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巵林 > 巵林 卷七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巵林卷七        明 周嬰 撰
  洗梅
   宣城梅鼎祚禹金撰書記洞詮百十六卷又有
   詩乘古樂苑諸編暇日披覽使人忘疲間有疎
   違稍為洗練故題曰洗梅
   呉陸景
 書記洞詮載吳陸景答從兄安成王書曰奉告清言
[007-1b]
 溢目眷逮周委炎光已盛願此勝宜仰承發止已次
 新林引邁務殷無妨怡賞三湘奥區九疑形勝浮州
 動浪聞眠鷗之舊說安流洞浦憶采若之遺風昔景
 伯出蕃髙風振古叔英之部清約見稱兄政譽平宣
 威和兼濟加以夏石竒雲秋江迥月翰飛紙落理豐
 詞富賞末興餘時希憶逮暌離方逺川塗修曠炎涼
 方改願加珍勗綠字可傳白雲終間心傷淚灑投筆
 無宣梅氏云安成王疑有誤
[007-2a]
洗之曰藝文類聚友悌門有吳陸景與兄書下連又景
答從兄安成王書云云梅氏憑之予謂此書詞條綺蔚
乃齊梁人語其體裁駢麗亦三國未有尋思久之因考
梁書安成康王秀梁太祖順之之子吳平侯蕭景太祖
弟崇之之子也實為從兄弟秀天監元年封六年都督
荆湘九州諸軍事安西將軍荆州刺史立學校招隱逸
討蠻叛贍災民簡貧老百姓甚悦景亦以髙祖踐祚封
七年使持節督秦郢州之竟陵軍事寧蠻校尉雍州刺
[007-2b]
史書中皆言荆湘事葢即是時也此當吴平侯蕭景答
從兄安成王書藝文類聚脱平侯蕭三字耳梅氏不疑
吳陸景之譌而疑安成王之誤殆未繹書中語乎叔英
者吳書孫峻字叔英堅族孫也性度恢𢎞才經文武為
定武中郎將屯戍薄落書葢以宗室故實喻且為孫氏
事益知此書非出士仁也然吕祖謙卧游錄及尺牘清
裁並云吳陸景士仁筆則數公先不能辨矣
   至尊
[007-3a]
 洞詮周瑜與孫權牋曰當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
 心夙夜所憂願至尊先慮未然然後康樂今既與曹
 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邊境宻邇百姓未附宜得良
 將以鎮撫之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隕踣之日所懷
 盡矣梅氏云按權是時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牋安
 得即稱至尊此吳史氏追稱之文耳
洗之曰孫權稱帝後羣臣俱呼陛下自稱吳王以前遡
其承兄始據江東之日羣下皆呼至尊如劉備伐吳陸
[007-3b]
遜疏云伏願至尊髙枕此黄武元年權稱王時也吕蒙
當襲南郡說權曰至尊以征虜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
蒙此建安二十四年也權征合肥為張遼所襲賀齊曰
至尊人主常當持重則建安二十年也自十四年劉備
表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而瑜遂隕嗣後權未進號
也曹公破走權迎魯肅肅曰願至尊威徳加于四海已
在建安十三年權征黄祖時甘寧曰至尊當早規之又
在十二年權直為討虜將軍領㑹稽太守耳容齋續筆
[007-4a]
嘗以吳書稱孫權至尊為疑予謂此或虞溥陳壽謬相
推與然漢書樓䕶傳主簿諫王商將軍至尊不宜入閭
巷是將軍曾稱至尊也黄羲仲十三州記曰郡之言君
也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尊也是郡守亦可稱至尊
矣權既假討虜守會稽雖稱至尊亦不足怪
   杜書
 洞詮杜預與子貺書曰知汝頗欲念學今因還車致
 副書可案錄受之當别置一室中勿復以借人梅氏
[007-4b]
 曰預子錫無名貺者
洗之曰予謂貺義與錫同將撰書者諱錫而假之乎然
李濟翁資暇集曰惜借書籍俗曰惜一癡借二癡索三
癡還四癡案玉府新書杜元凱遺子書曰書勿借人古
人諺云借書一嗤還書二嗤後更生其詞至三四因訛
為癡也洞詮無古諺兩語而尺牘清裁載王樂道與穆
四書云出師頌絶妙古語借書一瓻還書二瓻在何遜
上洞詮仍之亦載梁七卷末在王次道後而注云唐韻
[007-5a]
古之借書盛酒瓶名瓻楊用修六書索隱云瓻借用鴟
揚雄酒箴所謂鴟夷也唐詩金錢百萬酒千鴟嬰考聞
見錄曰俗語借書與人為一癡還書為一癡常疑借書
還書理也何癡之云後見王樂道與錢穆四書云云乃
知今人訛以瓻為癡也按說文瓻酒器唐韻亦曰瓻酒
器大者一石小者五斗古借書盛酒瓶葢唐時所解已
然則作瓻者近是但以瓶盛書殊乖于義尋孫愐意當
是謂借書時餉酒一瓻還書時復餉酒一瓻庶可通也
[007-5b]
又段成式廬陵宫下記曰今人云借書還書等為二癡
㨿杜荆州書告貺云知汝頗欲念學今因還車致副書
可按錄受當别置一宅中勿復以借人古諺云有書借
人為嗤借人書送還為嗤也則本作嗤字以瓻代嗤後
人之鑿也洞詮有譌此書差可相證穆四不審其人當
是如中郎第五之類或錢穆叔之譌乎王樂道者王荆
公有和其烘蝨詩宋史王陶字樂道英宗太子詹事神
宗拜樞宻御史中丞力攻韓琦徙知陳州正與穆叔同
[007-6a]
時此宋代人洞詮系之于梁豈梁有與同姓字者乎梅
氏考摭𢎞博彈駁精核此條似覺未確宜更詳之
   陸書
 洞詮陸雲答兄書曰髙門降衡修庭樹蓬梅氏引選
 注沈約彈王源文曰髙門降衡雖自已作顏延年詩
 幽門樹蓬黎本此
洗之曰予按陸雲答兄平原詩曰華堂傾構廣宅頽墉
髙門降衡修庭樹蓬感物悲懷愴矣其傷選注中作答
[007-6b]
書葢字譌耳梅氏不覺宜删
   又
 洞詮陸雲與兄平原書曰一日案行并視曹公器物
 琉璃筆一枚所希聞景初三年七月劉婕妤折之見
 此期復使人悵然注引周處風土記案魏武帝于漢
 為相不得有婕妤又景初是魏明帝年如此則文帝
 物也與曹公器玩同處故致舛錯矣
洗之曰予覽荆楚嵗時記曰陸士衡云魏武帝劉婕妤
[007-7a]
以七月七日折琉璃筆葢即風土記中語案雲書但謂
魏武物至景初時為宫人所折耳二記並誤又云是士
衡書亦舛然謂魏武不得有婕妤尤非也魏武遺令曰
吾婕妤伎人著銅雀臺于臺堂上施六尺牀張繐帳朝
晡上脯□之屬月朝十五輙向帳作伎據此則曹公當
時頗奪漢宫嬪御不覺于遺令露之耳
   又
 雲再拜爾乃使熊羆之士虓闞之將雄聲泉湧逸氣
[007-7b]
 風亮超三軍以奔厲賈餘勇以成壯兆洪音于寂寞
 先無聲而髙唱元兵時紛若屯雲煥若積波授教斯
 謐靜言勿譁嚴鼔隱其雲戒當作/雷駴萬夫翕而咸和治
 安步以止立應金奏而靡戈進總干以乘言退揮旅
 而成羅及至景陵禮既畢歸旅將振尋縈員轉因瀨
 葢旋若疾流之繞駿沈驚飈之靡狂塵羊腸轉時命
 屏翳以夕降式飛亷而朝興涂蒙雨而後清景帶天
 而先澄陪俊臣於雕輅列名僚于後乘猛將起而虎
[007-8a]
 嘯商風肅其來應士憑勢而響駭馬噓天而景凌
 梅禹金曰此有韻之文頗大類賦不知首何以云再
 拜為書也前書有云此中語于諸賦中何如且篇内
 有羊腸轉時之語則此為賦明甚然特言兵旅豈所
 謂羊腸轉者或是陣法如率然邪當以此附書後并
 呈平原後人混寫耳
洗曰嬰按陸雲南征賦序曰太安二年秋八月羊𤣥之
皇甫商敢行稱亂遷逼乘輿大將軍身統三軍以謀國
[007-8b]
難四方之㑹衆以百萬軍旅之盛自古未之有也十月
軍次朝歌講武治戎觀兵于殷墟于是作南征賦觀此
首所載命屏翳十句與熊羆之士至成羅十八句並在
賦中但無元兵時三字與及至景陵至羊腸轉時七語
耳中間章次字法亦微異同葢此屬草未定先呈平原
也所謂靜言勿譁景陵禮畢陪俊臣于雕輅列名僚于
後乘皆非征伐之容乃是説講武事雲更有與兄書云
欲作講武賦逺言大體獻之大將軍才不便作大文得少
[007-9a]
許佳語不知此可出否故鈔以白兄推尋始末正謂此
篇數行所謂少許佳語也禹金注云雲集無講武賦予
謂雲易講武為南征耳然此首非書在洞詮中宜刪
予又按晉書帝紀及八王二陸傳成都王頴為大將軍
都督中外諸軍事轉陸雲大將軍右司馬前鋒將軍頴
恃功驕奢百度廢弛憚長沙王乂在内與河間王顒表
誅后父羊𤣥之左將軍皇甫商以平原内史陸機為前
鋒都督與顒將張方伐京師惠帝遣皇甫商距方于宜
[007-9b]
陽九月癸巳羊𤣥之奉帝旋于城東頴次朝歌機列軍
自朝歌至于河橋鼔聲聞數百里漢魏以來出師之盛
未之有也十月戊申長沙王乂奉天子與機戰于鹿苑
機軍大敗頴収斬之并収雲夷三族㨿此葢與雲南征
賦序同雲兄弟皆在頴軍也委身非所以臣伐君天人
不與長沙忠于帝室羊及皇甫帝所倚仗而謂之稱亂
諂頌成都以及孔懷謂逆為順祗為詞費且臨事而懼
此正其時而游情文墨以百萬之師為謔曾未浹日身
[007-10a]
死族殱于盧志何尤于孟玖何恨乎此賦葢雲之絶筆

   苻丕書
 洞詮苻丕致謝𤣥求救書曰欲假途求糧還赴國難
 須援軍既接以鄴與之若西路不通長安陷沒請率
 所領保守鄴城乃覊縻一方文降而已注云晉書苻
 丕鎮鄴為慕容垂所攻請救于𤣥書稱云云
洗之曰此首詞理舛錯不全按書似苻丕在鄴進退路
[007-10b]
窮司馬楊膺倡歸順之計丕不從及為王師所敗乃請
救于𤣥崔史謂之書稱葢約畧其詞且發露其詐耳須
援軍二語述丕二端之意乃覊縻兩語則笑丕偽降之
情按王莽傳𤓰田儀文降未出師古注曰上文書言降
而身未出也後漢書皇甫規傳貨賂羣羌令其文降後
秦録姜紀說姚碩徳曰吕隆孤城無援大軍臨之勢必
請降然彼徒文降而已未肯遂服也葢與此同梅氏皆
以為丕書誤矣
[007-11a]
   謝書
 洞詮謝靈運與弟書曰聞惡溪道中九十九里有五
 十九灘王右軍遊此惡道嘆其竒絶遂書突星瀨于
 石注引李白詩逺尋惡溪去不憚惡溪惡途聞李北
 海灘聞謝康樂
洗之曰按御覽引處州圖經曰麗水縣有惡道有突星
瀨謝靈運與弟書曰聞惡道溪中九十九里有五十九
灘永嘉記曰王右軍遊惡道灘竒絶遂書突星瀬于石
[007-11b]
又書部引永嘉郡記曰昔王右軍經于惡道右軍書南
邊大石今猶見墨跡而字不甚了了尋靈運書只聞惡
道二語耳王右軍二語乃引永嘉記也洞詮依尺牘清
裁刪永嘉記曰四字而并以為謝書非也又惡道溪作
惡溪道亦倒矣
   王徽
 洞詮王徽與何偃書曰吾與義興真恨相知之晚每
 惟君子知我者若夫嘉我小善矜余不能惟賢叔耳
[007-12a]
 梅氏云徽琅邪臨沂人歴廷尉為交州刺史何偃叔
 父悠之為義興太守侍中太常與徽相善悠之卒徽
 與偃書尺牘作王微與偃書葢亦誤也
洗曰按宋書吏部尚書江湛舉王微為吏部郎論者云
微見舉何偃亦參其議偃慮為微所咎與書自陳微報
偃言書首云卿昔稱吾于義興吾嘗謂之見知則何尚
之傳所云弟悠之與琅邪王徽相善者葢即王微特字
譌為徽耳史以王微名士故引其與偃書示悠之雅人
[007-12b]
深致也良吏傳云太祖元嘉四年以廷尉王徽為交州
刺史其人非有才聞何足重悠之而休文著其寥寥數
語耶微傳云年十六舉秀才元嘉三十年卒時年二十
九予謂亦譌也當作二十九年卒時年三十何者江湛
為吏部尚書元嘉二十七年也微卒遺令以常所彈琴
置牀上何長史來以琴與之何長史者偃也偃為始興
王濬北征長史元嘉二十九年也上距四年二十六載
矣王交州尚無恙乎考異苑曰王徽之宋文帝元嘉四
[007-13a]
年為交州刺史在道有客命索酒炙炙至取自割之終
不入怒投地顧視向炙變為徽之頭又覩其首在空中
至州便殞又幽冥記曰元嘉中交州刺史太原王徽始
拜椉車出行聞其前錚錚有聲見一輀車當路而餘人
不見至州遂亡二事太平廣記並載太平御覽引異苑
太原玉徽之字伯猷亦言對客割炙事據此則是時徽
亡久矣微又有與從弟僧綽書勸以持盈畏滿而僧綽
傳亦曰元嘉末參與朝政從兄徽清介士也懼其太盛
[007-13b]
勸令損抑此與微書事合則微字亦譌為徽矣又謝莊
傳元嘉二十七年索虜㓂彭城虜尚書李孝伯與鎮軍
張暢共語孝伯訪問莊及王徽此徽字亦微之誤若交
州刺史所謂車載斗量名聲何足達于異域洞詮謂徽
琅邪臨沂人葢誤以尚之傳譌字之徽為即王交州不
知交州乃太原人也史册轉冩帝虎日增論世考時梗
槩自得僧綽傳云元㓙収害之時年三十一若微卒于
三十年而年二十九則僧綽為從兄矣此題王氏為得
[007-14a]
梅氏失之當改從尺牘
   詔報
 洞詮魏太武帝詔報太子曰朕有一孝伯足以治天
 下何用多為假復求訪此人輩亦何可得注曰李孝
 伯為髙祖所任遇太子奏請徴賢詔報之見孝伯子
 豹子䟽
洗之曰按豹子上書曰于時儲后監國奏請徴賢詔報
曰朕有一孝伯足以治天下何用多為此無假復求訪
[007-14b]
兩語惟孝伯本傳恭宗曾啓世祖廣徴俊秀世祖曰朕
有一孝伯云云葢面相往復之語非詔板也又魏収之
書魏主問答通謂之詔豹子書意或同耳
   勑
 洞詮魏宣武勑奚康生果者果如朕心棗者早遂朕
 意注云梁直閤將軍徐𤣥明戍郁州以城内附詔遣
 康生迎接賜細御銀纒槊并棗柰果面勅云云
洗之曰按面勑者面諭耳非勑書也洞詮収之非是
[007-15a]
   崔元
 洞詮盧璩與崔元書曰豈有亂首抗巾以入都城衣
 不在體而以適人昔戴叔鸞箕坐見邊文禮此皆衰
 世之慢行也注曰元散騎常侍鴻子秘書郎謀反逃
 竄赦免
洗之曰按太平御覽簡傲門應璩與崔元書元傳在晉
書上洞詮乃列之後魏為盧璩書盧璩于魏無所見若
崔鴻子則名子元與此不合惟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
[007-15b]
元始寔不拘細行休璉差及同時或與書箴之乎
   李弼莊弼
 洞詮載魏孝靜帝答李弼詔注云弼字輔𤣥中山曲
 陽人仕魏中書令性好名理探味𤣥宗帶并州驃騎
 府長史表上注老子道徳經詔答之又載莊弼遺張
 普惠書注曰弼字輔𤣥中山曲陽人歴膠州刺史忤
 顯祖誅普惠魏諫議大夫時靈太后父司徒胡國珍
 薨贈相國太上秦公普惠疏陳不可太后召五品以
[007-16a]
 上博議普惠不屈弼遺之書普惠美之
洗之曰按北齊書杜弼字輔𤣥中山曲陽人注老子表
上帝答詔洞詮作李弼誤矣又魏書張普惠傳莊弼與
普惠書莊弼杜弼不知是一是二清裁作杜弼洞詮仍
作莊弼而又注云字輔𤣥中山曲陽人且并以與邢邵
書者為一人按魏孝靜詔及與邢邵書並見北齊書中
杜弼傳洞詮一以為李弼一以為莊弼而杜臺卿之父
反沒其姓名誤亦甚矣
[007-16b]
   髙隆之
 洞詮齊文襄帝密與髙隆之書曰仲密枝黨與之俱
 西者宜悉収其家屬以懲將來注云右出資治通鑑
 隆之字延興髙平金鄉人魏太保入齊録尚書事領
 大宗正髙仲密之將叛隂遣人扇動冀州豪傑使為
 内應東魏遣髙隆之馳驛慰撫由是得安澄密書與
 隆之
洗之曰按北齊書有髙隆之封隆之二人同名也封隆
[007-17a]
之字祖裔渤海蓨人魏孝靜帝時尚書侍中興和元年拜
右僕射武定初北豫州刺史髙仲宻將叛遣使隂通消
息于冀州豪望詔隆之馳驛慰撫遂得安靜世宗密書
與封隆之云仲密枝黨同惡向西宜悉収其家累以懲
將來隆之啓髙祖事遂得停據此文襄書與封祖裔也
司馬誤以為與髙延興梅氏承之奚啻千里
   答贈詩
 梅鼎祚詩乘載邯鄲淳答贈曰我受上命來隨臨淄
[007-17b]
 與君子處曾未盈期見召本朝駕言趣期羣子重離
 首命于時餞我路隅贈我嘉辭既受德音敢不答之
 余惟薄徳既局且鄙見養賢侯于今四祀既庇西伯
 永誓沒齒今也被命義在不俟瞻戀我侯又慕君子
 行道遲遲體逝情止豈無好爵懼不我與聖主受命
 千載一遇攀龍附鳳必在初舉行矣去矣别易㑹難
 自强不息人誰獲安願子大夫勉簣成山天休方至
 萬福爾臻注曰此淳應召别臨淄侯詩也
[007-18a]
洗之曰按文選三山詩注引行矣去矣别易㑹難兩句
以為邯鄲湛贈伍處𤣥詩尋詩中稱西伯聖主者葢主
曹瞞而賢侯我侯謂子建也君子羣子子大夫之稱皆
呼同僚則選注所云答伍處𤣥為得梅氏葢臆説之謬
然以㑹畧考之是時曹瞞為漢丞相子桓五官中郎將
耳門生下吏便己擁戴推崇至云聖主受命曰附鳳攀
龍而眀目張膽曾不有所顧忌當塗之臣吏皆如此則
漢祚安得久長
[007-18b]
   歌闋
 詩乘載青溪小姑歌二首一曰日暮風吹葉落依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二曰歌闋夜已久繁霜侵曉幕
 何意空相守坐待繁霜落
洗之曰續齊諧記曰㑹稽趙文韶為東宫扶侍住清溪
中橋與尚書王叔卿家隔巷秋夜佳月悵然思歸倚門
唱西烏夜飛其聲哀怨忽有青衣前曰王家娘子逐月
遊戲聞君歌聲故遣相聞文韶便邀相過女年十八九
[007-19a]
行步容色可憐將兩婢自隨曰聞君歌聲豈能為一曲
耶文韶為歌草生磐石下音韻清暢深㑹女心女曰但
令有瓶何患不得水顧婢子取箜篌為扶侍鼓之約兩
三彈泠泠楚絶乃令婢子歌繁霜自解裙帶繫箜篌腰
抽簪扣之以倚歌歌曰日暮風吹葉落依枝丹心寸意
愁君未知歌繁霜侵曉幕何意空相守坐待繁霜落歌
闋夜巳久遂相佇燕寢四更别去脱金簪贈文韶文韶
報以銀椀白琉璃七既明文韶出偶至清溪廟歇神座
[007-19b]
中見椀疑之屏風後則七在焉箜篌帶宛然如故廟有
女姑神像及青衣婢在前皆夜所見者宋元嘉五年也
按此歌本是一章紀作二首詩乘因之而歌繁霜侵曉幕
句乃作歌闋夜已久繁霜侵曉幕予按歌闋句乃記者
之言述其留連光景意耳覽齊諧志自明且既云歌闋
豈可入詞乎禹金識曲者也顧亦草草如是若詩歸止
選日暮四句乃棄其半也
詩乘又云此歌本在宋而小姑晉人晉清商有青溪小
[007-20a]
姑曲因附晉予謂此叔庠假託為詩何暇辨其真晉宋
且黄能之魄晉世始聞白馬之神五季方著亦可附
之虞日魏年乎異苑曰青溪小姑蔣子文第三妹子文
孫氏時人母乃當復附吳耶按齊諧未嘗言是青溪小
姑之為説乃諸家俱失之矣
   陸凱
 詩乘載陸凱贈范曄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梅氏注引荆州記曰陸凱
[007-20b]
 與范曄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來詣長安兼贈之詩
 陸凱字智君代北人梅曰按范曄未嘗至長安此當
 有誤
洗之曰予按陸智君仕孝文之朝孝文立三年而齊已
受禪與蔚宗生不同時若詩果智君所作則陸出代北
范産江南范宜以梅寄陸而陸乃折花貽范何其倒也
吳志陸凱字敬風吳郡人為孫皓左丞相而御覽十九
卷引荆州記作凱與路曄為友寄梅贈詩其詩作折花
[007-21a]
逢秦使所謂路曄者史未有見而所稱陸凱亦未曉是
敬風否也詩藪云吳有丞相陸凱集一卷非折梅之陸
凱也然有集傳于隋則詩文固非所短矣此亦持其兩
端焉耳
   李那
 梅氏詩乗載李那有適重陽閣詩曰銜悲向玉闕垂
 淚上瑶臺舞閣懸新網歌梁積故埃紫庭入緑草丹
 墀染碧苔金扉晝常掩珠簾夜暗開方池含水思芳
[007-21b]
 樹結風哀行雨歸將絶朝雲去不迴獨有西陵上松
 聲薄暮來
 梅禹金注曰徐陵與李那書曰獲陪駕終南入重陽
 閣詩昔魏武虗帳韓王故臺自古文人皆為詞賦未
 有登兹舊閣歎彼幽宫標句清新發言哀斷豈止悲
 聞帝瑟泣望羊碑一咏歌梁之言便掩盈懷之淚正
 指是詩也舊題作重適陽閣乃倒置之誤庾信宇文
 昶並有陪駕終南詩李那當與同時又曰按周書武
[007-22a]
 帝保定元年遣治御正殷不害使陳文苑英華徐陵
 與李那書云殷儀同至止那答書云殷御正啣命來
 歸正謂不害其稱那云雍容廊廟獻納便繁則仕周
 者也
洗之曰按周書明帝武成二年三月重陽閣成㑹郡公
列將卿大夫于芳林園賜錢帛四月帝崩然則閣葢周
明之雀臺那亦經賜物者故詩皆悲慟語文苑英華題
作重適陽關諸家皆承其誤今從梅氏
[007-22b]
嬰又按周書北史李昶頓丘臨黄人小名那祖彪名重
魏朝父遊有才行爾朱之亂遊奔江右昶幼解屬文十
嵗為明堂賦周文以為丞相府記室叅軍轉黄門侍郎
封臨黄伯奏為御史中尉賜姓字文氏拜内史明帝初
行御史中大夫保定初進驃騎大將軍開府轉納言進
爵為公昶于周文世已當樞要兵馬處分專以委之詔
册文筆皆昶所作常曰文章不足流後世經邦政治庶
及古人故文筆了無藁草惟留心政事此頗與陵書合
[007-23a]
文苑英華李那答徐陵書曰僕世傳經術才謝劉歆家
有賜書學非班嗣弱齡有意頗愛雕蟲嵗月三餘無忘
肄業此與昶傳又合則李那即是李昶耳然徐陵賛美
那終南陽閣二製而今傳陪駕終南者乃宇文昶作庾
信既和宇文内史終南篇又有和宇文内史入重陽閣
之作竊謂昶以賜姓宇文故稱宇文昶何者庾子山撰
周將相文如田𢎞段永辛威陸逞鄭常諸人功在伯朝
名書周史即松楸掩隧碑表在阡咸從賜姓之榮舍因
[007-23b]
生之本且陸通之女遂襲步孤竇熾之娃亦承紇豆市
朝亟革李和始變其名覊旅無歸髙賔仍傳其嗣雖國
史存其舊徳而朝典守其憲章湮沒雖多梗概猶在外
此唯唐瑾遺傳萬鈕靡稱崔訦殘碑屬籍不綴此例差
寡葢有之焉以是而推則宇文内史又即李那也宇文
昶騰于朝列示不違君李那行于隣交示不誣祖况那
父在江南則徐陵所居父母國也與書稱名安可不從
父所命反覆論世灼然可憑庾信重陽閣之詩亦殊覺
[007-24a]
甚為愴惻葢即和此篇云
  原謝
   知星
 五雜組天部引習鑿齒謂星人曰君嘗聞知星宿有
 不覆之義乎大凡占星者皆于中天野外窺之故云
 不覆
原曰知星宿衣不覆古之遺諺也晉陶侃宅無吉凶攝
生論引之謂術彌精而窮益甚也是以桓宣武以絹一
[007-24b]
疋為戱在杭不悟晉書有字為衣字之譌遂至燕説矣
   奔牛
 五雜組云丹陽有奔牛壩相傳梁武帝時有人于石
 城掘得一僧瞑目坐土中奏于帝帝問誌公公曰此
 入定耳令人于傍擊磬則出定矣帝命試之果開目
 問之不答誌公乃説其前事僧一視誌公即起南向奔
 去帝遣人逐之至此地化為牛因名近時樵陽子亦
 類此
[007-25a]
原曰按南齊書全景文與沈休之出都到奔牛埭有人
相之曰君等皆方伯也景文孝建初以功封漢水侯宋
書曰孔覬反㑹稽太守遣建威將軍沈懷明東討至奔
牛築壘自固又元凶劭之立世祖入討遣顧彬之劉季
之合勢與劭將燕欽等相遇於曲阿奔牛塘欽等大敗
據此則奔牛之名宋齊前已有云梁僧化謬也
  申董
   灄字
[007-25b]
 董遐周吹景集曰古音畧灄字音書涉切引董仲舒
 頌舟輿浮灄章樵注灄浮栰之類此字諸書不収張
 按荆州記灄陽縣東有鳳岡江乘記木廬山上有鍾
 乳流出灄河上思村山𢎞君舉食檄云灄河獨穴之
 鯉水經注江水左得湖口水通大湖又東合灄口水
 考兩漢地理郡國志俱逸之惟沈宋書劉粹灄陽縣
 男又荆州有灄陽子相晉安陸人朱伺求分安陸東
 界為此縣則縣創宋時此前宜無聞也又溫公通鑑
[007-26a]
 姚弋仲據灄頭胡三省註云此清河之灄頭也水經
 注郝昭營陳倉城成諸葛亮圍之今灄水對亮城是
 與昭相禦處也則南北之内有二灄水矣
申曰廣韻灄水名在西陽水經注溳水東通灄水又曰
江水東合灄口水上承沔水于安陸縣而東逕灄陽縣
北晉書愍帝記建興二年杜别帥王真襲荆州刺史
陶侃于林障侃奔灄中又曰朱伺字仲文安陸人為郡
將督張昌之逆太守弓欽走灄口伺率部黨攻昌滅之
[007-26b]
伺部曲以諸縣附昌惟本部倡義討逆逆順有嫌求别
立縣因此遂割安陸東界為灄陽縣而貫焉又宋符瑞
志晉簡文帝時甘露降隨郡灄陽縣界桑木而劉粹傳
粹封灄陽是平劉毅後在義熙八年固晉時事耳載記
冉閔攻襄國石祇遣使詣姚弋仲乞師弋仲遣子襄率
騎三萬八千至自滆頭何超音義曰滆音鬲通鑑似誤
然十六國春秋及魏書咸作灄頭又未知誰是搜神記
曰諒輔字漢儒廣漢人時夏枯旱輔以五官掾出禱山
[007-27a]
川曰輔為郡股肱不能和調隂陽令天下否灄萬物枯
焦此灄字似有閉塞之義然或字譌以藝文所引聊燕
説之耳陳倉之灄疑亦誤書也
   泰誓今文 湯武逸書
 吹景集曰河内女子所獻泰誓一篇亦與古文不同
 按史記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
 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
 赤其聲魄云索隱曰此己下至流為烏見今文泰誓
[007-27b]
 馬融曰王屋王所居屋流行也魄然安定意也鄭𤣥
 曰書説云烏有孝名武卒父大業故烏瑞臻赤者周
 正色也索隱曰按今文泰誓流為鵰鵰鷙鳥也然則
 今文泰誓唐初猶有存者即河内女子本也惜無從
 見之又詩䟽引泰誓曰師乃鼔譟前歌後舞格于上
 天下地咸曰孜孜無怠又引泰誓曰司馬在前漢書
 引泰誓云立功立事劉歆三統厯論引今文泰誓云
 丙午還師以上四則/見玉海説苑引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
[007-28a]
 死附上而罔下者刑與聞國政而無益于民者退在
 上位而不能進賢者逐墨子引泰誓曰小人見姦巧
 乃聞不言也發罪鈞又引泰誓去發篇曰惡乎君子
 天有顯徳其行甚章惟我有周受之上帝毛詩注疏
 鴻雁小序注引書曰天將有立父母民之有政有居
 疏云今泰誓文言天將有立聖徳者為天下父母民
 之得有善政有安居安居為重也漢郊祀志引泰誓
 曰稽古立功立事可以永年丕天之大律注今文泰
[007-28b]
 誓也以上二則見學齋/佔畢史慶長䋲祖此皆古文不載者史記載湯
 征亦逸書其詞云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湯
 曰予有言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
 能聽道乃進君國子民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湯曰
 汝不能敬命予大罰殛之無有攸赦作湯征又周本
 紀云九年武王上祭于畢東觀兵至于盟津為文王
 木主載中軍武王自稱太子發言奉文王以伐不敢
 自專乃告司馬司徒司空諸節齊栗信哉予無知以
[007-29a]
 先祖有徳臣小子受先功畢立賞罰以定其功遂興
 師師尚父號曰總爾衆庶與爾舟檝後至者斬按此
 文語極爾雅今書不載豈亦書之逸篇耶并錄于此
申曰孔頴達虞書疏曰按尚書伏生所傳三十四篇謂
之今文則夏侯勝夏侯建歐陽和伯所傳及蔡邕所勒
石經是也鄭𤣥承其後所注皆同賈馬之學賈題曰古
文尚書云又書序疏曰史記伏生得尚書二十九篇以
教于齊魯之間則今之泰誓非初伏生所得按馬融云
[007-29b]
泰誓得後鄭𤣥書論亦云民間得泰誓别錄曰武帝末
民有得泰誓書于壁内者獻之與博士使讀説之數月
皆起傳以教人則泰誓非伏生所傳而言二十九篇者
以司馬遷在武帝世見泰誓出而得行入于伏生所傳
内故史總謂之也但伏生雖無此篇而書傳有八百諸
侯俱至盟津白魚入舟之事與泰誓同不知為是泰誓
出後後人加增此語也案王充論衡及後漢史獻帝黄
門侍郎房宏說宣帝時河内女子壞老屋得古文泰誓
[007-30a]
三篇奏之今史漢書皆云伏生傳二十九篇則云宣帝
時女子所得亦不可信而古今文不同者或于先有張
霸之徒譌造泰誓以藏壁中故後得而惑世耳嬰按今
論衡惟言得逸尚書一篇而疏云河内女子出古文泰
誓伯厚必以今文泰誓出一女子是刻舷之論也又史
記武王渡河之上其聲魄云之下各十餘語皆今文泰
誓詞伯厚以小司馬之言遂不敢掇入矣詩疏在大明
篇引司馬在前王肅曰司馬太公也漢書引立功立
[007-30b]
事者郊祀志王商等議泰誓曰正稽古立功立事可以
永年丕天之大律師古曰今文泰誓周書也丕奉也律
法也言正考古道而立事則可長年享有天下是則奉天
之大法也又平當上書引書曰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
永年傳于無窮師古亦曰今文泰誓之辭墨子引泰誓
皆本古文于兼愛下引泰誓曰文王若日若月乍照光
于四方顯于西土非命上曰泰誓曰紂夷處不肯祀上帝
鬼神禍厥先神禔不祀乃曰吾民有命無廖其務天亦
[007-31a]
棄之縱而弗葆非命下曰太誓之言也于去發曰惡乎
君子天有顯徳其行甚彰為鑑不逺在彼殷王謂人有
命謂敬不可行謂祭無益謂暴無傷上帝不常九有以
亡上帝不順祝降其䘮惟我有周受之大帝昔者紂執
有命武王為泰誓去發以非之既稱太誓又云去發未
得其解然此皆在孔氏所傳中但或細衍其義或剪截
其詞或錯綜其語以為古文不載非也至所採周本紀
則正今泰誓前段文裴駰集注于諸節下錄馬融曰諸
[007-31b]
受符節有司也于號曰下錄鄭𤣥曰號令之軍法重者
葢馬鄭亦皆注今文也嬰按坊記疏曰漢時别有尚書
逸篇四月太子發上祭于畢以下三篇之事今更尋之
復得數則并疏之
詩思文正義引曰惟四月太子發上祭于畢下至于孟
津之上太子發升舟白魚入于王舟王跪取出涘以燎
之至于五日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之為鵰其
色赤其聲魄五注以穀俱來注曰白魚入舟天之瑞也
[007-32a]
魚無手足象紂無助今尚仁人在位未可伐也得白魚
之瑞即變稱王應天命定號也涘涯也王出于岸上燔
魚以祭變禮也五日燎後日數王屋所在之舍上流猶
變也鵰當為鴉鴉烏也燎後五日而有火為烏天報武
王以此瑞書説曰烏有孝名武王卒父業故烏瑞臻赤
周之正穀記后稷之徳以上皆鄭𤣥注也又鄭注合符
后云五至猶五來
杜篤論都賦注引今文泰誓曰太子發升舟中流白魚
[007-32b]
入于王舟王跪取出以燎羣公咸曰休哉休哉
漢書董仲舒對策曰書曰白魚入于王舟有火復于王
屋流為烏周公曰復哉復哉顔師古注曰今文尚書泰
誓之辭復歸也周公視火烏之瑞乃曰復哉復哉復報
也言周有盛徳故天報以此瑞也春秋繁露引尚書傳
言周將興之時有大赤烏銜穀之種而集王屋之上者
武王喜諸大夫皆喜周公曰茂哉茂哉
周禮大祝疏引泰誓云周公曰都茂哉予聞古先哲王
[007-33a]
之格言太子發拜手稽首又引今文泰誓得火烏/之瑞使上
附以周公書報誥于王王動色變又李善注范尚書來
引周書曰武王將渡河中流白魚入于王舟王俯取出涘
以祭不謀同辭不期同時一朝㑹武王于郊祀者八百
諸侯
史記齊太公世家曰武王即位九年欲東伐以觀諸侯
集否師行師尚父左杖黄鉞右把白旄以誓以誓論衡/作號其衆
曰蒼兕蒼兕摠爾衆庶與爾舟楫後至者斬遂至盟津
[007-33b]
諸侯不期而㑹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也武王
曰未可還師與太公作此泰誓索隱曰按馬融曰蒼兕
主舟楫官名此文上下並今文泰誓
幽通賦注引周書武王觀兵于盟津諸侯皆曰帝紂可
伐矣武王曰汝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又魯頌正義
云泰誓説十一年觀兵盟津之時八百諸侯皆曰受可
伐王曰爾未知天意葢有所未可也
論衡武王將誅紂哀而憐之故尚書曰予惟率夷憐爾
[007-34a]
詩譜序正義曰泰誓説武王伐紂衆咸曰孜孜無怠天
將有立父母民之有政有居讀此則知大明疏之引泰
誓與鴻雁注之引書葢連語也然嬰以為此篇人各斷
章家為摘句即鳩而合之未得成全璧也要是史臣記
事之體誓衆之詞惟説苑稍見一斑
   南雲東雲西雲北雲
 吹景集曰晏元獻公詞雁過南雲行人迴淚眼根溪
 引南雲北雁語誤以江總為文通陸士龍贈曼季詩
[007-34b]
 聲播東汜響溢南雲又真誥東華靈妃歌云彈璈南
 雲扇香風鼔錦波江令詩亦其餘唾然不獨南雲可
 紀也阮嗣宗大人先生傳來東雲駕西風陶徴士答
 龎參軍詩依依南楚邈邈西雲文通詩北雲竦征人
 讀書不半袁豹妄甲乙古人諺所云少所見多所怪
 見槖駞言馬腫背也余昔有西雲詩曰誰其俟公弋
 延領留西雲但懷徑寸璜日與漁子羣客繆謂此語
 可陵江匹阮殊過情差或免杜撰耳又閔康公引吕
[007-35a]
 覽有云雲氣西行水泉東流
申之曰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江總揚州九日詩也
然不獨一再見沈滿願昭君歎詩情寄南雲反思逐北
風還魯秀奉辭南平王曰近係南雲傾屬東日謝靈運
勸伐河北書注心南雲為日已久宋太祖北伐詩不覩
南雲隂但見胡風起陸雲九愁云眷南雲以興悲濛東
雨而涕零陸機思親賦曰指南雲以寄欵望歸風而效
誠又袁豹檄蜀文豈不遡誠南凱延首東雲此皆昔人
[007-35b]
之緒言也唯西雲北雲作者罕及謝朓曲池歌曰浮雲
自西北江海思無窮梁簡文帝樂府浮雲西北起孔雀
東南飛虞世基初渡江詩無復東南氣空隨西北雲王
胄酬陸常侍詩何言西北雲復覿東南美則合西北為
詠也楊乂雲賦曰東西絡繹南北油裔鄭𤣥箋東門之
詩曰如雲者如其從風東西南北也墨子曰夏后開使
翁難雉乙卜于白若之龜乙言兆之繇曰亨矣逢逢
白雲一南一北一西一東九鼎既成遷于三國則四方
[007-36a]
之雲形矣然此語起于夏啓之時厥亦古哉
   五觀
 吹景集曰左傳夏有觀扈國語楚士亹云啟有五觀韋
 昭注五觀啟子太康昆弟也酈道元水經注因之按書
 五子歌惓惓先訓此五子者啟賢𦙍也何得以商均
 管蔡況之王伯厚已有辨考竹書帝啟十一年放王
 季子武觀沈約注武觀即五觀也十五年武觀復叛
 彭伯夀征之乃來歸觀誠朱均之亞矣按漢東郡有
[007-36b]
 畔觀縣當由據觀以畔而名之耶
申之曰韓子亦曰啟有五觀云云武王所誅者皆父子
兄弟之親以其害國傷民敗法圯類也古今人表太康
兄弟五人號五觀夫此五觀者由歌詩考之則賢由史
傳求之則不肖且五人中固應有一人徇義守正者而
胡淪胥以逝耶竹書啟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觀于西河
謂之季子則武觀一人耳善長巨洋水注以五觀為啟
子名曰名則非五人矣且未有五人而并封一邑者也
[007-37a]
啟十五年武觀來歸間一年太康畋于洛表五子之歌
應在此時豈三年之内五人乍悖而乍賢耶又墨子非
樂引武觀曰啟乃淫溢康樂野于飲食將將銘莧磬以
力湛濁于酒渝食于野萬舞翼翼章聞于天天用弗
式此逸書也不知何指矣
   毦字義
 吹景集既徧搜毦字又廣推其義曰筆亦可名毦魏
 辛毘云御史簪筆以奏不法如今者直偹位毦筆耳
[007-37b]
 隋志令文官七品以上通毦之是也貂亦可名毦董
 巴輿服志云内常侍加黄金附蟬毦尾謂之惠文冠
 隋志云侍臣毦豐貂是也拂亦可名毦張敞晉東宫
 舊事云皇太子納妃有白毦拂二枚南史婆利國主
 坐金髙座侍女持白毦拂及孔雀扇是也珠亦可名
 毦北史吐谷渾得夸吕椎髻毦珠以皂為帽是也色
 絲亦可名毦梁書貞惠世子以五色毦辮鮑泉鬚是
 也按梁書無此/事出南史耳鳥羽俱可名毦沈佺期詩鸚鵡林中
[007-38a]
 彩毦分栁絮荻花亦可名毦内典飜譯名義集云兠羅
 棉亦翻楊華或稱兠羅毦梁元帝春荻詩云非秋無
 有毦未燒不生烟是也藤亦可為毦齊民要術云毦
 藤大小如萍蒿蔓衍生人采取剥之以作毦是也據
 服䖍通俗文曰毛飾曰毦則凡絲羽華草之下垂者
 並可以毦名矣毦之義于是乎大備
申之曰説文曰毦羽毛飾也毦為物飾而作毦之物與
所飾之物豈可據以毦名試舉吹景所遺難焉後漢書
[007-38b]
宧者傳金銀罽毦施于犬馬又西南夷傳冉駹夷有旄
牛無角一名童牛肉重千斤毛可為毦宋書江夏王義
恭傳有司奏槊毦不得孔雀白氅則孔雀旄牛犬馬統
可名毦耶蜀志姜維每出北征羌胡每出馬牛羊氈毦
及義糓禆軍糧東宫舊事皇太子初拜有石山安車四
馬有毦幢鹵簿有黄旄南齊魏虜傳黒氊行殿輦邊三
郎曷刺真槊多白真毦梁書狼牙修國王出乗象有幡
毦旗鼔罩台葢蠕蠕傳賜阿那環露絲銀纒槊二張並
[007-39a]
白毦赤漆槊十張並白毦吹景集/誤讀隋禮儀志齊永明制
永露上施重屋樓棲寳鳳皇綴金鈴鑷珠璫玉蜯佩四
角金龍銜五綵毦帝皆省之唐禮儀志屬車左右廂第十
一行大鋋白毦青地雲花襖冒又夾轂隊三十人胡木
鍪毦蜀鎧懸鈴𤣥武幢次細矟十二孔雀為毦則玉輅
氊輦幢幡塑鋋鍪鎧鈴矟俱可以毦名耶南齊輿服志
玉輅斗葢結仙人綬雜色真孔雀毦隋音樂志大業時
端門外列為戯場伎人為婦人服鳴環佩飾以花毦者
[007-39b]
殆三萬人南蠻傳赤土國居僧祇城有門三重圖畫飛
仙仙人菩薩之像懸金花鈴毦則仙人伎人菩薩咸可
名毦也隋食貨志煬帝修旄旗羽儀之飾課天下州縣
凡皮革毛羽堪為氅毦者皆責焉氅昌兩反/作吳時外國
傳黒白毦出天竺國古今注昔有神巫名曰寳毦能符
劾百鬼則豈獨毛羽可以毦名即皮革不可名毦乎予
博考數者中惟華蘤得名為毦何者郭璞江賦揚皜毦擢
紫茸皆花也此為可證陳子良看羣公朝還詩迎風綵
[007-40a]
毦轉照曰綬花開毦花作儷葢亦此解餘毦字皆當説為
纓緌流蘇之類至于毦筆毦貂毦蟬當與珥金珥銀同作
珥字文選六臣注珥挿也戴也執也又服也作毦字並誤
書耳後漢書注毦如志反從耳從毛廣雅㲨而恭反從茸
從毛梁簡文山池詩飛艫飾羽㲨長慢覆緹油此應為羽
毦㲨字亦譌若武夷志慢亭之宴肴有名㲨者注云音軟
水苔也葢作上聲予觀嵇叔夜集向子期阮徳如皆有相
難文故為遐周申之遐周聞此將無一大噱乎
[007-40b]
  商艾
   四凶
 艾千子評墨曰堯不誅四凶而舜誅之以是為堯舜
 之優劣陳大士章大力常言之此量天測海之論也
 考之于書舜生三十徴庸三十在位所謂在位言居
 攝也孟子亦曰舜相堯二十有八載記舜之居攝三
 十年中其間人才之用舍奚止如漢文帝唐貞觀開
 元宋仁宗享國久而事多興廢沿革史不絶書者比
[007-41a]
 乎鯀之績用勿成僅九載耳九載之外堯能待舜之
 即位至于三十年民之為魚也久矣而後堯之殂落
 而乃不用之耶然則四凶之用也四凶之誅也皆在
 堯之朝舜居攝之年堯總其成舜相之而已矣邇年
 邪説盛行乃有此論真世道人心之憂也不容不辨
 子有駁堯不誅四凶論刻出與海内共見之
商曰案國語太子晉曰有崇伯鯀播其淫心遂稱共工
之過堯用殛之于羽山左傳太史克曰舜臣堯賔于四
[007-41b]
門流四凶族又子産曰昔堯殛鯀于羽山大戴禮孔子
曰堯流共工于幽州以變北狄放驩兠于崇山以變南
蠻殺三苗于三危以變西戎殛鯀于羽山以變東夷莊
子曰堯于是放驩兠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危流共工于
幽都此不勝天下也荀子議兵曰堯伐驩兠舜伐有苗
禹伐共工韓非子曰堯欲傳天下于舜鯀諫曰不祥哉
孰以天下傳之匹夫乎堯不聽舉兵而誅殺鯀于羽山
之郊共工又諫曰孰以天下而傳于匹夫乎堯不聽又
[007-42a]
舉兵而誅共工于幽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無傳天下
與舜淮南修務訓曰堯立孝慈仁舜使民如子弟放驩
兠于崇山竄三苖於三危流共工于幽州殛鯀于羽山
説苑曰堯誅四凶以懲惡漢書鮑宣書曰堯放四罪而
天下服後漢書樊鯈曰唐堯大聖尚優游四凶之獄使
天下咸知然後殛罰又何休左氏膏肓曰孔子云蕩蕩
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今如左氏堯在位數十年久抑
元愷而不能舉養育凶人為民害而不能去則孔子稱
[007-42b]
堯虗言也桀紂為惡一世則誅四凶歴世而無誅放易
云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虗言也曹植賛堯亦曰克平
共工萬國同塵闕/             又
何孟春餘冬序錄曰傳謂舜誅共鯀非也鯀之誅堯之
命也事非出堯則禹于舜為父讎禹事讎哉韓非有言
云云韓書不足據以理而斷之吾深然其言據此則古
以四凶為堯所去者多矣艾子豈從其説乎然孔氏書
四罪䟽云洪範曰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左傳僖三十三
[007-43a]
年舜之興也殛鯀其舉也興禹襄二十一年又云鯀殛
禹興此皆言殛鯀而後用禹是四罪在治水之前明是
徴用時所行也鄭𤣥以為禹治水事畢乃流四凶王肅
難云若用禹功成而後以鯀為無功殛之是舜用人子
之功而流放其父則禹之勤勞適足使父致殛舜失五
典克從之義禹陷三千莫大之罪矣而于左傳文十八
年正義曰聖主莫過于堯審官王政所急大聖之朝不
才總萃雖曰帝其難之復何甚也此四凶者才寔中品
[007-43b]
雖行有不善未為大惡故能仕于聖世致位大官自非
聖舜登庸大禹致力則滔天之害未或可平以舜禹之
成功見此徒之多罪勲業既謝愆釁自生為聖所誅
其咎葢大此似以元圭既告四憝乃除即孔氏亦不能
明也夫謂禹已奏功彼乃蔽罪誠為躗説顧謂徴用時
事則為不然何者虞書舜受終文祖類禋望徧巡狩方岳
始有四凶之誅孔安國曰終謂堯終帝位之事孔頴達
曰類禋望徧告受禪也夫禪則以位受矣孔子曰唐虞
[007-44a]
禪自孟子而始言攝其後孔安國司馬遷之徒不得不
從不知孟以辨博折羣言與尼父虞史之論不合也魏
晉宋齊梁陳六代即祚咸作禪文欲以比徳唐虞遡隆
舜禹未聞禪後而漢獻魏奐晉恭宋順齊寳融梁方智
猶得干預新政也即以攝言之百官總已國命獨持周
公之制禮作樂何曾復關孺子孔子却萊夷誅少正曷
嘗必告季桓宋繆之攝也宋之政與夷不與聞魯隱之
攝也魯之事桓公不得問倘此既履藉聽斷而彼猶拱
[007-44b]
手畫諾是為佐命之臣又非攝代之義矣相之與攝正
不可同日而語孟子既言舜攝又言相堯亦自矛盾耳
史記云堯薦舜于天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據此則
舜雖執權堯已巽位矣又云舜巡狩歸而言于帝請流
四凶按堯求禪之年耄期逾六舜四巡而歸堯年九十
有一矣豈少壯寛慈至此而乃慘礉少恩乎且既已避
位又聞其政孟氏所謂二天子也鄭𤣥云舜不刑四人
者以為堯臣不忍刑之此猶為舜解嘲亦可見四夷之
[007-45a]
投堯不與聞矣王粲難太平論亦曰聖莫盛于堯而四
族凶佞帝舜因之而三苗叛戾而陸徳明莊子音義乃
曰堯六十年放驩兠于崇山六十四年流共工于幽州
六十六年竄三苗于三危與虞書孟子史記又異不知
復何案據也夫古今之言六藝者折衷于仲尼之徒論
語曰舜有天下舉臯陶不仁者逺矣臯陶即八愷之庭
堅也不仁者逺非四凶之誅乎予反覆其事尚有可徴
者史記稱堯仁如天智如神其人葢寛蕩意多嚴烈氣
[007-45b]
少故熈績若采必咨臣岳蒐慝雖集山藪自𢎞朝無刑
辟之官國無纓鞞之典及舜召試日隂未移娥英已降
三載始竟天下胥遷可謂悦賢如加膝去佞如㧞山各
有當也至舜而英毅之風漸開精嚴之道兼用御大寳
兮守金鏡操太阿兮握魁柄故孔頴達以為舜自受終後
萬事皆自主之但行巡狩不禀堯命予謂不但是也踐
位之後勅命二十二人惟禹益垂夷岳牧咸薦其他十
有八人獨斷獨命不復詢謀至總師歸禹受神宗僅遣
[007-46a]
征苗餘權弗假年百十餘蒼梧零陵翠華躬狩其聪明
神武古今莫並也自孔孟之書推美虞夏其後百家之
言如竹書云舜囚堯偃塞丹朱不使與父相見故拔地
志鄄城縣有囚堯城又有偃朱城史通引𤨏語云舜放
堯于平陽其地有城曰囚堯韓非云瞽瞍為舜父而舜
放之象為舜弟而舜殺之放父殺弟不可為仁妻帝二
女而取天下不可為義越絶云堯有不慈之名舜有不
孝之行孔頴達又按世本堯是黄帝𤣥孫舜是黄帝八
[007-46b]
代之孫堯女于舜之曾祖為四從姊妹以之為妻于義
不可世本之言難信或者古道質故也此等書在今皆
為誹謗聖人得罪名教學者口噤于誦耳畏于聞憤悱
之徒懷疑滿腹雖有喙三尺不敢更端若此非一矣竊
案吕氏春秋堯以天下讓舜鯀為諸侯怒于堯曰得天
之道為帝得地之道為三公我今得地道而不為三公
以堯為失論欲為亂比獸角為城舉其尾為旌召之不
來仿佯于野舜于是殛之于羽山副之以吳刀書疏云
[007-47a]
舜以側微起升上宰初來之時天下未服既行四罪故
天下咸服用刑之當也予因思舜揚畎畝共驩之徒相
與目攝不行意表之事不足奪天下之情諸人素宦于
朝威名久著附麗擁佑實繁有徒是時二八既登羽翼
已備且羣牧羣后奉之于外五刑五宅裁之于内于是
而四人分崩播越裔土矣咸服者葢懾其用威未必欽
其不濫也夫共工靜言象恭罪安所據驩兠舉人不用
反與同辜崇伯績用弗成顧猶能障洪水為禹修功之
[007-47b]
地乃皆使之流離囚錮畢命無人之鄉三苗之行孔頴
達云堯典無文先儒以左傳相考知是饕餮此亦以臆
疑人案博物志及郭璞山海經注堯以天下讓舜三苗
之君非之帝殺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為三苗國葢亦
以議沮揖讓得戾新朝由此言之四罪之施當乎否與
且兠惟以保任共工一言攖罪則鯀之用也四岳彊請
言愈切至海宇愁墊實岳之由是宜先為羽淵波臣而
終偃然南面豈非否徳之讓意存媯汭克諧之對恩不
[007-48a]
可㤀特盖其罪而不以宣與暮世加恩舉主至同㒺極
四岳之貸實為濫觴也巳太公始封于齊誅狂矞華士
營蕩潘阯亦四罪而齊人之豈其效舜之英威乎抑
諸家言禹治洪水三載功成于時已有八議之法矣流
沙既被羽山可返而不聞舜施議功之恩禹陳議親之
請者豈羽泉之熊已化遼東之鶴無歸與後世暱其門
生故吏又不同者亦千載之疑端也請更一揚搉之
  增姚
[007-48b]
   莆中方言
 吾鄉姚旅字園客作露書數十卷内載莆中方言數
 條余覺其未偹聊因筆墨之間采諸所見而增之
增曰先王畫疆分野邦域既異語音必殊而岐海之聲
傖人每笑為閩語此不知音者也予閲經史言多有與
敝邑同者故掇拾以貽好事
莆人遇意外事而駭動者發聲輒云夥移史記陳勝故
人見殿屋帷帳曰夥頥涉之為王沉沉者索隱引服䖍
[007-49a]
曰楚人謂多曰夥又言頥者助聲之辭也謂涉為王宫
殿帷帳其物甚多驚之偉之故稱夥頥也
莆閨人嬌其稚子者發聲輒云詡畜按漢書京兆眉憮
孟康注曰憮音詡北方人謂媚好為之詡畜此二語葢
閭巷恒言其出處乃爾雅如是且夥頥詡畜更可作一佳
對也
人物瘦瘠謂之眚本周禮大司馬職馮弱犯寡則眚之
鄭𤣥注曰眚猶人眚瘦也亦作省謝承漢書曰袁閎面
[007-49b]
貎省瘦是也
掘土地中謂之竁本周禮小宗伯鄭氏注今南陽名穿
地為竁聲如腐脺之脺
縶維人獸謂之傒淮南本經訓傒人之子女髙誘注傒
音鷄繫囚也
羮縻多湆謂之滒淮南子甚淖而滒髙誘曰饘粥多瀋
者曰滒
淅米渟水謂之潘鄭𤣥王制注曰湯沐曰潘陸徳明曰
[007-50a]
芳袁反米汁也
炙物于火謂之别北齊書侯瑱任約攻郢州城中食少
人有死者即取其肉火别分噉
垢汙所觸謂之黦廣雅曰墨也於物反
單家呼父謂之爸廣雅曰步可反父也
謂寒凉憀戾為凄其本詩絺兮綌兮凄其以風語也
謂縱任游戲曰達挑葢亦本詩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也
幼穉謂之侲本史記秦使徐福入海求神異物遣侲男
[007-50b]
女三千人資之徐廣注引西京賦侲子萬童裴駰案薛
綜曰侲子童男女也
天從鐵因聲本周易毛詩讀也屈原九歌亦沖天與愁人
叶語來如釐本儀禮來女孝孫也漢書亦曰莫説詩匡
鼎來呼空如康盡也徐幹室思詩摧且傷與常飢空叶
年從禰因聲漢書武帝叙傳永年與百神叶馬從母果
聲潘岳西征賦為馬與寄坐叶
  詮鍾
[007-51a]
   鼔缶
 詩歸載逸詩云君子有酒小人鼔缶雖不見好亦不
 見醜鍾惺曰孔子删詩不入三百篇者非必盡以詞
 理之佳惡為去取亦自有單詞錯簡不能成篇者存
 此以志其凡
詮曰嘗讀淮南子説林文有此非詩也又文子上徳篇
曰君子有酒小人鞭缶雖不可好亦可以醜鴻烈特取
辛氏言耳何據以為尼父删也
[007-51b]
   古諺古語
 詩歸載古諺曰將飛者翼伏將奮者足跼將噬者爪
 縮將文者且朴鍾伯敬云大好勝人所為譚元春云
 將文者且朴至理也句法之妙妙在不與上三句相
 同
詮曰蔡洪化清經文也且朴下尚有伏龍非我馬白日
非我燭藏之埋之保此𤣥樸四語意林載化清經爪縮
下有將言者口黙一句安在句法之不同也鍾以為古
[007-52a]
語不知其出自松滋耳
   松果
 水經注河水南流潼溵關山因謂之潼關灌水注之
 水出松果之上鍾伯敬鈔云水出松果之上竒境竒
 語
詮曰山海經曰太華山東六十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
焉北流注于渭則灌水當作濩水而之上當作之山松
果山名伯敬評㩁云然豈以為懸泉樹杪激波木末乎
[007-52b]
 
 
 
 
 
 
 
 巵林卷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