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宋史 > 卷一百二十六
[126-1a]
欽定四庫全書
 宋史巻一百二十六
元中書右丞相總裁托克托等修

 樂志第七十九

樂一

有宋之樂自建隆訖崇寧凡六改作始太祖以雅樂聲
髙不合中和乃詔和峴以王朴律準較洛陽銅望臬石
尺為新度以定律吕故建隆以来有和峴樂仁宗留意
音律判太常燕肅言器久不諧復以朴凖考正時李照
[126-1b]
以知音聞謂朴凖髙五律與古制殊請依神瞽法鑄編
鐘既成遂請改定雅樂乃下三律錬白石為磬範中金
為鐘圖三辰五靈為器之飾故景祐中有李照樂未㡬
諫官御史交論其非竟復舊制其後詔侍從禮官参定
聲律阮逸胡瑗實預其事更造鐘磬止下一律樂名大
安乃試考擊鐘聲弇鬰震掉不和滋甚遂獨用之常祀
朝會焉故皇祐中有阮逸樂神宗御歴嗣守成憲未遑
[126-2a]
制作間從言者緒正一二知禮院楊傑條上舊樂之失
召范鎮劉几與傑参議几傑請遵祖訓一切下王朴樂
二律用仁宗時所制編鐘追考成周分樂之序辨正二
舞容節而鎮欲求一稃二米真黍以律生尺改修鐘量
廢四清聲詔悉從几傑議樂成奏之郊廟故元豐中有
楊傑劉几樂范鎮言其聲雜鄭衛請太府銅制律造樂
哲宗嗣位以樂求上按試於庭比李照樂下一律故元
祐中有范鎮樂楊傑復議其失謂出於鎮一家之學卒
置不用徽宗銳意制作以文太平於是蔡京主魏漢津
[126-2b]
之說破先儒累黍之非用夏禹以身為度之文以帝指
為律度鑄帝鼎景鐘樂成賜名大晟謂之雅樂頒之天
下播之教坊故崇寧以来有魏漢津樂夫韶濩之音下
逮戰國歴千數百年猶能使人感嘆作興當是時桑間
濮上之音已作而古帝王之樂猶存豈不以其制作有
一定之器而授受繼承亦代有其人歟由是論之鄭衛
風雅不異器也知此道也則雖百世不易可也禮樂道
[126-3a]
䘮久矣故宋之樂屢變而卒無一定不易之論考諸家
之說累黍既各執異論而身為度之說尤為荒唐方古
制作欲垂萬世難矣觀其髙二律下一律之説雖賢者
有所未知直曰樂聲髙下於歌聲則童子可知矣八音
克諧之說智者有所未喻直以歌聲齊簫聲以簫聲定
十六聲而齊八器則愚者可諭矣審乎此道以之制作
器定聲應自不奪倫移宫換羽特餘事耳去惉懘靡曼
而歸之和平澹泊大雅之音不是過也南渡之後大抵
皆用先朝之舊未嘗有所改作其後諸儒朱熹蔡元定
[126-3b]
軰出乃相與講明古今制作之本原以究其歸極著為
成書理明義析具有條制粲然使人知禮樂之不難行
也惜乎宋祚告終天下未一徒亦空言而已今集累朝
制作損益因革議論是非悉著於編俾来者有考焉為
樂志
王者致治有四逹之道其二曰樂所以和民心而化天
下也歴代相因咸有制作唐定樂令惟著器服之名後
[126-4a]
唐莊宗起於朔野所好不過北鄙鄭衛而巳先王雅樂
殆將掃地晉天福中始詔定朝㑹樂章二舞鼔吹十二
案周世宗嘗觀樂縣問宫人不能荅由是患雅樂凌替
思得審音之士以考正之乃詔翰林學士竇儼兼判太
常寺與樞密使王朴同詳定朴作律凖編古今樂事為
正樂宋初命儼仍兼太常建隆元年二月儼上言曰三
五之興禮樂不相沿襲洪惟聖宋肇建皇極一代之樂
宜乎立名樂章固當易以新詞式遵舊典從之因詔儼
専其事儼乃改周樂文舞崇徳之舞為文徳之舞武舞
[126-4b]
象成之舞為武功之舞改樂章十二順為十二安盖取
治世之音安以樂之義祭天為髙安祭地為静安宗廟
為理安天地宗廟登歌為嘉安皇帝臨軒為隆安王公
出入為正安皇帝食飲為和安皇帝受朝皇后入宫為
順安皇太子軒縣出入為良安正冬朝㑹為永安郊廟
俎豆入為豐安祭享酌獻飲福受胙為禧安祭文宣王
武成王同用永安籍田先農用静安五月有司上言僖
[126-5a]
祖文獻皇帝室奏大善之舞順祖恵元皇帝室奏大寧
之舞翼祖簡㳟皇帝室奏大順之舞宣祖昭武皇帝室
奏大慶之舞從之乾徳元年翰林學士承㫖陶榖等奉
詔撰定祀感生帝之樂章曲名降神用大安太尉行用
保安奠玉幣用慶安司徒奉俎用咸安酌獻用崇安飲
福用廣安亞獻用文安送神用普安五代以来樂工未
具是嵗秋行郊享之禮詔選開封府樂工八百三十人
權隷太常習鼓吹四年春遣拾遺孫吉取成都孟昶偽
宫縣至京師太常官属閲視考其樂器不協音律命毁
[126-5b]
棄之六月判太常寺和峴言大樂署舊制宫縣三十六
虡設於庭登歌兩架設於殿上望詔有司别造仍令徐
州求泗濱石以充磬材許之先是晉𨳩運末禮樂之器
淪䧟至是始令有司復二舞十二案之制二舞郎及引
舞一百五十人按視教坊開封樂籍選樂工子弟以備
其列冠服凖舊制鼓吹十二案其制設氊牀十二為熊
羆騰倚之狀以承其下每案設大鼓羽葆鼔金錞各一
[126-6a]
歌簫笳各二凡九人其冠服同引舞之制十月峴又言
樂器中有义手笛樂工考驗皆與雅音相應按唐吕才
歌白雪之琴馬滔進太一之樂當時得與宫縣之籍况
此笛足以協十二旋相之宫亦可通八十四調其制如
雅笛而小長九寸與黄鐘管等其竅有六左四右二樂
人執持兩手相交有拱揖之狀請名之曰拱宸管望於
十二案十二編磬并登歌兩架各設其一編於令式詔
可太祖毎謂雅樂聲髙近於哀思不合中和又念王朴
竇儀素名知樂皆巳淪没因詔峴討論其理峴言以朴
[126-6b]
所作律吕之尺較西京銅望臬古制石尺短四分樂聲
之髙良由於此乃詔依古法别創新尺以定律吕自此
雅音和暢事具律歴志自國初已来御正殿受朝賀用
宫縣次御别殿羣臣上夀舉教坊樂是嵗冬至上御乾
元殿受賀畢羣臣詣大明殿行上夀禮始用雅樂登歌
二舞是月和峴又上言郊廟殿庭通用文徳武功之舞
然其綴兆未稱武功文徳之形容又依古義以揖譲得
[126-7a]
天下者先奏文舞以征伐得天下者先奏武舞陛下以
推譲受禪宜先奏文舞按尚書舜受堯禪玄徳升聞乃
命以位請改殿宇所用文舞為玄徳升聞之舞其舞人
約唐太宗舞圗用一百二十八人以倍八佾之數分為
八行行十六人皆著履執拂服袴褶冠進賢冠引舞一
人各執五采纛其舞狀文容變數聊更増改又陛下以
神武平一宇内即當次奏武舞按尚書周武王一戎衣
而天下大定請改為天下大定之舞其舞人數行列悉
同文舞其人皆被金甲持㦸引舞二人各執五采旗其
[126-7b]
舞六變一變象六師初舉二變象上黨克平三變象淮
揚底定四變象荆湖歸復五變象卭蜀納欵六變象兵
還振旅乃别撰舞曲樂章其鐃鐸雅相金錞鼗鼓并引
二舞等工人冠服即依樂令而文徳武功之舞請於郊
廟仍舊通用又按唐貞觀十四年景雲見河水清張文
收採古朱鴈天馬之義作景雲河清歌名燕樂元㑹第
二奏者是也伏見今年荆南進甘露京兆東州進嘉禾
[126-8a]
黄州進紫芝和州進綠毛龜黄州進白兎欲依月律撰
神龜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毎朝㑹登歌首
奏之有詔二舞人數衣冠悉仍舊制樂章如所請六年
峴又言漢朝獲天馬赤鴈神鼎白麟之瑞並為郊歌國
朝合州進瑞木成文馴象由逺方自至秦州獲白烏黄
州獲白雀並合播在筦絃薦於郊廟詔峴作瑞文馴象
玉烏皓雀四瑞樂章以備登歌未㡬峴復言按開元禮
郊祀車駕還宫入嘉徳門奏采茨之樂入太極門奏太
和之樂今郊祀禮畢登樓肆赦然後還宫宫縣但用隆
[126-8b]
安不用采茨其隆安樂章本是御殿之辭伏詳禮意隆
安之樂自内而出采茨之樂自外而入若不並用有失
舊典今太樂署丞王光裕誦得唐日采茨曲望依月律
别撰其辭毎郊祀畢車駕初入奏之御樓禮畢還宫即
奏隆安之樂並從之太常寺又言凖令宗廟殿庭宫縣
二十虡郊社二十虡殿庭加鼓吹十二案開寳四年郊
祀誤用宗廟之數今嵗親郊欲用舊禮有詔圜丘増十
[126-9a]
六虡餘依前制
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冬至上夀復用教坊樂九年嵐州
獻祥麟雍熙中蘇州貢白龜端拱初澶州河清廣州鳯
凰集諸州麥兩穂三穂者連嵗来上有司請以此五瑞
為祥麟丹鳯河清白龜瑞麥之曲薦於朝㑹用之淳化
二年太子中允直集賢院和㠓上言兄峴嘗於景徳中
約唐志故事請改殿庭二舞之名舞有六變之象毎變
各有樂章歌詠太祖功業今覩来嵗正㑹之儀登歌五
瑞之曲已從改製則文武二舞亦當定其名周易有化
[126-9b]
成天下之辭謂文徳也漢史有威加海内之歌謂武功
也望改殿庭舊用玄徳升聞之舞為化成天下之舞天
下大定之舞為威加海内之舞其舞六變一變象登䑓
講武二變象漳泉奉土三變象杭越来朝四變象克殄
并汾五變象肅清銀夏六變象兵還振旅毎變樂章各
一首詔可三年元日朝賀畢再御朝元殿羣臣上夀復
用宫縣二舞登歌五瑞曲自此遂為定制㠓又請取今
[126-10a]
朝祥瑞之殊尤者作為四瑞樂章備郊廟奠獻以代舊
曲詔從之有司雖承詔不能奉行故今闕其曲太宗嘗
謂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後王因之後加文武二絃
至道元年乃増作九絃琴五絃阮别造新譜三十七巻
凡造九絃琴宫調鳯吟商調角調徴調羽調龍仙羽調
側蜀調黄鐘調無射商調瑟調變弦法各一制宫調鶴
唳天弄鳯吟商調鳯来儀弄龍仙羽調八仙操凡三曲
又以新聲被舊曲者宫調四十三曲商調十三曲角調
二十三曲徴調十四曲羽調二十六曲側蜀調四曲黄
[126-10b]
鐘調十九曲無射商調七曲瑟調七曲造五絃阮宫調
商調鳯吟調角調徴調羽調黄鐘調無射商調瑟調碧
玉調慢角調金羽調變弦法制宫調鶴唳天弄鳯吟商
調鳯来儀弄龍仙又以新聲被舊曲者宫調四十四曲
商調十三曲角調十一曲徴調十曲羽調十曲黄鐘十
九曲無射商調七曲瑟調七曲碧玉調十四曲慢角調
十曲金羽調三曲既成以示中書門下因謂曰雅樂與
[126-11a]
鄭衛不同鄭聲滛非中和之道朕常思雅正之音可以
治心原古聖之㫖尚存遺羙琴七弦朕今増之為九其
名曰君臣文武禮樂正民心則九奏克諧而不亂矣阮
四絃増之為五其名曰水火金木土則五材並用而不
悖矣因命待詔朱文濟蔡裔齎琴阮詣中書彈新聲詔
宰相及近侍咸聽焉由是中外獻賦頌者數十人二年
太常音律官田琮以九弦琴五絃阮均配十二律旋相
為宫隔八相生並協律吕冠于雅樂仍具圗以獻上覽
而嘉之遷其職以賞焉自是遂廢拱宸管
[126-11b]
真宗咸平四年太常寺言樂工習藝匪精每祭享郊廟
止奏黄鐘宫一調未嘗隨月轉律望示條約乃命翰林
侍讀學士夏侯嶠判寺郭贄同按試擇其曉習月律者
悉増月奉自餘權停廪給再俾學習以奬勵之雖頗振
綱紀然亦未能精備盖樂工止以年勞次補而不以藝
進至有抱其器而不能振作者故難於驟變景徳二年
八月監察御史艾仲孺上言請修飾樂器調正音律乃
[126-12a]
詔翰林學士李宗諤權判太常寺及令内臣監修樂器
後復以龍圖閣待制戚綸同判寺事乃命太常樂鼓吹
兩署工校其優劣黜去濫吹者五十餘人宗諤因編次
律吕法度樂物名數目曰樂纂又裁定兩署工人試補
條式及肄習程課明年八月上御崇政殿張宫縣閱試
召宰執親王臨觀宗諤執樂譜立侍先以鐘磬按律凖
次令登歌鐘磬塤箎琴阮笙簫各二色合奏筝瑟筑三
色合奏迭為一曲復擊鎛鐘為六變九變又為朝㑹上
夀之樂及文武二舞鼔次導引警夜之曲頗為精習上
[126-12b]
甚恱舊制巢笙和笙毎變宫之際必換義管然難於遽
易樂工單仲辛遂改為一定之制不復旋易與諸宫調
皆協又令仲辛誕唱八十四調曲遂詔補副樂正賜𫀆
笏銀帶自餘皆賜衣帶緡錢又賜宗諤等器幣有差自
是樂府制度頗有倫理先是惟天地感生帝宗廟用樂
親祀用宫縣有司攝事止用登歌自餘大祀未暇備樂
時既罷兵垂意典禮至是詔曰致㳟明神邦國之重事
[126-13a]
升薦備樂方冊之彛章矧在尊神固當嚴奉舉行舊典
用格眀靈自今諸大祠並宜用樂皆同感生帝六變八
變如通禮所載大中祥符元年四月詳定所言東封道
路稍逺欲依故事山上圓臺及山下封祀壇前俱設登
歌兩架壇下設二十架并二舞其朝覲壇前亦設二十
架更不設熊羆十二案從之九月都官員外郎判太常
禮院孫奭上言按禮文饗太廟終獻降階之後武舞止
太祝徹豆豐安之樂作一成止然後理安之樂作是謂
送神論語曰三家者以雍徹又周禮樂師職曰及徹帥
[126-13b]
學士而歌徹鄭玄曰謂歌雍也郊祀錄載登歌徹豆一
章奏無射羽然則宗廟之樂禮有登歌徹豆今於終獻
降階之後即作理安之樂誠恐闕失望依舊禮増用詔
判太常寺李宗諤與檢討詳議以聞宗諤等言國初撰
樂章有徹豆豐安曲辭樂署因循不作望如奭所奏從
之時以將行封禪詔改酌獻昊天上帝禧安之樂為封
安皇地祗禧安之樂為禪安飲福禧安之樂為祺安别
[126-14a]
製天書樂章瑞安靈文二曲毎親行禮用之又作醴泉
神芝慶雲靈鶴瑞木五曲施於朝㑹宴享以紀瑞應十
月真宗親習封禪儀於崇徳殿覩亞獻終獻皆不作樂
因令檢討故事以聞有司按開寳通禮親郊壇上設登
歌皇帝升降奠獻飲福則作樂壇下設宫縣降神迎俎
退文舞引武舞迎送皇帝則作亞獻終獻升降在退文
舞引武舞之間有司攝事不設宫架二舞故三獻升降
並用登歌今山上設登歌山下設宫縣二舞其山上圜
䑓亞獻終獻凖親祠例無用樂之文於是特詔亞終獻
[126-14b]
並用登歌五年聖祖降有司言按唐太清宫樂章皆明
皇親製其崇奉玉皇聖祖及祖宗配位樂章並望聖製
詔可之聖製薦獻聖祖文舞曰發祥流慶之舞武舞曰
降真觀徳之舞自是玉清昭應宫景靈宫親薦皆備樂
用三十六虡景靈宫以庭狭止用二十虡上又取太宗
所撰萬國朝天曲曰同和之聲平晉曲曰定功之舞親
作樂辭奏於郊廟自時厥後仁宗以大明之曲尊真宗
[126-15a]
英宗以大仁之曲尊仁宗神宗以大英之曲尊英宗仁
宗天聖五年十月翰林侍講學士孫奭言郊廟二舞失
序願下有司考議於是翰林學士承㫖劉筠等議曰周
人奏清廟以祀文王執競以祀武王漢髙帝文帝亦各
有舞至唐有事太廟毎室樂歌異名盖帝王功徳既殊
舞亦隨變属者有司不詳舊制奠獻止登歌而樂舞不
作其失明甚請如舊制宗廟酌獻復用文舞皇帝還版
位文舞退武舞入亞獻酌醴已武舞作至三獻已奠還
位則止盖廟室各頌功徳故文舞迎神後各奏逐室之
[126-15b]
舞郊祀則降神奏髙安之曲文舞已作及皇帝酌獻惟
登歌奏禧安之樂而縣樂舞綴不作亞獻終獻仍用武
舞詔從之是時仁宗始大朝㑹羣臣上夀作甘露瑞木
嘉禾之曲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羣臣作玉芝
夀星竒木連理之曲厚徳無疆四海㑹同之舞明年太
后躬謝宗廟帝耕祀田享先農率有樂歌其後親自南
郊享太廟奉慈廟大享明堂祫享帝皆親製降神送神
[126-16a]
奠幣瓚祼酌獻樂章餘詔諸臣為之至於常祀郊廟社
稷諸祠亦多親製景祐元年八月判太常寺燕肅等上
言大樂制器歳久金石不調願以周王朴所造律凖考
按修治并閱樂工罷其不能者乃命直史館宋祁内侍
李隨同肅等典其事又命集賢校理李照預焉於是帝
御觀文殿取律凖閱視親篆之以属太常明年二月肅
等上考定樂器并見工人帝御延福宫臨閱奏郊廟五
十一曲因問照樂音髙命詳陳之照言朴凖視古樂髙
五律視教坊樂髙二律盖五代之亂雅樂廢壊朴剏意
[126-16b]
造凖不合古法用之本朝卒無福應又編鐘鎛磬無大
小輕重厚薄長短之差銅錫不精聲韻失羙大者陵小
者抑非中度之器也昔軒轅氏命伶倫截竹為律後令
神瞽協其中聲然後聲應鳯鳴而管之参差亦如鳯翅
其樂傳之亘古不刋之法也願聼臣依神瞽律法試鑄
編鐘一虡可使度量權衡協和乃詔於錫慶院鑄之既
成奏御照遂建議請改制大樂取京縣秬黍累尺成律
[126-17a]
鑄鐘審之其聲猶髙更用太府布帛尺為法乃下太常
制四律别詔潞州取羊頭山秬黍上送於官照乃自為
律管之法以九十黍之量為四百二十星率一星占九
秒一黍之量得四星六秒九十黍得四百二十星以為
十二管定法乃詔内侍鄧保信監視羣工照并引集賢
校理聶冠卿為檢討雅樂制度故實官入内都知閻文
應董其事中書門下總領焉凡所改制皆闗中書門下
詳定以聞别詔翰林侍讀學士馮元同祁冠卿照討論
樂理為一代之典又詔天下有深逹鐘律者在所亟以
[126-17b]
名聞於是杭州鄭向言阮逸蘇州范仲淹言胡瑗皆通
知古樂詔遣詣闕其他以樂書獻者悉上有司五月照
言既改制金石則絲竹匏土革木亦當更制以備獻享
奏可照乃鑄銅為龠合升斗四物以興鐘鎛聲量之法
龠之率六百三十黍為黄鐘之容合三倍於龠升十二
倍於合斗十倍於升乃改造諸器以定其法俄又以鎛
之容受差大更増六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名曰
[126-18a]
樂斗後數月潞州上秬黍照等擇大黍縱累之檢考長
短尺成與太府尺合法乃定先時太常鐘磬毎十六枚
為虡而四清聲相承不擊照因上言十二律聲已備餘
四清聲乃鄭衛之樂請於編縣止留十二中聲去四清
聲則哀思邪僻之聲無由而起也元等駮之曰前聖制
樂取法非一故有十三管之和十九管之巢三十六簧
之竽二十五弦之瑟十三弦之筝九弦七弦之琴十六
枚之鐘磬各自取義寧有一之於律吕専為十二數者
且鐘磬八音之首絲竹以下受之於均故聖人尤所用
[126-18b]
心焉春秋號樂總言金奏詩頌稱羙實依磬聲此二器
非可輕改今照欲損為十二不得其法稽諸古制臣等
以為不可且聖人既以十二律各配一鐘又設黄鐘至
夹鐘四清聲以附正聲之次原四清之意盖為夷則至
應鐘四宫而設也夫五音宫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徴為
事羽為物不相凌為之正迭相凌為之慢百王所不易
也聲重濁者為尊輕清者為卑卑者不可加於尊古今
[126-19a]
之所同也故列聲之尊卑者事與物不與焉何則事為
君治物為君用不能尊於君故也惟君臣民三者則自
有上下之分不得相越故四清聲之設正謂臣民相避
以為尊卑也今若止用十二鐘旋相考擊至夷則以下
四管為宫之時臣民相越上下交戾則凌犯之音作矣
此甚不可者也其鐘磬十六皆本周漢諸儒之說及唐
家典法所載欲損為十二惟照獨見臣以為且如舊制
便帝令權用十二枚為一格且詔曰俟有知者能考四
鐘協調清濁有司别議以聞鐘舊飾旋蟲改為龍乃遣
[126-19b]
使採泗濱浮石十餘段以為縣磬先是宋祁上言縣設
建鼔初不考擊又無三鼗且舊用諸鼓率多陋敝於是
敕元等詳求典故而言曰建鼓四今皆具而不擊周設
四散鼔於縣間擊之以代建鼓乾徳四年秘書監尹拙
上言散鼓不詳所置之由且於古無文去之便時雖奏
可而散鼓於今仍在又雷鼓靈鼓雖擊之皆不成聲故
常頼散鼓以為樂節而雷鼗靈鼗路鼗闕而未製今既
[126-20a]
修正雅樂謂宜申敕大匠改作諸鼓使擊考有聲及創
為三鼗如古之制使先播之以通三鼓罷四散鼓如乾
徳詔書奏可時有上言以為雷鼓八面前世用以迎神
不載考擊之法而大樂所制以柱貫中故擊之無聲更
令改造山趺上出雲以承鼓刻龍以飾柱面各一工擊
鼓一工左執鼗以先引凡圜丘降神六變初八面皆三
擊椎而左旋三歩則止三者取陽數也又載擊以為節
率以此法至六成靈鼓路鼓亦如之植建鼓於西隅皆
有左鞞右應乾隅左鞞應鐘亥之位也中鼓黄鐘子之
[126-20b]
位也右應大吕丑之位也艮隅左鞞太簇寅之位也中
鼓夹鐘卯之位也右應姑洗辰之位也巽隅右應仲吕
已之位也中賓㽔賓午之位也左鞞林鐘未之位也坤
隅右應夷則申之位也中鼓南呂酉之位也左鞞無射
戌之位也宜隨月建依律吕之均擊之後照等復以殿
廷備奏四隅既隨月協均顧無以節樂而周官鼓人以
晉鼓鼓金奏應以施用詔依周官舊法製焉於是縣内
[126-21a]
始有晉鼔矣古者鎛鐘擊為節檢而無合曲之義大射
有二鎛皆亂擊焉後周以十二鎛相生擊之景徳中李
宗諤領太常總考十二鎛鐘而樂工相承殿庭習用三
調六曲三調者黄鐘太簇㽔賓也六曲者調别有隆安
正安二曲郊廟之縣則環而擊之宗諤上言曰金部之
中鎛鐘為難和一聲不及則宫商失序使十二鎛工皆
精習則遲速有倫隨月用律諸曲無不通矣真宗因詔
黄鐘太簇二宫更增文舞武舞福酒三曲至是詔元等
詢考擊之法元等奏言後周嘗以相生之法擊之音韻
[126-21b]
克諧國朝亦用隨均合曲然但施殿庭未及郊廟謂宜
使十二鐘依辰列位隨均為節便於合樂仍得併施郊
廟若軒縣以下則不用此制所以重備樂尊王制也詔
從焉隋制内宫縣二十虡以大磬代鎛鐘而去建鼓唐
武后稱制改用鐘因而莫革及是乃詔訪元等曰大磬
應何法考擊何禮應用元等具言古者特磬以代鎛鐘
本施内宫遂及柔祀隋唐之代繼有因改先皇帝東禪
[126-22a]
梁甫西瘞汾隂並仍舊章陳於縣奏若其所用吉禮則
中宫之縣祀禮則皇地祗神州地祗先蠶今之奉慈廟
后廟皆應陳設宫縣則三十六虡去四隅建鼔如古便
若考擊之法謂宜同於鎛鐘此縁詔㫖不俾循環互擊
而立依均合曲之制則特磬固應不出本均與編磬相
應為樂之節也詔可九月翰林學士承㫖章得象等言
宋祁所上大樂圗義其論武舞所執九器經禮但舉其
凡而不著言其用後先故旅進軰作而無終始之别且
鼗者所謂導舞也鐸者所謂通鼓也錞者所謂和鼔也
[126-22b]
鐃者所謂止鼓也相者所謂輔樂也雅者所謂陔歩也
寧有導舞方始而参以止鼓止鼓既揺而亂以通鐸臣
謂當舞入之時左執干右執戚離為八列别使工人執
旌最前鼗鐸以發之錞以和之左執相以輔之右執雅
以節之及舞之將成也則鳴鐃以退行列築雅以陔歩
武鼗鐸錞相皆止而不作如此則庶協舞儀請如祁所
論其冬帝躬款奉慈廟樂縣罷建鼔始以磬代鎛鐘禮
[126-23a]
官又言春秋隐公五年考仲子之宫初獻六羽何休范
甯等咸謂不言佾者明佾則干舞在其中婦人無武事
獨奏文樂也江左宋建平王宏皆據以為說故章皇后
廟獨用文舞至唐垂拱以来中宫之縣既用鎛鐘其後
相承故儀坤等廟獻武舞備鐘石之樂尤為失禮前詔
議奉慈之樂有司援舊典已用特磬代鎛鐘取隂教尚
柔以静為體今樂去大鐘而舞進干盾頗戾經㫖請止
用文徳之舞奏可大樂塤舊以漆飾令黄其色以本
土音或奏言柷舊以方畫木為之外圗以時卉則可矣
[126-23b]
而中設一色非稱也先儒之說曰有柄連底挏之鄭康
成以為設椎其中撞之今當剏法垂久用明制作之意
有所本焉柷之中東方圗以青隐而為青龍南方圖以
赤隐而為丹鳯西方圗以白隐而為騶虞北方圗以黒
隐而為靈龜中央圗以黄隐而為神螾撞擊之法宜用
康成之說從之又詔以新製䨇鳯管付大樂局其制合
二管以足律聲管端刻飾䨇鳯施兩簧焉照因自造葦
[126-24a]
籥清管簫管清笛大笙大竽宫琴宫瑟大阮大稽凡十
一種永備雅器詔許以大竽大笙二種下大樂用之時
又出兩儀琴及十二絃琴二種以備雅樂兩儀琴者施
兩弦十二弦琴者如常琴之制而増其弦皆以象律吕
之數又更造十弦九弦琴皆令圓其首者以祀天方
其首者以祀地帝乃親製樂曲以夹鐘之宫黄鐘之角
太簇之徴姑洗之羽作景安之曲以祀昊天更以髙安
祀五帝日月作大安以享景靈宫罷舊真安之曲以黄
鐘之宫大吕之角太簇之徴應鐘之羽作興安以獻宗
[126-24b]
廟罷舊理安之曲景安興安惟乗輿親行則用之以姑
洗之角林鐘之徴黄鐘之宫太簇之角南吕之羽作祐
安之曲以酌獻五帝以林鐘之宫太簇之角姑洗之徴
南呂之羽作寧安之曲以祭地及太社太稷罷舊靖安
之曲於時制詔有司以太祖太宗真宗三聖並侑乃以
黄鐘之宫作慶安之曲以奠幣彰安之曲以酌獻又詔
躬謁奉慈廟章獻皇后之室作逹安之曲以奠瓚厚安
[126-25a]
以酌獻章懿皇后之室作報安之曲以奠瓚衍安以酌
獻皇帝入出作乾安罷舊隆安之曲常祀至日祀圓丘
太祖配以黄鐘之宫作定安以奠幣英安以酌獻孟春
祀感生帝宣祖配以太簇之宫作皇安以奠幣肅安以
酌獻祈榖祀昊天太祖配作仁安以奠幣紹安以酌獻
孟夏雩上帝太祖配以仲吕之宫作獻安以奠幣感安
以酌獻夏至祭皇地祗太祖配以㽔賓之宫作㳟安以
奠幣英安以酌獻季秋大饗明堂真宗配以無射之宫
作誠安以奠幣徳安以酌獻孟冬祭神州地祗太宗配
[126-25b]
以應鐘之宫作化安以奠幣詔安以酌獻又造冲安之
曲以七均之為八十四皆作聲譜以授有司冲安之曲
獨未施行親製郊廟樂章二十一曲財成頌體告于神
明詔宰臣吕夷簡等分造樂章参施羣祀又為景祐樂
髓新經凡六篇第一釋十二均第二明所主事第三辨
音樂第四圗律吕相生并祭天地宗廟用律及隂陽數
配第五十二管長短第六歴代度量衡皆本之於隂陽
[126-26a]
配之於四時建之於日辰通之於鞮笁演之於壬式遁
甲之法以授樂府以考正聲以賜羣臣焉初照等改造
金石所用負程凡七百十四攻金之工百五十三攻木
之工二百十六攻皮之工四十九刮摩之工九十一搏
埴之工十六設色之工百八十九起五月止九月成金
石具七縣至於鼓吹及十二案悉修飭之令冠卿等纂
景祐大樂圗二十萹以載鎔金鑪石之法歴世八音諸
器異同之狀新舊律管之差是月與新樂并獻於崇政
殿詔中書門下樞密院大臣預觀焉自董監而下至工
[126-26b]
徒凡七百餘人進秩賞賜各有差其年十一月有事南
郊悉以新樂并聖製及諸臣樂章用之先是左司諌姚
仲孫言照所製樂多詭異至於煉白石以為磬範中金
以作鐘又欲以三辰五靈為樂器之餙臣愚竊有所疑
自祖宗考正大樂薦之郊廟垂七十年一旦黜廢而用
新器臣竊以為不可御史曹修睦亦為言帝既許照制
器且欲䆒其術之是非故不聽焉
[126-27a]
 宋史巻一百二十六
[126-27b]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