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疑耀 > 疑耀 卷五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疑耀卷五
             明 張萱 撰
  蒼梧寄生酒
五嶺之外絶無佳醖近遊宦者宴㑹皆嗜蒼梧寄生酒
獨其性酷熱不宜多飲苐蒼梧之酒自古有之晉張華
輕薄篇有蒼梧竹葉清陳張正見置酒髙臺上詩浮蟻
擅蒼梧未審即此寄生酒否
[005-1b]
  螬可療目
孟子陳仲子三日不食耳無聞目無見及食井上螬食
之李然後耳目始有聞見余嘗疑螬可以治耳目之病
及閱晉書盛彦之母失明年久嘗撻其婢婢恨以灸螬
啖之母食之美後以示彦彦乃抱母痛哭然母從此目
復明則仲子之目既盲而復見者以食螬之李也因閱
本草亦云蠐螬汁滴目中可去障翳孟子之言不誣矣
  朱考亭妄評杜詩
[005-2a]
杜子美有仰面貪看鳥回頭錯應人之句乃詩家上乘
而朱考亭引之謂其為心不在焉則不得其正真可發
笑何異癡前說夢乎
  阮宣子歛錢為婚
晉阮宣子居貧四十餘未有室王敦等歛錢為婚皆名
士也慕之者求入錢而不得固是宣子勝事然以王敦
而與歛錢不無損於匪人豈當其時敦惡尚未著耶然
其家思曠謝幼輿諸人皆逆覩之而宣子獨不知何也
[005-2b]
至其時有求入錢而不得者其人亦自有致宣子奈何
拒之後王敦為鴻臚卿謂宣子無食鴻臚丞差有禄宣
子竟從其命為鴻臚丞此與阿兄遙集不肯與温太真
同受顧命便跌一着且宣子素不喜見俗人遇即舍去
何至與王敦周旋乃爾大不及其家思曠以酒廢職也
然宣子固可兒何至向王敦作活其為鴻臚丞也豈如
思曠所云既不能躬耕自活必有所資故曲躬為憂生
計耶
[005-3a]
  帝王諡號
上古帝王皆無諡號堯舜禹湯是也至周公旦始立諡
法諡其父為文兄為武然止一字而已秦始皇削去諡
法止以一世二世為稱漢仍秦俗故諡亦一字然亦皆
死而定名至唐乃生而加美諡多至十餘字以上者我
朝雖死方易名然唯臣子二字若帝王則亦多至十餘
字矣不意元俗尚猶近古太祖之諡不過六字太宗以
下皆兩字獨秦王太師巴延者人臣也生前輙加美諡
[005-3b]
十四字夫考行定名是非毫不可掩豈以字之多寡為
美惡哉
  元俗近古
元俗帝王送終之具梡木二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合為
棺置遺體於中加髹漆畢則以黄金為圏三圏定送至
直北寢園之地深埋之用萬馬蹴平俟草青方解嚴則
已漫同平坡無復考誌遺跡此亦古人不封不樹者之
遺意也
[005-4a]
  以詩句定人品
李布政昌祺江西人卓爾不羣其行槩詳水東日記嘗
作剪燈餘話詞雖近䙝而意皆有所指故一時搢紳多
有心非之者其作彈琴記有江南舊事休重省桃葉桃
根盡可傷之句亦皆寓言韓公雍按江西即以公有此
書不祠鄉賢因憶王荆公集四家詩不録李白蔡天綮
問其故荆公曰才髙識卑言酒色者十八九夫文人遊
戲筆墨二李之遭王韓亦不幸矣
[005-4b]
  滁地為南北要地
滁州雖彈丸地亦逐鹿者所必争也葢淮南無山惟此
州邊淮有髙山大川江淮相近處為淮南屏蔽去金陵
才一水隔耳旣得滁州不惟可斷中原南顧即淮南以
北一望平原無復險隘足虞故宋太祖之受周禪也其
威名起于清流闗之斬皇甫暉我太祖之混一四海也
亦起于滁州之首克孰謂地險不足恃哉
  樂律不講
[005-5a]
國朝文明之運夐出前古獨樂律一事置而不講韓苑
洛邦竒嘗為樂書行于世然未有能講解而施行之者
洪武中有山西都指揮郭敬解鍾律以水置食器中斟
酌損益以箸擊之即合音調嘗聞教坊奏登降之樂愀
然不樂或問之曰非爾所知當事者誠加意此事請開
一樂律科安知無郭敬其人者出而應乎
  國初乘驢
國初風俗淳朴搢紳在京師多有乘驢者如草木子載
[005-5b]
李公紀為治中嘗有詩云五品京官亦美哉腰間銀帶
象牙牌有時街上騎驢過人道遊春去未回嘉靖初年
觀政進士每三四人共賃一驢此風今不可復覩矣
  詩法
四言詩自三百篇後絶無繼者獨韋孟稍近之漢魏而
下詞既偶儷氣亦緩弱至顔陸諸篇大非風人之㫖茂
先勵志淵明停雲雖云古質然尚不逮陳思王況雅頌
乎故作四言者必以三百篇為法而五言古必取材于
[005-6a]
漢魏葢建安諸子猶有古風特華采過之故渾厚不逮
耳若潘陸陶謝則去漢逺矣五七言近體唐初沿陳隋
之習雖音響鏗鏘藻思麗逸而風骨未備李杜王孟髙
岑諸子繼作陶鎔變化集厥大成至於錢劉元白則涉
于淺易而才力頗弱故作者罕尚焉
  淫亂之始
淫亂之俗軒轅氏而下皆未有見者至夏少康時浞國
之君娶純狐氏有子早死其婦曰女岐寡居澆强禦往
[005-6b]
求之女岐為其縫裳共舍而宿男女淫亂實自此始
  婦人遭亂
婦人不幸而遭變亂為人所執者止有一死乃稱完節
别無他說可自解者宋建炎間金兵犯廣陵有晏氏者
元獻公殊四世孫女年十五從其叔孝純官廣陵廣陵
破氏在俘囚中敵人欲脅而汙之不從或自經或投井
皆以救獲免主母愛之撫育如己出年至三十一嵗猶
無恙也節則節矣國破家亡乃偷生十五年欲何為乎
[005-7a]
  王導遺誅
楊用修謂王導非忠臣其說甚詳余按晉書導之罪猶
未盡也晉周札為右將軍都督石頭軍事王敦反攻石
頭札開門應敦故王師敗績敦以札為㑹稽内史時札
一門五侯吳士貴盛莫比敦已憚之及敦疾錢鳳欲害
札宗以自託沈克譛之於敦敦遂誅周氏襲札於㑹稽
札率兵拒敦兵散而死後札故吏詣闕訟寃宜加贈諡
卞壼議以札開門延冦不宜追贈郄鑒亦謂札宜從卞
[005-7b]
議獨王導數為申復當與周顗戴若思同例朝廷竟從
導議追贈余謂開門延冦乃不臣之大者後雖中異殉
身何足以贖壼鑒之議於是為正導乃以石頭開門為
信敦匡救札所以忠于社稷然則敦之舉兵内向即以
隗協干政為名亦豈忠于社稷耶夫敦之不臣何待周
顗見誅而後見其罪即其向石頭時雖三尺豎子豈受
其欺者以札而信其為匡救此不足責以導而亦云然
大義滅親者不如是也當壼鑒議駁導乃抗顔争之將
[005-8a]
誰欺乎且札兄之子曰筵者聞札開門納敦噴咤慷慨
義形于色札既可以愧死而導乃以敦之入石頭為匡
救以札之納敦為忠蓋導亦一札耳何以謝筵於地下
哉時有周撫者嘗為敦從事中郎從敦俱反敦敗撫亡
入西陽蠻中後因詔原敦撫詣闕請罪詔禁錮之而導
乃用為從事中郎又何疑導之以札為忠也導之黨惡
如此萬世其有遺誅乎
  陶侃被誣
[005-8b]
陶士行唱義於晉室板蕩之秋破石頭斬蘇峻誠為一
時元勲獨史載其夢生八翼登天門九重至八閽者以
杖擊之墜地折左翼及握重兵居上流潜有窺伺之志
輙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嗟夫一何誣乎自古誣人而
不得者必汙以閨房之事以其難明故也晉史欲誣士
行至加以夢寐中事其難明更甚於閨房者且士行實
懷異志果有此夢正令自知人安得而知之其說固不
攻自破蘇子瞻嘗言士行忠節可横秋霜而貫白日余
[005-9a]
因按其行事始末生當浮虚之俗動而見尤一入仕途
荆棘萬狀終日自運百甓於竹頭木屑間雖一束之穟
亦經營不怠卒能恢廓才猷立功立事蘇峻之禍賊將
害其子者馮鐵也鐵奔石勒勒收為戍將勒卒畏士行
威名遂殺鐵勒嘗自負標置二劉之間俯視曹孟德司
馬仲達顧憚士行若此梅陶稱士行機神明鑒似魏武
忠順勤勞似孔明豈欺我哉當其義旗既建一麾東下
子䘮不臨直趨蔡洲一時勤王蔑有先者逮元勳克集
[005-9b]
實主齊盟乃退然不居旋師歸藩臣節益著夫坐擁八
州精兵在握設士行而誠有不臣之思其改步猶反掌
耳雖朝廷憚其勳名每加疑備而士行處之泰然末年
卧疾封府庫而登舟舉愆期以自代視去方伯之重任
如脫屣然其始終本末無一可議不臣之迹果安在哉
獨覽庾亮之傳應詹之書則疑其跋扈觀温嶠之舉毛
寳之謀則疑其顧望毋亦行髙者毁來加以蘇峻之誅
庾亮恥為之屈士行且溘先朝露後嗣彫零庾氏世總
[005-10a]
朝權秉史筆者能不曲徇今乃舍其灼然之跡而信其
夢寐之言豈為善觀史哉
  青紙詔
晉楚王瑋𫝊有青紙詔宻詔也說者意以青紙為之用
藥物作書以水浮即見如今人挾帶文字入棘試者於
青布衣上以藥物寫文字臨時以水沃之其字立見也
  禄命家言
禄命家言自周以來有之小雅曰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005-10b]
辰即所值嵗時日月星辰五行之吉凶也賈誼王充輩
亦皆有禄命之說苐未知其術何若耳惟吕才者獨著
論以深絶之至唐乃有李虚中嘗為侍御史始精其術
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時支干斟酌夀夭貴賤亦往往有
驗即今所傳子平是也晉王導病令戴洋推算洋曰君
侯本命在申而於申上之石頭立冶金火相爍水火相
煎故受害導即移居東府病差不知其術與今同否
余謂星相之家自有其理原非幻妄苐非如今之術士
[005-11a]
所能推測耳術可不信理可不信乎大都十而不能得
六七不足以見造化十而不失三四亦不足以見造化
之巧無論星相即醫術亦然初學之醫十亦能活二三
人三世之醫十亦常失二三人是人之生死自有定數
非醫之功亦非醫之罪也
  司馬遷論五音
宫商角徵羽五音乃天地間自然相生者司馬遷以宫
生角角生羽羽生商商生徵徵生羽羽生宫是反其所
[005-11b]
剋也豈别有說乎請以質之知樂者
  改元
道藏中三一等經有平初太始元景延和赤明延康康
泰龍漢開皇無極等號皆云上境年號然則上境亦改
元耶何怪乎漢武帝可發一笑
  州里難行
孔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
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余謂行於蠻貊者易行於州里
[005-12a]
者難也何者州里得之於常蠻貊得之於蹔蹔者易持
而常者難勉也士固有為天下之通貴而不見齒於州
里者可不慎哉
  漢昭烈顧命
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法雖不同但毫無私意區别
其間無非欲乂安天下而已漢昭烈與諸葛孔明經營
西蜀以窺中原無非為興復劉氏耳昭烈既崩其志未
遂嗣子劉禪昏愚暗弱雖有孔明亦末如何昭烈生前
[005-12b]
豈不知之晏駕顧命宜曰嗣子可輔輔之如不可輔則
擇劉氏之賢者立之孔明王佐之才必有處此而劉氏
興矣夫天下者髙祖之天下也凡髙祖之子孫皆得而
有之何必拘拘於子禪乃為漢祀不絶耶昭烈智不及
此乃曰如不可輔卿可自取是置孔明於嫌疑之地欲
變而擇賢則天下将以昭烈之言而疑己欲不變則劉
禪又不足與有為此孔明所以不能混一天下而漢祀
遂斬也宋張文潜有詩永安受命堪垂涕手挈庸兒是
[005-13a]
天意足為孔明置詞矣
  更漏
厯法自古重事至國朝卒無士人能究心者民間更漏
晷刻毫不可據昔張忠定公數領郡事其寢室中必張
燈炷香通夕宴坐郡樓更鼓必令分明倘一刻差誤必
詰之守籖者治以罪今郡邑守令且有不知銅壺滴漏
為何物者又安望其如忠定之更漏分明也
  學官
[005-13b]
國朝設官分職祗具空名惟郡邑學官為甚不肖者無
論己即翩翩文采者亦僅以筆札給事上人為要務至
於作養人才講解經籍二事則毫不經心余憶宋政和
中有建言者見任教授不得為人撰簡牘樂語之類庻
日力得餘辦舉業事以副陛下責任師儒之意故鄒公
浩嘗為頴昌府教授范純仁為守嘗加禮重一日純仁
欲鄒公為撰樂語鄒辭不為范曰翰林學士亦作此鄒
曰學士則可教授則不可范改容謝焉余故表而出之
[005-14a]
以告廣厲學官者
  邵堯夫不娶
邵堯夫四十餘嵗始娶至四十五嵗始生男有詩曰我
今行年四十五生男方始為人父豈其幼年斷意婚娶
至是乃念及不孝為大耶陳希夷常相种明逸不娶可
得中夀明逸從之六十嵗卒古人不娶者衆矣若明逸
者豈天欲其無後耶
  險字押韻
[005-14b]
詩家押韻遇險字雖宗匠亦難藏拙而近體押韻尤難
他且勿論即杜少陵數押為字終不能佳送王侍御往
東川此贈怯輕為從驛至東屯一學楚人為同舍弟宴
書齋書齋能爾為宴楊使君東樓樂任主人為贈畢曜
顔狀老翁為偶題排律餘波綺麗為皆足掩口
  世宗崇道教
世宗晩年專事祠禱每有賞罰或聽於神嵗己卯周太
常怡為給事中嘗疏斥時相嚴嵩翟鑾言甚剴切疏中
[005-15a]
有陛下日事禱祀而四方水旱未銷之語相嵩以間入
詔廷杖下錦衣獄乙巳始以箕仙言釋之未幾又以熊
尚書浹格營箕仙臺復逮怡丁未二殿災又釋之時京
城中相傳上實聞空中有神語當釋三人謂御史富平
楊爵工部郎中泰和劉魁及怡皆以言事同繫云怡寧
國府人
  晉八伯
晉時兖州八伯擬古八儁阮放曰宏伯郄鑒曰方伯胡
[005-15b]
母輔之曰達伯卞壼曰戕伯蔡謨曰朗伯阮孚曰誕伯
余知之矣至劉綏曰季伯羊曼曰䵬伯不得其解時兖
州又有四伯以擬四凶張嶷之狡妄曰猾伯羊𥅆之狠
戾曰瑣伯擬之於凶彼固低首而以江泉之能食為榖
伯也史疇之大肥為笨伯也亦以凶擬之能無反唇
  燈夕
上元張燈太平御覽謂起於史記樂書曰漢家祀太一
以昏時祠到明今史記無其文豈史記復有别本耶宋
[005-16a]
太宗朝又不獨上元張燈七月之中元十月之下元亦
皆張燈故上元皆不禁夜至淳化元年庚寅乃詔罷中
元下元張燈惟上元仍舊至今因之
  蘇東坡寓惠
余嘗怪蘇東坡寓吾惠最久寓惠録所載一時邂逅止
翟夫子羅浮道士二三人别無有交往者其文字書畫
徧遺海内而吾惠絶無片紙隻字豈其時未有能識公
者抑無一人足與言耶偶讀公答李端叔書曰得罪以
[005-16b]
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漁樵雜處往往
為醉人所摧罵輙自喜漸不為人識平生親友無一字
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自幸庶幾免矣乃知當時惠人
士知公者固少即公亦且深自韜晦知希我貴豈不信

  韓昌黎登華山
李肇國史補載韓昌黎嘗登華岳之巔顧眎險絶恐不
可復下遂發狂痛哭因縋遺書為訣且譏好竒者之過
[005-17a]
華隂令百計取之乃能下宋沈顔為之說謂昌黎憤世
之趣榮貪位者若陟懸崖險不知止故身危而踣蹶不
知稅駕之所世儒亦信從之余謂不然趣榮貪位孰有
過於昌黎者其登華巔而痛哭也誠有怖死之心乎及
讀隠居詩話引昌黎贈張籍詩洛邑復休告華山窮絶
陘倚岩睨海浪引袖拂天星日駕此回轄金天所司刑
泉紳拖修白石劍攢髙青磴蘚澾拳跼梯飈颭伶俜悔
狂已咋舌垂誡仍鑽銘則沈顔之妄說益較著矣
[005-17b]
  戴逵阮瞻
晉戴逵善鼔琴武陵王晞使人召之對使破琴曰戴安
道不為王門伶人阮瞻亦善鼓琴人聞其能多往求聽
不問貴賤長幼皆為彈之神氣沖和不知向人所在内
兄潘岳每令鼓琴終日達夜無忤色人皆知安道之髙
抗而不知千里之以恬淡為髙抗也
  邊韶
漢邊韶嘗為老子碑銘謂孔子學禮於老子時年十
[005-18a]
有七嵗按世家孔子年十七孟釐子病誡其子必師孔
子故孟懿子與南宫敬叔往學焉其次又云敬叔與孔
子適周見老子詳史之所記皆非一年中事況孟釐子
卒在魯昭公二十四年孔子葢年三十有五矣韶不詳
究史家之㫖以大聖人事昭著耳目者而亦誤用之何
貴乎五經笥也且韶以老子與子西同傳深詆班氏之
失至於與韓非同傳何為置而不論韶即為五經笥是
亦未聞道者
[005-18b]
  孫叔敖
楚孫叔敖左傳載為蒍敖又為蒍艾獵杜預稱為叔敖
他書但云孫叔敖未知其名為饒也𨽻釋録楚相孫叔
敖碑乃知名饒古之難博如此又云髙梱改幣乃敖革
故易俗之事乘馬三年不别牝牡皆可以補左氏之闕
  寒食
寒食節荆楚嵗時記云去冬至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
甚雨謂之寒食據厯當是春月清明前二日或謂冬至
[005-19a]
至清明凡七氣至寒食止百三日殊不知厯家以餘分
演之也元㣲之連昌宫詞有云初過寒食一百六特𠡠
宫中許然燭一百六又在清明前寒食後古人寒食之
節初無定時後人既合為一而又指為三月之三日恐
不可信民間值此節斷火凡三日齊人呼為冷節又曰
熟食又曰禁煙又按桓譚新論太原郡民以隆冬禁煙
五日後漢周舉傳太原士民每冬中輙以介子推焚死
之故一月寒食莫敢舉煙舉為并州刺史以盛冬去火
[005-19b]
損殘民命禁止之俗遂頓革則此節又在冬仲非春月
矣禁火三日或五日或一月其風俗之不同乎初學記
所載琴操注又謂介子推以五月五日焚死晉文公哀
之每值是日禁民間不得舉火則寒食之說又非冬仲
是寒食之節其說有三也及考左傳史記所紀介子推
事絶無焚死之文惟晉乘及漢劉向新序乃云子推隠
於介山文公求之不得遂以火焚其山子推堅不出因
以焚死余按晉乘文字大非春秋時口吻其為偽書無
[005-20a]
疑葢傅㑹劉向者不足據然亦未嘗明言春月冬仲及
五月也先賢傳鄴中記皆因之余謂介子推事當以左
傳史記為信焚死之說甚為謬妄晉文公好賢下士豈
有賢人不肯出遂以火焚之其說不攻自破則寒食禁
火自别有說非為子推斷可識也余偶閱周禮司烜氏
仲春以木鐸徇火禁於國中注云為季春将出火也今
寒食凖節氣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禁火當是
周制但司烜氏徇火禁乃出火非禁火豈欲出新火故
[005-20b]
亦禁舊火乎或云龍星木之位也春屬東方心為大火
懼火盛故禁火是以寒食有龍忌之禁其說益明矣
  上墓設烏飯
寒食節上墓其制亦未見于古獨鄭正則祠享儀曰孔
子許望墓以時祭祀未嘗明言以寒食節則四時皆可
上墓矣五代史帝紀云寒食野祭焚紙錢亦止言野祭
又未嘗明言上墓唯唐開元勑上墓以寒食日同拜掃
禮此後世寒食上墓之所由起也夢華録乃云十月朔
[005-21a]
都城士庶皆出城饗墓又非以寒食也此則風俗之不
同耳余里中上墓皆以清明重陽二節獨清明日上墓
必以烏飯其法先以青礬漬米搗楓樹葉染之亦非無
謂零陵總記居人遇寒食節以楊桐葉細冬青染飯色
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道家謂之青精乾石䭀飯楊羲
與許逺遊書故服䭀不即此物陶隠居登真訣亦云太
祖真人有此法又法南天竹葉煮汁漬飯名曰黒飯故
杜甫云豈無青精飯使我顔色好鄭畋詩圓明青䭀飯
[005-21b]
光潤碧霞漿余里中烏飯即此法也苐古人雖有此飯
非以上墓上墓設烏飯豈亦薦其時食之意乎
  生兒詩
蘇東坡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
願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至公卿朱晦菴生其父松於
晬日亦作詩行年已合識頭顱舊學屠龍意轉疎有子
添丁助征戍肯令辛苦更冠儒二公皆一意也然士大
夫生子而遇此時作此詩亦世道之不幸乎
[005-22a]
  以行呼
朋友相呼以行數唐宋以來皆然其俗起於北齊張稷
為豫章王主簿與劉繪俱見禮接未嘗呼名呼為劉四
張五前此未聞也苐此等相呼雖雅亦近於狎黄山谷
嘗避暑於李氏園亭題壁云荷舞竹風宜永日氷壺凉
簟不能迴題詩未有驚人句㑹喚謫仙蘇二來秦少游
見之言於坡公曰以先生為蘇二大似相薄公亦改容
然坡公讀山谷煎茶詩曰黄九怎得不窮足以相當矣
[005-22b]
  社稷
禮記曰共工氏之霸九州也有子后土能平九州故祀
以為社左傳曰共工氏有子句龍能平水土故祀以為
社句龍即后土也厲山氏之子柱能植五榖故祀以為
稷是后土乃社之神柱乃稷之神矣至蔡邕獨斷則曰
周棄生而能植百榖稷乃百榖之長因以稷名其神此
說為是葢稷之神乃空名非實指棄與柱社之神亦空
名非實指后土也又有祖社之社冬官左祖右社風俗
[005-23a]
通曰共工氏有子脩好逺遊沒而祀為社故出行者皆
祀之說文云祈清道神謂之社晉稽含社賦序有事於
逺者吉凶偕名是共工氏有二子皆為社神矣又有社
日之社亦實無定神歴代皆以國家所乘五行之運為
之亦無定日杜工部社日詩用伏日事姚令威叢話以
為誤不知史記年表秦德公始年用伏日祠社伏與社
乃同日也至漢乃有春秋二社始與伏分耳
  二氏
[005-23b]
佛藏惟四十二章經其來甚古苐未知果出于佛否維
摩經亦南北朝作如小乘諸品皆西僧為之道經獨道
德南華列禦冦丹經黄庭隂符諸篇尚可觀其餘皆偽
書也余嘗欲取二氏書刪之佛藏擬所存者不能十之
一道藏擬所存者不能百之一未審功力能及此否
  太監雲竒
丞相胡惟庸之變首發其謀者贈司禮監太監雲竒也
竒南海人時竒以内使守西華門去庸居第甚邇庸謀
[005-24a]
逆詭稱所居井湧醴泉邀上幸而伏甲以待竒偵得之
走當蹕道勒上馬言狀氣鬱舌鴃不能宣上恚甚左右
撾箠亂下竒臂折猶奮指逆臣第上悟登西皇城樓瞰
逆臣第中皆伏甲因亟發禁兵捕之而後召竒則氣絶
矣詔贈竒内官監少監賜葬太平門北中山王墓之左
有司嵗時致祭嘉靖中守備髙隆王萱等復上其事
請于朝特贈司禮監太監加諭祭少司空何孟春為文
紀之墓及考國史則謂惟庸以他事多不軌故被戮不
[005-24b]
及醴泉出邀上臨視事又以醴泉出為故里第石筍發
井湧數尺非丞相府也雲竒發逆謀功甚大而史亦佚
其名何也
  女兒把子
今江南女兒未破𤓰者額前髮縛一把子即張子野詞
垂螺近額晏小山詞雙螺未學同心結垂螺雙螺即把
子也
  諸葛入蜀
[005-25a]
諸葛孔明棄荆州入蜀蘇老泉甚詆其非世儒多是之
而不知其說本元魏崔浩之對毛修也詳毛修之傳
  疑馮宿代韓昌黎筆
韓昌黎文起八代之衰當時委未有能識之者其論佛
骨疏宰執疑其同幕馮宿代筆亦是怪事宿浙之東陽
人貞元中進士歴刑工二部侍郎有格後𠡠三十卷行
于世弟定審寛皆進士俱以文名
  觀日出入
[005-25b]
周穆王駕八駿欲西觀日所入處秦始皇作石橋海上
欲東觀日所出處英主好竒類如此
  東漢碑文
東漢文字碑碣之類多有不成文理者如咸陽令唐扶
頌云造立授堂四逺童冠摳衣受業著録千人夫以講
堂為授堂又四逺童冠為句其下云五六六七訓導若
神五六者用冠者五六人又六七者用童子六七人之
文也此何等語
[005-26a]
  篆體
篆書以清圓勁拔為上秦李斯真蹟不可復覩唐李陽
冰乃斯之復出也自江南徐鼎臣鉉始變而為肥已逺
於古然猶不失古意至元趙子昻素愛鼎臣書所作大
小篆多類鼎臣由是學者翕然效之甚至彭亨濁俗如
腯豕然不知子昻天資髙邁所書自過于人俗子輩塵
胞陋質欲逐其迹乃畫虎不成反類狗耳
  獸名窮竒
[005-26b]
神異經後人偽書也漢東方朔詼諧好言竒怪故此經
托名朔耳且其文甚陋而野非朔之筆明甚苐所載有
獸曰窮竒者言見忠信之人則嚙而食之見奸邪之人
則擒禽獸而飼之此亦非茍作者豈有激而云然耶山
海經有云邽山有獸狀如牛蝟毛曰窮竒音如嘷狗是
食人郭璞注或云似虎一名神狗則實有此獸未知同

  繡襦傳竒
[005-27a]
今俗演繡襦傳竒鄭元和殺駿馬奉妓人李亞仙此乃
元翰林學士王元鼎與妓人順時秀事也
  古裝書法
今祕閣中所藏宋板諸書皆如今制鄉㑹進呈試録謂
之蝴蝶裝其糊經數百年不脫落不知其糊法何似偶
閱王古心筆錄有老僧永光相遇古心問僧前代藏經
接縫如線日久不脫何也光云古法用楮樹汁飛麫白
芨末三物調和如糊以之粘紙永不脫落堅如膠漆宋
[005-27b]
世装書豈即此法耶
  秦始皇年嵗
秦始皇十三嵗嗣位嵗在甲寅是年漢髙祖始生始皇
元年為乙夘至二十六年庚辰乃自立為皇帝三十八
年辛夘始崩是在位三十七年而稱皇帝止十二年也
  婦人不宜稱姬
古者婦人不稱名出嫁之後即以父母之姓為名如春
秋王姬齊姜宋子之類是也故姬者周之姓也如齊稱
[005-28a]
姜宋稱子耳後世字學不明以姬字為女人通稱已誤
漢有薄姬栗姬憲姬是又以姬為妾矣蔡京當國改公
主為帝姬更足掩口時公主乃趙姓既於姬字不合豈
以帝之女可為人之妾耶宋人精于考究而當時卒無
一人駁正者則為京之權所怵也
  五刑
古今攷謂五刑唐虞以來有之未知上古起在何時漢
文帝始除肉刑刻顙截鼻刖足割勢四者皆肉刑也余
[005-28b]
閱黄帝鍼經帝與岐伯論人不生鬚者有宦不生鬚之
語則黄帝時已有宦者是黄帝時即有宫刑也余意鴻
荒之世禮樂刑罰雖不能如後世之詳悉苐其大槩在
黄帝時皆已創立五刑其或起于黄帝乎但白虎通又
云五帝畫象者其服象五刑也犯墨者幪巾犯劓者赭
其衣犯髕者以其墨幪其髕處而畫之犯宫者履屝犯
大辟者布衣無領又按慎子云以畫跪當墨草纓當劓
履屝當刖艾蹕當宫是以尚書曰五刑有服故凡斬人
[005-29a]
體鑿其衍形曰刑畫衣冠異章服曰戮則黄帝時又似
五刑未設何以有宦者請再考之
  張德釗書石本孝經
昭德讀書志所錄石經皆有書人姓字獨孝經云不知
所書何人余閱他書乃知孝經張德釗書也德釗曽守/簡州平泉
縣令賜/緋魚袋
  生而有文在手
魯公子季友生而有文在手曰友因以命之初疑其妄
[005-29b]
及閱唐元和姓纂堯之長子監明死而子生有文在手
曰劉故封於劉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為
武氏又南氏姓源韻譜盤庚妃姜氏夢龍入懷孕十二
月而生手把南字長封荆州號南赤龍又鮮于氏血脈
譜子仲之子曰文生而有文在手左曰魚右曰羊及長
封漁陽為燕附庸又閻氏唐表周昭王少子生而有文
在手曰閻康王封於閻城又薛氏血脈譜文王曹夫人
見赤龍交而孕十二月生子手把薛字因以為氏此皆
[005-30a]
譜牒家之言多不足信然季友之說世亦有之非妄也
  戒蠟
僧家言僧臘者猶言年嵗也又言戒蠟者臘當作蠟余
偶閱一内典西方結夏時以蠟為人其輕重相同解夏
之後以蠟人為驗輕重不差則為念定而無妄想否則
血氣耗散必輕於蠟人故謂之曰戒蠟非年嵗之臘也
  受財產
李藥師受張仲堅家產張建封受裴尚書資財既居之
[005-30b]
而不辭入室之初婢僕有不用命者即鞭撻之英雄行
事大略相同
  玉牒
宋朝玉牒凡一朝大政事大號令大更革大拜罷皆載
焉仙源積慶乃牒中之一欵耳詳雲莊四六所載進玉
牒表自首至尾皆世系與朝政相對今制玉牒乃止載
宗室世系不及朝政也
  火葬
[005-31a]
姑蘇火葬雖屢經禁戒恬不為止蓋其俗自古已然矣
元祐中范純仁嘗帥太原河東地狹民惜地不𦵏其親
純仁收無主燼骨别男女異穴以𦵏又檄諸郡倣此仍
自作記數百言曲折委致以規變薄俗而俗始稍變苐
姑蘇純仁之鄉也能變太原而不能變其鄉何耶
  蓴鱸
張季鷹見秋風起輙思蓴鱸世皆知其有初服之想而
已余閱本草蓴鱸同羮可以下氣止嘔豈季鷹在當時
[005-31b]
意氣抑欝遇事嘔逆故作此念耶
  牛頭阿旁
古帝王多有云蛇身牛首者非真身如蛇首如牛也今
相家者常稱人為鶴形虎形其人豈真如鶴如虎哉陶
𢎞景乃疑佛氏所述地獄中有牛頭阿旁者為三皇五
帝何怪誕若是
  鉅靈
鉅靈之迹傳載所紀多在蜀中水經所稱鉅靈謂河神
[005-32a]
漢武帝内傳東都進一小人長七寸東方朔謂為鉅靈
盖名同而神異也
  皇帝王
魏了翁謂皇帝王三者皆節惠易名之諡也人主生
稱皇帝自秦政始漢髙帝遂因其陋至今不改是生而
為諡也故三皇五帝三王皆後人所諡者苐今之有天
下者不稱為皇帝將何稱耶安得此老復起而詰之
  梅竹宜瘠地
[005-32b]
梅與竹皆植物中有幽致者然梅以古為韻竹以堅為
材故肥壤植梅雖華茂而其韻常之以枝榦不蒼也肥
壤植竹雖森發而其材常脆以枝節易蠧也宋葉夢得
善種竹後遇王份秀才曰竹在肥地雖美不如瘠地之
竹或岩谷自生者其質堅實斷之如金石以為椽常竹
十嵗一易者此倍之夢得歸而驗之果信余於竹而悟
梅不宜肥壤又於梅與竹悟人間世之瘠者為藥石而
肥者為疢疾也
[005-33a]
  藥樹監搜
元㣲之有詩曰松門待制應令逺藥樹監搜可得知余
初不曉監搜之義又疑藥樹為有誤及閱龎元英文昌
雜錄亦為藥樹豈樹有名藥者耶抑或可為藥之樹也
若監搜則唐制百官入宫殿門必搜檢而以監察御史
掌之其立位在藥樹之下至大和元年始詔停此制云
  佛書可疑
余嘗疑今中國所行佛書葢經數譯而後成因憶契丹
[005-33b]
初入中國者實名安巴堅時李琪譔賜契丹詔乃作阿
布機後有歸自虜中云虜人實呼為安巴非阿布也身
毒國在漢時譯作捐篤其後又譯作乾篤復名之曰乾
竺今且為天竺矣譯者但取語音相近不問字義云何
設有人持中國所行五千八百卷往彼土不知與當時
雙樹下語一一契合否
  漢閏之誤
三嵗一小閏五嵗一大閏自唐虞已然若漢書表及史
[005-34a]
記漢未改秦厯之前迄至髙后文帝皆書閏九月葢秦
之厯法不明凡應置閏者皆總而致之於嵗末也其亦
據左傳所云歸餘於終而誤用之者耶
  婟嫪
今世諢語宿娼客曰孤老世多不解其語余閱要雅游
壻曰婟嫪婟胡故切嫪力到切皆戀惜意因憶史記秦
始皇母后所幸曰嫪毐者正義云嫪躬到反毐酷改反
索隠云嫪姓毐名漢書注嫪氏出邯鄲王邵云賈侍中
[005-34b]
說秦始皇母與嫪毐淫坐誅故世人罵淫曰嫪毐廣韻
亦云毐者無行之稱也則非名矣今之呼游壻為婟嫪
也其起於毐耶是嫪毐非姓名而索隠及漢書似誤矣
  珠池
㢘州珠池乃海之港也劉恂嶺表録異記謂海邊之中
有島島上有大池其底與海通豈恂之所見别有島上
之池耶
  烏寶
[005-35a]
元髙明有烏寶傳曰寶素勢利其富室勢人每屈輙往
雖終身服役弗為厭若窶子貧氓即傾心願見終不一
往尤不喜儒雖暫相往來亦終不能久留也余之不能
為烏寶主人也固宜
  石有生長
漢青衣尉趙孟麟羊竇道碑乃磨崖也洪适𨽻釋謂此
碑崖石增長字體失真余頗疑之崖石豈有增長之理
或苔蘚所蝕耳後遇李觀察開芳為言晉江𫝊公夏器
[005-35b]
祖墓有一石笋初僅尺許嵗漸生長至三尺餘公遂為
南宫第一人相墓者以此石笋為貴徵其族人妒忌夜
折之遂不復長故公位僅至員外郎乃知洪氏之言非
虚也
  子孫用祖宗樂
韓苑洛論樂謂祖宗之樂決不可奏於子孫之廟豈可
以子孫坐于上而呈祖宗之形容哉子孫有功德者宜
别為樂葢子孫之樂則可奏之祖宗之前以慰恱祖宗
[005-36a]
之心也此說亦近理苐樂所以象成功子孫豈一一皆
有成功者功之未成而欲舍祖宗之樂未知有事於廟
時用樂乎不用樂乎安得苑洛復起而質之
  骨董
骨董二字乃方言初無定字東坡嘗作骨董羮用此
二字朱晦菴語類乃作汨董今人作古董字其義不可曉
  拾青紫
世人皆知拾青紫如拾地芥為夏侯勝語而不知青紫
[005-36b]
二字何所本漢制丞相太尉金印紫綬御史大夫銀印
青綬皆官階之極崇者故云拾青紫謂紫綬青綬也顔
師古注以青紫為卿大夫之服余因詳檢史漢諸書漢
卿大夫未有服青紫者顔師古但據當時所見爾
  種竹
種竹者必以五六月雖烈日無害世言五月十三日為
竹醉日可移竹余居田間好種竹不必此日凡夏月雨
天皆可種也若杜少陵詩西窓竹影薄臘月更須栽又
[005-37a]
以冬而種竹石林避暑録所載嘗依少陵詩於臘月種
竹卒無一生者豈地有不同耶
  持齋
宋文帝嘗謂求那跋摩曰弟子常欲齋戒不殺迫以身
徇於世不獲從志跋摩曰刑不失命役無勞民則風雨
順時寒煖應節百榖滋榮桑麻菀茂如此持齋齋亦大
矣如此不殺德亦衆矣寧在闕半日之飡全一禽之命
然後為齋耶噫今世之愚民無論已余嘗見縉紳間有
[005-37b]
手不離念珠口不離南無斷葷止酒持誦飯僧作大功
德然而貪殺甚於盜跖者豈未聞跋摩之語耶
 
 
 
 
 
 疑耀卷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