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舊唐書 > 卷九十三
[093-1a]
欽定四庫全書
 舊唐書卷九十三
後晉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劉 昫撰

 列傳第四十三

婁師德 王孝傑 唐休璟 張仁愿 薛 訥


王 晙

婁師德鄭州原武人也弱冠進士擢第授江都尉揚州
長史盧承業竒其才嘗謂之曰吾子台輔之器當以子
孫相託豈可以官屬常禮待也上元初累補監察御史
[093-1b]
屬吐蕃犯塞募猛士以討之師德抗表請為猛士髙宗
大悦特假朝散大夫從軍西討頻有戰功遷殿中侍御
史兼河源軍司馬并知營田事天授初累授左金吾將
軍兼檢校豐州都督仍依舊知營田事則天降書勞曰
卿素積忠勤兼懷武略朕所以寄之襟要授以甲兵自
卿受委北陲總司軍任往還靈夏檢校屯田收率既多
京坁遽積不煩和糴之費無復轉輸之艱兩軍及北鎮
[093-2a]
兵數年咸得支給勤勞之誠乆而彌著覽以嘉尚欣悦
良深長夀元年召拜夏官侍郎判尚書事明年同鳯閣
鸞臺平章事則天謂師德曰王師外鎮必藉邊境營田
卿湏不憚劬勞更充使檢校又以為河源積石懷逺等
軍及河蘭鄯廓等州檢校營田大使稍遷秋官尚書萬
嵗登封元年轉左肅政御史大夫仍並依舊知政事證
聖元年吐蕃寇洮州令師德與夏官尚書王孝傑討之
與吐蕃大將論欽陵贊婆戰於素羅汗山官軍敗績師
德貶授原州員外司馬萬嵗通天二年入為鳯閣侍郎
[093-2b]
同鳯閣鸞臺平章事是嵗兼檢校右肅政御史大夫仍
知左肅政臺事又與王懿宗狄仁傑分道安撫河北諸
州神功元年拜納言累封譙縣子尋詔師德充隴右諸
軍大使仍校檢河西營田事聖歴二年突厥入宼復令
檢校并州長史仍充天兵軍大總管是嵗九月卒贈涼
州都督諡曰貞初狄仁傑未入相時師德嘗薦之及為
宰相不知師德薦己數排師德令充外使則天嘗出師
[093-3a]
德舊表示之仁傑大慙謂人曰吾為婁公所含如此方
知不逮婁公逺矣師德頗有學渉器量寛厚喜怒不形
於色自専綜邊任前後三十餘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
雖叅知政事深懷畏避竟能以功名始終甚為識者所

王孝傑京兆新豐人也髙宗末為副總管從工部尚書
劉審禮西討吐蕃戰於大非川為賊所獲吐蕃贊普見
孝傑垂泣曰貎類吾父厚加敬禮由是免死尋得歸則
天時累遷右鷹揚衛將軍孝傑乆在吐蕃中悉其虛實
[093-3b]
長夀元年為武威軍總管與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
節率衆以討吐蕃乃克復龜兹于闐疏勒碎葉四鎮而
還則天大悦謂侍臣曰昔貞觀中貝得此蕃城其後
西陲不守並䧟吐蕃今既盡復於舊邊境自然無事孝
傑建斯功效竭此款誠遂能褁足徒行身與士卒齊力
如此忠懇深是可嘉乃拜孝傑為左衛大將軍明年遷
夏官尚書同鳯閣鸞臺三品封清源縣男延載初入為瀚
[093-4a]
海道行軍總管餘如故證聖初又為朔方道總管尋坐
與吐蕃戰敗免官萬嵗通天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反
叛復詔孝傑白衣起為清邊道總管統兵十八萬以討
之孝傑軍至東峽石谷遇賊道隘虜甚衆孝傑率精鋭
之士為先鋒且戰且前及出谷布方陣以捍賊後軍總
管蘇宏暉畏賊衆棄甲而遁孝傑既無後繼為賊所乗
營中潰亂孝傑堕谷而死兵士為賊所殺及奔踐而死
殆盡時張説為節度管記馳奏其事則天問孝傑敗亡
之狀説曰孝傑忠勇敢死乃誠奉國深入寇境以少禦
[093-4b]
衆但為後援不至所以致敗於是追贈孝傑夏官尚書
封耿國公拜其子無擇為朝散大夫遣使斬宏暉以徇
使未至幽州而宏暉已立功贖罪竟免誅開元中無擇
官至左驍衛將軍以恩例贈孝傑特進
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曾祖規周驃騎大將軍安邑縣
公祖宗隋大業末為朔方郡丞時為梁師都舉兵將據
城宗抗節不從乃為所害休璟少以明經擢第永徽中
[093-5a]
解褐呉王府典籖無異材調授營州户曹調露中單于
突厥背叛誘扇奚契丹侵掠州縣後奚羯胡又與桑乾
突厥同反都督周道務遣休璟將兵擊破之於獨䕶山
斬獲甚衆超拜豐州司馬永淳中突厥圍豐州都督崔
智辯戰殁朝議欲罷豐州徙百姓于靈夏休璟以為不
可上書曰豐州控河遏賊實為襟帶自秦漢已來列為
郡縣田疇良美尤宜耕牧隋季喪亂不能堅守乃遷徙
百姓就寧慶二州致使戎羯交侵乃以靈夏為邊界貞
觀之末始募人以實之西北一隅方得寧謐今若廢棄
[093-5b]
則河傍之地復為賊有靈夏等州人不安業非國家之
利也朝廷從其言豐州復存垂拱中遷安西副都䕶㑹
吐蕃攻破焉耆安息道大總管文昌右相韋待價及副
使閻温古失利休璟收其餘衆以安西土遷西州都督
上表請復取四鎮則天遣王孝傑破吐蕃㧞四鎮亦休
璟之謀也聖歴中為司衛卿兼涼州都督右肅政御史
大夫持節隴右諸軍州大使乆視元年秋吐蕃大將麴
[093-6a]
莽布支率騎數萬寇涼州入自洪源谷將圍昌松縣休
璟以數千人往擊之臨陣登髙望見賊衣甲鮮盛謂麾
下曰自欽陵死贊婆降麴莽布支新知賊兵欲曜威武
故其國中貴臣酋豪子弟皆從之人馬雖精不習軍事
吾為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與賊六戰六剋大破之斬
其副將二人獲首二千五百級築京觀而還是後休璟
入朝吐蕃亦遣使來請和因宴屢覘休璟則天問其故
對曰往嵗洪源戰時此將軍雄猛無比殺臣將士甚衆
故欲識之則天大加歎異擢拜右武威右金吾二衛大
[093-6b]
將軍休璟尤諳練邊事自碣石西踰四鎮綿亘萬里山
川要害皆能記之長安中西突厥烏質勒與諸蕃不和
舉兵相持安西道絶表奏相繼則天令休璟與宰相商
度事勢俄頃間草奏便遣施行後十餘日安西諸州表
請兵馬應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畫則天謂休璟曰恨用
卿晚因遷夏官尚書同鳯閣鸞臺三品又謂魏元忠及
楊再思李嶠姚元崇李逈秀等曰休璟諳練邊事卿等
[093-7a]
十不當一也尋轉太子右庶子依舊知政事以契丹入
寇復拜夏官尚書兼檢校幽營等州都督兼安東都䕶
時中宗在春宫將行進啓於皇太子曰張易之兄弟幸
䝉寵遇數侍宴禁中縱情失禮非人臣之道惟加防察
中宗即位召拜輔國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封酒泉
郡公顧謂曰卿曩日直言朕今不忘初欲召卿計事但
以遐逺兼懐北狄之憂耳未㡬加特進拜尚書右僕射
是嵗秋大水休璟兩上表自咎請免官甚切辭多不載
中宗竟不允手制答曰隂陽乖爽事屬在予待罪私門
[093-7b]
難依來表尋遷中書令充京師留守俄加檢校吏部尚
書又以官寮之舊賜實封三百户累封宋國公休璟在
任無所弘益景龍二年致仕于家年力雖衰進取彌鋭
時尚官賀婁氏頗闗預國政憑附者皆得寵榮休璟乃
為其子娶賀婁氏養女為妻因以自逹由是起為太子
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仍封宋國公休璟年
踰八十而不知止足依託求進為時所譏景雲元年又
[093-8a]
拜特進充朔方道行軍大總管以備突厥停其舊封别
賜實封二百戸二年表請致仕許之祿及一品子課並
令全給休璟初得封時以絹數千匹分散親族又以家
財數十萬大開塋域備禮葬其五服之親時人稱之延
和元年七月薨年八十六贈荆州大都督諡曰忠子先
慎襲爵官至陳州刺史次子先擇開元中為右金吾衛
將軍
張仁愿華州下邽人也本名仁亶以音類睿宗諱改焉
少有文武材幹累遷殿中侍御史時有御史郭弘霸上表
[093-8b]
稱則天是彌勒佛身鳯閣舍人張嘉福與洛州人王慶
之等請立武承嗣為皇太子皆請仁愿連名署表仁愿
正色拒之甚為有識所重尋而夏官尚書王孝傑為吐
刺軍總管綂衆以禦吐蕃詔仁愿往監之仁愿與孝傑
不協因入奏事稱孝傑軍敗誣罔之狀孝傑由是免為
庶人仁愿遽遷侍御史萬嵗通天二年監察御史孫承
景監清邊軍戰還畫戰圖以奏每陣必畫承景躬當矢
[093-9a]
石先鋒禦賊之狀則天歎曰御史乃能盡誠如此擢拜
右肅政臺中丞令仁愿叙錄承景下立功人仁愿未發
都先問承景對陣勝負之狀承景身實不行問之皆不
能對又虛增功狀仁愿廷奏承景罔上之罪於是左遷
崇仁令擢仁愿為肅政臺中丞檢校幽州都督㑹突厥
黙啜入寇攻䧟趙定擁衆廻至幽州仁愿勒兵出城邀
擊之流矢中手賊亦引退則天遣使勞問賜以醫藥累
遷并州大都督府長史神龍二年中宗還京以仁愿為
左屯衛大將軍兼檢校洛州長史時都城榖貴盗竊甚
[093-9b]
衆仁愿一切皆捕獲杖殺之積屍府門逺近震慴無敢
犯者初髙宗時賈敦頥為洛州刺史亦有政績與仁愿
皆為一時之最故時人為之語曰洛州有前賈後張可
敵京兆三王其見稱如此三年突厥入寇朔方軍總管
沙吒忠義為賊所敗詔仁愿攝御史大夫代忠義綂衆
仁愿至軍而賊衆已退乃躡其後夜掩大破之先朔方
軍北與突厥以河為界河北岸有拂雲神祠突厥將入
[093-10a]
寇必先詣祠祭酧求福因牧馬料兵而後渡河時突厥
黙啜盡衆西擊突騎施娑葛仁愿請乗虛奪取漠南之
地於河北築三受降城首尾相應以絶其南寇之路太
子少師唐休璟以為兩漢已來皆北守黃河今於寇境
築城恐勞人費功終為賊虜所有建議以為不便仁愿
固請不已中宗竟從之仁愿表留年滿鎮兵以助其功
時咸陽兵二百餘人逃歸仁愿盡擒之一時斬於城下
軍中股慄役者盡力六旬而三城俱就以拂雲祠為中
城與東西兩城相去各四百餘里皆據津濟遥相應接
[093-10b]
北拓地三百餘里於牛頭朝那山北置烽候一千八百
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無復寇掠減鎮兵數
萬人仁愿初建三城不置壅門及郤敵戰格之具或問
曰此邊城禦賊之所不為守備何也仁愿曰兵貴在攻
取不宜退守寇若至此即當併力出戰廻顧望城猶湏
斬之何用守備生其退恧之心也其後常元楷為朔方
軍總管始築壅門以備寇議者以此重仁愿而輕元楷
[093-11a]
焉仁愿在朔方奏用監察御史張敬忠何鸞長安尉寇
泚鄠縣尉王易從始平主簿劉體微分判軍事太子文
學柳彦昭為管記義烏尉晁良貞為隨機敬忠等皆以
文吏著稱多至大官時稱仁愿有知人之鑒景龍二年
拜左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累封韓國公春還朝
秋復督軍備邊中宗賦詩祖餞賞賜不可勝紀尋加鎮
軍大將軍睿宗即位以老致仕特全給祿俸又拜兵部
尚書加光祿大夫依舊致仕開元二年卒贈太子少傅
賜物二百叚命五品官一人為監䕶使子之輔開元初
[093-11b]
為趙州刺史
薛訥綘州萬泉人也左武衛大將軍仁貴子也為藍田
令有富商倪氏於御史臺理其私債中丞來俊臣受其
貨財斷出義倉米數千石以給之訥曰義倉本備水旱
以為儲蓄安敢絶衆人之命以資一家之産竟報上不
與㑹俊臣得罪其事乃不行其後突厥入寇河北則天
以訥將門使攝左武威衛將軍安東道經略臨行於同
[093-12a]
明殿召見與語訥因奏曰醜虜憑凌以廬陵為辭今雖
有制昇儲外議猶恐未定若此命不易則狂賊自然欵
伏則天深然其言尋拜幽州都督兼安東都䕶轉并州
大都督府長史兼檢校左衛大將軍乆當邊鎮之任累
有戰功玄宗即位於新豐講武訥為左軍節度時元帥
與禮官得罪諸部頗亦失序唯訥及解琬之軍不動玄
宗令輕騎召訥等至軍門皆不得入禮畢上甚加慰勞
時契丹及奚與突厥連和屢為邊患訥建議請出師討
之開元二年夏詔與左監門將軍杜賓客定州刺史崔
[093-12b]
宣道等率衆二萬出檀州道以討契丹等杜賓客以為
時屬炎暑將士負戈甲齎資糧深入寇境恐難為制勝
中書令姚元崇亦以為然訥獨曰夏月草茂羔犢生息
之際不費糧儲亦可漸進一舉振國威靈不可失也時
議咸以為不便玄宗方欲威服四夷特令訥同紫微黃
門三品總兵擊奚契丹議者乃息六月師至灤河遇賊
時既蒸暑諸將失計㑹盡為契丹等所覆訥脱身走免
[093-13a]
歸罪於崔宣道及蕃將李思敬等八人詔盡令斬之特
免杜賓客之罪下制曰并州大都督府長史兼檢校左
衛大將軍和戎大武等諸軍州節度大使同紫微黃門
三品薛訥總戎禦邊建議為首暗於料敵輕於接戰張
我王師衂之虜境觀其疇昔頗常輸罄每欲資忠報主
見義忘身特緩嚴刑俾其來效宜赦其罪所有官爵等
並從除削其年八月吐蕃大將坌逹延乞力徐等率衆
十萬寇臨洮軍又進寇蘭州及渭州之渭源縣掠羣牧
而去詔訥白衣攝左羽林將軍為隴右防禦使與太僕
[093-13b]
少卿王晙等率兵邀擊之十月訥領衆至渭源遇賊戰
於武階驛與王晙掎角夾攻之大破賊衆追奔至洮水
又戰于長城堡豐安軍使王海賓先鋒力戰死之將士
乗勢進擊又敗之殺獲萬人擒其將六指鄉彌洪盡收
其所掠羊馬并獲其器械不可勝數時有詔將以十二
月親征吐蕃及聞訥等剋㨗玄宗大悦乃停親征追贈
王海賓左金吾衛大將軍賜物三百叚粟三百石名其
[093-14a]
稚子為忠嗣拜朝散大夫命紫微舍人倪若水往即便
叙錄功狀拜訥為左羽林軍大將軍復封平陽郡公仍
拜子暢朝散大夫俄又充涼州鎮軍大總管尋以年老
特聼致仕八年卒年七十餘贈太常卿諡曰昭定訥沉
勇寡言臨大敵而益壯訥弟楚玉開元中為幽州大都
督府長史以不稱職見代而卒
王晙滄州景城人徙家于洛陽祖有方岷州刺史晙弱
冠明經擢第歴遷殿中侍御史加朝散大夫時朔方軍
元師魏元忠討賊失利歸罪於副將韓思忠奏請誅之
[093-14b]
晙以思忠既是偏禆制不由己又有勇智可惜不可獨
殺非辜乃廷議争之思忠竟得釋而晙亦由是出為渭
南令景龍末累轉為桂州都督桂州舊有屯兵常運衡
永等州糧以饋之晙始改築羅郭奏罷屯兵及轉運又
堰江水開屯田數千頃百姓賴之尋上疏請歸鄉拜墓
州人詣闕請留晙乃下勅曰彼州往緣寇盗户口凋殘
委任失材乃令至此卿處事强濟逺邇寧静築城務農
[093-15a]
利益已廣隐括綏緝復業者多宜湏政成安此黎庶百
姓又有表請不湏來也晙在州又一年州人立碑以頌
其政再轉鴻臚大卿充朔方軍副大總管兼安西大都
䕶豐安定逺三城及側近軍並受晙節度後轉太僕少
卿隴右羣牧使開元二年吐蕃精甲十萬寇臨洮軍晙
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與臨洮兩軍合勢以拒之賊
營於大來谷口吐蕃將坌逹延又率兵繼至晙乃出竒
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襲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
至寇大呼後者擊鼓以應之賊衆大懼疑有伏兵自相
[093-15b]
殺傷死者萬計俄而攝右羽林將軍薛訥率衆邀擊吐
蕃至武階谷去大來谷二十里為賊所隔晙率兵迎訥
之軍賊置兵於兩軍之間連亘數十里晙夜出壯士銜
枚擊之賊又大潰乃與訥合軍掩其餘衆追奔至洮水
殺獲不可勝數盡收所掠牧馬而還以功加銀青光祿
大夫封清源縣男兼原州都督仍拜其子班為朝散大
夫尋除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明年突厥黙啜為九姓所
[093-16a]
利益已廣隐括綏緝復業者多宜湏政成安此黎庶百
姓又有表請不湏來也晙在州又一年州人立碑以頌
其政再轉鴻臚大卿充朔方軍副大總管兼安西大都
䕶豐安定逺三城及側近軍並受晙節度後轉太僕少
卿隴右羣牧使開元二年吐蕃精甲十萬寇臨洮軍晙
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與臨洮兩軍合勢以拒之賊
營於大來谷口吐蕃將坌逹延又率兵繼至晙乃出竒
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襲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
至寇大呼後者擊鼓以應之賊衆大懼疑有伏兵自相
[093-16b]
殺傷死者萬計俄而攝右羽林將軍薛訥率衆邀擊吐
蕃至武階谷去大來谷二十里為賊所隔晙率兵迎訥
之軍賊置兵於兩軍之間連亘數十里晙夜出壯士銜
枚擊之賊又大潰乃與訥合軍掩其餘衆追奔至洮水
殺獲不可勝數盡收所掠牧馬而還以功加銀青光祿
大夫封清源縣男兼原州都督仍拜其子班為朝散大
夫尋除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明年突厥黙啜為九姓所
[093-17a]
利益已廣隐括綏緝復業者多宜湏政成安此黎庶百
姓又有表請不湏來也晙在州又一年州人立碑以頌
其政再轉鴻臚大卿充朔方軍副大總管兼安西大都
䕶豐安定逺三城及側近軍並受晙節度後轉太僕少
卿隴右羣牧使開元二年吐蕃精甲十萬寇臨洮軍晙
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與臨洮兩軍合勢以拒之賊
營於大來谷口吐蕃將坌逹延又率兵繼至晙乃出竒
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襲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
至寇大呼後者擊鼓以應之賊衆大懼疑有伏兵自相
[093-17b]
殺傷死者萬計俄而攝右羽林將軍薛訥率衆邀擊吐
蕃至武階谷去大來谷二十里為賊所隔晙率兵迎訥
之軍賊置兵於兩軍之間連亘數十里晙夜出壯士銜
枚擊之賊又大潰乃與訥合軍掩其餘衆追奔至洮水
殺獲不可勝數盡收所掠牧馬而還以功加銀青光祿
大夫封清源縣男兼原州都督仍拜其子班為朝散大
夫尋除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明年突厥黙啜為九姓所
[093-18a]
利益已廣隐括綏緝復業者多宜湏政成安此黎庶百
姓又有表請不湏來也晙在州又一年州人立碑以頌
其政再轉鴻臚大卿充朔方軍副大總管兼安西大都
䕶豐安定逺三城及側近軍並受晙節度後轉太僕少
卿隴右羣牧使開元二年吐蕃精甲十萬寇臨洮軍晙
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與臨洮兩軍合勢以拒之賊
營於大來谷口吐蕃將坌逹延又率兵繼至晙乃出竒
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襲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
至寇大呼後者擊鼓以應之賊衆大懼疑有伏兵自相
[093-18b]
殺傷死者萬計俄而攝右羽林將軍薛訥率衆邀擊吐
蕃至武階谷去大來谷二十里為賊所隔晙率兵迎訥
之軍賊置兵於兩軍之間連亘數十里晙夜出壯士銜
枚擊之賊又大潰乃與訥合軍掩其餘衆追奔至洮水
殺獲不可勝數盡收所掠牧馬而還以功加銀青光祿
大夫封清源縣男兼原州都督仍拜其子班為朝散大
夫尋除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明年突厥黙啜為九姓所
[093-19a]
利益已廣隐括綏緝復業者多宜湏政成安此黎庶百
姓又有表請不湏來也晙在州又一年州人立碑以頌
其政再轉鴻臚大卿充朔方軍副大總管兼安西大都
䕶豐安定逺三城及側近軍並受晙節度後轉太僕少
卿隴右羣牧使開元二年吐蕃精甲十萬寇臨洮軍晙
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與臨洮兩軍合勢以拒之賊
營於大來谷口吐蕃將坌逹延又率兵繼至晙乃出竒
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襲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
至寇大呼後者擊鼓以應之賊衆大懼疑有伏兵自相
[093-19b]
殺傷死者萬計俄而攝右羽林將軍薛訥率衆邀擊吐
蕃至武階谷去大來谷二十里為賊所隔晙率兵迎訥
之軍賊置兵於兩軍之間連亘數十里晙夜出壯士銜
枚擊之賊又大潰乃與訥合軍掩其餘衆追奔至洮水
殺獲不可勝數盡收所掠牧馬而還以功加銀青光祿
大夫封清源縣男兼原州都督仍拜其子班為朝散大
夫尋除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明年突厥黙啜為九姓所
[093-20a]
利益已廣隐括綏緝復業者多宜湏政成安此黎庶百
姓又有表請不湏來也晙在州又一年州人立碑以頌
其政再轉鴻臚大卿充朔方軍副大總管兼安西大都
䕶豐安定逺三城及側近軍並受晙節度後轉太僕少
卿隴右羣牧使開元二年吐蕃精甲十萬寇臨洮軍晙
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與臨洮兩軍合勢以拒之賊
營於大來谷口吐蕃將坌逹延又率兵繼至晙乃出竒
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襲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
至寇大呼後者擊鼓以應之賊衆大懼疑有伏兵自相
[093-20b]
殺傷死者萬計俄而攝右羽林將軍薛訥率衆邀擊吐
蕃至武階谷去大來谷二十里為賊所隔晙率兵迎訥
之軍賊置兵於兩軍之間連亘數十里晙夜出壯士銜
枚擊之賊又大潰乃與訥合軍掩其餘衆追奔至洮水
殺獲不可勝數盡收所掠牧馬而還以功加銀青光祿
大夫封清源縣男兼原州都督仍拜其子班為朝散大
夫尋除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明年突厥黙啜為九姓所
[093-21a]
利益已廣隐括綏緝復業者多宜湏政成安此黎庶百
姓又有表請不湏來也晙在州又一年州人立碑以頌
其政再轉鴻臚大卿充朔方軍副大總管兼安西大都
䕶豐安定逺三城及側近軍並受晙節度後轉太僕少
卿隴右羣牧使開元二年吐蕃精甲十萬寇臨洮軍晙
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與臨洮兩軍合勢以拒之賊
營於大來谷口吐蕃將坌逹延又率兵繼至晙乃出竒
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襲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
至寇大呼後者擊鼓以應之賊衆大懼疑有伏兵自相
[093-21b]
殺傷死者萬計俄而攝右羽林將軍薛訥率衆邀擊吐
蕃至武階谷去大來谷二十里為賊所隔晙率兵迎訥
之軍賊置兵於兩軍之間連亘數十里晙夜出壯士銜
枚擊之賊又大潰乃與訥合軍掩其餘衆追奔至洮水
殺獲不可勝數盡收所掠牧馬而還以功加銀青光祿
大夫封清源縣男兼原州都督仍拜其子班為朝散大
夫尋除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明年突厥黙啜為九姓所
[093-22a]
利益已廣隐括綏緝復業者多宜湏政成安此黎庶百
姓又有表請不湏來也晙在州又一年州人立碑以頌
其政再轉鴻臚大卿充朔方軍副大總管兼安西大都
䕶豐安定逺三城及側近軍並受晙節度後轉太僕少
卿隴右羣牧使開元二年吐蕃精甲十萬寇臨洮軍晙
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與臨洮兩軍合勢以拒之賊
營於大來谷口吐蕃將坌逹延又率兵繼至晙乃出竒
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襲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
至寇大呼後者擊鼓以應之賊衆大懼疑有伏兵自相
[093-22b]
殺傷死者萬計俄而攝右羽林將軍薛訥率衆邀擊吐
蕃至武階谷去大來谷二十里為賊所隔晙率兵迎訥
之軍賊置兵於兩軍之間連亘數十里晙夜出壯士銜
枚擊之賊又大潰乃與訥合軍掩其餘衆追奔至洮水
殺獲不可勝數盡收所掠牧馬而還以功加銀青光祿
大夫封清源縣男兼原州都督仍拜其子班為朝散大
夫尋除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明年突厥黙啜為九姓所
[093-23a]
利益已廣隐括綏緝復業者多宜湏政成安此黎庶百
姓又有表請不湏來也晙在州又一年州人立碑以頌
其政再轉鴻臚大卿充朔方軍副大總管兼安西大都
䕶豐安定逺三城及側近軍並受晙節度後轉太僕少
卿隴右羣牧使開元二年吐蕃精甲十萬寇臨洮軍晙
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與臨洮兩軍合勢以拒之賊
營於大來谷口吐蕃將坌逹延又率兵繼至晙乃出竒
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襲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
至寇大呼後者擊鼓以應之賊衆大懼疑有伏兵自相
[093-23b]
殺傷死者萬計俄而攝右羽林將軍薛訥率衆邀擊吐
蕃至武階谷去大來谷二十里為賊所隔晙率兵迎訥
之軍賊置兵於兩軍之間連亘數十里晙夜出壯士銜
枚擊之賊又大潰乃與訥合軍掩其餘衆追奔至洮水
殺獲不可勝數盡收所掠牧馬而還以功加銀青光祿
大夫封清源縣男兼原州都督仍拜其子班為朝散大
夫尋除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明年突厥黙啜為九姓所
[093-24a]
利益已廣隐括綏緝復業者多宜湏政成安此黎庶百
姓又有表請不湏來也晙在州又一年州人立碑以頌
其政再轉鴻臚大卿充朔方軍副大總管兼安西大都
䕶豐安定逺三城及側近軍並受晙節度後轉太僕少
卿隴右羣牧使開元二年吐蕃精甲十萬寇臨洮軍晙
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與臨洮兩軍合勢以拒之賊
營於大來谷口吐蕃將坌逹延又率兵繼至晙乃出竒
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襲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
至寇大呼後者擊鼓以應之賊衆大懼疑有伏兵自相
[093-24b]
殺傷死者萬計俄而攝右羽林將軍薛訥率衆邀擊吐
蕃至武階谷去大來谷二十里為賊所隔晙率兵迎訥
之軍賊置兵於兩軍之間連亘數十里晙夜出壯士銜
枚擊之賊又大潰乃與訥合軍掩其餘衆追奔至洮水
殺獲不可勝數盡收所掠牧馬而還以功加銀青光祿
大夫封清源縣男兼原州都督仍拜其子班為朝散大
夫尋除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明年突厥黙啜為九姓所
[093-25a]
人臣事主必在一心豈有主上少有不安即請太子知
事乃是狄仁傑樹私恵未見元忠有失守一假借前事
羅織元忠豈是道理楚客等遂止元忠行至涪陵而卒
年七十餘景龍四年追贈尚書左僕射齊國公本州刺
史仍令所司給靈輿送至鄉里睿宗即位制令陪葬定
陵景雲三年又降制曰故左僕射齊國公魏元忠代協
人望時稱國良歴事三朝俱展誠效晚年遷謫頗非其
罪宜特還其子著作郎晃實封一百戸開元六年諡曰
貞二子昇晃
[093-25b]
韋安石京兆萬年人周大司空鄖國公孝寛曽孫也祖
津大業末為民部侍郎煬帝之幸江都敕津與叚達元
文都等於洛湯留守仍檢校民部尚書事李密逼東都
津拒戰於上東門外兵敗為密所囚及王世充殺文都
等津獨免其難密敗歸東郡世充僣號深被委遇及洛
陽平高祖與津有舊徴授諫議大夫檢校黄門侍郎出
為陵州刺史卒父琬成州刺史叔琨戸部侍郎琨弟璲
[093-26a]
倉部員外安石應明經舉累授乾封尉蘇良嗣甚禮之
永昌元年三遷雍州司兵良嗣時為文昌左相謂安石
曰大材湏大用何為徒勞於州縣也特薦於則天擢拜
膳部員外郎永昌令并州司馬則天手制勞之曰聞卿
在彼庶事存心善政表於能官仁明彰於鎮撫如此稱
職深慰朕懐俄拜并州刺史又歴徳鄭二州刺史安石
性持重少言笑為政清嚴所在人吏咸畏憚之久視年
遷文昌右丞尋拜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兼太
子左庶子長安三年為神都留守兼判天官秋官二尚
[093-26b]
書事後與崔神慶等同為侍讀尋知納言事是嵗又加
檢校中臺左丞兼太子左庶子鳳閣鸞臺三品如故時
張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皆恃寵用權安石數折辱之甚
為易之等所忌嘗於内殿賜宴易之引蜀商宋覇子等
數人於前博戯安石疏奏曰蜀商等賤類不合預登此
筵因顧左右令逐出之座者皆為失色則天以安石辭
直深慰勉之時鳳閣侍郎陸元方在座退而告人曰此
[093-27a]
真宰相非吾等所及也則天嘗幸興泰宫欲就捷路安
石奏曰千金之子且有垂堂之誡萬乗之尊不宜輕乗
危險此路板築初成無自然之固鑾駕經之臣等敢不
請罪則天登時為之廻輦安石俄又舉奏易之等罪狀
初有敕付安石及夏官尚書唐休璟推問未竟而事變
四年出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神龍初徴拜刑部尚書
是嵗又遷吏部尚書復知政事俄代張柬之為中書令
封鄖國公以嘗為宫寮賜實封三百戸又兼相王府長
史俄轉戸部尚書復為侍中監修國史中宗與韋庶人嘗
[093-27b]
因正月十五日夜幸其第賜賚不可勝數又中宗嘗幸
安樂公主城西池館公主具舟楫請御樓舩安石諫曰
御輕舟乗不測臣恐非帝王之事乃止睿宗踐祚拜太
子少保改封郇國公俄又歴侍中中書令景雲二年加
開府儀同三司時太平公主與竇懐貞等潛有異圖將
引安石預其事公主屢使子壻唐晙邀安石至宅安石
竟拒而不往睿宗嘗密召安石謂曰聞朝廷傾心東宫
[093-28a]
卿何不察也安石對曰陛下何得亡國之言此必太平
之計太子有大功於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稱願陛下
無信讒言以致惑也睿宗矍然曰朕知之矣卿勿言也
太平於簾中竊聼之乃構飛語欲令鞫之賴郭元振保
䕶獲免俄而遷尚書左僕射兼太子賔客依舊同中書
門下三品雖假以崇寵實去其權其冬罷知政事拜特
進充東都留守太常主簿李元澄即安石之子壻其妻
病死安石夫人薛氏疑元澄先所幸婢厭殺之其婢久
已轉嫁薛氏使人捕而捶之致死由是為御史中丞楊
[093-28b]
茂謙所劾出為蒲州刺史無㡬轉青州刺史安石初在
蒲州時太常卿姜皎有所請託安石拒之皎大怒開元
二年皎弟晦為御史中丞以安石等作相時同受中宗
遺制宗楚客韋温削除相王輔政之辭安石不能正其
事令侍御史洪子輿舉劾之子輿以事經赦令固稱不
可監察御史郭震希皎等意越次奏之於是下詔曰青
州刺史韋安石太子賔客韋嗣立刑部尚書趙彦昭等
[093-29a]
往在先朝曲蒙厚賞因緣幸㑹久在廟堂朋黨比周聞
於行路景龍之末長蛇縱禍倉卒之間人神憤怨未聞
捨生取義直道昌言遂削太上皇輔政之辭用韋氏臨
朝之䇿比常隐忍復以崇班将期愧畏稍懲前惡而尚
欵回邪茍安榮寵宜從謫官之典以勵事君之節安石
可沔州别駕嗣立可嶽州别駕彦昭可袁州别駕並員
外置安石既至沔州晦又奏云安石嘗檢校定陵造作
隠官物入己勑符下州徴贓安石歎曰此秪應湏我死
耳憤激而卒年六十四開元十七年贈蒲州刺史天寳
[093-29b]
初以子貴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郇國公諡
曰文貞二子陟斌並早知名陟字殷卿代為闗中著姓
人物衣冠弈世榮盛安石晚有子及為并州司馬始生
陟及斌俱少聰敏頗異常童陟自㓜風標整峻獨立不
羣安石尤愛之神龍二年安石為中書令陟始十嵗拜
温王府東閣祭酒加朝散大夫累遷秘書太常丞有文
彩善隷書辭人秀士已逰其門矣開元初丁父憂居䘮
[093-30a]
過禮自此杜門不出八年與弟斌相勸勵探討典墳不
捨晝夜文華當代俱有盛名于時才名之士王維崔顥
盧象等常與陟唱和逰處廣平宋公見陟歎曰盛徳遺
範盡在是矣歴洛陽令轉吏部郎中張九齡一代辭宗
為中書令引陟為中書舍人與孫逖梁涉對掌文誥時
人以為羙談後為禮部侍郎陟好接後輩尤鑒于文雖
辭人後生靡不諳練曩者主司取與皆以一塲之善登
其科目不盡其才陟先責舊仍令舉人自通所工詩筆
先試一日知其所長然後依常式考覈片善無遺羙聲
[093-30b]
盈路後為吏部侍郎常病選人冒名接脚闕員既少取
士良難正調者被擠偽集者冒進陟剛膓嫉惡風彩嚴
正選人疑其有瑕案聲盤詰無不首伏每嵗皆贖得數
百員闕以待淹滯常謂所親曰使陟知銓衡一二年則
無人可選矣陟門地豪華早踐清列侍兒閹閽列侍左
右者十數衣書藥食咸有典掌而輿馬僮奴勢侔於王
家主第自以才地人物坐取三公頗以簡貴自處善誘
[093-31a]
納後進其同列朝要視之蔑如也如道義相知靡隔貴
賤而布衣韋帶之士恒虚席倒屣以迎之時人以此稱
重李林甫忌之出為襄陽太守兼本道採訪使又改陳
留採訪使復加銀青光祿大夫天寳中襲封郇國公以
親累貶鍾離太守重貶義陽太守尋移河東太守充本
道採訪使十二年入考在華清宫右相楊國忠惡其才
望恐踐台衡乃引河東人吳豸之謂曰子能使人告陟
乎吾以子為御史豸之曰能乃告陟與御史中丞吉温
結託欲謀䧟朝廷又誘陟姪韋元志證之陟坐貶為桂
[093-31b]
州桂嶺尉未之任再貶昭州平樂尉㑹祿山反䧟洛陽
陟愛弟斌為賊所得國忠欲構陟與賊通應潛令吏卒
伺其所居欲脅之令陟憂死其土豪人勸陟曰昔張燕
公竄逐藏於陳氏以免危亡詔命儻来誰敢申覆未若
輕舟千里且泛谿洞候事清徐出豈不羙也陟慨然應
之曰我積信於國朝非一代也况素所秉心無負神理
命之合爾其敢逃刑燕公之謀誠媿厚意不能從也因
[093-32a]
謝遣之乃堅卧不動經嵗餘潼闗失守肅宗即位於靈
武起為吳郡太守兼江南東道採訪使未到郡肅宗使
中官賈逰巖手詔追之未至鳳翔㑹江東永王擅起兵
令陟招諭除御史大夫兼江東節度使陟以季廣琛從
永王下江非其本意懼罪出奔未有所適乃上表請拜
廣琛為丹陽太守兼御史中丞緣江防禦使以安反側
因與淮南節度使高適淮西節度使来瑱等同至安州
陟謂適瑱曰今中原未復江淮動摇人心安危實在兹
日若不齊盟質信以示四方令知三帥協心萬里同力
[093-32b]
則難以集事矣陟推瑱為地主乃為載書登壇誓衆曰
淮西節度使兼御史大夫瑱江東節度使御史大夫陟
淮南節度使御史大夫適等銜國威命各鎮方隅糺合
三垂翦除兇慝好惡同之無有異志有渝此盟墜命亡
族皇天后土祖宗神明實鑒斯言陟等辭旨慷慨血淚
俱下三軍感激莫不隕泣其後江表樹碑以紀忠烈無
何有詔命陟赴行在陟以廣琛雖承恩命猶且遲廻恐
[093-33a]
後變生禍貽於己欲往招慰然後赴徴乃發使上表懇
言其急陟馳至歴陽見廣琛且宣恩㫖勞徕行賞陟自
以私馬數匹賜之安其疑懼即日便赴行在謁見肅宗
肅宗深器之拜御史大夫拾遺杜甫上表論房琯有大
臣度真宰相器聖朝不容辭㫖迂誕肅宗令崔光逺與
陟及憲部尚書顔真卿同訊之陟因入奏曰杜甫所論
房琯事雖被貶黜不失諫臣大體上由此踈之時朝臣
立班多不整肅至有班頭相弔哭者乃罷陟御史大夫
顔真卿代授吏部尚書自後任事寵臣皆後来初用望
[093-33b]
風畏忌道竟不行因宗人伐墓栢坐不能禁出為絳州
刺史乾元二年入為太常卿吕諲再入相薦為禮部尚
書東京留守判尚書省事兼東京畿觀察處置等使逆
賊史思明寇逼河洛副元師李光弼議守河陽令陟率
東京官屬入闗廻避乃領兵守陕州有詔遷吏部尚書
留守如故令止於永樂不許至京候光弼收復河洛令
陟依前居守陟早有台輔之望間被李林甫楊國忠所
[093-34a]
擠及中原兵起天下事殷陟常自謂負經緯之器遭後
生騰謗明主見疑常鬱鬱不得志乃歎曰吾道窮於此
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因遘疾上元元年八月卒於
虢州時年六十五贈荆州大都督永泰元年詔曰竭忠
之臣殁不廢命奉上之節行固無私言念飾終抑惟恒
典故金紫光祿大夫吏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充東京留
守兼判留司尚書省事東京畿觀察處置使上柱國郇
國公韋陟敦敏直方端嚴峻整弘敷典禮表正人倫學
冠通儒文合大雅頃者詢謨舊徳保釐成周眷彼郊圻
[093-34b]
資其慎固而兇胡殘醜密邇河洛命居陕虢時俟翦除
纔加喉舌之榮遽嬰霜露之疾方期克享眉夀兾其有
瘳奄此殂殁良深震悼昇車而復以申三禭之恩在牖
加紳宜崇八座之寵可贈尚書左僕射太常博士程皓
議諡為忠孝刑部尚書顔真卿以為忠則以身許國見
危致命孝則晨昏色養取樂庭闈不合二行殊難以成
忠孝主客員外郎歸崇敬又駮之紛議不已右僕射郭
[093-35a]
英乂不逹其體請從太常之狀而奏陟子允斌景雲初
安石為宰輔時授太子通事舍人早修整尚文藝容止
嚴厲有大臣體與兄陟齊名開元十七年司徒薛王業
為女平恩縣主求婚以斌才地奏配焉遷秘書丞天寳
初轉國子司業徐安貞王維崔顥當代辭人特為推挹
天寳中拜中書舍人兼集賢院學士兄陟先為中書舍
人未㡬遷禮部侍郎陟在南省斌又掌文誥改太常少
卿天寳五載右相李林甫構䧟刑部尚書韋堅斌以親
累貶巴陵太守移臨安太守加銀青光祿大夫斌授五
[093-35b]
品時兄陟為河東太守堂兄由為右金吾將軍縚為太
子少師四人同時列㦸衣冠之盛罕有其比十四載安
祿山反䧟洛陽斌為賊所得偽授黄門侍郎憂憤而卒
及剋復兩京肅宗乾元元年贈秘書監安石兄叔夏别
有傳從父兄子抗從祖兄子巨源抗弱冠舉明經累轉
吏部郎中以清謹著稱景雲初為永昌令不務威刑而
政令肅一都輦繁劇前後為政寛猛得中無如抗者無
[093-36a]
㡬遷右臺御史中丞人吏詣闕請留不許因立碑於通
衢紀其遺恵開元三年自左庶子出為益州長史四年
入為黄門侍郎八年河曲叛胡康待賔擁徒作亂詔抗
持節慰撫抗素無武略不為寇所憚在路遲留不敢進
因墜馬稱疾竟不至賊所而還俄以本官檢校鴻臚卿
代王晙為御史大夫兼按察京畿時抗弟拯為萬年令
兄弟同領本部時人榮之尋以薦御史非其人出為安
州都督轉蒲州刺史十一年入為大理卿其年代陸象
先為刑部尚書尋又分掌吏部選事十四年卒抗歴職
[093-36b]
以清儉自守不務産業及終䘮事殆不能給玄宗聞其
貧特令給靈轝遞送還鄉贈太子少傅諡曰貞抗為京
畿按察使時舉奉天尉梁昇卿新豐尉王倕金城尉王
冰華原尉王燾為判官及度支使其後昇卿等皆名位
通顯時人以抗有知人之鑒巨源周京兆尹總曽孫也
祖匡伯襲祖爵鄖國公入隋改封舒國公官至尚衣奉
御巨源則天時累遷司賔少卿轉司府卿文昌右丞同
[093-37a]
鳳閣鸞臺平章事三年轉夏官侍郎依前平章事有吏
才勾覆省内文案下符剝徴雖為下所怨苦然亦頗收
其利證聖初出為麟州刺史尋拜地官尚書神都留守
長安二年詔入轉刑部尚書又加太子賔客再為神都
留守神龍初入拜工部尚書封同安縣子又遷吏部尚
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封郇縣伯時安石為中書令以
是巨源近屬罷知政事巨源尋遷侍中中書令進封舒
國公附入韋后三等親叙為兄弟編在屬籍是嵗巨源
奉制與唐休璟李懐逺祝欽明蘇瓌等定垂拱格及格
[093-37b]
後勑前後計二十卷頒下施行時武三思先有實封數
千戸在貝州時屬大水刺史宋璟議稱租庸及封丁並
合捐免巨源以為榖稼雖被湮沉其蠶桑見在可勒輸
庸調由是河朔戸口頗多流散景龍二年順天翊聖皇
后衣箱中裙上有五色雲起久而方歇巨源以為非常
佳瑞請布告天下許之中宗又令畫工圖其狀以示百
寮仍大赦天下内外五品以上官母妻各加封邑時中
[093-38a]
宗既雅信符瑞巨源又贊成其妖妄是嵗星墜如雷野
雉皆雊咎徵若此不聞巨源有言盖與韋皇后繼敘源
流佞媚官爵疑其開導以踵則天時有驍衞將軍迦葉
志忠太常少卿鄭愔兵部尚書宗楚客右補闕趙延禧
等或相諷諭或上表章謬説符祥朋黨取媚識者嗟憤
景龍三年拜尚書左僕射依舊知政事未㡬又拜尚書
令同中書門下三品仍舊監修國史時國家將有事於
南郊而巨源希韋后之㫖協同祝欽明之議言皇后合
助郊祀竟以皇后為亞獻巨源為終獻又以大臣女為
[093-38b]
齋娘及韋庶人之難家人令巨源逃匿巨源曰吾國之
大臣豈得聞難不赴乃出至都街為亂兵所殺時年八
十睿宗即位贈特進荆州大都督太常博士李處直議
巨源諡曰昭戸部員外郎李邕駮之曰三思引之為相
阿韋託之為親無功而封無徳而祿同族則醜正安石
他人則附邪楚客謚之曰昭良恐不當初巨源與安石
迭為宰相時人以為情不相協故邕以此稱之處直仍
[093-39a]
固請依前諡為定邕又駮曰夫古之諡在乎勸沮將杜
小人之業兾長君子之風故為善者雖存不貴仕而沒
有餘名此賢達所以砥節也為惡者雖生有所幸死懐
所懲此回邪所以易心也嗚呼巨源嘗未斯察而乃聞
義不從與惡相濟蓄罔上之志協羣兇之謀茍容聖朝
貪昧厚祿自以宰臣之貴不崇朝而賈害者固鬼得而
誅之也彼則匹夫之㣲未受命而行刑者固人得而誅
之也幽明之憤斷焉可知天地之心自此而見矣頃者
皇運中興功臣翼政時序未㡬邪逆執權姦慝者拜爵
[093-39b]
於私門忠正者降黜於藩郡巨源此際用事方殷且於
阿韋何親而結為昆季於國家何力而累忝大官此則
闇通中人附㑹武氏託城社之固亂皇家之基其罪一
也又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酌於禮經陳於郊祭將以對
越天地光揚祖宗既告成功以觀海内惟昔亞獻不聞
婦人阿韋蓄無君之忱懐自達之意潛圖帝位議啄皇
孫昇壇擬儀拜賜明命將預家事無守國章巨源創跡
[093-40a]
於前悖逆演成於後時有禮部侍郎徐堅太常博士唐
紹蔣欽緒彭景直並言之莫從其罪二也又上天不弔
先帝遇毒悔禍無徴阿韋將簒畫計未果逆心尚摇周
章夷猶倉卒迷謬於是太平公主矯為陳謨上官昭容
紿草遺詔故得今上輔政阿韋叅謀將大業垂成而休
命中輟者職由巨源躡韋温之足楚客附巨源之耳梟
聲遽發狼顧相驚以阿韋臨朝以韋温當國其罪三也
又人為邦本財實聚人奪其財則人心自離無其人則
國本何恃巨源屢踐台輔専行勾徵廢越條章崇尚侵
[093-40b]
刻樹怨天下剝害生靈兆庶流離戸口減耗况以三思
食邑往在貝州時屬久隂災逢多雨租庸捐免申令昭
明匪今獨然自古不易三思慮其封物巨源啓此異端
以為稼穡湮沉雖無菽粟蠶桑織絍可輸庸調致使河
朔黎人海隅士女去其鄉井鬻其子孫饑寒切身朝夕
奔命其罪四也但巨源長於華宗仕於累代作萬國之
相處具瞻之地蔽日月之層輝負丘山之重責今乃妄
[093-41a]
加褒述安能分謗者哉當時雖不從邕議而論者是之
巨源與安石及則天時文昌右相待價並是五服之親
自餘近屬至大官者數十人
趙彦昭者甘州張掖人也父武孟初以馳騁田獵為事
嘗獲肥鮮以遺母母泣曰汝不讀書而田獵如是吾無
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學遂博通經史舉進士
官至右臺侍御史撰河西人物志十卷彦昭少以文辭
知名中宗時累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兼修國
史充修文館學士景龍四年金城公主出降吐蕃贊普
[093-41b]
中宗命彦昭為使彦昭以既充外使恐失其寵殊不悦
司農卿趙履温私謂曰公國之宰輔而為一介之使不
亦鄙乎彦昭曰計將安出履温因為隂託安樂公主密
奏留之中宗乃遣左驍衞大将軍楊矩代彦昭而往睿
宗時出為凉州都督為政清嚴將士以下皆動足股慄
又為宋州刺史入為吏部侍郎又為刑部尚書闗内道
持節廵邉使檢校左御史臺大夫彦昭素與郭元振張
[093-42a]
説友善及蕭至忠等伏誅元振説等稱彦昭先嘗密圖
其事乃以功遷刑部尚書封耿國公賜實封一百戸殿
中侍御史郭震奏彦昭以女巫趙五娘左道亂常託為
諸姑潛相影援既因提挈乃踐台階驅車造門著婦人
之服携妻就謁申猶子之情于時南憲直臣劾以霜憲
蹔加㣲貶旋登寵秩同惡相濟一至於此乾坤交泰宇
宙再清不加貶削法將安措請付紫㣲黄門凖法處分
俄而姚崇入相甚惡彦昭之為人由是累貶江州别駕

[093-42b]
蕭至忠秘書少監徳言曾孫也少仕為畿尉以清謹稱
嘗與友人期於路隅㑹風雪凍冽諸人皆奔避就宇下
至忠曰寧有與人期而求安失信乎獨不去衆咸歎服
神龍初武三思擅權至忠附之自吏部員外擢拜御史
中丞遷吏部侍郎仍兼御史中丞恃武三思勢掌選無
所忌憚請謁杜絶威風大行尋遷中書侍郎兼中書令
節愍太子誅武三思後有三思黨與宗楚客紀處訥令
[093-43a]
侍御史冉祖雍奏言安國相王及鎮國太平公主亦與
太子連謀舉兵請收付制獄中宗召至忠令按其事至
忠泣而奏曰陛下富有四海貴為天子豈不能保一弟
一妹受人羅織宗社存亡實在於此臣雖愚昧竊為陛
下不取漢書云一尺布尚可縫一㪷粟尚可舂兄弟二
人不相容願陛下詳察此言且往者則天皇后欲令相
王為太子王累日不食請迎陛下固讓之誠天下傳説
足明冉祖雍等所奏咸是構虚帝深納其言而止尋轉
黄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忠上疏陳時政曰臣
[093-43b]
聞王者列職分司為人求理求理之道必在用賢得其
人則公務克修非其才則厥官如曠官曠則事廢事廢
則人殘漸至凌遲率由於此頃者選曹授職政事官人
或異才昇多非徳進皆因依貴要互為粉飾茍得即是
曽無逺圖上下相蒙誰肯言及臣聞官爵者公器也恩
倖者私恵也祗可金帛富之梁肉食之以存私澤也若
以公器為私用則公議不行而勞人觧體以小私而妨
[093-44a]
至公則私謁門開而正言路絶憸人遞進君子道消日
削月朘卒見凋弊者為官非其人也昔漢館陶公主為
子求郎明帝謂曰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茍非其人
則人受其殃賜錢十萬而已此即至公之道不虧恩私
之情無替良史直筆將為羙談于今稱之不輟其口者
也當今列位已廣冗員倍多祈求未厭日月増數陛下
降不貲之澤近戚有無涯之請賣官利己鬻法徇私臺
寺之内朱紫盈滿官秩益輕恩賞彌數憸利之軰冒進
而莫識亷隅方雅之流知難而歛分丘隴才者莫用用
[093-44b]
者不才二事相形十有其五故人不效力而官匪其人
欲求其理實亦難哉臣竊見宰相及近侍要官子弟多
居羙爵此並勢要親戚罕有才藝遞相囑託虚踐官榮
詩云東人之子職勞不賚西人之子粲粲衣服私人之
子百寮是試或以其酒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
此言王政不平衆官廢職私家之子列試於榮班非任
之人徒長其飾佩臣愚伏願陛下想居安思危之義行
[093-45a]
改絃易張之道愛惜爵賞審量材識官無虚授人必為
官進大雅於樞近退小子於閑僻政令惟一威恩以信
私不害公情不撓法則天下幸甚臣伏見永徽故事宰
相子弟多居外職者非直抑強宗分大族亦以退不肖
擇賢才伏願陛下逺稽舊典近遵先聖特降明勅令宰
相已下及諸司長官子弟並改授外官庶望分職四方
共寧百姓表裏相統遐邇人安疏奏不納明年代韋巨
源為侍中仍依舊修史尋遷中書令時宗楚客紀處訥
潜懐姦計自樹朋黨韋巨源楊再思李嶠皆唯諾自全
[093-45b]
無所匡正至忠處於其間頗存正道時議翕然重之中
宗亦曰諸宰相中至忠最憐我韋庶人又為亡弟贈汝
南王洵與至忠亡女為冥婚合葬及韋氏敗至忠發墓
持其女柩歸人以此譏之至忠又以女適庶人舅崔從
禮之子成禮日中宗為蕭氏婚主韋庶人為崔氏婚主
時人謂之天子嫁女皇后娶婦睿宗即位景雲初出為
晉州刺史甚有能名時太平公主用事至忠潜遣間使
[093-46a]
申意求入為京職誅韋氏之際至忠一子任千牛為亂
兵所殺公主兾至忠以此怨望可與謀事即納其請召
拜刑部尚書右御史大夫再遷吏部尚書先天二年復
為中書令是嵗至忠與竇懐貞魏知古崔湜陸象先柳
冲徐堅劉子玄等撰成姓族系錄二百卷有制加爵賜
物各有差未㡬左僕射竇懐貞侍中岑羲及至忠并戸
部尚書李晉太子少保薛稷左散騎常侍賈膺福左羽
林大將軍常元楷右羽林將軍李慈等與太平公主謀
逆事洩至忠遽遁入山寺數日捕而伏誅籍沒其家至
[093-46b]
忠雖清儉刻己然簡約自高未嘗接待賔客所得俸祿
亦無所賑施及籍沒財帛甚豐由是頓絶聲望矣弟元
嘉工部侍郎廣㣲工部員外
宗楚客者蒲州河東人則天從父姊之子也兄秦客垂
拱中潛勸則天革命稱帝由是累遷内史後與楚客及
弟晉卿並以姦贓事發配流嶺外秦客死楚客等尋復
追還楚客累遷夏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神龍初
[093-47a]
為太僕卿武三思用事引楚客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
下三品晉卿累遷將作大匠節愍太子既殺武三思兵
敗逃於鄠縣楚客遣使追斬之仍令以其首祭三思及
崇訓䘮柩韋庶人及安樂公主尤加親信未㡬遷中書
令楚客雖跡附韋氏而嘗别有異圖與侍中紀處訥共
為朋黨故時人呼為宗紀景龍中西突厥娑葛與阿史
那忠節不和屢相侵擾西陲不安安西都䕶郭元振奏
請徙忠節於内地楚客與晉卿處訥等各納忠節重賂
奏請發兵以討娑葛不納元振所奏娑葛知而大怒舉
[093-47b]
兵入寇甚為邉患於是監察御史崔琬劾奏楚客等曰
臣聞四牡項領良御不乗二心事君明罰無捨謹案宗
楚客紀處訥等性惟險詖志越溪壑幸以遭逢聖主累
忝殊榮承愷悌之恩居弼諧之地不能刻意砥操憂國
如家㣲效涓塵以裨川嶽遂乃専作威福敢樹朋黨有
無君之心闕大臣之節潛通獫狁納賄不貲公引頑兇
受賂無限醜問充斥穢行昭彰且境外之交情狀難測
[093-48a]
今娑葛反叛邉鄙不寧由此賊臣取怨中國論之者懼
禍以結舌語之者避罪以鉗口但晉卿昔居榮職素闕
忠誠屢抵嚴刑皆由黷貨今又叨忝頻沐殊恩厚祿重
權當朝莫比曽無悛改仍徇贓私此而可容孰不可恕
臣謬叅直指義在觸邪請除巨蠧用答天造楚客處訥
晉卿等驕恣跋扈人神同疾不加天誅詎清王度並請
收禁差三司推鞫舊制大臣有被御史對仗劾彈者即
俯僂趨出立于朝堂待罪楚客更咤鰓作色而進自言
以執性忠鯁被琬誣奏中宗竟不能窮覈其事遽令琬
[093-48b]
與楚客等結為義兄弟以和觧之及韋氏敗楚客與晉
卿等皆伏誅
紀處訥者秦州上邽人也娶武三思妻之姊由是累遷
太府卿神龍中嘗因榖貴中宗召處訥親問其故武三
思諷知太史事右驍衞將軍迦葉志忠太史令傅孝忠
奏言其夜有攝提星入太㣲至帝座此則王者與大臣
私相接大臣能納忠故有斯應帝以為然降勅褒述處
[093-49a]
訥賜衣一副綵六十叚無㡬進拜侍中與楚客等同時
伏誅
史官曰大帝孝和之朝政不由己則天在位已絶綴旒
韋氏司晨前蹤覆轍當是時姦邪有黨宰執求容順之
則惡其名彰逆之則憂其禍及欲存身致理者非中智
常才之所能也况元忠安石巨源至忠彦昭等行非純
一識昧存亡徇利貪榮有始無卒不得其死宜哉楚客
晉卿處訥等讒謟並進威虐貫盈不使逃刑可謂政正
贊曰為唐重臣食唐重祿顛危不持富貴何足二宗一
[093-49b]
紀讒邪酷毒與前數公死不知辱
 舊唐書卷九十二
[093-50a]
 舊唐書卷九十二考證
韋安石子陟傳太常博士程皓議諡為忠孝刑部尚書
 顔真卿以為不合二行殊高以成忠孝○臣徳潛
 高字應難字之譌也已改正
宗楚客傳武三思用事引楚客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
 下三品○沈炳震曰按新書楚客拜同中書門下三
 品在已誅三思後本紀亦同當從新書
 舊唐書卷九十二考證
[093-50b]
[093-51a]
欽定四庫全書
 舊唐書卷九十三

後晉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劉 昫撰

 列傳第四十三

婁師德 王孝傑 唐休璟 張仁愿 薛 訥


王 晙

婁師德鄭州原武人也弱冠進士擢第授江都尉揚州
長史盧承業竒其才嘗謂之曰吾子台輔之器當以子
孫相託豈可以官屬常禮待也上元初累補監察御史
[093-51b]
屬吐蕃犯塞募猛士以討之師德抗表請為猛士髙宗
大悦特假朝散大夫從軍西討頻有戰功遷殿中侍御
史兼河源軍司馬并知營田事天授初累授左金吾將
軍兼檢校豐州都督仍依舊知營田事則天降書勞曰
卿素積忠勤兼懷武略朕所以寄之襟要授以甲兵自
卿受委北陲總司軍任往還靈夏檢校屯田收率既多
京坁遽積不煩和糴之費無復轉輸之艱兩軍及北鎮
[093-52a]
兵數年咸得支給勤勞之誠乆而彌著覽以嘉尚欣悦
良深長夀元年召拜夏官侍郎判尚書事明年同鳯閣
鸞臺平章事則天謂師德曰王師外鎮必藉邊境營田
卿湏不憚劬勞更充使檢校又以為河源積石懷逺等
軍及河蘭鄯廓等州檢校營田大使稍遷秋官尚書萬
嵗登封元年轉左肅政御史大夫仍並依舊知政事證
聖元年吐蕃寇洮州令師德與夏官尚書王孝傑討之
與吐蕃大將論欽陵贊婆戰於素羅汗山官軍敗績師
德貶授原州員外司馬萬嵗通天二年入為鳯閣侍郎
[093-52b]
同鳯閣鸞臺平章事是嵗兼檢校右肅政御史大夫仍
知左肅政臺事又與王懿宗狄仁傑分道安撫河北諸
州神功元年拜納言累封譙縣子尋詔師德充隴右諸
軍大使仍校檢河西營田事聖歴二年突厥入宼復令
檢校并州長史仍充天兵軍大總管是嵗九月卒贈涼
州都督諡曰貞初狄仁傑未入相時師德嘗薦之及為
宰相不知師德薦己數排師德令充外使則天嘗出師
[093-53a]
德舊表示之仁傑大慙謂人曰吾為婁公所含如此方
知不逮婁公逺矣師德頗有學渉器量寛厚喜怒不形
於色自専綜邊任前後三十餘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
雖叅知政事深懷畏避竟能以功名始終甚為識者所

王孝傑京兆新豐人也髙宗末為副總管從工部尚書
劉審禮西討吐蕃戰於大非川為賊所獲吐蕃贊普見
孝傑垂泣曰貎類吾父厚加敬禮由是免死尋得歸則
天時累遷右鷹揚衛將軍孝傑乆在吐蕃中悉其虛實
[093-53b]
長夀元年為武威軍總管與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
節率衆以討吐蕃乃克復龜兹于闐疏勒碎葉四鎮而
還則天大悦謂侍臣曰昔貞觀中貝得此蕃城其後
西陲不守並䧟吐蕃今既盡復於舊邊境自然無事孝
傑建斯功效竭此款誠遂能褁足徒行身與士卒齊力
如此忠懇深是可嘉乃拜孝傑為左衛大將軍明年遷
夏官尚書同鳯閣鸞臺三品封清源縣男延載初入為瀚
[093-54a]
海道行軍總管餘如故證聖初又為朔方道總管尋坐
與吐蕃戰敗免官萬嵗通天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反
叛復詔孝傑白衣起為清邊道總管統兵十八萬以討
之孝傑軍至東峽石谷遇賊道隘虜甚衆孝傑率精鋭
之士為先鋒且戰且前及出谷布方陣以捍賊後軍總
管蘇宏暉畏賊衆棄甲而遁孝傑既無後繼為賊所乗
營中潰亂孝傑堕谷而死兵士為賊所殺及奔踐而死
殆盡時張説為節度管記馳奏其事則天問孝傑敗亡
之狀説曰孝傑忠勇敢死乃誠奉國深入寇境以少禦
[093-54b]
衆但為後援不至所以致敗於是追贈孝傑夏官尚書
封耿國公拜其子無擇為朝散大夫遣使斬宏暉以徇
使未至幽州而宏暉已立功贖罪竟免誅開元中無擇
官至左驍衛將軍以恩例贈孝傑特進
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曾祖規周驃騎大將軍安邑縣
公祖宗隋大業末為朔方郡丞時為梁師都舉兵將據
城宗抗節不從乃為所害休璟少以明經擢第永徽中
[093-55a]
解褐呉王府典籖無異材調授營州户曹調露中單于
突厥背叛誘扇奚契丹侵掠州縣後奚羯胡又與桑乾
突厥同反都督周道務遣休璟將兵擊破之於獨䕶山
斬獲甚衆超拜豐州司馬永淳中突厥圍豐州都督崔
智辯戰殁朝議欲罷豐州徙百姓于靈夏休璟以為不
可上書曰豐州控河遏賊實為襟帶自秦漢已來列為
郡縣田疇良美尤宜耕牧隋季喪亂不能堅守乃遷徙
百姓就寧慶二州致使戎羯交侵乃以靈夏為邊界貞
觀之末始募人以實之西北一隅方得寧謐今若廢棄
[093-55b]
則河傍之地復為賊有靈夏等州人不安業非國家之
利也朝廷從其言豐州復存垂拱中遷安西副都䕶㑹
吐蕃攻破焉耆安息道大總管文昌右相韋待價及副
使閻温古失利休璟收其餘衆以安西土遷西州都督
上表請復取四鎮則天遣王孝傑破吐蕃㧞四鎮亦休
璟之謀也聖歴中為司衛卿兼涼州都督右肅政御史
大夫持節隴右諸軍州大使乆視元年秋吐蕃大將麴
[093-56a]
莽布支率騎數萬寇涼州入自洪源谷將圍昌松縣休
璟以數千人往擊之臨陣登髙望見賊衣甲鮮盛謂麾
下曰自欽陵死贊婆降麴莽布支新知賊兵欲曜威武
故其國中貴臣酋豪子弟皆從之人馬雖精不習軍事
吾為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與賊六戰六剋大破之斬
其副將二人獲首二千五百級築京觀而還是後休璟
入朝吐蕃亦遣使來請和因宴屢覘休璟則天問其故
對曰往嵗洪源戰時此將軍雄猛無比殺臣將士甚衆
故欲識之則天大加歎異擢拜右武威右金吾二衛大
[093-56b]
將軍休璟尤諳練邊事自碣石西踰四鎮綿亘萬里山
川要害皆能記之長安中西突厥烏質勒與諸蕃不和
舉兵相持安西道絶表奏相繼則天令休璟與宰相商
度事勢俄頃間草奏便遣施行後十餘日安西諸州表
請兵馬應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畫則天謂休璟曰恨用
卿晚因遷夏官尚書同鳯閣鸞臺三品又謂魏元忠及
楊再思李嶠姚元崇李逈秀等曰休璟諳練邊事卿等
[093-57a]
十不當一也尋轉太子右庶子依舊知政事以契丹入
寇復拜夏官尚書兼檢校幽營等州都督兼安東都䕶
時中宗在春宫將行進啓於皇太子曰張易之兄弟幸
䝉寵遇數侍宴禁中縱情失禮非人臣之道惟加防察
中宗即位召拜輔國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封酒泉
郡公顧謂曰卿曩日直言朕今不忘初欲召卿計事但
以遐逺兼懐北狄之憂耳未㡬加特進拜尚書右僕射
是嵗秋大水休璟兩上表自咎請免官甚切辭多不載
中宗竟不允手制答曰隂陽乖爽事屬在予待罪私門
[093-57b]
難依來表尋遷中書令充京師留守俄加檢校吏部尚
書又以官寮之舊賜實封三百户累封宋國公休璟在
任無所弘益景龍二年致仕于家年力雖衰進取彌鋭
時尚官賀婁氏頗闗預國政憑附者皆得寵榮休璟乃
為其子娶賀婁氏養女為妻因以自逹由是起為太子
少師同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仍封宋國公休璟年
踰八十而不知止足依託求進為時所譏景雲元年又
[093-58a]
拜特進充朔方道行軍大總管以備突厥停其舊封别
賜實封二百戸二年表請致仕許之祿及一品子課並
令全給休璟初得封時以絹數千匹分散親族又以家
財數十萬大開塋域備禮葬其五服之親時人稱之延
和元年七月薨年八十六贈荆州大都督諡曰忠子先
慎襲爵官至陳州刺史次子先擇開元中為右金吾衛
將軍
張仁愿華州下邽人也本名仁亶以音類睿宗諱改焉
少有文武材幹累遷殿中侍御史時有御史郭弘霸上表
[093-58b]
稱則天是彌勒佛身鳯閣舍人張嘉福與洛州人王慶
之等請立武承嗣為皇太子皆請仁愿連名署表仁愿
正色拒之甚為有識所重尋而夏官尚書王孝傑為吐
刺軍總管綂衆以禦吐蕃詔仁愿往監之仁愿與孝傑
不協因入奏事稱孝傑軍敗誣罔之狀孝傑由是免為
庶人仁愿遽遷侍御史萬嵗通天二年監察御史孫承
景監清邊軍戰還畫戰圖以奏每陣必畫承景躬當矢
[093-59a]
石先鋒禦賊之狀則天歎曰御史乃能盡誠如此擢拜
右肅政臺中丞令仁愿叙錄承景下立功人仁愿未發
都先問承景對陣勝負之狀承景身實不行問之皆不
能對又虛增功狀仁愿廷奏承景罔上之罪於是左遷
崇仁令擢仁愿為肅政臺中丞檢校幽州都督㑹突厥
黙啜入寇攻䧟趙定擁衆廻至幽州仁愿勒兵出城邀
擊之流矢中手賊亦引退則天遣使勞問賜以醫藥累
遷并州大都督府長史神龍二年中宗還京以仁愿為
左屯衛大將軍兼檢校洛州長史時都城榖貴盗竊甚
[093-59b]
衆仁愿一切皆捕獲杖殺之積屍府門逺近震慴無敢
犯者初髙宗時賈敦頥為洛州刺史亦有政績與仁愿
皆為一時之最故時人為之語曰洛州有前賈後張可
敵京兆三王其見稱如此三年突厥入寇朔方軍總管
沙吒忠義為賊所敗詔仁愿攝御史大夫代忠義綂衆
仁愿至軍而賊衆已退乃躡其後夜掩大破之先朔方
軍北與突厥以河為界河北岸有拂雲神祠突厥將入
[093-60a]
寇必先詣祠祭酧求福因牧馬料兵而後渡河時突厥
黙啜盡衆西擊突騎施娑葛仁愿請乗虛奪取漠南之
地於河北築三受降城首尾相應以絶其南寇之路太
子少師唐休璟以為兩漢已來皆北守黃河今於寇境
築城恐勞人費功終為賊虜所有建議以為不便仁愿
固請不已中宗竟從之仁愿表留年滿鎮兵以助其功
時咸陽兵二百餘人逃歸仁愿盡擒之一時斬於城下
軍中股慄役者盡力六旬而三城俱就以拂雲祠為中
城與東西兩城相去各四百餘里皆據津濟遥相應接
[093-60b]
北拓地三百餘里於牛頭朝那山北置烽候一千八百
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無復寇掠減鎮兵數
萬人仁愿初建三城不置壅門及郤敵戰格之具或問
曰此邊城禦賊之所不為守備何也仁愿曰兵貴在攻
取不宜退守寇若至此即當併力出戰廻顧望城猶湏
斬之何用守備生其退恧之心也其後常元楷為朔方
軍總管始築壅門以備寇議者以此重仁愿而輕元楷
[093-61a]
焉仁愿在朔方奏用監察御史張敬忠何鸞長安尉寇
泚鄠縣尉王易從始平主簿劉體微分判軍事太子文
學柳彦昭為管記義烏尉晁良貞為隨機敬忠等皆以
文吏著稱多至大官時稱仁愿有知人之鑒景龍二年
拜左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累封韓國公春還朝
秋復督軍備邊中宗賦詩祖餞賞賜不可勝紀尋加鎮
軍大將軍睿宗即位以老致仕特全給祿俸又拜兵部
尚書加光祿大夫依舊致仕開元二年卒贈太子少傅
賜物二百叚命五品官一人為監䕶使子之輔開元初
[093-61b]
為趙州刺史
薛訥綘州萬泉人也左武衛大將軍仁貴子也為藍田
令有富商倪氏於御史臺理其私債中丞來俊臣受其
貨財斷出義倉米數千石以給之訥曰義倉本備水旱
以為儲蓄安敢絶衆人之命以資一家之産竟報上不
與㑹俊臣得罪其事乃不行其後突厥入寇河北則天
以訥將門使攝左武威衛將軍安東道經略臨行於同
[093-62a]
明殿召見與語訥因奏曰醜虜憑凌以廬陵為辭今雖
有制昇儲外議猶恐未定若此命不易則狂賊自然欵
伏則天深然其言尋拜幽州都督兼安東都䕶轉并州
大都督府長史兼檢校左衛大將軍乆當邊鎮之任累
有戰功玄宗即位於新豐講武訥為左軍節度時元帥
與禮官得罪諸部頗亦失序唯訥及解琬之軍不動玄
宗令輕騎召訥等至軍門皆不得入禮畢上甚加慰勞
時契丹及奚與突厥連和屢為邊患訥建議請出師討
之開元二年夏詔與左監門將軍杜賓客定州刺史崔
[093-62b]
宣道等率衆二萬出檀州道以討契丹等杜賓客以為
時屬炎暑將士負戈甲齎資糧深入寇境恐難為制勝
中書令姚元崇亦以為然訥獨曰夏月草茂羔犢生息
之際不費糧儲亦可漸進一舉振國威靈不可失也時
議咸以為不便玄宗方欲威服四夷特令訥同紫微黃
門三品總兵擊奚契丹議者乃息六月師至灤河遇賊
時既蒸暑諸將失計㑹盡為契丹等所覆訥脱身走免
[093-63a]
歸罪於崔宣道及蕃將李思敬等八人詔盡令斬之特
免杜賓客之罪下制曰并州大都督府長史兼檢校左
衛大將軍和戎大武等諸軍州節度大使同紫微黃門
三品薛訥總戎禦邊建議為首暗於料敵輕於接戰張
我王師衂之虜境觀其疇昔頗常輸罄每欲資忠報主
見義忘身特緩嚴刑俾其來效宜赦其罪所有官爵等
並從除削其年八月吐蕃大將坌逹延乞力徐等率衆
十萬寇臨洮軍又進寇蘭州及渭州之渭源縣掠羣牧
而去詔訥白衣攝左羽林將軍為隴右防禦使與太僕
[093-63b]
少卿王晙等率兵邀擊之十月訥領衆至渭源遇賊戰
於武階驛與王晙掎角夾攻之大破賊衆追奔至洮水
又戰于長城堡豐安軍使王海賓先鋒力戰死之將士
乗勢進擊又敗之殺獲萬人擒其將六指鄉彌洪盡收
其所掠羊馬并獲其器械不可勝數時有詔將以十二
月親征吐蕃及聞訥等剋㨗玄宗大悦乃停親征追贈
王海賓左金吾衛大將軍賜物三百叚粟三百石名其
[093-64a]
稚子為忠嗣拜朝散大夫命紫微舍人倪若水往即便
叙錄功狀拜訥為左羽林軍大將軍復封平陽郡公仍
拜子暢朝散大夫俄又充涼州鎮軍大總管尋以年老
特聼致仕八年卒年七十餘贈太常卿諡曰昭定訥沉
勇寡言臨大敵而益壯訥弟楚玉開元中為幽州大都
督府長史以不稱職見代而卒
王晙滄州景城人徙家于洛陽祖有方岷州刺史晙弱
冠明經擢第歴遷殿中侍御史加朝散大夫時朔方軍
元師魏元忠討賊失利歸罪於副將韓思忠奏請誅之
[093-64b]
晙以思忠既是偏禆制不由己又有勇智可惜不可獨
殺非辜乃廷議争之思忠竟得釋而晙亦由是出為渭
南令景龍末累轉為桂州都督桂州舊有屯兵常運衡
永等州糧以饋之晙始改築羅郭奏罷屯兵及轉運又
堰江水開屯田數千頃百姓賴之尋上疏請歸鄉拜墓
州人詣闕請留晙乃下勅曰彼州往緣寇盗户口凋殘
委任失材乃令至此卿處事强濟逺邇寧静築城務農
[093-65a]
利益已廣隐括綏緝復業者多宜湏政成安此黎庶百
姓又有表請不湏來也晙在州又一年州人立碑以頌
其政再轉鴻臚大卿充朔方軍副大總管兼安西大都
䕶豐安定逺三城及側近軍並受晙節度後轉太僕少
卿隴右羣牧使開元二年吐蕃精甲十萬寇臨洮軍晙
率所部二千人卷甲倍程與臨洮兩軍合勢以拒之賊
營於大來谷口吐蕃將坌逹延又率兵繼至晙乃出竒
兵七百人衣之蕃服夜襲之相去五里置鼓角令前者
至寇大呼後者擊鼓以應之賊衆大懼疑有伏兵自相
[093-65b]
殺傷死者萬計俄而攝右羽林將軍薛訥率衆邀擊吐
蕃至武階谷去大來谷二十里為賊所隔晙率兵迎訥
之軍賊置兵於兩軍之間連亘數十里晙夜出壯士銜
枚擊之賊又大潰乃與訥合軍掩其餘衆追奔至洮水
殺獲不可勝數盡收所掠牧馬而還以功加銀青光祿
大夫封清源縣男兼原州都督仍拜其子班為朝散大
夫尋除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明年突厥黙啜為九姓所
[093-66a]
殺其下酋長多欵塞投降置之河曲之内俄而小殺繼
立降者漸叛晙上疏曰突厥時屬亂離所以欵塞降附
其與部落非有讎嫌情異北風理固明矣養成其舋雖
悔何追今者河曲之中安置降虜此輩生梗實難處置
日月漸乆姦詐逾深窺邊間隟必為患難今有降者部
落不受軍州進止輙動兵馬屢有傷殺詢問勝州左側
被損五百餘人私置烽鋪潜為抗拒公私行李頗實危
懼北虜如或南牧降户必與連衡臣問沒蕃歸人云却
逃者甚衆南北信使委曲通傳此輩降人翻成細作儻
[093-66b]
收合餘燼來逼軍州虜騎憑凌胡兵應接表裏有敵進
退無援雖復韓彭之勇孫呉之䇿令其制勝其可必乎
望至秋冬之際令朔方軍盛陳兵馬告其禍福㗖以繒
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饒説其魚米之鄉陳其畜牧之地
並分配淮南河南寛鄉安置仍給程糧送至配所雖復
一時勞弊必得乆長安稳二十年外漸染淳風將以充
兵皆為勁卒若以北狄降者不可南中安置則髙麗俘
[093-67a]
虜置之沙漠之曲西域編甿散在青徐之右唯利是視
務安疆場何獨降胡不可移徙近者在邊將士爰及安
蕃使人多作諛辭不為實對或言北虜破滅或言降戸
安静志欲自言功効非有以徇邦家伏願察斯利口行
茲逺慮邊荒清晏黎元幸甚臣料留住之議謀者云遵
故事必言降戸之輩舊置河曲之中昔年既得康寧今
日還應稳便但同時異事先典攸傳往者頡利破亡邊
境寧謐降戸之輩無復他心所以多歴歳年此類皆無
動静今虜見未破滅降户私使往來或畏北虜之威或
[093-67b]
懐北虜之恵又是北虜戚屬夫豈不識親疎將比昔年
安可同日臣料其中頗有三䇿若盛陳兵馬散令分配
内獲精兵之實外祛黠虜之謀蹔勞永安此上䇿也若
多屯士卒廣為備擬亭障之地蕃漢相參費甚人勞此
下䇿也若置之朔塞任之來往通傳信息結成禍胎此
無䇿也伏願察斯三者詳其善惡利害之狀長短可尋
縱因遷移或致逃叛但有移得之者即是今日良圖留
[093-68a]
待河冰恐即有變臣䝉天澤叨居重鎮逆耳利行敢不
盡言疏奏未報降虜果叛勅晙帥并州兵西濟河以討
之晙乃間行倍道以夜繼晝卷甲捨幕而趨之夜於山
中忽遇風雪甚盛晙恐失期仰天誓曰晙若事君不忠
不討有罪明靈所殛固自當之而士衆何辜令其勞苦
若誠心忠烈天監孔明當止雪廻風以濟戎事言訖風
廻而雪止時叛者分為兩道其在東者晙追及之殺一
千五百餘人生獲一千四百餘人駞馬牛羊甚衆晙以
功遷左散騎常侍持節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尋遷御史
[093-68b]
大夫時突厥跌部落及僕固都督勺磨等散在受降
城左右居止且謀引突厥共為表裏䧟軍城而叛晙因
入奏密請誅之八年秋晙誘跌等黨與八百餘人於
中受降城由是乃授晙兵部尚書復充朔方軍大總管
九年蘭池州胡苦於賦役誘降虜餘燼攻夏州反叛詔
隴右節度使羽林將軍郭知運與晙相知討之晙奏朔
方軍兵自有餘力其郭知運請還本軍未報而知運兵
[093-69a]
至與晙頗不相協晙所招撫降者知運縱兵擊之賊以
為晙所賣皆相率叛走晙進封清源縣公仍兼御史大
夫俄而賊衆復相結聚晙坐左遷梓州刺史十年拜太
子詹事累封中山郡公屬車駕北廵以晙為吏部尚書
兼太原尹十一年夏代張説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
三品追錄破胡之功加金紫光祿大夫仍充朔方軍節
度大使其年冬上親郊祀追晙赴京以㑹大禮晙以時
屬冰壯恐虜騎乗隙入寇表辭不赴手勅慰勉仍賜衣
一副㑹許州刺史王喬家奴告喬與晙潜謀構逆勅侍
[093-69b]
中源乾曜中書令張説鞫其狀晙既無反狀乃以違詔
追不到左遷蘄州刺史十四年累遷戸部尚書復為朔
方軍節度使二十年卒年七十餘贈尚書左丞相諡曰
忠烈往嵗魏元忠為張易之昌宗所構左授髙要尉晙
密狀申明之宋璟時為鳯閣舍人謂晙曰魏公且全矣
子觸威嚴而坐理恐子之狼狽也晙曰魏公忠而獲罪
晙為義所激顛沛無恨璟歎曰璟不能申魏公之枉深
[093-70a]
負朝廷矣晙氣貎雄壯時人謂之有熊虎之狀然慕義
激勵有古人之風御下整肅人吏畏而愛之晙卒後信
安王禕於幽州討奚告㨗奏稱軍士咸見晙與蕃將髙
昭領兵馬先軍討賊上聞而嗟異乆之戸部郎中楊伯
誠上疏請晙等墳特乞增修封域量加表異降使饗祭
優其子孫玄宗乃遣使就其家廟祭仍加其子官秩
史臣曰婁師德應召而慷慨勇也薦仁傑而入用忠也
不使仁傑知之公也營田贍軍智也恭勤接下和也參
知政事功名有卒是人之難也又何愧于將相乎王孝
[093-70b]
傑唐休璟張仁愿薛訥王晙等皆韜武幹亟立邊功然
孝傑失於再擒休璟虧於餘行先敗後勝薛訥何慙止
B廻風王晙難掩仁愿操履中否相兼
贊曰拯物之心不形於色將相之材入何以測臣有始
終功無爽忒多忌梁公自招慙德唐張訥晙善陣能師
共服戎虜不憂邊陲
 舊唐書卷九十三
[093-71a]
 舊唐書卷九十三考證
婁師德傳萬嵗登封元年轉左肅政御史大夫○沈炳
 震曰按萬嵗登封即萬嵗通天也在證聖後下文云
 證聖元年吐蕃寇洮州明倒置矣新書官御史大夫
 無萬嵗登封元年句應是衍文
證聖元年與吐蕃大將論欽陵贊婆戰于素羅汗山官
 軍敗績○臣德潛按通鑑綱目素羅汗山之敗在萬
 嵗通天元年三月非證聖也新書本紀亦然而新書
 本傳亦作證聖蓋承舊書之譌
[093-71b]
 舊唐書卷九十三考證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