深入聖人之道以為已病先黄老後六經髙
游俠重貨殖則班固既言之矣又世家孔子而不為𫝊
使孔子與陳項争列欲尊大聖人而反小之其所以稱
[145-3a]
夫子者識會稽之骨辨羶羊之性道楛矢之異測桓僖
之灾斯以為聖而已矣一何其鄙陋也及讀班氏史則
與遷同其弊惜乎有史才而皆不能全也固能言遷之
失而不知已之妄豈非有離婁之明而不見目睫者耶
遷之自序已嘗分九流矣及固為藝文志迹其餘説遂
以儒者與道法隂陽名墨縱横雜家農家分峙而齊驅
且其説曰王道既微時君世主好尚殊方九家之術蠭出
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説取合諸侯嗚呼固
[145-3b]
以為儒者取合於世而已乎宜固之附竇憲而死於非
義也汝水釣/翁文
史記當呼漢祖為漢王漢書不當加以漢字著魯史者
不呼其上曰周王如史記者事摠古今勢無主客故言
及漢祖多為漢王斯亦未為累也班氏既分裂史記定
名漢書至於述髙祖為公王之時皆不除沛漢之字凡
有異方降欵者以歸漢為文肇自班書首為此失迄于
仲豫仍踵前非積習相𫝊曽無先覺者矣史/通
[145-4a]
班史載陳渉事不當用遷史文皇甫謐載嚴君平事不
當用班史語史記陳渉世家稱其子孫至今血食漢書
復有渉𫝊乃具載遷文按遷之言今孝武之世也固之
言今當孝明世也事出百年語同一理即如是豈陳氏
苗裔祚流東京者乎斯必不然漢書又云嚴君平既卒
蜀人至今稱之皇甫謐全録斯語載於髙士𫝊夫孟堅
士安年代垂隔至今之説豈可同云夫班之習馬其非
既如彼謐之承固其失又如此迷而不悟奚其是乎同/上
[145-4b]
史記不當以無恤為賢漢書不當以韓信為賢史記世
家有云趙鞅諸子無恤最賢夫賢者當以仁恕為先禮
遜居本至如詐而安忍貪而無親鯨鯢是儔犬豕不若
焉得謂之賢哉又漢書云蕭何知韓信賢按賢者處世
夷險若一不隕穫於貧賤不充詘於富貴如淮隂初在
側微墮業無行復居榮貴滿盈速禍美其善将呼為才
畧則可矣必以賢為目不其謬乎並史/通
言簡而意盡洎班馬二史雖多謬五經必求其所長亦
[145-5a]
時值斯語至若髙祖亡蕭何如失左右手漢兵敗績睢
水為之不流董生乗馬三年不知牝牡翟公之門可張
雀羅則其例也同/上
遷未為全得固亦未可非逮史漢繼作踵武相承王充
著書既甲班而乙馬張輔持論又劣固而優遷然此二
書雖互有修短遞聞得失而大抵同風可為連類張晏
云遷沒後亡龜䇿日者𫝊禇先生補其所缺言詞鄙陋
非遷本意按遷所撰五帝本紀七十列傳稱虞舜見阨
[145-5b]
遂匿空而出宣尼既殂門人推奉有若其言為鄙又甚
於兹安得獨罪禇生而全宗馬氏也劉軌思商𣙜漢史
雅重班才惟譏其本紀不列少帝而輙編髙后按宏非
劉氏而竊養漢宫時天下無主吕宗稱制故僣其嵗月
寄以編年而野雞行事自具外戚譬夫成為孺子史刋
攝政之年厲亡流彘厯紀共和之日而周召二公各世
家有𫝊班氏式遵曩例殊合事宜豈謂雖濬發於巧心
反受嗤於拙目也史/通
[145-6a]
遷固載事之失按劉氏初興書惟陸賈而已子長述楚
漢之事専及此書譬夫行不由徑出不由户未之聞也
然觀遷之所載往往與舊不同如酈生之初謁沛公髙
祖之長歌鴻鵠非惟文句有别遂乃事理皆殊又韓王
名信都而輙去都留信用使稱其名姓令與淮隂不别
班氏一准太史曽無弛張静言思之深所未了同/上
太史公諸表為是班固古今人表為非觀太史公之創
表也於帝王則叙其子孫於公侯則紀其年月列行縈
[145-6b]
紆以相属編字戢習而相排雖燕越萬里而於徑寸之
内犬牙可接雖昭穆九代而於方寸之中鴈行有序使
讀者閲文便覩舉目可詳此其所以為快也如班氏之
古今人表者唯以品藻賢愚激揚善惡為務爾既非國
家遞襲禄位相承而亦複界重行狹書細字比於它表
殆非其類歟蓋人列古今本殊表限必恡而不去則宜
以志名篇始自上上終于下下並當明為標榜顯列科
條以種類為篇章持優劣為次第史/通
[145-7a]
遷固易地而處本無優劣或問張輔著班馬優劣論云
遷叙三千年事五十萬言固叙百年事八十萬言是固
不如遷也斯言為是乎曰不然按太史公書上起黄帝
下盡宗周年代雖存事跡殊略至戰國已下始有可觀
然遷雖叙三千年事其間詳備者惟漢興七十餘載而
已其省也如彼其煩也則如此求諸折中未見其宜班
書全取史記仍去其日者倉公等𫝊以為其事煩蕪不足
編次故也若使遷固易地而處撰成其書将恐多言費
[145-7b]
辭有踰班氏安得以此而定其優劣耶同/上
   史記前後漢書
二史載虚文為非馬卿之子虚上林揚雄之甘泉羽獵班固
西都馬融廣成喻過其體詞沒其義繁華而失實流宕而忘
返無禆勸奬有長奸詐而前後史漢皆書列傳不其謬乎史/通
互相譏誚固譏遷失而固亦未為得曄譏固失而曄益
甚至夀復爾史之才誠難矣老泉/史論
   前漢書
[145-8a]
不當蹈襲遷論以足其書不當取遷雄之自序固贊漢
自創業至麟趾之間襲蹈遷論以足其書者過半且褒
賢貶不肖誠己意也盡己意而已今又剽他人之言以
足之彼既言矣申言之何益及其𫝊遷雄皆取其自叙
屑屑然曲記其世系固於它𫝊豈若是之備哉彼遷雄
自序可也已因之非也此固之失也同/上
表書王侯號諡姓名皆有深意固之表八而王侯六書
其人也必曰某土某王若侯某或功臣外姓則加其姓
[145-8b]
於首目之曰號謚姓名此異姓列侯之例也諸侯王
其目止號謚豈以其尊故不名之耶不名之而實名
之豈以不名則不著耶此同姓諸侯王之例也王子侯
其目為二上則曰號謚名號謚之而復名之殺一等矣
此同姓列侯之例也及其下則曰號謚姓名夫以同姓
列侯而加之異姓之例何哉察其故蓋元始之間王莾
偽褒宗室而封之者也非天子親親而封之者也宗室
天子不能封而使王莾封之故從異姓例亦示天子不
[145-9a]
能有其同姓也将使後之人君觀之則曰權之歸於臣
雖同姓不能有名器誠不可以假人矣同/上
固善採掇漢事充于簡册漢之文帝號為極盛非有髙
識誰能紀摭唐柳宗元謂漢風雅敷施天下自天子至
于公卿大夫士庶人咸通焉孟堅抜其尤者充于簡䇿
則二百三十年間列辟之逹道名臣之大範賢能之志
業黔黎之風美焉陳季雅/博議
孺子不當書於莽𫝊况神璽在握火徳猶存而居攝建
[145-9b]
年不編平紀之末五子主祭咸書莾𫝊之中遂令漢餘
數歳湮沒無覩求之正朔不亦厚誣同/上
不當以嚴延年比子貢冉有又云嚴延年精悍敏㨗雖
子貢冉有通於政事不能擬也夫以編名酷吏列號屠
伯而比孔門逹者豈其倫哉史/通
漢書倣史記後人倣漢書漢書家者其先出於班固司
馬遷撰史記終於今上自太初已下闕而不録班彪因
之演成後記以續前篇至子固乃斷自髙祖盡于王莽為
[145-10a]
十二紀十志八表七十列傳勒成一史自為漢書昔虞
夏之典商周之誥孔氏所撰皆謂之書夫以書為名亦
稽古之偉稱尋其創造皆准子長但不為世家改書曰
志而已自東漢已後作者相仍皆襲其名號無所變革
惟東觀曰記三國曰志然稱謂雖别而體制皆同史/通
漢書包舉一代尚書記周事終秦繆春秋述魯文止哀
公紀年不迨於魏亡史記唯論於漢始惟漢書者究西
都之首末窮劉氏之廢興包舉一代撰成一家言皆精
[145-10b]
練事甚該密同/上
古今人表品藻失次按班書古今人表仰包億載旁貫
百家分之以三科定之以九等其言甚髙其義甚惬及
至篇中所列奚不類於其叙哉若孔門逹者顔稱殆庶
至於它子難為等衰今乃先伯牛而後曽參進仲弓而
退冉有伯牛仲弓第一/曽子冉有第三求諸折中厥理無聞又楚王過
鄧三甥請殺之鄧侯不許卒亡鄧國今之鄧侯入下愚
之上第/七夫寕人負我為善獲戾特此效尤将何勸善如
[145-11a]
謂小不忍亂大謀失於用權故加其罪是則三甥見幾
而作决在未萌自可髙立標格寘諸雲漢何得止與鄧
侯鄰伍列在中庸下流三甥在/第六等而已哉又其叙晉文之
臣佐也舟之僑為上陽處父次士㑹為下之僑三等處/父四等士會
五/等其述燕丹之賔客也髙漸離居首荆軻亞之秦武陽
居末漸離五等荆軻/六等武陽七等斯並是非紊亂善惡紛拏或䇿駑
駘而捨騏驥以兹為監欲誰欺乎同/上
述漢書本末史記所書年止漢武太初已後闕而不録
[145-11b]
其後歆向揚雄等相次撰述迄於哀平猶名史記繼述/所作
至建武中司徒掾班彪以為其言鄙俗似不足以踵前
史又雄歆偽褒新室誤後惑衆不當垂之後代者也於
是採其舊事傍貫異聞作後傳六十五篇其子固以父
所撰未盡一家乃起元髙皇終乎王莾十有二世二百
三十年綜其行事上下通洽為漢書紀表志𫝊百篇其
事未畢㑹有上書云固私改作史記者有詔收繫悉録
家書封上固弟超詣闕自陳明帝引見言固續父所作
[145-12a]
不敢改易舊書帝意乃觧受詔卒業經二十餘載至章
帝建初中乃成固後坐竇氏事卒於洛陽獄書頗散亂
其妹曹大家博學能文奉詔校叙又選馬融等十人從
大家授讀其八表及天文志等猶未克成多是待詔東
觀馬續所作而古今人表猶不類本書獻帝以固書文
煩難省乃詔侍中荀悦依左氏𫝊體刪為漢紀三十篇
其言簡要與本傳並行同/上
相如𫝊乃自叙班固不知長卿為自叙𫝊具在其集中
[145-12b]
子長因録斯篇即為列傳班氏仍舊曽無改作尋固於
馬揚𫝊末皆云遷雄之自叙如此至此篇下獨無此言
蓋止慿太史之書未見文園之集故使言無畫一其例
不純史/通
觀班氏公孫宏𫝊贊直言漢之得人盛於武宣二代至
於平津善惡寂蔑無覩持論如是其義靡聞必務其美
辭愛而不棄則宜微有改易列於百官公卿表後庶尋
文究理頗相附㑹以兹編録不猶愈乎史/通
[145-13a]
   左傳荀悦漢紀
左傳非畧呉楚漢紀非簡匈奴孫盛稱左氏春秋書呉
楚則略荀悦漢紀述匈奴則簡蓋所以賤夷狄而貴諸
夏也按春秋之時諸國錯峙關梁不通史官所書罕能
周悉異乎炎漢之世四海一家馬遷乗𫝊以求自古遺
文而州郡上計皆先集太史若斯之備也况彼呉楚者
僻居南裔地隔江山去彼魯邦尤為遼闊丘明所録安
能備諸且必以蠻夷而故略也若駒支預於晉㑹長狄
[145-13b]
埋於魯國葛廬之辨牛鳴郯子之知鳥職斯皆邊隅小
國人品最微猶復收其𤨏事見於方冊安有主盟中國
勢廹宗周争長諸華威凌强晉而可遺之者哉又荀氏
著書抄撮班史其取事也中外一槩夷夏皆均非是獨
略胡鄉而偏詳漢室盛既疑丘明之擯呉楚遂誣仲豫
之抑匈奴可謂强奏庸音特為足曲者也史/通
   荀悦漢紀
不當以班彪王命論寘西漢之末漢書斷章事終新室
[145-14a]
如叔皮存殁附入中興而輙引與前書共編者蓋序𫝊
之常例耳荀悦既刪畧班史勒成漢紀而彪論王命
列在末篇夫以規諷隗囂翼戴光武忽以東都之事擢
居西漢之中必如是則賔戯幽通亦與同載者矣史/通
   前後漢書
二史不當目更始為劉元至如更始中興漢室光武所
臣雖事業不成而厯數終在班范二史皆以劉元為目
不其慢乎同/上
[145-14b]
   後漢書
不當抑聖公於𫝊内登文叔於紀首當漢氏之中興也
更始升壇改元寒暑三易世祖稱臣北面誠節不虧既
而兵敗長安共歸鄗邑兄亡弟及厯數相承作者乃抑
聖公於𫝊内登文叔於紀首事等躋僖獨先不窋夫東
觀秉筆容或謟於當時後來所修理當刋革者也同/上
姓名既書題目又顯不當又標為列女髙隱之類尋班
馬之為列傳皆具編其人姓名如行状然相似者則共
[145-15a]
歸一稱若刺客日者儒林循吏是也范曄移題目於𫝊
首厯姓名於卷中而猶於列傳之下注為列女髙隱等
目茍姓名既書題目又顯是則鄧禹冦恂之首當書為
公輔者矣岑彭呉漢之前當標為将帥者矣觸類而長
何止列女孝子髙隱獨行而已同/上
載更始事為非按後漢書更始𫝊稱其懦弱也其初即
位南面立朝羣臣羞愧流汗刮席不敢視夫以聖公身
在微賤已能結客報仇避難緑林名為豪傑安有貴為
[145-15b]
人主而反至於斯者乎将作者曲筆阿附獨成光武之
美諛言媚主用雪伯升之怨且中興之史出於東觀或
明皇所定或馬后攸刋而炎祚靈長簡書莫改遂使他
姓追撰空𫝊偽録者矣史/通
論之外不當復有贊曄作東漢盡變班馬之條例贊之
外又復有論以論而議其賢否然後以贊而揚之論之
文如班馬之贊贊之文如商周之頌其文拘礙局促無
一事之精詳此曄之弊也同/上
[145-16a]
紀載多失曄之史𫝊若酷吏宦者列女獨行多失其人
其間尤失者董宣以節義槩之酷吏鄭衆吕强以亷明
直諒槩之宦者蔡琰以忍耻事胡槩之列女李善王忳
以深仁厚義槩之獨行與夫前書張湯不載於酷吏史
記姚杜仇趙之徒不載於遊俠逺矣又其是非頗與聖
人異論竇武何進則戒以宋襄之違天論西域則惜張
騫班勇之遺佛書是欲将相茍免以為順天乎中國叛
聖人以奉戎神乎此曄之失也
[145-16b]
 
 
 
 
 
 
 
 羣書考索續集卷十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