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針灸問對 > 鍼灸問對 卷上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針灸問對卷上
             明 汪機 撰
 或曰内經治病湯液醪醴為甚少所載服餌之法纔
 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則明針法無慮十八九厥後
 方藥之説肆行而針灸之法僅而獲存者何也
曰内經上古書也上古之人其知道乎勞不至倦逸不
至流食不肥鮮以戕其内衣不藴熱以傷其外起居有
[001-1b]
常寒暑知避恬憺虚無精神内守病安從生雖有賊風
虚邪莫能深入不過凑于皮膚經滯氣鬱而已以針行
滯散鬱則病隨已何待於湯液醪醴耶當今之世道徳
已衰以酒為漿以妄為常縱欲以竭其精多慮以散其
真不知持滿不解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
寒暑不避故病多從内生外邪亦易中也經曰針刺治
其外湯液治其内病既屬内非藉湯液之蕩滌豈能濟
乎此和緩已後方藥盛行而針灸罕用者實由世不古
[001-2a]
若人非昔比病有深淺治有内外非針灸宜于古而不
宜于今湯液宜于今而不宜于古也經曰上古作湯液
為而弗服中古之時服之萬全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
其中針灸治其外雖形弊血盡而功不立此之謂也
 或曰針灸宜于古而不宜于今吾已聞命矣然今之
 病亦有針灸而愈者何也
經曰病之始起者可刺而已又曰邪之新客也未有定
處推之則前引之則止逢而寫之其病立已葢病之初
[001-2b]
起邪之新客當此之時元氣未傷邪氣尚淺以針除之
甚得其宜學者察識于此而於用針治病亦可以知其
大槩矣故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
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襲者也與其形之盛
者也與其病之與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
傷刺其已衰事必大昌
 或曰九針之所主皆外傷歟抑亦有内傷歟
經曰一曰鑱針頭大末鋭令無得深入主病在皮膚無
[001-3a]
常者二曰員針筩身員末主無傷肉分主病在分肉間
者三曰鍉針大其身員其末主病在血脉按脉取氣令
邪出也四曰鋒針筩其身鋒其末兩三隅主四時八風
客于經絡為瘤病者令可以泄熱出血而發痼病也五
曰鈹針末如劒鋒主寒與熱爭兩氣相搏合為癰膿可
以取大膿也六曰員利針令尖如𠢐且員且鋭微大其
末反小其身主虚邪客于經絡而為暴痺令可深内以
取之也七曰毫針尖如蚊虻喙長一寸六分靜以徐往
[001-3b]
微以乆留主邪客經絡而為寒熱痛痺者也八曰長針
鋒利身薄主深邪逺痺八風内舍于骨解腰脊骨凑間
也九曰大針大如梃尖微員主淫邪流溢于節解皮膚
之間以寫機關之水也九針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
其用疾弗能移病淺針深内傷良肉病深針淺病氣不
寫病小針大氣寫太甚病大針小氣不洩泄機按今之
針士决癰用鋒針鈹針其他諸病無分皮膚肌肉血脉
筋骨皆用毫針餘者置而不用甚有背于經㫖矣于此
[001-4a]
而知九針所主多係外邪薄凑為病用針施瀉深中病
情使今之人而有是病針亦在所必用若夫病邪太甚
元氣已傷决非針之所能濟矣假如癆瘵隂虚火動法
當滋隂降火針能滋隂否乎痿症肺熱葉焦法當清金
補水針能補水否乎經曰隂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
而調以甘藥是也知此則病之可針不可針亦可以類
推矣奈何世之專針科者既不識脉又不察形但問何
病便針何穴以致誤針成痼疾者有矣間有獲効亦偶
[001-4b]
中耳因而誇其針之神妙寧不為識者笑耶
 或曰針灸當明經絡可以暁否
曰直行者謂之經經有十二所以行血氣通隂陽以榮
于身者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隂陽明陽明注足陽明
太隂太隂注手少隂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隂少隂注
手厥隂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隂厥隂復注手太隂也
此則榮氣之行也然衛氣晝但行於陽而不行于隂/夜但行于隂而不行陽不與榮同道不與息數同應
又曰五藏之道皆出于經隧以行氣血氣血不和百病
[001-5a]
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隧潛道也經脉行而不見/故謂之經隧詳見陽經外
絡内隂經/内絡外條旁出者謂之絡經之横支交/接别經者十二經有十二
如太隂屬肺絡大腸手/陽明屬大腸絡肺之類兼陽蹻絡隂蹻絡脾之大絡
為十五絡也皆從十二經之所始轉相灌溉朝于寸口
人迎也又曰孫絡小絡也經脉為裏支而横者為絡絡/之别者為孫絡又曰節之交三百六
十五㑹者絡脉之滲灌諸節者也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者也非皮肉筋骨也
 問曰榮衛之氣亦有别乎
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于五藏洒陳于六府乃能
[001-5b]
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貫五藏絡六府也衛者水穀之
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膚之中
分肉之間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
愈不與風寒濕氣合也詳見井榮/俞經合註
 或曰經脉與絡脉異乎
曰經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虚實也以
氣口知之諸脉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脉也諸絡脉不能
經大節之間必行絶道而出入復合于皮中其㑹皆見
[001-6a]
于外故諸刺絡脉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
之以寫其邪而去其血留之發為痺也凡診絡脉色青
則寒且痛赤則有熱魚際絡青胃中寒魚際絡赤胃中
熱其暴黑者留乆痺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
青短者少氣也凡刺寒熱皆多血絡必間日一取大血
盡而止乃調其血實
 或曰經病絡病治有異乎
經曰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
[001-6b]
孫絡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脉絡脉血脉也非/十五絡之絡留而不去
入舍於經脉内連五藏散於腸胃隂陽俱感五藏乃傷
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藏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
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見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左刺右右
刺左必中其/經非絡脉也今邪客于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
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即前血絡外不得/出内不得入故也
生竒病也病在血絡/謂竒邪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
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
[001-7a]
俞故曰繆刺絡病其痛與經脉繆處也亦宜左刺右右/刺左雖與巨刺同此刺絡而彼刺經也
 或曰十二經脉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
 脉治之亦有法乎
曰五藏得六府相為表裏經絡支節其病所居隨而調
之病在脉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
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焠針藥熨
病不知所痛兩蹻為上身形有痛九候無病則繆刺之
繆刺者刺絡脉左/痛刺右右痛刺左病在於左而右脉先病者巨刺之巨/刺
[001-7b]
者刺經脉也左痛/刺右右痛刺左必謹察其九候針道畢矣
 或曰經病亦有宜刺者乎
經曰肝病實則兩脇痛引少腹善怒虚則目無所
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隂與少陽非/其
絡病故取其經取厥隂/治肝氣少陽調氣逆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
血者脇中氣滿獨異于常乃氣逆/之胗隨其左右有則刺之心病實則胸中痛脇
支滿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内痛虚則胸腹大脇與腰
相引痛取其經少隂太陽舌本下血其變病刺郄中血
[001-8a]
或嘔變也郄在/掌後去腕半寸脾病實則身重善飢肉痿足不收行善
瘛脚下痛虚則腹滿腸鳴飱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隂陽
明少隂血 肺病實則喘欬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隂股
膝髀腨足皆痛虚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
太隂足太陽外厥隂内血太陽外厥隂内則少隂也視/少隂足脉左右有血滿異常
者刺/之腎病實則腹大脛腫喘欬身重寢汗憎風虚則胸
中痛大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取其經少隂太陽血註云/凡刺
之道虚補實寫不虚不實以經取之是謂得道經絡有/血刺而去之是謂守法猶當揣形定氣先去血脉而後
[001-8b]
乃調有餘/不足也
 或曰六府病形刺法何如
經曰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冬日重感於寒則瀉當
臍痛不能乆立與胃同候取巨虚上㢘 胃病者腹脹
胃腕當心而痛上支兩脇膈咽不通食飲不下取之三
里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
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間熱若陷
脉者此其候也取之巨虚下廉 三焦病者腹脹小腹
[001-9a]
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為脹取之委中 膀胱
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
熱若脉陷及脛踝後足小指外廉皆熱取之委中 膽
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中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
介介然數唾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脉之陷下者灸
之取陽陵泉凡刺此者必中氣穴無中肉節中肉節則/皮膚痛中筋則筋緩邪氣不出補寫反則
病益/篤
 或曰精氣津液血脉亦有别乎
[001-9b]
經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上焦開發
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腠理發
泄汗溱溱是謂津穀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洩
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
赤是謂血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脉精脱者耳聾氣
脱者目不明津脱者湊理開汗大泄液脱者屬骨屈伸
不利色夭腦髓消脛痠耳數鳴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澤
其脉空虚
[001-10a]
 或曰病有在氣分者在血分者不知針家亦分氣與
 血否
曰氣分血分之病針家亦所當知病在氣分遊行不定
病在血分沉著不移以積塊言之腹中或上或下或有
或無者是氣分也或在兩脇或在心下或在臍上下左
右一定不移以漸而長者是血分也以病風言之或左
足移於右足或右手移于左手移動不常者氣分也或
常在左足或偏在右手著而不走者血分也凡病莫不
[001-10b]
皆然須知在氣分者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在
左取右在右取左在血分者隨其血之所在應病取之
苟或血病寫氣氣病寫血是謂誅伐無過咎將誰歸
 或曰三隂三陽氣血多少之刺可得聞乎
曰經曰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二經多血多氣 手少陽
三焦足少陽膽手少隂心足少隂腎手太隂肺足太隂
脾六經少血多氣 手厥隂心包絡足厥隂肝手太陽
小腸足太陽膀胱四經多血少氣 故刺陽明出血氣
[001-11a]
刺太陽厥隂出血惡氣刺少陽太隂少隂出氣惡血故
曰知藏府血氣之多少而用補寫是也
 或曰形氣病氣何以别之
經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寫之形氣有餘
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隂陽俱不足
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老者絶滅壯者不復矣形
氣有餘病氣有餘此隂陽俱有餘也急寫其邪調其虚
實故曰有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夫形氣者/氣謂口鼻
[001-11b]
中呼吸也形謂皮肉筋骨血脉也形勝者為有餘消痩/者為不足其氣者審口鼻中氣勞役如故為氣有餘也
若喘息氣促氣短或不足以息者為不足故曰形氣也/乃人之身形中氣血也當補當寫不在於此只在病來
潮作之時病氣精神増添者是病氣有餘乃邪氣勝也/急當寫之病來潮作之時精神困窮語言無力及懶語
者為病氣不足乃真氣不足也急當補之若病人形氣/不足病來潮作之時病氣亦不足此隂陽俱不足也禁
用針宜補之以甘藥不/已臍下氣海穴取之
 或曰病有臟腑隂陽内外髙下何别何治願詳言焉
經曰内有隂陽外亦有隂陽在内者以五藏為隂六府
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隂皮膚為陽故曰病在隂之隂者
[001-12a]
刺隂之榮腧病在陽之陽者刺陽之合病在陽之隂者
刺隂之經病在隂之陽者刺陽之脉絡
經又曰病有形而不痛者陽之類也無形而痛者隂之
類也無形而痛者其陽完而隂傷之也急治其隂無
攻其陽有形而不痛者其隂完而陽傷之也急治其
陽無攻其隂隂陽俱動乍有形乍無形加以煩心命
曰隂勝其陽此謂不表不裏其形不乆
經曰風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藏乃病藏 傷形
[001-12b]
乃應風傷筋脉筋脉乃應此形氣外内之相應也治此
者病九日三刺而已病一月十刺而已多少逺近以此
衰之乆痺不去身者視其血絡盡出其血帝曰内外之
病難易之治何如伯髙曰形先病而未入藏者刺之半
其日藏先病而形乃應者刺之倍其日
經曰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隂
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不下復
始也疾髙而内者取之隂之陵泉疾髙而外者取之陽
[001-13a]
之陵泉
經曰病在上者陽也病在下者隂也痛者隂也以手按
之不得者隂也深刺之癢者陽也淺刺之病先起隂者
先治其隂後治其陽病先起陽者先治其陽後治其隂
病在上者下取之在下者上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在/腰者取之胸病生于頭者頭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
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從生者也
經曰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隂而汗出病始頭首
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病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
[001-13b]
出足太隂可汗出足陽明可汗出故取隂而汗出甚者
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隂
 或曰經言病有虚邪有實邪有賊邪有微邪有正邪
 何謂也
經曰從後來者為虚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
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者為正邪假令心
病由中風得之為虚邪木在火後生火為母也飲食勞
倦得之為實邪土在火前為子也中濕得之為賊邪水
[001-14a]
克火也傷寒得之為微邪火勝金也傷暑得之為正邪
火自病也
 或曰有正經自病有五邪所傷針治亦當别乎
經曰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上
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乆坐濕地强力入水
則傷腎此正經自病也葢憂思喜怒飲食動作之過而
致然也風喜傷肝暑喜傷心飲食勞倦喜傷脾勞倦亦/自外至
寒喜傷肺濕喜傷腎此五邪所傷也葢邪由外至所謂
[001-14b]
外傷也凡隂陽藏府經絡之氣虚實相等正也偏實偏
虚失其正則為邪矣由偏實也故内邪得而生由偏虚
也故外邪得而入機按經言凡病皆當辨别邪正内外
虚實然後施針補寫庶不致悞
 或曰經言虚者補之實者寫之不虚不實以經取之
 何謂也
經曰虚者補其母母能令子實也實者寫其子子能令
母虚也假令肝病虚則補厥隂之合曲泉實則瀉厥隂
[001-15a]
之榮行間不虚不實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病不中他
邪當自取其經如井主心下滿之類正經自病所謂憂
愁思慮則傷心强力入水則傷腎之類是也不虚不實
是諸藏不相乘故云自取其經重解卷末/
 或曰經言無實實無虚虚損不足益有餘何謂也
經曰此謂病有虚實也假令肝木實肺金虚金木當更
相平當知金平木假令肺實而肝虚微少氣用針不補
其肝而反重實其肺所謂實其實虚其虚損不足益有
[001-15b]
餘也
 或曰七情所傷之病何以察識亦可以刺否
經曰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
居處節隂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邪僻不生長生乆視故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脾憂愁而不解
則傷意意傷則挽亂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
精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腎盛怒而不止則傷
志志傷則喜忘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痠痿厥
[001-16a]
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隂虚隂虚
則無氣無氣則死矣故用針者察觀病人之態以知精
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已傷針不可以治之也
又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虚則恐實則怒脾舍營營舍
意脾氣虚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涇溲不利
心藏脉脉舍神心氣虚則悲實則笑不休肺藏氣氣舍
魄肺氣虚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腎藏
精精舍志腎氣虚則厥實則脹五藏不安必審五藏之
[001-16b]
病形以知其氣之虚實而謹調之也又曰肺心有邪其
氣留于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
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凡此八虚者皆機關之寶
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
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病攣也
 或曰八正之候何如
經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立于叶蟄之宫其至也天
必應之以風雨者矣風雨從南方來者為虚風賊傷人
[001-17a]
者也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養萬物從其衝後/來者為虚風主傷人殺害故聖人謹候虚風而避
之邪弗/能害其以夜半至也民皆卧而弗犯故其嵗民少病
以晝至也民皆懈惰而中之故民多病虛邪入客於骨
而不發於外至其立春陽氣大發腠理開因立春之日
風從西方來者民皆又中於虚風此兩邪相搏經氣結
代者矣故諸逢其風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嵗露焉而嵗
之和而少賊風則民少病而少死賊風邪氣寒濕不和
則民多病而死矣
[001-17b]
 或曰諸病逆順可得聞乎
經曰腹脹身熱脉大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脉大
二逆也衂而不止脉大三逆也咳且溲血脱形其脉小
勁四逆也欬脱形身熱脉小以疾五逆也如是者不過
十五日而死矣 腹大脹四末清脱形泄甚一逆也腹
脹便血脉大時絶二逆也欬溲血脱形脉搏三逆也嘔
血胸滿引背脉小而疾四逆也欬嘔腹脹飱泄脉絶五
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矣工不察此而刺之是謂
[001-18a]
逆治 五奪者形肉已奪一也大奪血之後二也大汗
出之後三也大泄之後四也新産及大血之後五也此
皆不可寫 熱病脉靜汗已出脉盛躁一逆也病泄脉
洪大二逆也痺著不移骨肉破身熱脉偏絶三逆也淫
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不血篤重四逆也寒
熱奪形脉堅搏五逆也 小兒病頭毛皆逆上者必死
 或曰經言痺病有衆痺有周痺何分别耶
經曰衆痺者此各在其處更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
[001-18b]
左以左應右非能周也刺此者痛雖已止必刺其處勿
令復起周痺者在于血脉之中隨脉以上隨脉以下不
能左右各當其所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後刺
其上以脱之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後刺其下
以脱之此内不在藏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
氣不能周故曰周痺
 問曰經言凡痺往來行無常處者在分肉間痛刺之
 以月死生為數何也
[001-19a]
經曰用針者隨氣盛衰以為痏數針過其數則曰脱氣
不及日數則氣不瀉左刺右右刺左不已復刺之如其
法治言所以約月死生為/數者隨氣之盛衰也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漸
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漸少之如是刺之/則無過數
無不/及矣
 或曰經言熱病有五十九刺可得聞歟
經曰熱病三日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
以寫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隂以補其不足所謂五十九
[001-19b]
刺者兩手外内側各三十一痏五指間各一凡八痏足
亦如是頭入髪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髪三寸
邉五凡十痏耳前後口下者各一項中一凡六痏巔上
一𩕄㑹一髪際一廉泉風池二天柱二也熱病七日八
日脉口動喘而短一作/弦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淺刺手大
指間熱病汗且出及脉順可汗者取之魚際大淵大都
太白寫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汗出太甚取之内踝上
横脉以止之熱病七八日脉微小病溲血口中乾日半
[001-20a]
死脉代者一日死熱病已得汗脉尚躁喘且復熱者死
熱病七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
汗四日死熱病脉尚盛躁不得汗者死脉盛躁得汗靜
者生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隂頗
有寒者熱在髓死不可治又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
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曰
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
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
[001-20b]
欬而衂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
而痙者死腰折瘈瘲口噤齘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或曰刺熱病亦有異乎
 或曰寒熱瘰癧在頸腋者何氣使然
經曰此皆鼠瘻寒熱之毒氣留于脉而不去也鼠瘻之
本皆在于臟其末上出于頸腋之間浮于脉中而未内
著于肌肉外為膿血者易去也去之從其本引其末可
使衰去而絶其寒熱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
[001-21a]
之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已若反其目視之其中有
赤脉上下貫瞳子見一脉一嵗死一脉半一嵗半死見
二脉二嵗死見二脉半二嵗半死見三脉三嵗死見赤
脉不下貫瞳子可治也
 或曰癰疽何以治之
經曰癰疽之生膿血之成積微之所生也故聖人自治
于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者膿已成十死一生故聖
人弗使已成已有膿血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
[001-21b]
者多害故其已成膿血者其惟砭石鈹鋒之所取也所
謂多害者觀逆順也其白眼青黑眼小一逆内藥而嘔
二逆腹痛渴甚三逆肩項不便四逆音嘶色脱五逆除
此五者順矣
 或曰水腫之病宜刺乎
經曰經脉滿則絡脉溢絡脉溢則繆刺之以調其絡脉
使復其形而不腫繆刺者不分隧穴而刺之大法水溢
于表或腹脹或四肢腫而氣稍實脉浮洪者宜行此法
[001-22a]
或病孤危脉微弱者今亦往往而繆刺之禍不旋踵葢
不審經言脉絡滿溢宜繆刺之理也
 或曰人有肥瘦白黑小長刺法同乎否乎
經曰年氣壯大者血氣充盈膚革堅固因加以邪刺此
者深而留之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刺此者以毫針
淺刺而疾發針日再可也肥人者廣肩腋項肉薄皮厚
黑色唇臨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濇以遲刺此者深而
留之多益其數也瘦人者皮薄色少肉㢘㢘然薄唇輕
[001-22b]
言血清氣滑易脱於氣易損於血刺此者淺而疾之壯
士真骨者監肉緩節監監然此人重則氣濇血濁刺此
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勁則氣滑血清刺此者淺而疾
之常人者視其黑白各為調之其端正敦厚者血氣調
和刺此者無失常數也
 或曰匹夫大人刺法同乎
經曰氣滑則出疾氣濇則出遲氣悍則針小而入淺氣
濁則針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以此觀之刺布
[001-23a]
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氣慓悍滑
利也又曰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
筋骨凡刺病者各以其時為齊故刺肥人以秋冬之齊
刺瘦人以春夏之齊
經曰營之生病也寒熱少氣血上下行衛之生病也氣
痛時來時去怫氣賁響風寒客于腸胃之中寒痺之為
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刺營者出血刺衛者出
氣刺寒痺者内熱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以藥熨
[001-23b]
之以熨寒痺所刺之處令熱入至於病所起步内無見
風每刺必熨如此病已所謂内熱也
 或曰三虚三實者何謂也
經曰三虚者乘年之衰逢月之虚失時之和因為賊風
所傷是謂三虚故論不知三虚反工為粗三實者逢年
之盛遇月之滿得時之和雖有賊風邪氣不能危之也
 或曰人身有四海何也
經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衝脉者
[001-24a]
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槈下出於巨虚之上下
㢘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下前在于人迎
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于其葢下在風府氣海有餘者
氣滿胸中悗息面赤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餘
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不足常想其身小狹
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餘則腹滿不足則飢不受
谷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不足則腦轉耳
鳴脛痠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卧治此者審守其輸而
[001-24b]
調其虚實無犯其害順者得復逆者必敗
 或曰諸家言某穴主某病其説亦可從乎
曰治病無定穴也邪客於人與正周流上下或在氣分
或在血分無有定止故喻用針正如用兵彼動則此應
或出以奇或守以正無有定制醫者不究病因不察傳
變惟守某穴主某病之説執中無權按譜施治譬之狂
潦泛溢欲塞下流而獲安者亦偶然耳夫病變無窮灸
刺之法亦無窮或在上下取之或在下上取之或正取
[001-25a]
之或直取之審經與絡分血與氣病隨經所在穴隨經
而取庶得隨機應變之理豈可執以某穴主某病哉或
曰此固然矣但學者望洋無下手處曰譬猶匠者教人
以規矩取方員也規矩之法在師方圎之法則在子弟
夫聖人之於針非經絡孔穴無以教後學後學非經絡
孔穴無以傳之師苟不知通變徒執孔穴所謂按圖索
驥安能盡其法哉故曰粗守形上守神粗守關上守機
機之動不離其空中此之謂也
[001-25b]
 或曰八穴治病多有効者何如
曰人身正經十二竒經有八大絡十五小絡三百餘皆
所以行氣血也聖人取穴三百六十有六按嵗之三百
六十六日也後人以為未盡更取竒穴是猶置閏月也
故經絡不可不知孔穴不可不認不知經絡無以知血
氣往來不知孔穴無以知邪氣所在知而用用而的病
乃可安今之用八穴者絡穴六經穴二餘絡餘經置而
不用速求巧捷遂悖聖經又有六十六穴拘於日時開
[001-26a]
闔用之猶未周備而况拘于八穴者乎葢八穴病在氣
分則有可刼之功若在血分徒損元氣病何由安正是
血病而㵼氣也邪在血分則直求病之所在而取之可
也今人泥而不用良可笑耶
 或曰膻中鳩尾中庭人亦有針之者寧無禁乎
曰心為一身之主至貴不可犯膻中鳩尾巨闕心之宫
城也心主虚怯不能主事往往為邪所乘或為痰飲所
迷或為瘀血所積以致痞滿疼痛者有之或神不内守
[001-26b]
發為癲狂者有之用針之士多於膻中鳩尾中庭針之
亦猶伊尹之於太甲周公之於孺子事有差悞則將傾
覆社稷荼毒生靈其害有不可勝言者矣夫針三穴亦
然犯真心死不可救必須自揣己才果有如伊周之能
可以扶危持顛方能保心於無危也
 或曰針三隂交主何病也
曰足之三隂從足走腹太隂脾經循内踝上直行厥隂
肝經循内踝前交入太隂之後少隂腎經循内踝後交出太
[001-27a]
隂之前故謂之三隂交脾主中腎肝主下中下焦氣一
穴可以盡之故非危疾急證與三隂俱有干者不可輕
刺脾腎氣常不足肝雖有餘亦是宿血之藏誤刺則脱
人元氣不可不慎
 或曰傷寒刺期門穴者何如
曰十二經始於手太隂之雲門以次而傳終於足厥隂
之期門期門者肝之募也傷寒過經不解刺之使其不
再傳也婦人經脉不調熱入血室刺之以其肝藏血也
[001-27b]
胸滿腹脹脇下肥氣凡是木鬱諸疾莫不刺之以其肝
主病也經云穴直乳下兩肋端又曰在不容傍一寸五
分古人説得甚明今人不解用也
 或曰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何謂也
經曰中心一日死中肝五日死中脾十日死中腎六日
死中肺三日死中膽日半死中膈者皆為傷中其病雖
愈不過一嵗必死刺胸腹者必以布憿著之乃從單布
上刺刺之不愈復刺 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
[001-28a]
面中溜脉為盲刺頭中腦户入腦立死刺舌下中脉太
過血出不止為瘖刺足下布絡中脉血不出為腫中大
脉令人仆脱色刺氣街中脉血不出為腫刺脊間中髓
為偃刺乳上中乳房為腫刺缺盆中内陷氣泄刺手魚
腹内中陷為腫無刺大醉無刺大怒無刺大勞無刺大
渴無刺大驚無刺大飢人無刺新飽人刺隂股中大脉
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為聾刺膝臏出液為
跛刺臂太隂脉出血立死刺足少隂脉重虚出血為舌
[001-28b]
難言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刺肘中内陷為不屈伸刺
隂股下三寸内陷為遺溺刺腋下脇間内陷令人欬刺
少腹中膀胱溺出令少腹滿刺腨腸内陷為腫刺眶上
陷骨中脉為盲刺關節中液出不得屈伸又曰毋刺渾
渾之脉熇熇之熱漉漉之汗如大風大雨嚴寒盛暑卑
濕煩燥便黑吐血暴然失聽失明失意失神失便溺及
七情五傷皆不可刺乘車馬逺來亦候血氣定然後刺
機/按今醫但問某病便針某穴求其如經所言不犯
[001-29a]
針禁不夭人壽者幾何人哉
 問曰針刺失宜亦能殺人否乎
經曰人之所受氣者穀也穀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
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
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藏六府之大絡也迎而奪之而已
矣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藏之氣盡矣
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輸矣氣之息道一呼一吸為一/至故此云五里者五至而
已過其數藏氣盡更過其數極其輸/矣五往者五至已往則六至七至也所謂奪其天氣者
[001-29b]
也非能絶其命而傾其夀乎又曰䦧門而刺之者死于
家中入門而刺之死于堂上機按胃經固多氣血若寫/之太過則夭壽矣夫以多
氣多血之經尚戒寫之/太過餘經可輕寫乎
 或曰針灸宜避天忌日何也
經曰左足應立春其日戊子己丑左脇應春分其日己
卯左手應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頭應夏至其日
丙午右手應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脇應秋分其日辛
酉右足應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竅應冬至其日
[001-30a]
壬子六府膈下三藏應四季中州其日戊巳大禁太乙
所在日即前/所云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處所主左右
上下身有癰腫欲治之無以其所值之日潰治之是謂
天忌日也又曰春三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陽夏三
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陽秋三月人氣在右無刺右
足之隂冬三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隂
 或曰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何謂也
曰榮為隂行於脉中衛為陽行於脉外各有淺深故針
[001-30b]
陽必卧針之以陽氣輕浮過之恐傷於榮也刺隂者先
以左手按所刺之穴良乆令氣散乃内針不然則傷衛
氣也
 或曰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脉
 刺脉者無傷皮何謂也
曰此謂刺淺不至所當刺之處也如病在骨當刺至骨
但針至筋而去則傷筋矣
 或曰刺皮無傷肉刺肉無傷筋刺筋無傷骨何謂也
[001-31a]
曰此戒過分太深也如病在皮中針至皮中而止無令
深入傷肉也
 或曰春夏刺淺秋冬刺深何謂也
經曰春氣在毛夏氣在皮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淺
深之應也是知春夏之氣浮而上人之氣亦然故刺之
當淺欲其無太過也秋冬陽氣沉而下人之氣亦然故
刺之當深欲其無不及也經曰必先嵗氣無伐天和此
之謂也
[001-31b]
 或曰春夏各致一隂秋冬各致一陽何謂也
難經曰致取也春夏氣温必致一隂者春夏養陽之義
也初下針則沈之至腎肝之部候其得氣乃引針而提
之至於心肺之分所謂致一隂也秋冬氣寒必致一陽
者秋冬養隂之義也初内針淺而浮之當心肺之部候
其得氣推針納之達腎肝之分所謂致一陽也此則古
人特推其理有如此耳凡用針補寫自有所宜初不必
以是相拘也
[001-32a]
 或曰針家亦診脉否
經曰凡將用針必先診脉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五
藏之氣已絶於内言脉口氣/内絶不至用針者反實其外之病處
與陽經之合有留針以致其陽氣陽氣至則内重竭重
竭必死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五藏之氣已絶於外言/脉
口氣外/絶不至 補足厥隂二寫一補日一取之人迎二盛寫
足太陽補足太隂二寫一補二日一取之人迎三盛寫
足陽明補足太隂二寫一補日二取之脉口一盛寫足
[001-32b]
厥隂補足少陽二補一寫日一取之脉口二盛寫足少
隂補足太陽二補一寫二日一取之脉口三盛寫足太
隂補足陽明二補一寫日二取之所以日二取之太隂
主胃富于榖氣故可日二取之也已上補寫皆必切而/驗之踈取之上氣和
乃/止人迎與脉口俱盛三倍已上命曰隂陽俱溢如是者
不開則血脉閉塞氣無所行流淫於中五藏内傷如此
者因而灸之則變易而為他病矣機按此節全憑察脉/盛衰以知病在何經
乃可隨病以施針刺也苟不胗視則經脉之虚實補寫/之多寡病症之死生懵然皆無所知矣於此而妄施針
[001-33a]
灸寧免粗工之誚哉故集見于此/俾後之針士必先以診視為務也
經曰脉之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大者多氣少者小者
血氣皆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濇者少血多氣微有寒
刺急者深納而乆留之緩者淺内而疾發針以去其熱
大者微寫其氣無出其血滑者疾發針而淺内之以寫
陽氣而去其熱濇者必中其脉順其逆順而乆留之必
先按而循之已發針疾按其痏小者隂陽形氣俱不足
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也
[001-33b]
經曰凡刺之屬一刺則陽邪出再刺則隂邪出三刺則
榖氣至而止所謂穀氣至者已補而實已寫而虚故以
知穀氣至也邪氣獨出者隂與陽未能調痛雖不随針已
病必衰去矣隂盛而陽虚先補其陽後寫其隂而和之
隂虚而陽盛先補其隂後寫其陽而和之三脉動於足
大指之間三脉盛/虚和也必審其實虚虛而寫之是謂重虚重
虚病益甚凡刺用針者反實其内取其四未之輸有留
針以致其隂氣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其死
[001-34a]
也隂氣有餘故躁故曰上工平氣中工亂脉下工絶氣
危生機按此言工不診脉妄行/針刺故不免於絶氣危生
經曰持其脉口人迎以知其隂陽有餘不足平與不平也
不病者脉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不相應而俱往來也六
經之脉不結動也是謂平人少氣者脉口人迎俱少而
不稱尺寸也如是者則隂陽俱不足補陽而隂竭寫隂
則陽脱如此亦弗灸可將以甘藥不已者因而寫之則
五藏氣壊矣又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
[001-34b]
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
如是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陽一
倍而躁在手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在
手太陽人迎三倍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在手陽明盛/則
為熱虚則為寒𦂳則為痛痒代則乍甚乍閉盛則寫之/虚則補之𦂳痛則取之分肉代則取血絡見飲藥陷下
則灸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名曰經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名曰溢陽
溢陽為外㡑死不治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濕以驗其
藏府之病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隂一倍而躁
[001-35a]
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隂二倍而躁在手少隂
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隂三倍而躁在手太隂盛則脹滿/寒中食不
代虚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𦂳則痛痒代則乍痛乍/吐盛則寫之虚則補之𦂳則先刺而移灸之代則取血
絡而後調之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血結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次經取之寸口四
倍者名曰内關内關者且大且數死不治必審察其本
末之寒濕以驗府藏之病也人迎與太隂脉口俱四倍
已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人迎一盛寫足陽明
此者以指按之動脉而實且疾者疾寫之虚而徐者則
[001-35b]
補之邪氣來也𦂳而疾榖氣來也徐而和脉實深刺之
以寫其氣脉虚者淺刺之使精氣無得出以養其脉獨
出其邪氣乆病者邪氣深入深内而乆留之間日而復
刺之必先調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畢矣機按此節不/惟詳于刺法
而亦詳于診法但診則以指行間動脉也脉實而疾則/深刺以寫脉虚而徐則淺刺以補邪氣脉來𦂳而疾客
氣脉來徐而和學者于此而察識/之則臨病施針庶免妄治之失矣
經曰必先明知十二經絡之本末皮膚之寒熱脉之盛
衰滑濇其脉滑而盛者病日進虚而細者乆以持大而
[001-36a]
濇者為痛痺寸口與人迎脉小大等及浮沉等者病難
已大便赤辦飱泄脉小手足寒難已手足温而易已審
其尺之緩急大小滑濇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機按今/之針士
多不診脉未免/有誤刺害論
 或曰針家亦察色否
經曰視目之五色以知五藏决死生視其血脉察其色
以知其寒熱痺故目赤色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
脾黑在腎黄色不可名病在胸中診血脉者多赤多熱
[001-36b]
多青多痛多翳 乆痺多赤多黒多青皆見者寒熱身
痛而色微黄齒垢黄𤓰甲上黄黄疸也 診目痛赤脉
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内者少陽
病 耳間青脉起者掣痛機按切脉觀色醫之大要今/之針士置而弗論此刺法所
以不古若而愈疾亦十無一二也故集次靈樞察色數/條于此後之學者擴而充之庶幾如經所謂能合色脉
可以萬/全者矣
 
 針灸問對卷上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