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羣書考索 > 群書考索 後集卷一
[067-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後集卷一
            宋 章如愚 編
  官制門
   官數類
唐官六十通典云唐官數闕尚書云建官惟百鄭𤣥云/
虞官六十唐官朱聞堯舜同道或皆六十并屬官而言/
則皆有百/
[067-1b]
虞官六十明堂位曰有虞氏官五十鄭云六十/
夏官一百二十明堂位曰夏官百尚書云夏商官倍則/
當二百矣而鄭云百二十/
商官二百四十明堂位曰商官二百鄭云二百四十合/
依鄭説/
周内外官六萬三千六百七十五人内二千六百四十/
三人外諸侯國官六萬一千零三十二人/
秦制爵二十等以賞功勞
[067-2a]
漢吏員自佐吏至丞相凡十三萬二百八十五人哀帝/
時官數兼諸侯州郡胥吏/
後漢内外文武官七千五百六十七人内一千零五十/
五人外六千五百一十二人/都計内外官及職掌人十
五萬二千九百八十六人
魏官置九品其數未詳
晉因魏内外文武官六千八百三十六人内八百九十/
四人外五千九百四十二人/都計内外官及職掌人一
[067-2b]
十一萬八千六百七十二人
宋因晉内外文武官六千一百七十二人内八百二十/
三人外五千三百四十九人/内職掌人門亭長孝經師
月令律令師及書佐等一千四百六十一人都計内外
官及職掌人七千六百三十三人
齊内外文武官二千有六十三人内九百四十七人外/
一千一百一十六人州刺史及官屬并太守内史州縣/
令相寧蠻夷校尉中郎将護軍等/
[067-3a]
梁官品秩祿之差亦如前代更定十八班不登二品者
又為七班又置諸軍之號二十四班内外官數未詳
陳官品祿秩班次多因梁制而又置相國位列丞相上
并及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馬大将軍並以為贈官
定令尚書置五員郎二十一員其餘並遵梁制為十八
班官數未詳
後魏内外文武官七千七百六十四人内二千三百七/
十一人外五千三百九十三人州刺史郡太守縣令長/
[067-3b]
等/内文學學生三千人都計内外官一萬零七百六十
四人其京城諸司令史及諸色職掌人及外州郡縣屬
官并諸色職掌人等並未詳命數亦未詳 魏氏之初
法制簡畧設官分職多因事宜罕依故實誠非經逺即
列九品每品又分為上中下三等至孝文帝太和十八
年定令方有倫序又按前代職次皆無從品魏氏始有
之自四品以下正從又分為上下階亦一代之别制也
北齊内品二千二百二十二人國子太學四門等學生/
[067-4a]
并尚書都令史門下通事主事等令史五百九十六人/
都計文武官及學生令史等總二千九百一十八人
後周改為九命六卿屬官之外内外衆職亦多參秦漢
按所建六官并徒屬及府史雜色職掌人二萬一千零
七十三人二千九百八十九人諸色官萬八千八十四/
人府史學生筭生書生醫生倅長虎賁驍騎羽林游擊/
奉車馭夫武理武候卜筮占夢視祲相生等人也/
隋開皇中有正從九品上下階至煬帝除上下階唯留
[067-4b]
正從九品其餘官品亦多升降萬二千五百七十六人
内官二千五百八十一員外官郡縣九千九百九十五/
員/又内職掌醫師卜師巫覡掌醖獸醫博士京市長麴
倉督并太學學生刻漏千牛門尉門候之事令史及外
職掌郡縣佐史族正里正等總十八萬三千三百六十
一人内千六百六十四人外十八萬一千六百九十七/
人/都計内外文武官及胥總十九萬五千九百三十七

[067-5a]
唐開元二十五年制定流内太師而下流外諸衛而下
之别有正從九品上下階内外文武官員凡萬八千八
百五人文官萬四千七百七十四人武官四千二十一/
人内官二千六百二十外官州縣折衝府鎮戍闗廟岳/
瀆等萬六千二百八十五人内職掌齋郎/府史亭長主
仗典食監門直長親事帳内等外職掌州縣倉督錄事
里正及岳廟齋郎并折衝府旅師隊正隊副等緫三十
四萬九千八百六十三内三萬五千一百七十七外三/
[067-5b]
十一萬四千六百八十六/都計文武官及諸色胥史等
緫三十六萬八千六百六十八人制為九品各有從自
四品以下亦分為下階大抵多因隋制
   官品類
周官九命漢自中二千石至百石凡十六等成帝除八/
百石五百石秩二等/後漢自中二千石至斗石凡十三
等魏秩次多因漢制更置九品晉宋齊並因之梁因之
更置十八班班多為貴陳並因之後魏置九品品各置
[067-6a]
從自四品以下每品分為上下凡三十階北齊並因之
後周制九命每命分為二以正為上凡十八命隋朝置
九品品各有從自四品以下每品分為上下凡三十階
自太師始焉謂之流内流内自此始焉煬帝除上下階/
唯留正從各九品/又置視正二品至九品品各有從自
行䑓尚書令始焉謂之視流内自此始焉
大唐自流内以上並因隋制又置視正五品視從七品
以署薩寳及祅正祅呼烟反/謂之視流内又置勲品九品
[067-6b]
自諸衞錄事及五省令史始焉謂之流外流外自此始
其勲品自齊梁即有之三品以上紫衣金魚袋五品以/
上緋衣銀魚袋皆執象笏七品以上綠衣九品以上青/
衣皆木笏光宅元年青衣為碧武后時改五品以上銀/
魚袋中宗反正從舊初武后天册中制文武官加階應/
入五品者並須入仕歴十六考以上無私犯進階之時/
見居六品官及七品官以上清官者其應入三品者取/
入仕三十三考以上並無私犯進階之時凡居四品官/
[067-7a]
者自外蹤計階者應入仕並不在進階限如有竒才異/
行别效殊功不拘此列/
   官制緫序
伏羲氏以龍紀故為龍師名官
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水名
神農氏以火紀故為火師火名
黄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雲名又晉志曰黄帝置三公/
之秩以親黎元/
[067-7b]
少昊氏立鳳鳥適至故以鳥紀鳥師鳥名
顓帝不能紀逺乃紀於近為民師而命以民事又有五
行之官
唐堯有羲和之官叔仲周禮正義以為即四岳/内有百
揆四岳四岳分主四方諸侯/外有州牧侯伯
虞舜有天下伯禹作司空宅百揆棄社稷播百榖契為
司徒敷五教臯陶作士正五刑垂作共工利器用伯益
作虞育草木鳥獸伯夷秩宗典三禮䕫典樂教胄子和
[067-8a]
神人龍作納言出納帝命盖亦為六官以主天地四時

夏后之制亦置六卿甘誓云召六卿是也其官名次猶
承虞制禮記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
大夫八十一元士
商制天子建天官先六太曰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
太卜/典司六典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宼/典司
五衆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貨/典司六職
[067-8b]
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典制六材五官
致貢曰享五官之長曰伯千里之内為王畿千里之外
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三十
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八州八
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屬於天
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老謂上公並通/
典/伊尹曰三公調隂陽九卿通寒暑大夫知人事列士
去其私成湯居亳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為之晉志/
[067-9a]
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後魏志云唐虞六十夏商倍之/
周過三百是為大備/夏商官倍亦克用乂
周武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賢位事惟能成王董
正治官三百六十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
邦燮理隂陽官不必備惟其人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貳
公𢎞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冢宰掌邦治綂百官均四
海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擾兆民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
上下司馬掌邦政綂六師平邦國司㓂掌邦禁詰奸慝
[067-9b]
刑暴亂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六卿分職各率其
屬以倡九牧阜成兆民周禮天地四時之官謂之六卿/
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禮/
夏官司馬掌邦政秋官司宼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
其屬三百六十者周天之數也盖古人設官皆天之所/
為非人之所設詎可以私情參哉然攷之周禮六官六/
屬往往非止三百六十盖其中有兼官也且鄉老二鄉/
則公一人是三公兼鄉老也一鄉則卿一人是六卿兼/
[067-10a]
鄉大夫也軍将皆命卿是六卿又兼六軍之将也甚者/
太公以太師兼司盟之職載在盟府太師職之是也以/
三公而兼太史之職太史司宼蘇公是也吾夫子責管/
仲所以言官事不攝而罪其變先王之法也三公三孤/
周禮之職不詳此周官所謂官不備而其職亦非羣有/
司所可並論也/周衰諸侯去班爵之籍人用私意僣偪
不常晉以軍行具六卿楚僣公號荘三十年/
秦不師古設爵級以勸武功厥後罷侯置守太尉主五
[067-10b]
兵丞相緫百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貳於相先王舊典靡
有孑遺
漢承秦弊所當更新髙帝無復古之志叔孫通茍趨時之
便大抵多仍秦舊孟堅記漢置官本末周之遺制曽不
多見而以秦官書者盖緫緫也賈誼請更官名見沮絳
灌孝武頗有増益太初以後浸以奢廣矣 曰丞相漢/
初或因軍功而加丞相者樊噲酈商或改丞相之名而/
俾之征伐者韓信/ 漢制常以列侯為相自公孫𢎞以/
[067-11a]
布衣數年登相位而後封平津侯/ 漢制丞相進見御/
位即起在輿為下至公孫𢎞武帝始不冠見矣/ 漢制/
選用人才皆由丞相髙帝舉賢詔令詣國相自署行義/
年武帝初衞綰奏罷賢良申韓蘇張或有薦人起家至/
二千石自武帝重儒官朝夕在側薦進人物而選用之/
權不在宰相嚴助薦朱買臣楊得意薦司馬相如/ 漢/
制三公號無所不統周家冢宰之屬分入於九卿宫伯/
則分入郎中令宫正則分入衞尉膳人酒人則分入少/
[067-11b]
府司㑹大府則入司農宫人内宰則入太長秋雖號統/
攝而不得專領其後九卿更進用事而丞相充位給事/
謁者為左右私人而丞相為外朝之官受遺歸霍光而/
朝事歸大将軍/初置一相孝恵髙后置左右相文帝復
一相哀帝更名大司徒曰太尉文景或置或罷元狩中
始置大司馬以冠大将軍之號盖借古官名以為寵非
有夏官之實故大司馬太尉不並置太尉雖掌武而兵/
不在焉髙后時吕祿吕産實掌南北軍吕祿未解将軍/
[067-12a]
印雖太尉不得入北軍然當時非太尉則事不濟盖職/
尤能盡䕶諸将也武帝置大司馬以冠将軍所以寵衞/
霍初未嘗及於政事至末年用霍光始兼領尚書事宣/
帝之後加於外戚而漢禍惨矣雖然漢武帝用大司馬/
領尚書而丞相固已無權矣然猶建空名於百官之上/
霍光召議必以丞相為首元平之奏必先言丞相敞而/
後至於大将軍光及哀帝用董賢為大司馬而司馬遂/
居司徒之上/ 朱博傳曰武帝初年置大司馬冠大将/
[067-12b]
軍非有印綬官屬至成帝初年賜大司馬金印紫綬乃/
置官屬/
曰御史大夫成帝更名大司空哀帝復為御史大夫後
又更為大司空御史之名周官以中士下士為之特小/
臣之傳命令者耳至於戰國其職益親故獻書多言獻/
書於大王御史而黽池之㑹各命御史書事秦任刀筆/
又自親事以操制臣下侍御僕從其勢益重遂與宰相/
分權而居三公之位漢興獨不可正名乎安有三公而/
[067-13a]
專治書史者乎然漢初御史實副宰相髙后欲封諸吕/
問右丞相陵左丞相平太尉勃而不及趙堯文帝錢榖/
之問止及右丞相勃左丞相平而不及張蒼是以經歴/
三世事權盡在宰相國體増重而御史大夫不敢萌出位/
之思及景帝摧抑申屠嘉而晁錯以刻深用事故事多/
決於錯謀削七國錯實主之丞相不與也調發兵食錯/
實任之丞相不聞也馬闗之禁景紀獨書御史綰而不/
及丞相陶青劉舍之徒齪齪無所建明其有以也/ 漢/
[067-13b]
儀御史大夫見孝亷上計丞長史皆於官司馬門外又/
宣帝詔御史察計簿然則受上計者御史職也秩中二/
千石/自成帝用何武建三公之言而後大司馬大司空
皆封列侯俸如丞相通典曰自此三公俱為宰相矣
九卿之職曰奉常景徳初更名太常主郊廟禮樂之事/
博士亦其屬公孫𢎞對䇿太常奏居末弟掌樂之官而/
兼教育之任誠以樂者廣大樂易其感人也易以入故/
也/ 曰光祿勲武帝太初中更郎中令為光祿勲漢初/
[067-14a]
郎中令掌郎衞諸官如諌大夫議郎中郎皆得以議論/
拾遺左右而謁者僕射又得以執㦸侍衞最為親近矣/
謁者中郎将之得却慎夫人座皆其親近之至也及武/
帝游後庭用中人為謁者尚書而諸郎不帶加官不得/
入内而後郎中令之官稍踈人主罕與正人接而中人/
日親頗用權矣/ 曰衞尉景徳初更名中大夫今後復/
為衞尉掌宫中徼處事其職兵衞者乎/ 曰太僕掌輿/
馬/ 曰廷尉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復為廷/
[067-14b]
尉哀帝復為大理掌平獄奏當所應凡郡縣獄疑罪皆/
處當以報武帝以下置中都官獄郡十六所凡意所欲/
附致者皆不下廷尉以史考之昭平君繫獄内官灌夫/
繫獄居室復劾繫都司空李陵言老母繫保宫劉輔繫/
掖廷王商繫若盧詔獄張湯治他因導官典客有司火/
獄水衡有上林獄中尉有寺互都船獄至若北軍别有/
主上章者獄蠶室腐刑獄暴室宫人獄又皇孫坐郡邸/
獄辛慶忌徙共工獄其所可見大畧如此/ 曰大鴻臚
[067-15a]
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鴻臚/
郎秦典客職也掌諸侯歸義蠻夷等國/ 曰宗正掌親/
屬平帝更名宗伯/ 曰大司農景帝更名大農令武帝/
太初元年更名大司農即秦治粟内史也掌榖貨自太/
倉至籍田令丞屬焉/ 曰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税以給/
共養漢氏之制天下公用仰大司農而乘輿供養悉出/
少府不以民力共浮費别公私示正路也然至於公用/
缺乏往往資之少府故賈捐之命用兵之費曰大司農/
[067-15b]
錢盡乃以少府禁錢續之是也其屬有尚書令丞中書/
謁者令丞黄門令丞尚書中書黄門此後世之所謂三/
省者皆出於少府之屬初秦置尚書於禁中有令丞通/
章奏而已漢武已後其任甚重及光武親攬吏職天下/
事皆上尚書與人主參决乃下三府尚書令遂為端揆/
之官矣晉百官志曰武帝游宴後庭始用宦者主中書/
元帝以𢎞恭為令石顯為僕射秉權用事而蕭望之以/
為中書政本宜以賢明之選更置士人黄門奏官也掌/
[067-16a]
侍從左右三者皆親近人主故卒為三省/ 少府掌刑/
威而猶屬丞相御史此其制之善也自光武以山海鹽/
鐡歸郡縣官中私用付之外有司章帝以後始别立監/
以奄人領之大臣不得預矣皆中二千石/ 其外有中
掌徼循京師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秩雖中二
千石後漢至九卿皆云卿一人至中尉獨不言卿則不
預九卿之列明矣漢世凡中二千石多稱卿王尊傳如/
淳注曰三輔皆秩中二千石故亦稱卿/
[067-16b]
上公則太傅髙后置後省哀帝復之至/平帝置太師位
太傅上太保次太傅王陵忤㫖孔江懼罪而師傅之重/
迄漢世為右遷之地/ 有特進漢制特進位三公下漢/
儀特進后父兄為之或以處前宰相/ 有将軍漢初将/
兵稱将軍兵罷不置吕后以吕祿為上将軍居北軍非/
漢制也文帝拜宋昌為衛将軍薄昭為車騎将軍始有/
定職武帝拜衛青大将軍而大将軍始有定職其後霍/
去病為驃騎将軍上官桀為左将軍昭帝用馮奉世為/
[067-17a]
右将軍始有驃騎左右之職趙充國為後将軍韓増為/
前将軍始有前後将軍之職其他将軍因出征伐名號/
不一事已或置或否獨大将軍驃騎衞将軍左右前後/
将軍終漢世不更置/ 太子則有太傅少傅詹事庶子/
洗馬舍人家令皆其屬也/ 皇后則有詹事長信詹事/
是也景帝更為長信少府復更為長樂少府/ 有将行
景帝更名大長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應劭曰皇后卿/
也後志曰掌宣中宫命/
[067-17b]
列卿又有将作少府掌治宫室景帝更名将作大匠/
典屬國掌蠻夷降者/
水衡都尉武帝置掌上林苑應劭曰水衡少府皆天子/
秘藏元帝時水衡錢三十五萬是也/ 大抵漢世公有
三等太師太傅太保為上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
漢制三公號萬石/大将軍驃騎車騎将軍為比公
卿有三等前後左右将軍為上卿太常至少府凡九稱
正卿執金吾太子太傅将作少府詹事大長秋水衡都尉
[067-18a]
三輔為陪卿三輔則京兆左馮翊右扶風舊内史也掌/
治京師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武帝更名京兆尹左内史/
則更為左馮翊若夫右扶風之職則主爵中尉也景帝/
更名都尉武帝初年更為右扶風治内史右地與左馮/
翊京兆為三輔周之六卿/六卿分治秦以内史治畿内
漢初因之雖失六卿分治之意然内史猶廷臣也至分
三輔其去大郡無幾判然與朝廷二體矣
尉有護軍都尉陳平為護軍中尉武帝時屬大司馬/
[067-18b]
𨽻校尉周官司𨽻屬秋官武帝征和四年初置持莭從/
中都官捕巫蠱督大姦猾察三輔三河𢎞農元帝去莭/
武帝省綏和二年哀帝復置但為司𨽻/城門校尉環濟/
要畧云漢髙帝初置城門校尉從緹騎一百二十人/
校尉中壘屯騎歩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八校尉
皆武帝初置漢表之言也刑法志則曰内増七校晉灼
曰胡騎不常置故曰七故耳西域戊巳烏桓護羌亦有
校尉奉車都尉掌御乘輿/ 駙馬都尉騎都尉此通典
[067-19a]
所謂三都尉皆武帝増置非漢定制也
加官則有侍中左右曹諸吏散騎中常侍所加或列侯
将軍卿大夫将都尉尚書太醫太官令至郎中亡貟多
至數十人給事中亦加官所加或諌大夫愽士議郎掌
顧問應對位次中常侍中黄門則有給事黄門通典以/
加官為漢制百官表加官一章其末緫云皆秦制則出/
於秦無疑也但漢因秦制而廣之官名或有損益耳世/
儒又疑其始於武帝非也特加官用事自武帝始耳以/
[067-19b]
史考之張辟疆恵帝時為侍中賈山至言曰今陛下舉/
方正之士使為常侍諸吏則加官漢初固有也特是時/
事權在公卿加官未居中用事至武帝時而加官之權/
始重耳漢世九卿皆可領加官獨二府不得兼然魏相/
以御史大夫兼給事中/以為分霍光權設非定制也或
者以奉車都尉駙馬都尉亦為加官非也荀氏漢紀杜/
佑通典並不列於加官即此可考此列職於内之大畧/
也/
[067-20a]
外封諸侯漢郡八九十形錯其間郡置守景帝更名太/
守有丞有長史司馬/又有郡尉将兵大郡或兩尉景帝/
更名為郡尉縣置令長/又有三老掌教化新城三老建/
縞素之議壷闗三老上書言戾太子之事三老乘興上/
言明王尊之罪國家之大事朝廷之得失三老皆得言/
之/孝弟力田文帝十二年置三老孝弟力田常員有秩/
其嗇夫游徼亭有長主捕盗賊/里有正秦以御史分别
漢省特丞相遣使耳/武帝始置十三部刺史秩六百/
[067-20b]
石外同𨽻一部則三河三輔𢎞農是也漢制守二千石/
令千石至六百石今刺史才六百石耳其秩卑矣六條/
問事一條豪右五條皆謂二千石不法秩卑則其人激/
昂以自奮假之重權則得行其志此良法也成帝更為/
牧秩二千石闗有都尉農有都尉屬國則有都尉皆武/
帝始置此設官於外之大凡也/其或因事遣使循行天
下也或遣光祿武大夫存問耆老或遣博士存問鰥寡/
或遣丞相御史行掾天下或遣謁者賜三老帛或遣博/
[067-21a]
士錄寃獄振流民或遣中大夫持莭救東甌或遣諌大/
夫祀金馬碧雞此以輔臣而兼奉使者綉衣直指之使/
雖武帝之所置然其官屬侍御史又哀帝時漢令反見/
大夫無可使則召盩厔令尹逢為諌大夫遣之或奉使/
借官武帝遣移守監蘇武以中郎将持莭使匈奴至昭/
帝時武還漢紀書移中監蘇武使匈奴還拜大屬國然/
則武以中郎使乃借官耳此則奉使借官之所從始也/
 漢制序遷之法丞相缺則御史大夫為之御史大夫
[067-21b]
缺則九卿為之九卿缺則郡守刺史為之武帝則不然
丞相石慶卒則御史大夫兒寛當遷而不遷也太僕公
孫賀乃得之丞相公孫𢎞卒御史大夫商丘成當遷而
不遷也太僕田千秋乃得之公孫宏相御史大夫缺九
卿當進者多矣而河東太守畨繫得之石慶相御史大
夫缺九卿當遷者多矣而齊相卜式得之不特此也衛青
自侍中遷太中大夫自太中大夫遷車騎将軍自車騎
遷大将軍大将軍漢三公官也由侍中三遷而得之武
[067-22a]
帝但欲權自己出故取卑賤而加之尊顯進不由階序
畧無所顧 漢制有故官皆守舊階不食全俸滿嵗為
真不稱者還故官韓延夀守左馮翊趙廣漢守京兆尹/
翁歸守右扶風張敞守太原太守皆滿嵗為真守官之/
制莫知其由始按表武帝征和三年始有光祿大夫/
孫遺守少府此序舊階之證也意武帝始乎漢制官卑/
職重者稱守是殆武帝驟官左右才智之士故用守以/
處資淺之人耳然朝廷用新進而無老成此武帝之世/
[067-22b]
所以益多事也/ 漢世官吏率多久任唯邊吏三嵗一
更均勞逸叚會宗傳曰竟寧中為西域都護三嵗更盡/
還拜沛郡守後王嘉言孝文時居官或長子孫以官為/
氏又朱博傳故事刺史居部九嵗為守相夏侯嬰自髙/
祖時為太僕至文帝時猶以太僕清宫汲黯居淮陽十/
嵗張敞居京兆九嵗于定國為廷尉十八年/ 百官有
洗沐之制石建傳載毎五日洗沐歸謁親/ 有予告賜
吿之法病滿三月當免天子優賜其告曰賜告予告者/
[067-23a]
在官有三最法所當得者/ 以罪去者或曰免或歸家
或為庶人漢制雖丞相罷免大者自裁小免爵邑其尤/
輕者就第及列侯就國與奉朝請其後召用但為光祿/
大夫或特進優游散秩未嘗除他官御史大夫則聞為/
九卿将軍至東漢崔烈免乃為城門校尉體貌之禮衰/
矣/
王國傅相御史百官皆如朝廷國家惟為置丞相其御/
史大夫以下皆自置之至景帝時呉楚七國特其國/
[067-23b]
遂以作亂幾危漢室景帝懲之遂令諸王不得治民令/
内史主治民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
博士官改漢内史中尉郎中令之名而王國如故員職/
皆朝廷除不得自置至漢成帝省内史治民更令相治/
民矣/
闗内侯闗内侯無土寄食在所縣民租稅多少各有户/
數爲限列侯則出闗就國闗内侯有號而無邑其加異/
者往往與之闗外之邑食其租稅自吕后時闗内侯始/
[067-24a]
有食邑/
光武中興務從節約并省官職固所以懲孝武奢廣之
事三公之屬則省九卿之屬則又省朝廷之官則省郡
國之官則又省而唯司𨽻校尉一官獨無所省尚書之
員反増其二帝意固可想見矣抑不思漢初之制宰輔
重於朝九卿率其屬名城封於宗都尉播於郡國其綱
維固善而詎可以冗官視之葢武帝之舊可變而髙帝
之法未可輕變也東都無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而大司
[067-24b]
徒大司馬大司空實因西漢之末制也建武中復去大
改司馬為太尉官居司徒司空上王梁以䜟文用韓歆
以直諌死責以吏事而政歸䑓閣司徒鄧禹居外而尚
書伏諶攝行之葢光武之視三公也輕則其用之也易
去之也不難在内則不過以吏事責之雖在外亦何所
不可統體不正其後益舛錄尚書之官建而三公為虚
名矣光武以吏事責三公猶預事自明帝有錄尚書之/
制而三公始不預事矣宋𢎞為司空欲舉侍中以法則/
[067-25a]
三公猶得劾近臣也桓帝時楊秉劾侯覽尚書乃詰其/
越奏法則三公不得劾近臣矣選舉委三府尚書受奏/
御則三府尤得以辟舉也靈帝時吕彊冒選舉但任尚/
書則三公不預選事矣不特此也灾異䇿免所以責之/
者益竒自徐防始就外除拜而所以畀之者益輕自張/
温始前漢丞相屬有長史得舉劾有司直得舉不法光/
武中興省司直之官所以奪三公之權也漢中興相罷/
免無復為九卿者東漢王梁以䜟文用自野王令拜為/
[067-25b]
大司空俄而違命光武将斬之赦以為中郎将是以終/
漢之世去三公而復為九卿者不可勝數體貌之禮為/
如何哉明帝用東平王蒼為車騎将軍而三公屈居将/
軍之下有矣/
九卿之制因循西京而併省其屬者多矣 太常則省
十官而太卜又并於太史博士𨽻於太常而僕射之號
非博士所當稱轉而名之曰祭酒善矣
光祿勲則省車户騎三将而羽林令亦省焉光祿勲之/
[067-26a]
五官将至羽林右監以職屬者凡士自奉車都尉至謁/
者則又屬焉度田覈實監護軍旅黎陽領兵皆遣謁者/
而左右近臣重矣/ 三署郎漢制乃執㦸侍從天子應/
對賛導之官光武於少府多置黄門官者以為親近人/
主之官而三署郎乃不必儒士只令執㦸郎官之署盡/
是諸黄門之屬耳唯議郎用儒生掌顧問又不與宿直/
分郎作兩科此最後漢之亂制也/
衞尉省旅賁令衞士一人而丞亦在所省已上三卿志/
[067-26b]
以為屬太尉部/
太僕省五廐及牧師苑令廷尉省二十六獄唯洛陽廷/
尉有詔獄/
鴻臚省譯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長丞已上二卿屬司/
徒部/
宗正省都司空令臣司農則鹽鐡官屬郡縣而均輸等
皆省少府一官省五丞又省場官織室令署丞又省上
林等三令二十一丞唯尚書増二人為六曹章和以下
[067-27a]
中官稍加廣矣自太毉以上四官職屬少府自侍中至/
御史皆以文屬光武躬親政事而左右近臣往往因時/
用事増尚書之官所以廣其職也不用令史而用孝亷/
所以重其選也侍中尚書黄門諸官不以職屬所以成/
左右之勢也閹人典尚書雖曩有用族姓之制其用則/
不暇恤矣甚者羽林宿衞亦中官掌之封侯襲爵至於/
為将軍末流無所不至也源流一失其勢固至此哉漢/
分司農少府固不若古制之義然猶屬丞相御史也自/
[067-27b]
光武以山海鹽鐡歸郡縣官宫中私用付之外有司章/
帝以後於是别立監以閹人領之而外司不得預其弊/
至於桓靈之君歎天子之無藏開西北以賣官後園為/
私庫而專於宦者矣已上三司屬司空部/ 志以為東
都一公綂三卿意非不美然不任三公而事歸䑓閣何
綂之有上公則省太保而唯置太傅以卓茂鄧禹為之
太師不常置漢末唯董卓為之将軍之官中興呉漢為
大将軍景丹為驃騎大将軍位在三公下及前後左右
[067-28a]
雜號将軍多皆主征伐事訖皆罷 自明帝以東平王
蒼為驃騎将軍以王位在公上章帝時西𦍑反以舅馬
防為車騎将軍外戚将軍始此也後竇憲亦為車騎将/
軍征匈奴鄧隲亦然/ 又其後也桓帝藉單超而去梁
冀而宦者亦得為将軍矣列卿之職執金吾即中尉/
屬省式道中候二人又省中壘寺互都船令丞尉及左
右京輔都尉大長秋先漢或用中人或用士人中興常
用宦者其屬不省将作大匠光武中元二年省常以謁
[067-28b]
者領之而章帝始復水衡則併於少府省其屬二十餘
人唯司𨽻校尉一官此本志言也然光武行司𨽻校尉/
事見漢官威儀/ 自成帝既省而光武復置且并領一
州官屬無省也帝以明察之意緫攬權綱故劾奏刺史/
之官其權特重而遥舉抗直有風力者為之正所以裁/
折貴戚也觀帝誅戮諸王賔客之意與歛手以避二鮑/
之意正所以窘當時之豪貴也終漢之世司𨽻有專終/
之戚/北軍中候監五營兵即中壘也中興省中壘但置
[067-29a]
中候胡騎并於長水虎賁并於射聲所綂者越騎步兵
長水射聲即武帝之八校也諸王建國無復西都之舊
此則劉昭所謂光武十子並列畿外近郡孝明八國不
能開庇逺民國近則不可以大不大則不足為强此所
以本支之援終以少固也又光武時誅諸王賓客/外則
併省郡縣四百餘所罷諸郡都尉併職太守無復都試
之法舊制部刺史考諸郡殿最嵗盡詣京師奏計中興
但因計吏此乃一路之權盡歸刺史故又奪之耳闗都
[067-29b]
尉屬國都尉皆省安帝以後以𦍑犯三輔乃復置右扶
風京兆都尉也
三國鼎峙大抵漢舊魏置三公不預朝政但朝朔望而/
已矣灾異不劾三公亦自魏始呉蜀初置相其後蜀有/
錄尚書/
魏文帝時置中書監令並掌機宻自是中書多為樞機
之任其後或置丞相或相國或司徒而中書監令常掌
機要多為宰相之任於是權在中書外則防察諸王建
[067-30a]
設空名寄地而無實而又設監國之官以伺察之晉承
魏祚首建八公大封宗室置十九州而刺史不領兵宋
渡江以來王曇首王華殷景仁之徒皆以侍中緫門下
樞要宻侍帷幄為國謀主於是權在門下
宋齊有三䑓五省三䑓兩漢舊名五省即尚書中書門/
下秘書集書/
梁武定諸卿之位分配四時置戎秩之官百有餘號其
他多緣齊舊
[067-30b]
陳氏褊小唯循舊制
魏起自朔野分部以置大人凡厥官名多雜夷禮㑹要/
云又倣上古龍官鳥官之名謂諸曹之使為鳬雁白鷺/
之類/道武平并州始建䑓省置百官封公侯将軍刺史
大守尚書皆用文人孝文時王肅來奔為制官品百司
位號皆凖南朝魏分為二而髙齊名遵後魏䑓省之職/
多類江東門下省掌獻納諌正中書省管司王言秘書/
省典司經籍集書省掌從容諌議中常侍省掌出入門/
[067-31a]
閣御史䑓察糾彈劾/ 宇文周始用蘇綽依周更定六
官自餘百官皆倣周禮其他将雖都督刺史之類則依
秦漢
隋初廢周制唯以中書為内史侍中為納言自餘應庶
僚頗有増益大業三年始行新令有
三䑓謁者司𨽻御史/
五省殿内尚書門下内史秘書/
五監少府長秋國子将作都水/
[067-31b]
十二衞翊驍武屯禦候六衞皆有左右/
十六府左右備身左右監門等凡十六府也/
 
 
 
 
 
 羣書考索後集卷一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