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攷古編 > 考古編 卷十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攷古編卷十
            宋 程大昌 撰
   祿薄不可養亷
漢宣帝詔曰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祿薄欲其毋侵漁百
姓難矣其益吏百石以下奉十五劉崇僣位以其土地
所入少宰相奉錢月止百緡節度使止二十緡自餘薄
有資給而已故其國中少亷吏
[010-1b]
   當時人言時事有不同者
唐志太宗設官七百三十一員曰吾以此待天下士亦
足矣曹確傳乃曰太宗著令文武官六百四十三謂房
𤣥齡曰朕設此待天下賢士工商雜流不可假之以官
與賢者同坐食也則其設員多少不同也賈捐之言元
狩六年貫朽不可較此時帝在位已二十六年築朔方
定兩粤通巴蜀戸口減半無財給用旣已筭及商車安
得貫朽事也陸䞇言天下府兵八百府居關中者五百
[010-2a]
舉天下不敵關中之半唐志貞觀間天下十道置府六
百三十四關内二百六十有一則關中置府僅居天下
三之一耳論古事者若以為其時親見必勝傳聞豈不
反為所誤哉
   荀卿稱子弓乃仲弓
楊倞曰荀卿言及子弓常與仲尼相配漢儒林傳有馯
臂子弓江東人受易者馯臂傳易之外是無所聞荀卿
所稱非馯臂也子弓仲弓也曰子著其為師也馯音寒
[010-2b]
楊倞注荀子元和時人
   賢書獻祖廟
今禮部進士奏名已取其試文自上而下十人者錄奏
焚獻攢宫相傳承平時故事不知起何時案歸田録
焚御試卷十以上於真宗影殿豈即其始耶然此亦
有本周禮鄉大夫獻賢能之書于王登于天府天府者
祖廟之守藏在焉凡官府鄉州及都鄙之治中皆於此
乎受而藏之治中者鄭司農以為治職簿書之要也夫
[010-3a]
簿書之要尚即廟藏之則賢書從藏固其宜也漢文帝
之䇿賢良曰悉陳其志毋有所隱上以薦先帝之宗廟
下以興萬民之休利然則尚矣書曰用命賞于祖賚之
詩曰大封于廟也蘇秦説燕王曰臣東用之鄙人而王
親拜之於廟而禮之於庭夫封拜賞皆即廟以行示不
敢專以尊祖也則賢書藏置其間特用賢中一事耳
   秦已前已曾刻石
始皇二十六年刻石琅琊臺其文曰古之帝者地不過
[010-3b]
千里刻金石以自為紀今皇帝一海内以為郡縣羣臣
相與誦皇帝功徳刻于金石夫秦既引古帝紀刻金石
者以為其時刻石本祖秦以前不專銘功鐘鼎其必已
有入石者矣第金可久石易磨泐故古字之在後世有
得諸鐘鼎而無得之石刻者其堅脆不同理固然也
   歐公言易亡
歐陽公謂記禮者引易語曰差若毫釐謬以千里今易
無之疑易亦不全或曰此繇辭也古嘗有之為後人所
[010-4a]
削如元者善之長前乎孔子之文言矣此説於理可通
而無據也太史公傳引此語裴駰曰易無此語易緯有
之豈史遷時已有易緯耶抑為緯者反傳古語以信其
書耶
   平陽公主
衛青傳青既尊貴而平陽侯曹壽有惡疾就國長公主
問列侯誰可者左右皆言大將軍遂詔尚平陽公主然
則青尚主時主夫曹壽故無恙也武帝所為大率如此
[010-4b]
   對揚
唐人以見得進對為對揚如太宗時羣臣言事者上多
引古今折之多不能對劉洎上書曰陛下降恩㫖假慈
顔猶恐羣下未敢對揚是也其意蓋取書對揚天子休
命為語其實非也傅説之謂對揚者受天子美言而答
揚之於外成王謂君陳爾乃順之于外曰斯謀斯猷惟
我后之徳夏侯勝出道帝語而曰堯言布於天下若是
者可以名為對揚今劉洎所云者對耳非揚也賀若弼
[010-5a]
違約軌責弼曰今者對揚何得乃爾反覆是其誤之起
已自後周矣
   以征伐利歸臣下利不歸人主説和
嚴安上書武帝曰今徇南夷朝夜郎降羌𤏡略薉州建
城邑深入匈奴燔其龍城議者美之此人臣之利非天
下之長䇿也唐武徳五年突厥大入高祖遣鄭元璹徃
諭之璹説頡利曰今掠虜所得皆入國人於可汗何有
不如復修和親坐受金帛又皆入可汗府庫孰與棄積
[010-5b]
年之歡而結子孫無窮之怨乎頡利引兵還蓋言中其
實利害切於其身故能以言語囘鷙悍也富韓公慶厯
和議世傳援此意為説虜遂就和然韓公前後語錄皆
不載此語不知説者本何書予嘗辨之
   便道之官
漢蕭望之自御史大夫為太子太傅望之所任新舊官
俱在朝著而曰便道之官何也按漢官舊儀載御史大
夫初拜䇿曰惟五鳯三年正月乙巳御史大夫之官皇
[010-6a]
帝延登親詔之曰云云据此即是入見延登而後之官
者是其常也今望之自大夫為太子太傅許不入謝徑
徃受任故曰便道也便道云者猶曰即行不得入見也
   春夏行刑
古者春夏不行刑曰惡與天之生長相拂也然或罪狀
已白停刑以待秋冬於事情殊不便然世人習見日久
王莽地皇元年以出軍故春夏斬人都市百姓震懼則
以驟見而駭非莽也罪今且勿問其事出於何人軍師
[010-6b]
所向呼吸成敗若乏興逗撓得待秋冬而誅乎以此知
天下事駭衆者難以强也
   貴粟
漢文景勸農之詔曰黄金珠玊飢不可食寒不可衣時
平歲豐未知此語深切事情也唐兵圍王世充洛陽城
中絹一疋直粟三升服飾珍玩賤如土芥讀史至此始
知文景生為帝子而自知民生要物真賢聖也唐史載
貞觀四年斗米三四錢故行千里者不齎粮明皇天寶
[010-7a]
二載海内斗米率為錢十三青齊間斗米三錢道路列
肆具酒食以勞行人此孟子所謂菽粟如水火而民無
有不仁者也漢武隋煬輕農重邊竭國力招致逺方圖
為美觀而道設酒肉以示奢足當時已為他國所笑安
得以貞觀開元真富盛者示之乎
   官俸有傔錢
今外官給驛劵其色目有傔人有衙官本唐制也唐制
在官者給防閤仗身白直親事守當等人以供役使已
[010-7b]
乃敕身當是役者出錢代役數各有差開元二十四年
令百官防閤庶僕俸食雜用以月給之總稱月俸則始
以所入防閤白直等顧錢正供百官俸入也今其事日
逺而給劵者猶載其初色目多少之則
   殺一不辜
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仁者不為然牧野之戰血流漂杵
豈盡有罪者乎荀子曰凡誅非誅其百姓也誅其亂百
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賊也是亦賊也前徒倒戈攻于後
[010-8a]
以北非反攻也遁而相戕也至于知悔來歸則在所不
殺故曰弗迓克奔也
   馮商續史記
張湯傳賢注如淳曰班固目錄馮商長安人成帝時待
詔金馬門受詔續太史公書十餘篇顔師古曰劉歆七
略云商與孟栁俱待詔頗序列傳未足㑹病死然則史
記亦有馮商之文不獨褚先生也
   通侯
[010-8b]
漢高紀通侯諸將注言功徳通於王室非也本文為徹
侯徹之為言槩五等侯爵不分高下皆得稱為侯也其
後避武帝諱始改徹為通則安得通於王室之義漢又
有關内侯在二十等爵名之内為其不給食邑遂不在
侯數則知得入五等侯籍始通稱為侯也其後改為列
侯即是以其列於五等言之
   立講
舊講筵雖當講者亦坐仁宗富於春秋乃立侍便於
[010-9a]
指示遂為故事吕氏家/塾廣記
   唐李賢注令鮮水誤
叚紀明傳追東羌至令鮮水上李賢注令鮮水名今在
甘州張掖縣界一名合黎水一名羌谷水此説非也在
張掖者名鮮水趙充國所謂治湟陿以西橋令可至鮮
水上者是也今此紀明所追東羌乃在上郡其下言追
及靈武谷可見也
   史記語為漢書所更
[010-9b]
史劉敬傳諸侯初起時非齊諸田楚昭屈景莫能與漢
曰非齊諸田楚昭屈景莫與史陸賈傳一歳中徃來過
他客率不過再三過數見不鮮毋久溷公為也漢數擊
鮮毋久溷女為也
   水經不純桑欽書
河水右瀆東北逕長樂郡武疆縣故城東酈曰長樂故
信都也晉太康五年改從今名按杜佑以欽所紀有後
漢和帝時地名疑其人出和帝以後今此既改信都從
[010-10a]
長樂則晉太康間事也議者以為後人誤以酈注加之
本文然此所訂正信都改為長樂乃酈所注則不得謂
為以酈注而入之經
   菑縣
史稱漢武帝菑縣至章帝惡其聲與災近改為考城今
按靳歙傳擊邢説軍菑南破之則高帝時已為菑縣矣
豈班固追書乎
   秦穆公以人從死
[010-10b]
古今罪秦穆公以人從死非也此自其國俗嘗有願徇
者而三良亦在願中耳田横死其二臣亦穿冡以從是
時横已失國豈能强之使徇乎詩曰如可贖兮人百其
身者傷其自欲從徇不可救止更代也恐非穆公遺命
使然也秦獻公元年下令止從死者然則自穆公以至
康共其國俗既以願徇為義國亦不立法禁故獻公既
葬出子知非令典始以國法絶之
   以絹準贓
[010-11a]
古者金作贖刑或百鍰五十鍰皆差其坐罪輕重聽贖
至漢世又以金價計贓故其謂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
者是也自唐至今計贓例皆以絹始自北齊高叡等為
武成定律變古贖金之制使以中絹代至唐世定令贖
罪雖得用銅而計贓則遂用絹價其制以犯罪之處中
絹為估至開元十六年敕定為五百五十則用絹贖罪
雖始於北齊而用絹直計贓則始於唐也穆王訓夏贖
刑以鍰配罪孔頴達言入黄銅二十兩為一鍰也漢言
[010-11b]
罰金幾兩黄金也則唐世用銅有本也
   税不可合其名為一
崔琳為三司使議者患民税多目吏得為姦故除其名
合以為一公以謂合而没其名一時之便後有興利之
臣必更增之議者不能奪歐文/琳碑
   少艾
孟子曰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
妻子趙岐曰艾美好也世因其語遂以少艾為少好之
[010-12a]
女也徧思經傳絶無有以艾為好之文或曰艾古女字
也傳久而訛離析其體則女轉為艾此説似有理而孟
子之書不經焚毁歴世諸儒無有以疑改易其本用之
字者記在三館汪少監聖錫言衢有士子陳其所見求
質於汪曰少當讀為少長則習騎射之少艾當為乂則
不勞曲説而義自明矣信哉斯言也凡古書言懲艾之
艾皆音刪艾即刪也懲艾云者懲絶之也詩曰峙乃錢
鎛奄觀銍艾亦以刈讀是其證也慕少艾云者知好色
[010-12b]
則慕差減於孺慕之時矣至有妻而慕妻子則所謂孝
衰於親之時不止於稍艾而已也此之為艾亦衰減之
意也
 
 
 
 
 攷古編卷十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