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廣川書跋 > 廣川書跋 卷四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廣川書跋卷四      宋 董逌 著
  秦公敦銘
商人堌中得敦銘曰秦公作敦其制簋也當秦之世敦
制尚存可以考之按禮器有敦謂有虞氏之制也周制
則士用之大夫以上則簠簋矣皆黍稷器也楊氏圖古
敦與簋無辨異矣將周人所為不得盡用有虞氏之制
耶敦音頓漢人謂頓設也玉府讀如對今轉為平聲非
[004-1b]
也先秦古器與此圖敦皆無盖傳曰敦有首者尊者器
飾也飾盖象龜故經曰敦南首眀象龜蟲獸之形則古
者形制亦不一特尊者有飾故與簋類其無飾者則不
以龜為盖知為上士之器也
  太公寳缶銘
諡書無太自周書定法後世雖有附入然不著此也昔
齊有太公則謂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假以自見然則
太上為古非考行而傳也後世雖不以此考諡如田和
[004-2a]
輩皆取以自號於世秦自夷公後太公繼之其子代立
是為恵公夫惟子代其位故以太上自稱秦齊皆有太
公秦紀失傳其故世不考之其以諡為太公惟秦則然
矣其曰太公寳缶則秦之廟器也楊南仲以其書為缶
吕氏圖為古古非器名則其説不可据也今考於小篆
則為缶者類矣雖秦篆故有與古文類者其不相類則
亦衆也豈可盡据以求合耶傳曰盎謂之缶鄭康成許
慎服䖍皆以缶為瓦又曰汲器又謂缶無以五金名者
[004-2b]
今考弫伯作匧銘殆與此類故知其為簠也古之為簠
者本或作□亦或作則□字為書畫類也然自古
者缶簠同文特後世不知考故識者疑也
  秦和鍾銘
 秦公曰丕顯朕皇祖受天命奄有下國十有二公不
 隊上帝嚴襲夤天命保大業故秦或釋/作使䜌夏曰
 余雖小子穆穆師秉眀徳獻敷眀刑䖍敬朕祀以受
 多福綏和萬民唬同/虓夙夕刺刺□□説文曰□田易/居也羽元反以
[004-3a]
 文或/作桓萬生是敕咸畜百辟𦙍士趫趫善緣木走之才/讀若王子蹻
 文武鎮静不廷優佊音/避古文燮从言籀文燮从/音飪讀若濕秦文作燮
 从/辛百邦于秦執事匭古文/簋咊鍾故曰柯額翻枝柯/也古文與格
 同/邦其音雝雝孔煌文作其音光/雝銧雝孔煌以昭説文/音落
 謂零落也楚詞曰水凍于澤音鶴鐸顔之/推以零音賜今此字當作格古今字異也孝享以
 受毛魯古文/作旅多釐眉夀無疆畯恵在位髙引有慶匍
 楊南仲匍作薄借讀/今以文考定當為撫百四方永寳用宜
秦咊鍾皇祐元年春自内府降出俾考正樂律官臣圖
[004-3b]
其狀以黍尺度之口徑衡尺有五寸縮尺有三寸九分
深二尺二寸六分項徑衡尺有二寸縮尺有一寸柄髙
八寸銘曰秦公奄有下國考秦之先盖秦嬴受地西
為國附庸至秦仲始大逮襄公賜岐西地名在諸侯其
世數可考而知也今曰丕顯皇祖十有二公則秦公不
自列於世矣史自襄公後十二公為景公自非子始邑
則十二公後當為成公自秦仲十二公則為桓公秦至
成公世號為强大其稱受命盖追本所始而諸侯有國
[004-4a]
則推大前世率以公爵自周自后稷十五王又諸先
王不窋音/术非王而後世以王號推之則秦嬴稱公可以
知矣嗚呼咊鍾之作吾知其在成公世矣楊南仲乃謂
襄公十二世為桓公非子之後十二世為宣公非也昔
嘗考鍾律於前之世鍾其大曰鏞小曰棧中曰剽編於
虡者鍾師掌之其大曰鎛此皆用於樂而可以度數考
也聖人制律以定樂則鍾之大數以律為度黄鍾之律
長九寸以律計身倍半為鍾是其數得於尺有咫矣其
[004-4b]
半損之得四寸半合為二尺二寸有半以為鍾餘律如
是其以律為廣長圜徑也鍾間方六鼓間亦六舞間容
四上下十六以十為率不盡於世此黄鍾之制也□大
十者其長十六合自尺五寸準之當得二尺四寸而秦
鍾其深當二尺二寸六分其頂當寸四分自外度其髙
則合於二尺四寸自内度其深則得於二尺二寸半而
合於周之黄鍾律矣古人尺度雖不可一至律始一龠
則皆周尺也漢制鍾律自昔考信而景祐樂尺所從寀
[004-5a]
者以黍得也若夫以玉尺論周以鐵尺論齊以水尺論
隋其長率一寸八釐或至二寸三分皆不足用以和樂
無怪其不能定律也夫以秦之辟在西裔禮文樂制無
傳諸夏考於鍾律之度則該本於律而深於法數其於
昭著勲庸告事宗祧眀示徳意皆深款重識盖將以燮
調萬邦使工人告和以謂作器而民樂之矣則銘其鍾
曰咊豈亦在三庭而盡備樂物以待鍾求和衆樂者
耶若吳楚勾越辟陋在夷不知紀法谹鍾鎮鼎光華采
[004-5b]
飾著象真一作/異物變前之大章至有九龍百獸其大千
石其重萬鈞不得用於樂者非鍾也將以昌廣一作/庶
大肆為觀美以夸震一世者後人増異侈誕相從故延
賔之重至二千八百鈞嘉徳之量至受千斛太極之廣
至二十二圍豈曰大不出鈞重不過石哉周至景王嘗
作無射大林史不者斤鈞觀其政害財匱以逞其昭大
矣功庸棄絶使著事者不得述焉是不若秦人著灋庸
器而本於法制則銘畯功以示後世秦有得也
[004-6a]
  詛楚文
 又通作/有秦嗣王□籀文/敢字用吉玉古宣字/通作瑄璧使其宗
 祝邵鼛布忠一作/愍告于不顯大沈久讀作/故巫咸本/作不顯
 大神巫咸亞駝本/作不顯大神亞駝古以/字底/楚王熊相之多辠㫺
 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是讀作/寔讀作/戮力同心兩
 邦□古若/字古壹/字絆㠯婚/姻/袗㠯齊□曰枼葉/
 萬子孫毋相爲不利□古文/親字仰/大沈久湫而質焉
 今楚王熊相康讀作/庸囘無道/淫失讀作/佚讀作/耽
[004-6b]
 古侈/字縱/變輸讀作/渝□刺内之籀文/則字音/薄
 報/反䖈不姑巫咸亞駝/竝作辜刑戮孕婦/幽刺□□古戚/字
 圉其叔父寘者讀作/諸㝠室櫝棺之中外之冒改久
 心不□皇天上帝及大沈久湫之光烈/威神而兼
 俖倍/十八世之詛□率者諸/侯之兵㠯臨加我欲剗
 伐我社稷伐烕音許/劣反我百姓/求蔑灋古法/字皇天上
 帝及大沈久湫之卹祠圭玉羲犧/牲逑一作/逮我/
 邊城新長□不□曰可今又悉興其□張
[004-7a]
 矜音府巫咸本作/□籀文億字怒飾甲底兵奮士盛師㠯偪
 邊讀作/境將欲復□貺/蹟唯是秦邦之羸□敝□
 讀作/□音/俞棧輿禮使介老將去/聲之㠯自救也巫咸/本作
 殹古/也字亦應□古受/字皇天上帝及大沈久湫之㡬靈徳
 賜□古克/字巫咸本作/古制字楚師且復略我邊城□數楚
 王之俖□犯詛箸著/諸/石章㠯□大神之威神
  湫淵
大沈故湫地志以為在安定朝那秦并天下祠官所常
[004-7b]
奉大沈河沔江是為四川牲用牛犢具圭幣其神為中
祠秦故就質雖用祝告然其制猶本堯舜舊典女几少
牢具嬰毛一吉玉熊山其祠羞酒太牢具嬰毛五璧褚
山少牢嬰毛一璧騩山太牢具巫祝舞嬰毛一璧今用
吉玉宣璧而不言數有祝去巫其禮已異當秦漢間
淵之靈或喧呼輒興雲仁夀中宜居湫水移於始平故
□冊有靈應而朝那無聞爾雅璧大六寸謂之宣肉倍/好謂之璧今曰吉玉宣璧盖
取吉玉為/宣璧也
[004-8a]
  巫咸
巫咸河在女丑北其神威靈震耀得在祀典世圖其像
右手摻青蛇左手摻赤蛇在保登山羣巫所以上下故
安邑有巫咸祠其地袤五十二里廣七里周百十六里
誓在石章所以沈於此而告也石麤可礪當時不擇美
石以傳豈誓於神者有取於此將圖其可久而存哉□
不得而泐也
  亞駝
[004-8b]
王存乂以亞為烏今考鍾鼎銘惡或為亞古人於書盖
假借從聲其書自當如此周禮曰其川滹池古文駝作
馳字池故沱也詩曰江有沱其字本洍後世不知書學
故以沱為洍以駝為沱此宜讀惡池為亞駝不足怪也
烏池在周為漚夷水起北地東入河一名滱水九澤一
也顧野王考其地在靈邱竹書紀年穆公十一年取靈
邱則秦誓於此所以夸大其功而求定於晉也黄伯思
學士以烏駝為在烏氏按烏氏在安定郡烏水所出觀
[004-9a]
秦方得晉地恐不盡質于安定一郡故知在靈邱為是
  書詛楚文後
秦自文世有三石初得大沈湫文於又得巫咸文於
渭最後得亞駝文於洛其詞盡同惟所用以質於神者
則隨其號以異書盡竒古間存鍾鼎遺制亦或雜有秦
文盖書畫始變者也嵗久漸以刓缺因据舊本得其完
書此秦人底誓於神敘國之信作盟詛之載詞者也大
沈故湫在朝那當漢安定郡方四十里巫咸祀在安邑
[004-9b]
巫咸山下臨鹽水亞駝則在晉為漚夷其傳自周秦為
著祀則底而致信於禮則然其在盟詛於主□誓大事
在盟小事在詛若詛誓而求猒則惟後世末俗行之非
古也秦楚之㑹著於書者不詳見不知其同盟者凡幾
何嵗而質於神者如是衆也當其時唯岐陽之盟最盛
且顯餘不見於書今考其詞若出一時又不知其一日
㑹盟安得親質秦都又遍朝那靈邱耶前世疑楚無熊
相而秦楚初未相搆豈有相趣以十八世之盟誓哉然
[004-10a]
春秋時楚本熊穴後世以熊為號又以其傳自熊霜又
謂熊相其間如熊相禖熊相宜僚熊相祈而姓書熊相
為芊姓方其盟質於神楚亦再世失秦則詛盟宜非一
人古者列國有書類不主名其告於神亦惟曰嗣王則
楚以其姓此其稱也然自成王後其見于經者盖平王
以無忌取秦女昭王亡而秦使子蒲子尾赴難其在咸
懐間始合盟然則謂十八世者亦可得而見也今曰昔
我穆公及楚成王親質大沈故湫夫以其時考之楚成
[004-10b]
王十三年而秦穆公立其相與假尊周者盖二十三年
雖不知其在何時親質然知其㑹盟之日最為長且久
也然質于惡池安邑湫淵果知非一時其為詛且宗祝
分致以告於神矣且楚自成王十八世為莊襄其頃襄
時楚猶盛故秦以連衡為䧺楚以約從為霸當此時天
下諸侯不歸秦則歸楚楚使諸侯析符求合亦可謂威
强盛大宜秦人之畏也張儀以地詐楚則齊與楚合今
視其詞則有新是則商於也其後秦虜屈匄楚
[004-11a]
悉國兵復與秦戰則所謂剗伐我社稷伐滅我百姓而
秦猶分漢中以和楚然則背犯盟而詛於神者此其為
秦恵文時也懐王死頃襄王立當時猶以天下之勢在
楚故謂楚之故地漢中林酈可得而復山東河内可得
而一勞民休衆南面稱王矣於是襄王復與諸侯約從
則所謂率諸侯之兵以臨加我然則秦之詛楚為頃襄
也嗚呼闗之詐則没而不書及猶謂楚人倍
犯盟詛一作/誼志其神而公怨之其自以為求信於神者
[004-11b]
妄也然文辭簡古猶有三代餘習非之罘琅邪可況後
先此其為可傳也
  秦權銘
秦權銘曰二十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首大安
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疾綰法度量不壹歉欵者皆
壹眀之此始皇帝詔也又曰元年制詔丞相斯去疾法
度量盡始皇帝為之皆有刻詞焉今襲號而刻詞不稱
始皇帝其於久逺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徳刻
[004-12a]
此銘故刻左使無疑此二世詔也昔開皇二年長安得
秦稱權旁有銅塗䥴字即此銘也家訓所傳則從鼎而
此從貝為異許慎説文兼有二字盖籀書文異壹從壼
昆吾圜器其從吉聲也壹為専非數也其以權量専眀
之所以一度量于天下秦無道則甚矣其制法立器盖
不苟如此字尤竒古如三代鼎彞舊文顔之推嘗被詔
寫讀謂史記隗林當從權作狀書傳久逺或轉譌至此
今世得此銘者其器不一皆法制之物故得著焉
[004-12b]
  秦權銘
李元吉得秦權銘前詔與世所見盡同其後詔曰元年
制詔丞相斯去疾法度量盡始皇帝為之皆有刻詞焉
今襲號而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逺也如後嗣為之者不
稱成功盛徳刻此詔故刻左使毋疑則與世所見字異
其後又曰平陽斤平陽為晉邑則所置隷守也按史記
秦紀二世元年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
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逺也如後嗣為之
[004-13a]
者不稱成功盛徳丞相臣斯去疾御史大夫臣徳昧死
言請具刻詔書刻石因眀白矣此詔今見於金石不一
其詞故自不同太史氏所記亦其一也按權一物具前
後詔書皆刻金為之古者鐫刻金石有其法漢後惟見
刻石有存于今而刻金之工殆絶世不得傳然世亦有
鈞同此而無刻字秦雖剏法立制其權量固同天下而
刻銘疑内府所守其餘官府具得受之故能備前後詔
然今時所見猶有數器皆刻此詔當其時其在四方應
[004-13b]
官府所在得受以為制此詔在民間以此為數而準取
其平未必盡有刻也
  秦銘
京兆田氏世得銅鍰一其制即始皇帝權銘又得方版
纔三寸有竒挍以漢度得五寸其刻銘則秦二世詔也
往時文與可得此二物盖其一時所制而鍰為前詔方
為後詔疑兩代異器偶相合於此余考之即古規矩之
器也古者定法立制始於權平於衡衡連生規規為榘
[004-14a]
規榘自是器名故以寓方圜之法後世不知其灋徒守
其名率至不知規榘所在此其為方圜者且得有法數
度量可考於其間耶孟子曰規榘方圜之至也為規榘
以得天下之方圜則不可無器以寄其法使人就而正
也韓子曰規有䃺荀子曰五寸之榘盡天下之方夫規
之圜也其至於䃺則失其圜也此名法之所守也榘方
也不失其方故能盡夫天下之方古之制器左旋見規
右折見榘規榘準繩四者皆器也故曰大匠與人規榘
[004-14b]
使知方圜之法至於棄規榘委繩墨而得方圜平直者
吾弗知也
  嶧山銘
陳伯脩示余嶧山銘字已殘缺其可識者厪厪耳視其
氣質渾重全有三代遺象顧泰山則似異疑古人於書
不一其形類也嶧山之石唐人已謂棗木刻畫不應今
更有此然求其筆力所至非後人摹傳搨臨可得放象
故知摹本有至數百年者夏鄭公嘗得此本益可信也
[004-15a]
嶧山今謂鄒其記曰始皇乗羊車以上其路猶存即邾
文公所卜繹地酈道元曰始皇觀禮於魯登此山命李
斯大篆勒銘山額名曰畫門其文考史記多不合豈傳
者誤邪魏武帝使人排倒猶有求者不已秦則無道而
篆刻顧後世不及故世以為法取之不窮其後邨落供
命不給聚薪其下縱火焚之遂至刓缺然不應遂無存
字昔唐人嘗取舊文勒石故謂後世所摹皆新刻然碎
碑未絶故是好竒者猶得搨本余有之不逮此本完也
[004-15b]
  泰山篆
泰山篆秦丞相李斯書慶厯庚子嵗宋莒公惜其殘剥
摹石于東平郡凡四十七字江鄰㡬治奉符患四方求
者日至厭于供命則又刻其字于縣廨按其文秦二世
詔也史記載始皇帝上泰山立石封祠下禪梁父刻所
立石詔書其敘巡狩以時不書封禪事立石書詔非緣
封禪發之疑史記自誤二世元年東行郡縣並海南至
會稽盡刻始皇所立石石旁著大臣從者名如此則泰
[004-16a]
山刻石始皇帝所立始皇詔書刻其三面二世詔宜在
其隂今石南面為二世詔書始皇帝刻詔書乃在北西
東三面盖石仆而後人起立植之以其一面稍完故立
之南鄉此其故也河間劉跂嘗披抉剔去其翳蝕處得
字九十有八班班可知以史記考之其詞可讀眀年余
至泰山就視其石髙纔八九尺方面二尺餘以亂石培
其下昔所建立盖鑿石為穴下寢其中嵗久摧仆則後
人累石固其趾以存至字則止此未可以久遠期也考
[004-16b]
其詞寴音/親音/鄰遠黎民大義著眀史作休眀陲于後世
史作于後世皇帝躬聽史作躬聖男女體順史作理
順且刻詔書金石皆史誤以詞可得證之然昭隔内外
或謂為融古字相借不然則格與隔不可兼用也陲為
邊陲若垂後世則當作説文甚辨慎不應爾見泰山
篆字疑其字誤慎書雜以古字論撿押也曰施于後嗣
石尤可考益為昆字昔衛宏嘗謂古一字有兩名者就
注之御史大夫則夫夫也莒公亦曰夫中有大如千人
[004-17a]
書千千今考禮記檀弓曰夫夫是也則字盖如此此李
斯所得据也大人貫簪為夫則大夫同文義亦可知嗚
呼三代書名至秦焚滅盡之後世不得知先王命書之
意惟秦文是習此其禍天下後世其有窮耶後世無所
考書名論辨字意則猶以是為据盖亦敝也篆文於後
世為工然況之三代此其為夷狄異俗之法以亂中國
者君子則宜過而不問也昔漢儒謂秦廢先王書李斯
欲以其書傳後世以愚黔首然黔首卒叛秦而不可愚
[004-17b]
至於其書在者後世諸儒方共解詁以傳而三代書名
幸有存者則隨棄不録然則秦之為患其足以愚後世
者余於此知之矣非秦能愚人諸儒盖自愚而不知也
  金人銘
李次升示余金人銘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以為
郡縣正法律同度量大人来見臨洮身長五丈足六尺
謂得之卬中金人脇下余考之此秦金人銘也何以至
此昔秦以長狄十二見于臨洮長五丈餘以為祥鑄金
[004-18a]
人象之其重二十四萬斤坐阿房宫前當漢而徙之未
央宫王莽嘗鐫其膺文則此銘知不得傳矣其後董卓
以其九鑄錢而石虎以其三置鄴宫苻堅取之後置長
安以其二為泉其一適至陕而堅亂民以其勞苦患之
乃排陷河中戴延之曰翁仲所投故河流湧起然金狄
亡矣為此書者其自秦權而成之寄於金人然字竒而
古猶在銅鍰伯仲間也
  程邈篆書
[004-18b]
李季忱示余程邈篆四簡簡十二字余考之自漢以後
書篆書所不至也篆灋䝿得竵匾應勢故筆力常有餘
此書盡之或謂書家但言邈在雲陽獄初從簡便作書
主於隸徒故號隸文當多事時用之適當遂公行之邈
不更為篆文篆自史籀後李斯因之作為小篆由漢逮
今不能改豈邈與斯當秦之世固嘗為此篆文不可考
也張懐瓘曰古文謂孔子壁中書篆書史程邈作也隸
書程邈所獻也初未信此言逮得季忱所藏刻銘於是
[004-19a]
信之知唐世書多懐瓘自有据也
 
 
 
 
 
 
 
[004-19b]
 
 
 
 
 
 
 
 廣川書跋卷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