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羣書考索 > 群書考索 後集卷十五
[081-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後集卷十五
            宋 章如愚 編
  官制門
   考課類
考課之法尚矣
舜典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如鯀之績用弗成必
待九載而後見是也 至成周而計吏之法益詳焉嵗
[081-1b]
終考嵗㑹月終考月要日終考日成又三嵗有大計之
治九載有黜陟之方亦㡬於不憚煩者而綱維所繋并
二可攷嵗終受㑹則掌之太宰詔王廢置則掌之太宰
大計誅賞則又掌之太宰是亦足矣至小宰又以六計
亷善亷能亷敬亷正亷法亷辨弊羣吏之治宰夫
以八職正師司旅府史胥徒/掌官府聽國計於司㑹計
吏治於司書有小司徒以攷其治成有内史以逆其㑹
計大抵皆統於太宰功罪能否舉以告王而升黜之此
[081-2a]
周制之善也凡設官之長各考一官之屬六卿考屬官/
牧伯攷諸侯又盡攷於司㑹而後冢宰受百官府之㑹/
而詔廢置焉盖各攷其屬則寡而難欺提要於上則簡/
而易見/
秦任刀筆郡國事不先上丞相輒上御史是時法雖嚴
而王稽守河東至不肯上計
漢興課吏之際猶有古意郡守辟除令長得自課第刺
史得課郡國守相而丞相御史得雜攷郡國之計書至
[081-2b]
天子則受丞相之要 以史攷之王尊為郡决曹太守
察尊㢘補鹽官長焦延夀為郡史察舉補小黄令是令
長之職多郡守自辟置也 令長於嵗盡計户口墾田
榖錢盗賊之數上計郡國課功效故茂陵令蕭育為漆
令請扶風怒曰君課第六裁自脫何暇以為左右言是
令長之職守相得自課第也 刺史廵行所部郡國考
殿最嵗盡詣京師奏事是刺史得課守相也 谷永薦
薛宣曰左馮翊宣攷課功績簡在兩府則御史得雜攷
[081-3a]
郡國明矣 丙吉曰殺傷横道京兆尹職當禁嵗旱丞
相課其殿最奏行賞罰而已觀其課殿最之言則丞相
雜攷郡國之計書明矣 觀奏行賞罰之言則天子受
丞相之要又明矣 又其課吏皆毎事而攷韓延夀在
東郡斷獄為天下要此刑獄課也尹翁歸守右扶風盗
賊課常為三輔最此盗賊課也倪寛為内史租稅不入
當免後民争輸租而更以最此租課也卜式為成臯令
將漕最此漕運課也陳立為天水太守勸農桑為天下
[081-3b]
最此農桑課也後志注曰令長嵗盡計縣户口墾田錢
榖盜賊上其簿於郡課校其功則户口墾田錢榖亦各
有課也以此推之在當時攷覈必有法度惜漢史之不
具而後世無以復攷也漢制或受計於京師或受計於/
甘泉或受計於明堂其所受之不一也或令以列侯居/
相府而領其事漢初置計相以張蒼為之領郡上計或/
令先上太史而後上丞相或察之以御史其所掌之官/
不一也然當時魏尚以差功六級廢賞夀王三年不上/
[081-4a]
計至勤詔書督促其欺隐未易㮣舉也吾觀兒寛以負/
租課殿當免民恐失之輸負租不絶課更以最右扶風/
㑹課茂陵令蕭育治六漆令郭舜殿育為之請夫始殿/
而終最使人得以用情而無一定之法固無可議㑹既/
定而人得為之請囑則其法將安用哉/
宣帝黄龍之詔責計簿之欺謾曰三公不以為意朕將
何在盖膠東王成以偽増户口而蒙顯賞公卿不言他
時反得諸郡國計吏之言則帝之詔盖為此也
[081-4b]
元帝時京房作考功課吏之法令晉灼所列者令丞尉
以盜賊除罪之科爾其法非止此也然而不覺盜三日
者坐之則繩下過急矣故公卿議㑹而皆以房言煩細
時部刺史亦以為不可行其後出守魏郡帝惟許其自
行未㡬而廢
三國魏明帝時劉邵作都官攷課之法七十二條大畧
欲使親人之吏以功次補郡守就秩賜爵其法得矣而
使州縣察士必以四科則取士之路亦狹矣時崔林以
[081-5a]
為考課存乎其人若大臣能任職式是厥辟則孰不肅
烏在攷課焉 京房之説欲専任法崔林之説欲専任
人二者皆偏也要必詳明乎法而復參乎人然後攷課
之法立
惟晉武帝杜預論攷課乃兩備其意預之言曰古者黜
陟疑於心不泥於法末世疑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
簡書簡書愈繁官愈偽莫若委任逹官各攷所統於是
立六優六劣之法優多劣少者平叙劣多優少者左遷
[081-5b]
法簡而易行然必以六嵗乃一按焉故時病不能行也
後魏文帝泰和中詔三載一考即黜陟親與公卿論其
善惡上上者遷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本任其後
崔鴻建議患選曹一槩不曽甄别則是法已紊矣
唐置考功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文武百官功過善惡
之考法凡考課有四善 徳義 清謹 公平 恪謹
 二十七最有上中下之别/
 自近侍至于鎮防並據職事目為之最凡二十七焉
[081-6a]
 一最以上有四善為上上一最以上有三善或無最
 而有四善為上中一最以上有二善或無最而有三
 善為上下一最以上有一善或無最而有二善為中
 上一最以上或無最而有一善為中中職事粗理善
 最弗聞為中下愛憎任情處斷乖理為下上背公向
 私職務廢缺為下中上官謟詐及貪濁有狀為下下
 若於善最之外别有可嘉尚及罪雖成殿而情狀可
 矜或雖不成殿而情狀可責者省校之日皆聽考官
[081-6b]
 臨事量定
太宗又遣使以六條黜陟天下時房𤣥齡王珪掌内外
官考課權萬紀奏曰不平上命侯君集推之
 馬周疏曰今流内九品以上有九等考第自比年不
 過中上未有得上下以為上考者臣謂所設九等正
 考當今之官必不施之於異代也縱使朝廷實無好
 人猶恐於見任之内比校其無善者以為上第豈容
 皇朝士人遂無堪上下之考臣謂宜毎年選天下政
[081-7a]
 術尤最者一二人為上上其次為上中其次為上下
 則中人以下可自勸矣 盧懐慎曰三載考績校其
 功也請自令都督刺史以下在任者未經四考不許
 遷除
𤣥宗開元中命諸道採訪使考課官人善績三年一奏
 永為常式 至二十七年二月赦文比来諸道所通
 善狀但優仕進之軰與為選調之資責實循名或乖
 古義自今以後諸道使更不湏通善政毎至三年朕
[081-7b]
 自擇使臣觀察風俗有清白政理著聞者當别擢用
 並通典/
徳宗時趙璟獻審官六議四議考課曰今内庶僚外刺
史課最尤者擢以不次善矣臣謂黜陟宜責嵗限若任
要重未當遷者加爵或秩其餘進退宜示遲速之常若
課在中考如限平轉而歴試之即無茍且之心滯淹之
唐傳/ 嘗觀唐之世如班宏之駮劉廼趙宗儒之貶
裴郁盧紹控李泌之抑蕭俛叚文昌崔實杜元欽而進
[081-8a]
張惟素鄭覃皆考課之得人也 陽城刺史道州治民
如治家而民皆知化可謂刺史之最而當時反以催科
政拙而下其考何易于令昌邑不督賦役三年無囚可
謂縣令之最矣而當時反以在官無異稱而中上其攷
此考課之失也以通典漢唐志及雜文脩/
 開元初攷功多請托冐濫嵗數百人王丘遷攷功務
 覈實材登科纔滿百人本傳/ 至徳後攷績未實内
 外悉攷中上殿最混淆趙宗儒領考功事黜陟詳當
[081-8b]
 無所回憚凡入中上者纔五十人本傳/ 趙璟自言
 薦韋証以貪敗請降攷考校使劉滋謂璟知過更以
 考升 盧承慶嘗攷内外内有一官監運損糧考中
 下其人容色自若又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無
 喜無愧又改曰寵辱不驚考中上 韋嗣立調雙流
 令政為前最 盧從愿遷豫州刺史政嚴簡奏課為
 天下第一 裴向為櫟陽渭南令奏課第一 薛珏
 為乾陵䑓令嵗終以清白聞課第一
[081-9a]
宋朝
太祖建隆二年令右益門衞將軍魏仁滌等以監酒麴
市徴額外有美利並令遷秩故事文武常參官各以曹
官事繁省著為月限考則遷轉太祖循名責實非有勞
者未嘗進秩自是嵗滿序遷之典頗不復舉行㑹要/
建隆三年十一月甲子先是案令文州縣官撫育有萬
户口増益者各率見户毎十分加一分刺史縣令各進
考一等其州户不滿五千縣户不滿五百各準五千五
[081-9b]
百户法以為分若撫養乖方户口減耗各準増户法亦
減一分降考一等主司因循例不進攷惟按視闕失不
以輕重便書下攷至是有司上言自今請以減損户口
一分科納係欠一分已上並降攷一等如以公事曠遺
有制殿罰者亦降一等又言京官月限多少不等有以
三十六月為滿者有以三十月者有以二十月住支料
錢者有司逐年書校考第並無準繩自今請應有曹局
料錢京官並以三十月為滿内有合校考第者以此為
[081-10a]
限其料錢一依舊例月數支給並從之長編/ 乾徳元
年詔御史臺吏部南曹刑部大理寺官自少卿郎中員
外郎知雜御史以下丞簿司直評事等並以三年為滿
如常在本司决事者至月限日便與官其尚書侍郎御
史中丞大理卿别議恩典如官不恪事廢即不得例遷
仍量罪置罰㑹要/ 乾徳四年詔曰惟彼銓衡止慿資
歴慮有英俊沉于下僚自今常調赴集選人委吏部取
南曹取歴任中多課績而無闕失者具名送中書門下
[081-10b]
引驗量才甄叙寳訓/ 乾徳四年詔三司判官皆妙選
時守而事務既繁心力有限若非考課陞黜則功過難
明自今有改移制置切在從長事或未詳湏問别司若
三省徧咨猶未能决即訪之諸道轉運使以盡利害仍
各置歴書其課績至嵗終考之三司各置推官一員别
給以印三司使亦時糾其非宜庶㡬各盡心共濟公事
通畧/ 開寳九年十一月庚午詔諸道轉運使各察舉
部内知州通判監臨物務京朝官等以三科第其能否
[081-11a]
政績尤異者為上恪居官次職務粗治者為中臨事弛
慢所莅無狀者為下嵗終以聞將大行誅賞焉長編/
太宗謂宰相曰朕欲擇河北一轉運徧閱班簿多不詳
操履自今臣僚授任並具履歴引對所冀朕漸與羣臣
相識亦可觀其材質若懐才藴智之士自可因此敷揚
或嘗負瑕缺朕前一一讀之想其聉如撻市宋琪曰陛
下樂育多士將面命而識之使士大夫有所効又令當
職之官獲免謗議寳典/太宗詔置内殿崇班在供奉之
[081-11b]
上左右侍禁在殿直之上以供奉殿直有四十年不遷
者故特置崇班侍禁之直以次授之是國初之制不以
嵗月計久近為叙遷之法也至三年趙韓王復相畏嫌
避事請置攷課以分中書之權於是以京朝官考課歸
審官院以幕職州縣官攷課歸流内銓以二銓使臣攷
課歸三班院或給印紙歴子或功績可紀清白有守過
犯度數舉主姓名盡皆書之俾至闕下赴院磨勘第其
等而升黜之尚有甄别能否之意也 興國二年正月
[081-12a]
十日詔曰虞書考績爰及三年漢官奏課聿分九等應
諸道州府曹椽府及縣令簿尉先是吏部南曹給印紙
歴子俾州縣長吏書其績用愆過秩滿有司詳視而差
其殿最斯舊章也執事者其申明之無或蔽欺以紊經
制諸州先於歴子外給公據者罷之敢有妄書功勞輙
隐違犯致磨勘彰露或為人陳告本判官録事參軍悉
除名長吏重罰曹司决配仍掲榜于録事參軍㕔事㑹/
要/ 興國三年二月判吏部南曹董淳言諸州録事掾
[081-12b]
縣令簿先給南曹歴子州吏批書多所漏畧今於令式
取其合書如受驛義倉官市牛皮筋角前代帝王陵寢
嶽瀆河海祠廟及給鹽麯商稅超越等並書敢漏一事
者殿一選三事者降一資初入令録者只於本資降州
縣吏加笞責焉令式所合書者雖所部無有亦著其無
以相參驗望頒行諸州從之同上/ 興國六年二月詔
曰朝廷伸懲勸之道立經久之規應羣臣掌事于外州
悉給以御前印紙所貴善惡無隐殿最必書俾因滿秩
[081-13a]
之時用因考績之典近聞官吏頗紊綱條朋黨比周秩
相容蔽米鹽細碎妄有指言蠧有巨而不章勞雖㣲而
必録有司據文而校件析以聞志既切於澄清思或由
於僥倖成命不反盖示信以當然出令惟行於垂勸而
安在宜行戒諭用儆因循自今應出使臣僚在任日勞
績非尤異者不得此書曽有殿犯不得引慝其餘經常
事不在批書之限㑹要/ 興國七年五月詔曰朝廷重
賞罰之柄為懲勸之典盖生民之利病由官吏之能否
[081-13b]
也所以旌别善惡黜陟幽明毎思精審以立制條州縣
官所考殿最係南曹而知州通判别給御前印紙以書
功過洎嵗時斯久因循失職遂成私徇寖以混淆特舉
舊章以明申警自今外任京朝官凡從政之迹並係本
部以實狀書於所給印紙不得増京功過阿私罔上其
闗津書考之官悉書其名違者置罪同上/ 二十九日
詔應知州通判知軍監知縣減官及進士及第幕職州
縣官曽給御前印紙者宜令齎往任所批事迹納差遣
[081-14a]
司磨勘功過定升降官第及堪何任使京官以下送閣
門引見朝官件析以聞同上/ 興國八年四月詔曰國
家並建庶官分掌衆務各司攸局咸盡其材不明殿最
之文曷伸懲勸之道應州縣幕職官等吏部盖有舊規
自今京朝官釐事於外者秩滿歸闕曽經責罰及臨事
簡慢者並與邊逺州郡課績髙第治行尤異者授以近
地式示勸能著為定制同上/ 六月三日刑部郎中楊
徽之庫部員外郎孔承恭同考校京朝官殿最八月内
[081-14b]
詔曰朕選用羣才升良衆職九品之賤一命之㣲未嘗
専委於有司必湏召對於便殿親與之語以觀其能倘
敷納而可觀必越次而命賞靡容僥倖庶協澄清自今
應親臨選擢官吏並送中書更審勘履歴别聽進止同/
上/ 雍熈二年詔右諫議大夫雷徳驤同知京朝官考
課今録其履歴功過之狀引對既得漸識羣臣可以擇
才委任且使有官政者樂以召對負瑕累者耻於顧問
可以懲勸矣通畧/ 雍熈四年三月十二日詔曰國家
[081-15a]
分職建官盖期於共理信賞必罰以示於無私用崇激
勸之風冀盡忠勤之節應天下知州通判等共分憂責
各效官成政理之臧否攸歸黎庶之慘舒是繫所宜明
為責罰以示勸懲先給御前印紙令書課績而功過未
盡其實黜陟未得其宜自今並條其事迹凡决大獄㡬
何凡政有不便於時改而更張人獲其利者㡬何及公
事不治曽經殿罰並具書其令狀同僚共書不得隐漏
罷官日上中書考校以定殿最㑹要/ 淳化二年正月
[081-15b]
十日左諫議大夫魏庠知制誥柴戍務同知京朝官考
課十九日詔曰國家擇幹蠱之材領轉漕之任生民係
乎舒慘國用倚之盈虚百吏承風在舉措而宜謹三年
㑹計固黜陟以是行茍無課最之文曷伸懲勸之理應
諸道轉運使自令釐革庶務平反獄訟及貨財盈羨飛
輓辦集有利於民等事並令所在州府軍監毎嵗終開
析以聞其尤異之績者不得申舉同上/ 淳化三年十
月戊寅詔曰三考黜陟有虞之茂典八使按行東漢之
[081-16a]
舊章茍課最之不明於賞勸而何在應諸道知州通判
及釐務京朝官録事判官縣令簿尉等内有治行尤異
吏民畏服居官亷恪蒞事明敏獄訟無滯倉庫盈羨冦
盗剪滅部内清肅者本道轉運使各以名聞當召赴闕
親臨問狀増秩懋賞以旌其能其有貪猥自私臨莅無
取稽留狂獄叛離官次盗賊羣起賄賂公行並湏修狀
来上當行貶斥時上慮中外官吏清濁混淆莫能甄别
壬午命户部侍郎王沔度支副使謝必祕書丞王仲華
[081-16b]
同知京朝官考課吏部侍郎張宏户部副使髙象先膳
部員外郎范正辭同知幕職州縣官考課號曰磨勘院
又命左賛善大夫魏庭式與樞宻都承㫖趙鎔李著同
較三班院殿直以上功過 淳化四年以考校京朝官
為審官院幕職州縣官為考校官廢京朝差遣院令審
官院總之又以幕職州縣官考課院歸流内銓 淳化
五年臨軒親選京官郭玘等四人為陞朝官仍給御前
印紙令書今任課績滿日賫赴御前考校之帝面諭玘
[081-17a]
等爾為布衣在塵埃時見一朝官還羨否今来未滿嵗
而卒擢選宜自厲力以荅殊恩 至道知考課王旦引
對吕蒙正之弟蒙亨上曰此人於兄弟之中最優蒙正
在相時何不言旦曰文字政事俱其所長累有朝臣奏
舉即授光禄丞
真宗舊制郊祀推恩臣僚多獲叙進上即位諫官孫何
耿望上疏請罷之以塞僥倖上曰此真有理况官吏遷
絀於月實有典故自今郊祀行慶止加勲階爵邑遂定
[081-17b]
三年考課磨勘進秩之制命有司考其殿最臨軒黜陟
之釋曰郊祀覃慶改官非舊典也自雍熙以来有之真
宗因諫官上言遂罷其事命有司定三年考課之制引
對黜陟之辨能否令審官院磨勘京朝官功但先經磨
勘以前其履歴中雖有甚惡更不舉問磨勘後有贓私
罪只増添年限茍應近格亦得改官其有勞績具而不
論事一出於有司殊無黜陟之實甚非祖宗進賢退不
肖之意 咸平三年上諭宰臣今寫録内外京官歴任
[081-18a]
功過編䇿進内 咸平四年四月初毎遇郊祀則百僚
遷官上即考課官孫何耿望以為僥倖請罷去至是之
郊慶止加階勲爵邑而京朝則命審官院攷其殿最引
對上親閱而遷之磨勘京朝官自此始通畧/ 景徳元
年九月五日詔諸路轉運使副察所部官吏能否辨為
三等公勤亷幹文武可取利益於國恵及於民者為上
幹事而無㢘譽清白而無治聲者為次畏懦而貪慢公
不治贓狀未露濫聲頗彰者為下並列狀以聞㑹要/
[081-18b]
景徳二年以京朝官任中外職受代者位課引對多獲
叙進而計司三舘不預兹例於是内出孫沔等四人姓
名特遷其官復令審官院立五年之制三班院以七年
為限 祥符四年以主客郎中李巽為度支郎中兩浙
轉運副使司勲員外郎王矩為工部郎中京西轉運副
使初遣官提㸃刑獄至是代選命向敏中較其殿最以
嘗活寃獄者為第二等餘為第三等 祥符八年及上
玉皇聖號大赦内外文武官滿三年者有司即考課以
[081-19a]
聞於是引對之法廢矣 天禧元年詔不限内外職守
但及三嵗非犯入已贓者皆磨勘遷陟則其他贓私敗
皆得以遷官於是黜陟之法廢矣 乾興元年九月己
巳詔伎術官自今不得如京朝官考課遷陟聖政/
仁宗時趙尚寛知忠州以攷課第一知唐州有異故下
詔褒焉仍進秩賜金 天聖三年謂輔臣曰先王考績
之次序雖見於經其詳不傳於後世朕以諸路舉刺之
官初未有法以考其賢比令有司校考績課以嵗滿所
[081-19b]
上功狀定其殿最為上中下三等用唐考功四善之法
驗其行實升絀之又擇可信良吏典治之其以新書布
于天下凡在位者悉力一心務以稱朕至誠惻怛之意
 天聖六年詔令前一日具功過進内候欲出引對又
非太宗臨軒顧問懲惡勸善之意矣明道間李廸再相
沽譽又減武臣三年遂定為五年磨勘之制而昔時攷
課黜陟之意愈失矣 天聖七年敕宜令審官院今後
京朝官並宜依景徳四年敕以前轉官及三周年者並
[081-20a]
收接文字依例磨勘如到闕已来未及三周年者依例
差遣仍候轉官四年者亦與磨勘其川廣轉官及三周
年許令在任中發文字赴審官院磨勘仍命御史臺曉
示今後京朝官得替仰依程限赴闕如不因事故顯有
拖延具官位姓名聞奏 天聖八年審官院參詳京朝
官多得替後轉官未及三年却别准本州或轉運司及
諸州公文差遣常及在路故拖延三周年方始到闕今
後京朝官並湏以得替日前以轉官及三周年磨勘從
[081-20b]
㑹要/ 慶厯二年正月御史中丞賈昌期言近嵗舉
諸州路提刑多非其人請廢故課黜陟之法詔自今提
刑到闕令磨勘院具在任功過分三等聞奏上等除省
府判官或轉運使副中等與大藩知州後方升陟差任
下等正知州郡如未替間别有差委不拘此限㑹要/
慶厯三年開天章閤責治范仲淹富弼有曰我祖宗朝
文武百官皆無磨勘之例惟政能可旌者擢以不次無
所稱者至老不遷故人人自勵以求績效今文資三年
[081-21a]
一遷武職五年一遷謂之磨勘不限内外不問勞逸賢
不肖並進此豈黜陟幽明之意耶臣請今後兩地臣僚
無大功大善更不非時進秩内外官雖通滿五年乃得
磨勘長編/ 詔曰考課之法舊矣祥符之際治致升平
凡下詔條全於寛大考最則有限年之制入官則有循
資之格及此事邊因縁多故數披官簿審閱周行思得
應務之才毋虧素飬之道非賞勸衆志不激勵非比别
人情不憤悱具申凡目著于甲令大詔令/ 嘉祐六年
[081-21b]
八月詔曰先王考績之次序雖見於經而其詳不見於
後世朕若稽古以修衆功而諸路刺舉之官未有以考
其賢否比令有司詳議厥制條奏来上詢謀悉同古人
有言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今朕有念
功樂善之志而又繼之以黜陟幽明之法以待天下之
大吏矣然非夫任事之臣躬率以正而考覈其實與士
大夫之宣力于外者皆安於禮義而不以便文徼倖為
奸則朕之志豈能獨善於天下而法亦何恃以行哉咨
[081-22a]
爾在位其各采力一心務祇簡書以稱朕至誠怛惻之
意其令考校轉運使副提㸃刑獄課績院以所定條目
施行
英宗治平三年始展為四年磨勘及定少卿監員額亦
以救舊時之弊行至于今入流至多員額猥衆既無引
對之法又有減年之令雖任宫祠以至待次無功可考
無聲可述但計嵗月並與遷秩其與國初之意太戾矣
 治平四年十月詔曰考課之法所以諫羣臣而覈名
[081-22b]
實也今諸路監司與郡守之政既已詳别其條具為令
矣至於縣令之職與民尤近而未嘗立法恐非所以愛
飬元元之道宜令天下州軍各上所轄縣令治狀優劣
其條約令考課院議定以聞
神宗熈寜三年四月自上即位循名責實守臣課不及
等則有展年降資而治狀優異則褒寵之監司以上則
命御史考校至是以縣最為近民未有勸沮約束乃詔
考課院條具於儀定以斷獄平是賦入不擾均役屏盜
[081-23a]
勸課農桑振恤孤窮遵修水利户籍増衍整治簿書為
最而參用徳義清謹公平恪勤為善以攷令之治行分
上中下三等取其能否尤著者别其優劣嵗上其狀以
詔賞罰即循權要抑孤寒故不以實者論如遺制之法
通畧/ 考課院言準詔定到知縣縣令課法在任斷獄
平允民無寃濫賦稅及時了辦不湏追擾及差役均平
並無論訴之人及雖有論訴而無不當之理在任能屏
除盜賊里民安居勸課力田使野無曠土又能振恤困
[081-23b]
窮不致流移雖有流移之人而多方招誘都令復業一
任之中主客户比舊籍稍有増衍在任架閤庫簿書務
合整齊經提刑轉運㸃檢别無散失及興修水利疏通
積水以利民田能勸誘人户種植桑棗天下州軍委知
州通判毎嵗取索轄下得替知縣令前項三條課績兼
依唐四善徳義清謹公平恪勤採逐人有上項事實即
參詳分為上中下三等申本路轉運提㸃刑獄司逐司
類聚齊足同共將一路所供三條課績四善事實再行
[081-24a]
審定上中下三等内有事狀尤異出於上等之外則定
為優等如政事昏繆出於下等之下者即定為劣等即
不得將合在三等政事定優或劣其奏狀並限次年春
季申奏到送攷課院看詳如所奏報允當即從本院保
明申奏武臣知縣為上中下等之人即乞比類上項賞
罰施行詔並從之長編/ 熈寜三年丙午詔中書考察
内外官司置簿記功過俟嵗終及因非次除擢檢録比
校進呈擇其尤甚者進絀之同上/
[081-24b]
哲宗元祐七年四月三省言諸路考察縣令課績等第
者本條未有限定人數今以一路所管縣多寡為則委
本州通判考察課績以徳義有聞清慎明著公平可稱
恪勤匪懈為四善以獄訟無寃催科不擾稅賦别無失
䧟宣敕條貫經帳簿書齊整差役均平為治事之最農
桑墾殖野曠土闢水利興修民頼其用為勸課之最屏
除奸盜人獲安處賑恤窮困不致流移為撫飬之最仍
通取善最分為三等七事為上二等為中餘為下限次
[081-25a]
月申監司數聚毎半年一次同行審復若有能否尤著
者别為優劣上半年限八月下半年限次年二月具事
狀保明以聞知州除太中大夫觀察使以上三京留守
安撫使鈐轄不考察外其餘並委監司依此考察以上
並令吏部開拆等第申尚書省即知州通判到任未滿
一月監司未滿兩月者並展一月其知縣令在任不及
二年罷任者不考察從之同上/ 紹聖二年七月尚書
省言今増損諸轉運提刑提舉官合上簿七事一舉官
[081-25b]
二勸農桑三招流亡四興利除害五按察吏部賦罪六
部内置獄及平反獄訟七譏察賊盜並開具互申都司
都司限兩月開具申尚書省諸考課事核賞罰而隐瞞
不申者徒二年逐曹失報者責其吏從之㑹要/
髙宗紹興間因尚書席益之奏而用乾徳詔書凡常調
中才行可取或課績優著者長貳具以名聞 紹興三
年八月臣僚上言守令有四善四最攷課之法雖具載
條格欲望明詔監司守臣遵行攷課良法責以試實治
[081-26a]
狀上聞如得優異之人乞加獎擢以為循吏之勸詔令
吏部申明行下同上/ 紹興三年二月權吏部尚書席
益言太祖乾徳四年詔曰自今常調赴集注選人吏部
南曹取歴中多課績而無闕失者觀其人才詣以吏術
可副陞擢者具名送中書門下省驗以聞當與量加甄
奨欲望不用乾徳詔書凡常調中才行可取或課績優
著者長貳具以名聞從之同上/ 紹興六年四月殿中
侍御史周祕言國家以十五事考校監司以四善四最
[081-26b]
考校守令保奏有限違限不實者有罪而五六年間惟
成都潼川路一嘗奏到其餘諸路課績並不申奏法令
廢弛能否無辨欲望特命有司檢具考課條令申嚴行
下責諸路監司州縣自今各依限保明其累年輒不申
奏者亦乞取問因依仍乞自今從朝廷制度取殿最各
一二人量行賞罰詔令吏部申嚴行下諸路常切遵守
如違仰御史臺糾劾以聞餘依奏 紹興二十八年十
二月右正言凌哲言祖宗時監司考課之法尤所注意
[081-27a]
至給御前印紙批書事件俟其滿嵗用以磨勘至於保
奏互舉各有期限違者論罪如律比年以来文存實亡
漫不加省善否混淆莫之旌别欲望申命有司撿坐見
行考課條法嚴飭諸路監司恪意遵守以時互舉聞乎
朝廷且使稍久其任以究行殿最從之㑹要/
孝宗乾道間臣僚乞自今以責實以為政吏不惟文法
士不惟詞藝故考課黜陟之法所以復還前日之舊矣
總論宋朝建隆初始以户口増耗為州縣吏嵗課之升
[081-27b]
降興國初又定三科之法以覈能否其後遂詔郭質勝
中正雷徳驤典其事又雍熙間上嘗閱班部欲擇用人
而患不能徧知羣下之才始詔徳驤以羣臣易過之迹
引與俱對淳化中又分京朝官考課使王沔主之乃取
州縣官考課使張宏主之三班考課使魏廷式主之沔
既條奏其法於是御史戴子元郎中張紳皆以負黜焉
然沔之法亦以煩碎無待士君子之體物議非之久之
復廢京朝考課而置審官院以錢若水主之廢州縣官
[081-28a]
攷課歸之流内銓以蘇易簡主之唯三班無所改易其
後天子又嘗欲自宰相修制書攷之事既而但欲責其
稱職遂不行焉然親書課最之意二十餘幅以賜錢若
水等盖其丁寜之意如此焉曽南豐/
 太祖委大臣擇士嵗滿叙遷之典稍不復舉文武常
 參官非有勞者未嘗進秩至淳化間先正趙普復相
 畏嫌避事請置攷課院以分中書之權於是以京縣
 官攷課歸審官院以幕職州縣官攷課歸流内銓以
[081-28b]
 三班使臣歸三班院舉大臣之道揆付之有司之法
 守雖有才品至庸下而資攷既足莫不例遷論者以
 為非便
 
 
 
 
 羣書考索後集卷十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