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通雅 > 通雅 卷十五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通雅卷十五      明 方以智 撰
  地輿水注/
論江之源别出吐蕃非止岷山也 江出岷山在今茂
州汶山縣發源不一而濫觴甚㣲及閲雲南志則謂金
沙江之源出於吐蕃之犁石南流漸廣至于武定之金
沙巡司經麗江鶴慶又東過四川之㑹川建昌等衛以
達於馬湖叙南然後合于岷江緬甸宣慰司志謂金沙
[015-1b]
江闊五里餘緬恃以為險遠近大小言之江源出于吐
蕃犁石即崑崙之南河出朶甘思即崑崙之西可畫守
積石岷山已邪
禹貢九江為洞庭三江為漢岷彭 胡秘監旦晁詹事
説之皆以九江為洞庭而鄭樵獨謂東滙澤為彭蠡東
為北江入于海十三字為衍文朱子取之古九江郡乃
在江北江漢徃㑹之説味别之説洲别之説皆支經凡
例曰考之過九江至于東陵者言導岷水而是水之横
[015-2a]
截乎洞庭之口以至東陵也是漢水過三澨之例也過
九江至于敷淺原言導岷陽之水而導山之人至于衡
山之麓遂越洞庭之尾東取小路至敷淺原也是導岍
岐荆山而逾于河以盡常山碣石之例也漢志豫章領
縣十八彭蠡縣下注云禹貢彭蠡澤在其西餘則言水
入湖漢者八入大江者一而湖漢一水則又自雩都東
至彭澤入江行千九百里山海經曰入江彭澤兩者本
謂逕彭蠡縣之西而入江也語意不明耳漢志不知湖
[015-2b]
漢之即為彭蠡又不知大江者亦瀦于彭蠡又不知湖
漢之為湖則皆承禹貢之衍疑而弗深考也智按導漾
漢導江二條合觀之過九江至于東陵東匜北㑹為滙
東為中江入于海則前條之北江豈衍乎禹治水詳于
泛瀾之處而南方為略從楊子言三江則漾漢為北岷
江為中彭蠡為南不言南互見之矣胡晁九江指洞庭
是而九江郡名即下流以稱之也滙言其合處也蕭該
言彭蠡古作彭麗又按彭蠡一名宫亭九江三江别詳
[015-3a]
于下
考河源者莫詳於元 河源出吐蕃朶甘思泉百餘泓
淖弱不勝物從髙視之燦若列星曰星宿海譯言火敦
腦兒海也羣流滙二巨澤譯言阿剌腦兒也東行一日
成川名赤賓河又行與亦里水合又與忽蘭水乜里术
水合始曰黄河然水清又一二日程為九度河水八九
股可度也又四五日程水始渾濁土人抱革囊或乗馬
過之亦有象舟傅革以濟繼是束以兩山廣一二里深
[015-3b]
叵測矣又曰朶甘思東北鄙有大山積雪不消所謂崐
崘也自九度至崐崘約計二十日程河行崐崘南半日
程又四五日程至闊郎及闊提二地相屬又三日程始
至哈剌别里赤兒崐崘之西人跡簡少多處山南又行
五六日合細黄河與乞兒馬朮二水轉崐崘北二日程
少東又北流半月程至貴徳州州𨽻河州元所置吐蕃
宣慰司也又四五日程始至禹貢所謂積石又五日程
至河州安鄉闗又一日程至打羅坑東北行一日合洮
[015-4a]
河水又一日至蘭州過北卜渡至鳴河州過應吉里州
正東行至寜夏南又東行即東勝也世言黄河九折彼
地有二折葢乞兒馬朮及貴徳州必赤里也張騫曰河
有兩源一出于闐一出于葱嶺唐薛元鼎使吐蕃得河
源于悶磨黎山元太祖過九度渡在崑崙西南憲宗命
弟旭烈征西域拓地四萬里而河源在域内至元庚辰
世祖命招討使都寔徃通互市自河州行五千里抵河
源還圖以聞又使其弟闊闊出闊闊囘授學士潘昻霄
[015-4b]
撰述而臨川朱思本于八里吉家得帝師所藏梵字圖
書譯之
九河以近碣石者為是 舊曰馬頰即馬篤河徒駭即
徒河在濟南境而胡蘇河簡河潔河皆在滄州漢得其
三唐得其六歐陽志輿地記又得其一皆似是而非班
固以滹沱為徒駭謬矣鄭氏乃曰齊桓塞九為一蔡九
峰非之酈善長曰九河碣石苞淪于海程子宗之今碣
石在海中去岸五百餘里則今之言九河故道者空穿
[015-5a]
鑿矣
滎汴濟渠也 豫州之川滎音/榮雒滎陽滎澤是也滎澤
與濟隧合出河之濟即隂溝之上原也康成曰今為平
地滎陽民猶謂其地為滎澤鄭州圖經敖山在縣北滎
陽在縣北四里酈道元曰濟水於此又兼邲春秋宣十
二年晉楚戰于邲即是水也戴恫曰邲音卞則即汴水
矣又作汳京相璠曰濟自敖山北溢為滎瀦而後泄遂
為汴水即禹貢道濟所謂東出于陶丘北而漢書地理
[015-5b]
志注所謂狼湯渠首受泲東南至陳入潁過郡四行七
百八十里者是也後世滎既不瀦又汴在戰國謂之鴻
溝馬遷史記謂之滎陽漕渠漢書謂之狼湯渠漢建武
中張泥修之謂之濟渠永平中王昊治之謂之浚儀渠
酈道元謂之隂溝故名實遂難暁耳南豐曽氏曰昔禹
於滎澤下分大河為隂溝出之淮泗至浚儀西北復分
二渠其後或曰鴻溝始皇疏之以灌魏郡者是也或曰
浪宕渠自滎陽五池口注鴻溝者是也或曰浚儀渠漢
[015-6a]
明帝時循河流故瀆作渠渠成注浚儀者是也或曰石
門渠靈帝時於敖城西北累石為門以遏渠口者是也
石門渠東合濟水與河渠東注至敖山之北而兼汴水
又東至滎陽之北而旃然之水東流入汴滎陽之西有
廣武二城汴水自二城閒小澗中東流而出濟水至此
乃絶桓温將通之而不果者晉太和之中也劉裕浚之
始有湍流奔注而岸善隤塞裕更疏鑿以漕運義熈之
閒也皇甫誼發河南丁夫百萬開之起滎澤入淮千有
[015-6b]
餘里更名之曰通濟渠者隋大業之初也裴耀卿言江
南租船自淮西北泝鴻溝轉相輸納于河隂含嘉太倉
等倉凡三年運米七百萬石者唐開元之際也後世因
其利焉太宗嘗命張洎論著其興鑿漕運之本末如此
宋至道之間也蘇氏曰自淮泗入河必道于汴世謂隋
煬帝始通汴入泗禹時無此水道以疑禹貢之言此特
人不攷耳禹貢九州皆記入河水道而淮泗獨不能入
河帝都所在理不應爾意其必開此道以通之晉王濬
[015-7a]
伐呉杜預與之書曰自江入淮逾於泗汴泝河而上振
旅還都以濬舟師可知汴水大小非隋煬開創也陳後
山曰漢末河入汳永平道至千乗入海而河之故瀆在
新渠之南水經注所謂絶河而受索自此始隋因漢舊
大業合河索為通濟渠入淮而故道竭今於畿為白溝
於宋為沙於單為石梁於徐為汴而入於南清南清故
泗也説文滎為小水無所見别作瀠瀯瀅濴濙
沇泲即兖濟㶌亦沇也 沇即兖濟亦作泲漢地理志
[015-7b]
泲河惟兖州是也水經注俗呼為衍水山海經曰王屋
之山㶌水出焉漢書曰王屋之山沇水出焉李濓曰㶌
沇聲近也沇發源王屋山頂厓下既見而伏東出於孟
州濟原縣有東西二源合流至温縣是為濟水歴虢公
臺西南入於河溢而出河之南為滎即滎波也又東出
于陶丘北在今定陶縣又東至于菏又東北至壽張縣
安民亭合汶水至今青州博興縣入海酈道元謂濟水
當王莽之世川瀆枯竭其後水流逕通津渠勢改尋梁
[015-8a]
衇水不與昔同然則滎澤濟河雖枯而濟水未嘗絶流
也程氏曰濟入河適㑹河滿溢出南岸溢出者非濟水
因濟而溢故禹還以原名命之此解溢字亦通然河濁
而滎清非河之溢明甚溢葢指滎而言非指河也先儒
皆以濟水性下勁疾故能入河穴地流注顯伏許慎引
禹貢浮于淮泗達于菏音柯焦弱侯主此説南豐曽氏
曰泰山北與齊東南諸谷水滙於黒水灣又滙於柏崖
灣至渇馬厓下則泊然而止又至歴城西五十里有泉
[015-8b]
湧出曰趵突泉人謂有棄糠于黒水灣者而見之于此
葢自渇馬之厓潛流地中而至此復出也其注而北則
謂之濼水達于清河以入于海舟之通于濟者皆于是
乎達也齊多甘泉其顯名者十數而色味皆同葢濼水
之旁出者也東阿井亦濟所經故膠能下鬲用攪濁水
則清是濟之伏流乃物性程氏非之顧弗深考耳南北
清河皆古濟流也㑹泗注淮者濟之至菏而分者也東
北兼汶與同入海者濟之正𣲖也今濁河巳行南濟而
[015-9a]
北濟自青州博興縣一百七十里至濱州入海増多漢
百七十里宜禹迹之難考也菏澤在定陶東北曹州圖
志濟隂南三里有菏水俗謂五丈河今名廣濟河説文
以泲為沇濟而别載濟為出常山郡贊皇山東入泜想
有同名者詩出宿于泲毛氏曰地名此又一泲也
蜀江甚多沔漢實二 孔安國曰漾水東流為沔與沔
合至漢中為漢水是通稱也程氏曰水經叙漢自西樂
城以上為沔以下為漢後人以南陽水為沔非也一曰
[015-9b]
西流南流者沔東流者漢按漢武時有言從南陽入袤
可漕此殆南陽之沔歟司馬徽居沔北非歟合溪曰岷
江之外其水有七出于綿之神泉曰緜水出于什邡之
章洛山曰洛水分流于永康之湔堰者湔水緜水自緜
竹紫巖山逕徳陽洛水自什邡入雒湔水逕導江崇寜
九隴濛陽亦入雒三水皆合于雒自雒逕懐安簡資富
順至瀘與江水㑹總曰内水發源於剛氐道徼外㑹江
油之清川逕緜潼遂東至於合曰涪水發源于沔之青
[015-10a]
泥嶺逕大安利閬果至合與涪水㑹曰嘉陵水發源于
小巴嶺逕巴蓬之伏虞西南以至於渠曰巴水出萬頃
池逕明通又至渠與巴水合曰渠水巴渠二水既合逕
廣安新明至合與嘉陵涪水㑹以達于渝而江始大此
七水與江别合之大畧也由此入中國分名有三曰青
衣曰羊山曰馬湖青衣出來山逕嚴道洪雅夾江而下
羊山出鐡豹嶺逕漢源出嘉定之南與青衣水合入于
江馬湖自譯都流至叙亦入于江其旁出于郡邑山澤
[015-10b]
自岷至䕫甚衆大者如盛山之萬頃池則驪流有四一
入于渠三入於䕫惟漢出嶓冡分流趨襄陽竟陵至漢
陽後與江合此蜀衆水之大略也合溪猶未明江源出
金沙而嘉陵之水即西漢即漾也胡文定曰欲固上流
必保漢沔武侯築二城築漢城于沔陽樂城于城固即
今漢中府城固縣洋縣皆城固地也漢與江合今曰漢
口古曰沔口夏侯尚圍江陵使文聘别屯沔口止石梵
自當一隊青龍後屬呉今漢陽府也王貢擊侃督䕶鄭
[015-11a]
攀於沌陽又敗朱伺于沔口齊張仲傳梁王出沔口圍
魯山即大别山沔左有郤月城沙羡縣治也黄祖所守
夏口即魯口山簡奔夏口庾翼為荆州治夏口城據黄
鵠磯邊江臨沔春秋時謂之夏汭呉黄武二年城沙羡
音/宜西角為磯樓名黄鶴沙羡即江夏也水經注夏水本
江之别出自江陵東南流又東過華容又東至雲杜縣
入沔謂之堵口冬竭夏流智按是夾港也何尚之曰夏
口在荆江之中正對沔口智按此指夏口城即武昌也
[015-11b]
魯肅吕蒙屯陸口在武昌蒲圻縣南即今蒲磯口也水
出下雋縣西三山溪沌音/轉口者沌水上承新陽縣之太
白湖東南流為沌水逕縣南注於江曰沌口竟陵郡新
陽縣分雲杜立者也郭舒留屯沌口陶侃刺荆鎮沌口
陳侯安都討王琳至沌口後梁華皎與呉明徹戰於沌
口皆此地華陽志云漢二源東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
名漾禹貢漾流為漢是也西源出隴西嶓冡山㑹白水
經葭萌入漢戴氏曰有三源其一在興州三泉縣總之
[015-12a]
漢因初源謂之漾因合沔而通謂之沔或謂之羌今沿
漢水而東有寜羌州有沔縣又東有洋縣即古洋州也
洋漾聲相近寧羌州漢之沮縣晉之武都也王伯厚斷
以為一混矣戴説漢漾沔未明升菴曰蘇代謂漢中之
甲出巴者源出西和州徼外經階沔與嘉陵水合閬水
即漾水也浪漾亦通墊江出江谷澤經仇池出宕渠至
巴郡入江智按桑欽叙漾漢而尾言西漢水又按鞏昌
西和縣有嘉陵江故決之曰源出秦州之嶓冡至重慶
[015-12b]
江津縣之嘉陵江而入岷江者西漢水也所謂導漾為
漢也出漢中府沔縣之嶓冡至漢陽大别山漢口入岷
江者東漢水也所謂沔與漢合也漾至沮縣即為漢水
沔水自出武都沮縣東狼谷中漢至鮒嵎山與沔合曰
沮口沮縣今漢中略陽惟漾至沮為漢而沔又出于沮
縣故言者混
外水即岷江内水即涪江中水即沱江 宋劉裕遣朱
齡石伐蜀冦譙縱衆軍悉從外水取成都臧禧從中水
[015-13a]
取廣漢老弱乗髙艦從内水上黄虎史炤通鑑釋文曰
巴郡今之重慶正對上水口右則涪内水左則蜀外水
自渝上合州至綿州曰内水自渝上戎瀘至蜀謂之外
水按外水即岷江自重慶上叙州嘉定是也内水即涪
江自重慶上合州遂寜潼綿是也中水即沱江自瀘州
上富順資簡金堂漢州曰四川者則取岷江沱江黒水
白水四大川以為名爾沈約宋書資江為中水涪江為
内水
[015-13b]
它流曰沱潛曰潛 禹貢於梁州言岷嶓既藝沱潛既
道于荆州又曰沱潛既道浮于江沱潛漢又曰岷山道
江東别為沱水經曰江水自彭天關東逕汶闗氐道縣
北東别為沱漢志蜀郡郫縣禹貢沱江在西東入江蜀
郡汶江縣沱江在西南東入江杜佑通典沱在濛陽郡
唐昌縣鼂氏曰今永康軍導江縣西北二十里有沱江
漢志水經所志之沱其源岷江是也自導江東南流至
彭州永昌縣西為都江者杜佑所志之沱也自江都至
[015-14a]
天勑山分而為二一名瀘水自天勑山十五里復合于
都江一名廣濟江自天勑山東流至彭州九隴縣復合
于都江自永昌之都江東南流至成都府郫縣北為郫
江者漢志所謂禹貢沱江者也伯厚詩地理攷曰通典
沱水在彭州唐昌縣今崇寜縣水經氐道江水東别為
沱云開明之所鑿也郭景純謂玉壘作東别之標今茂
州汶山縣梓潼張氏曰凡梁之山左皆曰岷右皆曰嶓
出于岷者皆為江江之别皆為沱出于嶓者皆為漢漢
[015-14b]
之别皆為潛凡此皆梁州之沱也漢志又曰沱出南郡
枝江縣入江康成曰華容有夏水首出于江尾入于沔
所謂沱也葢以此為荆州之沱一曰與江别而復入於
江曰沱此則有似于夾江特其首尾長耳建安蔡氏曰
枝江之沱水入於江非出於江也承天府之潛江安慶
府之潛山俱有潛水非首尾如夾江也沱潛之稱可謂
難明矣詩江有汜江有渚江有沱沱潛汜渚皆為通名
故訓潛為潛流沱為佗流謂與江别耳
[015-15a]
五湖太湖也 史記正義舊太湖射貴湖上湖洮湖滆
湖索隠與郭璞江賦注曰具區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或
曰太湖與楚州射陽岳州青草潤州丹陽洪州宫亭此
未確也水經注江南東注于具區謂之五湖口國語越
伐呉戰於五湖范蠡返至五湖而辭越虞翻曰是湖有
五道韋昭曰書謂之震澤爾雅謂之具區今名太湖或
曰長塘曰射貴曰滆馮衍傳注曰滆洮射貴太以兼小
支而得五名也或曰五灣曰游莫貢陵胥
[015-15b]
九江洞庭也 禹貢釋文及尋陽地記以為烏白江蚌
江烏江嘉靡江畎江源江廪江提江菌江張須元緑江
圖以為三里江五州江嘉靡江烏上江白蚌江白烏江
菌江沙提江廪江始于鄂陵終于江口㑹于桑落洲漢
志在尋陽縣此皆泥在尋陽九派也太康地記曰劉歆
以為湖漢九水入彭蠡水經云在長沙下雋西北胡氏
以洞庭為九江曽氏謂過九江至於東陵東陵今之巴
陵巴陵之上即洞庭也攷之前志沅水漸水辰水叙水
[015-16a]
酉水灃水資水湘水皆洞庭楚人呼水皆為江揭衷熈
曰以岷江至灃旁大水入江者為九江曰羊山曰青衣
在嘉入曰金沙馬湖在叙入曰綿漾嘉陵曰北涪曰巴
在重慶合入曰貴烏江合南涪以南入曰方湖之流北
從巫峽入曰施南之水南從夷道入是也由今論之何
不以鄱漢洞庭而并三夷水南北涪與巴嘉陵為九乎
三江不一 孔安國云自彭蠡江分為三入震澤遂為
北江而入海孔葢泥彭蠡既瀦而牽合之也彭蠡震澤
[015-16b]
入海各殊而三江豈可強同乎虞林猶持孔氏説與桑
欽水經班固地理志相附而乃謂南江自牛渚上桐水
過安吉歴長瀆出松江入海者則又謬甚矣郭景純以
岷淛松為三江韋昭以松淛浦陽為三江亦疑孔安國
之言而臆説邪酈道元引以為據何哉程大昌所進禹
貢山川道里圗邊實所修崑山續志類訛承而舛踵之
耳惟張守節曰三江在蘇州自西南至太湖曰松江自
東南入白蜆曰上江亦曰東江自東北下三百餘里入
[015-17a]
海曰下江亦曰婁江葢得之矣呉地記與庾仲初揚都
賦註朱長文呉郡續圗經其所言雖有詳略葢皆本諸
守節者也以今攷之太湖與呉江長橋東北合龎山湖
者松江也又東南分流出白蜆入急水澱之山東而入
海者東江也自龎山過大姚東北經崑山石浦安亭由
青浦入海婁江也但澱湖之東流既塞而安亭亦失其
故道乆矣此單鍔所謂開白蜆安亭通龍鎮以入海者
也王介甫云一江自義興一自毗陵一自呉縣皆小水
[015-17b]
不合子瞻云岷江為中江漢為北江豫章為南江曽氏
云北江中江皆禹所導南江乃其故道故經不之志余
安慶亦號為三江口正謂合漢蜀豫章江也此呉㓜清
之説也以江行漢水彭湖水之中為中江人不達禹貢
之文辭耳周禮職方揚州三江疏云江至尋陽南合為
一東行至揚州入彭蠡復分為三道入海此謬極矣熈
云按震澤居松江之上多震動禹貢既云三江既入遂
云震澤底定則守節之論確矣
[015-18a]
沂有二源 水經云沂出葢縣艾山道元則曰沂有二
源一出祚泉一出魚窮山又曰沂水北對稷門魯之城
門也隔水為雲壇智按今蒙隂縣東北地名南河川小
阜之下有曰狗泉此沂源也東南逕馬頭固山有泉東
流與之合北望沂山五十里殊無别源據周禮沂山因
水得名鄭𤣥齊儒不應有誤疑沂山水源古流今竭耳
何振卿名山記沂山瀑數十丈
丹水有七 澤州髙平縣有泫水一曰丹水漢上黨髙
[015-18b]
都縣莞谷丹水所出東南入泫水髙都澤州晉城縣隋
曰丹州漢丹水屬𢎞農郡以為白起坑趙卒水盡赤故
曰丹水山海經洛水出讙舉山東與丹水合丹水出竹
山洛合丹然後合尸水乳水蠱尾之龍餘水陽虚之𤣥
扈水自讙舉至𤣥扈凡九山玉板曰倉頡為帝南巡登
陽虛臨𤣥扈龜負丹甲青文之圗即此處也其内鄉縣
之丹水乎水經注隂溝即狼湯渠亦名汳水又云丹泌
亂流故汳兼丹水之稱又水經丹水出上洛冡嶺山至
[015-19a]
丹水縣入於汋逕三户城合於南陽之淅水其逕南鄉
縣北所謂商於之地也吕覽曰堯有丹水之戰以服南
蠻此水也竹書紀年曰宋殺其大夫皇緩於丹水之上
是獲渠亦兼丹水之稱朱虛縣有東丹水西丹水出丹
山今作凡山訛也夷水逕夷道縣合丹水水有赤氣故

蘭溪有二 蘭溪在唐為兩縣名一屬蘄州沛水改為
蘭溪一屬婺州杜牧之詩蘭溪春盡水泱泱葢蘄州之
[015-19b]
蘭溪也杜守黄州作此詩黄承蘭溪下流故耳
浯水有二 演繁露曰世傳浯溪元結自名之説文浯
水出琅邪靈門壺山入濰則非元造矣程泰之獨不引
淮南子之渪浯乎山東之浯乃吾山之水也吾山即魚
山瓠子歌用之元次山之浯則在道州
漳有十一以清濁合流而名 趙晉之閒有清漳濁漳
沮水逕當陽麥城與漳水合鞏昌有漳縣灨上有漳水
過豫章郡為章江漳州有漳浦亳州有漳水安州有漳
[015-20a]
水即徳安府大洪山之漳水此地漢稱豫章陳留濄水
逕城父縣沙水枝分注之世謂之漳水宜章有大小二
章水存中以清濁相蹂者為漳章者文也别也漳謂兩
物相合有文章且可别也清漳濁漳合于上黨當陽即
沮漳合流灨上即漳[泳-永+貢]合流漳州予未曽目見章郡即
西江合流亳漳則漳渦合流雲夢則漳鄖合流此數處
皆清濁合流色理如螮蝀數十里方混
洛水有九 蜀有雒縣雒水自章山至新都谷入湔蜀
[015-20b]
都賦浸以緜雒職方氏雍州其浸渭洛易氏曰左馮翊
懐徳縣即彊梁原之洛水邊有圁洛北條荆山在縣西
正洛水源也孔安國注禹貢漆沮亦曰洛水出馮翊北
又一洛水出慶州洛源縣有於白山洛水所出東流至
鄜州洛交縣又東南流至京兆府雲陽東又徑同州澄
城西北此皆非導洛自熊耳之洛也淮南地形訓洛出
獵山注獵山在北地西北邊外洛東南流入渭詩云瞻
彼洛矣是也括地志言出廣州一名漆沮至華隂南流
[015-21a]
入渭王氏朱氏皆云詩之瞻洛尚是東都之洛也東都
洛出𢎞農即上洛縣熊耳山水經謂出讙舉山至鞏縣
入河此三洛矣水經注又廣漢泉出臨洮西傾山逕洛
和城南洛和水出和溪逕黒水城而北注白水此一洛
也又有平洛水出玉女臺下平洛㵎注於潁是亦洛水
也鵲南溪水注于洛水洛澗北歴秦墟下注淮謂之洛
口此又一洛也琅邪臨沂縣有洛水注之洛水出太山
南武陽之冠石山此又一洛也圗書編引延安洛記云
[015-21b]
洛水出慶陽府環縣即古洛陽縣也經延安府甘泉縣
即古雕隂縣也經鄜州宜君縣子午嶺至中部縣入西
安府界經耀州及同官縣至富平縣合沮水歴蒲城同
州至朝邑縣東南入渭沿河三府之人至今皆呼為洛
河漆沮之名亦不知也古今郡縣慶陽有洛源縣延慶
有洛川縣及三川洛其一也朝邑有洛苑鄉水經言延
安形勝云洛水之交漢志亦云雍州其浸渭洛註云洛
水經北條荆山而東南入渭此尢為明證漢志又云洛
[015-22a]
都襄洛皆延安近洛之地略無一字及漆者獨漢上郡
志有曰漆垣又不知何所指顔師古曰洛水即漆沮也
此後世指洛為漆沮之由豈洛亦名漆與作記者不知
鳯鞏自有漆沮二水以二漆為一水而莫究其源但云
自同官縣界來不知自同官來者洛也一統志遂言同
官之漆出自鳯翔不知漆水為涇汭所閒其能飛度涇
汭來同官邪秦士徃徃疑此故詳攷而著之又按粤西
栁州有洛容縣雲南蘭滄亦名洛則洛有十一矣
[015-22b]
黒水不一 山海經黒水出崑崙西北隅唐書黒水在
髙昌西北顧起元曰黒在大幕北宋謂三姚冡族沈括
云奉使帳宿其下山之土石紫黒似磁下即黒水彼謂
黒為盧水為龍盧龍即黒水也集韻作潶栁子厚云雍
西之漆為黒水曽子固言棄糠黒水見于趵突贊寜云
悉唐即黒溪智按黒水不一北史元魏伐蠕蠕過黒水
蜀南瀘江亦黒水疑與禹貢入南海不合今又按之黒
水經三危者屬雍州在沙州燉煌之東南勢亦西流入
[015-23a]
南海者屬梁州在滇雲巂筑之南如所謂葉渝諸川俱
黑是也又云崑崙西南有嘉湖分為潞江大居檳榔安
義四大江皆折數千里入南海而無源弱水黒水其入
流沙而出此乎履按李元陽曰西洱海出浪穹是黒水
伏流别派也㸃蒼山後濞水漾水合而㑹蘭滄江入南
海蘭滄即黒水也其辨曰潞江蘭滄皆由吐蕃西北來
潞尚逺蘭滄至交趾入海水内為漢人水外為夷人則
禹導惟蘭滄為近孟津㑹有髳人在北勝濮人在順寧
[015-23b]
地理志南中山曰昆彌水曰洛山海經曰洱水西流入
于洛則蘭滄亦名洛也元史至正八年大理勸農官張
立道使交趾竝黒水跨雲南以至其國則蘭滄為黒水
明矣三危山不在麗江當亦不逺葢隴蜀滇鼎立隴則
西南斜長入蜀滇則西北斜長近隴蜀則尖長入隴滇
之間正如三角旛黒水之源正在旛頭故雍以黒水為
西界對西河而言也梁以黒水為南界對華陽而言也
其大所言分為二而不俱南流或所引四大江出于流
[015-24a]
沙南一湖者其弱水之伏流出乎中履尚有一疑岷江
旁合馬湖緬甸之金沙江為江水之源而黒水之源與
隴雍近則無乃穿金沙江而過如溢為滎之例乎抑黒
水之源止於馬湖緬甸之内乎抑金沙江曲入吐蕃而
迴入馬湖合青芉與岷乎如此則黄河源大江源黒水
源皆崑崙南幹脊上之南北分水乎俟考
龍門之名不一 水經注魏土地記曰梁山北有龍門
山大禹所通孟津河口廣八十步巖際鐫踪尚存有
[015-24b]
廟祠前有石碑三一碑可識太和中立括地志龍門在
同州韓城縣北五十里近黄河禹所鑿禹貢正義云龍
門在馮翊夏陽縣北禹鑿以通河東郡之西界也而史
記正義乃云徐州龍門縣何也如以名同水經注陳留
汳水東龍門故瀆出焉屈原過夏首顧龍門郢之東門
也今廣州府有龍門縣保寜府昭化縣鄖陽府延平尤
溪縣沔縣峨睂縣大同宣府山隂縣皆有龍門山漳州
漳平縣有龍門洞廣西賀縣有龍門灘鞏昌成縣有龍
[015-25a]
門鎮其名山衡廬台宕以龍門名者不可勝數姚文燮
曰黄河自積石折入北方界中二千餘里若韋精以下
其間險峻如龍門稱龍門者不知凡幾惟壺口以南乃
為禹所鑿所謂懸崖千仭聲若萬雷者是也
夾右碣石入于河非長城所起之碣石也 平州石城
縣西南有碣石即漢右北平郡驪山縣水經注曰驪城
枕海今歴乆為水所淪入海去岸五百餘里此則禹貢
夾右碣石入于河之碣石也山海經碣石之山繩水出
[015-25b]
焉注在遼西臨渝縣南水中秦皇刻碣石處通典碣石
山在漢樂浪郡遂城縣長城起于此山東截遼水而入
髙麗遺跡猶存此則又一碣石也今以平州之赴海者
為右碣石以髙麗中為左碣石漢武東巡海上亦至碣
石今永平昌黎有碣石山撫寜孤山亦碣石也孫閣輔
承宗復關外八城議守覺華島即截遼水之碣石舊云
入髙麗乃可以入髙麗耳
江南為夢江北為雲後人或合稱之 郭景純注爾雅以
[015-26a]
岳陽巴丘湖為楚之雲夢非也筆談曰舊尚書禹貢云
雲夢土作乂太宗時得古本尚書作雲土夢作乂詔改
從古予按孔安國注雲夢之澤在江南不然也據左傳
呉人入郢楚子涉雎濟江入于雲中王寢盜攻之以戈
擊王王奔郢楚子自郢西走涉雎則當出于江南其後
涉江入雲中遂奔郢則今之安陸州涉江而後至雲入
雲然後至郢則雲在江北也左傳曰鄭伯如楚王以田
江南之夢杜預注楚之雲夢跨江南北曰江南之夢則
[015-26b]
雲在江北明矣元豐中予自隨州道安陸入於漢口有
景陵主簿郭思者能言漢沔間地理亦謂江南為夢江
北為雲予以左傳驗之思之説信然江南則今之公安
石首建寜等縣江北則長沙監利景陵等縣乃水之所
委其地最下江南二浙水出稍髙方土而夢已作乂矣
此古本之為允也智謂存中説是然因其同為湖浸或
亦通稱如子虚之雲夢必謂一澤也至呉人入郢之郢
乃今江陵存中以為安陸誤矣李軌讀雲夢平聲燮云
[015-27a]
地志雲夢在江北徳安溳水左右諸湖是左近山稍髙
為夢跨江南北者言跨江溳非大江也
孟諸一作盟豬即孟豬望諸在虞城 東坡有去杭十
五年後遊西湖詩斷章云誰憐寂寞髙常侍老去狂歌
憶孟諸髙適有兩詩言孟諸其一云朝臨孟諸上忽見
芒碭間赤帝終已矣白雲常不還其後又有封丘詩云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澤中
寕堪作吏風塵下東坡所用乃後一篇也左傳孟諸之
[015-27b]
糜爾雅作宋藪孟諸職方氏青州藪澤望諸禹貢作孟
豬古文作盟豬在梁國睢陽即今歸徳府虞城縣揭衷
熈曰禹時為濟水所被故曰孟豬
淮源在信陽而入海在鹽城今為黄河所幷矣 淮水
出信陽州胎簪山過唐州桐柏山歴光蔡潁壽盱眙至
淮安鹽城北入海此故道也今幷于河丘文莊曰洪武
二十四年河決原武之黒陽山壽州正陽鎮而全入于
淮正統時又決滎陽至懐逺入淮淮獨當大河又况加
[015-28a]
清口之沁泗沂哉賈讓上䇿不能行而歳費數百萬智
謂不如聽之聽之而上䇿乃可行也崇禎壬午賊決河
灌開封城守且年亦以河為救而汴城為河矣文莊若
在不更嘆乎此固古今之變郎仁寳曰淮源當依禹貢
出桐柏山不可依水經出胎簪山胎簪低于桐柏百餘
丈源又小智以為凡水之源皆小愈合而愈大禹貢亦
就所見言之耳桐柏胎簪皆源也若江不源金沙而止
源于岷豈足據哉
[015-28b]
漸江即淛江也 水經有漸江山海經有淛江莊子曰
淛河秦始皇至錢塘臨淛江呉越春秋曰越王至浙江
之上望見大越山川重秀天地再清漸與浙淛異文耳
避暑錄話曰桑欽水經兩淛獨略欽北人未嘗至東南
但取山海經為證爾山海經三天子都在彭澤安得至
此今錢塘江乃江北之下流雖自彭澤來葢衆江所㑹
不應獨取此一水為名漸即淛乎智按水經曰漸江出
三天子都注云山海經謂之浙江地理志水出丹陽黟
[015-29a]
縣漢志注云漸江水出南蠻水而郭璞注山海經曰浙
江出新安黟縣南蠻東入海今錢塘浙江是也黟即歙
也今始分為二縣三天子都今率山張公山也右水下
饒州彭蠡左水注浙漸江南有博江江有靈鼔成帝鴻
嘉封廣徳國漸江逕遂安縣有四十七瀨而合桐谿又
合於潛縣北之天目山水過杭入海葉少藴不知三天
子都為徽州率山故誤謂自彭澤來耳
什谷即洛汭 張儀曰塞什谷之口即洛汭而鋭/切也河
[015-29b]
南府鞏縣洛水東經洛汭北對琅邪渚入河又名洛口
又名什谷山海經曰洛水成皐西入河以鞏縣或屬成
皐也什一作尋書曰涇屬渭汭孔氏曰水北曰汭職方
氏雍州之川涇汭鄭氏曰汭豳地詩云汭□之即左傳
曰㑹于漢汭以相入為説康成依職方以汭為水名所
引詩今本作芮鞫毛氏曰芮水厓也陸氏曰芮本作汭
水之外曰鞫漢志芮水出古扶風汧縣職方之汭自為
水名智按本以内為汭之義而因為水名康成不善説
[015-30a]

聖水今瑠璃水也 水經注聖水出上谷有白魚出穴
逕玉石山過良鄉縣合大防山之水又合樂水桃水淶
水涿邪水孫汝登曰即今琉璃河其盧溝即桑乾與濕
水也范文穆成大使金過涿州詩曰琉璃河上㸔鴛鴦
即此地
溹涫即桑乾也 桑乾水即溹涫水潛承大原静樂縣
之天池伏流至馬邑從雷山陽發為渾泉天池澄渟鏡
[015-30b]
净若朝那之湫淵有人以車墜池而獲于桑乾伏流也
静樂為唐管州有管汵山濕一作/漯水出雁門隂館縣過
代郡桑乾縣南㑹桑乾水又㑹如渾水羊水崞水過鉅
鹿㑹居庸清彛水水經云過廣陽薊縣北道元曰薊南
七里有清泉河葢水經誤矣此即濕水同流也孫汝登
曰廣陽今京師薊州今大興大興為京師首縣則一處
也武王封堯後於薊封召公即于此秦滅燕以為廣陽
郡今之薊則古之漁陽也清泉河上承桑乾河東與潞
[015-31a]
河合入漁陽而枝分諺云髙梁無上源清泉無下尾是

沈水乃泬水也 水經渭逕渭城南而沈水注之注云
渭城即故咸陽漢髙更名新城武元鼎二年别為渭城
沈水承皇子陂於樊川逕杜伯冡下杜城與昆明池水
合過璧玉門而北流注渭亦謂是為潏水也吕忱曰潏
水出杜陵説文潏涌出也顔籀曰此即今沈水字本作
泬與沈相似人因名沈水丁度作泬潏與泬聲通而訛
[015-31b]
也天文志暈適背穴孟康曰穴或作鐍此可證也潏音

□水口今皖之張家灣也 水經注希水口水出灊縣
霍山西麓所謂天柱山即皖公尖也曰希湖即石門湖

唐糺口今所謂嶅山也 水經云資水出零陵都梁縣
路山注云出武陵無陽縣界唐糺山逕武岡縣縣乃分
都梁之所置也以與無陽相鄰則羅公山近之羅公洞
[015-32a]
口水今為西澬嶅之水為東澬又合夫夷水而下寳慶
即古邵陵也糺即糾字經云過夫夷縣誤矣土人呼夫
魚水經夷望溪即今常徳魚網溪
瓠岡即瓠子無定河即圁水三户城在内鄉漢壽在廣
元 陳後山曰瓠子在雷澤土人謂之瓠岡唐志銀州
載無定河即圁水三户城在南陽内鄉西南春秋時即
有此城漢壽在保寜府廣元縣闗公封亭侯者此也越
絶書言范蠡生于宛槖徐文長言范蠡生于三户城則
[015-32b]
三户其宛槖乎
澧注於涀非灃州之澧也南陽衡山非南嶽也涀水即
瀙水也 水經注南陽雉衡山即山海經所云衡山郭
璞以為南岳非矣汝水條下有澧水逕葉公廟北山海
經曰澧水東流注于涀水孫汝登涀或作親按當為瀙
瀙水今在南陽
鴻溝官渡也今汴河也氾氾古通而後别也 河渠書
滎陽下引河東而為鴻溝文潁曰即官渡水也葢為二
[015-33a]
流一南經陽武為官渡水一東經大梁城即河溝今之
汴河是也或曰始皇疏鑿以灌魏然蘇秦已言鴻溝矣
莨菪渠自滎陽五池口東注之鴻溝即出河之溝官渡
在中牟臺下近時屬河隂縣地有鴻溝其云官渡臺者
袁紹起土山以逼壘魏武亦起髙臺以捍之即中牟臺
也今陽武縣在官渡之南官渡之西南為滎陽成皐氾
水厫倉虎牢按成皋今為氾水縣滎陽故東虢國秦置
厫倉楚漢戰京索間是也漢髙帝即位汜水之陽則在
[015-33b]
曹州汜水音杞若侯表氾鄉侯何武則音凡韻㑹氾在
韻曰汜鄭地在許州襄城縣漢髙即位氾水與漢史
傳汜邑汜勝之皆音凡而汜在紙韻江有汜水别復入
也與日入濛氾同音又水名在成皋縣皆音祀智曰成
皋之氾非漢髙即位處邪互引而别其形音何也春秋
天王出居鄭汜注音凡此謂南氾秦與晉圍鄭軍氾南
此東氾也毋乃古一字互寫而後别之又誤别之乎史
記索隠載氾音有四音梵音凡音祀音圮智按祀圮偶
[015-34a]
通互而氾汎形訛故説文以氾汜别之書仲丁遷于囂
詩搏獸于敖左傳晉師在敖鄗之間二山名敖在滎陽
西北臨河有太倉曰敖倉在石門之東北臨汴水漢髙
因敖倉築甬道下汴是也汜水縣古東虢國鄭之制邑
漢之成皋襄二年城虎牢即成皋也地理志注穆天子
傳云七萃生捕虎獻天子天子畜之東虢曰虎牢
孔明渡瀘非今之瀘州也 升菴曰瀘州古之江陽而
瀘水乃今之金沙江即黒水也其水色黒故以瀘名之
[015-34b]
從吐蕃可跋海入西洱河曰漾濞水又出㑹川乃為瀘
水沈黎古志孔明南征由今黎州路黎州四百餘里至
兩林蠻自兩林南瑟琶部三程至巂州十程至瀘水瀘
水四程至弄楝即姚州也今之金沙江在滇蜀之交一
在武定府元江驛一在姚安之左郤據沈黎志孔明時
所渡當是今之左郤也瑟琶一作虱琶兩林今卭部長
官司按一統志屬四川行都司
水經叙大江過㑹稽餘姚入海此桑君長之大誤也
[015-35a]
水經舛誤酈道元亦屢辨之至于敘岷江水至豫章口
而止及叙沔水當自漢口入江而止乃言其過中渚石
城分為二江是大小失倫矣江淮河濟為四瀆謂獨為
主也今顧以沔為瀆而岷江附之失矣二江謂一為焦
山下海之江一為丹徒向姑蘇之小河大小混稱更失
矣若叙沔至石城分為二其一過毗陵而南江過寜國
又與桐水合此皆不能通又曰松江出焉﨑分三江口
又東至㑹稽餘姚縣東入于海此大誤矣酈道元全不
[015-35b]
能正其失而又曰南江枝分歴烏程南通餘杭縣則與
浙江合闞駰十三州志曰江水至㑹稽與浙江合此尤
誤極浙江即漸江自為一水豈與蘇松嘉湖之水相通
乎桑酈皆在北方宜其誤耳酈好𫝊㑹紀異聞舛錯不
少如揣擬天台赤城之流誤引彌明為翳桑之餓可盡
舉乎
墨子相如郭璞孔安國之言江湖皆未考也 上林賦
敘水入川東注太湖郭璞江賦云注五湖以漫漭灌三
[015-36a]
江而湍沛墨子曰禹治天下南為江漢淮汝東流注之
五湖孔安國曰自彭蠡江分為三入于震澤後為北江
而入于海此皆未詳考
鬱水出廣信東入海此應劭之誤也 山海經曰鬱水
出象郡東南注南海入海入項陵東南者也應劭曰鬱
水出廣信東入海水經注曰言始則可終則非矣智謂
言始亦非葢漢之廣信為交州治所即今之梧州也鬱
亦非今之鬱林州其水合牂牁而來即今左右兩江于
[015-36b]
梧州始合府江則鬱水至廣信與灕水合而下端州廣
州入海豈始於廣信乎
唐志總載水數本水經注也 唐六典水部掌天下川
瀆陂池之政令凡天下水泉三億三萬三千五百五十
九其在中國江河大水也百三十五水是中川也千二
百五十二水是小川也桑欽水經所引天下之水百三
十七江河在焉酈善長注水經引其支流一千三百五
十二唐志水經桑欽撰舊志則云郭璞撰隋志與通典
[015-37a]
水經無名氏考儒林傳桑欽君長漢成帝時人經云永
安順帝更名是順帝以後纂序又考經云武侯壘乃孔
明也河水北薄骨律鎮城元魏鎮名也智謂後人沿加
耳後漢書注尸佼二十篇一篇言九州水泉所起金蔡
伯堅子珪著水經補亡四十篇或云水包地外出地中
天下川源處處有之安可悉數如嶺外之左右江發源
滇黔經流兩粤受二十餘水折三四千里而南入于海
其勢與淮等可為一大瀆禹時無割湯之虞亦未詳及
[015-37b]
然中國所見者悉東南流耳其在崑崙西蒲昌海折八
千里西入北髙海飲馬土剌旺吉阿魯札黒金山隂山
諸水在沙漠外折六七千里入北水海安義河係嘉湖
西派亦受三十餘水折三千餘里西南入榜葛剌海此
皆見其源而不知其尾者余作禹書經天合地圗參泰
西地毬畫度補入之
 
 通雅卷十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