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羣書考索 > 群書考索 後集卷二十七
[093-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後集卷二十七
            宋 章如愚 編
  士門
   學制類
 宋朝神宗熙寧元年正月壬寅詔太學増置外舍生
 百員初太學置内舍生二百員官為給食至是員足
 逺方之士待次而入者蓋百餘人諫官滕甫劉庠並
[093-1b]
 以為言故有是詔新記書增太學生/百人舊記不書熙寧元年五月
 羣臣凖詔議學校貢舉多欲變改舊法獨殿中丞直
 史館判官吿院蘇軾奏曰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
 之法在於責實使君相有知人之才朝廷無責實之
 政則公卿侍從常慮無人况學校貢舉乎雖復古之
 制臣以為不足矣臣願陛下明敕有司試之以法言
 取之以實學通經術者雖樸不廢稍渉浮誕者雖工
 必黜則風俗稍厚學術近正庶幾忠實之士不至蹈
[093-2a]
 衰季之風則天下幸甚上得軾議喜曰吾固疑此得
 軾議釋然矣長/編○熙寧元年五月知制誥宋敏求因
 轉對上言州縣有學舍而無學官四方之士輕去鄉
 里者以求師也請州置學官三嵗以下務得士三百
 人今請二百人試詩賦論䇿糊名通考之如舊其百
 人請如赦文令州郡論薦轉運使審覈之太學生則
 委判國子監官至御試隨其所學而試之學有師故
 士不輕去鄉里隨其所學而試之則文辭經藝行實
[093-2b]
 之人皆無遺也其後官不數變易太學建三舍命舉
 人以官州置學官三路取百人多敏求發之也○熙
 寧四年十二月辛亥詔每嵗加賜國子監錢四千緡
 以增置學官生員用度不足故也○熙寧五年八月
 辛夘國子監外舍生以七百人為額日給食嵗賜萬
 緡戊戌詔賜懐州州學牧馬草地十頃○熙寧五年
 八月戊戌賜太學生葉適進士及第為試校書郎睦
 州推官鄆州州學教授適處州人管勾國子監張
[093-3a]
 琥等言適累試優等也○熙寧六年三月丙辰詔諸
 路學官委中書選京官朝官選人或舉充又詔諸路
 擇舉人最多州軍依五路法各置教授一員委國子
 監詢考通經品官及新及第出身進士可為諸路學
 官即具所著詞業以聞○熙寧十年二月戊子詔以
 光州固始縣户絶田賜國子監贍生員太學西門修
 築射圃聽諸生遇假日習射並從管勾國子監黄履
 請也○元豐二年五月戊辰朔上批太學外舍生檀
[093-3b]
 宗益上書所論完整學事頗有條理疑其應務之材
 在所司試判國子監李定嘗保奏自入學無殿罰同
 齋諸生稱其素行無缺可試校書郎充太學録○元
 豐二年八月丁巳詔益太學生員舍為八十齋每齋
 屋五間命入内東頭供奉官宋明臣管勾修展○元
 豐二年十二月乙巳御史中丞李定等言竊以取士
 兼察行藝則是古者鄉里之選蓋藝可以一日而校
 行則非歴嵗月不可攷今酌周官書考賓興之意為
[093-4a]
 太學三舍選察升補之法上國子監敕式令并學令
 凡百四十條詔行之法太學生檀宗益上書言太學
 教養之䇿有七一尊講官二重正録三正三舍四擇
 長諭五增小學六嚴責罰七崇司業上覽其言以為
 可行命定與畢仲衍蔡京范鏜張璪同立法至是上
 之太學置齋舍八十齋容三十人外舍生二千四舍
 生百總二千四百生員入學本貫若州給文據試而
 後入月一私試嵗一公試補内舍生間嵗又一試補
[093-4b]
 上舍生封彌謄録如貢舉法而上舍則學官不與考
 校諸齋月書學生行藝以帥教不戾規矩為行治經
 程文合格為藝齋長諭學録正直講主判官以次考
 察籍記公試外舍生入第一第二等㕘以所書行藝
 預籍者外内舍内舍生試入優平二等㕘以行藝升
 上舍分三等俱優為上一優一平為中俱平若一優
 一否為下上等命以官中等免禮部試下等免解以
 升補人行藝進退計人數多寡為學官之賞罰緣外
[093-5a]
 舍為姦者論如違制律不用去官赦原學正増為五
 人學録増為十人學録㕘以學生為之○元豐三年
 正月辛巳詔改國子監直講為太學博士每經二人
 ○元豐三年正月癸未増國子監嵗賜錢萬五千緡
 以國子監言嵗費錢三萬七千緡而所入纔二萬三
 千緡也○元豐三年四月辛酉増國子監嵗賜錢六
 十緡初給外舍生食人月為錢八百五十至是増至
 千一百故也○元豐三年五月乙丑編修學制所言
[093-5b]
 奉㫖立勢要及國子監生太學官親屬許不以鄉貫
 就開封應舉之法臣等㸔詳監以國子為名而無國
 子教養之實恐未稱朝廷建學育士之意乞應清要
 官親戚並令入監聴讀以二百人為額解發毋過四
 十人從之
 哲宗元祐元年十月乙未有詔齊盧宿常䖍穎同懐
 州各置教授一員○元祐元年十月癸丑劉摰言國
 子司業黄隱學不足以教人行不足以服衆又言故
[093-6a]
 相王安石訓經㫖視諸儒義説得聖人之意為多故
 先帝以其書立之於學以啓迪多士而安石晚年溺
 於字説釋典是以近制禁學者毋習此二字而已至
 其所頒經義蓋與先儒之說並行而兼存未嘗禁也
 隱猥見安石政事多已更改輒爾妄意迎合傳意因
 欲廢安石之學每見生員試卷引用隱輒排斥其説
 ○元祐元年十月癸丑吕陶言太學者教化之淵源
 所以風勸四方而示之表則一有不令何以誨人黄
[093-6b]
 𨼆素寡問學薄於操行且經義之説蓋無古今新舊
 惟貴其當先儒之傳注既未全是王氏之解亦未必
 盡非隱亦能誦記安石新義推尊而信嚮之久矣一
 旦聞朝廷欲議科舉則諷諭太學諸生凡程文字不
 可復從王氏新義或引用者類多黜降諸生亦聞安
 石之死而欲設齋致奠以伸師資之報者𨼆輒形忿
 怒將繩以率斂之法此尤可鄙也○元祐元年十月
 癸丑上官均言黄𨼆自官庠序將及一年考其行則
[093-7a]
 倨傲自任傾邪無常論其學則暗於經術不燭義理
 興建三舎以来學規弛廢取舎失平未有如今日者
 也願陛下博採公論早行罷免以副衆心訖不行
 元祐二年七月丁巳詔内外學官遷年三十以上歴
 任人充從御史中丞胡宗愈請也
  學官自罷試多出近臣論薦宗愈言學者初中科
  遽專師席請擇長才嘗歴任者充選本傳/
 元祐五年十二月丙午岑象言近嵗太學諸生無叩
[093-7b]
 問師資之益學官不以訓導為己任祕書省則多務
 燕閒少親讎校請立訓導之法定校讐之課及聞太
 學補試伺察不嚴有假手之弊詔令禮部祕書省長
 貳詳度以聞○元祐六年八月戊子朔知開封府范
 百禄轉對言三事其一曰太祖建隆元年正月是嵗
 二月四年四月太宗端拱元年八月淳化五年十一
 月真宗咸平二年七月皆幸國子監仁宗天聖二年
 八月己卯幸國子監謁文宣王召從臣升講堂令直
[093-8a]
 講馬龜符説論語一篇賜龜符三品服伏望陛下詔
 有司檢舉祖宗視學故事以待萬機之暇而賜臨觀
 焉今所陳幸太學可以美文明之化○紹聖元年五
 月辛亥詔内外學官非制科進士出身及上舍生入
 官者並罷○紹聖元年五月甲寅三省言學官已立
 試法耀洪吉饒潭䕫利廣桂䖍泉等州教授見係吏
 部差人詔自今三省選差
 徽宗崇寧三年十一月甲戌幸太學遂幸辟雍詔國
[093-8b]
 子司業吳絪蔣静各進官一等面賜三品服博士正
 録滿三考改合入官未滿三考人循兩資學生鄭南
 等十有六人授官餘免省試免文解恩賜有差
  詔㫖大觀二年正月一日有御製辟雍記今附此
  崇寧元年八月二十二日甲戌議建外學十月十
  七日戊辰初建辟雍御製辟雍記鄉舉里選之法
  掃蕩而士累於科舉學不為己舎本趨末道聽塗
  說以應有司之求僥倖一日行不考素賢愚雜揉
[093-9a]
  俾之從政不見大全鮮亷寡恥無不為己歴嵗千
  百有為之君雖絶俗髙見其設施注措終不能髣
  髴前古習尚卑陋市利之徒學非先王故也因誤
  承陋久莫能革惟我神考稽若古昔訓釋經義興
  置學校崇建師儒天下之士靡然向風始棄聲律
  雕篆之技遊意於道徳性命之理矣朕奉承先志
  追而述之罷廢科舉増教導之官即國郊之南度
  地相方建立黌舎因先王禮以制之樂以和之之
[093-9b]
  意命之曰辟雍外圓内方為屋一千八百七十二
  楹以居天下貢士首善於京又潤色熙豐之成法
  月書季考覈其行能待以嵗月士無苟得苟失之
  患推三舎法施於天下由外舎升於内舎内舎升
  於上舎由縣之上升於州由州之上升於辟雍由
  辟雍以登於太學司成率其屬稽其籍考其成升
  其尤者命之以官三年大比䇿以當世之務别其
  等差唱第於廷釋褐而任使之教養之政覃及蠻
[093-10a]
  貊絃歌之聲達於萬里父詔其子兄吿其弟相率
  以善曾不踰嵗咸以行實聞於朝廷載在仕版已
  踰千計非祖功宗徳休養平治何以臻此昔鄭人
  毁鄉校詩人序而刺之曰亂世則學校不修如今
  天下被教養之惠凡一十一萬餘人為屋以居之
  凡萬一千餘楹計其所費錢二百四十一萬餘貫
  穀五十五萬餘石庠序之盛多士濟濟視古無愧
  矣朕歴觀在昔教化成人倫明習俗美至於成人
[093-10b]
  有徳小子有造蓋上有立道興教之辭下有㤀利
  守義之士維持固結卜世三十卜年八百其遺波
  餘澤及於後世猶有存者則學校之數治道之首
  垂世之法無以過也文王作周其詩曰於論鼓鐘
  於樂辟雍武王能廣文王之聲其詩曰鎬京辟廱
  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蓋武王能廣文王
  以善養人施之天下而天下服也朕克紹先烈於
  今其庶幾乎大觀二年正月朔日記長編/
[093-11a]
 崇寧四年正月丁丑詔諸路州軍專置學事按差手
 分一名從通判鄭州曹滋奏請也○崇寧四年正月
 甲午江西提舉學事司言考上舎有地逺而學生少
 者難於差官乞併撫筠建昌於洪䖍袁南安臨江吉
 試畢具合格人報逐州學㕘定升貢從之○崇寧四
 年始行三舎之法建辟雍之學又慮山林之士不能
 月書季考以遊庠序於是又設科塲○崇寧四年閏
 二月乙酉詔辟雍以待四方貢士在國之郊太學教
[093-11b]
 養上舎生在王城之内内外既殊而髙下未倫辟雍
 有司成在侍郎之次國子有祭酒司業列於卿少
 而已事體不順合行釐正改辟雍司成為太學司成
 總國子監及内外學事凡學之事皆許專達長/編○崇
 寧四年四月甲申増立辟雍國子監等官謁禁長/編
 崇寧四年六月己夘詔在京釐務官本家有服異居
 大功以上觀聽充國子生見在太學者依此改正内
 曾隨侍入州學者通理月日從司成薛昂請也長/編
[093-12a]
 大觀元年二月乙丑御筆以學校三舎陞貢次第著
 為令編通用令刪之首諸士自縣學教養陞之州學
 州學教養分為三舎自外舍升為内舍自内舎升為
 上舎自上舎貢之辟雍自辟雍登太學俟殿試命以
 官長/編○大觀元年三月甲辰詔有官人與貢士同試
 合格者上等升二等差遣仍賜上舍出身文學優者
 取㫖推恩中等赴殿試長/編○大觀元年六月癸酉御
 崇政殿引見上舎生李邦彦等二十六人孝悌進士
[093-12b]
 三人賜上舎及第釋褐以邦彦為承事郎辟雍博士
 長/編○大觀元年閏十月乙未興三舎長/編○大觀元年
 十二月壬午御筆八行八刑之士所在皆得以名聞
 不限在學不在學令學制局申明行下從提舉福建
 路學事陳汝錫奏請也長/編○大觀四年八月己夘詔
 䇿士於庭諏以世務深惟神考盛徳美意所宜遵承
 比閱學制貢士入上等者引見釋褐止以有㕘校而
 不復庭䇿豈神考之志哉自今入上等者與中等並
[093-13a]
 留太學以俟殿試其上等人遇取名取㫖○政和三
 年四月甲申宣義郎黄冠言竊謂成周之時有所謂
 選士有所謂俊士有所謂造士先王之命名不同如
 此而後世則不論其人之成才與未成才不辨士之
 預貢與不預貢而均謂之秀才則名之不正可知矣
 欲令天下士自鄉而升之縣學自縣而升之州學則
 通謂之選士可也其稱則曰外舎生及其才向於成
 而升之内舎則謂之俊士其自稱則曰内舍生又其
[093-13b]
 才之已成而貢之辟雍然後謂之貢士焉其自稱也
 亦以是而已若然愚智處宜賢不肖襲情世之商賈
 工岐巫醫卜筮假進士之名而稱秀才者固不待禁
 而止矣從之長/編○政和三年五月乙酉臣僚言陛下
 著為舎法革千載科舉之弊進士固已罷去今賜承
 議郎徐禋進士出身顯於名實未正乞改賜同上舎
 出身從之長/編○政和六年三月癸丑御崇政殿賜太
 學上舎饒州臧瑀等十一人并宗子學及太醫學上
[093-14a]
 舎二十四人及第出身同出身並釋褐長/編○政和六
 年八月己巳臣僚言乞降徳音詔中外師儒之官取
 程較文藝大槩以熙豐為標凖體制各隨所長務得
 通經篤學之士黜浮偽剽竊之文庶得真材實能以
 待朝廷之用詔劄下太學國子監辟雍長/編○政和七
 年三月戊午賜進士永興軍景徹等一十三人上舎
 及第出身釋褐長/編○政和七年六月癸亥前提舉永
 興路軍學事郭民贍奏乞將外任官隨行親内舎生
[093-14b]
 遇所在州軍不係試上舎年即依單經人法於學事
 司附試從之長/編○宣和三年二月乙酉詔罷天下三
 舎太學以三舎考選開封府及諸路以科舉取士州
 縣未行三舎以前應置學官及養士去處國子監太
 學官吏並依元豐舊制辟雍官屬及宗學并諸路提
 舉學事管勾文字官並罷長/編○宣和三年三月辛酉
 臣僚上言自三舎法行係籍學生並免差科以是兼
 并上戸之家皆遣子弟入學非人人俊彦也徃徃以
[093-15a]
 厚科假手濫處庠序其中下之戸差科倍増老幼旁
 午於州縣力不能給或至逃亡今舎法既罷乞不許
 更免差科從之實/録○宣和四年三月辛酉幸太學酌
 獻文宣王御敦化堂令國子祭酒韋壽隆講書無逸
 司業權邦彦講詩下武百官諸生並賜茶又幸精㣲
 造十二齋命開府儀同三司梁師成總領重葺齋舎
 詔曰朕惟神宗皇帝稽古恢儒訓迪天下眷成周大
 比之法實寓六卿迺闢成均肇行舎選褒制訂議積
[093-15b]
 年於兹陳紀立經是為可繼異時議者乃欲推廣兹
 意咸暨四方緝為繁文譸張迂闊而翫嵗掲日終莫
 能行士困躓道塗牽攣較試仰事俯育咸咈其心致
 操行溺於囂浮藝文襲於剽○去古益逺朕甚憫之
 屬者祗紹詒謀一遵前烈惟克果斷自朕心遹觀厥
 成萬世無斁爰飭庶役增建大成命駕来臨式示延
 佇爾其敏修厥徳日就月將用副朕樂育之誠以章
 先帝洪業休徳無窮之聞惟爾與焉亶兹在庭其體
[093-16a]
 至意御製宣聖賛曰厥初生民自天有造百世之師
 立人之道有彛布倫垂世設教爰集大成千古允蹈
 乃嚴斯學乃新斯宫瞻彼徳容云孰不宗詔國子祭
 酒韋壽隆為給事中秘書少監翁彦深為國子祭酒
 國子司業詹乂為中書舍人權邦彦為左司員外郎
 學官増秩一等三舎生釋褐免省試免解賜帛有差
 學生孔端朝先聖四十八代孫賜上舎長編/
 髙宗紹興十二年十一月辛夘初言者屢請復太學
[093-16b]
 以養人材上以戎事未暇至是上謂宰執曰太學教
 化之原宜復祖宗舊法程克俊曰東晉設學於鼎沸
 之中今兵息矣興學正其時也秦檜曰久有此議今
 當舉行之○紹興十二年十一月己亥始詔立太學
 養士既而合權以三百人為額仍復置祭酒司業博
 士正録等官○紹興十二年十二月辛未上曰太學
 師儒之官雖選經術當先徳行要使士子化之以厚
 風俗○紹興十三年七月壬申時國學新成補試生
[093-17a]
 員四方来者甚衆幾六千人丙子掲榜取徐驤等三
 百人中興/紀事○紹興十三年九月戊辰知建昌軍李長
 民言軍興以来學政中輟今和議既成儒風復振郡
 邑長貳宜兼學事以示偃武修文之意詔從之○紹
 興十三年十月己丑侍御史李文㑹論新除國子監
 丞石安慶輕儇無行丁酉上曰太學風化之本使此
 人充監官何以取重於士人詔即罷之並中興/紀事○紹
 興十三年十一月戊午時上所寫六經與論語孟子
[093-17b]
 之書皆畢檜因請刋石於國子監仍頒墨本賜諸路
 州學詔可○紹興十三年十二月辛夘新知永州熊
 彦詩上言欲依嘉祐治平故事補中監學生命祠給
 綾紙從之並中興/紀事○紹興十三年十二月癸巳上謂
 宰執曰學校者人才所自出人才須素養太宗置三
 館養天下之士至仁廟人才輩出為用秦檜曰國朝
 崇儒重道變故以来士人雖䧟敵者徃徃能守節乃
 教育之效也上曰然五代之季學校不修故無名節
[093-18a]
 今日若不興學校將来安得人才可用耶○紹興十
 四年二月庚辰詔太學養士三百人太少宜更増二
 百人並中興/紀事○紹興十五年三月戊寅上謂宰執曰
 朕觀古之太學有養士至二三千亦朝廷一盛事乃
 詔添養士一百人○紹興十六年正月戊寅時太學
 養士已七百人 戊子詔増為一千人○紹興十六
 年太學之初興也春補就試者五千人遂分數場有
 改名冒試至再三者秋七月辛未中丞何若言今秋
[093-18b]
 補人數又多乞於貢院引試上曰士人進取之弊一
 至於此所係甚大不可不革今日之所養則他日之
 所為可見也○紹興二十二年時有贍學公田多為
 權勢所占九月戊戌上謂宰執曰緣不度僧常住多
 有絶産令戸部撥以贍學○紹興二十六年三月壬
 子進呈太學生員稀少欲令禮部措置上曰學校人
 材所自出元祐間名臣最多實仁宗養育之有素也
 近来學校雖設而教育未至每以人材難得為患可
[093-19a]
 如所奏令有司條具以聞
  臣等曰學校以教之王政之本也樂育人材菁莪
  之義也士不素養而求一旦之用猶兵不素練而
  責其一日之戰也太上皇帝興太學以養天下之
  士慮其未廣又下増員之令譬之嘉穀種之力者
  獲必豐養之至矣才難何慮哉聖政/
 紹興三十二年十一月甲午殿中侍御史張震奏論
 國子監已減正録二員不宜復置上曰館職學官祖
[093-19b]
 宗設此儲養人材朕欲待方来之秀不可定員聖/政
 孝宗淳熙四年正月丙寅輔臣進呈紹興十四年幸
 學詔上曰今所降詔大意欲以崇尚風化勸厲諸生
 使知所趨向朕得詔中兩語當為君子之儒毋慕人
 爵之得龔茂良等奏大哉王言誠得體要當以聖語
 諭學士令載之詔書上可之上宣諭輔臣曰諸生有
 兩經幸學人宜並與補官龔茂良等奏前此該慶夀
 恩補官者聞可數人年老離學遂無所歸上曰如此
[093-20a]
 尤可憫於是詔作該慶夀赦太學生七十已補官人
 如願在學者聴聖/政○自此以後皆州縣學
 徽宗崇寧二年五月癸夘詔廣州漳州各添置教授
 一員長/編○崇寧二年六月丙辰詔縣學生不及二十
 人處計依州學例并附近大縣一處教養長/編○崇寧
 二年六月辛未給諸州州學印長/編○崇寧二年八月
 辛亥詔諸路縣學生見及一百五十人以上即以五
 十人為額以下即以四十人為額長/編○崇寧二年十
[093-20b]
 二月庚戌許諸州立學仍賜以國子監書從熙河都
 轉運司請也長/編○崇寧三年正月己丑詔諸路增縣
 學子弟員大縣五十人中縣四十人小縣三十人長/編
 ○崇寧三年正月癸巳中書省勘㑹天下已置學養
 士士在學校月書嵗攷行藝純備方與入貢其選頗
 艱而科舉取一日之長人樂僥倖衆易以趨故異意
 與怠惰之人多憚於入學甚失朝廷教養之意詔五
 路學生在學一年方許取應餘路在學半年仍通縣
[093-21a]
 學月日即取應人衆而學校所養數少雖令在學半
 年其不在學之人尚多者仰學事司較量相度聞奏
 長/編○崇寧三年四月辛亥詔府界諸路提舉學事司
 契勘逐縣粮如有餘剰即許額外增養學生長/編○崇
 寧三年六月丙午江東路提舉學士司言諸州皆已
 置學唯廣徳軍附宣州今學者漸多乞自置學從之
 仍詔諸路州軍未曾置學處並置學○崇寧三年六
 月丁未詔諸州戸絶田並充贍學不許出賣從提舉
[093-21b]
 開封府常平事李晰等請也長/編○崇寧四年正月戊
 戌詔諸州學生増養及三百人以上置教授二員從
 權發遣蜀州張宗武奏請也○崇寧四年閏二月丁
 丑詔應州縣學職事人並先選州學三舎生補充其
 特奏名進士曾在太學試中上内舎者許依條差所
 有見充職事特奏名人如不曾在太學試中上内舍
 即罷長/編○崇寧四年三月壬子賜辟雍手詔許令諸
 州學立石從新提舉廣南東路常平陳杞奏請也長/編
[093-22a]
 ○崇寧四年八月戊辰給事中鄭居中言諸州學士
 百人立上舎額五人即是學生二十人合補上舎一
 人今乞餘分五人已上者更取一人從之長/編○大觀
 元年五月戊戌學制局奏開封府申乞立府學貢士
 額今取到禮部狀開封府解額二百人崇寧分撥下
 項三十人留充土著人解額二十人入國子監充諸
 縣學生升國學解額餘人撥充諸州貢額又辟雍供
 到開封府學生二百九十三人一百六十三人諸縣
[093-22b]
 嵗升學生一百三人府學生一十三人直學所㑹到
 畿縣升到有校定學生臣等㸔詳辟雍供到即日開
 封府學生并諸縣嵗升學生止共有二百九十三人
 今若依己留土著三十人并撥入國子監充諸縣學
 生升國學解額共五十人立為貢士定額即慮太多
 今欲以實在府學生每十人聴貢一人零數亦貢一
 人至五十人止不足者闕之詔王畿庠序初建學者
 未廣若不立寛額以俟来者則人無向進之意可以
[093-23a]
 五十人為定額長/編○大觀元年六月庚午御筆令諸
 州學以御製八行長/編○大觀二年五月庚戌提舉京
 西南路學事路瑶言臣所領八州三十餘縣比諸路
 最為𥚹小管學舍乃至二千三百餘區教養生徒三
 千二百餘人贍學田業等嵗収錢斛六萬三千餘貫
 石竊計諸學舎生徒田業錢斛之數何翅數百萬此
 曠古所未有也乞詔有總㑹諸路州縣文武大小學
 生并學費所入所用實數具成圖冊上之御府副在
[093-23b]
 辟雍仍宣付史館從之長/編○大觀二年七月二十一
 日常州奉行學校推恩御筆手詔
  詔曰學校興崇人材樂育法備令具勸懲已行深
  慮有司失實尚有遺材傳不云乎進賢受上賞蔽
  賢蒙顯戮閲前日賓興之數較其試中多寡惟常
  州為衆茍依常格推恩非古人上賞之意其知州
  教授特各轉一官大詔/令
 大觀二年八月二十二日京西南路提舉路瑶奏乞
[093-24a]
 學費所入所用載之圗籍御筆
  禮部掌教養之事學校之興内外協力今已就緒
  而養士之類舎宇之數費用之多寡田業之頃畝
  載之圗籍掌在有司累年於兹廢闕不具失職為
  甚可依所奏疾速施行大詔/令
 大觀二年九月乙丑詔諸路州學有閣藏書皆以經
 史為名方今舉八行以迪多士尊六經以黜百家更
 何足言應已置閣處可賜名曰稽古長/編○政和二年
[093-24b]
 五月丁夘新提舉秦鳳等路學士許轂言大觀新修
 諸路州縣學勑令頒行六年於兹諸路申明上煩訓
 諭教告者不可悉數乞詔有司特加㸔詳擇其可使
 通知鏤板頒行使良法美意人人易曉又乞以屏斥
 林伯達責降蔡嶷等事鏤板布之天下並從之長/編
 政和三年五月十六日學校御筆
  鄉舉里選三代所以賓興賢能以善養人者也今
  學校之興教養之令修明備具矣比来浸失本㫖
[093-25a]
  至參以科舉罷廢縣學給食之法害令惑衆者非
  一可並依大觀三年四月以前指揮其後降指揮
  更不施行大詔/令
 政和五年八月十一日學校増員御筆
  學校以善養人設師儒建黌宇備膳羞教天下士
  十有三年道日益明士日益衆庶幾於古養士之
  額尚循前數有司拘以定額士游學校外不被教
  養於學者尚多有之則野有遺材矣諸路學校額
[093-25b]
  及百人以上者三分增一分百人以下増一分之
  半即陕西河北河東京東路學生數少者仰提舉
  學事司具可與不可増及所増數聞奏大詔/令
 小學
 徽宗大觀二年正月三十日鄉村城市教導童稚令
 試義御筆
  古者命之教然後學比聞上書及黨人聚徒立衆
  教以邪説所習非正違理悖義其能一道徳同風
[093-26a]
  俗乎除士子並合入所在學外自今應於鄉村城
  市教導童稚令經州縣自陳赴所在學試義一道
  文理不背義理者聴之上書及黨人不在此限違
  者以違制論大詔/令
 政和四年二月己酉中書省言小學生已及千人貢
 士教諭止十人恐不能總領兼未有勸沮之法欲分
 為十齋増與月給俸錢兩貫不許受束脩從之○政
 和四年十一月壬辰國子博士李邁言伏覩三舎造
[093-26b]
 士肇自神考成於陛下邇者小學生樂就長育人材
 之本實始於此臣竊謂教化之行自内及外則此法
 不獨可施於首善之地固宜推而廣之使州郡小學
 遵傚新令分為三舎庶幾内外均一從之並長/編
 
 
 
 羣書考索後集卷二十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