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羣書考索 > 群書考索 卷三十八
[038-1a]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巻三十八   宋 章如愚 撰
  禮門
   旌旗類
黄帝振兵教熊羆貔貅貙虎豹制陣法設五旗五麾夏
后氏奚仲爲車正建旗斿旐以别尊卑等級釋名曰旗
期也言與衆期於下明堂位曰有虞氏之緌夏后氏之
綢練商之崇牙周之璧翣則制有自矣周制司常掌九
[038-1b]
旗之物王建太常諸侯建旂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師
都建旗州里建旟縣鄙建旐道車建旞斿車載旌日月
爲常交龍爲旂通帛爲旜雜帛爲物熊虎爲旗鳥隼爲
旟龜蛇爲旐全羽爲旞析羽爲旌則其等有辨矣然熊
虎爲旗而九旗亦謂之旗經傳凡言旌旗是也日月爲
常而諸侯之旂亦謂之常行人之上公建常九斿諸侯
建常七斿是也交龍爲旂天子之常亦謂之旂覲禮天
子載大旂是也析羽爲旌天子至大夫士之旗亦謂之
[038-2a]
旌樂記龍旂天子之旌是也嘗觀大司馬中秋教治兵
旌旗物之用言王載太常諸侯載旂與司常同其他軍
吏載旗而司常則師都建旗師都載旜而司常則孤卿
建旜鄉遂載物而司常則大夫士建物郊野載旐而司
常則縣鄙建旐百官載旟而司常則州里建旟載旞載
旌則建於司常而司馬又皆缺焉抑治兵大閱其禮各
異歟陸農師禮象曰初之集衆也故有師都而未有軍
將有州里縣都鄙而未有鄉遂郊野及其民大和集也
[038-2b]
正以治民則軍吏於是載旗以總别之師都鄉遂無非
將也更建旂物鄉鄉大夫也州里在焉遂遂大夫也縣
鄙在焉故大司馬鄉遂載物若夫郊野載旐百官載旟
則方是時孤卿大夫皆各以其屬衞王而公邑之吏又
别將其衆焉由是言之司常所建是其正也大司馬所
建言其暫而已雖然九旂亦旂也猶五侯皆謂之侯五
溝皆謂之溝五涂皆謂之涂八法皆謂之法也周禮言
旂言大旂言旂物言旌旂言旂鼓則旂與大旂云者熊
[038-3a]
虎之旗也旂物旌旂旂鼓云者有非熊虎之旗也故鄉
邑以旂物及田之前期致民則以司徒之大旂鄼長之
作民以鼓旂遂人起野役致民則以遂之大旂然則熊
虎之旗豈卑者所得而有耶旂之所用不特軍旅田獵
野役之事而已凡祭祀各建其旂會同賓客亦如之蓋
衆之所會使各視旂而知所從也然則虞人有虞旂虞
旌何也山虞掌山林之政令山林者獸之所集故有虞
旂以致禽澤虞掌國澤之政令澤者禽之所集故有虞
[038-3b]
旌以屬禽先王之於旗分之采物而禮意存焉春秋時
楚圍令尹也而爲王旌田宣子晉卿也而假羽毛於齊
或以蟊弧而先登或建大斾之左旃後世秦於四時各
有所旂故月令於春則青旂於夏則赤旂於中央則黄
旂於秋則白旂於冬則黒旂漢髙祖初爲沛公旂幟皆
赤韓信伐趙立漢赤幟自公孫臣謂漢土徳當改服色
而文帝聽之則旂幟皆黄光武中興始用火徳色尚赤
於是復故乗輿金根則建大旂十二斿畫以日月升龍
[038-4a]
大駕前驅則有九斿雲䍐東京賦曰雲䍐九斿諸侯王
則旂旂九斿公列侯則亦九斿卿以五斿皆以降龍後
周太常畫三辰旗畫青龍旟畫朱雀旌畫黄麟旗畫白
獸旐畫𤣥武其旜物在軍亦畫其事號徽幟亦如之若
司常則掌旗物之藏通帛之旗六以供郊丘之祀一曰
蒼旗二曰青旗三曰朱旗四曰黄旗五曰白旗六曰𤣥
旗畫繢之旗六以充玉輅之等一曰三辰之常二曰青
龍之旗三曰朱鳥之旟四曰黄麟之旌五曰白獸之旗
[038-4b]
六曰𤣥武之旐皆左建旗而右建搨㦸又有繼旗四以
施軍旅一曰麾以供軍將二曰旞以供師帥三曰□以
供旅帥四曰斾以供卒長唐天子之車五輅黄屋左纛
左建旂十二旒或載闒㦸旌旗皆從路質故揚雄之在
漢杜甫之在唐皆言軍旗之盛如曰登鳳凰而翳華芝
駟蒼螭而六素虯流星旌以電燭咸翠蓋而鸞旗玉車
千乗輕先疾雷此揚雄獻甘泉賦於成帝之語也如擬
翠毛於華蓋比黄屋於勾陳命雷公以挾輈墮旄頭以
[038-5a]
設斾車之轇轉旗之葳蕤此杜甫奏太清宫賦於明皇
之語也其誇耀泰侈爲何如哉夫三代之時詩人之辭
所以頌車旗之盛不過曰元戎十乗白斾央央不過曰
其旂淠淠鸞聲噦噦耳不過曰我車既攻我馬既同耳
二子之所褒揚贊詠者如此未聞明先王之禮制以制
其灾者此後世之不能如古也
   佩綬帶
周官玉府掌共王之佩玉詩渭陽曰瓊瑰玉佩采芑曰
[038-5b]
服其命服有瑲葱珩公劉曰何以舟之維玉及瑶記玉
藻曰將適君所既服習容觀玉聲古之君子必佩玉右
徴角左宫羽趨以采齊行以肆夏周旋中規折旋中矩
進則抑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
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之音是以非僻之心無自而入
也君在不佩玉左結佩右設佩居則設佩朝則結佩齊
則綪結佩而爵凡帶必有佩玉佩玉有衝牙君子無
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徳焉天子佩白玉而𤣥組綬
[038-6a]
公侯佩山𤣥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
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緼組綬蓋古者佩玉
之制上有雙衡下有雙璜中有琚瑀下有衝牙貫之以
組綬納之以蠙珠而其色有白蒼赤之辨其聲有角徴
宫羽之應其象有仁智禮樂忠信道徳之備或結或垂
所以著屈伸之理或設或否所以適文質之儀此所以
純固之徳不内遷也蓋衡以平其心璜以中其徳琚欲
其有所安牙欲其有所制右徴角所以象事與民左宫
[038-6b]
羽所以象君與物趨以采齊行以肆夏所以比於樂周
旋中規折旋中矩所以比於禮進則揖之於前退則揚
之於後則佩之爲物奚適而非道耶然古者有徳佩有
事佩徳佩則左右皆玉事佩則左紛帨右玦捍之類左
佩皆有五右佩皆有六以左陽而竒右隂而耦故也左
佩者小右佩者大以左不如右之强也先設事佩後設
徳佩以事成而下徳成而上故也詩言佩觿佩韘乃言
容兮遂兮是先設事佩而後徳佩也自五霸迭興戰兵
[038-7a]
不息佩非戰器韍非兵旗於是解去綬佩而韍佩遂廢
韍佩既廢秦乃以采組連結於璲光明章表轉相結受
故謂之綬漢承秦制用而不改故加之以雙印佩刀之
飾至孝明皇帝乃爲大佩衝牙雙璜瑀皆以白玉而古
制尚存然漢之印綬則有五等諸侯王金璽盭綬丞相
太尉則金印紫綬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青綬比六百石
以上銅印墨綬比二百石以上銅印黄綬亦有無印綬
者此其别也朱博之刺冀州也使從事明敇告吏民欲
[038-7b]
言縣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綬各自詣郡欲言二千石長
吏者行部還詣治所然則黄綬蓋縣丞尉之屬而墨綬
則長吏二千石者是也東漢盭綬易爲赤綬餘並因之
凡除官受印綬而佩之遷官上印綬而易之兼官累印
綬而服之免官解印綬而歸之張奐自謂前後仕進十
要銀艾此除官者受印綬而要之也元帝策蕭望之曰
詔左遷君爲太子太傅授印其上故印使者此遷官者
上印綬而易之也武帝謂楊僕懐銀黄垂三組此兼官
[038-8a]
者累印綬而服之也石慶爲丞相封侯乞骸骨則請歸
丞相侯印此免官者解印綬而歸之也夏侯勝言士病
不明經術經術茍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者謂紫綬
青綬也顔注以爲卿大夫之服豈以印綬亦可言服耶
若夫古之帶則又有大帶淺帶博帶之别素帶練帶錦
帶縞帶雜帶之辨大戴禮曰黄帝黼黻衣大帶此大帶
之謂也荀子曰逢衣淺帶雋不疑曰褒衣博帶蓋淺帶
即博帶也玉藻曰天子素帶朱裏終辟諸侯素帶終辟
[038-8b]
大夫素帶辟垂士練帶率下辟居士錦帶弟子縞帶雜
帶君朱縁大夫元華士緇辟此素帶練帶錦帶縞帶雜
帶之謂也古者革帶大帶皆謂之鞶内則所謂男鞶革
帶也左傳曰鞶厲游纓昭其數也此之謂也
   冠帶
禮記正義曰世本云黄帝造火食旃冕則冕蓋起於黄
帝也黄帝以前則以羽皮爲之冠黄帝以後則以布帛
爲之飾荀卿言魯公問舜冠於孔子孔子曰古者有務
[038-9a]
而拘領漢輿服志曰上古衣毛而冒皮後世聖人見鳥
獸有冠角胡之制遂作冠冕纓緌以爲首飾則古者
冒皮而已及冠冕纓緌之作皆有所象也古者冠其飾
有緣其貫有笄其束有武其係有纓其垂有緌古之冠
其飾不過緌武緣其名不過母追章甫委貌而已禮曰
委貌周道也章甫商道也母追夏后氏之道也白虎通
曰夏十三月爲正其飾最大故曰母追商十二月爲正
其飾微大故曰章甫周十一月爲正萬物萌小冠飾最
[038-9b]
小故曰委貌漢輿服志曰委貌冠皮弁冠同制所謂夏
之毋追殷之章甫者也然攷白虎通所言則三冠之制
異輿服志所言則三冠之制同禮文殘闕其制度名義
莫究其詳儒行曰孔子冠章甫之冠莊子曰孔子冠枝
木之冠蓋枝木之冠即章甫也後世有長冠通天逺游
髙山竹皮進賢方山巧士却非却敵之制而其異者有
若鷸冠鶡冠其怪者有漉酒有墊角之類非古也今攷
之史在秦則有曰通天曰逺游而執法者之所服則曰
[038-10a]
法冠獬豸冠柱後惠文冠夫言柱後惠文則法冠也但
言惠文則侍中冠也夫惠文之名蓋起於趙自趙武靈
王改胡服以金璫飾前前插貂尾以爲貴職後代效之
故名惠文至漢因之亦名武弁或曰大冠諸武官冠之
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蟬爲文貂尾爲飾侍中插右
及於晉曰繁冠曰建冠籠冠者即惠文之制也唐之乗
輿加金附蟬侍中中書令加貂蟬以及於諸武官府衞
領軍者亦惠文之制也其他在漢則有曰長冠劉氏冠
[038-10b]
齋冠則爲享廟之服髙山冠則爲乗輿之服方山冠則
爲祠宗廟樂人之服却非冠則爲殿門吏之服樊噲冠
則爲衞士之服巧士冠則爲黄門之服雋不疑冠進賢
冠則有進賢冠酈食其衣儒冠側注則又有側注冠顯
宗冠通天冠則天子有通天冠在晉衞士之服則曰却
敵冠在唐視朝之服則曰翼善冠以賜貴臣則曰進徳
冠蓋太宗嘗以幞頭之制創於後周以便武事及天下
偃武遂采古制而爲翼善以自服之又制進徳冠以賜
[038-11a]
貴臣制如弁服及開元以來朔望朝顓用常服而弁服
翼善之制遂廢不用今載於唐車服志者可攷也
   衣裘
周禮司裘掌爲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則有所謂大裘
玉藻惟君有黼裘以誓省則有所謂黼裘司裘曰仲秋
獻良裘王乃行羽物季秋獻功裘以待頒賜則有良裘
功裘之辨玉藻曰君衣狐白裘錦衣以裼之君子狐青
裘豹褎𤣥綃衣以裼之則有狐白狐青之别羔裘豹飾
[038-11b]
緇衣以裼之而詩又曰羔裘如濡洵直且侯此以羔爲
裘者也狐裘黄衣以裼之而詩又曰君子至止錦衣狐
裘此又以狐爲裘者也麛裘青豻褎絞衣以裼之此又
以麛而爲之也犬羊之裘不裼此又以犬羊而爲之也
大東曰熊羆是裘是又以熊羆而爲之也論語曰素衣
麑裘此又以麑而爲之也玉藻曰君之右虎裘厥左狼
裘夫士謂之虎士門謂之虎門旗有熊虎之文車有虎
幦之飾則左右虎狼之裘宜矣至於衣也有曰韍曰韠
[038-12a]
曰韎韐之名詩曰朱芾斯皇三百赤芾易曰朱韍方來
困于赤紱玉藻曰一命緼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
赤韍葱衡此所謂韍也玉藻又曰韠君朱大夫素士爵
韋此所謂韠也詩曰韎韐有奭傳曰有韎韋之跗注此
所謂韎韐也鄭康成曰古者佃漁而食之衣其皮先知
蔽前後知蔽後後王易之以布帛而獨存其蔽前者不
忘本也蓋韠之作也在衣之先其服也在衣之後韠之
爲物以其弗前則曰韍以其一巾足矣故曰韠以色則
[038-12b]
曰緼以韞質則曰韎韐及戰國連兵而韍非兵飾故去
而不用漢明帝復制韍天子素皮蔽膝魏晉以來或用
絳紗爲之皆古之遺制也
   鹵簿儀衞
五經精義曰鹵者盾也以大盾領一部之人故名爲鹵
簿蔡邕獨斷曰漢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官有注
名曰甘泉鹵簿國朝宋綬序鹵簿圖謂有文事必有武
備故整法物之駕嚴師兵之衞總名之鹵簿焉古者諸
[038-13a]
侯貳車九乗秦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
乗法駕半之最後一車乗垂豹尾豹尾以前爲省中漢
之甘泉自古祭天圜丘之處也本秦林光宫自文帝時
郊五畤武帝立泰畤三歳一郊車駕必幸雍幸甘泉故
有甘泉鹵簿武帝天漢四年始定車服郊祀謂之大駕
車千乗馬萬匹東都行祠天郊以法駕祠明堂省什三
祠宗廟尤省謂之小駕每出太僕奉駕上鹵簿侍御史
蘭臺令史副皆執法以督整車騎謂之䕶駕東晉屬車
[038-13b]
五乗而已宋孝建中田宏議屬車以爲江左五乗則儉
不中禮帝王文物旗旒皆十二爲節宜依禮十二乗爲
制隋之大業復備八十一乗唐大駕屬車十二乗大駕
行幸則分前後施於鹵簿之内若大陳設則分左右施
於衞内其鹵簿具於開元禮導駕則先萬年縣其次則
自京兆而下而至於豹尾車又其次則左右廂黄麾仗
左右領軍黄麾仗若法駕則減於大駕小駕則又減於
法駕漢之大駕公卿奉引大將軍參乗太僕御光武中
[038-14a]
興止陳法駕公卿不在鹵簿中惟河南尹執金吾雒陽
令奉引侍中參乗奉車郎御至唐則兼列六引唐朝會
之儀三衞番上分爲五仗號衙内五衞一曰供奉仗二
曰親仗三曰勲仗四曰翊仗五曰散手仗列坐東西下
每月立内廊閤外號曰内仗以左右金吾將軍一人押
之有押官有知隊仗官有押引駕官國家肇造之初承
五季草創之後法駕之制警蹕之衞大率尚仍簡畧雖
得長興南郊鹵簿圖字僅可攷正而闊畧滋多自陶穀
[038-14b]
爲禮儀使奏言金吾諸衞將軍暨押仗導駕等官服皆
以紫於禮未稱請按開元禮咸用繡袍至若執仗之士
舊服五色畫衣先後靡倫無所準式請以黒爲先而青
赤黄白以次分列始定鹵簿之制其導駕押仗之服則
從開元繡袍之制其執仗次第之色則從五行相生之
次其乗輿則増造五路其奉引則備用六引始造於乾
德之四年而告備於開寶之三年越明年謁款圜丘實
始用之想夫䂍弰前驅五路増副里以鼓記南以車指
[038-15a]
雞翹豹尾夭矯婀娜公卿執事前導後陪細仗大角壯
其容幰蓋繖扇備其節耋老幼稚族觀聚歎向也目熟
乎刀兵今乃窺文物旂常之美向也耳厭乎金鼓今乃
聞鍚鸞和鈴之音皇皇哉治世之鉅典華夏之偉觀也
竊讀三朝寶訓而知藝祖恭儉之徳出於天資衣用澣
濯器御質素齊官無三服之獻織室罷纂組之工顧於
羽衞乃顯設藩飾如此得無意乎蓋躬節儉者帝王之
盛徳也備羽衞者國家之上儀也在漢孝文殿設書囊
[038-15b]
之帷身以示樸爲先及其詔令則曰鸞旗在前屬車在
後儀物明盛猶可想於千載之下然則聖人所以奉已
與夫華國者固自殊轍是以知藝祖之意有在也列聖
繼承制作益詳曰大駕曰法駕曰鸞駕曰黄麾仗大駕
則用之於郊祀用之於耤田法駕則用之於明堂用之
於恭謝鸞駕則或用之於封祀或用之於太清玉清黄
麾仗則或用之於親征或用之於省方若是者皆各有
制焉揆厥所元皆自繡衣發之故郊祀耤田畢陳大駕
[038-16a]
明堂祫享率用三引聲名法度著矣
   門觀 宫殿
易曰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宫室蓋取諸
大壯則宫室之設尚矣故自其門闕之制言之考工記
曰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鄭氏之注以爲旁三門者
天子十二門也月令曰毋出九門先儒謂天子外門四
關門也逺近郊門之與國門也内門五曰臯曰庫曰雉
曰應曰路是也路者大也王之路車路馬路寢路鼓皆
[038-16b]
名曰路則大寢之門謂之路門宜矣然路門者書則謂
之畢門又謂之南門帥氏則謂之虎門春秋之時齊晏
子端委於虎門得非末世諸侯之門亦效其名乎應門
者發政以應物也爾雅謂之正門明堂位亦曰應門臯
門者以緩爲義也臯鼓臯舞皆以臯為緩則門之逺者
謂之臯宜矣毛氏以臯門爲郭門非也公羊傳曰五版
爲堵五堵爲雉蓋城雉之制在是焉此豈非雉門之意
歟諸侯之外門有四與天子同内門有三則曰庫曰雉
[038-17a]
曰路而與天子異詩以天子之禮追太王之事明堂
位以魯之門取天子之制故皆有臯門應門之名也
魯僖公二十年新作南門穀梁曰南門者法門也雉
門之說不見於經然周禮閽人掌中門之禁則中門
者豈雉門歟臯門之内外朝也朝士建其法小司冦
掌其政列三槐之與九棘設嘉石之與肺石而朝諸
侯聽訟詢大事在焉應門之内治朝也司士正其位
宰夫掌其法太僕正王之位而王日視朝在焉路門
[038-17b]
之内燕朝也太僕正其位掌擯相而族人朝焉玉藻
曰朝服以視朝退適路寢聽政然則王日視朝於治
朝而退聽政於燕朝矣雉門之外垂治象所以待萬
民應門之外設宗廟社稷所以嚴神位路門之外則
九室九卿朝焉路寢之内亦九室九嬪居焉三代而
後所以名其門者亦不一矣漢都城之門載於三輔黄
圖者凡十有二曰霸城曰清明曰宣平曰覆盎曰安門
曰西安曰章城曰直城曰雍門曰洛城曰厨城曰横門而直城
[038-18a]
則舊謂之龍樓霸城又謂之青門宣平則又謂之東都
安門則又謂之鼎路章城則又謂之光華洛門則又謂
之髙門而清明則又有耤田凱門之號西安則又有便
門平門之目東漢雒陽城門亦十有二上應月位中東
惟卯上西惟戌開陽平城巳午順方若雍若殳若拜若
津曰上東夏門曰廣陽上苑駢羅錯峙周於子亥而李
尤嘗爲之銘漢未央宫有金馬青鎖兩門武帝時東門
京作銅馬法獻之立於魯班門外乃更其名而謂之金
[038-18b]
馬則金馬者因班門之舊而公孫𢎞東方朔之徒嘗所
待詔者也建章宫之門曰閶闔亦曰壁門未央長樂甘
泉諸宫皆有司馬門武帝置酒甘泉北宫令董偃從東
司馬門而更其名曰東交則以私情易之者也若乃啓
南端之特闈而端門之名於是乎顯建氷室之謻門而
謻門之名於是乎彰雲龍神虎之門則又列於徳陽殿
之東西是蓋後漢之制而見於張平子之賦東京者也
唐之京城左河華右隴坻前終南後九嵕南三門曰明
[038-19a]
徳曰啓夏曰安化東三門曰春明曰通化曰延興西三
門曰金光曰開逺曰延平皇城在京城之中南三門曰
朱雀曰安上曰含光東西二門曰延喜曰景風西二門
曰安福曰順義其中左宗廟右社稷百僚之廨列乎其
間凡省六寺九臺一監四衞十有八東宫官屬宫城在
皇城之北南三門曰承天曰長樂曰永安若元正冬至
受萬國之朝貢則御承天門以聴政蓋古之外朝也其
北曰太極門其内曰太極殿朔望則坐而視朝焉蓋古
[038-19b]
之中朝也又北曰兩儀門其内曰兩儀殿常日聴朝而
視事焉蓋古之内朝也大明宫在禁苑之東南正南曰
丹鳳門門内正殿曰含元殿開元時元正冬至乃於此
而聴朝也其北曰宣政門門内曰宣政殿殿東曰日華
門門東門下省西曰月華門門西中書省宣政之左曰
東上閤右曰西上閤次西曰延英門其内之左曰延英
殿右曰含象殿宣政北曰紫宸門其内曰紫宸殿興慶
宫在皇城之東南宫之西曰興慶門門内曰興慶殿本
[038-20a]
朝之宫門曰宣徳曰左右掖曰東西華門曰左右景徳
門此皆其門之可攷者也爾雅曰觀謂之闕周禮垂法
於象魏禮器曰天子諸侯臺門郊特牲曰臺門而旅屏
大夫之僭禮也諸侯有臺門而無兩觀魯有兩觀以周
公之故也何休曰天子外闕兩觀諸侯内闕一觀然天
子外闕於經無見也春秋書新作雉門及兩觀蓋譏其
加度云爾子家駒以魯設兩觀爲僭誤矣先王之時門
皆南向蕭何治未央宫立東闕北闕顔師古以爲未央
[038-20b]
殿雖南向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公車司馬
亦在北焉以北闕爲正門蓋出於蕭何厭勝之術非古
典也三輔黄圖以爲未央有元武蒼龍二闕其東闕北
闕者歟漢之建章宫則有鳳闕圓闕别風嶕嶢之闕甘
泉宫則造赤闕於南以象方色後漢亦建象魏之兩觀
見於張平子之賦者皆其觀闕之可攷者也自其宫殿
之制言之合宫則作於黄帝蘄年宫則作於秦穆棫陽
宫則作於秦昭王萯陽宫則作於秦文王阿房宫則作
[038-21a]
於始皇若西垂若平陽封宫若橐泉若梁山若林光皆
所謂秦宫者也始皇宫曰興樂而漢髙帝修飾之以爲
長樂宫叔孫通與魯兩生共起朝儀而諸侯羣臣皆朝
十月者即此地也其後太后常居之而惠帝以來皆居
未央因龍首山爲之而臺殿四十有三紀於西京雜記
則壯麗可知矣曰雒陽南宫則髙帝命通侯諸將以言
劉項得失與夫張良請封雍齒之地也曰沛宫則髙祖
召父老子弟而歌大風之地也自是而後宫室之盛莫
[038-21b]
過於武帝曰龍淵宫則因救河而作也曰宣防宫則因
塞河而作也甘泉宫一曰雲陽秦始皇作甘泉前殿載
於史記至武帝盡増廣之是蓋黄帝以来圓丘祀天之
地而漢帝受計及諸侯朝者皆在此也揚雄作甘泉賦
以諷成帝而雄傳之所載以爲石關封巒枝鵲露寒棠
梨時得遊觀屈竒瑰偉則其奢麗爲何如建章宫本於
越巫厭勝之說東方朔有曰今陛下以城中爲小圖起
建章左鳳闕右神明號爲千門萬戸則其奢麗爲如何
[038-22a]
若明光若首山若交門若桂宫又皆文帝之所作者漢
之宫有曰萬歳者武帝所造嘗見於宣帝之幸而有神
爵之瑞者也曰步夀者宣帝神爵二年鳳凰集于祋栩
所集之地復獲玉寶而建以爲宫者也其他如宜春宣
曲則述於子虚之賦黄山池陽則見於東方朔之傳以
至長楊五柞回中大臺竹宫北宫之類亦皆散見於書
史若乃三雍宫者所謂明堂靈臺辟雍者也明帝即位
親行其禮坐明堂而朝羣后登靈臺以望雲物袒割辟
[038-22b]
雍之上尊養三老五更則其禮制盛矣後漢之宫有曰
南宫曰大駕宫則作於光武曰北宫則作於顯宗而南
宫則圖二十八將者也東晉之宫如咸和所作新宫則
成於王導所以破温嶠輩遷都豫章會稽之二論如太
原新宫則作於謝安所謂仰模元象合體宸極者也元
魏之宫曰金墉則又作於孝文而以爲遷洛之舉也唐
天子所居之宫太極則以大内目之會要/曰大明則以
東内目之曰興慶則以南内目之自龍朔而後人主常
[038-23a]
居大明謂之大内而太極乃謂之西内大明創於貞觀
始謂之永安繼謂之大明改謂之蓬萊而卒定於大明
之號興慶創於𤣥宗而因乎藩邸龍池之祥至於武徳
之營洪義宫而後易之以大安武徳以舊第爲武功宅
而其後易之以慶善貞觀以隋之仁夀宫爲九成宫而
其後易之以萬年開元置温泉宫於驪山而其後易之
以華清其他如太和仁智之造於武徳玉華翠微飛山
襄城之作於貞觀合璧之作於顯慶紫桂之作於儀鳯
[038-23b]
奉天之作於永淳啓聖之作於開元而通義宫者則武
徳以舊第爲之躍龍宫者則武徳以奉義監爲之而唐
又有宫曰長春此皆其宫之可攷者也西漢之殿其在
長樂宫者則曰臨華曰神仙其在未央宫者則曰清凉
曰宣室曰長年曰玉堂曰麒麟白虎西都賦注三輔黄/
圖/孟堅西都賦所謂區宇若兹不可殫論者也王商傳
云成帝世單于來朝引見於白虎殿杜欽傳云上盡召
直言之士詣白虎殿對䇿而杜欽谷永皆於此對六經
[038-24a]
之問即所謂白虎通也未央之殿若承明則以爲著述
之所孟堅所謂承明金馬著作之庭者武帝賜嚴助書
云君厭承明之廬成帝世客有薦揚雄文似相如者召
待詔承明之庭其在是歟若金華則以爲講授之地鄭
寛中張禹朝夕入說尚書論語而班伯之所受業者其
在是歟以至武臺通光之名曲臺宣明之號神明髙門
昭陽之屬皆其殿之列於未央者若明光殿則作於桂
宫者也若函徳殿作於建章宫而宣帝之世金芝九莖
[038-24b]
産於銅池者也若鳳凰殿則又宣帝叶其嘉瑞而作者
也光武即位之初車駕入洛幸南宫却非殿遂以定都
又作南宫前殿而顯宗亦有徳陽之作其他如含徳章
臺天祿宣明之類紀於張平子之賦者皆東漢之殿也
唐室之殿若太極者則見之於太極宫若含元紫宸宣
政延英則見之於大明宫若乾元則見之於洛陽宫以
至慶善宫之有披香而椒風披香已見於孟堅之賦則
漢已有此名也開元鶺鴒集白虎庭木則是唐亦有白
[038-25a]
虎之號也宋朝之殿以文徳爲正衙而又有大慶紫宸
集英在景徳則有玉宸殿即偃息之所而聚書真宗謂
此惟正史累校定者小說他書不置於此在景祐則有
崇政殿以賈昌朝楊安國等爲崇政殿說書日以二人
入講說者蓋自此始也皇祐中以邇英後殿爲隆儒明
道中以承明爲端明以端明爲延和慶厯中改文明爲
紫宸以延恩爲觀文在治平則有欽明殿命王廣淵書
洪範於屏而廣淵因有三徳爲馭臣之柄之說此皆其
[038-25b]
殿之可攷者也
   臺觀 館閣 樓室
臺觀之作逺矣若周之靈臺魯之觀臺漢長樂宫之鴻
臺未央宫之玉臺趙王宫之叢臺武帝之柏梁建章之
神明甘泉之通天殿中之蘭臺上林之清臺後漢之靈
臺雲臺唐顯慶之講武開元之測景此皆其臺之可見
者也 若漢之甲觀屬玉觀後漢之東觀而劉珍劉騊
駼馬融蔡邕張衡曹褒黄香皆嘗入焉至於白虎觀則
[038-26a]
章帝建初中博士議郎諸生諸儒如魏應淳于恭之徒
會於此地講議五經同異帝親臨決作爲白虎議奏者
也魏明帝之聴唐之嵩陽此皆觀之可見也 館閣之
作也亦逺矣漢武帝爲飛廉館於長安而後漢明帝則
取飛廉以爲平樂館考之漢紀武帝元封六年京師民
觀角觝於上林平樂館則平樂之名在武帝時固已有
之也武帝又於甘泉作迎風露寒儲胥之館曰射熊曰
繭館亦皆漢世之所有而平津開東閣營客館以招天
[038-26b]
下賢士有所謂欽賢翹材接士之號則漢之人臣蓋亦
有列館者矣齊王儉之學士館唐之六館宋之三館曰
集賢昭文史館此皆其館之可考者也 漢有石渠天
祿麒麟三閣皆蕭何之所創造石渠在未央殿北以藏
入關所得秦之圖籍其後又藏祕書而天祿麒麟皆在
未央宫中三輔黄圖亦爲藏書之地劉向專精校書而
有青藜之異者即天祿也宣帝思股肱之美而圖畫霍
光輩者即麒麟也班孟堅西都賦曰天祿石渠典籍之
[038-27a]
府故老名儒講論乎六藝稽合乎同異者蓋謂此也杜
佑曰漢凡圖書所在有石渠石室廣内延閣貯之於外
府又有御史中丞居殿中掌蘭臺祕書及麒麟天祿二
閣藏之於内禁及考三輔舊事石渠閣在未央大殿北
以藏祕書則石渠不得謂之外府劉歆七畧亦云外有
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有延閣廣内祕室之府則延閣
廣内皆爲禁中之藏明矣是以漢之祕書多在於天祿
非大夫侍中不預此選劉向以光祿大夫劉歆以侍中
[038-27b]
揚雄以大夫校書天祿閣而石渠則爲諸儒講論五經
之地而以博士處之也施讐爲博士甘露中與諸儒講
論同異於石渠歐陽生薛廣徳王式戴聖皆以博士論
經石渠者也蘭臺石室則在殿中而爲史官著述之所
而蘭臺則掌圖籍故漢之校書講筵修史三者皆處於
内禁云唐之閣曰凝暉則嘗置渾儀於其中曰凌烟則
圖畫功臣於其中曰祕書閣曰蓬萊書閣則以爲崇儒
待士之所宋自龍圖閣而下皆以爲祖宗宸章之奉太
[038-28a]
宗肇新祕閣則以之彚聚典籍育養英才仁宗景祐初
開創邇英延義二閣列峙於迎陽門崇政殿之東西又
以爲訓習道藝之地此非其閣之可攷者歟 至於樓
室之制若井榦樓則作於漢武之建章北顧樓則起於
梁之京口花萼相輝勤政務本則唐𤣥宗作之於興慶
籌邊樓則李徳裕作之於劍南宋之樓曰紫雲則藝祖
與趙普等議論民事之地曰太清則真宗天禧中召近
臣觀書之地也此皆其樓之可見者也 漢以宣室爲
[038-28b]
聴政之所三輔黄圖曰宣室者未央前殿正室也文帝
思賈誼召之入見上方受釐坐宣室因感鬼神事而問
鬼神之本何武傳言武與楊覆衆等習歌中和樂職詩
宣帝求通達茂異之士召見武等於宣室刑法志亦云
宣帝因路温舒之言季秋請讞時上常幸宣室齋居而
決事刑號爲平則漢之人主受釐訪問總覽萬幾裁斷
庶獄一皆在是焉東方朔傳曰武帝爲竇太主置酒宣
室使謁者納董偃朔辟㦸而前曰夫宣室者帝王之正
[038-29a]
處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其嚴蓋可知矣漢百官表有
織室屬之少府而後漢禮儀志祠祭先蠶亦有織室三
輔黄圖以爲此室在未央宫有所謂東西織室者若乃
凌室亦在未央而用以爲藏氷者焉此皆其室之可見
者然也
   唐車輿衣服令
車輿衣服定著于令唐制也夫三王制作莫盛於蒼姬
考之禮經玉金象革洎夫木路是爲王車若翟車而下
[038-29b]
至於子篆縵墨棧則后與諸臣各有制焉大裘而下洎
夫冠弁是爲王服若褘衣揄翟至於衮冕希毳則后與
諸臣亦有制焉嬴秦變古改商瑞山名爲金根屬車之
衆至于九九汰侈斯甚已無足稽衣服之制亦弗之見
炎劉定憲金根一車御爲乗輿爵非公乗劉氏勿冠錦
繡綺縠賈人有禁尊卑有制頗亦詳密號登天漢郊於
甘泉千乗萬騎其儀特盛中間蕩析武車諸子繡
笑三輔一時文物埃滅無餘世祖中興葆車轝輦法物
[038-30a]
始備永平之時玉佩絇屨冠冕行事范史登載亦既周
悉繇晉迨隋隨世改更定令弗聞微乎不足論已唐自
髙祖開創垂意制作武徳四載首著斯令上由天子下
達庶人常尊等威厥有定制故天子五輅則倣周制而
耕根安車白鷺記里指南之屬是爲屬車后太子所謂
車乗制則詳已天子之服自大裘衮冕而下亦倣周制
通天絳紗朝會以服后與諸臣制已詳已垂憲作則簡
牘且存上得兼下下毋儗上截然畫一凛莫可犯隆殺
[038-30b]
有經貴賤斯殊所以嚴分守而杜僭侈者繄斯令之設
唐一代之制於是有攷焉若乃翼善進徳嘗創厥冠朱
明鵰袍亦製厥服品官服色舊止黄紫馬周建議始更
厥制而其後又以色之淺深爲品秩髙卑之辨兹雖出
於一時之宜史氏備載灼爲丕範亦以昭唐家定令之
詳始終不茍蓋如此
   唐洪文定制禮儀
唐會要太宗改修文爲洪文垂意文學精選賢良之士
[038-31a]
如虞世南禇亮姚思廉歐陽詢蔡允恭蕭宗徳言之徒
皆以學士講論政事天策學士其登是選者殆半焉是
以貞觀之修改五禮此禮官之職也而必詔學士參預
貞觀之有事泰山公卿預議可也必參以學士之詳定
永徽之際明堂制度非特下之諸曹詳考而洪文館實
與議焉封嵩山之儀禇無量爲學士中宗亦詔其定南
郊儀典不特此也馬嘉運之刪正義蘩蘋姚思㢘之撰
述陳梁二史劉嗣之修次國史實錄皆以洪文學士職
[038-31b]
之又嘗攷之唐自封國初命祀四室因仍至於貞觀莫
有更易至九年朱子奢以諫議兼洪文始建三昭三穆
之議一代大典因之以立蓋唐自太宗即位殿左置洪
文館而學士無定員館中有四部書及圖籍正諸儒講
論之地也
   洪文沿革
武徳四年置修文館於門下省九年改曰洪文其後又
置諸經博士儀鳳中置詳正學士校理圖籍武徳後五
[038-32a]
品以上曰學士六品以上曰直學士又有文學直館皆
他官領之垂拱以後以宰相兼領館務號主給事中一
人判館事神龍元年改洪文曰昭文二年曰修文景龍
二年置大學士四人以象四時學士八人以象八節直
學士十二人以象十二時景雲中減其員數復爲昭文
館開元七年洪文館置校書郎又有校理讎校錯誤等
官長慶二年詳正學士講經學士皆罷專以五品以上
曰學士六品以下曰直學士未登朝爲直館大抵學士
[038-32b]
掌詳正圖籍教授生徒朝廷制度沿革禮儀輕重皆參

   王儉學士館
齊武帝時王儉領國子祭酒詔於儉宅開學士館以總
明觀四部書目充之自宋世祖好文章士大夫悉以文
章爲尚無專經者儉少好禮學及春秋由是衣冠翕然
更尚儒術矣
   宋朝三館
[038-33a]
按唐武徳中始置修文館隸門下省貞觀中建史館於
禁中專掌國史開元十二年改集仙殿爲集賢書館三
館之名肇於此矣自是集賢昭文置大學士史館置修
國史以宰相兼領之昭文集賢又置學士直學士史館
集賢修撰史館有直館檢討集賢有直院校理崇文院
又有檢討校理皆以他官領之初昭文館隸門下省史
館寓於集賢後合爲一矣太平興國二年太宗幸三館
後増棟宇之制天禧八年詔崇文外院以三館爲額
[038-33b]
   龍圖
真宗景徳二年閣下列六閣曰經典曰史傳曰子書曰
文集曰天文曰圖畫祥符初建以奉太宗御書取龍馬
負圖之義太宗同此閣中
   天章
真宗天禧五年作奉安真宗御書取雲漢爲章之義一
云天聖末間作此
   寶文
[038-34a]
舊曰壽昌慶厯初改今名嘉祐八年詔以仁宗御書藏
於閣取寶書爲訓之義英宗同此閣
   顯謨
藏神宗御書取丕顯文謨之義政和四年閣初成
   徽猷
哲宗取君子徽猷之義大觀二年詔以哲宗號令之指
陳若掲日月緝熙紹復之故
   敷文
[038-34b]
徽宗取誕敷文徳之義紹興十年詔以徽宗宸章奎炳
發爲號令著在簡編
   煥章
髙宗取煥乎其有文章之義
   華文
孝宗取重華協帝之義
 
 羣書考索巻三十八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