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義門讀書記 > 義門讀書記 卷二十九
[029-1a]
欽定四庫全書
 義門讀書記卷二十九
          翰林院侍讀學士何焯撰
  五代史
歐公作五代史亦多取小說蓋蹈宋氏新唐書之弊雖
五代事多闕軼然說家所記未必實錄焉可悉取
馮定逺云歐公文人又生于太平不知武事每敘戰之
際則使人思鉅鹿垓下每壯夾寨之戰不使左邱太史
[029-1b]
公執筆也然三矢告廟之際亦極筆也按歐公敘髙平
之戰獨勝想周人猶有紀載可据沙陀不知金鐀石室
為何事也史闕其文雖左邱司馬亦如之何哉若憑臆
編撰則違孔子其所不知之訓正後代史家大失也
五代史第一 薛居正書名曰五代史歐陽氏書名五
代史記卷首去記字近刻之譌也
梁太祖紀上 注中數語是作本紀法
紀下開平元年渤海契丹使者來 逺夷使來係中國
[029-2a]
利害當書前此未通而始至者當書若泛使則見于附
錄可矣春秋以一經該二百四十年之事若後之為史
者其事可以分見何必紛繁書于本紀中也
改樞宻院為崇政院太府卿敬翔為使 樞宻使唐本
宦者為之温懲其禍故改為崇政院而首以敬翔為使
由此相沿至宋遂與宰相埒號為兩府
三年告謝於南郊 注不曰有事於南郊亦從其本語
蓋比南郊禮差簡按是時親郊必有賞賚不能嵗嵗行
[029-2b]
之故但告謝而已
乾化二年六月疾革郢王友珪反 全忠弑昭宗於洛
陽亦身如西京而有子禍
戊寅皇帝崩 注以不得其死故不書葬按為賊所葬
故不書非為不得其死
末帝紀龍德三年五月庚申宣義軍節度使王彥章為
北面行營招討使取德勝南城 下脫取德勝南城秋
八月段凝為北面行營招討使十八字按書取德勝南
[029-3a]
城見彦章方立功而反見罷梁主賞罰倒置所以速亡
唐本紀上賜姓名李國昌 字德興見墓碑
國昌子克用至/克用乃殺大同軍防禦使段文楚 克
用是國昌小男唐三朝見聞錄謂之李九郎薛居正五
代史克用殺段文楚事在僖宗乾符三年者得之
唐本紀下伶人奏百年歌 唐懿宗與郭淑妃思同昌
公主不已樂工李可及作嘆百年曲其聲悽惋蓋當時
所尚非陸機所賦也
[029-3b]
同光二年二月己巳朔有事于南郊 梁與唐郊天皆
以春
左熊威軍將趙暉妻一產三男子 注後世以此為善
祥故於亂世書以見不然按亂世未嘗無此可以見天
心之仁愛而嗜殺之君悖德而失職也然注乃歐公本

三年夏四月及皇后幸郭崇韜朱漢賔第 幸大臣第
而書及皇后其失自見
[029-4a]
夏四月丁亥朔皇帝崩 莊宗弑于門高而首惡則嗣
源也為賊所葬故不書
明宗紀長興元年契丹東丹王突欲來奔 注夷狄不
可以禮義責故不曰叛于契丹按突欲恐兄弟不相容
而出奔非外叛故不以叛書注誤
廢帝紀平山人也至/明宗飬以為子 通鑑考異張昭
於國初修唐廢帝實錄云廢帝諱從珂明宗皇帝之元
子也母曰貞憲皇后魏氏鎭州平山人中和末明宗徇
[029-4b]
地山東留戍平山得魏后帝以光啓元年正月二十三
日生於外舍屬趙人負盟用兵不息音問阻絶帝甫十
嵗方得歸宗薛史末帝諱從珂本姓王氏鎭州人也母
魏氏以光啓元年生帝于平山景福中明宗為武皇騎
將略地至平山遇魏氏虜之帝時年十餘嵗明宗飬為
己子劉恕取廢帝錄按張昭仕明宗為史官異代修廢
帝錄無所諱避而不言飬子事似可信然李克用光啓
以前未嘗徇地山東又從珂若果是明宗子必不捨之
[029-5a]
而立從榮從珂亦當不服今從薛史附識以廣異聞
清㤗三年十一月丁酉契丹立晉 衛人立晉則其名
也此殊不成文
晉髙祖紀天福三年冬十月戊寅契丹使中書令韓熲
來奉冊曰英武明義帝 梁唐皆郊見後受尊號石晉
則以契丹為天矣
五年春正月丁卯朔德音除公私債 容齋隨筆天福
六年八月赦云私下債負取利及一倍者並放則此所
[029-5b]
除者想與之同世方尚武四民失業稱貸之際必有不
能堪命者故不得已而屢下蠲除之令也
出帝紀八年十二月契丹于越使令骨支來 石晉為
契丹所冊立故其于越皆得遣使
開運三年河決魚池至/河決原武 晉之事勢至此即
非德光不去亦必亡矣
張彥澤犯京師殺開封尹桑惟翰契丹滅晉 書殺桑
惟翰於契丹滅晉之上所以深著起事不正為後世戒
[029-6a]
 前於唐廢帝紀書立晉此書契丹滅晉以此始亦以
此終二語相為呼應
漢髙祖紀四年磁州賊首梁暉取相州來歸 注變降
曰來歸是時天下無主與乎叛于彼而來于此者異矣
按來歸者内外之辭
隱帝紀乾祐二年 注帝名承祐年名乾祐莫大之失
本紀無譏按承天之祜禮運語也隱帝名當是祜字五
代雖不知禮何至并此昧之祐字傳冩誤耳
[029-6b]
周世宗紀六年夏四月辛丑取益津闗以為覇州癸卯
取瓦橋闗以為雄州 注世宗下三闗瓦橋益津以建
州乃見淤口闗上置寨故舊史實錄皆闕不書遂不見
其取時日今信安軍是也按宋信安軍亦今覇州地晁
說之嵩山集云周以數千之師伐契丹不血而取益津
闗繼取瓦橋又繼取髙陽闗與無黨此注不同考之遼
史穆宗紀亦曰周㧞益津瓦橋淤口三闗故小學紺珠
採此注
[029-7a]
論可謂亂世也歟至/誠非史氏之所及也 公之意蓋
謂亂極當治賴世宗之挺生也然周以子弱宋因其資
故隱躍以致意而不敢盡言焉公之論有出于薛氏舊
史之表者故于末復略為辨正其失評也
梁家人廣王全昱傳而陳俗好滛祠左道 陳俗巫風
至五代未革
唐家人太祖子傳如不幸物故者 預言物故則示意
殺之矣
[029-7b]
莊宗劉皇后傳是時大雪至/乃投水而死 曾鞏政要
策云初太宗嘗問唐莊宗享國不久何也飛龍使李重
進對曰莊宗好畋而將士驕縱姑息每出近郊衛士必
控馬首曰兒郎輩寒必望勅賜莊宗即隨所欲給之如
此非一末年之禍蓋令不行而賞賚無節也太宗撫手
嘆曰二十年夾河爭取天下而不能以軍法約束此輩
縱其無厭之求誠為兒戲我今飬士卒誠不恡爵賞但
犯法者惟有劍耳當合此所載並為世監不恤而怨姑
[029-8a]
息而驕皆足以召亂也 魏博效節軍雖數賜予而驕
縱無厭常懐怨望刼趙在禮入魏事詳房知温傳中當
參觀
晉家人傳論 此論有為言之稍于史體為煩
周家人傳太祖聖穆皇后柴氏邢州堯山人也 談叢
云家人傳后邢州龍岡人世宗紀為堯山人則此作堯
山者其後人所改耶
梁臣楊師厚王景仁賀瓌王檀王䖍裕謝彥章傳 此
[029-8b]
卷始以師厚見梁所由失河北將折而入於晉終以彥
章則莫能復為之禦敵而因以速亡也
唐臣郭崇韜安重誨傳 二人皆任樞宻使其生平得
失已具論㫁于傳中而官失其職則當代之所沿也故
獨為說以究切之重誨傳撮敘頗似論體
周德威傳德威佯走至/奮撾擊之 事與擒陳野义同
而敘致尤生動
符存審傳使梁軍知吾利於速戰至/可以取勝 存審
[029-9a]
此謀可謂識變
孔謙傳遂罷租庸使額分鹽鐡度支戸部為三司 三
司始此
李仁矩毛璋傳 二傳何必立
康思立傳 亦可不立
康思誠傳論 此因太祖由殿前㸃檢代周懼其以此
始終故㣲言之
何瓚傳 此傳可不立
[029-9b]
晉臣景延廣傳延廣所進器服鞍馬茶牀椅榻 椅字
始見於此
漢臣蘇逢吉傳 觀蘇史楊王所由速及而漢祚之促
亦可以推而見矣
楊邠傳知史傳有用乃課吏傳冩 其用王文伯之言

死事張源德傳源德既堅守至/得赦而後釋之 通鑑
考異莊宗實錄賊將張源德固守貝州既聞河北皆平
[029-10a]
而有翻然之志詢謀于衆群賊皆河南人懼其歸罪不
從因殺源德歐陽史云云按源德若以不降而死其衆
當即降于晉豈得猶拒守與晉要約而後出哉
孫晟傳收晟下獄及其從者二百餘人皆殺之 殺行
人已非况其從者二百餘人乎宜乎世宗之不永也
唐六臣傳論 范吕相攻廟堂始有朋黨之論公蓋借
此以發其呼憤故意味終不親切如論宦者亦當載之
於唐書若五代史只言世主與唐時宦者之禍耳目相
[029-10b]
接而復信用之為可愚也 張文潛與大蘇書云六人
者為唐大臣挈國而輸之賊北面而事之為史者曰汝
無臣梁之理從而正其罪何所不可但其書謂之五代
史記而中有一卷忽謂之唐唐非五代也標卷為唐於
史之名似不順耳雖不云爾尚可以貶辱也班固書有
後漢事范曄書亦有前漢事耒以謂若因及之雖上越
數代猶為無害但立名標卷事似難行按此論頗當唯
宋史書周三臣則得闡幽之道又當通其例之變也
[029-11a]
宦者傳論夫女色之惑至/捽而去之可也 如武氏既
得志髙宗欲與宰相謀廢之而不可得矣其能捽而去
之哉凡議論彼此抑揚處極須斟酌也
雜傳趙匡凝是時唐衰藩鎭不復奉朝廷獨匡凝兄弟
貢賦不絶 匡凝之貢賦不絶亦張子布勸迎曹操之
為見耳
氏叔琮太祖遣叔琮與李彦威等弑昭宗已而殺之
殺之者以其老也
[029-11b]
賀德倫傳乃分相澶衛三州至/以德倫為節度使 失
河北為梁亡之始由末帝措置非宜而失
閻寳傳莊宗欲引兵退保臨濮至/此不可失之時也
胡柳復振閻寳贊成
康延孝傳延孝具言末帝懦弱至/不旬日天下定矣
梁之虛實形勢悉于延孝
丁㑹傳㑹畏梁太祖雄猜至/㑹乃降晉 劉知俊與㑹
皆梁之名將咸以懼疑降敵
[029-12a]
張全義傳二人有隙至/晉軍解去 與罕之隙末詳罕
之傳梁救悉丁㑹傳但㑹傳作葛從周此作牛存節考
從周存節傳從周實主帥而存節以知間道為先鋒㑹
建渡河之謀而存節亦有以椹濟軍之益二事各具本
傳而從周傳但云敗晉沇河而已
王晏球傳契丹又遣惕隱以七千騎益都 惕隱乃官
名本紀及附錄皆作惕隱無赫也
相里金傳字奉金 金墓碑云字國寳
[029-12b]
贈太師 墓碑云贈太子太師按金上將軍未得贈太
師也
張廷蘊傳明宗以廷蘊破潞之隙終恨之故終不秉旄
節 明宗直如此展拓不開
王進傳論視在上者如進等至/可勝道哉 其在下者
亦中人為多爾若賢人君子輩出則世將亨矣即其不
遇亦將為說以垂後撥亂返治由其開先也
范延光傳制動當以靜 天下名言也
[029-13a]
大臣言彥珣殺母當誅髙祖以謂赦令已行不可失信
 耶律德光殺楊承勛而敬塘赦李彥珣不如其君父
逺矣
張彥澤傳偏將藥元福獨留至/契丹遯去 元福之策
固善亦惟諸將皆百戰之餘所以能然
傳戎王宣語 戎王宣言舊史文也
彥澤遣控鶴指揮使李筠以兵監守 此又一李筠非
周三臣之李筠也
[029-13b]
與其逃於溝竇而不免不若往見之 何如死國難耶
王景崇趙思綰傳 二人不必立傳但附守貞傳後可

馮道傳 馮定逺云歐公作馮道傳平敘而人品自具
無溢羙亦無溢惡古人不過也此文勝於唐六臣傳按
六臣傳許裴樞或過此六人之無恥何所逃也陳壽序
漢魏之際緣在晉故稍遜其詞耳君臣之義賴史筆扶
持放過不得
[029-14a]
道為人能自刻苦至/道殊不以為德 道為人自屬長
者惜其天資可庶幾於一行傳乃以愛官職而墮大節
遂為百世所嗤也
道方自號長樂老至/蓋其自述如此 初疑急就篇云
長樂無極老復丁道之自號蓋本于此非也長樂乃馮
氏之望封長樂者不一人歐公亦㣲誤蓋以其有老而
自樂何樂如之之語遂以為自號爾
鄭珏傳 此傳可已
[029-14b]
司空頲 亦可無立
劉昫傳門下侍郎監修國史 監修國史即唐書也莊
宗繼昭宗故謂之國史
馬縞傳博士王㔻議至/而立廟應州 因王㔻一人之
不學而失禮之中又失禮焉其愈于近代者則立廟應
州耳
李懌傳 如懌但當附見他傳
和凝傳是時進士多浮薄至/稱為得人 今人用徹棘
[029-15a]
事多誤而又誤圍作闈也
何澤傳而内實邪佞至/聞者哂之 此事不可遽加以
邪佞蓋并私于趙鳯請立秦王為太子言之也
王松傳 不必立傳
司天職方考序 但存司天職方者蓋謂五十三年之
間蕃將與盗賊乘時之亂非所據而闇干之綱紀文章
掃滅無餘所不毁者惟天地而已
司天考上而使一藝之士至/而未始不本於此 元人
[029-15b]
不用歴元蓋㣲自歐公發之不然曹士蒍馬重績之法
未有肯信而仍之也
司天考下本紀所述人君行事詳矣至/以備司天之所
考 災祥者人君之庶徵所以自反其極之建不建者
也當如兩漢書之本紀歐公必欲離而二之又非也
呉世家楊渥水中出火可以燃 水中有隂火伏焉又
因濬江相激而發耳
南唐世家李昪尊號非古也不許 李昪不受尊號在
[029-16a]
宋神宗事前
景盟于昪柩前約兄弟世世繼立 此盟有先宋太祖
兄弟而為之者矣
前蜀世家王建莊見素之孫 唐書宰相世系表莊待
價之後出逍遥公房見素自出南皮公房非同系書俱
出歐公手而互異若此
論 以一隅之地而云祥瑞畢至或者諛佞之臣偽為
以蠱主心否則設詐以炫耀他國愚主所自為爾今并
[029-16b]
以麟為非祥豈不過甚而與河圖洛書怪妄之尤繫詞
非孔子作連類歟
呉越世家錢鏐封鏐呉越王兼淮南節度使 兼淮南
者擕錢楊之交也
南平世家髙從誨敏以印本五經遺從誨 經之成在
周顯德中此時則五經已具也
繼冲繼冲大將李景威曰至/封府庫以待 景威光憲
無妨兩是區區三州固宜效順以全宗祀非若劉禪有
[029-17a]
漢家四百餘年統緒之責也
東漢世家劉旻旻乃遣宰相鄭珙致書兀欲稱姪皇帝
以叔父事之而已 宋之南渡所保者李煜錢鏐故地
其事金則劉旻之故事也
戰於髙平至/軍威大振 是役與唐莊宗夾寨之戰畧
相似馮道謂世宗未可比太宗顧獨不得比莊宗乎
四夷附錄契丹阿保機遣使者解里隨頃至/克用聞之
大恨 阿保機欲邀朱温封冊而尚難之然則宣和海
[029-17b]
上之盟烏得不納侮於金源也
冊曰咨爾子晉王至/爾視予猶父 冊文止載三語以
著其實足矣
而阿鉢本無姓氏至/於是始姓蕭 遼史蕭翰本名小
漢蓋對音字也
論嶠歸錄以為䧟虜記 范質亦有石晉陷蕃記見晁
公武讀書志云少主初遷于黃龍府後居於建州凡十
八年而卒按契丹丙午入汴順數至甲子嵗為十八年
[029-18a]
實國朝太祖乾德二年也
髙麗昭進别敘孝經一卷至/皆不經之說 凡書不經
前賢論定者往往不足觀採求異書不如求亡書也
 
 
 
 
 
[029-18b]
 
 
 
 
 
 
 
 義門讀書記卷二十九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