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廣西通志 > 卷九十六
[097-1a]
  欽定四庫全書

  廣西通志卷九十六

  諸蠻

  安南附紀

  安南國即古交阯書云宅南交王制南方曰蠻雕
題交阯有不火食者矣漢初為南越地武帝置交
阯郡獻帝建安中改交州晉宋齊梁隋並因之唐
改安南都䕶府安南之名始此其地東距海西抵雲南老
[097-1b]
撾宣慰司南抵占城北抵廣西思明憑祥凡置十
有二州山則佛跡勾漏江則龍門海潮而富良最
大夷獠雜處性輕悍以富為雄役屬貧弱其産多
魚鹽珠璣瑇瑁田膏腴一歳再熟女工機杼垂髮
文身好席坐盤足見尊貴膝行三拜為禮唐以後
頗襲中國冠帶尚文學設選舉其録科以六藝分
校醫卜方伎伶人之屬皆典職焉唐亡莫能綂一
梁貞明中土豪曲承美納欵於末帝得授節度使
[097-2a]
時南漢擅命嶺表伐承美執之併其地後為愛州
刺史楊延藝所據牙將呉昌岌復奪之傳其弟昌
文昌文死諸將爭立十二州大亂驩州刺史丁部
領率兵靖亂交人德之立為交州帥號大勝王署
其子璉為節度使宋太祖開寳初璉聞南漢平遣
使奉表内附命充安南都䕶八年入貢方物詔封
交阯郡王而交南遂棄為徼外矣璉死弟璿嗣尚
幼以大校黎桓輔政桓刦遷璿于别第尋廢之丁氏
[097-2b]
傳世共十一年
太平興國初詔討安南桓上表言臣本蠻
酋寄命節旄璿有童心將墜堂構吏民屬臣用安
夷落拒而不受恐滋亂階今已權總軍府事請便
晉秩得備外藩上寢其奏不報王師既下分水陸
兩軍並進桓詐降誘戰前軍侯仁寳戰敗死之轉
運使許仲宣上其事遂班師已而桓畏復討乃貢
方物謝罪上以道遠難征因而撫焉淳化中詔加
桓檢校太保宋使至桓郊迎勒馬側身問皇帝無
[097-3a]
恙受詔不拜張筵衣赭衣珠冠自歌行酒莫曉其
辭酒酣跣足持竿標魚毎中一魚左右輒叫譟躍
舞以示箕踞不臣也嘗令人扛大蛇長數丈饋使
館又羈二虎以獻宋使皆却不受還報天子具言
航海入交夷動經歳月冒涉風濤多染癘疫且其
地炎蒸雖當嚴冬猶揮汗如雨注云至道元年交
人殺人挈其族屬數十人亡命投如昔鎭鎭將納
之桓怒縱海賊冦欽州上遣李若拙齎詔以玉帶
[097-3b]
賜桓桓詞驁慢若拙稍以禮詘之乃稱謝願約勒
所部毋擾邊眞宗景德七年桓卒子龍鉞嗣為弟
龍廷所弑其從兄明䕶率衆千人奔亷州乞討上
曰幸亂而伐喪不可令厚給資糧慰遣之四年龍
廷入貢遂得襲封龍廷年二十六殘暴國人不附
大校李公藴廢龍廷自立黎桓傳世凡二十年遣使奉貢上
以蠻獠不足責遂用桓故事封公藴交阯王公藴
卒子德政嗣德政卒子日尊嗣仁宗嘉祐四年日
[097-4a]
尊冦欽州五年冦邕州詔安撫使余靖討之日尊
上表待罪熈寧二年日尊表言占城國久闕貢臣
當親帥兵徃討無何虜其王遂僭稱大越皇帝追
尊公藴為太祖髙皇帝改元寳象又改神武日尊
卒子乾德嗣熈寧八年入冦陷欽亷二州詔招討
使郭逵討之官兵八萬疫死者什六僅得四州一
縣而還乾德乞修貢職去帝號還所掠州縣朝廷
以其僻在海隅不復較也乾德死子陽煥嗣陽煥
[097-4b]
死子天祚嗣孝宗淳熙元年進封天祚為安南國
王自是安南始以名國天祚卒子龍□嗣龍□卒
子昊旵嗣昊旵卒無子其女昭聖主國事尋避位
於夫陳日照李氏傳八世共二百二十二年理宗淳祐二年詔封
日照為安南國王日照表請世襲傳位其子光昺
詔以日照為太王而光昺紹封元世祖平雲南遣
烏蘭哈達取交阯先以二使者徃諭不返既而兵
抵安南日照竄海島得前所遣使者于獄中因屠
[097-5a]
其城兵留九日疫作乃班師日照奉表請如宋故
事賜封爵又乞三年一貢皆許之至元中帝方征
占城乃諭以六事一親朝覲二遣子入侍三編徭
役四助軍旅五輸糧饟六置達嚕噶齊以綂之光
昺言小國服順天朝干戈戢而不用士卒歸為民
丁示無他圖未敢徵發至於地勢瀕海五穀鮮少
常貢之外末由輸輓又微臣稟氣衰老常攖疾病
藐爾諸孤不耐水土必使遠赴天庭道路艱難徒
[097-5b]
暴白骨且天朝既已愛䕶褒矜寵之王爵而又使
達嚕噶齊監臨之豈不貽笑於四國乎伏惟收回
成命率厥舊典豈微臣之幸抑一國生靈之幸也
於是六事俱不奉詔光昺卒子日烜不請命自立
世祖召之稱疾不朝遣其叔遺愛代覲世祖怒封
遺愛為王以兵千人送之就國安南不納遺愛懼
亡去二十一年冬命鎭南王托歡平章阿爾哈雅
征之日烜拒敵潰走僭號大越皇帝傳位其子日
[097-6a]
燇自稱太上皇托歡等兵入安南日烜空其國航
海而遁盛夏霖潦暴漲仍議班師二十三年日烜
弟益稷率其妻子官屬來降又封益稷為安南王
命托歡等率兵平定其國日烜及其子復走入海
追襲不知所之乆之糧盡乃挾益稷還而日烜分
兵三十餘萬出女兒關以遏歸師托歡等偵知間
道歸國日烜遣使謝罪㝷卒子日燇奉表入貢詔
諭入朝宥其前罪日燇不聽朝議大舉會世祖崩
[097-6b]
成宗即位日燇遣使上表慰國哀並獻方物乃罷
征至大泰定間其世子日㷃日爌遣使奉表來朝
終元世率歲歲貢獻不絶明太祖定鼎日煃奉表
貢未及冊封而卒詔封其子日熞為安南國王居
頃之其伯叔明逼死日熞自立遣使奉表貢禮部
主客曾魯曰前王乃日熞今曰叔明何也詰使者
得其實上聞却其貢不受七年叔明奉表謝罪請
以日熞弟日煓嗣立而已居攝日煓卒弟日煒嗣
[097-7a]
二十一年叔明卒大校黎季犛幽其主日煒旋弑
之而立叔明子日焜明年弑日焜而立其子顒未
幾弑顒而立其幼子□立七日又弑之乃大殺陳
氏宗室陳氏傳十二世共一百七十年季犛更姓名曰胡一元子
蒼更名自謂舜裔胡公後改國號曰虞改元元
聖成祖永樂二年詐為日焜表上言無子陳氏嗣
絶甥胡為衆所推乞署國事許之俄而老撾宣
慰司奏陳天平避國亂來奔召見具言季犛簒弑
[097-7b]
狀上憐之賜居第日給食飲會安南使至上出天
平示之使者識其故王孫也拜伏泣下上乃遣使
齎敕責諭迎天平復國不則舉兵加誅佯聽
請迎還乃命左右副都督黄中吕毅帥師送天平
歸國将至芹站道險伏發刦天平格殺之報聞上
大怒四年七月命成國公朱能為征蠻將軍新成
侯張輔西平侯沐晟都督柳升等為副尚書黄福
為㕘贊將兵分道並進朱能病卒以輔佩其印師
[097-8a]
至雞陵闗會戰大破之又自江口造舟以進敗賊
於嘉林江連克東都西都賊焚宫室倉庫而遁輔
兵所過秋毫無犯傳檄輯撫於是三江宣洮等州
縣皆望風降師次富良江賊以海舟横截江中立
柵抗拒輔乘柵未備躬督將士力戰賊不能支前
軍柳升以舟師遮擊賊大敗乘勝長驅得船數百
艘復引兵出海口生擒黎季犛父子及偽柱國胡
杜等黎氏支屬俘獲無餘安南悉平先是輔等受
[097-8b]
命時令求立陳氏後至是官吏耆老數千人詣軍
門言陳氏子孫黎賊殺戮已盡願復古郡縣輔具
疏聞上從其請乃置交阯三司以吕毅黄中掌都
指揮使黄福兼布政按察司事置交州北江諒江
三江太原宣化建平新安建昌奉化清化鎭蠻諒
山新平義安順化新華等十七府綂四十七州一
百五十四縣衛十所十三又於交廣分界立温衛
及隘留二守禦所軍𨽻廣西民屬交阯以相制馭
[097-9a]
六年春班師上以秦漢以來之土宇陷於外夷者
四百四十六年一旦復入版圖布告天下羣臣奉
表稱賀輔等班師各進級賞賚有差是年安南殘
黨簡定糾衆作亂偽稱日南王朝命沐晟從雲南
征之戰於生厥河敗績廷議謂非輔不可七年命
輔會兵徃勦時簡定僭稱上皇更立陳季擴謂為
陳氏之後輔躬督戰艦進兵慈廉等州大破之生
擒賊首簡定而陳季擴率衆乞降明年輔班師未
[097-9b]
幾季擴復嘯聚詔授輔前印徃討賊聞輔至壘石
塞海口集鉅木立砦以抗輔督兵起石通舟攻拔
賊堡搜山得伏賊盡斬之賊遁匿海島輔率舟師
衝洋徑抵其穴賊大駭曰天兵飛來也悉潰走更
驅巨象數十為前敵我軍望之皆却輔乃上馬以
鞭麾將士有後者斬引弓射落一象奴再發中象
鼻諸將賈勇而前飛鏃如雨象叫譟退奔乘勝逐
北賊自相蹂踐死者不可勝數於是季擴及妻子
[097-10a]
皆就擒時十一年冬也十三年命輔以征蠻大將
軍鎭交阯十五年徴還以豐城侯李彬代輔中官
馬騏監之騏貪黷誅求吏民不勝其毒反者四起
十六年交阯清化府俄樂縣土巡檢黎利叛自稱
平定大王彬帥師討之不克叅政馮貴侯保分路
𠞰捕皆没於賊仁宗即位命榮昌伯陳智代彬而
遣中官山壽徃諭黎利赦其罪以為清化知府不
從都司方政與利戰敗指揮伍雲死焉智等進兵
[097-10b]
至茶籠復敗績知府岑彭死之宣宗宣德元年智
免官更以成山侯王通討交阯尚書陳洽為㕘謀
通不聽洽處置師至寧橋伏發戰敗洽亦死通奏
黎利猖獗是時張輔以病予告乃遣沐晟柳升復
徃討賊保定伯梁銘右都督崔聚副之以尚書李
慶郎中史安陳鏞㕘贊軍務晟將水軍升將陸軍
分路並進詔黄福仍掌布按二司事二年黎利攻
陷昌江城知府劉子輔守將李任中官馮智等俱
[097-11a]
死之賊聞王師且至列柵拒守升督兵連破數砦
直抵鎭夷闗頗輕敵有驕色李慶曰夫諸蠻之性
輕合而易散合則可攻散則難於跡捕吾大兵壓
境而賊柵甫集固且立拔獨闗右諸山紆鬱幽險
吾虞其有伏也升曰不然夫猫之擊鼠也不窮其
伏而乘其出吾從大將軍輔征蠻披荆棘櫛沐風
雨者數矣覘賊情勢百變而莫知端倪及其既潰
窮追更無噍類此擊䑕之謂也今賊巢新破未有
[097-11b]
所依乘勝摧靡間不容髮何懼為乃自將前軍獨
與百餘騎先馳令軍中曰詰旦來㑹慶退語安鏞
等曰吾見其徃而不返也越宿慶發病死是夕升
至倒馬坡迷失道渡橋橋折皆墮泥淖中賊兵四
起升身中數十創遂死黎明後隊進援不知升處
皆亂已而聞升已殁副軍崔聚急引兵西抵昌江
賊驅大象而前直奔聚軍軍潰聚被擒不屈亦死
安鏞皆自殺是時沐晟師次水尾造舟分哨而進
[097-12a]
江流漲阻不得渡梁銘亦病卒於是陸軍二萬四
千人盡没西平禄欽等州及四峒皆陷於安南先
是黎利遺書與王通請和詐言求立陳氏後罷兵
通以其書達升升不啟封遣使馳奏行在鴻臚寺
進黎利書上發視之稱故安南國王嫡孫臣陳暠
昧死上言陳氏安南勳戚受命封藩自宋以來修
貢不懈十有餘世矣遭被亂賊夷為俘虜天朝伐
罪弔民憐其無主代之置吏伏自臣竄身老撾葢
[097-12b]
二十年丘墓所依時繫心腑故國耆老戀臣殷切
乞循太宗皇帝繼絶之明詔使陳氏滅而復續以
謐邉境先臣之靈中國要荒實圖賴之上以示羣
臣少保張輔曰太宗經畧數年得此土一旦棄之
無名徒以示弱且此表出黎利之譎當益發兵誅
此賊耳宰相楊士竒曰求立陳氏後者太宗初心
也求之不得乃郡縣其地故叛亂相㝷今陳氏既
有後因其請立以息吾衆何謂無名漢棄珠崖前
[097-13a]
史榮之安在示弱乎上曰士奇言是皇祖言朕亦
聞之乃諭罷兵召沐晟黄福及所遣官吏將士皆
還三年王通山壽等至京下廷鞫與馬騏俱論死
籍其家赦交阯令具陳氏嫡屬以聞利遣使上表
言陳暠病死陳氏絶國人推利守國以俟朝命朝
廷始覺其詐然不欲興師詔切責之明年利奉表
謝罪貢方物乃赦利權署國事八年利死子麟嗣
英宗正綂元年遣使入賀詔封麟安南國王七年
[097-13b]
麟死子濬嗣天順三年濬為庶兄琮所弑國人誅
之而立濬弟灝灝死子暉嗣暉死子敬嗣敬死弟
誼嗣誼為母戚阮种所弑國人復誅之而立灝庶
子晭晭暗懦羣下專政多殘暴社堂燒香官程嵩
詭名陳暠作亂弑晭自立晭有臣曰莫登庸者少
業漁嘗夢入龍宫服衮冕以膂力徵為禁林衛士
晭之死也登庸恥之乃詐降暠而與大臣阮宏裕
等謀攻暠暠敗走更立黎氏庶孽黎譓譓甫十歲
[097-14a]
政柄一歸登庸乆之登庸偽加九錫稱鎭國公嘉
靖元年自稱安興王謀廢譓不果譓懼出奔清華
依其母戚鄭氏㝷卒登庸更立譓弟懬五年奉表
請封懬為安南王未㡬逼懬禪位遂簒之㝷弑懬
黎利傳十世一百一十年遂僭號大越皇帝改元明德分所部
為十三路各置布按二司以擬中國九年登庸禪
位其子方瀛偽稱太上皇十五年黎氏舊臣鄭惟
僚泛海至京奏登庸僭逆事言黎譓尚有子曰黎
[097-14b]
寧當立請興師討賊上命兩廣督臣潘旦覈其實
旦言黎莫二氏皆簒逆之賊欲假天朝名號以為
之主只宜靜以觀其變可也時上方鋭意用兵乃
召旦還以侍郎蔡經代之十六年冬命咸寧侯仇
鸞兵部尚書毛伯温調兵便宜勦撫十七年蔡經
奏曰安南之役宜六道並進以一年計用兵三十
萬器甲七十三萬金餉倍之今討賊以繼絶為名
而黎氏之裔真偽莫别豈惟彼國人心渙不可收
[097-15a]
即勞逸之形似亦宜審處矣亷州知府張岳亦言
安南情形可以計降未可遽以兵力取也疏入皆
不報經問岳曰空言罷兵無以塞明詔奈何岳曰
必令登庸納地貶號匍伏詣闕聽上處分經曰如
此能令登庸聽乎岳曰是可傳檄而致也於是經
以兵事屬岳仇鸞毛伯温既至岳持前議而叅政
翁萬達諸所策皆如岳言伯温善之十九年秋方
瀛死登庸乃立其孫福海遣使自列伯温等乃馳
[097-15b]
檄諭登庸父子宜束身來投待以不死若復執迷
終為大戮且文皇之烈在其愼處之更諭其國人
有能擒斬登庸父子自上公以下賞格有差九月
仇鸞伯温帥師抵南寧將入闗登庸大懼請以十
一月詣鎭南闗降萬達等乃於闗内築昭德臺置
黄幄開幕府登庸率其從子文明及臣耆士庶候
闗外乃開闗登庸褫衣跣足繫組持降書北嚮跪
岳為解組受其書乃頓首謝姑令戴罪還恭聽處
[097-16a]
置而遣指揮王良輔送文明赴京奏曰安南自漢
晉雖稱内附然夷俗瘴鄉終不宜中國大率數歲
一亂又必數歲而後定昔張輔以十餘年勞費創
置郡縣叛者相繼卒歸於夷此明驗也㕘酌前世
利害莫若外而不内如以登庸負罪未宜受爵其
孫福海似可原宥别與以都統總管如漢唐故事
所謂以夷治夷者也至黎寧雖稱黎氏裔或又以
為阮塗子或以為鄭氏詐俱難慿信念修貢已乆
[097-16b]
若遺裔尚存查勘得實仍令於漆馬江居住量給
土田不致失所惟聖明裁察登庸亦上表謝罪從
之乃降安南國為安南都綂使司以莫登庸為安
南國都統使改所置十三路俱為宣慰司飭守臣
勘訪黎氏後乃授黎寧以清華府使承宗祀制下
登庸已死授其孫福海如敕命二十年班師各陞
賞有差二十五年福海卒子宏瀷嗣穆宗隆慶中
宏瀷卒子茂洽嗣初黎寧之授清華也雖居一隅
[097-17a]
而黨類實繁寧死其臣鄭檢立其子黎寵寵死無
子更立其宗人黎維邦維邦死子維潭襲神宗萬
厯二十年維潭與其臣鄭松謀攻殺莫茂洽復徙
居安南莫氏傳國五世共六十四年茂洽之子曰敬恭出奔高
平遣使告急督臣陳大科上言蠻夷易姓如奕棋
然不當以彼之叛服為順逆而當以彼之叛我服
我為順逆黎維潭將恢復是圖而莫茂洽者固職
方之貢臣也安得不請於朝然肆戮竊謂黎氏
[097-17b]
擅興之罪不可不問莫氏孑遺之緒不可不存儻
維潭泥首乞命如登庸故事然後姑示優容而撫
茂洽之裔割以一州比諸漆馬江不翦其祀如是
處置似乎差宜惟陛下裁之上集廷議皆如大科
言未㡬維潭叩闗繫組請降詔以維潭為安南都
綂使而授莫敬恭為高平令維潭死子維新嗣維
新死子維祺嗣柄由鄭氏不入貢者十數年

  國朝既平兩粤順治十七年春高平令莫敬耀納欵
[097-18a]
具表言臣祖莫登庸前明嘉靖間受封安南都綂
使黎氏殘黨鄭惟僚倡亂更求别族之子偽名黎
寧佔據清華府萬厯中惟僚之孫鄭松復攻殺臣
祖茂洽奪其敕印併有安南䝉故明撫臣安揷臣
祖敬恭於高平伏惟

  盛朝興滅繼絶乞仍錫前封願効貢職於是廣西廵
撫于時躍以敬耀率先向化且欲為黎氏勸請封
敬耀為安南都綂使疏聞報可敬耀死子元清襲
[097-18b]
已而黎維祺死子維禔聞高平莫氏已内附亦遣
使納欵康熈二年復貢方物

  朝廷頒賞有差維禔死康熈三年

  欽差國史院編修呉光禮部司務朱志逺弔祭維禔
其子維禧援例請封五年春遣侍讀程芳朝郎中
張易賁賫敕印冊封黎維禧為安南國王是年奏
請六年兩貢許之永著為例六年秋維禧既封王
爵發兵攻髙平元清敗績率其妻子族屬數百人
[097-19a]
奔皈朝皈朝滇界也七年正月始聞於

  朝兩廣督撫提鎭諸臣皆以黎氏擅兵宜加誅討

  上不許遣侍讀李仙根主事楊兆傑徃諭維禧令以高
平地歸元清而諭元清將高平府地界及散亡家
屬數目列册報聞既而二使臣抵安南維禧不肯
奉詔使臣反覆開諭相持四十餘日乃遵

  㫖僅以高平之上琅下琅石林廣淵四州退還明年維
禧復發兵戍高平元清赴廣西告變時將軍線國
[097-19b]
安副都綂王永年提督馬雄議調兵請討維禧懼
乃撤戍十年維禧死弟維䘺嗣十二年遣陪臣來
告哀㑹呉三桂反維䘺復與其臣鄭檍攻高平元
清不支與子敬光敬□等挈家奔泗城於是黎氏
盡有高平之地十四年維䘺死弟維正嗣十九年
大兵㑹勦雲南時莫元清已死其子敬光等與泗
城土官岑繼祿為嚮導二十年雲南平

  上命將莫敬光及所從家屬送歸其國安揷毋致殘害
[097-20a]
二十一年廵撫郝浴遣通判王國正張士貢守備
李芝蘭等送莫氏歸國敬光懼不敢歸未至闗自
殺敬□亦脱身亡走其家屬凡三百餘人至安南
維正悉殺之二十二年六月

  欽差侍讀鄔黑郎中周燦弔祭維䘺又遣侍讀明圖
等冊封維正為安南國王

  上以維正不從呉逆

  御書忠孝守邦四字賜之二十四年維正遣陪臣入謝

[097-20b]
  明年納貢二十八年禮部遵

  㫖移咨廣西勘問安南以莫敬□事維正具表乞廣西
廵撫王啟元代奏言莫敬□等妄稱二王三王通
結呉三桂殘黨侵掠國内諸州等語大抵事多誣
罔曲為諉罪三十年維正遣陪臣奉貢復齎奏本
申辨莫敬晭敬□事自是而後六年兩貢如期不
懈五十五年維正卒子維祹嗣來告哀請遣陪臣
入京陳奏奉

[097-21a]
  㫖黎維祹既請遣人陳奏應如其所請准其遣陪臣赴

  京陳奏可也五十八年三月

  欽差内閣中書鄧廷喆編修成文弔祭維正並冊封
維祹為安南國王節舊志叅唐宋元明諸史

  舊志論曰昔漢武帝西征大宛入牂牁夜郎南平
甌閩暨粤東西以其餘力定交阯九眞日南三郡
如反掌然何其烈哉元混一區宇以宇内之全力
不能下一安南何也漢以文告而元以兵威也余
[097-21b]
觀漢武時樓船下瀬之師未嘗渡富良也龍編諒
山之域不以煩戍卒也禮所謂修其政不易其俗
者殆庶㡬乎光武能閉西域之闗而不能忘徵側
之叛雖銅柱標名千古爛然而海徼之役實始作
俑葢即建武之功已不可方於元鼎而元無論矣
明初兩鋤南交擒其罪人而郡縣置之豈不稱烈
然旋平旋叛則非勝之難也乃守之難也迨宣宗
時覆軍殺將徒潤野草帑餉不繼海内為虛欲不
[097-22a]
息兵勢不可得而議者以三楊棄安南為失策豈
知老成碩畫固未易為少年喜功者道歟正嘉中
黎莫搆隙爭欲得中國之典為重而中國亦察其
情隨宜處置要之羈縻勿絶固亦無損國體傳曰
上者因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西京之時
寛其文網而因其習俗故其民安東京之時導以
禮法而恐以兵威故其民疑至漢之季而吏病民
民亦病吏㡬於不可收拾唐宋而後又有甚焉墨
[097-22b]
吏利其山澤之貲以安南為奇貨赭山而冶竭澤
而漁虎狼之性急則反噬而邉臣樂以功名自樹
今日募兵明日轉餉馘首未聞而捉衿肘見其效
亦可睹矣夫漢置交州為刺史者一為郡守者二
邑令不過數人明則列為三司分為十七郡州縣
且以百計而又鎭以中官豈非委片臠於郊衢呼
羣獓而助之鬬者耶聞之掌故若㕘政馮貴已有
墨聲而中官馬騏尤甚初政若斯後將安極宜乎
[097-23a]
交人之屢叛也昔合浦郡多墨吏珠移之交孟嘗
為郡去珠復還安能盡得若人布之南交令夷人
不敢輕中夏哉

  李仙根曰交阯即安南即交州即日南西北自交
岡來故曰交阯東北界廣西東界廣東西界雲南
西南界老撾即古哀牢南揷入大海中通占城秦
漢時皆郡縣也黎氏王國在富良江西後三峯山
左鞍子山右傘圓山揷入雲霄富良江左右纒抱
[097-23b]
前入大海亦南荒一都㑹也所屬有十三道五十
二府二百一十九州縣都綂莫氏惟高平一府四
州在北隅之東俱無城郭其人被髮以香蠟梳之
故不散跣足足無塵滓以地皆浄沙也男女衣皆
大領無分别無帬庫女有無褶圍帬其王與官或
時冠帶鞾韈然非其好也稱其貴人曰翁茶翁茶
者大官也其牛羊猪燒去毛即割而食之只有燒
酒時刻喫㯽榔惟睡夢方停嚼耳每用藥物塗其
[097-24a]
齒黑而有光見人齒白者反笑之惟王宫用黄瓦
官民不敢用瓦以草苫楹棟以竹房檐髙四尺許
門髙不過三尺俛首折腰乃得出入即王殿檐髙
不過丈許其屋外多種刺竹甘蕉椰子諸樹其果
四時長生無定其氣候常煖其土産惟稻無二麥
有布最纎輕有蠶桑綿綢曰交兌素絹如畫絹濶
二尺多榕樹甘橘有波羅蜜果如南𤓰味㣲甜中
有子如刀豆子皆可食其象牙香藥綿花胡椒茴
[097-24b]
香醬醋等物皆自外來者無棹椅特為使臣造二
公座甚髙大其宴棹圓彩金漆髙可尺許絃似花
瓣其文字與中土同另作數十字多加土傍與使
臣徃復文書不用也臨賀公館在富良江之東去
國二十里許以竹為牆每天使至一次則加竹一
重其風俗淫蕩無恥洗浴便溺男女裸體徃來坐
立不相迴避雖貴家亦然其豪家稍有床褥平民
則無貴者以網為篼兩人擡之大貴者有轎似車
[097-25a]
上轎盤脚坐或用八人四人擡之最可笑者其王
傘扇轎夫全體俱露止用一股青布纒腰從尻下
裹勒至臍雖寒天不著寸衣又皆形狀肥實名曰
好漢聞多係殺人援赦者其兵止穿大袖青衣一
件天暑即裸並無甲胄其器械尚銃藤牌鎗刀諸
物頗精於飾以之大用殆不足也頗讀書知文字
而好怪異無傳授不甚貫通尚巫鬼不奉二氏之
教以能強言者為功故根有四字評之曰愚曰疑
[097-25b]
曰詐曰傲愚則不認理疑則不信人言詐則其言
不可信傲則自謂無罪此四字如銅牆鐵壁牢不
可破也

  朝貢方物康熈十四年例

  每貢金香爐花瓶四副重二百零九兩銀盤一十
二口重六百九十一兩沉香九百六十兩速香二
千三百六十八兩降眞香三十株重二千四百觔
白木香五十件重一千觔中黑線香八千株白色
[097-26a]
土絹二百疋長四十尺犀角二十座每座一觔六
兩共二十七觔八兩象牙二十枝毎枝十九觔共
三百八十觔

  朝貢官從

  陪臣三員通事一員行人四員從人十三名
朝貢事宜

  欵貢之年分巡道預詳督撫檄傳該國王取入闗
限期國王乃遣使并通事領賫夾板公文投逓本
[097-26b]
道届期使臣將貢物運至坡壘驛龍憑闗守備探
實具報本道即移駐太平府料理委驗貢官帶銀
匠馳徃將貢物細驗秤明造冊呈道發示啟闗而
新太㕘將先領官兵至闗上擺列及把守各隘口
本道於啟闗三日前由太平府率南太兩府官同
至思明土府駐劄次日至受降城又次日至幕府
營由幕府營至闗十里是夜四更後發號鼓三通
各土司兵馬齊集先行䕶衛

[097-27a]
  龍亭前至昭德臺本道與府㕔大小官隨行至闗分
班拜謁

  龍亭行三跪九叩首禮畢本道委思明土府同知祭
闗門土神事畢龍憑闗守備稟領鎻鑰擂鼓放炮
唱開闗即發

  皇令旗二面出闗喚通事引夷使將恭進表文及貢
物捧進入闗叩謁

  龍亭其闗外夷從人並皆羅拜事畢本道與各官隨
[097-27b]


  龍亭旋陞昭德臺堂上公座各文武官謁畢次各土
官領目兵叩見次喚夷官叩謁乃開櫃驗明貢物
封訖面詢夷使倘有漢土棍徒指稱餽送索騙情
弊可即指實報名查究各夷使目共稱文武漢土
官員人役毫無指索南國草木咸霑露潤本道隨
即命南太二府取花幣並龍憑二州備牛酒先將
花幣犒賞入京進貢夷官次賞䕶貢物回國夷從
[097-28a]
又將牛酒犒勞夷官夷從與漢土官兵查進貢夷
官夷從共二十一員名正使陪臣一員賞鍍金銀
花一對重二兩大紅雲縀一端副使陪臣二員每
員各賞鍍金銀花一對重一兩六錢各大紅雲縀
一端通事官一員賞銀花一對重一兩二錢大紅
雲縀半端行人四名每名賞銀牌一面重八錢各
紅布一疋從人一十三名每名各賞銀牌一面重
五錢各紅布半疋以上所需花幣銀兩二年初貢
[097-28b]
時議以思明府思明州憑祥州上下凍州各捐助
以勷大典當時上下凍州思明州二土官各助粉
銀二十兩應折紋銀十兩共實銀二十兩而知府
又捐俸銀二十兩九錢今各土屬捐項俱免至犒賞夷官夷
從及各衙門人役漢土官兵人等牛隻酒米例龍
憑二州出辦龍州出二憑祥出一共牛四十隻酒
一百埕米三十石裁酌多寡賞賚明白其䕶貢之
夷官夷從受賞出闗歡頌而去仍擂鼓放炮唱開
[097-29a]
闗諭龍憑闗守備督令把闗門及各處隘口兵丁
愼加防守三日之後方撤隨將貢物表文夷官夷
從名數登記姓名轉報督撫並委押貢文武職官
各一員思明州河下登舟由水路徃其應用装載
貢船六隻乃思明土府思明州出辦送至崇善縣
逐程交替由廣西過楚乃抵京師若貢使歸國則
禮部題議差司賔序班伴送至廣西巡撫照例委
官伴送又委太平知府親詣啟闗驗放夷使回國
[097-29b]
仍照前接貢之例設立

  龍亭及致祭昭德臺闗門土神事畢龍憑闗守備領
鎖鑰唱開闗逐名㸃驗出闗取具文淵州夷官印
結收領繳府就即封闗具文通報督撫司道查考
附按典彚云永樂十四年五月英國公張輔言自
廣東欽州天津驛經猫兒港至涌淪佛淘從萬寧
縣抵交阯多由水道陸行止二百九十一里比邱
温故路近七驛甚便於徃來從之嶠南瑣記云粤
[097-30a]
西入安南有三路一路由憑祥州出鎭南闗一日
至文淵州一路由思明入邱温者過摩天嶺一日
至思陵州一路由龍州入一日至平西隘又紀要
云思明抵南闗百餘里南闗抵交州五百里惟諒
山至鬼門此百里山菁深險頗多溪澗稍勤跋涉
餘俱平坦大道可以方軌聯轡渡富良江之西即
為交州


[097-30b]








  廣西通志卷九十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