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羣書考索 > 群書考索 後集卷四十四
[110-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後集卷四十四
            宋 章如愚 編
  兵門
   馬政類
周官校人掌王馬之政辨六馬之屬
 種馬 戎馬 齊馬 道馬 田馬 駑馬
天子有十二閑馬六種邦國六閑馬四種家四閑馬二
[110-1b]
種 趣馬掌王良馬 牧師掌牧地 廋人掌十有二
閑之政教 圉師掌教圉人掌養馬 圉人掌養馬芻
牧之事以役圉師 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
宣王修車馬以閑夷狄  齊景公有馬千駟
衞文公秉心塞淵騋牝三千 魯僖公牧于坰野
是時韓之戰晉侯乗小駟鄭入也慶鄭曰古者大事必
乗其産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今乘異産以從戎事必
亂及戰晉戎馬還濘而止左僖十/五年
[110-2a]
秦之先曰非子好馬周孝王使主馬於汧渭之間馬大
蕃息由此强盛
漢初民出筭賦以備車馬
 武帝於口賦錢人増三錢已補車騎馬
 昭帝元鳳二年其令郡國毋歛今年馬口錢本紀/
又令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食貨/志○是時有馬
者閑居則免三人之筭有事則當三人之卒其制優異
此内郡之制也至於邊郡則縱民蓄牧而官不禁
[110-2b]
 文帝時廐馬止有百餘匹下取給於邊郡故云
班氏居塞則致馬數千羣前漢書注/班固序○橋桃居塞則致
馬千匹漢書宣曲任氏/傳姓橋名桃○是時内郡之盛則衆庶街巷
有馬任陌之間成羣乘㹀牡者擯不聚會○邊郡之盛
則三十六苑分置西北邊其良者以給乗輿
 如淳曰漢儀注大僕牧師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邊
 西邊以郎為苑監官奴婢三萬人養馬三十萬匹師
 古曰武景雲中之縣也養鳥獸者通名為苑故謂牧
[110-3a]
 馬處為苑景帝紀中/元六年
至於武帝初年單于入塞見馬布野而無人牧者○及
武帝即位征伐四夷而馬尤甚往來食長安者數萬匹
食貨/志○暨大將軍驃騎屢出而馬大耗乏死者十餘萬
食貨/志
 元狩五年天下馬少平牡馬匹二十萬帝紀/
  如淳曰貴平牡賈欲使人競畜馬
於是行一切之令封君以下至三百石吏以上差出牝
[110-3b]
食貨/志○所在置亭以蓄之則内郡庶民之有馬與望
復卒難矣
又令民得蓄邊縣者既使從君假馬母三歲而收其息
什一則邊縣豪民欲廣蓄牧者難矣
 誅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蓄邊縣官假馬每三歲
 而歸及息什一以除吿緡用充入新秦中 車騎馬
 乏縣官錢少買馬難得廼著令令封君以下至三百
 石吏以上差出牝馬天下亭亭有畜牸馬歲課息
[110-4a]
又匿馬者有罪有以列侯匿馬而腰斬者
 功臣表黎須侯召奴
有以民或匿馬馬不具而長安令幾坐死者汲黯/傳○故
馬益耗而不足用其内郡則籍吏民馬補車騎馬
 武紀太初二年五月籍吏民馬補車騎馬
邊郡則發酒泉騾駞負食出玉門闗
 武紀太初三年貳師將軍三萬騎出酒泉
末年輪臺之詔修馬復令○又令郡國各上蓄馬方畧
[110-4b]
以備邊闕則漢世之馬大畧可紀矣
 監牧之地在樓煩孟康曰漢馬高五尺六寸齒未平
 不出闗昭帝始元五年罷馬弩闗是也
後漢光武中興息馬論道時馬援好騎得駱越鑄銅為
馬上之詔置宣政殿以為名馬式 至唐而馬政尤詳

其置官也領以太僕屬有牧監副監監有丞丞有主簿
直司團官牧尉之屬歲課功進儀鳳中以李思文檢校
[110-5a]
隴右諸牧監使牧監有使始於此後又有厩閑使又置
四使 東西南北
其立廐也天子之御左右六閑
 飛黄 吉良 龍媒 騊駼 駃騠 夭苑
總有十二閑為二廐 祥麟鳳苑
其後又増飛龍廐自貞觀至麟徳置八坊
 保樂  甘露  南浦潤 北浦潤
 岐陽  太平  宜禄  安定
[110-5b]
凡馬五千為上監三千為中監餘為下監後益置八監
於鹽州三監於嵐州
其牧養也初得隋馬三千於赤岸澤徙之隴右監牧之
制始於此用張萬歲領羣牧自貞觀至麟徳馬七十萬
六千疋時天下以一縑易一馬○又王毛仲掌之初監
馬二十四萬後乃四十三萬𤣥宗嘉之自萬歳失職馬
政頗廢
其督責也凡馬生死歲終監牧使廵察以功過相除為
[110-6a]
考課景雲二年詔羣牧歲出髙品御史按察之
其市馬也開元初國馬益耗姜晦晴以空名吿身市馬
於六胡州其後𤣥宗於受降城為互市以金帛市馬於
河東朔方隴右牧之馬乃益壯動以萬計故秦漢以來
唐馬最盛唐志/
宋朝太祖建隆三年十二月五代監牧多廢官失其守
國馬無復蕃息時但有左右飛龍院上始置養馬二務
歲遣中使詣邊州市馬自是閑廐始充矣通畧/○乾徳
[110-6b]
六年八月庚午九月己酉十月辛酉上幸飛龍院
太宗謂諸將曰諸軍養馬多有死損苟主將部轄有方
躬親秣飼依時放牧豈有斃死之理○李覺言戎人蓄
牧旋逐水草不拘游牝順其物性是以蓄滋○太平興
國二年六月乙卯幸飛龍院○興國四年先是詔中使
趙守倫優給價和市在京及諸州民間私馬於是得十
七萬三千五百七十九疋
 本志載市馬事在興國四年按正月即出師恐在四
[110-7a]
 年以前矣實録别本載趙守倫市馬數在四年十一
 月乙巳前今因之葢市馬前此已及此乃上其所得
 之數也長編/
太平興國五年上既平太原遂觀兵范陽得汾晉首薊
之馬凡四萬二千餘疋國馬増多乃詔於景陽門外新
作四廐名曰天駟監左右各二以左右飛龍使為左右
天廐使閑廐使為崇儀使内廐馬既充牣始分置諸州
牧養
[110-7b]
 改崇儀使實録在甲申今從本紀并書之
余靖言國家自來於河東陜西㳂邊等處估賈畨馬自
西賊不庭買馬數少不足國用○太平興國六年詔曰
歲於邊郡市馬償以善價内屬戎人驅馬詣闕者悉令
縣次給食○太平興國八年十二月己酉詔戎人鬻馬
官取良而禁駑又禁民私市往來死者甚衆戎人少利
由是歲入之數不充自今委長吏謹市馬之良駑者印
以記之許民私市○雍熈元年六月壬寅禁邊臣於境
[110-8a]
外寄土種蒔及所市蕃馬勿得虧其直○雍熈二年改
天廐院為騏驥院天駟監天廐坊自河北府洛陽至許
州鎮監凡十八監○雍熈四年詔北敵未平方資戰騎
分遣使臣收買京城諸道私家所産之馬○雍熈中太
宗甞幸天駟監閱馬會要/○端拱元年國子司業孔維
上言欲請禁原蠶以益國馬太宗覧奏稱嘉付史館○
端拱元年國子博士李覺上言欲請冀北燕代馬之所
生羌戎之所恃也故制敵之用實資騎兵為急議者以
[110-8b]
為欲國之多馬在㗖戎以利使重譯而至焉然市馬之
費歲益而廐牧之數不加者葢失其生息之理也○淳
化二年上謂侍臣曰國家蓄馬備邊最為急務而諸州
牧監歲多瘦死養飼失時枉致疾斃近令取數十槽致
殿庭命圉人視其芻秣教以醫養之法庶革其弊㑹要/
○淳化三年九月甲寅幸天駟監○淳化五年初内侍
趙守倫請以諸州牧龍坊畜牝馬萬五千疋逐水草放
牧不費芻秣所生駒子可資軍用詔從之自是牧馬頗
[110-9a]
蕃息未幾守倫復上言歲約駒子等級遷擢否者罰亦
如之以為懲勸駒子生即時付籍以聞庶其盡心養飼
無有所隠詔並從之長編/
真宗咸平二年置羣牧司○咸平三年羣牧司總内外
馬政其後歲遣判官一人廵行諸監取孳生駒二歲已
上者㸃印之左右騏驥院六坊監上留馬二千餘疋皆
三月出就牧放秋冬而入其御馬凖備用者在京師○
景徳四年上謂近臣曰今國馬蕃息當命内侍二人分
[110-9b]
掌左右監牧比來朱㢲閻承翰専領此務頗為幹舉然
思得大臣總制以集其事當命陳堯叟領之堯叟曰臣
居宥宻之職而與承翰聮事合避外議上曰國事戎馬
之本係于樞司機要之運然當别置使名卿勿辭也寳/
訓/○自罷兵之後言者頗以國馬煩耗歲費縑繒雖市
得尤衆而損失亦多知樞宻院事陳堯叟獨謂羣牧之
設國家巨防今愚淺之說以馬為不急之務則士卒亦
當遣而還農也作羣牧議以獻勒石大名監乙巳置羣
[110-10a]
牧制置使命堯叟兼之堯叟初為羣牧使及掌樞宻即
罷其任長編/○大中祥符四年十一月壬午知河南府
馮拯言官市芻粟望增給其直陳堯叟曰増直以市不
若徙馬他所京師馬舊留二萬今留七千自餘悉付外
監仍欲於七千之中更以四千付淳澤監歲可省芻粟
三百餘萬若有給賜朝取夕至矣從之○上又曰馬及
十萬當且止也王旦曰聴民間畜養官中緩急以本直
市之猶外廐爾且所費芻粟皆出兩税少損馬食用資
[110-10b]
軍儲亦當世之切務馬知節曰馬多不精若十萬疋選
可用者當得四五萬耳多畜駑弱大費愈甚上然之長/
編/
仁宗天聖四年九月戊申三司請市糴芻粟上因問輔
臣諸坊監牧馬幾何王曽對曰當今比五代馬多數倍
計芻秣費歲不下數百萬葢措置利害失其要若以陜
西蕃部入中馬立定數餘聴民間市易二三年間必大
蕃息此與畜之外廐無異也上然之祖宗舊制以羣牧
[110-11a]
司總天下馬政其屬有左右騏驥院分領左右天駟監
左右天廐坊其畜病馬有牧養上下監收兵校長有提
舉指揮使副使員監之寮十將節級獸醫槽頭刷刨長
行調上乘有小底諸監之在外者知州通判兼領之各
據芻地列棚并課士卒春夏出牧秋冬入廐孶息有賞
耗亡有罰其為條教甚備然馬之孶息不足以待國用
常市於邊州長編/○嘉祐五年命翰林學士吴奎户部
副使吴中復度支判官王安石右正言王陶仝相度牧
[110-11b]
馬利害以聞時國馬之政因循不舉言者故為當有更
革也長編/○丁度為羣牧使上言天聖中牧馬至十餘
萬其後言者以天下無事遂廢八監陜西河東歲市馬
一萬二百尤能補京畿塞下之闕自用兵數年所市馬
比常歲特三之一請下令河東京東京西淮南籍丁壯
為兵處有能蓄一戰馬者與免二丁仍不升户等以備
緩急如此則國馬蕃矣事畧/宋祁上仁宗乞罷河東陜
西馬禁民間與蕃落自相貨買
[110-12a]
英宗治平四年羣牧司言乞於河北河東陜西有都總
管處皆置一監令陜西監牧司以所市馬約上京年額
外餘分掇諸監則他日本路軍馬可以自辦詔遣官司
逐路帥臣度地置監羣牧判官劉航河北屯田郎中孫
珪河東監牧司判官李師錫陜西長編/○先是環慶經
畧路李肅之鄜延陸詵陜西制置李師錫並言六路元
係草官地又宻邇西界難以興置馬監詔陜西監牧司
廣市善種務令蕃息長編/○唐介知太原請於交城縣
[110-12b]
置馬監詔比部員外郎崔台符相視得汾州故牧地三
千餘頃其千二百餘頃民以租佃者令入租以給塞月
芻豆已從介請置監自沙苑發牝馬五百疋往交城上
謂文彦博曰馬政未盡善繇羣牧判官國兾蕃息以給
騎兵遂以台符權羣牧判官台符蒲隂人也尋詔台符
及劉航删修羣牧司敕令以詳及宋朝故事増損刪定
並奏取㫖長編/
神宗熈寧元年九月宋朝初以左右騏驥院總馬政景
[110-13a]
祐中始増置羣牧使至是上以使領雖重而不躬廵故
馬不蕃息乙酉乃詔更馬政分河南北置兩使以羣牧
判官劉航崔台符為之勿𨽻羣牧後又詔屬樞宻院所
總牧地河南六監三萬三千頃河北六監三萬三千頃
既而台符請以牧餘地募民耕出租從之通畧/○熈寧
三年陜西宣撫司言官司比乏良馬葢以官價賤乞應
買馬州軍増價市之於是詔惟騍馬不増外其秦渭原
州徳順軍見買大馬増價有差如價髙商人不願中官
[110-13b]
者聴民間收買長編/○熈寧七年曽孝寛言慶歴甞詔
河北州軍每户養被甲馬一疋乞檢會施行户馬始此
○熈寧八年詔沙苑監𨽻羣牧司餘入監及河南北兩
監牧司並廢以中書樞宻院言河南北三十二監自熈
寧二年至五年歲出馬千六百四十疋可給騎兵者二
百六十餘止堪給馬鋪兩監牧歲費及所占牧地約牧
租錢總五十三萬九千六百三十八緡計所出馬為錢
三萬六千四百九十六緡而以得不稱失故廢之以牧
[110-14a]
地租給市易務茶本錢外餘寄常平籍出息以給售馬
之直長編/○文彦博言東平監○天禧年曽廢末幾復
置枉有勞費○文彦博上神宗言賦牧地與農民歛其
租課散國馬於編户責其孳息不知所賦之地皆可耕
乎户配一馬縶之維之皆可蕃息乎坊監廐庫棚庌井
泉官廨營房七八十年經畫成就罷廢後蕩然一空○
元豐三年正月羣牧司言岐廢監租課等錢共一百十
六萬緡有竒詔羣牧使韓縝副使張誠一並賜銀絹各
[110-14b]
五百餘共賜錢五千緡令樞宻院均給官吏長編/○文
彦博言不用元豐時其弊乃見神宗嘆曰朕有愧於文
彦博矣王珪曰罷祖宗馬監自是王安石上曰安石相
誤豈獨此一事
哲宗元祐元年二月兵部言畿甸馬監已行廢罷即合
於諸路相度置監乞差官前去經畫詔庫部郎中郭茂
恂往陜西河東路按行相度以聞長/編元祐元年七月成都
府利州路鈐轄司奏提舉陜西等路買馬監牧公事陸
[110-15a]
師閔奏勘會成都府利州路經制買馬司凖朝㫖於雅
州靈闗嘉州中鎮等寨置場買馬數内雅州靈闗寨並
無蕃馬有無未曽置場外其嘉州中鎮寨雖曽置場亦
無買到馬數今來未敢廢罷奉㫖令成都府利州路經
制買馬司凖朝㫖於雅州靈闗嘉州中鎮等寨置場買
馬數内雅州靈闗寨並無蕃馬有無未曽置場外其嘉
州中鎮寨雖曽置場亦無買到馬數今來未敢廢罷奉
㫖令成都府利州路鈐轄司相度聞奏本司今相度雅
[110-15b]
州靈闗嘉州中鎮等寨置場買馬並合廢罷從之長編/
紹聖元年正月太僕寺言馬政在朝廷最為重事要在
蕃息不失武備詔令太僕寺講䆒的確利害條畫以聞
長編/
高宗紹興二年上謂輔臣吕頥浩曰若復孳生馬監當
就水草地是日條畫於饒州四望山等處以為牧地郡
守帶提領選差使臣五員専管牧養事上曰兵以馬政
為先唐開元間馬多至四十萬疋當時用一縑易一馬
[110-16a]
亦要得其人又如王毛仲陳馬若錦綉其盛如此聖政/
○紹興七年廣西進出格馬十匹御批留一匹餘付殿
前司上謂輔臣曰朕所留一匹幾似代北所生廣西亦
有此馬則馬之良者不必西北可知上因論春秋列國
不相通所用之馬皆取於國中而已今必於所産之地
而求則馬政不修之故也長編/○紹興十九年進呈賞
罰格上曰牧馬孳生為利甚博朕於近地親令牧養今
已見效每歲進呈馬駒皆是好馬若得牧馬萬匹各分
[110-16b]
諸軍牧養數年間便可濟用既免綱馬逺來且官無給
賞之費
孝宗淳熈三年五月癸亥王淮進呈步軍司相度牧馬
去處上曰前日牧馬官辭朕戒以愛護馬當如愛䕶已
身饑飽勞佚各隨時調節若己身所不能堪者馬亦不
能堪之但馬不能言吿訴不得耳龔茂良等奏云陛下
留神馬政曲盡物情不惟戒勑主者使之各各用心如
聖言及此其仁葢不可勝用矣聖政/
[110-17a]
淳熈十五年趙汝愚奏黎州買馬乞照舊法不拘尺寸
上曰祖宗時有西北馬可用黎馬止是覊縻今作戰馬
如何不及格尺所乞難行
凡市馬之處
 真宗咸平中河東則府州岢嵐軍陜西則秦渭涇原
 儀環慶階文州鎮戍軍川陜則益黎戎茂雅䕫州永
 康軍皆置務遣官以主之歲得五千餘匹以布帛茶
 他物凖其直舊用銅錢給之長編/○國興八年有司
[110-17b]
 言戎人得錢悉消鑄為器乃定此制其後諸州市蕃
 馬給直漸高務増數以為額課績景徳中戎事已息
 因詔條約之於仁宗景祐三年中再定諸州買額正
 額外更有省買額者
凡招馬之處
 秦渭階文之吐蕃迴紇上府之党項豐州之藏才族
 環州之白馬鼻家保家名市族涇儀延鄜火山保徳
 保安軍唐龍鎮制勝闗之諸蕃每歲皆給以空名勑
[110-18a]
 書委六邊長吏擇牙吏入蕃招募詣京師至則估馬
 司定其直御馬有三等祗應馬引駕馬從馬其次給
 用又有十五等一簡中馬二不得支使馬三添價馬
 四國信馬五臣寮馬六諸班馬七御龍直馬八捧日
 龍衛馬九拱聖馬十驍騎馬十一雲騎馬十二天武
 龍猛馬十三雜配事馬十四雜使馬十五馬鋪馬
凡馬之所出
 以府州為最葢生於黄河之中子河汶者為善種出
[110-18b]
 環慶者次之秦渭馬雖骨格高大而蹄薄多病文雅
 諸州為下止給本處兵級充鋪馬契丹馬骨格頗劣
 河北孶生昔曰本羣馬因其水土服習而少疾馬又
 泉福州及興化軍亦有州嶼馬皆低弱不堪披甲唯
 以給本道廂軍及江浙諸處鋪馬用之
凡馬羣之號
 十七字左騏驥院捧日馬内瓦倒印驍騎馬内中溝
 横印龍猛馬外尾側正印于字左騏驥院龍猛馬内
[110-19a]
 溝正印雜使馬内溝横印逓馬内瓦倒印右騏驥院
 雜使馬外瓦横印逓馬外尾側横印上字左騏驥院
 給諸班直諸軍員馬臨時印無定所立字右騏驥院
 給諸班直諸軍長行馬外人所印永字左騏驥院給
 諸班直諸軍長行馬外人所印又諸監三歲馬亦永
 字印瓦骨官字蕃戎所貢之馬及歲時收市之馬初
 用之牡印其項牝印其項諸監牧駒生歲亦如之凡
 馬骨相應圖法可充御馬者以官字印其項令圉師
[110-19b]
 調習之吉字兩院諸馬自龍猛馬已上稍駔駿者印
 以備近臣中謝生辰所賜及㨂選支用又坊馬部至
 京選配他處亦以吉字印汙溝天字國信馬及諸班
 拱聖驍騎馬舊用天字印○祥符中令以他字易之
 主字萬字與字來字小字官字自諸班馬而不參給
 諸用者無定額或以主字至小官字凡七等號印印
 之退字凡諸州軍和市馬不及等及選退斥賣者印
 之
[110-20a]
凡馬毛色之别
 九十一種叱潑之别八紅耳鴛鴦桃花丁香青騮騟
 紫騮青之别二純青䕶蘭白純白烏之别五純烏釣
 星歴面白脚䕶蘭赤之别五純赤釣星歴面白脚䕶
 蘭紫之别六純紫釣星歴面白脚緑鬃䕶蘭騘之别
 十一白騘釣星歴面白脚緑鬃䕶蘭駾之别十一白
 騘釣星歴面白脚并烏青花黄荏䥫䕶蘭赭白之别
 五純赭白釣星歴面白脚䕶蘭騮之别八棗金口燕
[110-20b]
 子黄黒釣星歴面白脚騧之别六純騧繡膞釣星歴
 面白脚䕶蘭騅之别五純騅釣星歴面白脚䕶蘭駼
 之别八青赤紫黄釣星歴靣白脚䕶蘭䭾䮧之别三
 駱起雲銀鍾驃之别七赤驃銀鬃黄釣星歴靣白脚
 䕶蘭北馬也以叱潑青白紫純色及緑鬃騮上騘赭
 驃騧白色赤為中荏騟騘駱䮂䮧為下
廣銳軍馬社
 河東兵廣銳兵悉是土人其馬皆是本軍團申選良
[110-21a]
 馬而置謂之馬社故廣銳之馬壯勇而少亡失馬死
 則社中共市而補之其後陜西振武亦願依此例
牧養
三代之牧養有養於官有藏於民所謂藏之於民如丘
甸歲取馬一匹之類是也
前漢衞青去病之徒伐匈奴亦有所謂官馬私馬
唐府兵未甞給馬初不過給之以錢使其自置到來府
兵法壊兵貧不足買馬然後方以監牧之馬給之
[110-21b]
漢有牧師諸苑三十六所馬至三十萬疋
唐有八坊四十八監馬至七十萬六千匹此漢唐牧馬
之大數也 若善其牧養之方而馬之最盛者則莫如
後魏葢拓跋氏本是北人芻秣乃其常故馬至二百餘
萬匹也
宋朝馬政自太祖講求其制當時要委羣牧司自春放
秋歸馬之出入莫不有法則○熈寧間曽孝寛領羣牧
奉行王荆公意於是罷羣牧吏不過欲區區小利自出
[110-22a]
買自此馬始衰却欲舉保馬户馬之法只為讀周禮不
詳當時大為民害葢井地不均兼并者衆什一之制未
行受田之制未定却獨舉養馬之制豈不重困
總論馬
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安
寧則以别尊卑之序有變則以濟逺近之行而兵之所
恃以取勝也文王伐玁狁其詩曰四牡業業宣王之攘
戎狄其詩曰我馬既閑騋牝三千則以言文公之美牧
[110-22b]
于坰野則以為僖公之頌周官之制兵藏於民而六卿
之馬其方乘其政官謂之司馬則以馬者政之所重也
乘謂之兵乘則以馬者民之所出也辨其屬則有校人
之官掌其牧馬則有牧師之職置醫巫所以攻其疾禁
原蠶所以全其類此先王畜馬之術也林之/竒文
又論馬
按周制掌政之官謂之司馬以馬者牧之有政也兵甸
之法謂之乘馬以馬者牧之有法也有校人以掌其政
[110-23a]
有牧師以掌其牧有巫馬以養其疾有趣馬以簡其節
日中而出日中而入此先王牧馬之術也
文王之伐玁狁也其詩曰四牡業業宣王之攘戎狄也
其詩曰我馬既同言衞文公者則曰騋牝三千頌魯僖
公者則曰牧于坰野文景之時令民養馬復卒孝武之
世平牡馬二十萬令人競蓄之故馬蕃於元狩元鼎之
際梁武帝置牧於河西而善水草也故馬蕃於太通之
時周之汧渭魯之坰野漢之樓煩唐之沙苑此西北牧
[110-23b]
馬之地也六朝置區於閩越藏之内地錢氏置監於婺
女號為馬海此東南牧馬之地也
又總論
馬政有三牧之於官一也蓄之於民二也市之於戎狄
三也宋内有天駟監外有十八監此官馬也民間蓄養
指為外廐此民馬也㳂邊筭郡估買蕃馬此戎馬也然
就是三者論之而監牧為尤重葢官之馬多不専貴於
民中國之馬多則不専倚於戎狄専責於民則民受其
[110-24a]
害専倚戎狄則戎狄享其利此累朝於監牧之制所以
必加之意也部轄有方秣飼以時時騰駒游牝順其物
性矣既置羣牧司又置羣牧使以大臣領焉何其重也
乾徳六年八月幸飛龍院九月又幸十月又幸一歲之
間凡三幸焉亦何其重也夫惟待之也重故其視之也
亦不輕蓄牧孶息自足國用民間與蕃落為市猶禁之
而黎馬不及格尺亦收之不問焉何者其所資者輕也
前天僖中甞廢東平監矣未幾而復置且天聖中甞廢
[110-24b]
八監矣未幾而復議已上逐改/事並見前葢所重在此則所輕在
彼此君臣上下所以必於是拳拳歟熈寧大臣為謀不
審聽曽孝寛之說而壊祖宗之制熈寧事/見前賦牧地與農
民散國馬於編户坊監廐庫棚庌井泉七八十年經畫
一日廢罷民受其病官乏其利文彦博/事見前中國不足求
之夷狄於是茶馬之職置矣見上茶/馬段元豐以後其
弊歴見天子慨然追念舊臣聖言及此誰執其咎
文彦博/事見前吁市馬於戎猶可言也責馬於民不可為
[110-25a]
也不然則户馬之法罷而茶馬之職至于今不易
亦必有説矣
總論茶馬
國初博易戎馬或以銅錢或以布帛
 國初河東川陜諸路買馬給以銅錢而戎人皆鑄錢
 為器 興國五年乃以布帛凖其直
或以銀絹
 元豐四年郭茂恂言欲専以茶博馬以彩帛博糧穀
[110-25b]
 及以茶馬併為一司竊聞昔時亦用茶兼金帛近歲
 始専用銀絹及錢鈔等况賣茶買馬事實相湏乞買
 馬通茶場從之
以錢則戎獲其器以金帛則戎獲其用彼之器用日見
其有餘而我之器用日形其不給二者皆非計之得也
熈寧以來講摘山之利得充廐之良中國得馬足以為
我利戎人得茶不能以為我害彼以食肉飲酪之性所
嗜惟茶
[110-26a]
 元符末程之邵言戎俗食肉飲酪故貴茶而病於難
 得願禁㳂邊鬻茶以蜀産易上乘詔可未幾易馬萬
 匹四朝/志
雖奔風逐電之駿有所不靳以我蜀産易彼上乗此誠
經乆之策者是則始行李杞蒲宗閔分主之
 成都記熈寧七年詔李杞蒲宗閔經畫川茶充秦鳳
 熈河路博馬杞於秦州宗閔於成都置司後改名都
 大提舉茶馬事元豐四年郭茂恂言茶司既不兼買
[110-26b]
 馬遂立法以害馬政乞併為一司從之
其分之者非以官有其職足以辦事歟其合之者非以
人自為見或至誤事歟官號都大提舉其職専也見上/
名兼三司判官其權重也
 熈寧十年李稷提舉茶場詔曰川茶一司創置雖乆
 未能就緒李稷風力可仗然權勢輕小可依李杞例
 兼三司判官仍委舉劾官吏
官屬自辟謹所擇也
[110-27a]
 應産茶市馬之處官屬許自辟置
官吏可劾伸其威也見上/仲秋為市四月而止順其時

 四朝史程之邵奏蜀茶馬歲以仲秋為市四月止
秦司半歲事訖歸川順其事也
 乾道四年虞允文奏祖宗朝茶馬於秦州成都各置
 司居治各半年排發馬月分居秦司訖即歸川司發
 茶乞依舊制從之
[110-27b]
夫惟所創有其人所用有其人故市馬愈多有至萬疋

 先帝市馬于邊有司倖賞率以駑駘充數 紹聖中
 程之邵始精㨂汰又以羡茶轉入熈秦市戰騎故馬
 炙而茶息厚馬至萬疋
茶息益厚有至百萬者
 舊蜀茶額二十萬至稷加為五十萬陸師閔代稷為
 百萬
[110-28a]
吁何其利之博也迨元祐改令諸法悉易而茶馬不廢
有由矣
 司馬光元祐初相罷諸路鹽錢法皆復其舊獨川陜
 茶以邊用未罷
及其後也奪於珠玉此制中廢
 建炎四年張浚奏大石進珠玉高宗曰大觀以來川
 茶不以博馬唯市珠玉故馬政廢缺
中興以來法度修舉故博馬之司置於紹興之四年威
[110-28b]
茂之場置於紹興之五年茶馬之官又置於紹興之七

 紹興四年從闗師古之請以乏戰馬始令四川宣撫
 司支茶博馬 五年宻院言已於永康軍威茂州置
 場 七年宰臣趙鼎言有㫖復置茶馬言凡三等上
 曰考其資歴命之
至于乾道川秦兩司凡得九千餘疋内而三衙外而江
上咸足其用矣
[110-29a]
 陳彌作言川秦兩司文黎珍叙南平長寧六州馬五
 千餘疋應副江上諸軍階州之峯貼和州之宕昌兩
 處馬四千餘匹應副三衙
吾然後知此制之有益於軍無害於國之為經乆可用
也或者猶曰宋公祁甞請損馬而益步
 祁言天下乆平馬益少臣請損馬而益步我能用步
 所長雖契丹多馬無所用之
田公况亦甞請益步而减騎
[110-29b]
 况請料邊兵益歩而减騎但五分得一足矣以一騎
 之費可贍步兵二人而又寛括馬之擾
吾用中國所長而已而何以馬為嗟夫二公所言權宜
之說也茍以我所長合夷狄所長不亦萬全之策乎抑
猶有說焉有市馬之政有養馬之政養之不至雖市之
多無益也嚴監牧之責逐水草之利牝馬二萬歲獲萬
駒馬安得而不繁夫苟離其牝牡飼以枯槁是馬之生
性滅矣何以能育此正李公覺所謂貴市於外夷而賤
[110-30a]
棄於中國也
 端拱元年李覺言市易之馬至于中國縶之維之飼
 以枯槁析牝牡制其生性因而减耗是貴市於外夷
 而賤棄於中國也宜减市馬之半直賜蓄牧之將卒
 大率牝馬二萬而駒收其半可歲獲萬匹十數年間
 馬必倍矣
周官一書於馬政為詳葢以是觀之林駉/文
 
[110-30b]
 
 
 
 
 
 
 
 羣書考索後集卷四十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