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御纂醫宗金鑑 > 御纂醫宗金鑑 卷十八目録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醫宗金鑑卷十八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畧註上之一目錄
 藏府經絡先後第一
  論法無方
 痙濕暍第二
  葛根湯
  大承氣湯
[018-1b]
  栝蔞桂枝湯
  麻黃加术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防己黃耆湯
  桂枝附子湯
  白术附子湯
  甘草附子湯
  白虎人參湯
[018-2a]
  一物𤓰蒂湯
 
 
 
 
 
 
 
[018-2b]
 
 
 
 
 
 
 
御纂醫宗金鑑卷十八目録

[018-3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醫宗金鑑卷十八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畧註上之一目錄
 藏府經絡先後第一
  論法無方
 痙濕暍第二
  葛根湯
  大承氣湯
[018-3b]
  栝蔞桂枝湯
  麻黃加术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防己黃耆湯
  桂枝附子湯
  白术附子湯
  甘草附子湯
  白虎人參湯
[018-4a]
  一物𤓰蒂湯
 
 
 
 
 
 
 
[018-4b]
 
 
 
 
 
 
 
御纂醫宗金鑑卷十八目録

[018-5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醫宗金鑑卷十八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畧註上之一
  傷寒論論傷寒金匱要畧論雜病乃仲景全書傷
  寒論得成無己創註續者五十餘家故得昌明宇
  内金匱要畧人罕言之雖有趙良徐彬等註釋但
  其文義古奥係千載殘編錯簡頗多疑義闕文亦
  復不少承譌襲謬隨文蔓衍宜後人視為迂逺束
[018-5b]
  諸高閣今於其失次者序之殘缺者補之博採羣書
  詳加註釋俾二書並行於世庻後之業醫者不為
  俗説所誤知仲景能治傷寒未嘗不能治雜證也
 藏府經絡先後病衇證第一
夫人秉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
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暢人即安
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
受邪入藏府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
[018-6a]
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
此詳之病由都盡若人能飬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
中經絡未流傳府藏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
吐納鍼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
傷房室勿令竭之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遣形體
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三焦通㑹元真之處為
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藏府之文理也
 按/此篇乃一書之綱領前人誤編為次篇先後失序
[018-6b]
  今冠於首以統大意
 註/五常者五行也五行之氣風暑濕燥寒也五行之
  味酸苦甘辛鹹也夫人稟此而有其形則藏府日
  與氣味相通不曰五氣而曰風氣者該他氣而言
  也蓋風貫四氣猶仁貫四徳故曰因風氣而生長
  也然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者蓋主氣正
  風從其所居之鄉而來主長飬萬物者也客氣邪
  風從其衝後而來主殺害萬物者也人在氣交之
[018-7a]
  中其生其害猶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也天之五氣
  人得之則為五藏真元之氣若通暢相生雖有客
  氣邪風勿之能害人自安和如不通暢則客氣邪
  風乗隙而入中人多死然人致死之由雖有千般
  疢難大要不外三因一者中虚經絡受邪即入藏
  府此為内所因也二者中實雖感於邪藏府不受
  惟外病軀體四肢九竅血脈壅塞此為外所中也
  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非由中外虚實感召其
[018-7b]
  邪是為不内外因也以此三者詳之千般疢難病
  由悉盡矣若人能慎飬形氣不令客氣邪風干忤
  經絡即適中經絡未傳藏府遂醫治之自可愈也
  四肢九竅纔覺重滯尚未閉塞即導引吐納鍼灸
  按摩亦可愈也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
  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五味各得其宜不使形氣
  有衰萬病疢難無由而入其腠理矣腠者一身空
  隙血氣往來之處三焦通㑹真元之道路也理者
[018-8a]
  皮膚藏府内外井然不亂之條理也
 按/正風者從八方應時而來相生和緩之主氣也邪
  風者從其衝後而來相尅衝烈之客氣也如時當
  東風而來西風也所謂後者以己過之時言也
 集/註趙良曰人在氣交中秉地之剛柔以成五藏百骸
  之形秉天之陰陽以成六經之氣形氣合一神機
  發用駕行榖氣出入内外同乎天度升䧏浮沉應
  夫四時主宰於身形之中謂之元真外感者客氣
[018-8b]
  也靈樞曰虚邪不能獨傷必因身形之虚而後客
  之蓋天人之氣各有正不正人氣正則不受邪不
  正則邪乗之天氣正則助其生長不正則害之人
  氣不正者由七情動中服食不節房慾過度金刃
  蟲獸傷其氣血盡足以受病也天氣不正者由四
  時不和八風不常盡足以傷萬物也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
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
[018-9a]
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
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
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
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
肝氣盛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虚
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虚虛實實補不足損有
餘是其義也餘藏凖此
 註/此承上條受病三因以明其治也上工良醫也中
[018-9b]
  工常醫也已病已然之病也未病未然之病也假
  如現在肝病此已然之病也肝病將來傳脾此未
  然之病也良醫知肝病傳脾見人病肝先審天時
  衰旺次審脾土虚實時旺脾實則知不受肝邪不
  須補脾直治已病之肝若時衰脾虚則知肝必傳
  脾先補未病之脾兼治已病之肝彼常醫不曉四
  時所勝五藏相傳之理見肝之病惟瀉已病之肝
  不知補未病之脾也上工不但知肝實必傳脾虚
[018-10a]
  之病而且知肝虚不傳脾虚反受肺邪之病故治
  肝虚脾虚之病則用酸入肝以補已病之肝用焦
  苦入心以助不病之心用甘入脾以益不實之脾
  使火生土使土制水水弱則火旺火旺則制金金
  被制則木不受邪而肝病自愈矣此亢則害承乃
  制制則生化化生不病之理隔二隔三之治故曰
  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然肝虚則用此法若肝實
  則不用此法也中工不曉虚實虚者瀉之是為虚
[018-10b]
  虚實者補之是為實實非其義也上工知其虚實
  補其不足損其有餘是其義也其餘四藏皆凖此
  法傷字作制字看
 集/註徐彬曰假如肝經之病肝木勝脾土知邪必傳脾
  經治宜實脾為先此脾未病而先實之所謂治未
  病也不憂本藏之虚而憂相傳不已其病益深故
  先以實脾為急務也
  程林曰經云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
[018-11a]
  衰而彰之所謂因者乘其機也治未病者謂治未
  病之藏府非治未病之人也見肝之病當先實脾
  使土旺則能勝水水不行則火盛而制金金不能
  平木肝自愈矣此治肝補脾治未病之法也
  高世栻曰實脾專為制水使火盛金衰肝不受制
  則肝自愈其理甚精㣲故曰此治肝補脾之要妙
  也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靣部願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
[018-11b]
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
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㣲赤非時者死其
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黒為勞色赤為風色
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註/氣色見於面部而知病之死生者以五氣入鼻藏
  於五藏其精外榮於面也色者青赤黃白黒也氣
  者五色之光華也氣色相得者有氣有色平人之
  色也即經云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蟹黃白如
[018-12a]
  豚膏黒如烏羽者生也氣色相失者色或淺深氣
  或顯晦病人之色也即經云浮澤為外沉濁為内
  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夭澤以觀成敗察其散
  搏以知新故視色上下以知病處色粗以明沉夭
  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也有色無氣者色枮不
  澤死人之色也即經云青如藍葉黄如黃土赤如
  衃血白如枯骨黑如炲者死也鼻者明堂也明堂
  光澤則無病矣而曰見青色為腹中痛鼻苦冷甚
[018-12b]
  者死黑色為水為勞黃色為上寒下熱小便難面
  目鮮明内有留飲色白為亡血色赤為熱為風若
  見於冬為非其時者死目直視正圓不合如魚眼
  者痙不治此氣色主病之大畧也其詳皆載内經
師曰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
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一作/痛
 按/頭中病之頭字當是腹字經中從無頭中病之文
  且文義不屬必是傳寫之譌
[018-13a]
 註/病人語聲寂然謂寂然不語也若惡人語是心病
  也喜驚呼者謂不惡人語且喜驚呼是知其病不
  在心而在外也故曰骨節間病也病人語聲喑喑
  然不徹者謂聲不響亮而不了徹也此有礙於息
  氣故知為心膈間病也病人語聲啾啾然細而長
  者謂唧唧噥噥小而悠長也因不敢使氣急促動
  中故知腹中病也
師曰息摇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欬息張口短
[018-13b]
氣者肺痿唾沫
 註/息者一呼一吸也摇肩謂擡肩也心中堅謂胸中
  壅滿也呼吸之息動形擡肩胸中壅氣上逆者喘
  病也呼吸引胸中之氣上逆喉中作癢梗氣者欬
  病也呼吸張口不能續息似喘而不擡肩者短氣
  病也蓋肺氣壅滿邪有餘之喘也肺氣不續息正
  不足之短氣也然不足之喘亦有不續息者有餘
  之短氣亦有胸中壅滿者肺氣上逆者必欬也欬
[018-14a]
  時唾痰𠻳也若欬唾涎沫不已者非欬病也乃肺
  痿也
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虚者不
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逺此皆難治呼吸
動搖振振者不治
 按/吸促之促字當是逺字吸逺之逺字當是促字方
  合病義必傳寫之譌
 註/此承上文言喘分三焦有可治不可治之辨也喘
[018-14b]
  肺病也肺主氣司呼吸故以呼吸氣促謂之喘也
  若呼吸氣均促是病在呼吸阻升降之氣也故知
  喘在中焦也呼之氣促吸之氣長病在呼呼出心
  與肺故知喘在上焦也呼之氣長吸之氣短病在
  吸吸入腎與肝故知喘在下焦也喘之實者謂邪
  氣盛則實也中實則必腹滿便鞕當下之可治也
  喘之虚者謂正氣奪則虚也中虛則必腹軟便滋
  不堪下難治也若喘而呼吸動搖振振不能擎身
[018-15a]
  者則為形氣不相保勿論虚實不治也曰吸而微
  數數即促也促即短也逺即長也吸不言呼畧辭
  也猶言呼吸均短呼短吸長吸短呼長也
師曰寸口衇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王色青四時
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衇皆當病
 註/寸口者統言左右三部衇也衇動法乎四時命乎
  五藏然必因其王時而動則為平衇也假令肝旺
  於春隨其時色當青衇當弦此不病之色衇也若
[018-15b]
  色反白衇反浮此非其時乃病之色衇也四時凖
  此
 集/註尤怡曰王時當時至而氣王乃衇乘之而動其色
  亦應之如肝王於春衇弦而色青此其常也推之
  四時無不皆然若色當青而反白為非其時而有
  是色不特肝病為然即肺亦當病矣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
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
[018-16a]
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
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
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
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註/冬至之後得甲子日夜半少陽之氣始生天漸溫
  和氣之常也若未得甲子天即溫和此為未至而
  至也氣未應至而先至者是來氣有餘也已得甲
  子陽氣漸盛天未溫和此為至而不至也氣應至
[018-16b]
  而不至者是來氣不足也若天大寒不解此為至
  而不去也氣應去而不去者是去氣太過也若天
  過溫如盛夏時此為至而太過也氣應至而甚者
  是至氣太過也太過者其氣淫則薄其所不勝乘
  其所勝也不及者其氣廹則所勝妄行所生者受
  病所不勝薄之也此内經所謂謹候其時氣可與
  期餘皆倣此
師曰病人衇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裏
[018-17a]
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註/衇浮虚風之候也關前之寸衇浮者病在表也關
  後之尺衇浮者病在裏也虚風在表故主腰痛背
  强不能行也虚風在裏故主短氣而極也
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
厥陽
 註/陰陽偕行順也陰陽獨行逆也厥逆也逆陽獨行
  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也
[018-17b]
 集/註李彣曰厥陽即陽厥也内經云陽氣衰於下則為
  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此厥陽獨行有陽無
  陰之大槩也
  高世栻曰按此為有陽無陰是為厥陽也經曰隂
  氣衰於下則為熱厥帝曰熱厥何如而然也岐伯
  曰陰氣虚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
  精氣竭精氣竭則不營於四肢也乃腎氣日衰陽
  氣獨勝此所以為有陽無陰而為厥陽獨行也
[018-18a]
問曰寸衇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
氣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唇口青
身冷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
 按/寸衇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之
  十八字文理不順衍文也血氣入藏之血字當是
  厥字始與卒厥相合必傳寫之譌也
 註/此詳申陽厥陰厥生死之義也厥氣者逆氣也即
  逆陽逆陰之氣也氣逆則亂於胸中故忽然眩仆
[018-18b]
  名曰卒厥若脣口青身冷是隂進陽退則為入藏
  即死也若身溫汗自出是隂消陽長則為入府即
  愈也
 集/註沈明宗曰邪氣入藏神明昏憒卒倒無知謂之卒
  厥若脣口青身冷神機不能出入藏氣垂絶所以
  主死經曰血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暴厥是也若
  身和汗出乃邪氣入府不得出入一時卒倒非藏
  絶之比頃時陽機外達邪氣隨之外洩故知入府
[018-19a]
  即愈
問曰衇脫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
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
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裏者即死
 註/此詳申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之義也卒厥之病多
  衇脱而不見衇脱不見而死者是正氣不反也衇
  脱不見而生者是邪氣閉而復通也非為厥氣一
  病百病入藏入府皆然也譬如浸淫癘風等瘡從
[018-19b]
  口起流向四肢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
  也蓋以病向外者可治病入裏者難醫亦此義也
 集/註趙良曰脫者去也經衇乃藏府之隧道為邪氣所
  逼故絶氣脱去其衇而入於内五藏隂也六府陽
  也隂主死而陽主生所以入藏即死入府即愈而
  可治非惟藏府之陰陽然也凡内外陰陽之邪毒
  出入表裏者皆然也
  徐彬曰凡病邪能出陽為淺故生閉陰不出為深
[018-20a]
  故死非止一病百病皆然復以浸淫瘡喻之若從
  口起而流向四肢者是邪從内發於外洩而不進
  故可治若從四肢起流入口者是邪由外入於内
  進而不洩此藏氣傷敗故不可治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脚掣痛陰
病十八何謂也師曰欬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
急五藏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人又有六㣲微有十
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
[018-20b]
在其中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裏䅽飥
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
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衇浮寒令衇急霧
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按/字典無䅽字當是漀字漀音傾側水也後之積聚
  門䅽氣之䅽字亦誤
 註/此章曰十八曰九十等文乃古醫書之文今不可
  考難以强釋五勞七傷等説亦詳在千金故不復
[018-21a]
  註也頭痛項腰脊臂脚掣痛病皆在外故為陽病
  也欬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病皆在内
  故為陰病也清邪居上謂霧邪本乎天也濁邪居
  下謂濕邪本乎地也六淫天邪故名大邪六淫傷
  外故曰中表也七情人邪故名小邪七情傷内故
  曰中裏也䅽飥者飲食也飲食之邪從口而入食
  傷隔夜不化故名曰宿食也五邪謂風寒濕霧飲
  食也夫五邪之中人莫不各以類而相從前者早
[018-21b]
  也風中於早從陽類也寒中於暮從陰類也霧邪
  清輕故傷皮膚濕邪濁重故流關節飲食失節故
  傷脾胃極寒之食傷經以經屬陰也極熱之食傷
  絡以絡屬陽也
問曰病有急當救裏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
得下利清榖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體疼痛
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註/詳見傷寒論太隂篇内不復釋
[018-22a]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疾也
 註/痼疾舊病也卒病新疾也當以舊病為本為緩新
  疾為標為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故先治卒病後
  治痼疾也
 集/註趙良曰痼疾病已沈痼非旦夕可取效者卒病謂
  卒然而來新感之病可取效於旦夕者乗其所入
  未深急去其邪不便稽留而為患也且痼疾之人
  正氣素虚邪尤易傳設多瞻顧致令兩邪相合為
[018-22b]
  患不淺故仲景立言於此使後學者知所先後也
  沈明宗曰此有舊疾復感新邪當分先後治也痼
  者邪氣堅固難㧞卒者邪氣驟來而易去也若病
  者素有痼疾而忽加卒病務當先治卒病不使邪
  氣相併轉增舊疾但久病乃非朝夕可除須當緩
  圖所以後乃治其痼疾也
師曰五藏病各有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
不喜者為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也
[018-23a]
 註/此明五藏各有所得而愈言以情志相勝也即如
  怒傷肝得悲而愈此悲勝怒也亦有得之時日而
  愈者經曰病在肝愈於夏是喜得子氣制其勝我
  者也夏不愈勝於秋是惡其勝我者得王氣也秋
  不死持於冬是我喜得母氣以生我也起於春是
  喜自得其位而氣王也餘藏倣此病者云云謂平
  素不愛食之物及當病之時而反暴思食是病邪
  藏氣之變故雖思食而食之必發熱也
[018-23b]
 集/註程林曰内經云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
  色白宜食苦脾色黃宜食酸腎色黑宜食辛此五
  藏得飲食而愈者肝病愈於丙丁起於甲乙心病
  愈於戊己起於丙丁脾病愈於庚辛起於戊己肺
  病愈於壬癸起於庚辛腎病愈於甲乙起於壬癸
  此五藏自得其位而愈者五藏所惡心惡熱肺惡
  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各隨其所惡而不喜者
  為病也若病人素不食而暴食之則入於陰長氣
[018-24a]
  於陽必發熱也
夫諸病在藏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猪
苓湯餘皆倣此
 按/如渴者之下當有小便不利四字必傳寫之遺也
 註/藏者裏也凡諸病在裏有可攻之證雖欲攻之當
  隨其所得之輕重而攻之不可率意而攻之也如
  渴者小便不利先與猪苓湯利其小便俟小便利
  乃可攻也餘皆倣此謂他證或有未可遽攻者皆
[018-24b]
  倣此也
 痙濕暍病衇證并治第二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靣赤目赤獨頭
動摇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若發其汗者寒濕相搏
其表益虚即惡寒甚發其汗已其衇如蛇
 按/諸家以剛柔二痙列為首條今以此為苐一條者
  盖剛柔之辨俱從此條分出痙病之最備者宜冠
  諸首再痙病也之下若發其汗六句與上文義不
[018-25a]
  屬與後之十一條中為欲解衇如故反伏弦者痙
  句文義相屬宜分於彼
 註/病人身熱惡寒太陽證也頸項强急面赤目赤陽
  明證也頭熱陽鬱於上也足寒陰凝於下也太陽
  之衇循背上頭陽明之筋上挾於口風寒客於二
  經則有頭摇口噤反張拘强之證矣此皆痙病之
  形證故首揭之以為要領
 集/註李彣曰手三陽之筋結入於頷頰足陽明之筋上
[018-25b]
  挾於口風寒乗虚入其筋則攣故牙關急而口噤
夫痙衇按之𦂳如弦直上下行
 註/痙之為病其狀勁急强直故其衇亦勁急强直按
  之𦂳勁急之象也如弦直行之象也
衇經云痙家其衇伏堅直上下
 註/痙家其衇𦂳弦直上下者以痙病屬太陽表也衇
  經所云其衇伏堅直上下者以痙病屬陽明裏也
  蓋痙家原屬二經故有太陽葛根湯汗之陽明大
[018-26a]
  承氣湯下之之治也伏堅沉實也直上下弦直也
  即沉實弦直之衇也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
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
 按/反惡寒之反字衍文也玩痙病之條自知當惡寒
  也
 註/痙病旣屬太陽當以太陽虚實例之故曰太陽病
  發熱無汗惡寒為實邪名曰剛痙者强而有力也
[018-26b]
  發熱汗出不惡寒為虚邪名曰柔痙者强而無力
  也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
剛痙葛根湯主之
 註/此申明剛痙在表以明其治也太陽病為頭項强
  痛發熱等證也無汗謂傷寒也太陽傷寒小便不
  當少今反少者是寒氣盛而收引也不當氣上衝
  胸今氣上衝胸是寒氣盛而上逆也不當口噤不
[018-27a]
  得語今口噤不得語是寒氣盛牙關緊急而甚也
  以太陽傷寒而有此衝擊勁急之象是欲作剛痙
  之病也麻黃湯能治太陽而不能治陽明故以葛
  根湯兼太陽陽明兩經之治為剛痙無汗之正法
  也
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着席脚攣急必齘齒可與大承
氣湯
 註/此申痙病入裏以明其治也痙病而更胸滿裏氣
[018-27b]
  壅也臥不着席反張甚也脚攣急勁急甚也必齘
  齒牙緊甚也此皆陽明熱盛灼筋筋急而甚之象
  故以大承氣湯直攻其熱非攻陽明之實也其曰
  可與非盡言其可與有慎重之意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消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煑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黃
[018-28a]
  煑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溫再
  服得下止服
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强然衇反沉遲此為痙栝蔞
桂枝湯主之
 註/太陽病其證備謂頭痛項强發熱惡風寒具見也
  而更身體强有然俯仰不能自如之象痙病
  也但衇反見沉遲太陰之衇非太陽浮緊無汗剛
  痙者比故不與葛根湯而與栝蔞桂枝湯和太陽
[018-28b]
  之表清太陰之裏也
栝蔞桂枝湯方
 栝蔞根二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九升煑取三升分溫三服取㣲汗汗
  不出食頃啜熱粥發之
太陽病發熱衇沉而細者名曰痙為難治
[018-29a]
 註/發熱太陽病也衇沉細少陰衇也而名曰痙者必
  有或剛或柔之證見也以太陽痙證而見少陰之
  衇表裏兼病也夫太陽之邪鬱於外故病發熱少
  陰之邪凝於内故衇沉細然痙病而見弦緊之衇
  是為本衇即或沉遲尚為可治今沉而細邪入少
  陰陽氣已衰豈易治乎故曰難也
夫風病下之則痙復發汗必拘急
 註/以上論痙皆外感風寒濕而為病也亦有因風邪
[018-29b]
  為病不應下而下之傷液不應汗而汗之傷津以
  致津液枯燥筋失所飬而病痙者故曰風病下之
  則痙復發汗必拘急此不可以外感痙病治之當
  以專養津液為務也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註/此承上文詳申發汗過多成痙之義也太陽病當
  發汗若發汗太過腠理大開表氣不固邪風乗虚
  而入因成痙者乃内虚所召入也宜以桂枝加附
[018-30a]
  子湯主之固表溫經也由此推之凡病出汗過多
  新産金瘡破傷出血過多而變生此證者皆其類
  也
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衇如故反伏弦者痙
 按/本門首條痙病也之下若發其汗六句當移於此
  條之首文義始屬此條暴腹脹大者句衍文也當
  刪之
 註/不但風病發汗過多則痙即寒濕相摶之病發汗
[018-30b]
  過多亦痙也發汗過多其表益虚表虚則必即惡
  寒甚也發寒濕汗後其衇不直𦂳如蛇之曲緩則
  為邪退不成痙病為欲解也若衇仍直緊不緩或
  不直緊反伏堅弦急者為邪不退成痙病矣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註/瘡家初起毒熱未成法當汗散已經潰後血氣被
  傷雖有身痛表證亦不可發汗恐汗出血液愈竭
  筋失所飬因而成痙或邪風乘之亦令痙也
[018-31a]
痙病有灸瘡難治
 註/痙病宜灸如有灸瘡若不發膿則為榮衞已絶故
  曰難治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註/濕家謂病濕之人濕之為病或因外受濕氣則一
  身盡痛或因内生濕病則發熱身黃若内外同病
  則一身盡痛發熱身色如熏黃也濕家之身痛發
  黃不似傷寒之身痛發黃者以無六經之形證也
[018-31b]
 集/註徐彬曰此言全乎濕而久鬱為熱者若濕挾風者
  風走空竅故痛只在關節今單濕為病則浸淫徧
  體一身盡痛不止關節矣然濕久而鬱鬱則熱故
  發熱熱久而氣蒸於皮毛故疼之所至即濕之所
  至濕之所至即熱之所至而色如熏黃者熏火氣
  也濕為火氣所熏故發色黃帶黑而不亮也
濕家病身疼發熱靣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衇大自
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内藥鼻中
[018-32a]
則愈
 註/此申上條詳其義出其衇别其治也濕家病身疼
  發熱靣黃而喘此内生外受之濕病也外宜𦍑活
  勝濕湯内宜茵蔯五苓散喘甚大陷胸丸若更頭
  痛鼻塞而煩其衇大證類傷寒但其人裏和能食
  知非傷寒不可發汗乃頭中寒濕之邪故頭痛鼻
  塞惟宜納藥鼻中取黃水從涕出而寒濕以泄病
  可愈也所納之藥如𤓰帝散之類
[018-32b]
 集/註魏荔彤曰頭中為諸陽之首非寒濕能犯之地今
  頭中有寒濕則熱氣挾之上炎非寒濕外邪自能
  然也有濕熱則内為之主持也熱引濕邪上干清
  分鼻必為塞故用納鼻藥宣通清氣而病愈矣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术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
火攻之
 註/濕家外證身痛甚者𦍑活勝濕湯内證發黃甚者
  茵蔯五苓散若惟身煩痛而不發黃者則為外感
[018-33a]
  寒濕與麻黃加术湯發其汗寒濕兩解也慎不可
  以火攻之者謂不可以火刼大發其汗必致變也
 集/註趙良曰濕與寒合令人身疼大法表實成熱則可
  發汗無熱是陽氣尚㣲汗之恐虚其表是證雖不
  云熱而煩以生煩由熱也所以服藥不敢大發其
  汗且濕亦非暴汗可散用麻黃湯治寒加术去濕
  使其微汗耳不可火攻火攻則増其熱必有他變
  所以戒人慎之
[018-33b]
  喻昌曰麻黃加术則雖發汗不至多汗而术得麻
  黃并可以行表裏之濕不可以火攻者反增發熱
  也
麻黃加术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七十箇/去皮尖
 白术四兩/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煑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
[018-34a]
  藥煑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按/桂枝氣味辛甘全在於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
  有解肌發汗之功宜刪此二字後倣此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衇沉而細者此名濕痺濕痺之
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註/此承上條互詳其義謂濕家身痛不可發汗當有
  利小便之法也太陽病一身闗節煩疼若衇浮細
  者濕在外也當汗之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衇沉細
[018-34b]
  者濕在内也當利之今濕氣淫於内外故關節煩
  疼着而不行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此名濕痺雖有
  身痛其衇不浮細故不可發汗設衇沉細故但當
  利小便若小便利濡瀉止痺不愈身仍疼痛汗之
  可也
 集/註趙良曰痺痛也因其關節煩疼衇沉而細則名曰
  濕痺也經云濕勝則濡瀉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
  是濕氣内勝也但當先利小便以瀉腹中濕氣故
[018-35a]
  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設小便利已而闗節
  之痺不去又必自表治之
  李彣曰太陽經行身之表外邪皆得傷之故亦受
  濕氣也關節疼痛者濕留關節也濕氣鬱蒸而生
  熱故煩也經云沉濳水畜沉細為内濕衇痺者閉
  塞不通之謂即内經濕氣勝者為着痺之意今小
  便不利是濕盛於内也即内經濕勝則濡泄也利
  小便則濕去而瀉煩止矣
[018-35b]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蚤則
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
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註/濕家頭汗出者乃上濕下熱蒸而使然非陽明内
  實之熱蒸而上越之汗也背强者乃濕邪重着之
  强非風濕拘急之强也欲覆被向火者乃一時濕
  盛生寒非傷寒之惡寒也若誤以陽明内濕之熱
  上越之頭汗而遂下之則濕從寒化即乘虚入於
[018-36a]
  上則肺氣逆而胸滿入於中則胃不和而為噦入
  於下則膀胱氣化不行為小便不利舌上白滑如
  胎者蓋以誤下熱陷丹田有熱也寒聚於上胸中
  有寒也所以渴欲得水而不能飲由下有熱而生
  口燥煩由上有寒而不化生津液雖口燥舌乾而
  不能多飲也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㣲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

[018-36b]
 註/此承上條互詳誤下以明濕家頭汗之死證也夫
  誤下額汗微喘若小便不利是濕家額汗之喘未
  可言死也今小便反利則知非濕氣上溢乃上脱
  額汗之喘故曰死若下利不止亦知非濕去之利
  乃中脱直下之利故曰亦死
 集/註趙良曰此妄下之因而致逆逆則陽自上越陰自
  下脱其額上汗出㣲喘者陽之越小便利與下利
  不止者陰之脱也陰陽離决必死之兆也自此而
[018-37a]
  推之下之雖額上汗出微喘若大小便不利者是
  陰氣不脱而陽之根猶在也下之雖大小便利設
  額上無汗與喘是陽氣不越而陰之根猶在也則
  非離决可以隨其證而治之
  李瑋西曰前云濕家當利小便以濕氣内瘀小便
  原自不利宜用藥利之此下後裏虚小便自利液
  脱而死不可一例㮣也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
[018-37b]
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

 註/病者謂一身盡痛之病人也濕家一身盡痛風濕
  亦一身盡痛然濕家痛則重着不能轉側風濕痛
  則輕掣不可屈伸此痛之有别者也濕家發熱蚤
  暮不分㣲甚風濕之熱日晡所必劇蓋以濕無來
  去而風有休作故名風濕原其由來或為汗出當
  風或為久傷取冷相合而致則麻黃杏仁薏苡甘
[018-38a]
  草湯發散風濕可與也明矣
 集/註程林曰一身盡疼發熱風濕在表也日晡申時也
  陽明王於申酉戌土惡濕今為風濕所干當其王
  時邪正相搏則反劇也汗亦濕類或汗出當風而
  成風濕者或勞傷汗出而入冷水者皆成風濕之
  病也
  魏荔彤曰痙家非風不成雖有寒亦附於風濕痺
  無寒不作雖有風亦附於寒此一定之理也
[018-38b]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麻黃去節半/兩湯泡  甘草一兩/炙
 薏苡仁半兩/  杏仁十枚去/皮尖炒
  右剉麻豆大每服四錢水盞半煮八分去滓溫服
  有微汗避風
風濕衇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
 註/衇浮風也身重濕也寒濕則衇沉風濕則衇浮若
  浮而汗不出惡風者為實邪可與麻黃杏仁薏苡
[018-39a]
  甘草湯汗之浮而汗出惡風者為虚邪故以防己
  白术以去濕黃耆甘草以固表生薑大棗以和榮
  衞也
 集/註趙良曰此證風濕皆從表受之其病在外故衇浮
  汗出凡身重有肌肉痿而重者有骨痿而重者此
  之身重乃風濕在皮毛之表故不作疼虚其衞氣
  而濕着為身重故以黃耆實衞甘草佐之防己去
  濕白术佐之然則風濕二邪獨無散風之藥何耶
[018-39b]
  蓋汗多知其風已不留以表虚而風出入乎其間
  因之惡風爾惟實其衞正氣壯則風自退此不治
  而治者也
  尤怡曰風濕在表法當從汗而觧乃汗不得發而
  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
  用麻黃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驅之肌膚之裏
  服後如蟲行皮中及腰下如氷皆濕下行之徴也
  然非耆术甘草焉能使衞陽復振而驅濕下行哉
[018-40a]
防己黃耆湯方
 防己一兩/   甘草半兩/
 白术七錢/半   黃耆一兩一/分去蘆
  右剉麻豆大每抄五錢匕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
  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
  喘者加麻黄半/兩
  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
  氣上衝者加桂枝三/分
[018-40b]
  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
  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氷後坐被上又以
  一被繞腰以下溫令微汗差
風濕相摶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
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
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
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註/風濕相摶一身盡痛法當從汗而解而汗亦不可
[018-41a]
  失其宜也値雨淫濕盛之時若發其汗使大出亦
  不能愈以風氣去濕氣在故不愈然治風濕者必
  俟其天氣晴明發其汗使微微似欲汗出者則風
  濕皆去病斯愈矣
 集/註徐彬曰此言風濕當汗解而不可過也謂風濕相
  摶疼痛原當汗解値天陰雨則濕更甚可汗無疑
  而不愈何故蓋風性急可驟驅濕性滯當漸解汗
  大出則驟風去而濕不去故不愈若發之微則出
[018-41b]
  之緩緩則風濕俱去矣然則濕在人身粘滯難去
  驟汗且不可而况驟下乎故前章曰下之死此但
  云不愈見用法不當而非悞下比也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
渇衇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
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詳申衇證以明其治也謂此風濕之病
  雖得之傷寒八九日而不嘔不渴是無傷寒裏病
[018-42a]
  之證也衇浮虚濇是無傷寒表病之衇也衇浮虚
  表虚風也濇者濕也身體煩疼風也不能轉側濕
  也乃風濕相摶之身體疼痛非傷寒骨節疼痛也
  與桂枝附子湯溫散其風濕從表而解也若衇浮
  實者則又當以麻黄加术湯大發其風濕也如其
  人有是證雖大便鞕小便自利而不議下者以其
  非邪熱入裏之鞕乃風燥濕去之鞕故仍以桂枝
  附子湯去桂枝者以大便堅小便自利不欲其發
[018-42b]
  汗再奪津液也加白术者以身重着濕在肌分用
  以佐附子逐水氣於皮中也
 集/註程林曰風淫所勝則身煩疼濕淫所勝則身體難
  轉側風濕相摶於榮衞之間不干於裏故不嘔不
  渴也衇浮為風濇為濕以其衇近於虚故用桂枝
  附子湯溫經以散風濕小便利者大便必鞕桂枝
  近於解肌恐大汗故去之白术能去肌濕不妨乎
  内故加之凡方後有如蟲如醉如冒等狀者皆藥
[018-43a]
  勢將行使然周揚俊曰傷寒至八九日亦云久矣
  既不傳經復不入府者因風濕持之也所現外證
  煩疼者風也不能轉側者濕也不嘔不渴者無裏
  證也其衇浮虚而濇正與相應然後知風濕之邪
  在肌肉而不在筋節故以桂枝表之不發熱為陽
  氣素虚故以附子逐濕兩相綰合自不能留矣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018-43b]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両/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术附子湯方
 白术二兩/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半切
 大棗六枚/擘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
[018-44a]
  覺身痺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
  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
風濕相摶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
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
湯主之
 註/風濕相摶身體煩疼重着不能轉側者濕勝風也
  今掣痛不可屈伸風勝濕也掣痛不可屈伸近之
  則痛劇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皆風邪壅盛也
[018-44b]
  小便不利濕内畜也身㣲腫者濕外摶也以甘草
  附子湯微汗之袪風為主除濕次之也此上二條
  皆詳風濕之義以明風濕之治也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兩/   桂枝四兩/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
  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
[018-45a]
  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妙
 方/解甘草附子湯即桂枝附子湯去薑棗加白术也去
  薑棗者畏過散也加白术者燥中濕也日三服初
  服一升不得汗則仍服一升若得微汗則解解則
  能食解已徹也可止再服若汗出而復煩者是解
  未徹仍當服也但不可服一升恐已經汗出而過
  汗也服五合可也如不解再服六七合為妙似此
  服法總是示人不可盡劑之意學者宜詳求之
[018-45b]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
湯主之
 註/中暑熱病亦由太陽而入故曰太陽中熱者暍是
  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渇頗似太陽溫熱之病但溫
  熱無惡寒以熱從裏生故雖汗出而不惡寒也中
  暍暑邪由表而入故汗出惡寒也䆒之於衇溫熱
  之浮浮而實中暍之浮浮而虚以暑熱傷氣也䆒
  之於渴溫熱之渴初病不過欲飲中暍之渴初病
[018-46a]
  即大引飲也溫熱則傳經變病不一中暍則不傳
  不愈即死也雖同為太陽經中之病而虚實施治
  自有不同用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者蓋以益氣為
  主清暑熱次之也
 集/註李彣曰熱傷氣氣泄則汗出氣虚則惡寒熱蒸肌
  腠則身熱熱傷津液則作渴此惡寒身熱與傷寒
  相類然所異者傷寒初起無汗不渴中暍初起即
  汗出而渴也
[018-46b]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
  三服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衇弦細芤遲小便
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
[018-47a]
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鍼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註/此承上文互詳證衇不可妄行汗下也中暍本有
  汗若發熱無汗身重疼痛者雖證似傷寒然見弦
  細芤遲虚衇則非傷寒也且有小便已灑灑然惡
  寒毛聳之狀皆太陽膀胱表氣為暑所傷而畏也
  手足逆冷者暑傷氣氣不能達四肢則寒也小有
  勞身即發熱口開前板齒燥者勞則動熱暑熱益
  烈傷陰液也此皆中暍危證若以發熱無汗惡寒
[018-47b]
  身痛誤為傷寒之表妄行發汗則表氣愈虚惡寒
  更甚也若以手足逆冷誤為陽虚妄加溫鍼則暑
  邪愈盛發熱更熾也若以壯熱齒乾誤為胃火而
  數下之則水源竭澁尿淋窘甚也凡此之證皆中
  暍妄行汗下溫鍼致變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或
  人參湯調辰砂六一散亦可也
 集/註程林曰内經云先夏至為病溫後夏至為病暑又
  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以其太陽受病與傷寒
[018-48a]
  相似亦令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也經曰寒傷形
  暑傷氣氣傷則氣消而衇虚弱所以弦細芤遲也
  小便已毛聳者陽氣内䧟不能衞外手足亦逆冷
  也勞動則擾乎陽故熱甚則口開口開則前板齒
  燥也發汗虚其陽則惡寒甚溫鍼動火邪則發熱
  甚下之亡津液則淋甚也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衇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
皮中所致也一物𤓰蒂湯主之
[018-48b]
 註/太陽中暍之證身熱而倦者暑也身熱疼重者濕
  也衇徹弱者暑傷氣也以此證衇揆之乃因夏月
  中暑之人暴貪風凉過飲冷水水氣雖輸行於皮
  中不得汗瀉所致也此時即以香薷飲大順散汗
  之可立愈矣若稍緩水氣既不得外瀉勢必内攻
  於中而作喘腫脹矣喘則以葶藶大棗湯腫脹則
  以𤓰蒂一物湯下之可也
 集/註周揚俊曰無形之熱傷其肺金則用白虎加人參
[018-49a]
  湯有形之水傷其肺金則用𤓰蒂湯各有所主也
  李彣曰中暍邪在表故身熱傷冷水故身疼中暑
  傷氣氣虚故衇微弱也𤓰蒂治身靣四肢浮腫散
  皮膚中水氣苦以泄之也
一物𤓰蒂湯方
 𤓰帝二十/個
  右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
 
[018-49b]
 
 
 
 
 
 
 
御纂醫宗金鑑卷十八

[018-50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醫宗金鑑卷十八
 訂正仲景全書金匱要畧註上之一
  傷寒論論傷寒金匱要畧論雜病乃仲景全書傷
  寒論得成無己創註續者五十餘家故得昌明宇
  内金匱要畧人罕言之雖有趙良徐彬等註釋但
  其文義古奥係千載殘編錯簡頗多疑義闕文亦
  復不少承譌襲謬隨文蔓衍宜後人視為迂逺束
[018-50b]
  諸高閣今於其失次者序之殘缺者補之博採羣書
  詳加註釋俾二書並行於世庻後之業醫者不為
  俗説所誤知仲景能治傷寒未嘗不能治雜證也
 藏府經絡先後病衇證第一
夫人秉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
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暢人即安
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
受邪入藏府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
[018-51a]
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
此詳之病由都盡若人能飬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
中經絡未流傳府藏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
吐納鍼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
傷房室勿令竭之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遣形體
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三焦通㑹元真之處為
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藏府之文理也
 按/此篇乃一書之綱領前人誤編為次篇先後失序
[018-51b]
  今冠於首以統大意
 註/五常者五行也五行之氣風暑濕燥寒也五行之
  味酸苦甘辛鹹也夫人稟此而有其形則藏府日
  與氣味相通不曰五氣而曰風氣者該他氣而言
  也蓋風貫四氣猶仁貫四徳故曰因風氣而生長
  也然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者蓋主氣正
  風從其所居之鄉而來主長飬萬物者也客氣邪
  風從其衝後而來主殺害萬物者也人在氣交之
[018-52a]
  中其生其害猶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也天之五氣
  人得之則為五藏真元之氣若通暢相生雖有客
  氣邪風勿之能害人自安和如不通暢則客氣邪
  風乗隙而入中人多死然人致死之由雖有千般
  疢難大要不外三因一者中虚經絡受邪即入藏
  府此為内所因也二者中實雖感於邪藏府不受
  惟外病軀體四肢九竅血脈壅塞此為外所中也
  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非由中外虚實感召其
[018-52b]
  邪是為不内外因也以此三者詳之千般疢難病
  由悉盡矣若人能慎飬形氣不令客氣邪風干忤
  經絡即適中經絡未傳藏府遂醫治之自可愈也
  四肢九竅纔覺重滯尚未閉塞即導引吐納鍼灸
  按摩亦可愈也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
  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五味各得其宜不使形氣
  有衰萬病疢難無由而入其腠理矣腠者一身空
  隙血氣往來之處三焦通㑹真元之道路也理者
[018-53a]
  皮膚藏府内外井然不亂之條理也
 按/正風者從八方應時而來相生和緩之主氣也邪
  風者從其衝後而來相尅衝烈之客氣也如時當
  東風而來西風也所謂後者以己過之時言也
 集/註趙良曰人在氣交中秉地之剛柔以成五藏百骸
  之形秉天之陰陽以成六經之氣形氣合一神機
  發用駕行榖氣出入内外同乎天度升䧏浮沉應
  夫四時主宰於身形之中謂之元真外感者客氣
[018-53b]
  也靈樞曰虚邪不能獨傷必因身形之虚而後客
  之蓋天人之氣各有正不正人氣正則不受邪不
  正則邪乗之天氣正則助其生長不正則害之人
  氣不正者由七情動中服食不節房慾過度金刃
  蟲獸傷其氣血盡足以受病也天氣不正者由四
  時不和八風不常盡足以傷萬物也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
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
[018-54a]
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
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
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
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
肝氣盛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虚
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虚虛實實補不足損有
餘是其義也餘藏凖此
 註/此承上條受病三因以明其治也上工良醫也中
[018-54b]
  工常醫也已病已然之病也未病未然之病也假
  如現在肝病此已然之病也肝病將來傳脾此未
  然之病也良醫知肝病傳脾見人病肝先審天時
  衰旺次審脾土虚實時旺脾實則知不受肝邪不
  須補脾直治已病之肝若時衰脾虚則知肝必傳
  脾先補未病之脾兼治已病之肝彼常醫不曉四
  時所勝五藏相傳之理見肝之病惟瀉已病之肝
  不知補未病之脾也上工不但知肝實必傳脾虚
[018-55a]
  之病而且知肝虚不傳脾虚反受肺邪之病故治
  肝虚脾虚之病則用酸入肝以補已病之肝用焦
  苦入心以助不病之心用甘入脾以益不實之脾
  使火生土使土制水水弱則火旺火旺則制金金
  被制則木不受邪而肝病自愈矣此亢則害承乃
  制制則生化化生不病之理隔二隔三之治故曰
  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然肝虚則用此法若肝實
  則不用此法也中工不曉虚實虚者瀉之是為虚
[018-55b]
  虚實者補之是為實實非其義也上工知其虚實
  補其不足損其有餘是其義也其餘四藏皆凖此
  法傷字作制字看
 集/註徐彬曰假如肝經之病肝木勝脾土知邪必傳脾
  經治宜實脾為先此脾未病而先實之所謂治未
  病也不憂本藏之虚而憂相傳不已其病益深故
  先以實脾為急務也
  程林曰經云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
[018-56a]
  衰而彰之所謂因者乘其機也治未病者謂治未
  病之藏府非治未病之人也見肝之病當先實脾
  使土旺則能勝水水不行則火盛而制金金不能
  平木肝自愈矣此治肝補脾治未病之法也
  高世栻曰實脾專為制水使火盛金衰肝不受制
  則肝自愈其理甚精㣲故曰此治肝補脾之要妙
  也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靣部願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
[018-56b]
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
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㣲赤非時者死其
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黒為勞色赤為風色
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註/氣色見於面部而知病之死生者以五氣入鼻藏
  於五藏其精外榮於面也色者青赤黃白黒也氣
  者五色之光華也氣色相得者有氣有色平人之
  色也即經云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蟹黃白如
[018-57a]
  豚膏黒如烏羽者生也氣色相失者色或淺深氣
  或顯晦病人之色也即經云浮澤為外沉濁為内
  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夭澤以觀成敗察其散
  搏以知新故視色上下以知病處色粗以明沉夭
  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也有色無氣者色枮不
  澤死人之色也即經云青如藍葉黄如黃土赤如
  衃血白如枯骨黑如炲者死也鼻者明堂也明堂
  光澤則無病矣而曰見青色為腹中痛鼻苦冷甚
[018-57b]
  者死黑色為水為勞黃色為上寒下熱小便難面
  目鮮明内有留飲色白為亡血色赤為熱為風若
  見於冬為非其時者死目直視正圓不合如魚眼
  者痙不治此氣色主病之大畧也其詳皆載内經
師曰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
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一作/痛
 按/頭中病之頭字當是腹字經中從無頭中病之文
  且文義不屬必是傳寫之譌
[018-58a]
 註/病人語聲寂然謂寂然不語也若惡人語是心病
  也喜驚呼者謂不惡人語且喜驚呼是知其病不
  在心而在外也故曰骨節間病也病人語聲喑喑
  然不徹者謂聲不響亮而不了徹也此有礙於息
  氣故知為心膈間病也病人語聲啾啾然細而長
  者謂唧唧噥噥小而悠長也因不敢使氣急促動
  中故知腹中病也
師曰息摇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欬息張口短
[018-58b]
氣者肺痿唾沫
 註/息者一呼一吸也摇肩謂擡肩也心中堅謂胸中
  壅滿也呼吸之息動形擡肩胸中壅氣上逆者喘
  病也呼吸引胸中之氣上逆喉中作癢梗氣者欬
  病也呼吸張口不能續息似喘而不擡肩者短氣
  病也蓋肺氣壅滿邪有餘之喘也肺氣不續息正
  不足之短氣也然不足之喘亦有不續息者有餘
  之短氣亦有胸中壅滿者肺氣上逆者必欬也欬
[018-59a]
  時唾痰𠻳也若欬唾涎沫不已者非欬病也乃肺
  痿也
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虚者不
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逺此皆難治呼吸
動搖振振者不治
 按/吸促之促字當是逺字吸逺之逺字當是促字方
  合病義必傳寫之譌
 註/此承上文言喘分三焦有可治不可治之辨也喘
[018-59b]
  肺病也肺主氣司呼吸故以呼吸氣促謂之喘也
  若呼吸氣均促是病在呼吸阻升降之氣也故知
  喘在中焦也呼之氣促吸之氣長病在呼呼出心
  與肺故知喘在上焦也呼之氣長吸之氣短病在
  吸吸入腎與肝故知喘在下焦也喘之實者謂邪
  氣盛則實也中實則必腹滿便鞕當下之可治也
  喘之虚者謂正氣奪則虚也中虛則必腹軟便滋
  不堪下難治也若喘而呼吸動搖振振不能擎身
[018-60a]
  者則為形氣不相保勿論虚實不治也曰吸而微
  數數即促也促即短也逺即長也吸不言呼畧辭
  也猶言呼吸均短呼短吸長吸短呼長也
師曰寸口衇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王色青四時
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衇皆當病
 註/寸口者統言左右三部衇也衇動法乎四時命乎
  五藏然必因其王時而動則為平衇也假令肝旺
  於春隨其時色當青衇當弦此不病之色衇也若
[018-60b]
  色反白衇反浮此非其時乃病之色衇也四時凖
  此
 集/註尤怡曰王時當時至而氣王乃衇乘之而動其色
  亦應之如肝王於春衇弦而色青此其常也推之
  四時無不皆然若色當青而反白為非其時而有
  是色不特肝病為然即肺亦當病矣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
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
[018-61a]
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
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
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
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註/冬至之後得甲子日夜半少陽之氣始生天漸溫
  和氣之常也若未得甲子天即溫和此為未至而
  至也氣未應至而先至者是來氣有餘也已得甲
  子陽氣漸盛天未溫和此為至而不至也氣應至
[018-61b]
  而不至者是來氣不足也若天大寒不解此為至
  而不去也氣應去而不去者是去氣太過也若天
  過溫如盛夏時此為至而太過也氣應至而甚者
  是至氣太過也太過者其氣淫則薄其所不勝乘
  其所勝也不及者其氣廹則所勝妄行所生者受
  病所不勝薄之也此内經所謂謹候其時氣可與
  期餘皆倣此
師曰病人衇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裏
[018-62a]
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註/衇浮虚風之候也關前之寸衇浮者病在表也關
  後之尺衇浮者病在裏也虚風在表故主腰痛背
  强不能行也虚風在裏故主短氣而極也
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
厥陽
 註/陰陽偕行順也陰陽獨行逆也厥逆也逆陽獨行
  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也
[018-62b]
 集/註李彣曰厥陽即陽厥也内經云陽氣衰於下則為
  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此厥陽獨行有陽無
  陰之大槩也
  高世栻曰按此為有陽無陰是為厥陽也經曰隂
  氣衰於下則為熱厥帝曰熱厥何如而然也岐伯
  曰陰氣虚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
  精氣竭精氣竭則不營於四肢也乃腎氣日衰陽
  氣獨勝此所以為有陽無陰而為厥陽獨行也
[018-63a]
問曰寸衇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
氣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唇口青
身冷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
 按/寸衇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之
  十八字文理不順衍文也血氣入藏之血字當是
  厥字始與卒厥相合必傳寫之譌也
 註/此詳申陽厥陰厥生死之義也厥氣者逆氣也即
  逆陽逆陰之氣也氣逆則亂於胸中故忽然眩仆
[018-63b]
  名曰卒厥若脣口青身冷是隂進陽退則為入藏
  即死也若身溫汗自出是隂消陽長則為入府即
  愈也
 集/註沈明宗曰邪氣入藏神明昏憒卒倒無知謂之卒
  厥若脣口青身冷神機不能出入藏氣垂絶所以
  主死經曰血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暴厥是也若
  身和汗出乃邪氣入府不得出入一時卒倒非藏
  絶之比頃時陽機外達邪氣隨之外洩故知入府
[018-64a]
  即愈
問曰衇脫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
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
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裏者即死
 註/此詳申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之義也卒厥之病多
  衇脱而不見衇脱不見而死者是正氣不反也衇
  脱不見而生者是邪氣閉而復通也非為厥氣一
  病百病入藏入府皆然也譬如浸淫癘風等瘡從
[018-64b]
  口起流向四肢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
  也蓋以病向外者可治病入裏者難醫亦此義也
 集/註趙良曰脫者去也經衇乃藏府之隧道為邪氣所
  逼故絶氣脱去其衇而入於内五藏隂也六府陽
  也隂主死而陽主生所以入藏即死入府即愈而
  可治非惟藏府之陰陽然也凡内外陰陽之邪毒
  出入表裏者皆然也
  徐彬曰凡病邪能出陽為淺故生閉陰不出為深
[018-65a]
  故死非止一病百病皆然復以浸淫瘡喻之若從
  口起而流向四肢者是邪從内發於外洩而不進
  故可治若從四肢起流入口者是邪由外入於内
  進而不洩此藏氣傷敗故不可治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脚掣痛陰
病十八何謂也師曰欬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
急五藏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人又有六㣲微有十
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
[018-65b]
在其中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裏䅽飥
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
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衇浮寒令衇急霧
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按/字典無䅽字當是漀字漀音傾側水也後之積聚
  門䅽氣之䅽字亦誤
 註/此章曰十八曰九十等文乃古醫書之文今不可
  考難以强釋五勞七傷等説亦詳在千金故不復
[018-66a]
  註也頭痛項腰脊臂脚掣痛病皆在外故為陽病
  也欬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病皆在内
  故為陰病也清邪居上謂霧邪本乎天也濁邪居
  下謂濕邪本乎地也六淫天邪故名大邪六淫傷
  外故曰中表也七情人邪故名小邪七情傷内故
  曰中裏也䅽飥者飲食也飲食之邪從口而入食
  傷隔夜不化故名曰宿食也五邪謂風寒濕霧飲
  食也夫五邪之中人莫不各以類而相從前者早
[018-66b]
  也風中於早從陽類也寒中於暮從陰類也霧邪
  清輕故傷皮膚濕邪濁重故流關節飲食失節故
  傷脾胃極寒之食傷經以經屬陰也極熱之食傷
  絡以絡屬陽也
問曰病有急當救裏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
得下利清榖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體疼痛
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註/詳見傷寒論太隂篇内不復釋
[018-67a]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疾也
 註/痼疾舊病也卒病新疾也當以舊病為本為緩新
  疾為標為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故先治卒病後
  治痼疾也
 集/註趙良曰痼疾病已沈痼非旦夕可取效者卒病謂
  卒然而來新感之病可取效於旦夕者乗其所入
  未深急去其邪不便稽留而為患也且痼疾之人
  正氣素虚邪尤易傳設多瞻顧致令兩邪相合為
[018-67b]
  患不淺故仲景立言於此使後學者知所先後也
  沈明宗曰此有舊疾復感新邪當分先後治也痼
  者邪氣堅固難㧞卒者邪氣驟來而易去也若病
  者素有痼疾而忽加卒病務當先治卒病不使邪
  氣相併轉增舊疾但久病乃非朝夕可除須當緩
  圖所以後乃治其痼疾也
師曰五藏病各有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
不喜者為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也
[018-68a]
 註/此明五藏各有所得而愈言以情志相勝也即如
  怒傷肝得悲而愈此悲勝怒也亦有得之時日而
  愈者經曰病在肝愈於夏是喜得子氣制其勝我
  者也夏不愈勝於秋是惡其勝我者得王氣也秋
  不死持於冬是我喜得母氣以生我也起於春是
  喜自得其位而氣王也餘藏倣此病者云云謂平
  素不愛食之物及當病之時而反暴思食是病邪
  藏氣之變故雖思食而食之必發熱也
[018-68b]
 集/註程林曰内經云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
  色白宜食苦脾色黃宜食酸腎色黑宜食辛此五
  藏得飲食而愈者肝病愈於丙丁起於甲乙心病
  愈於戊己起於丙丁脾病愈於庚辛起於戊己肺
  病愈於壬癸起於庚辛腎病愈於甲乙起於壬癸
  此五藏自得其位而愈者五藏所惡心惡熱肺惡
  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各隨其所惡而不喜者
  為病也若病人素不食而暴食之則入於陰長氣
[018-69a]
  於陽必發熱也
夫諸病在藏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猪
苓湯餘皆倣此
 按/如渴者之下當有小便不利四字必傳寫之遺也
 註/藏者裏也凡諸病在裏有可攻之證雖欲攻之當
  隨其所得之輕重而攻之不可率意而攻之也如
  渴者小便不利先與猪苓湯利其小便俟小便利
  乃可攻也餘皆倣此謂他證或有未可遽攻者皆
[018-69b]
  倣此也
 痙濕暍病衇證并治第二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靣赤目赤獨頭
動摇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若發其汗者寒濕相搏
其表益虚即惡寒甚發其汗已其衇如蛇
 按/諸家以剛柔二痙列為首條今以此為苐一條者
  盖剛柔之辨俱從此條分出痙病之最備者宜冠
  諸首再痙病也之下若發其汗六句與上文義不
[018-70a]
  屬與後之十一條中為欲解衇如故反伏弦者痙
  句文義相屬宜分於彼
 註/病人身熱惡寒太陽證也頸項强急面赤目赤陽
  明證也頭熱陽鬱於上也足寒陰凝於下也太陽
  之衇循背上頭陽明之筋上挾於口風寒客於二
  經則有頭摇口噤反張拘强之證矣此皆痙病之
  形證故首揭之以為要領
 集/註李彣曰手三陽之筋結入於頷頰足陽明之筋上
[018-70b]
  挾於口風寒乗虚入其筋則攣故牙關急而口噤
夫痙衇按之𦂳如弦直上下行
 註/痙之為病其狀勁急强直故其衇亦勁急强直按
  之𦂳勁急之象也如弦直行之象也
衇經云痙家其衇伏堅直上下
 註/痙家其衇𦂳弦直上下者以痙病屬太陽表也衇
  經所云其衇伏堅直上下者以痙病屬陽明裏也
  蓋痙家原屬二經故有太陽葛根湯汗之陽明大
[018-71a]
  承氣湯下之之治也伏堅沉實也直上下弦直也
  即沉實弦直之衇也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
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
 按/反惡寒之反字衍文也玩痙病之條自知當惡寒
  也
 註/痙病旣屬太陽當以太陽虚實例之故曰太陽病
  發熱無汗惡寒為實邪名曰剛痙者强而有力也
[018-71b]
  發熱汗出不惡寒為虚邪名曰柔痙者强而無力
  也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
剛痙葛根湯主之
 註/此申明剛痙在表以明其治也太陽病為頭項强
  痛發熱等證也無汗謂傷寒也太陽傷寒小便不
  當少今反少者是寒氣盛而收引也不當氣上衝
  胸今氣上衝胸是寒氣盛而上逆也不當口噤不
[018-72a]
  得語今口噤不得語是寒氣盛牙關緊急而甚也
  以太陽傷寒而有此衝擊勁急之象是欲作剛痙
  之病也麻黃湯能治太陽而不能治陽明故以葛
  根湯兼太陽陽明兩經之治為剛痙無汗之正法
  也
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着席脚攣急必齘齒可與大承
氣湯
 註/此申痙病入裏以明其治也痙病而更胸滿裏氣
[018-72b]
  壅也臥不着席反張甚也脚攣急勁急甚也必齘
  齒牙緊甚也此皆陽明熱盛灼筋筋急而甚之象
  故以大承氣湯直攻其熱非攻陽明之實也其曰
  可與非盡言其可與有慎重之意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消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煑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黃
[018-73a]
  煑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溫再
  服得下止服
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强然衇反沉遲此為痙栝蔞
桂枝湯主之
 註/太陽病其證備謂頭痛項强發熱惡風寒具見也
  而更身體强有然俯仰不能自如之象痙病
  也但衇反見沉遲太陰之衇非太陽浮緊無汗剛
  痙者比故不與葛根湯而與栝蔞桂枝湯和太陽
[018-73b]
  之表清太陰之裏也
栝蔞桂枝湯方
 栝蔞根二兩/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九升煑取三升分溫三服取㣲汗汗
  不出食頃啜熱粥發之
太陽病發熱衇沉而細者名曰痙為難治
[018-74a]
 註/發熱太陽病也衇沉細少陰衇也而名曰痙者必
  有或剛或柔之證見也以太陽痙證而見少陰之
  衇表裏兼病也夫太陽之邪鬱於外故病發熱少
  陰之邪凝於内故衇沉細然痙病而見弦緊之衇
  是為本衇即或沉遲尚為可治今沉而細邪入少
  陰陽氣已衰豈易治乎故曰難也
夫風病下之則痙復發汗必拘急
 註/以上論痙皆外感風寒濕而為病也亦有因風邪
[018-74b]
  為病不應下而下之傷液不應汗而汗之傷津以
  致津液枯燥筋失所飬而病痙者故曰風病下之
  則痙復發汗必拘急此不可以外感痙病治之當
  以專養津液為務也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註/此承上文詳申發汗過多成痙之義也太陽病當
  發汗若發汗太過腠理大開表氣不固邪風乗虚
  而入因成痙者乃内虚所召入也宜以桂枝加附
[018-75a]
  子湯主之固表溫經也由此推之凡病出汗過多
  新産金瘡破傷出血過多而變生此證者皆其類
  也
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衇如故反伏弦者痙
 按/本門首條痙病也之下若發其汗六句當移於此
  條之首文義始屬此條暴腹脹大者句衍文也當
  刪之
 註/不但風病發汗過多則痙即寒濕相摶之病發汗
[018-75b]
  過多亦痙也發汗過多其表益虚表虚則必即惡
  寒甚也發寒濕汗後其衇不直𦂳如蛇之曲緩則
  為邪退不成痙病為欲解也若衇仍直緊不緩或
  不直緊反伏堅弦急者為邪不退成痙病矣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註/瘡家初起毒熱未成法當汗散已經潰後血氣被
  傷雖有身痛表證亦不可發汗恐汗出血液愈竭
  筋失所飬因而成痙或邪風乘之亦令痙也
[018-76a]
痙病有灸瘡難治
 註/痙病宜灸如有灸瘡若不發膿則為榮衞已絶故
  曰難治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註/濕家謂病濕之人濕之為病或因外受濕氣則一
  身盡痛或因内生濕病則發熱身黃若内外同病
  則一身盡痛發熱身色如熏黃也濕家之身痛發
  黃不似傷寒之身痛發黃者以無六經之形證也
[018-76b]
 集/註徐彬曰此言全乎濕而久鬱為熱者若濕挾風者
  風走空竅故痛只在關節今單濕為病則浸淫徧
  體一身盡痛不止關節矣然濕久而鬱鬱則熱故
  發熱熱久而氣蒸於皮毛故疼之所至即濕之所
  至濕之所至即熱之所至而色如熏黃者熏火氣
  也濕為火氣所熏故發色黃帶黑而不亮也
濕家病身疼發熱靣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衇大自
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内藥鼻中
[018-77a]
則愈
 註/此申上條詳其義出其衇别其治也濕家病身疼
  發熱靣黃而喘此内生外受之濕病也外宜𦍑活
  勝濕湯内宜茵蔯五苓散喘甚大陷胸丸若更頭
  痛鼻塞而煩其衇大證類傷寒但其人裏和能食
  知非傷寒不可發汗乃頭中寒濕之邪故頭痛鼻
  塞惟宜納藥鼻中取黃水從涕出而寒濕以泄病
  可愈也所納之藥如𤓰帝散之類
[018-77b]
 集/註魏荔彤曰頭中為諸陽之首非寒濕能犯之地今
  頭中有寒濕則熱氣挾之上炎非寒濕外邪自能
  然也有濕熱則内為之主持也熱引濕邪上干清
  分鼻必為塞故用納鼻藥宣通清氣而病愈矣
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术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
火攻之
 註/濕家外證身痛甚者𦍑活勝濕湯内證發黃甚者
  茵蔯五苓散若惟身煩痛而不發黃者則為外感
[018-78a]
  寒濕與麻黃加术湯發其汗寒濕兩解也慎不可
  以火攻之者謂不可以火刼大發其汗必致變也
 集/註趙良曰濕與寒合令人身疼大法表實成熱則可
  發汗無熱是陽氣尚㣲汗之恐虚其表是證雖不
  云熱而煩以生煩由熱也所以服藥不敢大發其
  汗且濕亦非暴汗可散用麻黃湯治寒加术去濕
  使其微汗耳不可火攻火攻則増其熱必有他變
  所以戒人慎之
[018-78b]
  喻昌曰麻黃加术則雖發汗不至多汗而术得麻
  黃并可以行表裏之濕不可以火攻者反增發熱
  也
麻黃加术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七十箇/去皮尖
 白术四兩/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煑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
[018-79a]
  藥煑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按/桂枝氣味辛甘全在於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
  有解肌發汗之功宜刪此二字後倣此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衇沉而細者此名濕痺濕痺之
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註/此承上條互詳其義謂濕家身痛不可發汗當有
  利小便之法也太陽病一身闗節煩疼若衇浮細
  者濕在外也當汗之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衇沉細
[018-79b]
  者濕在内也當利之今濕氣淫於内外故關節煩
  疼着而不行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此名濕痺雖有
  身痛其衇不浮細故不可發汗設衇沉細故但當
  利小便若小便利濡瀉止痺不愈身仍疼痛汗之
  可也
 集/註趙良曰痺痛也因其關節煩疼衇沉而細則名曰
  濕痺也經云濕勝則濡瀉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
  是濕氣内勝也但當先利小便以瀉腹中濕氣故
[018-80a]
  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設小便利已而闗節
  之痺不去又必自表治之
  李彣曰太陽經行身之表外邪皆得傷之故亦受
  濕氣也關節疼痛者濕留關節也濕氣鬱蒸而生
  熱故煩也經云沉濳水畜沉細為内濕衇痺者閉
  塞不通之謂即内經濕氣勝者為着痺之意今小
  便不利是濕盛於内也即内經濕勝則濡泄也利
  小便則濕去而瀉煩止矣
[018-80b]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蚤則
噦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
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註/濕家頭汗出者乃上濕下熱蒸而使然非陽明内
  實之熱蒸而上越之汗也背强者乃濕邪重着之
  强非風濕拘急之强也欲覆被向火者乃一時濕
  盛生寒非傷寒之惡寒也若誤以陽明内濕之熱
  上越之頭汗而遂下之則濕從寒化即乘虚入於
[018-81a]
  上則肺氣逆而胸滿入於中則胃不和而為噦入
  於下則膀胱氣化不行為小便不利舌上白滑如
  胎者蓋以誤下熱陷丹田有熱也寒聚於上胸中
  有寒也所以渴欲得水而不能飲由下有熱而生
  口燥煩由上有寒而不化生津液雖口燥舌乾而
  不能多飲也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㣲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

[018-81b]
 註/此承上條互詳誤下以明濕家頭汗之死證也夫
  誤下額汗微喘若小便不利是濕家額汗之喘未
  可言死也今小便反利則知非濕氣上溢乃上脱
  額汗之喘故曰死若下利不止亦知非濕去之利
  乃中脱直下之利故曰亦死
 集/註趙良曰此妄下之因而致逆逆則陽自上越陰自
  下脱其額上汗出㣲喘者陽之越小便利與下利
  不止者陰之脱也陰陽離决必死之兆也自此而
[018-82a]
  推之下之雖額上汗出微喘若大小便不利者是
  陰氣不脱而陽之根猶在也下之雖大小便利設
  額上無汗與喘是陽氣不越而陰之根猶在也則
  非離决可以隨其證而治之
  李瑋西曰前云濕家當利小便以濕氣内瘀小便
  原自不利宜用藥利之此下後裏虚小便自利液
  脱而死不可一例㮣也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
[018-82b]
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

 註/病者謂一身盡痛之病人也濕家一身盡痛風濕
  亦一身盡痛然濕家痛則重着不能轉側風濕痛
  則輕掣不可屈伸此痛之有别者也濕家發熱蚤
  暮不分㣲甚風濕之熱日晡所必劇蓋以濕無來
  去而風有休作故名風濕原其由來或為汗出當
  風或為久傷取冷相合而致則麻黃杏仁薏苡甘
[018-83a]
  草湯發散風濕可與也明矣
 集/註程林曰一身盡疼發熱風濕在表也日晡申時也
  陽明王於申酉戌土惡濕今為風濕所干當其王
  時邪正相搏則反劇也汗亦濕類或汗出當風而
  成風濕者或勞傷汗出而入冷水者皆成風濕之
  病也
  魏荔彤曰痙家非風不成雖有寒亦附於風濕痺
  無寒不作雖有風亦附於寒此一定之理也
[018-83b]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麻黃去節半/兩湯泡  甘草一兩/炙
 薏苡仁半兩/  杏仁十枚去/皮尖炒
  右剉麻豆大每服四錢水盞半煮八分去滓溫服
  有微汗避風
風濕衇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
 註/衇浮風也身重濕也寒濕則衇沉風濕則衇浮若
  浮而汗不出惡風者為實邪可與麻黃杏仁薏苡
[018-84a]
  甘草湯汗之浮而汗出惡風者為虚邪故以防己
  白术以去濕黃耆甘草以固表生薑大棗以和榮
  衞也
 集/註趙良曰此證風濕皆從表受之其病在外故衇浮
  汗出凡身重有肌肉痿而重者有骨痿而重者此
  之身重乃風濕在皮毛之表故不作疼虚其衞氣
  而濕着為身重故以黃耆實衞甘草佐之防己去
  濕白术佐之然則風濕二邪獨無散風之藥何耶
[018-84b]
  蓋汗多知其風已不留以表虚而風出入乎其間
  因之惡風爾惟實其衞正氣壯則風自退此不治
  而治者也
  尤怡曰風濕在表法當從汗而觧乃汗不得發而
  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
  用麻黃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驅之肌膚之裏
  服後如蟲行皮中及腰下如氷皆濕下行之徴也
  然非耆术甘草焉能使衞陽復振而驅濕下行哉
[018-85a]
防己黃耆湯方
 防己一兩/   甘草半兩/
 白术七錢/半   黃耆一兩一/分去蘆
  右剉麻豆大每抄五錢匕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
  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
  喘者加麻黄半/兩
  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
  氣上衝者加桂枝三/分
[018-85b]
  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
  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氷後坐被上又以
  一被繞腰以下溫令微汗差
風濕相摶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
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
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
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註/風濕相摶一身盡痛法當從汗而解而汗亦不可
[018-86a]
  失其宜也値雨淫濕盛之時若發其汗使大出亦
  不能愈以風氣去濕氣在故不愈然治風濕者必
  俟其天氣晴明發其汗使微微似欲汗出者則風
  濕皆去病斯愈矣
 集/註徐彬曰此言風濕當汗解而不可過也謂風濕相
  摶疼痛原當汗解値天陰雨則濕更甚可汗無疑
  而不愈何故蓋風性急可驟驅濕性滯當漸解汗
  大出則驟風去而濕不去故不愈若發之微則出
[018-86b]
  之緩緩則風濕俱去矣然則濕在人身粘滯難去
  驟汗且不可而况驟下乎故前章曰下之死此但
  云不愈見用法不當而非悞下比也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
渇衇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
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湯主之
 註/此承上條詳申衇證以明其治也謂此風濕之病
  雖得之傷寒八九日而不嘔不渴是無傷寒裏病
[018-87a]
  之證也衇浮虚濇是無傷寒表病之衇也衇浮虚
  表虚風也濇者濕也身體煩疼風也不能轉側濕
  也乃風濕相摶之身體疼痛非傷寒骨節疼痛也
  與桂枝附子湯溫散其風濕從表而解也若衇浮
  實者則又當以麻黄加术湯大發其風濕也如其
  人有是證雖大便鞕小便自利而不議下者以其
  非邪熱入裏之鞕乃風燥濕去之鞕故仍以桂枝
  附子湯去桂枝者以大便堅小便自利不欲其發
[018-87b]
  汗再奪津液也加白术者以身重着濕在肌分用
  以佐附子逐水氣於皮中也
 集/註程林曰風淫所勝則身煩疼濕淫所勝則身體難
  轉側風濕相摶於榮衞之間不干於裏故不嘔不
  渴也衇浮為風濇為濕以其衇近於虚故用桂枝
  附子湯溫經以散風濕小便利者大便必鞕桂枝
  近於解肌恐大汗故去之白术能去肌濕不妨乎
  内故加之凡方後有如蟲如醉如冒等狀者皆藥
[018-88a]
  勢將行使然周揚俊曰傷寒至八九日亦云久矣
  既不傳經復不入府者因風濕持之也所現外證
  煩疼者風也不能轉側者濕也不嘔不渴者無裏
  證也其衇浮虚而濇正與相應然後知風濕之邪
  在肌肉而不在筋節故以桂枝表之不發熱為陽
  氣素虚故以附子逐濕兩相綰合自不能留矣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018-88b]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両/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术附子湯方
 白术二兩/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半切
 大棗六枚/擘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
[018-89a]
  覺身痺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
  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
風濕相摶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
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
湯主之
 註/風濕相摶身體煩疼重着不能轉側者濕勝風也
  今掣痛不可屈伸風勝濕也掣痛不可屈伸近之
  則痛劇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皆風邪壅盛也
[018-89b]
  小便不利濕内畜也身㣲腫者濕外摶也以甘草
  附子湯微汗之袪風為主除濕次之也此上二條
  皆詳風濕之義以明風濕之治也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兩/   桂枝四兩/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
  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
[018-90a]
  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妙
 方/解甘草附子湯即桂枝附子湯去薑棗加白术也去
  薑棗者畏過散也加白术者燥中濕也日三服初
  服一升不得汗則仍服一升若得微汗則解解則
  能食解已徹也可止再服若汗出而復煩者是解
  未徹仍當服也但不可服一升恐已經汗出而過
  汗也服五合可也如不解再服六七合為妙似此
  服法總是示人不可盡劑之意學者宜詳求之
[018-90b]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
湯主之
 註/中暑熱病亦由太陽而入故曰太陽中熱者暍是
  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渇頗似太陽溫熱之病但溫
  熱無惡寒以熱從裏生故雖汗出而不惡寒也中
  暍暑邪由表而入故汗出惡寒也䆒之於衇溫熱
  之浮浮而實中暍之浮浮而虚以暑熱傷氣也䆒
  之於渴溫熱之渴初病不過欲飲中暍之渴初病
[018-91a]
  即大引飲也溫熱則傳經變病不一中暍則不傳
  不愈即死也雖同為太陽經中之病而虚實施治
  自有不同用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者蓋以益氣為
  主清暑熱次之也
 集/註李彣曰熱傷氣氣泄則汗出氣虚則惡寒熱蒸肌
  腠則身熱熱傷津液則作渴此惡寒身熱與傷寒
  相類然所異者傷寒初起無汗不渴中暍初起即
  汗出而渴也
[018-91b]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
  三服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衇弦細芤遲小便
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
[018-92a]
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鍼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註/此承上文互詳證衇不可妄行汗下也中暍本有
  汗若發熱無汗身重疼痛者雖證似傷寒然見弦
  細芤遲虚衇則非傷寒也且有小便已灑灑然惡
  寒毛聳之狀皆太陽膀胱表氣為暑所傷而畏也
  手足逆冷者暑傷氣氣不能達四肢則寒也小有
  勞身即發熱口開前板齒燥者勞則動熱暑熱益
  烈傷陰液也此皆中暍危證若以發熱無汗惡寒
[018-92b]
  身痛誤為傷寒之表妄行發汗則表氣愈虚惡寒
  更甚也若以手足逆冷誤為陽虚妄加溫鍼則暑
  邪愈盛發熱更熾也若以壯熱齒乾誤為胃火而
  數下之則水源竭澁尿淋窘甚也凡此之證皆中
  暍妄行汗下溫鍼致變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或
  人參湯調辰砂六一散亦可也
 集/註程林曰内經云先夏至為病溫後夏至為病暑又
  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以其太陽受病與傷寒
[018-93a]
  相似亦令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也經曰寒傷形
  暑傷氣氣傷則氣消而衇虚弱所以弦細芤遲也
  小便已毛聳者陽氣内䧟不能衞外手足亦逆冷
  也勞動則擾乎陽故熱甚則口開口開則前板齒
  燥也發汗虚其陽則惡寒甚溫鍼動火邪則發熱
  甚下之亡津液則淋甚也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衇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
皮中所致也一物𤓰蒂湯主之
[018-93b]
 註/太陽中暍之證身熱而倦者暑也身熱疼重者濕
  也衇徹弱者暑傷氣也以此證衇揆之乃因夏月
  中暑之人暴貪風凉過飲冷水水氣雖輸行於皮
  中不得汗瀉所致也此時即以香薷飲大順散汗
  之可立愈矣若稍緩水氣既不得外瀉勢必内攻
  於中而作喘腫脹矣喘則以葶藶大棗湯腫脹則
  以𤓰蒂一物湯下之可也
 集/註周揚俊曰無形之熱傷其肺金則用白虎加人參
[018-94a]
  湯有形之水傷其肺金則用𤓰蒂湯各有所主也
  李彣曰中暍邪在表故身熱傷冷水故身疼中暑
  傷氣氣虚故衇微弱也𤓰蒂治身靣四肢浮腫散
  皮膚中水氣苦以泄之也
一物𤓰蒂湯方
 𤓰帝二十/個
  右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
 
[018-94b]
 
 
 
 
 
 
 
御纂醫宗金鑑卷十八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