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寒山帚談 > 寒山帚談 卷上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寒山帚談卷上
            明 趙宧光 撰
  權輿一
帚談有權輿有了義權輿不嫌其淺易貴直而簡了義
不嫌其深尅貴婉而𤣥
文字古法子母相生集多成體不必構合而各自成像
故分合皆冝其法不𫝊要非中古可及世降而為篆曰
[001-1b]
大曰小曰繆從一法生負抱俯仰構結不離猶之地天
否泰隂陽溷合莫可分坼其法若存若亡亦非後世可
及再變而為徒𨽻縱逸為體波折為用體用相乖跳躑
飛動以過為徳而書道衰矣其法揣摸成體或得或失
三變而為真書偏側為體挑剔為用本來形義蕩然烏
有書道絶矣其法恣為妍媚舉世自好古今皆是也四
變而為稿草書就勢為體放逸為用取影忘真時露根
氐除是惡俗野狐名家者流未必無合道在宇宙無往
[001-2a]
不復書家習一忘多明大昧小是未握其機耳
書法毎云學書先學篆𨽻而後真草又云作字須略知
篆勢能使落筆不庸是故文字從規榘準繩中來原闕/
[001-3a]
 
 
 
 
 
 
縣箴戈拂挑剔出于栁葉倒䪥至于坿體搆結則十九
不用矣若辵之在闥走之在䞿寸之在寺韋之在圍或
[001-3b]
之在國必須就簡結束若仍用獨體之法便不是書俗
眼似媚難逃識者
一于真字无情一于草字無性一于篆乏流盼一于𨽻
失根據篆𨽻之于真草亦然
字之横直波折必有來歴書家漫然寫去未始不快雖
然終是糊人耳目因形得篆因篆得𨽻因𨽻得真行稿
草便是頂門上箴無所不達且易為力力簡功多莫此
為便不知者反視為難正是不得其道無門可入求是
[001-4a]
門者不必求人何代法書書法不洞開無隠乎人自不
求就此周行耳
真書不師篆古行草不師章分如人食粟衣絲而不知
蠶繭禾苖所出也晉唐名帖每有竒鉤怪引轉盼非常
之文未始不疑其闕誤及觀古跡宛然恍遇回視前日
都成夢幻
書法止言真書須粗知篆體余則以為豈惟真之取篆
即篆𨽻不得真草不成名家常謂一法不通儒者所恥
[001-4b]
若一體不通亦書家所恥也篆無𨽻法不得飛白無草
法不得古雅無斯法不得嚴肅一篆如此展轉可推但
篆之集美可以言粗若諸體法篆粗則浮淺蒙莊言毎
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時俗之書常逢顛躓者正以不知
篆法即知亦或粗耳
學法書必不可先學下品軌轍古人云法上僅中淺言之
也至其實際要知中由上出下由中來不師其師而師其
徒謬審矣愚極矣故凡學大篆必籀鼓小篆必斯碑古𨽻
[001-5a]
必鍾太尉行草必王右軍徒𨽻必歐虞諸公之書從此參
求古今名跡而後可真楷不取鍾王者小字無佳帖從唐
求晉不得巳耳非畫于唐也不得佳帖而漫然好古取其
敗處臨摹徒資識者一粲不從上來學者竟不自知
篆法常談鐵畫銀鉤畫易解鉤難明唐宋而下骨力柔弱
者此語蔽之也篆之宛轉處宜匀者無論矣其不必匀者
㑹須迭蕩頓挫始有筆意近見䥴工改而相配便不成觀
此意與行草過脈處著意于筆鋒之說相類然似是而非
[001-5b]
篆筆主到行草不必到篆是實體草是意興故不侔也
陽冰伯琦各自名家惜其骨俗時限之也陽冰可取處少
而去古近伯琦可取處多而去古逺近顧取少者珠玉在
側也逺顧取多者時媚繼出也故曰時限之也何謂近曰
圜何謂逺曰方篆法圜不法方以定二公優劣或謂三
代遺文世多有之未始以圜為法是不然論篆不論三
代三代何書乎古文非一法可定篆則中古一法而巳
今之俗人去真草𨽻書而外通溷稱篆此為可笑耳請
[001-6a]
别名號而後可與言實體不然夢中說夢何時醒乎
𨽻書以鍾元常為法盡閱漢碑博采唐𨽻游戲章草以
及國朝名家國朝𨽻書直接漢法未可輕也
徒𨽻書挑剔波折故不可廢然但作帶筆引鋒不可倚
為結構作用世俗不知致力于此便不是書名家作字
挑踢波折有無一致俗書則不然去此便覺闕欠一肢
者然是即奴書也世𫝊高祖皇帝憎國學門題額右贅
挑剔而罪中書郎以為塞我賢路命左右去之即未必
[001-6b]
果然果然則正合書法之妙天縱大聖言為師範俗人
不知巳矣以書名世者代不乏人都未及此何耶
真書挑剔多不如少少不如無至若内有字則外必渻
如門囗之類下有字則上必渻如木水之類即使帶筆
只宜行草真書務于潔淨精㣲省一筆一筆功省一曲
一曲功晉人斜拂上存古意下啟唐宋而下俗骨智者
見之益其智愚者見之増其愚好而知惡斯為善學
真書雖各有所取總之一門古今推鍾王二家二家無
[001-7a]
佳帖須閱後世趣步二家者以求二家閫奥而後可虞
得其正鋒歐得其結搆智永得其圓而體俗孟頫得其
活而骨柔仲温學而未成伯幾成而未至一皆病多于
藥勿中其毒
徒𨽻獨推鍾王須知二人不可及處元常骨力去古未
遠所以不失根原逸少韻度㑹逢其時所以得其遒邁
放真楷書必遵虞歐方為正法論麤跡虞得一筆法歐
得一字法語其妙則虞結在肺腑歐結在肢節大不侔
[001-7b]
也虞専内略外歐事外失内故俗眼左虞右歐正自不

今之徒𨽻書不特抑左揚右諸偏側為不典即上下半
體名家法書中十九上半居左下半偏右以為竒逸前
字如此後字改轍以為多能單畫必作波折衆畫必相
變更以為竒妙一畫兩端粗細異態一㸃首尾轉折逞
妍本來字義蔑如也如此作字可謂不真不正而乃通
稱之為真書正書加之美名謂之端楷義將何出惟徒
[001-8a]
𨽻之名為適宜法由分𨽻習成且以便俗
虞世南妙在正鋒而結構未妥歐陽詢妙在結構而鋒
鍔多側歐出于虞故得其貌如青藍失其髓同蒼素至
小歐書濫觴迺公者也
書法云不曰畫而曰勒者策起畫終勒有力量也余謂
此言尚未及指出要領凡執筆在手十九不能全直斜
倚于右坦向于後者皆是後人習俗之短不策而畫鋒
必向前不能全正策者為正鋒也為蔵鋒也所謂如鑽
[001-8b]
畫沙如屋漏痕是也此因病投藥不可謂正法李北海
米襄陽諸人用筆求正是以畫必擔子竪必挺胷此又
因藥成病賢者之過也好而知惡惡而知美三人我師
作字先後筆余有楷法貫珠詳于長箋百/七十六卷偶見唐宋諸
帖中作變字因更及之凡名家書分體合體各自成形
是以善書者十九可離可合其不可合者乃破體格也
變字從言從絲正法也上畫覆絲則破體也正法中起
言完而及絲無論矣破體亦言完及絲人不知也凡三
[001-9a]
結字必中完及傍如亦興等字之類變字則先㸃畫次
二次口次左糸次右糸攴仍為殿正破雖殊先後不異
若誤以為作言而先伸其上以竢兩糸補之者書法不
然也淺生常談用則不誤問則不知余則以為謂之不
知勢必有誤其不誤者偶中耳非所願聞也于不誤中
辨其有誤期在明此法不在明此字法明則字必明以
一字明多字一法明多法可也否則不特不知變字先
後之敘亦復不知言字離合失所之差一字渾則多字
[001-9b]
渾一法渾則多法渾矣
欲作署書先想一字體裁得所以至多字體裁得所然
後拈筆落中筆時即作全體想落左筆意在右落右筆
意在左上下同之
署書須覃思乃佳故雜念不得泛寫數十額中未免有
神遇然未可以為常也求書者未解乎此枉費紙筆㸃
汚軒居人自取之于我何有哉鮮于太常云僅免違命
之責云尒未必謙退乃實語者
[001-10a]
署額配合同結者無論矣異結者須于格外致思别出
一調方能如法此未可以言語盡須數四比量此特聊
及其糟粕
小楷不愧大字大字不愧署額始可與言書法行草不
離真楷真楷不離篆籀始可與言書學畫不可作㸃㸃
可以作畫故曰小楷不愧大字大字不愧署額宜挑剔
處可以省無挑剔處不可贅故曰行草不離真楷真楷
不離篆籀
[001-10b]
文字原流久矣名家作法頗多集美故是書家能事若
未有所得馳向多門徒滋識者訕誚不成書也㑹須甄
别認定趣向寓目皆師所謂多多益善非狂走者同年
而語也若渾渾從事東看則西南觀成北不成文矣俗
人之言不過曰真草𨽻篆自謂盡于此矣此大可笑真
書中一曰正書如歐虞顔以及後世姜蔣二沈之類一
曰楷書如右軍黄庭樂毅論東方贊之類一曰蠅頭書
如麻姑壇文氏文賦之類一曰署書如蒼龍白虎之類
[001-11a]
此法不𫝊而流落後世帶草則徐武功得之方正則官
家中祕郎得之然俗不堪齒矣一曰行楷如季直表丙
舍帖曹娥碑蘭亭帖之類已上五種世俗通謂之真書
天地懸絶
草書中亦曰行楷如二王諸帖之稍真者十當八九僧
懐仁等所集聖教興福孔廟碑之類唐人所稱入院體
者是也一曰行草如二王帖中稍縱體孫過庭書譜之
類皆是也一曰章草如章帝辰宿列張帖索靖出師表
[001-11b]
二王帖中章草法帖皆是也一曰稿草書或真或行或
草大小疏宻隨宜如顔平原坐位祭侄二帖是也一曰
狂草如張芝張旭懐素諸帖是也已上五種通稱草書
亦有分矣
𨽻書中一曰飛白篆法將變正側雜出燥潤相宣故曰
飛曰白後世失𫝊飛而不白者似𨽻白而不飛者似篆
皆飛白之流别也一曰分𨽻𨽻法初成十一蹈篆但用
筆背分與篆分途矣一曰漢𨽻如鍾元常諸帖之類此
[001-12a]
𨽻書之最也一曰唐𨽻視漢似古而體稍不雅然法度
實偹取裁可也一曰徒𨽻六朝諸碑文多作此字絶似
童子初執筆不成文者然時有古色披沙揀金往往見
寶不可盡廢近代𨽻書頗謂淳雅然皆倚真書為骨而
遙想漢法為之雖無徒𨽻之短然竝近于真書亦其流
也巳上五種通謂之隸意亦溷溷
古人興到作飛白書是以白而不飛者有之飛而不白
者有之書法云飛白不𫝊者謂不必𫝊可必不𫝊不可
[001-12b]
韋氏蕭氏有解于此惜各守其偏耳雖然二子可言者
非若求之驪黄而内之徒將字字求飛畫畫求白渾身
是假古意蕩然此正飛白不𫝊矣
作飛白書當有餘地無餘墨當有餘情無餘形
篆書之名尤為渾亂自周太史籀始立篆名秦相效作
謂之小篆因秦書通行遂但以籀稱大篆亦已贅矣何
乃無古無今槩呼作篆可怪也已籀而前但可以時代
名如古文夏書商書之類籀而後槩呼作篆可也何也
[001-13a]
籕斯為後人趨步指歸莫能出其圍範即不得徧討古
昔聊識其可摹者如左一曰古文始于象形迄于夏商
代非一人人非一體但可作文字未可合篇章也二曰
琱戈文彫蟲篆刻尚文之作多不可解亦難以下筆漢
章或稍一見之亦未甚一律也一曰籀篆詛楚文鍾鼎
識及嘯堂録以至楊氏書統所載及古篆諸韻取其合
于許氏所取作籀書者采焉一曰大篆石鼓文是也一
曰小篆繹山㑹稽諸碑是也從此流𫝊變而弱者一曰
[001-13b]
繆篆唐宋元諸人如李陽冰僧夢英以至我明程南雲
李東陽文氏父子諸人是也變而彊者一曰玉箸篆如
勝國周伯竒之類是也任筆成文者一曰飛白篆貌𨽻
骨雜用古今之法勉作草篆為器所使自我作之不得
不然也一曰刻符秦漢紅文印章用之其前此任字畧
章者璽書諸文皆是也一曰摹印漢白文印用之後此
章不攝字者六代而下皆是也巳上十種世俗通呼作
篆失之逺矣因俗解釋聊采二十五種有心此道取為
[001-14a]
法式思過半矣
學楷須先學圖字大口小口廣袤隨宜尌得是畫得是
轉得是折得是方合楷字如以一㸃當小尌一捺當小
畫又以一鉤一鏑當轉摺者皆市井小兒記帳體也何
以謂之楷乎楷者端正之稱其原雖出于徒𨽻至小楷
則又從粗入細返俗還雅故命之嘉名法具名中可以
想見
行書之帶筆乃其過脈處鋒勢與本文必有節奏其字
[001-14b]
始有骨力若其渾去不分者狂草則可不然敗筆也名
家作字但宁念本文其鋒勢引帶無意得之不知者先
已宁意引帶何暇分出本文是以渾渾失之逺矣即有
意分出意又雜亂臨放法書至有引帶諸字直臨本文
勿臨帶筆本文成熟帶筆自隨隨正文出自然節奏此
臨放要訣不可不知
學行草須審古人引勢來歴方得不謬若但依曲效直
不問創法所自勢必以譌𫝊譌一字字畫成花押數𫝊
[001-15a]
之後不知筆畫為何物求來歴如何不得于真求之篆
𨽻篆𨽻又異多從章草章草則雜用古文竒字如亓□
之類因古今通行不知其怪耳否則佳□不分左右一
致其可乎能解乎此方能理㑹粗識篆義之語
晉人行草不多引鋒前引則後必斷前斷則後可引一
字數斷者有之後世狂草渾身纒以絲索或連篇數字
不絶者謂之精練可耳不成雅道也淳化帖第六卷首
行蹈此失其偽可知至若懸鍼用之絶少後世妄書一
[001-15b]
篇數見者不特非法望之可憎
行草書中引筆作實而重用者偶然失所可也若本體
作引而輕拂者漫興敗筆矣未可也果能意到必無此
失世之皮相者去彼取此此何以故後失近乎輕清前
失入于重濁重濁乃書中大病如是取裁未為非是但
須甄别功過方為賞識
草書須剛柔相濟乃得佳直則剛曲則柔折則剛轉則
柔輕重捺筆則剛首尾匀裊則柔曲直轉折易見輕重
[001-16a]
首尾難知主客分明心手聴令矣字形實體主也顧瞻
引帶客也客過重可主過輕不可
懐素自敘妙在骨力是以人不可到若但取狂蕩真野
狐矣
學章草書多入粗俗險怪諸惡道然草書之所必由也
作草祖章便無苦氣挑剔最忌苦氣稍用章法此病自

書體流𫝊法非一代代非一人然徒擁其名而不見其
[001-16b]
形者衆也所可遵者常取十體欲箸其妙疏之下方詳/子
母原刻在長箋第九十六卷因/欲廢彼重録于此似為重出
一曰古文本來之形非古非今不必始亏于/渻何代襐其
形佀似/俗䢒逪錯/異成文世用者雖今亦存不用者雖古亦
略㫄旁/搜/竒形異狀必有所據始可下筆或金石糢
糊𫝊寫舛謬乃得以意正之雖未成書而篆從此出各
體具在不加强詥合/隨小大任方圜圓/非匠意為之後人
取其一文定為法度矯衆文而協同之始有篇章結構
[001-17a]
此文字之本原不可廢也
二曰古篆三代之書晛現/俗于金石銘識不能多有所攷
魖襐象/渻因篆而成形實襐因篆而廢形篆者𫝊也𫝊物
理㠯以/至無窮也歬此未始有篆其名其義至是始立
然/異體裁異同竹帛興革無法不具世或逑求/異鍾鼎于
一律則知大謬有坿附/非義而成文者有捨義而成文者
夏商延于襐形周末瀸漸/借于大篆今所取者謂之古篆
若琱戈文之類雖不盡出于聖人之手相當文晟盛/非
[001-17b]
時賞鑑家有謂蛟脚鵠頭定為夏書是矣軌度典麗
即未必古始斷非後及籀籀/譌由/俗來結構立惜不
多見有遺恨焉采其散/異晛彛器者録之聊葡備/異古法
云耳
三曰大篆石皷十章相𫝊史籀作宣王獵碣或謂秦穆
公時文雖無定據必非秦下可及即詞藻亦豈後世可
攷□漢/譌無篆則又去之更逺過此則益不能窺其門户
其周季書無疑纍代播遷剥蝕殆半後大為寶重世宔
[001-18a]
主/渻有以金闐填/借其文者為人剔金棄石或遭杵臼之戹
厄/譌或經修斲之異剥落之餘猶有不易者在信體結構
自成篇章小大正欹不律而詥至若鉤引紛□披/譌作輕
雲卷舒依倚磊落如危巖乍闕施/異用無定方立傍有
成法圜不致規方不致榘可摸者僅三百餘言賴歬人
釋文能補其缺遂為書家指歸
四曰小篆秦斯為古今宗匠一㸃一畫榘度不苟聿遒
聿轉冠冕渾成藏妍婧于墣/俗茂寄權巧于端莊乍宻
[001-18b]
乍疏或隠或顯負抱向背頫仰□承任其所之莫不中
律大篆□敦/渻而圜骨而逸小篆柔而方剛而和筋骨而
蔵端楷籀則簡摍縮/異斯乃舒盈書法至此無以加矣唐
李陽冰凝/緟得/贅大篆之圜而弱于骨䙷小篆之柔而緩
于筋後世莫不此而出各就偏長别立門户及野火
煨㶳燼/俗之後泰山繹碑可榻者二十餘言世有徐鉉摹
本而先秦之文僅存百一矣反為所掩也
五曰繆篆陽冰獨步縉雲廟碑可為槩代冠冕若謙卦
[001-19a]
强作遂入惡道其自許云李斯之後直至老夫因五百
年是絶響□人獨印章擅美而篆書無聞襍王襍霸
刀筆如之古篆𨽻真一皆采摘闐滿為式是其用心昔
人刻符填篆用于婚媾契書以革盜偽非漳淳/渻古之作

六曰竒篆采擇雜體就簡避繁趨逸去拙其本來之形
與夫纍代之制皆不泥也格借玉筯體間碧落情雜鐘
勢/俗分八分㸃畫以大篆為宗溊波/譌折以真草託□
[001-19b]
蹟/渻規榘繩墨終束于斯昔之文字因脚引垂/異今此竒
篆因引脚書法之變此大謬也所尚者簡絜飛動妍
態取容舉世尚竒去徦取此從兹而降好古之士銳其
而為懸鍼注其而為露縱其而為栁葉收其
而為倒䪥薤/俗頓而為科斗折而為蜩蟲蹲墨為芝英
枯筆為飛白龍蛇雲鳥轉宿偃波此其濫觴也而莫知
其所師昔存其名迹則莫攷效顰臆說書法外道翰
墨之戹
[001-20a]
七曰分𨽻八分□𨽻㪉合/渻而為之也篆籀相向成文分
𨽻背盭戾/異各分其波折左/非右/非其形結屈鉤連篆勢
有轉無折𨽻筆有折無轉分則兼之杜甫聫偁稱/異八分
小篆故知八分猶雜篆體後世因是以小篆為八分曲
說有以為損大篆十分之二為小篆者今按小篆茂宻
而大篆簡㑥易/借其謬不辨而明今隸宗匠鍾元常八分
之□省/渻便而真書之效古者古𨽻出于篆今𨽻依乎真
漢孔安國以𨽻冩籀謂之𨽻古唐明皇不喜古文凡不
[001-20b]
詥開元文字謂之野書于是後人䍐罕/譌覩歬前/非人之蹟
一變曰徒/同𨽻再變曰草𨽻人自為之無論也上不足
攷古下不詥時王聊㪉合/渻為一說分不駭族𨽻不蹈時
以續古今脈絡可耳嘫今之真書多有取是改作者若
分𨽻之波折真書變而為曲直若分𨽻之起伏真書變
而為撆拂鄭樵謂篆通𨽻僻篆巧𨽻拙真書則猶其流
之逾深也
八曰真書近代時書而國朝之所通行古文邈/俗逺小
[001-21a]
學不興無學者蹈俗忘本稍通者束義背時古今意義
恒同蹊徑每異譬之三代文不䙷與秦漢詥漢魏詩不
得與近體合佛老莊騷餖飣入公車掌故家語為知
者噴飯今擬古詞肖而不奪此學彼行似而莫迻移/異
王之制何得已巳/譌見妄為變更若用古體作今書不堪
眩世足自惑不特義不可行而埶亦難達但俗書之
最謬者與夫世俗之固加偏傍者所當正耳一㠯以/俗
俗一以革古而悉協于時中真書是也
[001-21b]
九曰草書起于□國天下有事急就為之或起草它他/俗
簡嘫後正書皆不暇致詳而作漢人遂以名家杜度鍾
張飛颺俊逸其圜轉得于篆籀波折得于分𨽻簡而有
合不大相離上古結繩而治刻契而與丶拄/俗識而尣别/借
剖竹而官粗蹟之于文故無足重奚以草之去古為異
乎故文以達詞詞以達志草書雖去古而可達古文且
有真未必合草未必離如隹佳等字古草皆合真書有
愧矣草鹿首岐草山虛下夜前乍草正真譌乃至臼
[001-22a]
旧/年/駈/窓/秤/樂/刃/尽/翻草書以成俗
體無以下筆豈草之辠乎
篆書一筆不得杜僎而字字皆可變化徒𨽻俗體雜陳
而一筆不可轉移何也古者萬國人自為法變是其本
分耳至于後世作者不興同文有禁所謂依樣胡盧者
非邪此亦人之大不幸矣
  格調二
夫物有格調文章以體制為格音響為調文字以體法
[001-22b]
為格鋒勢為調格不古則時俗調不韻則獷野故籀鼓
斯碑鼎彛銘識若鍾之𨽻索之章張之草王之行虞歐
之真楷皆上格也若蔵鋒運肘波折顧盼畫之平竪之
正㸃之活鉤之和撇拂之相生挑剔之相顧皆逸調也
作字三法一用筆二結構三知趨向用筆欲其有起止
無圭角結構欲其有節奏無斧鑿趨向欲其有規榘無
固執
能結構不能用筆猶得成體若但知用筆不知結構全
[001-23a]
不成形矣俗人取筆不取結構盲相師也用筆取虞結
構取歐虞先歐後結構易更用筆難革此筆一誤廢盡
心力
學用筆法能作一畫學結構法能作二畫三畫已上可
類推也不然千萬畫無一畫之幾乎道千萬字無一字
之幾乎道始而鹵莽作字稍聞此道則見筆筆掘勥不
和字字畸衺不合纔覺甚難始是進徳未難即易不足
與言
[001-23b]
凡用筆如聚材結構如堂構用筆如樹結構如林用筆
為體結構為用用筆如皃結構如容用筆為情結構為
性用筆如皮膚結構如筋骨用筆如四肢百骸結構如
全體形皃用筆如三十二相結構如八十隨好用筆如
飲食結構如衣裳用筆如善書結構如能文
用筆結構二法取大字帖指示以顯小字帖之閫奥取
真蹟帖以臨墨本帖之懸殊取古善刻參按以辨翻摹
之脫失取學人自書逐字逐筆褒彈得失以便趨避軌
[001-24a]
範如是教誨未有不于俄頃間爽然自失轉暗為明轉
無為有轉妄為真轉愚為慧者矣若教工刻字亦須此

近代時俗書獨事運筆取妍媚不知結構為何物總獵
時名識者不取正如畫像者但描顔面身相容態則他
人也畫花者但描須瓣枝榦扶疏則異木也尚可稱能
畫乎
字體有從中及傍者如興水字之類有從傍及中者如
[001-24b]
中國之類從中須宁念全體然後下筆從傍則轉移其
念凡作左宁念在右凡作右宁念在左凡作㸃綴收鋒
又宁念全體此上乘也若宁念在闕漏處此下乘也任
意完結者不成書矣
字全在流行照顧勿得失粘有去無來謂之有來無
去謂之贅之失生贅之失俗生可熟俗不可醫
正鋒不難于横畫而難于尌畫不難于右拂而難于左
撆不難于㸃畫而難于轉摺試觀傭書小吏偃筆側頭
[001-25a]
即使作前所易直易從耳設令求前所難一筆不成文
也以此法考歐率更則知全是側鋒其横畫之正者乃
偶合耳或以為正側兼用觀者忽之
凡正側鋒横正尌側巳非佳書近代此道茫昧横
側依然作大名士世無人耳悲夫毋論字畫惡劣即作
書時横側尌側必其手腕筆札一皆臬兀不安而後得
成此字乎習而弗詧亦勞止矣一日有知愧恨何巳
㸃畫不得著粗氣運轉不得著俗氣挑剔不得有苦氣
[001-25b]
顧盼不得有稺氣引帶不得有雜氣永蘇諸人不能無
俗米黄諸人不能無粗不妨各自名家但苦稺雜亂不
足道也
字必取筋骨自詛楚而下無筋自石鼓而下無骨獨秦
斯能蔵筋骨于皮相間過此而往此道𫝊于徒𨽻中唐
陽冰自謂直至老夫今日而在必生媿怍
字法故多不出用筆結構體裁顧盼四者之外無他能
也至若筋骨在學力功夫逸鋒在意興去就唐人尚功
[001-26a]
晉人任逸自此而往不可求其端倪矣何謂用筆正鋒
起伏下筆有意是也何謂結構疏宻得宜聫絡排偶是
也何謂體裁格制裁益不拘繩纆是也何謂顧盼左右
上下往來有情是也何謂筋骨强弱得所和而不乖是
也何謂逸鋒烏衣子弟翩翩爽爽到處有致是也
字有四法曰骨曰脈曰格曰調方圓肥瘦我自能主謂
之骨緩急從意流轉不窮謂之脈取法乎上不蹈時俗
謂之格情游物外不囿法中謂之調字有四病曰拘曰
[001-26b]
稺曰俗曰野為法所繫謂之拘為筆所使謂之稺為墨
所使謂之俗為手所使謂之野
筆法尚圓過圓則弱而無骨體裁尚方過方則剛而不
韻筆圓而用方謂之遒體方而用圓謂之逸逸近于媚
遒近于疏媚則俗疏則野惟媚與疏即未入惡道亦野
俗之濫觴乎預防其流毒斯不為魔中
書法云㸃不變謂之布棊畫不變謂之布算正有不必
拘者如歐氏作飛字四㸃如一作靈字八㸃無差以至
[001-27a]
結構對偶畫畫未嘗改易而亦未始不善若虞氏作書
字則上二畫下三畫俱平中三畫抑左揚右便符前法
此有得于王氏作三字則二畫相從下畫别出作佳字
其左圭上如土下如重㸃或上畫先作中二聫緜此下
畫仰承之法也故知各有所取無往不善除是無學不
可與言虞歐師徒也故比量說之
真草雖竝有挑剔大半從飛白得之或引帶過脈無一
筆虚設虚設可巳可巳不巳已非高格至若世俗稺筆
[001-27b]
全然借挑剔以補其闕漏即不能除謂之救藥可耳若
惟此是務未是書也
筆發于上意先在下字起于左心先在右假如真書草
頭作萑草襝其足穴頭作邃遂束其首篆書水傍作滿
水讓右兩水傍作江水浸右工心意不先何以措置故
曰胷中具箇完字難者曰江滿竝出將異結乎通篇章
法古今不然也曰此中最難須全然煅煉一翻自有箇
生息苟不諸體備具涵漾于胷中者未可輕議也莊周
[001-28a]
云每至于簇見其難為其間必有游刃之地滿志蔵刀
故曰得意
結構名義不可不分負抱聫絡者結也疏謐縱横者構
也學書從用筆來先得結法從措意來先得構法構為
筋骨結為卩節/異音/奏有結無構字則不立有構無結字
則不圓結構兼至近之矣尚無腴也故濟以運筆運筆
晉人為最晉必王王必羲義别詳之
運筆者一畫中之結構也低卬巨細是其構起伏顯謐
[001-28b]
是其結書家不學而熟之者亦能結學而未熟者但能
構構為意念結為情性有結無構則習俗有構無結則
粗疏粗俗都捐近之矣然無韻也㑹須師古師古晉人
為最羲之故善又須去其似是而非者黄米諸家辨之
詳矣
字之左右相對體或打圍字下左筆時可縱情落墨下
右筆時則毫不得縱全要顧左凡舒斂曲直圓銳肥膌
一一照應始無後悔否則敗矣
[001-29a]
筆鋒引帶如詞章中過文雖然似是而非也筆鋒乃無
中生有本是虚器過文全篇脈絡去此離矣是則實語

用筆品藻古人亦云詳矣但多昧于結構破體二法晉
人結構囿于情唐人結構囿于法以法顯情其義斯顯
情為法縳皆桎梏也勿論可矣破體有篆破真不破有
真破篆不破有篆真俱破有可破不可破有有義之破
有無義之破不必破者勿論可也世謬以筆法為結構
[001-29b]
或呼野狐怪俗之書為破體者皆不知書法名義者也
名義尚昧書道何有哉因取同部結構有異者著之于
篇若風衣人心水草火手木肉頁黒十二部字竝左右
上下内外頫仰真篆全渻正破古俗因勢取裁其法不
定不定為法翻合書法
字須結束不可渙散須自然不可勉然各自成像而結
束者自然也曲直避讓而結束者勉然也若夫交錯紛
拏而結束者妖衺野狐無足道也
[001-30a]
法書在在成形全有全結半有半結偶有偶結獨有獨
結大令不逮乃公是以求妍于成字之後識者彈之雖
然要知大令受病何處多中于破體一門耳作破體時
全以諸體㑹成一局方可下筆若隨意綳補却不是書
正體法畧不相渉破體則相為依倚若似破不破又非
正體猶之堪輿家言欲過不過大凶宅相
一字諸畫當粘者勿斷當斷者勿粘當斷而粘則固當
粘而斷則離逐字推敲其意自出當斷竟斷如歐顔諸
[001-30b]
家作正書乃及等字上鉤作一筆下鉤别起是也當粘
竟粘如作光先等字下撆之首直從上畫之末拂出是
也若疑惑不決全無主意便不是書
置于竹帛謂之書書成而後行欵具行整而後結構章
法森然不紊矣前此不然也一字結構謂之字法前言
議之詳矣通篇結構謂之章法譬之白曰二字為行列
則白首出之局外田甲二字為行列則甲垂出之局外
主甲二字為行列則首足皆出摹印濶邊特設此格是
[001-31a]
也即摹印家多不解此況書家乎
書法昧在結構獨體結構難在疏合體結構難在宻疏
欲不見其單弱宻欲不見其雜亂始置疏法先言其宻
衆文合字文自成形字自成像小聚大聚少聚多聚各
得其所難其聚者用破體法如隨游悠嵗冥衆左右之
類至若特為改作者勢不得不然也如水人草手豈能
上下四傍不變形體乎但不必變者而固欲從俗此可
憎耳
[001-31b]
方結者從其方不可方者垂其脚如十中卄之類左右
適均者從其峙不可峙者上下出如節斯虧群之類上
下適均者勿避其整苟可避者以一畫擔之如臺耊之

三合竝列者一為傍二為合如識謝抑滌之類左右同
體者中立而附耳如斑讎嚻䜌之類
字之結構絶似詞家之對偶有可以正對有可以借對
有可以影䠶對有可以走馬對泥于形似則質而不文
[001-32a]
専于影䠶則巫而不重近體似真書古詞以篆籀于篆
之中近體似小篆古詞似大篆近體儗合而時或不合
古詞儗散而時或不散近體合以形古詞合以意
偏傍勢變豈惟徒𨽻篆亦有法由古生今法如是故風
部門部所領諸字詳于他簡此不更贅是以字之結構
無處不有姑舉其多者為法如篆之門部楷之風部一
皆隨在變體若拘于一律是則不知書者别詳字法𠢐
長箋一百/七十六卷文多不具録
[001-32b]
作大字如小字書法恒言之矣作小字如大字古今未
之及也作大如小謂用筆作小如大謂結構用筆有不
學而能者矣亦有困學而不能者矣至若結構不學必
不能學必能之能解乎此未有不知書者不解乎此未
有可與言書者
字之結構如几席間排設燕享之具右羮左食竝不失
欵即罷而行撤一盂一鼎亦皆法器各自成像可陳可
列非若後世俗書如傭奴聚食逺望亦似豐盈近之則
[001-33a]
見杯盤狼籍不成雅觀至若破缶缺盆折几殘凳苟失
支撑倚箸幾何而不倒仆哉端人過之掩鼻走矣見其
不成享也
作字有難于結構者一為學力不到一為平方正直塵
腐之魔膠固胷膈間平直故是正法其勢有不得平直
者不可以此拘拘也即可以平直而不成文章者亦不
可以是拘拘也乍滿乍闕讓左讓右或齊首斂足或齊
足空首或上下俱空無所不宜一字務于成文一篇務
[001-33b]
于成章可矣何謂文交錯盤互得所是也何謂章音十
為章合集衆形不使乖張是也所謂難結構若何如盥
字之類常攷石經作盥亦不甚雅覃思不巳變文作□
自謂可觀然不免改作近有童子謄冩一書謬作直旁
二白始笑絶倒既而爽然翻可取法三人我師今而益
信因言其得失其義安在即不過自相結構二白先自
讓避其鋒有歸耳
有篆滿而真闕者有篆闕而真滿者有篆渻而真全者
[001-34a]
有篆全而真闕者此兩者無非為結構去取以結構持
心有餘豫矣
配合數字須字字煅煉始成篇章畫畫有據始得成文
畫畫造立始得成字有據無立書奴而已有立無據遂
成野狐筆逾少字逾難猶印之有章法字法死章法活
至若筆法則又出于形骸之外未可以言語形容
字之増減筆惟篆書兩用之若徒𨽻真草有減無増何
也不特義訓在篆非𨽻可窺且真書之法俗尚簡省篆
[001-34b]
書減筆貴古雅増筆貴豐贍無適而不可是以兼得漢
已上夫文用之夫人能之唐已下文不皆用萬無一得
後代何嘗不増損改作字體乎増則益其醜態損則呈
其鄙野試探古今摹印虚心比量不能逃識者水鑒
古人書自然合法不加强坿即後世名家亦多不雜廁
是以古印章如璽書先秦之法直作數字而章法具在
至漢而後章法字法必相顧相須而成然後合法後世
無其學而不免效其事遂有配合章法之說此下乘也
[001-35a]
猶之古無韻書而詩不廢者韻學具也沈氏始能作韻
後世依韻題詩亦下乘矣詩法絶似印法故比量言之
人知疏體可闕可讓矣而不知宻體亦可闕可讓也此
理一開人人自得即造立世界由此而廣豈惟文學
倣書時不可先著宋人以下纖媚之筆入眼嚴滄浪所
謂不可令下劣詩魔落吾肺腑余謂字學尤甚詩止迷
于心字兼魅其手腕兩賊夾攻所存有幾故不學則已
學必先晉晉必王王必羲羲必汰去似是而非諸帖何
[001-35b]
乃訓蒙先生特索現在名家寫法帖愚亦甚矣
用指不用腕則畫成㸃而不莊能正腕而不正鋒則形
如刷而不典
落筆須㸃檢餘瀋收筆須㸃檢殘鋒唐已前無有此失
宋而下方出此醜占占自好増其惡態宋人誚王安石
寫字似大忙中作不知自家亦坐此病若持心鎮宻者
必無野筆野筆淨盡方入雅調否則終是卑格
何謂野筆當突而銳當直而曲當平而波當注而引當
[001-36a]
撆而鏑當捺而牽當縮而故延之當纖而故濃之楷之
餘為章章之餘為草草更張之皆野狐也
游心于外能結構游心于内能運筆簡牘廣外也波
折妍媚内也偏者各有一蔽游心于範圍近之矣不在
全簡而在全體不在豪素而在腕指是之謂心意骨力
始可與言書近世皮相文字不知如是語言為何物摽
緻用事亦足自儫者姑置勿論
字須配合配合有二種結構之合不必畫畫對偶要在
[001-36b]
離合之勢可指而目覩方是使轉之合不必絲絲貫珠
要在死活之脈可想見㑹心方是
能學問不能文章此儒家之學究能文章不能翰墨此
君子中傖父能翰墨不能法帖此名士中野狐能法帖
不能遵古此好事中俗調皆所不取
  力學三
先讀書法後摹法書能為古人忠臣敗筆可略筆誤可
諒俗工失欵可正剥落糢糊可補苟不知書法遂不知
[001-37a]
法書矣何者是得何者是失何人是浮名何人是實學
何以為工何以為妙誰是全能誰是偏勝何處可及何
處不可及書從何來法從何授一似夢中苦樂總成妄
誕不惟無成且枉費心力
粗能識得好惡即須嚴加趨避得一字好即思未得時
醜字革去得一筆好即思未得時惡筆革去作一字不
好必求一好字易之作一筆不好必求一好筆易之三
人我師言言實學勿輕放過遇好求惡境逆而易逢惡
[001-37b]
求好境順而難若多看法書順境成易多讀書法逆境
不難若不學空求多遵謬妄
逸少中嵗進徳每作一衡如驚蛇之曲此九四躍淵之
龍不可遂認作飛空夭矯之文也釋典參晤而後功行
三阿僧祗始得成佛未進此步辟支禪也若發願不深
不求最上一乘便并二乘亦不可得取法乎上僅得乎
中取法乎中民斯為下是以大根大器寧受頂墮罪業
無寧自畫小成
[001-38a]
字無百日功非虚語也豈惟百日即開卷注意步步移
形三日刮目誠然有之至若學問了義雖盡平生何厭
足之有譬釋典云指爪作佛面已成佛道又云三阿僧
祗然後成佛須于此中參透始知頓漸兩途即是一法
字學二途一途文章一途翰墨文章游内翰墨游外一
皆六埶小學而世以外屬小内屬大不然也雖然要皆
大學之門户不從此入何由得睹宗廟百官後世失𫝊
坼而為三文章斥而𫝊疏煩翰墨斥而流别異何如求
[001-38b]
本尋原所握者簡所施者博不亦多乎吾道一貫彼此
相證
詩文忌老忌舊文字惟老惟舊是遵詩文忌蹈襲文字
亦忌蹈襲舊與蹈襲故自有分矣格調形似之異也
不専攻一家不能入作者閫奥不泛濫諸帖不能辯自
已妍媸閫奥即在面前不研則忽而不覺其美是以専
治一家帖不必改而新意自出見得昨日臨摹一畫非
是乃是進徳苟新意不出皆皮相也若此帖果無新意
[001-39a]
非佳書矣便須改圖而後可自巳妍媸多在骨髓不博
則習而不覺其惡是以博覽名家帖雖不同而書法一
軌見得他人得失各具一短長乃是自知苟得失無辨
皆耳食也若果無所見莫得强議便須加功而後可加
功在讀書譜改圖在玩法帖至于識鑑雖曰非人所能
然未有酖翫日久而識鑑不稍為之開發者矣要在立
志高發願固未有不得者若泛泛從事之人姑置勿論
不専一家不得其髓不博衆妙孰取其腴髓似勝腴然
[001-39b]
人役也其機死矣腴乃轉生生始為我物
不熟則不成字熟一家則無生氣熟在内不在外熟在
法不在貌
凡翫一帖須字字經意比量于我已得未得若巳得者
功在加熟若未得者作稀有想蔵之胷中掩卷記憶不
能記憶更開卷重翫必使全記不忘而後已他時再轉
便作巳得想
閱一帖中字有相同者即于同處求其異若無同字須
[001-40a]
想别帖同字相參苟不記他帖即以自已念中欲作之
字相參虚心比量何處不相似何處可到何處不可到
如是探討真是真非無遯形矣
攻一帖為當家若不能生發流而為繡工描樣集衆美
為大家若不能取裁流而為鄉愿媚世一為淺俗一為
時俗俗等耳淺易革時難移何也世人共趨也昔賢不
說惡紫幾乎渾至今日時俗書者書家之三隅也
學後人帖須見其原委然後可以從事如祝稀哲真楷
[001-40b]
學鍾元常即先翫祝書無妨名家所得者深故也但得
旋討鍾帖便見其學由彼而得于是求二人合處以取
法詧古今變化以觀妙始可兼其二益所得多矣其行
書出于章草稿草出于芝素可類推也一人如此其他
可類推也文待詔真楷之于黄庭帖行書之于太宗帖
大草之于山谷書亦類也又若王文學真楷之于虞學
士行書之于右軍父子亦類也又若宋仲温學王氏之
章草文休承學懐素之千文亦類也又若陳復甫學芾
[001-41a]
之蒼古而失其圓妙黄淳甫學獻之遒韻而不得其嚴
整亦類也苟不究其根本皮相大能僨事
名家書有下筆便佳者有用意輒好不用意即不佳者
有不用意反好用意即不佳者此天工人工之異也天
工是其先世之人工人工是其後世之天工天人交至
上也得人無天次也得天無人者見世過世俱無利益
者也切莫自委自委即自棄矣其不用意即不佳者佳
非我有也不用意亦佳者胷中無有不佳之物也無有
[001-41b]
不佳全在識量識量似天而實人人可不學乎
經世最誤人處在後世俗書俗書一入牢不可破故少
時授經即與善本善本須先一代得一分之力寫字即
與名帖名帖須先一代得一分之力晉唐而上合法者
多晉唐而下合法者少其得其失具之晉唐晉唐去古
未逺典刑尚存是其得也攻于妍媚不問來歴是其失
也余作栞誤中有法帖栞誤一類此卷當冠諸誤何也
經史之誤未必出于作者謄寫俗工偶然失之不知起
[001-42a]
于何年惟名家手書碑帖而失則自供其短便見此誤
出于何代何人作用矣無論真楷巳上不當土音/杜僎即
行書狂草古人十九不失榘步也試拈二王張素諸帖
可槩見矣
學書者博采衆美始得成家若専習一家即使亂真無
過假蹟書奴而已拔其尤為師範以諸家副之必勿取
法于中落下劣穽學篆必籀鼓斯碑博之以壇山詛楚
諸金石唐宋而下一字不得入吾肺腑學𨽻必鍾傅漢
[001-42b]
碑博之以蔡邕而上諸碑碣六代而下不得窺也學正
書必歐虞顔褚博之以鍾王鍾王非得唐蹟不顯其妙
宋人而下不得習也學行書必二王博之以諸家法帖
諸帖非二王不能淘汰入正途宋人書不得習也學稿
草必顛素博之以章索章索非顛素不成文也宋人而
下亦不得習如是五家各為書法門户苟先看後輩便
是醉生夢死
學一名家書竟旋取他人之學彼者參定得失如學鍾
[001-43a]
司徒必以右軍衛夫人宋儋羊欣諸家為學徒而參究
之學王右軍以大令智永孫過庭虞世南趙孟頫鮮于
機宋仲温文徵仲諸人為學徒以及顔真卿臨東方朔
像贊而參究之學大令以虞卋南王履吉黄淳甫為學
徒而參究之學率更以小歐陽以及蜀本石經之似歐
諸家而參究之大氐前人書法不可多得故借後人學
力以輔吾不及不可執近忘逺認藥成病反増一蔽
書法云意在筆前字居心後即泛言心意心意何居當
[001-43b]
令有所
著意若何意在到未也意在流轉未也意在合法未也
意在圓熟未也意在縱横飛動未也意在逸韻流邁未
也意在淳適而不合于流俗乃得佳書一法未融便落
魔境大底因藥致病偏方殺人者衆矣如將措意須覺
意中所著者何物
書法云作字不可急促王介甫書一似大忙中作不知
此公有如許忙嗟乎可憐忙忙作字豈惟字醜人品亦
[001-44a]
從此分矣可不勉乎余常論食飲徐徐而進諸病不作
何也寒者可令稍温熱者可令稍涼飢時漸入飽時量
加㗋未通漸開性不喜漸别是故不惟百病不作即有
疾可瘳矣作字緩下筆不惟謬妄不侵即敗筆可補矣
我輩粗疏極坐此病正如識藥而不肯服者須痛懲之
右軍書無一筆不到而能處處流轉無一筆粗俗而能
字字用力非夫時時著意在在忘形者不能池水盡墨
書家非止一人不知者妄譏其益美余則以譏者為益
[001-44b]

法法具者謂因病投藥因藥慮病可耳非若畏首畏尾
執中無權者同年語也執中之患逾于無學儒家謂之
鄉愿惡其似是而非惑世深也釋家謂之愚癡東看則
西南觀成北惡其不聞道也若更執以為正法此所謂
障正法眼極重罪過地獄道攝之不可不慎
人之恒言清俗在骨能否在學余則以為入門正骨始
生師友直學始立前此未窺名家門户骨未生也不遭
[001-45a]
名師箴規學未立也若但委之血肉之骨乃是大障任
己孤陋寡聞乃是死魔
何謂力量同是剛勁之稱深淺粗細從可分也力淺量
深力粗量細力卑量髙力易量難露筋骨為力蔵筋骨
為量無筋骨為弱急疾偏鋒為露正鋒不滯為蔵柔媚
宛轉曰弱
世間惡札一種但㺯筆畫妍媚一種但顧形體圓整一
種但識氣象儫逸求其骨力若罔聞知更進而與談韻
[001-45b]
度尤不知其九天之外也如是書家亦足名世可憐哉
骨力者字法也韻度者筆法也一取之實一得之虚取
之在學得之在識二者相須亦每相病偏則失合乃得
字法惡無骨書狀云行行若縈春蚓字字若綰秋蛇此
毋他主客不分耳凡作行草意在主不在客主有作用
客無作用主立客從筋骨自振而二病瘳矣
近代不知書人作態自好一日有知惶愧何已古人能
書無論矣其不能書者老實隨俗而已何常强㺯出許
[001-46a]
多醜態如今日乎若欲作書須以法書為舟楫書法為
棹師無為他時自已悔恨何但他人議其後而已
學無偏好則不深有偏好又多病此中最難不惟不當
偏于短處即偏于所長處亦自𥚹心之疾且如集羲之
聖教序非不字字生妍但偏于修整拘而可憎宗之者
一時謂之入院體智永導其流孟頫揚其沫似為淳雅
實有三分俗氣
臨放法帖字字儗古人知之矣筆筆自好知者益鮮也
[001-46b]
不儗古無格不自好無調無格不立無調不成是以有
格者多成功者少不自好者載道耳世人不知書法每
每自好及至法度現前退舍辟易者衆矣何也知法則
媿自生耳知媿而不忘自好方能進徳若妄與怯皆過

學者須虚心自考功過著意力為去就即自已不辨須
慿賞識家彈䠶受病要害一不得先具成心使嘉言不
入于耳古今書法是其功過二案古今法帖是其功過
[001-47a]
佐証兩造具備無可逃避然後逐筆攷騐以對症方起
其膏肓骨弱者强之筋緩者固之肉浮者摋之節解者
收之纖巧者以韻易取流蕩者以逸煅煉雅俗對照欣
厭自生具有肝胆而復是非倒置無人心者也苟能取
書法條例采為箴砭丹石即起死回生不難其不治者
一在不識一在不救耳人可不學乎
書家有遲有速遲其本色也古人無有急速者急自芝
旭素式不過三四輩耳雖然也須能遲乃妙于速若必
[001-47b]
不遲鄙俚野俗雜然而陳矣
幼學即放佳帖其法從骨髓中來可令衺魔辟易不必
大加甄别不必外取去就儘自有水鑒若中嵗知書雖
得換骨神丹必須用力數翻方能埽垢至若老年進學
雖百倍加功難追俗骨余實蹈此自親其事故言之切
中亦巳晩矣後生勉之毋為後悔
人各有能有不能或以小字見委每為苦之至于書扇
尤非所長也常怪唐宋而下諸家作真草太易作篆古
[001-48a]
太難此以各不得其妙耳余不能真草而能古篆即方
丈一筆自顧得意至若以飛白作篆體即上古不可得
後代不可知自秦斯而下居然不肯讓人試為拈按知
余言之不妄
凡為學不進則退無有停機惟書亦然故名家作字隨
在變化各當其妙此非固為苟難以求眩目也日新又
新生發不窮烏得不進進則烏得不變若無名偽蹟描
定一局到處擺㺯終似優倡一付行頭畧無自得真境
[001-48b]
無真境則自已亦覺可憎可憎則勉强改作改作無門
杜僎雜出于是并所效顰成法亦已漸忘漸忘烏得不
退退則死矣
凡為道不損則益釋典云萬法退轉乃是不退轉書學
小道亦然于百醜退轉斯為不退轉譬如人面諸醜不
露便是佳人
賞鑒須見古人真實妙境又須别名家真差别處摹倣
須見法書真不可到處又要見自已真能學處不然皆
[001-49a]
皮相也即使學到白首終是瞎著總瞞得不知者瞞知
者不得總瞞得眼前瞞後世不得總瞞得他人瞞此心
不得何謂能學法度是也何謂不可到全其法度是也
一法不具不成名家法法皆具猶然皮相皮相而往便
不可說學力到處自然心開未到而開者十九野狐吾
見其人矣
書法變幻故自妙境若無學而變寜不變也宋人作詩
有禁體㺯出許多醜態覆車前轍亦可畏矣古人謂老
[001-49b]
年才盡余則以為學盡耳非才之罪也詩文如是書法
亦然
法書之于字學如詩有别才非闗學詩有别趣非闗理
又似八珍之于庖丁非闗服食而但取其適口麗人之
于後庭非闗伉儷而但取其適御是或一道雖然創法
究竟又未始不同
諸體法度相闗無論矣但𨽻真草三體之左右傾側與
篆毫不相闗然世人因習頗便最難革除學篆者須取
[001-50a]
平分諸篆及左右反體相向諸字書之薄蹏翻覆取正
見其欹衺醜態極力自懲痛革其失非翻覆數四不易
得也要在入門正耳管直而鋒自正鋒正則體不欹此
法不過矯世俗之弊耳譬人無疾千金良藥亦何所投
養生家調身法固嚴余以為作字亦爾身手頭足必須
端舒倚胷俯首無文士氣作姿搖態尤為可憎此身最
是一件大器用器用不調終非雅調
學書須徹上徹下上謂知其本原來歴下謂采其末流
[001-50b]
孫支知本則意思通而易為力求原則筆勢順而易為
功何謂本字必晉唐晉唐必漢魏漢魏必周秦篆𨽻篆
𨽻必籀斯邕鵠此數家又須倣之鼎彛銘識而又不為
野狐惑亂雖然為學有二品其髙者如前說無論矣急
功之徒則不必然凡閲一帖不須字字全倣但㑹心處
臨摹及胷中未有者記著若平調文字即有可觀能自
為力何用彼為此亦取效之捷徑也
昔人云能草不能真無本之學余因而進之曰真不知
[001-51a]
篆草不知章𨽻不知古而妄作妄議皆盲兒也又鄭樵
云六書明則六經如指掌此語其大者耳如以細則將
退而曰六書明則諸體如探囊斯可以槩前說
凡臨倣搨本要須作真蹟想臨倣後人鐫刻要須作古
人佳帖想否則瀸染其失處大謬也如糢糊溷雜乃剝
蝕誤之挑踢狂肆乃俗學改作故凡倣一代人書須致
此心于彼時風氣中始不失漢魏晉唐規範不然名為
學古都成杜僎即使成就不過宋元波折而已
[001-51b]
本原來歴為上支分末流為下不知本無以下筆不知
末昩于使轉務上則不情甘下則不典
學一家書知其好不知其惡學諸家書好惡了然矣知
好不知惡亦能進徳不能省過好惡通曉徳日進過日
退矣
落筆偶側不宜更側遂成邨鄙使轉誤重不冝更重遂
成粗俗引帶偶離不宜固闊遂成脫落偶粘不宜固著
遂成穢垢㸃綴振救處偶大者不宜益其大作贅疣偶
[001-52a]
小者不宜更貶小如烏有左右相顧處偶然參差不宜
更逺遂相齟齬偶然透錯不冝更進遂相紛拏
無意而得處不可認為邨鄙自然而成處不可認作粗
俗抑揚頓挫處不可認作脫誤散誕不羈處不可認作
野狐此皆神逸妙用顧其人如何其造詣如何其作用
究境如何未可以一筆一字定其功過也若通篇賞鑒
便無此失
運筆謂正側使轉起伏纖澀結構謂疏宻短長參差巨
[001-52b]
細顧盼謂負抱乘承引帶謂本體連珠收鋒縣鍼/垂露結束
補漏/贅闕賔主謂有無虚實可有可無來歴謂字義血脈筆
意原流體格謂古今名世韻調謂作用趨尚意謂正借
古俗義謂古今得失
作字作繪竝有清濁雅俗之殊出于筆頭者清出于筆
根者濁雅俗隨分端在于此可不慎擇入門一蹉白首
茫然
繪氏將求名家畫譜以難得真本為歉余曰畫無譜方
[001-53a]
得真客曰子言若是那得筆竒余曰無譜乃得竒君所
求者竒枝邪何樹不吾師所求者竒石邪何山不吾師
展轉回旋豈惟三人擇善在我常論畫人物以容貎不
同為良工何不宁想交知貴賤間千百異彩皆筆端造
化何乃捨真求假認假為真下至并真圖不得而専事
𫝊摹粉本此何異不知書法而師字蹟不得真蹟而師
墨本不得古榻而師後世翻刻下至捨古法而効時人
書何異出宫娃大家而恱嚬眉西子愚亦甚矣書畫一
[001-53b]
道因比量詳及之
字尚筋骨粗礦非骨也齒角耳骨在結構紛拏非筋也
爪牙耳筋在鋒勢一蔵一露雅俗斯呈
魏鶴山作鄉字從邑世人之效顰者寫卿亦邑識者舉
以誚之余謂豈直一字一人之謬已乎近時後生見具
字三畫并且字亦三見真字從匕并直字亦匕見處字
從処并據字亦処見禸蹂/字左出并内字亦出見耑豈
首傾他山亦傾見有右首屈并左在亦屈之類書法誨
[001-54a]
人粗識篆體余則以為惟其粗識乃有此誤粗識者大
謬之端也醫道稱初知藥性者不治
劉須谿謂魏鶴山好識竒字譏之曰六經無一竒字不
可謂其文章無竒也又見鶴山取篆字施之行草笑其
自苦無益嗟乎陋儒淺見一至此乎六經何嘗不竒習
熟則見其易耳竒字何常不易不習則見其難耳一謬
也字體原流同門異派故草書或取于篆或取于𨽻或
取于真無法不具世人謂草出于真此淺俗之見漢章
[001-54b]
帝時已好草書彼時曽有今世之真楷乎又如其字草
作□天字草作□鹿字草作□前字草作□如是諸文
不由古篆何以自解二謬也書道之樂無樂如之至于
學古其樂更多不知學樂以苦加人三謬也為學日益
古學益甚今不學古古道幾絶萬古長夜從此而醒寐
者不穌反駕無益四謬也儒家云一法不通儒者所恥
以儒譏儒獨舉六經六經而外更無一法乎不然也六
經而外盡付祖龍乎不敢也不然而云淺矣不敢而云
[001-55a]
偽矣淺且偽陋至此乎五謬也
  臨放四
放帖不得不記前人筆畫又不得全泥前人筆畫比量
彼之同異生發我之作用變化隨疑始稱善學若鈔取
故物傭奴而已即不失形似屋下架屋士君子不取字
字取裁家家勿用方得脫骨神丹苟不精熟勢必記念
舊畫雜亂繋心何由得流轉不窮之妙求其成就不可
得也
[001-55b]
放書時不得預求流轉預求流轉不得其形似翻㺯成
鹵莽亦不可不預知流轉不知流轉到底不能生發竟
成描寫傭工
臨帖作我書盜也非學也參古作我書借也非盜也變
彼作我書階也非借也融㑹作我書是即師資也非直
階梯也乃始是學能具此念而作書即筆筆臨摹無妨
盜比但問初心何心耳若中道而廢肝胆未易明白
臨放法書要明明指出何處不如古人不妨十數改作
[001-56a]
必肖而後已既能肖必令熟若不能肖又不能自顯其
不合處而一時眩惑者則將權且放下宜别作字待後
更臨更臨不似如前暫止三四臨摹無有不肖矣雖然
此特皮相皮相既熟筋骨精髓自然充裕凡求皮相以
自家臨放之惡札比照法書凡求筋骨以他人臨放之
佳書比照真蹟凡求精髓以翻榻古榻之異同相為比
照凡求神妙以真蹟墨本相為比照如此重重參攷如
玉石之辨無有不矍然醒悟者
[001-56b]
放書始不可不拘後不可不縱一于拘不為我有一于
縱古法全乖故曲士不情達士不典倣大字作小字欲
其拘也倣小字作大字欲其縱也
常言仿大作小仿小作大為仿書要訣更進乎此須仿
縱逸帖為修整書仿修整帖為縱逸書以至篆𨽻真草
悉相為用乃是善學善學者師其意不師其蹟蹟蹂便
落野狐中中此魔便是心腹之疾去之極難雖有箴砭
無補毒螫此無他從學力來方自喜不暇捨其故步能
[001-57a]
無吝心無怪也已
倣書勝臨摹者心目不敵故也先泛觀後硏詧者神皃
不敵故也流覽得其精神摹勒得其形似得神遺形者
髙得形遺神者卑形失易革神失難知為學似倒成功
翻順書法云作字急不如緩雖然有說急則失形緩則
失神未可偏廢視力去就可以滿志
倣大帖作小楷纔不苟且麻姑壇記是也倣小帖作大
書纔見力量東方朔贊是也麻姑壇字小而八法具此
[001-57b]
小可以化大方朔贊字大而用減筆此大可以化小書
法至唐始有軌榘可以言𫝊歐顔尤稱楚楚但歐書無
二體故獨舉顔帖示人顔雖近于方俗然每帖有異與
晉王氏父子殊塗同軌置晉不談何居晉人之妙蔵法
于韻可以已力求不可以人言盡故姑置勿論
小大互臨不特使後日事事無礙且能及時筆筆著力
著力則不苟無礙遂為腕中神物
閱古帖逐字掩卷如在目前想見此帖佳書在我筆端
[001-58a]
方能不失若雖能懸想想見此字而不在筆端則寫時
仍惘然不類
古名蹟不易得求之金石文金石善本不易得當以同
文數本竝觀髙下真假自然呈露又須淹貫前人書法
然後能校法書否則不無行迷失路
閱同帖異刻比量其不侔處得失是非校若白黒方能
得力凡翻工之與正本勢必天淵時帖或是二刻俱翻
通非善本即偶中兩是百無一二㑹須著眼辨之自無
[001-58b]
水鑑仿之哲匠
書倣正本勿倣副本墨蹟為正石刻為副原刻為正翻
刻為副前翻為正後翻為副全文為正集文為副可類
推也墨石之殊古新之異無論矣至若集古誤人人多
昧此譬之倣右軍而遵聖教者是未始窺見右軍者也
彼集帖人收拾多字擇圓整如其意者填入非不美至
殊失晉人風度矣凡行草章法筆法大半借勢成形巨
細短長方圓流轉任其作用是以古人不可及尤難于
[001-59a]
全局若但捱字成行數畫成字亦何必難故曰獨遵聖
教未見右軍者也若評論此帖不必最初佳本巳自百
倍新刻何乃置之惡帖之末乎要知割裂之害不淺耳
至若新帖之惡誰不憭然故可畧矣割取之弊豈惟不
見其失世人反以為善者十室九人此古今大夢不得
不詳言之在儒為鄉愿在釋為天魔又謂之相似法相
似法最難袪遣𫝊者誤稱春秋責備賢者不知經恉者
也善惡顯著何煩備責畧可言矣
[001-59b]
臨倣須用榻本把翫須用墨蹟人一家言不無出入而
氣象自如凡帖一經摩勒敗筆故少而自得真境索然
矣至若書家新炙便是莊誦墳典百千徧後妙理自出
字字言言皆我心髓不似因人成事受人指縱者比論

刻石能振救書家之敗筆者此其小補而有大害事處
何也善學書者多于敗處為功始見名家脂髓一經改
綴雖若無漏瞞人多矣不特無以求作者用心真境亦
[001-60a]
巳索然至若集古諸帖則又後人㨂擇多帖中方圓平
直合法者而加之整頓全是後人作用非不淳正晉風
埽地矣余是以于聖教興福等帖每不喜觀
不見真蹟不知妙境不觀古刻孰辨敗筆
臨摹法帖不必字字趨步泛覽一周覺有得失便握管
儗作伎痒不已然後再閱㑹心處喜不自勝或依倣結
構或順其波折而為之再四再三不得即巳三四倣閱
妙蹟自呈十數翻摹古人敗筆亦已不掩能辨得失敗
[001-60b]
筆皆我師資
往見學書人于近代名家無所不學于古法帖反覆茫
然即稍知倣効不過浮慕幾字幾筆遂肚土/饌改作附
名某家體法大可怪也
臨倣法書始而髣髴不必拘泥拘則難成而易倦數臨
不得形似然後細閱古帖求彼好處求我惡處參照相
左在于何所逐筆逐畫依曲効直詳細描寫一字不似
不已一筆不似不已如是數過字字記憶筆筆不忘至
[001-61a]
不用意亦不誤時然後宁念自已筆端自有一得意佳
字在我眼中矣心手相適古今不倍書乃淳雅為我之
物矣既得則須求熟能熟而後任意縱横小大損益無
所不宜故曰得意不循此功而但拘拘為之不過書奴
則見書苦未到此境而莽莽為之遂作野狐不知書樂
家承旨云夏月據案作書可以忘暑胷中自有清涼炎
熇自是不敵
凡學書時一筆不可苟且一念不可他移移即苟苟即
[001-61b]
鄙俗俱出鄙俗成熟法器自逺書逺于法古雅二字一
生無分不可不慎從不苟中生縱逸始得佳字否則總
令藝成時露鄙野試拈古今髙下名跡虚心較量何常
不懸如日月
放書有二病一不知去取敗筆効顰二未窺人長先求
人短二者皆非也學生初基筆筆趨承無論矣稍知去
就對帖握管趨其所長弃其所短苟勝前哲何樂不為
如不可及隨力改轍數變不得然後回觀前人工拙具
[001-62a]
現自覺恍然不患不到
好竒之徒毎効古帖中怪異結構未始不自謂有本有
原及攷校法書衆刻羅列始知大半石剥墨殘翻工巧
飾造此醜態工匠過十一効顰過十九回視怪妄之書
如屠沽兒厠羣賢中可勝愧恨須實見得方可下筆常
歴指古今翻摹諸異同得失别詳他譜不能盡録
放帖先學他妙處自是不勌自書先革已惡處自是不
窘處長故正法因病設藥不若拔其尤為易遵
[001-62b]
臨帖得手處自能㑹心如書法所列某出于某之類初
基人讀之大自不解正如水木芙蓉動植䠶干人研鍾
馗一皆殊類齊名以至數種海棠同謂名花一莖茄的
分條良藥或取于姿態或求其性情是乎非乎終成鬼
物是以牝牡驪黄求骨法者視同一致也否則總令逼
真不失故步遭逢識者皮相何有焉
俗人評書但問筆意學者評書但問帖意未免各中一
魔作用在筆鑒賞在帖雖然受病故自有重輕也苟為
[001-63a]
無學被人指出醜態能不辟易千里
初臨帖時求其逼真勿求美好既得形似但求美好勿
求逼真
倣書與臨帖絶然兩途若認作一道大謬也臨帖絲髪
惟肖無論矣倣書但倣其用筆倣其結搆若肥瘠短長
置之牝牡驪黄之外至于引帶粘斷勿問可也若留心于
所不當留枉費一生力氣皓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蕖
出緑波于美人何有而逺近皆以為比固知人情在阿
[001-63b]
堵中
引筆聫貫處不冝粗濁不惟不雅且于義不通何也本
無之物非所當有況重取妨正乎無已上引可濃下引
必淡行筆時貴宁念起筆處無停思宁念或重不停自
輕勢所必然也榻本中或有反是者皆鉤刻之過剥蝕
誤翻須以意逆勿為器使
永興用筆善圓如魚浮雀躍矢落丸流不善學者翻成
木勥分崩脫落矣率更結構善方如飛甍鏤楯檐牙交
[001-64a]
錯不善學者遂作布馬排籌折釘斫橛矣
臨倣不能悉摹切以彼有得失我有去取不得不然耳
因以彩色識其旁自佳帖全倣外一取漢魏晉韻度法
則二取竒逸巧構三取有異通俗四取煩不嫌其太多
簡不避其太少五取草出于章真由于篆不失來歴六
取敗筆為功非名家不能到此七取正結構異結構難
結構三者得失處八取我之所難彼之所易作我師資
九取彼死此活彼譌此正彼闕此全諸刻十取各代名
[001-64b]
流自署名姓或異或同竒正得失凡閱帖前先轉一過
閱帖後再轉一過大能提撕警覺勿以細而忽諸
 
 
 
 
 
 寒山帚談卷上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