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唐開元占經 > 唐開元占經 卷二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唐開元占經卷二
           唐 瞿曇悉達 撰
   論天
夫言天體者葢非一家也世之所傳有渾天有葢天説
渾天者言渾然而圓地在其中葢天者言天形如車葢
地形如覆槃皆中高外下二曜推移五星迭覿見伏昏明皆
由逺近運移麗天不入於地日之將没去人彌逺明衰光滅
[002-1b]
故闇其明及其將出去人彌近光明炎熾故顯其照揚雄
以為渾天得之難葢天曰今於高山之上設水平以望
日則日出水平下若天體常高地體常卑日無出下之
理於是葢天無以對也渾天之説天體包裹地在其中
七曜躔離道有常率天體旁倚故日道南高而北下運
轉之樞南下而北高二樞為轂日道為輪周迴運移終
則復始北樞謂之北極北極出地上三十六度故天北
際七十二度常見而不伏南樞謂之南極南極入地下
[002-2a]
亦三十六度故天南際七十二度常伏而不見
周髀云日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有竒夏至景一尺四寸
冬至一丈三尺五寸周天百七萬一千里徑三千五萬七千
里四表内萬五千里其外亦萬五千里故天日四遊于三萬
里之中冬南夏北春西秋東皆薄四表而止地亦升降于天
之中旁逰之數與天逰同日道星宿之外亦萬五千里圎周
之徑正與四表等冬至之日出辰入申夏至之日出寅入戌
進退於六十度之中焉非專四遊之差亦有地之升降
[002-2b]
冬至之後日轉北移非專日之移也亦由天地遊而南故
物有生而不死夏至之後日轉南移非專日之移也亦
由天地遊而北故物有伏而不生二分之日出夘入酉正與
地上平故半表之徑得天地相去十九萬里然則地處
天半而下也故曰出地上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謂
之晝入地下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謂之夜晝則出
地上而西夜則入地下而東周匝百刻昏明五十刻分
之日刻數既均天度又等與極應規謂之中繩居寒暑
[002-3a]
景之和處遲疾之中春分之後日行中繩之北故晝長
而夜短伏少而見多景短而温氣甚秋分之後日行中
繩之南故晝短而夜長伏多而見少景長而寒氣多易
説冬至之景一丈三尺夏至之景一尺四寸八分并二
至之景得一丈四尺四寸八分春分之景七尺二寸四
分秋分之景與春分等并二分之景亦得一丈四尺四
寸八分然東西南北經緯均也太平時和七曜順軌優
遊兩儀之中不内不外漢之乾象魏之景初皆以二分
[002-3b]
之時行渾儀之内故南北濶而東西狹冬至去極百一
十五度景長一丈三尺夏去極六十七度有竒景長一
尺五寸并度得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并景得一丈
四尺五寸春分去極八十九度景長五尺二寸五分秋分
去極九十度景長五尺五寸并度得百七十九度并景
得一丈七寸五分東西少於南北三度焉東西九千度
弱東西之景短於南北之景三尺七寸五分為里三萬
七千五百東西之徑定也而度與景里則有殊然則一
[002-4a]
度之里一寸之差及四遊之説殆難明矣鄭𤣥以二至
之景一寸俱差千里夏至之日八尺之表景得一尺五
寸日下之地南於嵩高一萬五千里冬至之日八尺之
表景得一丈三尺日下之地南於嵩高十三萬里夫日
髙則景小卑則景差多日無上下之説而天地有升降安
得千里同差一寸也故東西之徑小於南北之徑以度
言之則九千里以景言之則三萬七千五百里二分之
日南北千里葢當景差四寸矣鄭氏之言豈合理哉天
[002-4b]
遊薄四面而止日道與四表等不升不降常與四表交
錯二分之日道與二極應規而天地居四遊之中春分
之後天地降而下遊西南至于夏至天遊至南表而止
故視日北而高景差少/高之故自此以後而北至秋分還與日
道應規秋分之後天地升而上遊而北至於冬至則天
遊至北表而止故視日卑而南景差多/卑之故計其進退南北
不繫於三萬里之内春分之後至夏差度二十四除其
鈎弦之數乃常南遊六萬餘里此葢升降之度里則少
[002-5a]
矣今置渾天於地以衡望日地升渾上則日去極逺地
降渾下則日去極近逺近之驗不必在於南北亦由升
降可知矣然則旁遊與外降各十二度與天地遊三萬
里相近矣日月麗天有虧有盈有交有㑹日行日出以
半周天焉即月道交錯半入日道之内半出日道之外
在外謂之行陽在内謂之行隂當交則㑹㑹則有食
蔡氏月令章句曰天者純陽精剛轉運無窮其體渾而
包地地上者一百八十二度八分之五地下亦如之其
[002-5b]
上中北偏出地三十六度謂之北極極星是也史官以玉
衡長八寸孔徑一寸從下端望之此星常見於孔端無
有移動是以知其為天中也其下中南偏入地亦三十
六度謂之南極從上端望之當孔下端是也此兩中者
天之輻軸所在轉運之所由也天左旋出地上而西入
地下而東其繞北極徑七十二度常見不伏圖内赤小
規是也繞南極徑七十二度常伏不見圖外赤大規是
也據天地之中而察東西則天半見半不見圖中赤規
[002-6a]
截婁角者是也岌按此與張衡所説不殊而云玉衡長八
寸則似是古儀矣又云據天地之中所云規數據葢圖
綴星是也
後漢末呉人陸績字公紀於孫權時又作渾天儀説績
造渾天圖曽于土室居令不覺晝夜巳在内推步度數
擊鼓節與外相應而不失毫釐陸公紀渾天説云先王
之道存乎治厯明時本之驗著在於天儀夫法象莫如
渾天渾天之設久矣昔在顓頊使南正重司天而帝嚳
[002-6b]
亦序三辰尭命羲和欽若昊天厯象日月星辰舜之受
禪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以是數者言之曩時已立渾
天之象明矣周公序次六十四卦兩兩相承反覆成象
以法天行周而復始晝夜之義故晉卦象曰晝日三接
明夷象曰初登于天後入于地仲尼説之曰明出地上
晉進而麗乎大明是以晝日三接明入地中明夷明夷
夜也先晝後夜先晉後明夷故曰先登于天照四國也後入
于地失則也日月麗乎天隨天轉運出入乎地以成晝夜
[002-7a]
也渾天之義葢與此同云云/餘巳見前篇至與蔡氏張
衡同故略云故曰言天體非一家也
呉時廬江王蕃字興元為中常侍善數術嘗造渾儀及
渾天象説云幽平之後周室遂卑云云/至日光不得曜
星也與前説/並同
 
 
 
[002-7b]
 
 
 
 
 
 
 
 唐開元占經卷二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