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疑耀 > 疑耀 卷一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疑耀卷一
             明 張萱 撰
  孔子無鬚眉辨
先聖生有異質凡四十九表萇𢎞之所談姑布子卿之
所稱老萊弟子之所識荀卿司馬遷之所述亦云備矣
獨未及舌者舌内藏不得稱表也緯書所載舌理七重
又鈎文在手共四十九表其言互異至鬚與眉則載記
[001-1b]
皆未之及惟祖庭纂要謂孔子眉有十二采孔叢子述
子思之言乃曰先君生無鬚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損其
敬何燕泉亦信然其説謂先聖委無鬚眉今世所傳先
聖之像頷頰間鬚髯甚盛謂皆呉道𤣥誤筆也苐今闕
里有先聖行教小圖又一如呉道𤣥筆豈先聖後人所
𫝊亦可云誤筆耶余按左氏傳魯昭公七年孟僖子病
命其子學禮於孔子其言曰聖人有明徳者若不當世
其後必有逹人今其將在孔邱乎孔子生魯㐮公二十
[001-2a]
一年至是年僅十有七耳其為當時尊敬如此故孔叢
子所云者謂先聖雖少年未有眉鬚時天下王侯亦皆
起敬不敢以為稚㓜而狎之非真謂果無眉鬚也按方
言東齊謂老曰眉此言無鬚眉者猶云未鬚而老也若
作眉毛之眉則誤矣夫無鬚尚可信至於無眉亦可信

  舜有兄妹
舜弟曰象或云隨母嫁瞽瞍者未知是否然人皆知舜
[001-2b]
有弟象而不知其有兄與妹也尸子曰舜事親養兄為
天下法是舜有兄但逸其名耳許氏説文畫嫘舜妹嫘
或作婐史正義作顆又作繫畫始於嫘故曰畫嫘列女
傳舜女弟繫與二嫂諧是也故或云瞽瞍與象欲殺舜
其妹嫘每為之解故舜得免但不知其與舜同母否又
按世本曰黄帝之臣史皇善圖畫則畫又非始于舜妹
矣事物紀原引周穆王𫝊穆王時其臣封膜始作畫者
誤也唐張彦逺歴代名畫記郭若虛圖畫見聞志鄧
[001-3a]
椿畫記又畫紀補遺陳徳輝續畫紀米芾畫史湯君載
畫鍳夏文彦畫評諸書皆詳畫所自始然亦皆止言有
虞作畫而不知作畫者舜妹嫘也故詳著之
  生子無功
晉元帝生子普賜羣臣殷羡謝曰臣無勲猥蒙頒賚帝
笑曰此事豈可使卿有勲苕溪漁隠又載南唐時宫中
賜洗兒果有近臣謝表云猥蒙寵數深媿無功李主曰
此事卿安得有功何前後人之紕繆相合如此
[001-3b]
  姣童
司馬温公家一僕三十年止稱君實許魯齋在中書日
欲買一僕牙儈以能應對嫻禮節者進輙謝去最後得
蓬首垢面愚騃者乃用之或詰其故許曰聰明過我我
反為其所使矣㫖哉斯言余見衣冠家畜姣童如龍陽
秦宫輩非惟能役使主人且徃往能滋物議乃知魯齋
之言非欺我也余性絶不喜此輩交遊中嘗以為訝余
曰許魯齋聰明人尚恐為奴僕聰明者所役余愚騃人
[001-4a]
也能堪其役使乎
  誤躬作弓
漢陳寔字仲弓余嘗疑之漢人名字皆相合以弓字寔
有何意義及讀洪适𨽻釋載寔壇碑君諱寔字仲躬乃
了然始知諸書皆誤作弓苐洪氏又謂躬乃借作弓字
用又何誤也
  書籍板行
上古書籍皆編竹為簡以韋貫之用漆作書簡袠浩重
[001-4b]
不便提挈自有製紙筆及墨者乃易去竹簡誠為便易
然皆寫本亦未有刻板印行也後唐明宗長興二年宰
相馮道李愚請令刋國子監田敏校正九經又母昭裔
貧時嘗借文選於交遊其人有難色昭裔發憤曰異日
若貴當版鏤之以遺學者後仕孟蜀為宰相遂踐其言
又以石鏤九經於成都是印行書籍始之者後唐繼之
者孟蜀也葉夢得曰書籍未印行之先人以藏書為貴
書雖不多而藏者精於讐對故往徃皆有善本學者以
[001-5a]
傳録之難故誦讀亦精詳蘇東坡作李公擇山房藏書
記亦謂少時嘗見前輩欲求史記漢書不可得幸得之
皆手自書日夜誦讀惟恐不及近市人轉相摹刻諸子
百家之書日傳萬紙學者於書既多且易致如此其文
辭學術當倍蓰昔人而今乃不然者豈非多而難精耶
二公之言誠中時弊
  高皇帝像
先大夫令滇時從黔國邸中模高皇御容龍形虬髯左
[001-5b]
臉有十二黒子其状甚竒與世俗所𫝊相同似為真矣
余直西省始得内府所藏高成二祖御容高皇帝乃美
丈夫也鬚髯皆如銀絲可數不甚修無所謂龍形虬髯
十二黒子也成祖則有豹額環眼之状若聳其肩兩髭
横分鬚長褁臍皆翼善冠衣緑不正立頗與二后若相
對意至二后則以紙蒙之不敢啟云
  許由
張茂先博物志稱司馬遷云無堯譲許由事揚子雲亦
[001-6a]
云誇大者為之高士傳堯召許由為九州長則知荘周
謂堯以天下譲者乃文飾過當耳而雄遂以為全無許
由故楊誠齋有詩云子雲到老不曉事不信人間有許
由余謂雄非不信有許由也許由當堯之時尚不屑為
九州長而楊雄當王莽之時乃以莽大夫終其不信有
許由也欲以自掩也
  五霸
霸之有五春秋傳皆謂齊桓晉文秦穆宋㐮楚荘而孟
[001-6b]
子止言齊桓晉文不言其三故有以宋㐮何足言霸秦
穆楚荘本皆夷狄皆不足稱霸而以夏之昆吾啇之大
彭豕韋與齊桓晉文為五者何燕泉亦從其説余謂不
然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昆吾大彭豕韋亦皆
三王之罪人乎五霸之名當以春秋為正
  窈窕
窈窕二字説文解窈深也窕極深也窈窕幽閒之地也
詩稱窈窕淑女鄭𤣥箋為幽閒深宫貞専之善女楊子
[001-7a]
方言以美心為窈美容為窕故朱子訓詩以窈窕為徳
楊用修深辨之歴引漢魏詩賦所用窈窕字皆屬居處
遂以朱氏之訓為謬余謂不然窈窕原有二義詩之窈
窕淑女即以居處與容徳並解不兩妨也
  孟母姓仉
孟母三遷其母之姓世莫知者母姓仉音掌齊後也晉
有瑯琊掌同前凉掌椽宋有掌禹錫修本草者即同孟
母仉姓仉掌通用字書反𤓰為掌
[001-7b]
  放生
浮圖氏謂殺生者有罪放生者獲福夫佃漁罟網始自
庖犧若如浮圖之言則聖人庖犧當為地下罪人矣此
歐陽永叔之言誠足以破世人之惑苐仁人君子存心
誠有聞其聲不忍食其肉者孟軻氏所稱君子逺庖厨
此語得之又安問罪與福哉
  韓縝不識女字
與俗人書劄不可用古字多有不解者宋韓荘敏縝字
[001-8a]
玉汝初求字於歐陽文忠公公書玉女二字與之荘敏
不樂及見殊有愠容文忠曰此女字古書原無㸃水君
何怪耶乃取筆添女字傍三㸃水始相與大笑荘敏韓
忠獻公億之子豈俗人者亦不解古字如此
  漢祀以鶩易鳬
武帝祭宗廟以鶩當鳬董仲舒不可謂名實不相應鳬
非難得之物鶩與鳬大小相當以鶩易鳬想必有説俟
之博古者
[001-8b]
  望帝化䳌
子規子嶲杜䳌杜宇又名規又曰周鷰又曰催歸又曰
秭規皆一鳥也來敏本蜀論有云荆人鼈令死其尸隨
水上荆人求之不得至汶山下復生起見望帝立以為
相許慎註説文云蜀王望帝滛其相妻以慙死化為子
嶲鳥李義山詩曰望帝春心託杜䳌余按常璩華陽國
志杜宇稱帝㑹有水災其相開明决玉壘山以除害帝
遂委以政事升西山隠焉時適二月子䳌鳥鳴故蜀人
[001-9a]
每聞子䳌輙悲而思之是子䳌之鳥非望帝所化明甚
  癡了
晉楊濟嘗與傅咸書有云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
也了事正作癡夫癡之一字豈但了官事而已人能解得
此癡字則人間世無一不了了矣
  顔子安貧
古之安貧者如黔婁原思榮公東郭皆其難者然惟顔
回最著而古傳記所稱回有田二頃此亦足以具饘粥
[001-9b]
矣何至簞瓢陋巷而屢空耶無亦回之好學不求安飽
故孔子亟稱之遂以安貧之名獨著於後世耳韓昌黎
謂簞瓢陋巷乃哲人之細事又何怪其羡二鳥之光榮
歎一飽之無時也
  古人辭大
晉周處嘗為廣漢太守以母老罷歸尋除楚内史未之
官徴拜散騎常侍處曰古人辭大不辭小乃先之楚而
後就徴今之仕宦每有左遷或降調者輒先辭其小必
[001-10a]
得其大而後之官與古人異矣
  伯仲塤箎
八音皆克諧無有乖戾而不和者巧言喻兄弟之和止
以塤箎注疏及朱考亭注嚴氏緝皆未能發其㫖余因
閲古今樂律諸書乃知七音各自為五聲如宫磬鳴而
徴磬和獨塤箎則二器共為一音塤為宫而箎之徴和
塤為宫而箎之羽和故曰伯氏吹塤仲氏吹箎伯宫也
仲徴也此古人所以喻同氣也其㫖㣲矣嗚呼余有四
[001-10b]
弟而同母者三中道見損門祚衰薄孤塤之奏何以成
音一歎
  蘇武娶胡婦
蘇子卿娶胡婦卒蒙後世訾議余竊疑之新安文獻志
載宋建炎中有朱勣者以校尉隨奉使行人在尼堪所
數日便求妻室尼堪喜令於所擄内人中自擇勣擇一
最陋者人皆莫曉不半月勣遂逃去人始悟曰求妻所
以固尼堪之心使不疑受其陋者無顧戀也子卿之妻
[001-11a]
於胡得無朱勣之見耶苐未知此胡婦美陋何如耳或
曰胡婦之美無疑不然子卿何丁年奉使皓首始歸耶
余為掩口
  徐庶歸曹
晉周為西戎校尉守涪城母妻為苻堅將楊安所獲
遂降于安此與徐元直舍劉歸曹同情但既歸秦屢
折辱堅又嘗潜至漢中為堅追獲後遂與堅兄子苞謀
襲堅事泄被撻徙太原而卒亦足以明其不事秦矣元
[001-11b]
直一歸曹遂安于曹無他自明處以此恨恨
  北音無入聲
周徳清在元時自謂知音者故嘗著中原音韻今所行
洪武正韻多宗之余故有侍兒工琵琶嘗譜太和正音
止有平上去三聲而無入聲余竊疑之不知其與周徳
清之音韻實暗合也徳清北人其所著音韻皆北聲故
以六為溜以國為鬼謂之中原之音可乎至四聲而闕
入聲尤為謬妄聲之有平上去入猶天之有元亨利貞
[001-12a]
地之有東南西北也闕一其可乎故余所梓太和正音
譜曰北雅以此
  經濟
學者有志用世固當講究經濟然不可以經濟一念先
入其心董子明道不計功正誼不謀利所以為萬世醇
儒也宋仁宗朝胡安定教授湖州至以治事名齋王介
甫作詩以美安定三以先生尊稱之非安定經濟之教
深入其心乎迨熈寜柄國安定歿矣遂行免役青苗市
[001-12b]
易首實保馬保甲農田水利則皆其平日聞安定之教
以講求者故介甫少嘗見濓溪耻於下問及其為相時
濓溪年五十有四張横渠年五十有一二程年三十有
八九介甫皆以為不足與有言其所用之人吕恵卿曽
布蔡京蔡卞之徒皆急於經濟者也陸氏之學高於事
功陳同父之學専於事功皆為朱考亭所不取其意念
深矣
  漢唐二高識度
[001-13a]
漢高帝初為亭長告歸之田有老人過請飲因相吕后
及孝恵帝魯元公主皆大貴及見高帝乃曰鄉者夫人
兒女皆以君君相貴不可言高帝謝曰誠如父言不敢
忘徳唐太宗方四嵗有書生謁高祖曰公在相法貴人
也然必有貴子及見太宗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
弱冠必能濟世安民書生辭去高祖使人追而殺之殺
之是也先儒謂其徳色如漢高祖者非也何者古今欲
為不義求福於非望者多起於佞人之諛詞有以激發
[001-13b]
而成之當秦隋將亡之時欲為漢祖唐宗之所為者不
知其幾為父老書生之談者亦不知其幾彼父老書生
偶騐於二帝耳安知其不以告他人哉以是告他人而
不騐者多是激發他人求福非望以䧟于禍敗者亦多
嗟夫匹夫狂言天下受禍其罪可勝誅哉追而殺之唐
高之逺識過漢高萬萬矣史乃謂唐高之追殺書生懼
其語泄理亦有之苐其意雖私其事則是如以為徳色
不過女子小人歆慕富貴之心英雄如季而肯遽徳色
[001-14a]
於偶然之虛譽乎
  巫覡惑人
南人信鬼里中有以婦人代神語曰聖即古之巫也亦
有男人為之者即古之覡也嘗有婦人喪子徃聖男所
請問其子聖云子來矣聖乃代其子語云我饑當得母
乳此婦人遂開襟出其乳哺之於是聖男就抱此婦人
頸哺乳此婦人不覺痛哭而歸語其夫以聖為亡子状
相與神之其夫大怒撻之曰汝子死而問聖聖妄為汝
[001-14b]
子而欲乳汝輒開襟出乳乳之設他日汝夫死汝或問
聖而聖妄為汝夫欲求汝合汝得無從之乎余聞之不
勝扺掌後讀元魏高允𫝊諌高宗書有言敝俗未改者
謂祭必立尸使亡者有憑今魏俗已葬䰟人直求貌類
者事之如父母燕好如夫妻損敗風俗凟亂情禮與開
襟乳聖為子正同
  生烟
劉禹錫竹枝詞瀼西春水縠文生宋人小説以此生字
[001-15a]
為生熟之生殊足一笑楊用修亦以為然至引謝朓詩
逺樹曖芊芉生烟紛漠漠又引謝靈運賦云披宿莽以
迷徑覩生烟而知墟此為生烟何者為熟烟耶此三處
生字皆當作生發之生方有意味
  蔞字
今南人多用梹榔及蔞然皆不解蔞字劉淵林蜀都賦
注縁木而生其子如桑椹味辛香生巴蜀嶺南即鄭樵
所辯西南夷𫝊蒟醤曰浮留是也又名扶留徐廣曰木
[001-15b]
似榖樹其葉如桑用葉作醤以酢羮蒟亦作枸音矩徐
廣注音窶俗呼作蔞葢本於此苐今乃藤生非樹生也
故蒟醤者以蒟為醤今其制已不可知然亦醤成乃可
稱蒟醤若稱蒟即為蒟醤是秫可製酒而未製酒之秫
亦可稱秫酒乎又云司馬相如使蜀時求而得之者苐
今巴蜀絶無此物惟滇中有之其子作穂土人乾之以
代其葉殊不類桑椹若産嶺南者又絶不作穂劉淵林
云實長二三寸辛似薑不酢小顔云縁木而生二説得
[001-16a]

  鬱林葛
粤中多産葛惟鬱林州所産者知名最乆齊武帝作估
客樂曲被管絃乗龍舟遊江中令榜人皆着鬱林布作
淡黄袴以舞此曲即今之鬱林葛也
  泰山神祠
海内神祠惟泰山碧霞元君最盛然世莫詳神所自出
余閲馬端臨通考泰山絶頂故有玉女池池側有玉女
[001-16b]
石像泉源壅濁宋真宗登封先營頓置泉忽湧出清泚
可鑑味甚甘美王欽若請浚治之像頗摧折詔易以玉
石既成上與近臣臨觀復礱石為龕祭焉及考李諤瑶
池記謂黄帝建岱岳觀嘗遣女子七人雲冠羽衣奉香
火以迎西崑真人則元君或亦七女中之得道而仙者
織女名天孫而岱岳亦名天孫豈以此邪李白遊泰山
詩玉女四五人飄颻下九垓似亦有據是元君在唐已
有之至宋而香火始盛耳
[001-17a]
  星命
禄命家言其星辰名字皆後人杜譔不足信者熊退叟
嘗作命説送術者雲岫有云三代盛時家有受田阡陌
未裂䕃耗之星夫何居里有公選科目未興科名科甲
之星夫何麗此言真足以袪干古之惑
  韓昌黎未見道
昔人謂韓昌黎因文見道余謂昌黎文固自佳而道或
未之見無論三上書三及門為有識者所嗤即潮州到
[001-17b]
任謝表更露破綻通篇千餘言無非帖首揺尾乞憐之
態夫東西南北唯君所命何逺何近何美何劣昌黎則
首言潮地逺惡人所不堪毛遂自薦雖五尺之童羞之
昌黎則繼言其學問文章為時輩推許至論述朝廷功
徳則古人不譲此時朝廷有何功徳足以稱述而昌黎
至欲以封禪泰山歆動人主夫司馬相如何足效也始
以諌佛骨而見斥既欲以請封禪而媒進非兩截人乎
謂之見道誰則信之宋石介獨尊信昌黎嘗著尊韓論
[001-18a]
其徂徠集中不一而足且曰吏部不敢名也豈好而知
其惡者耶
  洞庭湘妃墓辯
按永州志帝舜陵在九疑山一名永陵禮記檀弓舜葬
蒼梧之野司馬史記舜南廵崩於蒼梧之野歸葬零陵
之九疑又載於家語皇覧竹書世紀岳之洞庭有君山
其上為湘妃墓古今相傳為堯之二女以妻舜者舜南
廵溺於湘江二妃從征偕溺而死神遊洞庭之湖故湖
[001-18b]
有黄陵廟以祀二妃詳具秦博士之對始皇也王逸楚
詞亦遂以二妃為湘君與湘夫人而劉向張華酈道元
羅含諸人相承為萬世不解之惑及樂正子寰宇記張
叔範零陵志楊廷秀揮麈録呉格甫九疑考古並述之
楚靈王作章華之臺壅漢水旋其下以象舜陵而秦皇
漢武皆嘗望祀宋置守陵五戸而國朝布在祀典仍建
廟簫韶峰下二妃墓在黄陵廟西云乃漢荆州牧劉表
所建國朝命有司以六月六日致祭焉余按尚書舜五
[001-19a]
月南廵狩至南岳即衡山也是嵗八月復西廵狩矣溺
死之説謬妄不足辨獨怪孔氏傳舜典陟方註亦曰舜
南廵狩死於蒼梧之野而葬焉尤足掩口夫尚書所稱
舜陟方乃死是在受終文祖之後而南廵狩則堯未殂
落而舜攝政之時安得云舜以南廵狩而死於蒼梧耶
但舜葬蒼梧又見禮經與秦博士合夫尚書聖經也禮
經則出漢儒之手秦始皇時尚書猶在孔壁中秦博士
未之見也豈其時始皇廵狩遍天下百姓疲勞而博士
[001-19b]
輩託言舜以廵逰溺死警悟君心耶抑尚書未出而讖
緯百家熒惑耳目博士亦妄言傅㑹故傳禮者又傅㑹
博士耶或為之説曰古者天子五載一廵狩尚書所載
舜廵狩在攝政時安知受終文祖之後不復廵狩故或
復廵狩而溺死亦未可知耳余曰否否廵狩大典也天
子而溺死大變也受終復廵狩而溺死尚書豈有不明
言以紀之者且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堯妻以二女五
十攝行天子事五十八堯崩六十一踐位故董鼎曰舜
[001-20a]
廵四岳朝諸侯封山濬川考禮正刑汲汲不少暇乃攝
政時事至踐位後則惟責成於岳牧九官垂裳恭己而
已孔子曰有天下而不與此自舜踐位後言也豈復出
而廵狩耶况尚書已明言三十徴庸三十在位五十載
陟方乃死是舜之死葢百一十嵗也復廵狩而溺死耶
説者又以陟方為廵狩韓退之乃云地傾東南南廵非
陟也陟者升也方乃死者釋陟為死也蘇子瞻云陟方
猶升遐乃死為章句闕/     故汲書紀年帝王
[001-20b]
之死皆曰陟書云在位五十載陟者紀舜之崩也何謂
南廵哉他𫝊又云舜伐苗民崩於蒼梧夫伐苖者禹也
已竄三危矣何得勞無為之舜於耄期之時耶都𤣥敬
聴雨紀談乃疑舜冡在零陵之九疑而九疑在南岳千
有餘里蒼梧在廣西域内去九疑又數百里書云舜南
廵狩至於南岳豈又幸九疑遂崩而葬其地乎孟子言
舜卒於鳴條鳴條在東方夷服今又不聞有舜陵是𤣥
敬亦有疑而不能祛者也羅長源曰象封有鼻墓在始
[001-21a]
興有鼻者有庳也即今道州九疑之墓或象塜耳不然
啇均窆也大荒南經赤水之東蒼梧之野舜子啇均所
葬元次山九疑山圖記亦謂啇均窆其隂豈啇均徙此
因葬之後世遂以為舜陵耶漢章帝時零陵文學奚景
於泠道舜祠下得笙白玉之琯十二枚吕氏春秋戴延
君大戴禮伏子賤尚書大傳許叔重説文應仲逺風俗
通陳晉之樂書范蔚宗后漢書皆言昔西王母獻舜玉
琯注云西王母神也曽伯端集仙録亦云舜在位西王
[001-21b]
母使獻白玉琯以和八風則白玉之琯為舜之寳器明
矣胡為乎藏於零陵哉無乃帝舜諸子分封巴陵上虞
衡山江華等國各錫寳器如成周錫封之制而啇均則
得白玉之琯遂𫝊流零陵耶又按舜陵載在山海經者
非一説海内南經蒼梧山帝舜葬其陽又大荒南經帝
舜葬于岳山又海北經有舜臺臺即陵也又海内朝鮮
記南方蒼梧之泉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
陵界中夫山海經世稱伯益作而長沙零陵乃秦漢郡
[001-22a]
名則知此書多後人附益而九疑舜陵𣺌不可信矣又
寳櫝記云舜葬于蒼梧有鳥自丹州而來吐氣名曰馮
霄能銜土成丘墳舜墓鳥所營也集仙録又云舜瞑目
端坐乗空而至南方之國其中有九疑山焉厯數既徃
歸理兹山真源賦云舜因南廵走馬逐鹿同飛蒼梧莫
知所去王仲任論衡書虛篇云舜𦵏蒼梧象為之耕四
説尤妄誕不足辯故朱晦菴粤西舜祠記業已疑之曰
舜死蒼梧無明文可據獨未為之辯耳司馬光有詩虞
[001-22b]
舜在倦勤薦禹為天子豈有復廵狩迢迢渡湘水似為
得之是舜之不死于南廵狩與不葬蒼梧明甚彼洞庭
又安得有二妃墓哉嗟嗟禮有三不吊水其一也以大
聖人而誣以不吊之災萬世下卒未有辯白之者不亦
悲乎若山海經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然亦曰帝
之二女而已未嘗明言誰之女也豈以堯典有二女之
文遂以洞庭二女即堯典之二女耶郭璞稍晰其妄曰
湘君湘夫人自是二神且既謂之堯女安得復稱湘君
[001-23a]
因引禮記舜葬蒼梧二妃不從此亦足為考古一快獨
惜舜不葬於蒼梧璞亦未之辯也羅長源復曰虞舜晚
年已禪禹矣南狩之舉總之伯禹則二妃必不從舜于
蒼梧沈存中繼其説亦云舜陟方之時二妃皆百餘嵗
豈宜復稱女信若二説是舜且未嘗南廵狩則尚書亦
不足據矣景純又云即令二女從舜其靈逹鍳通無方
尚能鳥工龍裳救井廪之難豈不能自免風波况二女
乃帝舜之配不應降附小水為夫人故當以此二女為
[001-23b]
天地之女夫鳥工龍裳乃迂怪之談既不足據而帝妃
不可降於洞庭小水為夫人天地之女又可降于小水
為夫人乎此王逸韓愈所以力辯之似得其情也羅長
源又為之説此二女者當為舜之第三妃癸比氏所生
者是舜之二女也一曰宵明一曰燭光其説亦有所倣
山海經有言舜妻癸比氏所生二女處河大澤其靈能
照百里然亦未明言處于洞庭也長源又豈以河大澤
可為洞庭也耶陳士元心叔亦該博者其江漢叢談乃
[001-24a]
謂湘祠為舜之二女黄陵墓為癸比氏所葬而以山海
經之言為實至引陸士規黄陵廟詩帝子不知春可去
亂山無主鷓鴣啼帝子者謂舜女也此又信山海經之
過也余按竹書紀年舜即位三十年而后育卒后育者
娥皇也葬于渭帝王世紀又云舜三妃娥皇無子女英
生均舜崩之後曽隨其子徙封于商故曰商均商州有
女英塜至唐時盗乃發之今平陽府蒲州南十五里曰
蒼陵谷者亦有娥皇女英塜絳州鼓堆祠神為婦人像
[001-24b]
祠中石刻亦云舜之二妃夫渭與商與蒲與絳三者必
有一實然皆非楚地則岳之湘妃墓非女英之窆明甚
獨盗所發女英塜乃多得大珠璆金玉盌又似與茅茨
土階之風不協則不能無疑者竹書云鳴條有蒼梧山
舜崩遂葬焉按今山西平陽府即古河中地解州安邑
縣西北二十里有鳴條崗一名鳴條陌而舜墓具在孟
子曰舜卒于鳴條此萬世不易之定論也鄭康成以鳴
條為南夷地謬之謬矣但古今地理諸志鳴條之地並
[001-25a]
無蒼梧之山豈古之河中地或有蒼梧而世代綿邈圖
牒失真寖不可考記禮者或傅㑹竹書與竹書之或傅
㑹禮文皆不可知也余謂考古者當以聖經為正信漢
儒不如信吾孟軻氏故舜既葬鳴條則雖南廵矣斷非
崩于蒼梧二妃一葬于渭一葬于商或葬于蒲洞庭湘
妃豈得云舜之二妃楚辭所稱湘君湘夫人信如景純
所核斷非舜妃亦非舜女近代撰楚通志者皆博古君
子也亦未及詳考而是正之故不得不為之辯
[001-25b]
    附徐司馬鑾書
  讀洞庭湘妃辯援引博而彈駁精大快人意今鳴
  條崗即在安邑舜陵亦在安邑以孟子卒於鳴條
  一言斷之確乎無疑再考竹書紀年舜三十二年
  命夏后總師陟方岳三十三年夏后受命神宗三
  十五年命夏后征有苖四十九年帝居鳴條五十
  年陟此本文也註云鳴條有蒼梧山今海州註係
  沈約所述隠侯博而傍渉不盡據經當由檀弓一
[001-26a]
  語誤之史記及孔氏尚書傳疏皆本檀弓宋孫奭
  孟子疏又本史記孫又引書傳云鳴條在安邑之
  西而不能深辯今天下稱蒼梧者三粤西蒼梧今
  梧州洞庭蒼梧今岳州鮑照賦所謂南馳蒼梧也
  九域志東海縣有蒼梧山今海州贑榆縣粤西舜
  祠無謂已不待辯洞庭蒼梧之説至今牢不可破
  然宋陸均作翼孟已曽疑之困學紀聞引吕氏春
  秋舜葬於紀以蒼梧山在海州界近莒之紀城以
[001-26b]
  附㑹於吕覧及竹書注海州之説愚以為此亦穿
  鑿好異之見耳竹書文最古縱有𫝊譌亦不出于
  漢儒之手據尚書五十載陟方乃死似總言舜受
  禪後遍陟方岳乃崩如竹書三十二年所云紀其
  大政非必以陟方為舜崩之年也九疑舜墓千古
  以來孰知其處特衡岳舜所南廵今有舜祠理為
  近之海州蒼梧山記載幾湮絶無舜墓舜祠遺址
  豈有帝都冀方而身没乃葬於海僻一隅莒紀小
[001-27a]
  國春秋時且為附庸唐虞時當甚荒落帝陟方岳
  朝羣后當之名嶽通都乃之窮海之濵野死不還
  而葬此乎唯孟子卒於鳴條與竹書四十九年帝
  居鳴條語合故當以孟子為信矣又有帝王世紀
  一説有苖氏叛舜南征崩於鳴條殯以瓦棺葬于
  蒼梧九疑山之陽是為零陵謂之紀市此其無端
  牽合尤為可笑虞書有苖弗率命禹徂征即在三
  十四年禹受命神宗之後與紀年所載無異越十
[001-27b]
  五年而帝始陟親征而死敢於誕妄瓦棺殯葬乃
  周人以葬下殤者而以証帝制抑又誕矣禮經蒼
  梧一語或出漢儒且蒼梧既無定名安知古鳴條
  之野不有以蒼梧號者山海經云蒼梧山帝舜葬
  其陽丹朱葬其隂舜以唐封丹朱即今平陽則古
  蒼梧即鳴條地可為一證如云楚之蒼梧則丹朱
  亦從舜南廵而葬此耶足下所述已詳已悉因尚
  有數種姑述所聞以共折時人三尺之喙若舜墓
[001-28a]
  之説明則湘君湘夫人堯女舜妻之謬不攻自破
  矣
  石經
自有九經以來鐫于石者有十四種而始之者東漢也世
鮮有能詳者故論列焉○漢建寜間蔡邕以八分書書
石經而其文則諌議大夫馬日磾五官中郎將堂谿
典光禄大夫楊賜議郎張馴韓説太史令單颺等奏
求校定者也洛陽記曰石經五部碑凡四十六板三行分
[001-28b]
樹於太學之前西行周易尚書公羊傳共碑二十八板
時十六板存十二板毁南行禮記碑共十五板悉毁然
尚有可讀者東行論語三碑而二碑毁矣是蔡邕所書
四十六碑此時毁者已十八板而存者尚有二十八板
也然亦止周易尚書論語禮記公羊傳五經而已隋志
乃云鐫刻七經皆邕筆豈建寜石經至隋時尚有七而
記洛陽者未及見耶七經之外皆不書豈其力有未及
耶方仁聲泊宅編石經䟦云石經殘碑在洛陽張景元
[001-29a]
家世傳蔡中郎書未知何所據而邕所書石經乃八分
仁聲誤以為三體不知三體者乃謝承書也東漢書儒
林傳註熹平四年又詔謝承書五經鐫碑乃古文篆𨽻
三體其碑高一丈許廣四尺駢羅相列與邕碑不同水
經注又云漢光和六年刻石鏤碑載五經立於講堂前
余按建寧熹平光和皆獻帝年號建寜四年熹平六年
光和六年是十六年之中三書石經矣然熹平石經雖
知為謝承之筆而不知所書為何經光和石經非惟不
[001-29b]
知經為何經書為何體即書者亦不知其何人矣豈邕
既書七經之外未書者熹平續書之熹平未書者光和
續書之耶若然則東漢石經葢十有七矣夫邕之石經
八分也承之石經三體也光和之石經不知其書為何
體然三石經想亦不出五與七之外其間必有重書而
其文亦必有互異者今三石經皆亡無從考據唐經籍
志又有蔡邕金字論語二卷而隋經籍志則一字論語
二卷即金字本不言作者姓名後人遂以唐史為誤然
[001-30a]
其書乆亡亦窮經博古者之一憾也○魏陳留邯鄲淳
嘗書三字石經於漢碑之西亦即漢之三體也然亦未
詳其為何經正始中又有一字石經江式曰魏嘗立二
字石經其蹟已亡亦皆未詳經為何經筆為何人一字
二字之為何體也○晉裴頠嘗奏修國學刻石寫經○
唐開成元年鄭覃奏言宜凖漢舊事鏤石太學示萬世
法乃表周墀崔球張次宗孔温業等是正之凡九經共
一百六十卷亦不知為何人書大厯中司業張參又承
[001-30b]
詔校定五經鑱石太和七年又勑唐𤣥度覆定石經并
孝經論語爾雅為九經凡一百五十九巻字様四十巻
則開成九經未收孝經論語爾雅而九經者不知何經
即太和九經自孝經論語爾雅外其六經者亦不知為
何經也但太和字體大乖師法名儒宿學多不窺焉是
唐有兩石經也李陽氷又願刻石作篆備書六經後不
果其所稱六經豈即周易尚書毛書春秋傳禮記及周
禮耶今秘閣所藏有孝經二冊乃唐𤣥宗八分書天寳
[001-31a]
四年國子祭酒李齊古摹勒上石者完好如故葢宋搨
也○偽蜀相母昭裔嘗取唐太和本琢石於成都而文
與唐本小異孝經論語爾雅則廣政甲辰張徳釗書周
易辛亥楊鈞孫逢吉書尚書周徳政書周禮孫朋吉書
毛詩禮記儀禮張紹文書公羊榖梁二傳則宋皇祐間
田元均補刻孟子宋宣和間席叔獻補刻皆未著書者
名氏閲統志宋紹興間席益嘗刻禮殿聖賢圖於成都
石經堂豈益即叔獻耶春秋傳亦未知為何人書而於
[001-31b]
祥字皆闕其畫此必孟蜀時筆也余幸承乏西省校閲
秘閣藏書及見蜀本石經周易三冊尚書三冊毛詩八
冊左氏春秋三十冊公羊七冊榖梁七冊禮記十四冊
周禮八冊儀禮十冊孝經十冊論語三冊孟子三冊爾
雅三冊完好如故獨左氏春秋未知為何人書其紙墨
之精拓法之妙當是宋物真希世寳也撫玩一月不忍
釋手○宋至和元年命皇姪右屯衛大將軍克繼書石
經又以上所書論語刻石國子仁宗又命以易詩書周
[001-32a]
禮禮記春秋孝經作篆𨽻二體刻石於太學兩楹楊南
仲書周易十書十三詩二十春秋十二禮記二十時與
南仲同書者草澤章友直殿中丞張次立也國子王洙
乃言刻石經已十五年矣止完一孝經耳尚書論語見
書鐫未就乞促限畢工餘經權罷從之紹興十三年内
出御書左氏傳及史記列傳周易令臨安知府張澄刋
石十四年又出御書尚書毛詩十六年又出御書論語
孟子皆刻石立於太學然御書間有困倦輙令憲聖呉
[001-32b]
后代書與御書毫不可辯是紹興石經未必皆高宗筆
也然趙宋御筆高宗最勝而憲聖能亂其真亦彤史中
之希有乎苐自古鐫石者惟經而紹興獨鐫史記列傳
此亦腐史千載特逹之知也
  賀季真乞休
賀季真乞鑑湖歸老古今以為美談余攷其時年已八
十餘矣故其回鄉詩㓜小離鄉老大回聲音難改髩毛
衰家童相見不相識却問客從何處來夫仕宦而至八
[001-33a]
十餘不歸復何為耶季真嘗謁一賣藥王老問黄白之
術持一珠貽之老即以珠易餅共食季真心念寳珠何
以易餅口不敢言老曰慳吝未除術何由得是季真者
乃貪戀富貴一老悖耳張旭謂賀八真清鑑風流千載
人豈别有所據耶若以乞鑑湖歸老時為風流則鑑湖
有靈必為吐穢矣因考漢二疏乞身亦皆居閒曹耳若
居津要未知能勇退否白居易有詩散員疏去未為貴
小邑歸休何足云此足以評二疏矣
[001-33b]
 
 
 
 
 
 
 
 疑耀巻一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