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三易洞璣 > 三易洞璣 卷四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三易洞璣卷四
            明 黄道周 撰
 文圗經上
易之體三十有六其卦七十有二以候四氣以正八際
寒暑以宣晨夕以稽故乾坤者易之元體也乾動而直
徑於兩極隂陽之所窮際坤動而闢周於四游日月之
所出入也兩極見於乾而隠於乾日月出於坤而入於
[004-1b]
坤坤以闢緯乾以直經故乾坤毁則無以見易乾坤互
藏宅於四正坎離相取貫於四維頥體離而納坤大過
體坎而納乾離以巽兊納於中孚坎以震艮納於小過
四維定而八表立八表立而後諸卦可得而陳矣故屯
從乾比發於箕首歴斗而右行咸自乾南發於觜端歴
畢而西上屯歴八際十有八首以終於恒咸歴八際十
有八首而蒙迺見故乾坤上下屯咸所命各十八卦九
次相起以八代嬗而星日之舎燦乎序矣故比坤也而
[004-2a]
乾宅之屯代乾始一際而生需屯二陽也需二隂也需
際於師次而小畜師一陽也小畜一隂也至於泰則匀
矣小畜際泰次而同人同人一隂也同人次謙謙一陽
也至於隨則匀矣隨復於臨臨復於噬嗑噬嗑復於剥
剥復於旡妄旡妄復於頥咸之代乾則亦猶是也咸一
際而遯再際而晉交於營室之中屯一際而需再際而
師交於室壁之際兩者日月之㑹也日月錯行分極以
周咸為畢終屯為箕始屯以寒風咸以暑雨故日有冬
[004-2b]
夏星有風雨二者易之著位也咸始以風屯終以雨二
者極之成爻也兩極中道各四十有五兩而合之為日
月之際比贏而南絀南出日道三十有五十者絀也比
出極道五十有五十者贏也五者天也十者地也天數
二十有五地數三十五位相得故以日南之道合極比
之道各復九十以二位之南準五位之比則兩極之數
皆著矣故五者天地之所升降也九二陽交贏五而介
於南陸之道九五飛龍虚五而乗於上元之宫故五者
[004-3a]
兩位之所得合也比極之南與赤道之比損益數中各
二十有四以其南而裁之為晝比而裁之為夜晝夜相
得配以寒暑則俯仰觀察而天地相似君子之道當時
則居之過時則去之極居而不遷時順而不過故以逺
於禍屯之代乾二貞而得常五貞而未光二在宗室之
内五在輔陳之外也夫天下之精微不在象際者則其
唯極乎否之於屯五徳未變也而時類異動吉凶將逺
焉其亡苞桑盖猶有屯之心乎否受之以臨臨斗也二
[004-3b]
當於弁戴筐以魁以乗輦道以御天下至於八月則在
井瀆之外矣臨上為頥頥在天黿北維之始際也頥受
之未濟未濟天漢之交終也乾坎之間天漢所𠂻屯自
左來十有六首迺至於臨臨以立君咸自右來二十有
八首迺至於漸漸以立相未濟受終而尊其間矣未濟
而漸出於漸臺入於天津内階之北以為羽儀升猶之
漸也家人則猶之升也乾之始際終於家人九坎之北
以入於坎坎者乾之分體也於是迺受之需需者二際
[004-4a]
之端也大有上五次於上台人順於下則天佑於上故
需以敬而得之人有以順而得之天噬嗑法也師理勅
於上危非明於下準法而動則於大過也逺矣大過亦
猶之頥也節之墳墓在於門庭其五在於天樞震之二
在於雷電其五近於勢姤以理勢含其章晉以帝主介
其慶於是兩際而坤終之至於師則又一際矣晉日也
師月也比輯也明夷食也以是出入皆在於坤濛汜虞
淵之間也師凶而有功豫樂而不終剥在女御而極於
[004-4b]
天相不宜下而宜上中孚則猶之大過也兊之與震皆
在西維震脁而兊朒兊倚於閣道之傍革集於公輔而
上兩者天地之北闕也盖在斗杓而或以擊遯在兩乙
而或以嘉是在傳舎之下矣三際而離終之離之九四
積尸之陵也至於小畜則又一際矣天地之際在小畜
而物患生焉五宿於天門而上疑於招摇蠱以積廩慎
其端无妄以讒憂其終小過則猶之中孚也旅困之上
皆在貫索榮譽發於上而讒言動於下夫易之所憂患
[004-5a]
其唯榮人乎日霆之前無湛澤帝王之前無腴體在於
明廷而渫伏者有之矣其進言益逺則其辨言益藐旅
困之言在於背閽天耳不屬誰為聴者解則宥矣咸則
感矣咸者咸池之前北為女床天子之所休解也自屯
而咸復為經首其西則兊震之所交其東則艮巽之所
治也咸反於乾而蒙受之蒙上於天棓在屯之六三其
下子也蒙適於泰泰上於女其下老人也觀在闕丘之
右上乗輦道以為進退觀矣而受之頥頥受之既濟猶
[004-5b]
屯自頥而次於未濟也既濟之三在於兩河未濟之四
在於天津兩者天地之大界也夫天地之大當朞之步
以為里當朞之里以為度去當朞之里而損出極之度
故地去六萬六千六百餘里而衡平兩極因而兩之十
有三萬三千三百餘里而周環極端易道倍之故易二
十六萬二千一百四十有四地徑四萬四千四百餘里
當易六爻之一潔其兩端二五之合皆去四千三百二
十則以萬里之地湛垂象之照有餘矣故兩河天津相
[004-6a]
距四萬三千二百里天參而地一之兩維之距一萬四
千四百餘里中外所界於溟渤也闕/      禍
不存於闕/ 殷克鬼方害不存於鬼方以為王者之治
柔逺焉耳未濟則猶在津右也歸妹方在河中萃之上
迺在津首矣夫天下之正志者則其唯獨乎升涉津而
不疑萃涉津而嗟故羣者所為獨也同者所為異也睽
之張弧天津之疑也天作易者其猶疑象乎漢津之弧
歸妹之筐鬼方在中狗馬在傍君子猶疑之君子正志
[004-6b]
不惑於家逺女而尚賢遺形而帥氣則亦何疑之有睽
而坎受之坎而訟受之訟則泰之際盡矣於是而為同
人同人者泰之次際也同人而賁賁者文也師也相也
天柱之闕也或得之而歎者何也殷人之色也君子之
徳不文天下則不文其身違時之典不旌其人大過則
猶之頥也渙在天柱之首天子之所大號也艮在陽守
之限通人所不事也理勢之間或夬或疑明夷之巔帝
或霣師惡在螣蛇之夬也故晉之出地明夷之入地君
[004-7a]
子所自致其昭晦也日月之行皆無有食者或比而食
之晉而明夷師而及比或食以朔或食以望君子之所
自討也自討而謙謙卑而光至於謙則又一際矣復有
於謙能謙而不終孚則猶之大過也巽之丁癸猶有六
甲之義焉夫六甲之義盖在易始不自軒轅氏有也蠱
之尚甲巽之尚庚一以立其義一以致其武二者天地
之大用也世無金木之用則水火之利皆廢矣君子為
仁足以全好為義足以領惡巽之上在於附路奚取乎
[004-7b]
鼎者天地之中也其下三門天地之銓衡也兩濟乎於
上三門停於下河漢所環杓酌其間益者以之損損者
以之益壯者以之遯遯者以之壯壯在兩乙天地之情
也以天地之情履壯而行猶或危之而况於人乎况於
君子庶民乎壯而離受之離而後履之履之五二皆在
帝前其上則華盖之所覆也下則帝席之所跗也捧璧
御馬以為不足而益之履虎善履者莫若隨至於隨則
又一際矣隨而大畜畜於兩徳徳有隂陽是為徳房小
[004-8a]
過則猶之中孚也出於鞬閉而上於卷舌八表之治於
是乎止矣豐中也羲陽方中不言前星天子總治不右
帝子君子之道當五則居之過二則去之井以知險心
惻而不憂蹇以知阻匪躬而不懼險阻不驚迺復於恒
至於恒而屯咸之治當復更始矣故咸之復於恒北方
之終卦也屯蒙咸恒晉師夷比八者乾坤之四輔也乾
坤坎離界於上際上三而從陽八表之治界於下際下
四而從隂上三以左下四以右故屯者天也蒙者地也
[004-8b]
咸者天也恒者地也天地之統各三十有六五五相得
為三百六十五十相命而經首環始上者天也下者地
也陽者天也隂者地也兩濟之義在於乾始始而終之
隂陽交分故自表際而外天卦二十有五地卦三十上
下相維五十之申求於圗書兩極晝夜屈伸之故則亦
大乎備矣從而逆行迺授於臨臨者交㑹之元也
 右文圗經七十二卦直極取度反周一卦為十二爻/爻直三百六十五度一卦反復而周極徑之度其横
 五度每卦各五亦七十二卦而周天圍之度凡卦反/復為十二爻兩極懸視則為兩卦唯乾坤坎離大小
[004-9a]
 過頥申孚八卦反復不變故舉六爻則僅六十有四/舉全爻則反復不變八為十六遂加一八為七十有
 二盖宓圗對待以乾匹坤以坎匹離東西隂陽各三/十有二文圗反復反屯為蒙反咸為恒屯咸諸卦皆
 以一卦為兩卦反復相起八體之卦亦復如是故體/卦有八倍為十六交卦二十八倍為五十六兩體相
 命各三十六以為一嵗之候也其例各隔八相起如/乾卦直下以乾代坤次起屯位下直於蒙便隔八位
 而生需需直有訟又隔八位而生師師直有比又隔/八位而生小畜小畜直履又隔八位而生泰泰下有
 否又生同人同人下為大有又生謙謙下為豫又生/隨隨下有蠱又生臨臨下有觀又生噬嗑噬嗑下有
 賁又生剥剥下有復又生旡妄旡妄下為大畜又生/頥頥為體卦不動上距旡妄已隔九卦不生故前去
 四位而生坎坎還兩際而生離而左旋卦盡為上經/之終上經一周有乾坤頥大過坎離六卦合為十二
[004-9b]
 卦間生屯需師小畜泰同人謙隨臨噬嗑剥旡妄十/二卦合為廿四卦并十二體卦為三十六卦而為上
 經咸卦起於南方乾卦之右與屯對發上直於恒亦/隔八位而生遯遯直大壯又隔八位而生晉晉直明
 夷又隔八位而生家人家人直睽又隔八位而生蹇/蹇直於解又上生損損直於益又上生夬夬直於姤
 又生萃萃直於升又上生困困直於井井又上生革/革直於鼎又上生震震直於艮又上生漸漸直歸殊
 又生豐豐下直旅又生巽巽下直兊又生渙渙下直/節前九卦值頥不生退八位而生中孚中孚九位生
 小過還復兩濟而終於頥右旋卦盡為下經之終下/經一周有中孚小過不動合為四卦間生咸遯晉家
 人蹇損夬萃困革震漸豐巽渙既濟十六卦合為三/十二卦并四體卦為三十六卦故上下二經各三十
 六卦者反復之序也上下二經共三十六卦者反對/之合也如依宓圗對待以論文圗則乾南坤北離東
[004-10a]
 坎西頥東北中孚東南大過西南小過西北去十六/方之限而立八正之體則依然一六十四卦圗矣所
 以必加八限為七十二候者文圗原不對待直以極/南極北為晝夜之道一進一反成十二辰乾坤坎離
 頥大過中孚小過進反晝夜皆為一卦雖歴冬夏不/復異名屯需師畜雖有異名其實一體如乾之隂歴
 可遂為坤坤之隂歴可遂為乾則屯之下卦可遂為/鼎蒙之上卦可遂為革矣易先乾坤以立四正終坎
 離以立四維衘頥大過中孚小過以成八表此十六/卦自為名體屯䝉咸恒自輔一卦之首既濟未濟自
 隨一卦之終直徑兩極則上下異名横周四維則南/北再值非八體之卦則對待而成五十六卦則進反
 為序也故易舉乾以對坤猶舉屯蒙以對咸恒非舉/咸以對乾恒以對坤也故屯為上首隔八相起左行
 而抵於頥咸為下首隔八相起右行而抵於中孚易/之𥪡體合左右以立徑其圜體唯左行以為周徑有
[004-10b]
 三百六十之度歴兩極而晝夜以知周有三百六十/之圍踰一卦而閏餘以定故宓圗明嵗差日行之順
 逆文圖明出極積閏之圍經也北極餘度入地三十/六以九十一割之出地北上五十五度南極出地三
 十六以九十一益之在天一百廿十七度以一百二/十七半合五十五得一百八十二半是天面之度地
 上所直之爻也爻各三十度六爻得百八十度去其/餘分則自北極以北五十五度上爻得三十為地之
 數五爻得二十五為天之數餘五數在北極之下正/屬五位之中自五數而下又八十五度為赤道度除
 六十為四三兩爻其餘二十五度為二爻之中又餘/五數在赤道之下餘三十而下爻以終因而反復晝
 夜之間二五互位其去上初皆五十有五河所為圗/也極去赤道與赤道去極折而兩之洛所為書也日
 行出入黄赤常二十四度月行出入不過五度故以/赤道距極之度加減六爻之分上而去極下而去赤
[004-11a]
 各餘五度者為天地之中數以六爻距赤之分加減/出地之度二五前後各五十有五者為易爻之交度
 也天之一度當地三百六十里故去地三百六十里/而極没一度鳥繩曲道常三而當二故千八十里而
 當七百二十里去極二度矣古今測晷差殊約以一/期之數剗其餘分兩極相去百八十度當六萬四千
 八百里合其餘度以里準之當六萬六千六百二十/四周兩極為十三萬三千二百四十里里當三百六
 十步則兩極之周當四千八百六十三萬二千六百/步也圍三徑一則地周之徑當四萬四千四百餘里
 約以一朞之䇿兼益餘分得四萬三千八百三十乗/以六爻得二十六萬二千九百七十四五分二八此
 天地之全分也易以六十四乗六十四為四千九十/六以六十四乗四千九十六為二十六萬二千一百
 四十四不及天度八百有三十六爻上下各虚四百/一十五盡天之度與地里數餘分之積尚餘六千二
[004-11b]
 百有一是則地之里數當日之辰數六十嵗積日之/辰當三百六十度積里之地也以一嵗之辰十之以
 為地徑之里以地徑之里六之以為天周之卦以天/周之卦半之以為地周之極以地周之極半之以為
 日距之道故出極之徑明而周度之圍著周度之圍/度著而閏蝕之差見也是篇之義專明二位之位以
 百八十度度二五之髙深五十之間以為表際上經/為天下經為地上卦為天下卦為地表際之間前三
 而後四故上經在前除八體卦入際之卦凡二十四/下經在後除八體卦入表之卦凡有三十兩濟二卦
 在坎離之終乾坤之首下不繫於渙節上不繫於屯/咸在乾坎之中合以與乾故乾之天卦二十有五坤
 之地卦三十是又一義也要於二五兩/極交赤之㑹上下晝夜則其較著者矣
 文圗緯上
[004-12a]

[004-13a]

[004-14a]

[004-15a]

[004-16a]

[004-17a]

[004-18a]

[004-19a]

[004-20a]

[004-21a]

[004-22a]

[004-23a]

[004-24a]
 
 
 
 右緯所度南北二五天面之數皆櫽括言之盡三百/六十以為晝夜其寒暑永短黄赤餘袤皆包於爻數
 之内約自地平而上北至北極上餘三十六地平而/下南至南極上餘三十六則晝夜十二卦初上六爻
 平分天體較然著矣今言南百廿五度北五十五者/虚其五位以為距上出入之數合五與上率得六十
 也凡易陽爻據氣行三十度四十三分六十八厘七/十四毫隂爻據朔行二十九度五十三分五釐九十
 三毫乾六爻行三百五十四度三十六分七十五釐/坤六爻行三百五十四度三十六分七十一釐十六
[004-24b]
 毫均之三百六十微有不及日月正交三百五十七/六四申交一百八十八有五及交終三百六十三度
 七九三四隂陽間雜率有餘分在於五中以為卦徳/故二五兩爻皆距虚五以象入交之數也其實黄赤
 離極合百一十五北出三十六合百五十一南平三/十二合百八十三内卦出入黄赤四十八度并地平
 之數卅二外卦逺近北極七十二度并斗維之數二/十八分為六際譽懼功凶之所繇生也六際反復乗
 七十二卦為八百六十四卦以十因之為二千六百/四十兩嵗之歴也以嵗積之八千六百四十嵗而差
 一百三十五度卦部雖殊積差一也律隔八而生上/下損益以三為限一為實易隔八而生上下損益以
 六為限二為實凡易十有八變每變舉十為百八十/以六分之每爻三十以四實之乾三十六則坤二十
 四震二十八則巽三十二坎離艮兊各從震巽分數/其隂以三實之坤二十五則乾十三震二十一則巽
[004-25a]
 十七坎離艮兊各從震巽分數其陽隂陽老少上下/損益則七十二卦贏乏之分舉可齊矣今屯隔八生
 需適益二陽需隔八生師遂損三陽者需從其隂體/數一百九十二師從其陽體數一百三十七也師隔
 八生小畜適益四陽小畜隔八生泰但損二陽者小/畜從其陽體數一百二十二泰從其隂體數一百八
 十也泰隔八生同人適益二陽同人隔八生謙就損/四陽者同人從其隂體數二百有四謙從其陽體數
 一百三十八也謙隔八生隨適益二陽隨隔八生臨/但損一陽者隨從其陽體數一百十四臨從其隂體
 數一百六十八也舉此八端餘可意悟間有參差以/老少動靜絀伸相并則二十六萬二千一百四十四
 卦可以八際相生不竭然易之序卦自以象義為主/象有屢易而意義各配宓文占玩皆不相襲故圗但
 舉象不復從律律生於晷不生於象象主變而義無/窮晷主常而體一定也表晷之法具在天方圗宓圗
[004-25b]
 天方五百一十二規而圎之中容天方三百六十六/規而圎之中容易方四千九十六三方二圎外内相
 函以中函之方直外圎之度以中函之圎直内方之/易故上下徑懸一百二十八中分地平上下六十四
 表髙八尺每尺各八細之則一尺而當八尺之表大/之則一表而當一尺之寸乾坤坎離頥中孚大小過
 各自勾股以辨弦矢之道故日之去地六十四倍表/端去日六十三倍日一度三百六十里下距地中二
 萬三千四十里夏至懸徑正當六十四倍春秋分倚/數六十七倍二萬四千一百二十里冬至大斜七十
 八倍二萬八千八十里三差之間二至相距五千四/十里以一丈三尺分之去其尺有二寸實晷一丈一
 尺二分共直四十八度每度二寸四分之晷當地五/百八十五里之差餘距天中九度微弱當五千四十
 里為尺二寸之本矣其法以繩直表端天中五十五/度有五北去地平三十六度以為極分南去黄道三
[004-26a]
 十六度以為交分損益十二以為至分南至地平亦/五十有五以三十六與五十五相御取度自天中南
 至黄道十二度倚直之數微差一寸又南至赤道倚/直之數袤差三尺又南至黄道倚直大差一十四尺
 其晷端初差一寸則表端差一分晷端差三尺則表/端差一尺晷端差十四尺則表端差四尺表端差一
 尺者為日差一千八十里表端差四尺者為日差三/千九百六十里是北極出地三十六度之數如極出
 有髙庳則日道有逺近晷影因之前却可以數取也/唐開元間遣南宫說等分測晷極陽城晷長一尺四
 寸八分弱北極出地三十四度十分度之四浚儀岳/臺晷長一尺五寸微強極髙三十四度八分南至朗
 州晷長一尺一寸六分極髙二十九度半北至蔚州/晷長二尺六寸九分極髙四十度南北相距三千六
 百八十八里九十步極差十度晷差一尺五寸三分/則是不及三百里而晷差一寸記載之誤也今以天
[004-26b]
 方繩凖實測得北極出地三十五度黄道距表端五/十六度三十一分七釐五毫則夏至之晷一尺一寸
 八分冬至之晷一丈三尺自古皆云冬至晷一尺四/寸八分無有知其故者北極出地二十九度半赤道
 距表端六十一度八十一分七釐五毫則夏至之晷/五寸冬至之晷一丈三寸北極出地四十度赤道距
 表端五十一度三十一分七釐五毫則夏至之晷一/尺八寸冬至之晷一丈六尺三寸是朗州夏至晷只
 五寸蔚州夏至晷只一尺八寸差一尺三寸無一尺/五寸之差又所載二晷分寸皆殊無疑其誤也蔚州
 極出地四十度與上都正等授時於燕都立四文表/冬至景七丈九尺八寸五分於正南二千里立四丈
 表冬至景七丈九尺二寸四分兩晷較差六寸一分/又燕都夏至景一丈一尺七寸一分正南二千里景
 一丈一尺四寸四分兩晷較差二寸七分以燕都夏/至四丈表與蔚州夏至八尺表較之五八得四以五
[004-27a]
 進一尺八寸之晷為九尺晷較燕都晷長二尺七寸/為標長景逺之差不在極髙里亘之限以洛南一尺
 五寸二分除蔚州一尺八寸亦差二寸八分則夏至/晷景率六百三十里而差一寸如宋元嘉所測交州
 去洛萬八百二十里景在表南三寸二分其為一尺/八寸二分計六百里差一寸是皆夏至之晷非冬至
 之晷也冬夏二晷有贏有縮夏至日晷在於表端停/而漸縮冬至日晷勾於大弦袤而漸舒停者晷縮而
 里廣袤者晷舒而里促如上都冬至四丈表二千里/差六寸一分則一寸之晷當三百三十三里燕都夏
 至四丈表二千里差二寸七分則一寸之晷當七百/四十里以古法周南重表千里晷差一寸之說較之
 唯陽城為中施於異處則不復然亦唯冬至為然施/於夏至則一寸之晷只當三百八里矣故知靈憲所
 傳千里一寸與古今所疑六百里一寸者皆誤也盖/表出於地日斜於天舒縮漸逺古人測晷以啟盈縮
[004-27b]
 之智非立景以定進退之度也今以天方繩表實測/得陽城冬至晷長十六尺一寸二分以八較之為一
 丈二尺八寸九分六釐夏至晷長一尺四寸八分以/八較之為一尺一寸八分四釐春秋分晷長五尺七
 寸六分以八較之為四尺六寸八釐以夏至之晷南/除二分之晷則北陸二十四度只餘三尺四寸二分
 四釐之短以二分之晷南除冬至之晷則南陸二十/四度便行八尺二寸八分八釐之長矣以一尺一寸
 八分四釐之本合北陸之晷為四寸六分八釐以一/尺一寸八分四釐之本合南陸之晷為九尺四寸七
 分二釐三分損益合差二寸五分七釐再以六段積/差北陸四尺二寸八分南陸九尺一寸二分亦三分
 損益合差五寸二分約以五寸二分為初差之本以/二寸五分七釐為餘差之未損益八尺舉可知也繇
 是以推損益之原數生於八存一不盡而差度迺分/三分六十有四則一為贏三分八十則一為縮故以
[004-28a]
 七十二調之上舉八者得三十二下舉十者得四十/故以九命八上得四而下得五猶上經之為三十下
 經之為三十四也天下表晷唯洛南黄道距天中十/二赤道距黄道廿四三分損益晷律最真每尺八寸
 加二以為差本三分以為晷實餘四極表皆以四為/實以三為法故林邑極出地十八度冬至晷八尺春
 秋分二尺六寸五分安南極出地二十一度冬至晷/九尺五寸春秋分三尺一寸六分蔚州極出地四十
 度冬至晷二丈二尺五寸春秋分七尺五寸鐵勒極/出地五十二冬至晷三丈九尺春秋分一丈三尺皆
 損益四分之一矣與其八十分測多寡難調不如歸/之八尺損益之徑也唐人以林邑鐵勒出極逺近視
 陽城各上下十七南北相距六千一百一十二里分/之為每度三百六十里於天方最親但於晷尺冬夏
 殊未之合故復約以天方分其里數三百六十以為/度五百四十以為晷晷有長短各千八十里而差二
[004-28b]
 寸故日鳥飛准繩三而當二里度既明然後以分卦/位每一表而定一方之位一方八尺内容四千九十
 六寸六十四方而容二十萬二千一百四十四寸凡/内四垣二千四十八寸徑五百一十二平分二百五
 十六為天中南過八十寸為夏至日道又南一百九/十二寸為二分中道自二分中道垂股外方一十六
 寸為日道外廉下視冬至二十四度在地平上三十/四方横矢上方一十六寸為日道上亷日晷所直前
 陽後隂前後五千四十里故過六千里則晷平六十/四丈冬夏損益日軌不周以萬八十里為隂陽之交
 以六十四為天方之徑損其四倍以得日道益其度/分以得天周則天度冐日四倍之寛日環當天一度
 之徑施之於易按表方知射晷巧妙迺知古人/捕影睨日之為虚談十尺八表之有隠義也
 三易洞璣卷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