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義門讀書記 > 義門讀書記 卷五十七
[057-1a]
欽定四庫全書
 義門讀書記卷五十七
          翰林院侍讀學士何焯撰
  李義山詩集
晚唐中牧之與義山俱學子美然牧之豪健跌宕而不
免過於放學之者不得其門而入未有不入於江西沠
者不如義山頓剉曲折有聲有色有情有味所得為多
 馮定逺先生謂熟觀義山詩自見江西之病余謂熟
[057-1b]
觀義山詩兼悟西崑之失西崑只是雕飾字句無論義
山之高情逺識即文從字順猶有間也 義山五言出
於庾開府七言出於杜工部不深究本源未易領其佳
處也 七言句法兼學夢得
錦瑟 此悼亡之詩也首特借素女鼓五十絃之瑟而
悲泰帝禁不可止以發端言悲思之情有不可得而止
者次連則悲其遽化為異物腹連又悲其不能復起之
九原也曰思華年曰追憶指趣曉然何事紛紛附㑹乎
[057-2a]
 錢飲光亦以為悼亡之詩與吾意合莊生句取義於
鼓盆也但云生平不喜義山詩意為詞掩却所未喻
亡友程湘衡謂此義山自題其詩以開集首者次聨言
作詩之㫖趣中聨又自明其匠巧也余初亦頗喜其説
之新然義山詩三卷出於後人掇拾非自定則程説固
無據也
重過聖女詞 次連乃是聖女祠移向别仙鬼廟不得
玉郎㑹此通仙籍 玉郎疑是自謂
[057-2b]
寄羅劭興燕重逺兼泥 兼作嗛
令狐舍人説昨夜西掖翫月因戲贈 第二句説字不
落空次連是西掖底月寫月即寫出翫字意末二句因
直宿而思薦逹足戲贈意
崔處士 馮定逺云上六句先將崔處士似先賢事迹
寫透末二句結出便通體皆靈
自喜 定逺云已之寄形宇内以天地為逆旅猶蝸牛
也妙在第二句又為物所寄便是莊子逍遥游齊物諸
[057-3a]
篇見解活潑潑地那得不自喜 第三言有竹第四言
有花第五言近山第六言近水末二句言又有酒也
題僧壁蚌胎未滿思新桂 是未來
琥珀初成憶舊松 是過去
異俗二首 第二首似有刺貪之意
和孫樸韋蟾孔雀歌都䕶矜羅幕 宋黄休復茅亭客
話云蛇與孔雀交偶有得其卵者使鷄抱伏即成其名
曰都䕶初年生緑毛二年生尾小火眼三年大火眼其
[057-3b]
尾乃成
人欲 此必行役既乆而切求歸之思故云
華山題王母祠勸栽黄竹莫栽桑 按穆天子傳則黄
竹是地名不知作者何所承也
華清宫 言明皇幸免驪山之禍耳末二句反言之所
以為絞而婉也
楚澤 第二句伏後早寒三四是澤中
潭州 此隨鄭亞南遷而作第三思武宗第四刺宣宗
[057-4a]
五六則悲㑹昌將相名臣之流落也楚詞以蘭比令尹
子蘭盖指白敏中言之
今古無端入望中 此登潭州官舍樓而作所望者故
園人耳今目斷鄉關而潭州已事歴歴在目無端二字
從空樓寫出絶妙章法
湘淚淺深滋竹色二句 入望古今
陶公戰艦空灘雨二句 雨中壊艦風中破廟令人不
堪回首 誼作傅
[057-4b]
目斷故園人不至 收望字
贈劉司户已斷雁鴻初起勢 謂下第
更驚騷客後歸魂 謂逺貶
哭劉司户二首酒甕凝餘桂 王建集中有與去華絶
句言其病酒故有此句
江風吹鴈急 言已哭之哀也
第二首已為秦逐客 謂下第
復作楚寃魂 謂逺貶
[057-5a]
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通首不離悼傷後三

北齊二首 上言其一為所惑禍敗即來下言轉入轉
迷必將禍至不覺用意可謂反覆深至矣首章最警切
 又按上篇嘆其不知不見是圖下篇笑其至死不悟
南朝 此篇亦非楊劉所及 南朝偏安江左不思勵
精圖治以保其國乃徒事荒淫宋不戒而為齊齊不戒
而為梁陳因梁亂而簒取之國勢視前此尤促乃復不
[057-5b]
戒而甘蹈東昏之覆轍如恐不及且宼警天戒儼然不
知安得不滅於隋乎不特此也前此宋齊不過主昏於
上江左猶為有人故命雖革而猶能南北分王至陳則
君臣荒惑一國俱在醉夢之中長江天塹誰復守之落
句深嘆南朝由此終無一豪傑能代興者非特痛惜陳亡也
元武湖中玉漏催 指宋
鷄鳴埭口繡襦廻 指齊
誰言瓊樹朝朝見一連 誰言不及吐屬殊絞而婉叙
[057-6a]
致亦錯綜善變
敵國軍營漂木柹一連 蓋所謂天地人皆以告而王
不知戒也 此等詩須細味其高情逺識起連便是南
朝國勢必為北并况又加之陳叔寳乎二十八字中叙
四代興亡全不費力又其餘事也
鄠杜馬上念漢書 曰人間所謂舊勞於外爰暨小人
也曰興罷所謂險阻艱難備嘗之矣民之情偽盡知之
矣如是而踐天子位以承天地之眷顧宜有深仁厚德
[057-6b]
貽億萬無疆之慶乃王伯雜用使漢家之元氣日削再
世之後冡嫡屢絶丁傅華軒而王氏得以乘之豈非宣
帝之昧於貽厥哉意思深長非一覽可竟
渭水天開苑一連 言祖宗所傳繼者乃天開地獻之
乾坤也
同崔八詣藥山訪融禪師 縈紆鬰悶四句中無窮曲

聞著明凶問哭寄飛卿 腹連言相隔之逺也
[057-7a]
送崔珏徃西川年少因何有旅愁 跌宕
千里火雲燒益州 白公書通州事云四野千重火雲

卜肆至今多寂寞二句 年少無愁
好好題詩詠玉鈎 加好好二字者正見其年少無旅
愁也不然首句無着落矣
陳後宫 定翁云每讀宋初宫體轉嘆此君之不可及
也 妙在中四句形容得惟日不足 此詩極深於作
[057-7b]
用自覺味在鹹酸之外
飲席戲贈同舍 左思呉都賦翡翠列巢以重行謝惠
連雪賦對庭鵾之雙舞程漸於補註義山詩集引以証
珠樹二句則重行雙舞俱有着落
西溪 第二句便含岑寂意第三句因病廢詩第四句
時方喪偶也
謔桞 上四句寫栁下四句寫謔字字淋漓
北禽 此詩作於東川義山自北來居幕府故曰北禽
[057-8a]
以自况也 中二連皆憂讒畏譏之意末有羡於雕陵
之鵲其為周身之防至矣
楚宫 落句與鄠杜馬上同一結法
韓碑 可繼石鼓歌 字字古茂句句典雅頌美之體
諷刺之遺也
行軍司馬智且勇 獨提一句
帝曰汝度功第一 提明晉公功第一以明其詞之非
私也
[057-8b]
古者世稱大手筆四句 此等皆波瀾頓剉處不爾便
是直頭布袋
濡染大筆何淋漓 濡作擩
離思 通首是寫離中之思非單寫離字
宿駱氏亭寄懐崔雍崔袞 寓情之意全在言外
贈歌妓二首下蔡城危莫破顔 雋妙
寄令狐學士 以飛卿投蕭舍人詩相較兩人真相去
不啻三十里
[057-9a]
曉飲豈知金掌迥一連 洗發崔嵬二字顧瞻玉堂如
在天上流落人間者九關萬里夢不得到而君則曉飲
夜吟其中固不啻濁水汚泥清路塵也
漫成三首 此在桂林幕府思北還也
槿花第一首 腹連與晉昌李花同
哭劉蕡巫咸不下問銜冤 以文義論之當作巫陽殆
因老杜巫咸不可問之語而娛 記六朝人亦有作巫
咸者 甘泉賦選巫咸兮呌九閽開天庭兮延羣神從
[057-9b]
來用巫咸者殆因此而訛
何曾宋玉解招魂 不必將下師友句粘着宋玉説其
取義只在作誄招魂四字耳
杜司勲高樓風雨感斯文 含下傷春
短翼差池不及羣 含下傷别 高樓風雨短翼差池
玉谿方自傷春傷别乃彌有感於司勲之文也
荆門西下 末句楊朱泣路岐下却羡二字正見洞庭
之險惡也
[057-10a]
碧瓦霧唾香難盡 霧疑作露
酒是蜀城燒 燒字押得竒
公子歌好惟愁和 妙甚只欲家妓擅長惟恐更有和
者非公子無此心情也
少年 封字出韵
藥轉風聲偏獵紫蘭叢 宋玉風賦獵蕙草
社工部蜀中離席 起句尤似杜 鮑令暉詩人生誰
不别恨君早從戎發端奪胎於此 一則干戈滿路一
[057-10b]
則人麗酒濃兩路夾寫出惜别如此結搆真老杜正嫡
也 詩至此一切起承轉合之法何足以繩之然離席
起蜀中結仍是一絲不走也 此等詩須合全體觀之
不可以一句一字求其工拙荆公只賞他次連猶是皮

隋宫 無句不佳三四猶得杜家骨髓 前半展拓得
開後半發揮得足真大手筆 發端先言其虛關中以
授他人便已呼起第三句 着玉璽一聯直説出狂王
[057-11a]
抵死不悟方見江都之禍非出於偶然不幸後半諷刺
更覺有力
二月二日 兩路相形夾寫出憶歸精神合通首反覆
咀咏之其情味自出 隋宫籌筆驛重有感隋師東諸
篇得老杜之髓矣如此篇與蜀中離席尤是莊子所云
善者機 前半逼出憶歸如此濃至却使人不覺所謂
國風好色而不淫也 其神似老杜處在作用不在氣
調
[057-11b]
東風日煖聞吹笙 即温詩倂起别離恨似聞歌吹喧
之意
新灘莫悟遊人意二句 同一江上行也耳目所接萬
物皆爽不免引動歸思及憶歸不得則江上灘聲頓有
凄凄風雨之意筆墨至此字字化工 杜荀鶴詩云此
時晴景愁於雨是處鸎聲苦似蝉落句當以此意求之
籌筆驛 議論固髙尤當觀其抑揚頓挫處使人一唱
三嘆轉有餘味 不離承祚舊論却非承祚本意讀書
[057-12a]
論世真難事
猿鳥猶疑畏簡書二句 一揚 簡書切籌筆儲胥切

徒令上將揮神筆二句 一抑 破題來勢極重妙在
次聫接得矯健不覺其板
管樂有才終不沗 此句又揚
關張無命欲何如 此句又抑
他年錦里經祠廟 對驛字
[057-12b]
梁父吟成恨有餘 對籌筆
武侯廟古柏葉凋湘燕雨一聫 發古字偏壯麗
即日 一嵗之花遽休一日之光遽暮真所謂刻意傷
春者也金鞍忽散惆悵獨歸泥醉無從排悶不得其强
裁此詩真有歌與泣俱者矣觀江間之文疑亦在東川
時所作 五六言并不使我稍得淹留也落句言風光
易過不醉無以遣懐然使我更醉誰家乎無聊之甚也
九成宫雲隨夏后雙龍尾一聫 對仗之工楊劉所能
[057-13a]
也其平平寫去不恤民依之意自見言之無罪聞之足
戒則楊劉無此作用 按九成宫去京師三百餘里次
連用事可謂精切 此聫頂避暑
吳岳曉光連翠巘一聫 寫九成
荔枝盧橘沾恩幸二句 紫泥天書只為荔枝盧橘風
刺極刻然又不覺
少將 馮云此詩佳在後半
烟波别墅醉一聫 似吳叔庠
[057-13b]
詠史 未詳何所指以為思文宗則青海馬句終無着

贈白道者 贈一作送
無題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風二句 定翁云起句妙馮
已蒼先生云妙在首二句次連襯貼流麗圓羙西崑一
世所效義山高處不在此
無題四首 此等只是艶詩楊孟載説迂繆穿鑿風雅
之賊也
[057-14a]
第二首颯颯東風細雨來 風作南
芙蓉塘外有輕雷 長門賦雷隱隱而響起兮聲似君
之車音
桂林路中作 村小一聫確是題位
無題莫近彈碁局二句 似借用王丞相以腹熨彈碁
局事
蝶三首初來小苑中首 此必所咏之人小字為蝶非
必賦蝶也
[057-14b]
長眉壽陽二首 應作無題
無題二首八嵗偷照鏡首 為少年熱中干進者發慨
懸知猶未嫁 猶字對上已字妙
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時予以悼亡日
近不去因寄更無人處簾垂地二句 指悼亡
嵇氏㓜男猶可憫二句 兒女滿前身兼内外之事欲
片時宴飲亦復不可然則此懐豈能遣也
萬里西風夜正長 西風加萬里夜長加正字皆極寫
[057-15a]
鰥鰥不寐之情
隋宫九重誰省諌書函 省作削
春風舉國裁宫錦二句 借錦㠶事㸃化得水陸繹騷
民不堪命之狀如在目前
落花 致光惜花七字意度亦出於此
李花 第六凑泊
栁 末二句言不甘凄凉所以望秋先零
留贈畏之 前四句言居禁中者際㑹清時并不須早
[057-15b]
霜趣朝淪使府者漂零萬里更加以左川陟險所以一
日九廻也後四句言通顯不如固已廻膓骨肉之間畏
之又獨際其盛思咏霓裳豈非雲泥之判乎
中禁詞臣㝷引領二句 引領言可望不可親遂以中
禁詞臣之態待至戚同年也 梓潼在東川故曰左川
歸客
郎君下筆驚鸚鵡 郎君謂瞻之子冬郎即致光也
第二首 執政皆其所憾獨一至戚同年在中禁而又
[057-16a]
不足恃則何異生世不諧作太常妻耶 從弟一篇自
廻腸三字咀味則作者之㣲情但畏之都不能解或冬
郎却曉耳 難於明言而托於狎昵之詞此離騷之法

第三首 二篇畫出一得意一失意相對情味來讀之
可以泣下也
無題東風無力百花殘 已蒼云第二句畢世接不出
 按此句言光隂難駐我生行休也
[057-16b]
夜吟應覺月光寒 覺作共
碧城三首 此以咏其時貴主事唐初公主每自請出
家與二教人媟近商隱同時如文安潯陽平恩邵陽永
安義昌安康諸主皆先後丐為道士築觀在外史即不
言他醜於防閑復行召入頗著微詞味詩中蕭史一聫
及引用董偃水精盤故事大指已明非止為㝷恒閨閤
寫艶也説本/戊籖
第一首女牀無樹不棲鸞 鳴女牀之鸞鳥東京賦中
[057-17a]
所用山海經也
第二首鄂君悵望舟中夜 註引歌詞云心悦君兮君
不知盖自恨不得為洪崖也
對雪二首時欲/之東 細看其層次 集中最卑之格
留待行人二月歸 反結之東
第二首輕於栁絮重於霜 言漸積也
侵夜可能爭桂魄 言連宵也
忍寒應欲試梅粧 言逹曉也 此一聫不過雪月交
[057-17b]
光梅雪爭春兩事却㸃化得生動如此
腸斷斑騅送陸郎 以之東收
蜂趙后身輕欲倚風 移用不得
辛未七夕 起便翻新出竒
壬申七夕日薄不嫣花 碍夕字日疑作月
玉山 戊籖云似為津要之力能薦士者咏非情詞也
牡丹 飛卿作乃咏花此篇亦無題之流也起連生氣
湧出無復用事之迹
[057-18a]
錦幃初卷衛夫人 花
翠被猶堆越鄂君 葉
垂手亂翻雕玉佩 葉
招腰爭舞鬱金裙 花
牡丹壓逕復縁溝二句 方是牡丹大觀
終銷一國破二句 方極牡丹身分此富貴之花寒餓
人一字來不得
鸞鳳戲三島二句 牡丹非豪家不極其致窮巷寒餓
[057-18b]
之士所見不過一兩藂如腹連亦懸想出
詠史 四句中氣脉何等濶逺
北湖南埭水漫漫 今人都不了首句為風刺
鍾山何處有龍盤 盤逰不戒則形勝難憑空令敗亡
洊至寫得曲折藴藉
一片榆莢散來星斗轉二句 伏下後期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非時裛裛香 十一月
素娥惟與月 中旬
[057-19a]
讀任彦昇碑不得蕭公作騎兵 中書堂裡坐將軍也
奈何他不得
馬嵬二首第一首 末二句言其覺悟之不早也
第二首 縱横寛轉亦復諷嘆有味 對仗變化生動
 起聫才如江海老杜云前軰飛騰入餘波綺麗為義
山足窺此秘五六倒叙竒特看温飛卿作便只是長恨
歌節要不見些子手眼落句專責明皇識見最高此推
本言之也
[057-19b]
可嘆 未詳所指何人
趙后樓中赤鳳來 后作氏
宓妃愁坐芝田館二句 言宓妃之事猶較此為未甚
所以深嘆之也 詩固工妙但一首中五人名未免獺
祭之病
富平少侯 此詩刺敬宗漢成帝自稱富平侯家人三
四言多非望之濫恩反靳不費之近澤已蒼云猶諺所
謂當着不着
[057-20a]
當關不報侵晨客 不一作莫按作莫字方是少侯之
意作不字只是閽人拒客耳
曉起擬杯當曉起 起作氣
呵鏡可微寒 可作有
隔箔山櫻熟 熟作發
離亭賦得折楊栁二首人世死前惟有别 驚心動魄
一字千金
宫妓 定翁云此詩是刺也唐時宫禁不嚴託意偃師
[057-20b]
之假人刺其相招不忍斥言真㣲詞也
瑶池 此首及王母祠王母廟兩篇皆刺武宗也
 
 
 
 
 
 義門讀書記卷五十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