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傷寒總病論 > 傷寒總病論 卷六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傷寒總病論卷六
            宋 龎安時 撰
  傷寒雜方
冬夏傷寒發汗極效時雨散冬春及夏初/行之大騐
 蒼术四/兩甘草 麻黄各二/兩猪牙皂角四/挺
 為末毎服二錢水一盞煎三兩沸和滓温服蓋覆取
 汗出立效但是時行寒疫皆宜服此可多合以拯貧
[006-1b]
 民
傷寒頭痛𤣥精石方
 石膏 太隂𤣥精石各一/兩麻黄二/兩甘草半/兩
 麄末每服四錢水一盞竹葉二七片煎七分去滓温
 飲不計時候
傷寒頭痛不止𤓰蒂牙硝散
 藜蘆一/錢𤓰蒂三/錢牙硝二/錢腦麝各少/許
 細末吹少許入鼻得嚏則愈
[006-2a]
時氣八九日喘悶煩躁麻黄杏子湯
 桔梗 麥門冬各一/兩麻黄一兩/半杏仁 黄芩 甘草
 各三/分
 麄末每五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温温日可四五服
時氣腦熱頭疼不止朴硝散
 川朴硝研生油調塗頂上
時氣豌豆瘡出不快心神煩悶犀角五香湯
 犀角屑 丁香 乳香 木香各半/兩𤣥參 升麻各/一
[006-2b]
 兩/麝香一/分木香不用
 麄末每五錢水一盞竹瀝半盞煎八分温温日三四
 服
  姙娠雜方
姙娠時氣令子不落伏龍肝散
 伏龍肝為末水調塗臍下乾時易之疾差乃止
姙娠傷寒内熱極甚令不傷胎含雞子法
 取雞子以絹袋貯投井底浸令極冷旋破吞六七枚
[006-3a]
 佳
姙娠傷寒腹脹大便不通喘急牽牛散
 大黄 鬱金 青橘皮各一/兩甘草三/分牽牛子取末/二兩
 細末不計時薑湯調下二錢以利為度
姙娠傷寒服汗下諸藥熱已退覺氣虚不和宜與此藥
安胎黄蓍人參湯
 黄蓍 人參 半夏 陳橘皮 麥門冬 當歸
 赤茯苓各半/兩
[006-3b]
 麄末毎服四錢水二盞薑三片煎七分去滓下阿膠
 末一小匕烊化温與之日可三四服
大熱甚胎不安者不宜前藥宜用阿膠散
 阿膠末一錢半竹瀝調下無竹瀝用小麥竹葉煎湯
 調下
姙娠傷寒四五日已上心腹脹渇不止腰痛重橘皮枳
實湯
 枳實 麥門冬各三/分陳橘皮一/兩
[006-4a]
 麄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四片煎八分去滓温
 服
姙娠熱病胎死腹中鹿角屑湯
 鹿角屑一/兩
 水一椀蔥白五莖䜴半合煎六分去滓温作二服
又方益母草飲子
 益母草絞汁飲半升即出
治傷寒小産惡路不行腹脹煩悶欲死大黄桃仁湯
[006-4b]
 朴消 大黄
 二味等分末之毎一錢或二錢桃仁去雙仁皮尖碎
 之濃煎湯調下以通為度日三服
小産後其惡路被熱蒸斷不行地黄飲子
 地黄汁 藕汁各一/椀生薑汁一/盞
 令和煖温分三四服微有寒煎二十沸服之亦下死
 胎
傷寒産後血暈欲絶紅花散
[006-5a]
 紅花 荷葉 薑黄等/分
 末之炒生薑小便調下二錢
凡傷寒小産夏月宜少用醋炭多有煩悶暈死者
傷寒産後惡血衝心悶亂口乾生地小便飲子
 生地黄汁 藕汁 小便各一/盞
 和匀煎三兩沸温熱分作三服
傷寒産後惡露為熱摶不下煩悶脹喘狂言者抵黨湯
及桃仁承氣湯主之二方在可/下門中
[006-5b]
傷寒小産後煩悶大躁渇石膏湯
 黄連 黄芩 甘草 栝樓根各一/兩石膏一兩/半
 麄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温服一盞
  傷寒暑病通用刺法
龎曰凡過經不解讝語者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刺
期門之法須待脈弦或浮𦂳刺之必愈餘刺之不差以
正取肝之邪故也期門穴直乳下當腹傍近脇骨是穴
針入一寸
[006-6a]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其人大渇飲水者其腹必滿小便
不利而自汗出其病欲解此為肝乗肺名曰縱當刺期

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𦂳此為肝乗脾名曰横當刺期

下血而讝語此為熱入血室但額上汗出者當刺期門
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者愈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其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脈遲
[006-6b]
身凉胷脇下滿如結胷狀而讝語此為熱入血室當刺
期門隨其實者而取之
太陽與少陽併病頭痛或眩時如結胷心下必堅當刺
瀉肺腧大杼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讝語讝語則脈弦五
日讝語不止當刺期門
傷寒喉痺刺手少隂腕骨小指後動脈是也刺入三分
補之佳通里二穴去腕後一寸是手少隂之/經主熱病喉痺鍼入三分可炙三壯
傷寒姙娠腹滿不得小便腰以下腫如水氣狀懐孕七
[006-7a]
月太隂當養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宫及關元小便利即
勞宫手掌中夫屈名指/取之關元在臍下三寸
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刺中脘鳩尾下/三寸
傷寒汗不出瘠强喉閉煩滿針大杼大杼穴在第一椎/下兩傍相去各一
寸五分針入/一寸㵼之
傷寒餘熱不盡皮膚乾燥針曲池在曲肘横紋頭/針可透下㵼之
熱病汗出脈反順可汗者取之魚際太淵太都太白㵼
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太甚者取踝上横紋以止之魚/際
[006-7b]
在大指本節後内側散脈中太淵在掌後陷中太都在/足大指本節後陷中太白在足内側於骨下陷中踝上
横紋不說穴名當是足内踝上二寸/名曰腹溜主骨寒熱汗注不休故也
熱病七八日脈口動喘而眩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淺刺
手大指間合谷穴/是也
熱病先胷脇痛手足躁刺足少陽補足太隂據傷寒皆/忌土敗木
賊證是足少陽木受邪當傳尅脾土故宜瀉足少陽之/邱墟而補足太隂之太白素問云補足太隂者是也其
全元起太素作手太隂而以肺經從肺出腋下故胷脇/痛滿又有引虚則索筋於脈不得索之於金而以手太
隂為是既言不得索之於金矣而復求金乎是必不然/也既㵼於木理不合更補於金若補於金則木反受尅
[006-8a]
矣故當補/脾土無疑
熱病先手臂痛刺手陽明太隂汗出止太隂絡列缺穴/在腕上二寸半
刺七分陽明商湯穴在手大指/次指端去甲如薤葉刺三分
熱病始於頭首者刺項太陽而汗出止天柱穴在項後/髪際大筋外㢘
陷中可刺/五分㵼之
熱病先眩冐而熱胷脇滿刺足少隂少陽足少隂涌泉/穴在兩脚心
陷屈足卷指宛宛中刺入七分㵼之無令血出/足少陽俠谿穴在小指岐骨間本節前陷中
熱病始足脛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陷谷穴在足大/指次指之間本
[006-8b]
節後陷中針/入五分㵼之
熱病三日汗不出怵惕胷脇痛不可轉側大小便血及
衂不止氣逆嘔煩渇食飲不下針勞宫在手掌心針/入五分㵼之
  傷寒死生候
傷寒下利厥逆煩躁不得卧者死
傷寒厥逆六七日發熱而利者生汗出利不止者死但
有隂無陽故也
傷寒欬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形損故也
[006-9a]
夫病者實則讝語虚則鄭聲重語/是也直視讝語喘滿者死
下利者亦死
傷寒脈隂陽俱𦂳口中氣出唇口乾燥勌卧足冷鼻中
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
傷寒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
仁乍静乍亂此為命絶也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災若汗
出髪潤喘而不休此為肺先絶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烟
熏直視摇頭此為心先絶也唇吻反青四肢漐習者
[006-9b]
此為肝先絶也環口䵩黒柔汗發黄此為脾先絶也
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先絶也
傷寒脈順四時夜半得病日中解日中得病夜半解更
不傳也
  熱病死生候
熱病隂陽交者熱煩身燥太隂寸口脈兩衝尚燥盛是
隂陽交死得脈静者生
熱病得汗身冷脈欲絶其人已安静但昏沈喜睡急與
[006-10a]
四逆輩令手足温不爾熟寐而絶
熱病陽進隂退頭獨汗出死隂進陽退腰以下至足有
汗出亦死隂陽俱進汗出已熱如故亦死隂陽俱退汗
出已寒慓不止口鼻氣冷亦死
熱病所謂併隂者熱病已得汗因得泄是謂併隂故治
熱病所謂併陽者熱病已得汗脈尚躁盛大熱汗出雖
不汗身和而衂是謂併陽故治
熱病不知痛所在不能自收口乾渇熱甚隂頭有寒者
[006-10b]
熱在骨髓死不治
病若讝語妄言身當有熱而反四逆脈沈細者死
熱病在腎令人渇口乾舌焦黄赤晝夜引飲不止腹大
而脹尚不厭飲目無精光死不治
熱病所謂陽附隂者腰以下至足熱腰以上寒隂氣下
爭而還心腹滿者死
熱病所謂隂附陽者腰以上至頭熱腰以下寒陽氣上
爭而還得汗者死
[006-11a]
熱病得汗脈减躁身和而赤此為榮未交待時自己肝
病待甲乙之例
熱病七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乾一日半死代脈
一日死
熱病七八日脈不躁不數而喘後三日有汗三日不汗
四日死未曽汗勿庸刺
熱病身面發黄面腫心熱口乾舌卷焦黄黑身麻而臭
伏毒傷肺中脾者死
[006-11b]
熱病瘈瘲狂言不得汗瘈瘲不止伏毒傷肝中膽者死
熱病汗不出出不至足嘔膽吐血善驚不得卧伏毒在
膽足少陽者死
  温病死生候
有病温汗出徹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
食病名曰隂陽交見三死而未見一生寅申己亥辰戌/丑未年有此證
温病得病便短息微悶神識惺惺脈尺寸反者死子午/夘酉
年有/此證
[006-12a]
凡温病人三二日身熱脈疾頭痛食飲如故脈直疾八
日死四五日頭痛脈疾喜吐脈來細十二日死此病不
療八九日脈不疾身不痛目不赤色不變而反利脈來
牒牒按不彈手指時時大心下硬十七日死心下不/硬者生
  天行差後禁忌
飲酒合隂陽復病必死生鱠煮麵酒韭蕈鱓蓴豆粉犬
羊肉腸血生菓油肥之類食之皆發熱黄下利不救諸
勞動皆致復尚可治女勞多死
[006-12b]
  解仲景脈說
龎曰動脈見於關上下無頭尾厥厥動搖名曰動也陽
動則汗出隂動則發熱關位占六分前三分為陽後三
分為隂若當陽連寸動而隂静法當有汗而解素問云
陽加於隂謂之汗當隂連尺動而陽静則發熱素問云
尺麄為熱中若大汗後形冷惡寒者三焦傷也此是死
證脈按之虚軟戰汗而解脈按之有力躁汗而解脈虚
微必經汗吐下無津液作汗隂陽自衝愈
[006-13a]
衝陽在足大指次指間上行五寸是足陽明胃脈也名/曰
衝陽/穴也
少隂脈在足内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是足少隂腎脈
名大/絡穴
仲景云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謂醫者只慿尺寸不
診衝陽太谿也
龐曰寸口脈浮大浮為虚醫反下之為責虚取一實大
為無血反飲冷水令汗大出為守空迫血致跌陽脈亦
[006-13b]
浮虚虚寒相摶則噎也若跌陽脈不浮而但滑者則胃
寒而
龐曰伏氣之病謂非時有暴寒而中人伏毒氣於少隂
經始雖不病旬月乃發便脈微弱法先喉痛似傷吹則
下利喉痛半夏桂枝甘草湯主之下利有諸證用通氣
四逆湯主之方在少/隂證中此病三二日便差古方謂腎傷寒
是也
 半夏 桂枝 甘草 生薑各一/兩
[006-14a]
 㕮咀以水三升煮一升每一盞細呷之
龐曰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隂順天地之剛柔也謂時
當温必將理以凉時當暑必將理以冷凉冷合宜不可
太過故能扶隂氣以養陽氣也時當凉必將理以温時
當寒必將理以熱温熱合宜不可太過故能扶陽氣以
養隂氣也隂陽相養則人氣和平有人好攝生者盛暑
亦複衣避風飲食必熱而成發黄脫血者多矣盛寒之
時云井暖當服以凉藥而成吐利腹痛者多矣此皆慿
[006-14b]
庸人妄傳以為實理徃徃横夭而尚不覺知深可傷也
此是平人將理之法其有風熱痼冷者須當順其性爾
  解華佗内外實說
魏志華佗傳有府吏兒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
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汗或難其異佗曰尋外實
延内實故治之宜殊即各與藥明旦並起某深疑陳夀
誤用内外字非華佗本意也病者頸痛身熱惡寒為隂
邪外實法當發汗病者頭疼身熱但蒸蒸發熱不惡寒
[006-15a]
為陽邪内實也法當下之所謂外實者外為陽為表也
陽氣為寒所折爭於表間陽衰而隂勝故發熱復有惡
寒之證可以汗而發之以復陽氣也所謂内實者内為
隂為裏也極隂變陽寒甚生熱陽氣反勝而入裏故胃
府内實蒸蒸作熱不惡寒可以泄利以復隂氣言實者
非正實乃邪實也素問云邪氣盛則實所以知佗傳内
外二字差謬矣
  辨論
[006-15b]
近世常行煮散古方湯液存而不用蓋古方升兩大多
或水少湯濁藥味至厚殊不知聖人專攻一病决一兩
劑以取騐其水少者自是傳寫有舛非古人本意也唐
自安史之亂藩鎮跋扈至於五代天下兵戈道路艱難
四方草石鮮有交通故醫家省約以湯為煮散至有未
能中病疑混而數更方法者多矣沿習至今未曽革弊
古方湯液實於今世為無用之書唐徐氏大和濟要方
减其升兩雖則從俗患其太省故病未半而湯劑已竭
[006-16a]
鄙心患之自顧抄撮斟酌積三十餘年稍習其事故為
裁减升兩庶從俗而便於行用或一方而取半劑或三
分取一或四分取一或五分取一或増其水有可以作
煮散者有病勢重專用湯攻者或云古升秤省三升准
今之一升三兩准今之一兩斯又不然且晉葛氏云附
子一枚准半兩又云以盞當升以分當兩是古之升秤
與今相同許人减用爾今之為醫者多是愚俗苟且衣
食貪其貨賄大方廣論何以該通唯密窖鄙淺方技使
[006-16b]
人不窺其隙以自矜大乗便為神工致逺恐泥其夭枉
固已多矣鮮有多聞博識者雖時有之士大夫咸鄙其
為術自非不顧流俗以拯濟為心則不能留神焉今解
釋前言詳正脫誤擇其篤論刪其繁方仍増入新意不
敢穿鑿冀新學易見覽斯文已得其七八矣此方皆古
聖賢撰用其效如神更不一一具姓名載其所出其間
自有所見經手得騐者共緝成卷在識者覽而知焉
  上蘇子瞻端明辨傷寒論書
[006-17a]
安時所撰傷寒解實用心三十餘年廣尋諸家反覆參
合决其可行者始敢編次從來評脈辨證處對湯液頗
知實效不敢輕易謬妄誤人性命四種温病敗壊之候
自王叔和後鮮有明然詳辨者故醫家一例作傷寒行
汗下傷寒有金木水火四種有可汗可下之理感異氣
復變四種温病温病若作傷寒行汗下必死傷寒汗下
尚或錯謬又沈昩於温病乎天下枉死者過半信不虚
矣國家考正醫書無不詳備惟此異氣敗壊之證未暇
[006-17b]
廣其治法安時所以區區畧意欲使家家户户閱方易
為行用自可隨證調治脈息自然詳明不假謁庸粗甘
就横夭者也設有問孫真人云今時日月短促藥力輕
虚人多巧詐感病厚重用藥即多又云加意重複用藥
乃有力自孫真人至今相去逾逺藥反太輕省何也安
時妄意唐遭安史之亂藩鎮跋扈迨至五代四方藥石
鮮有交通故醫家少用湯液多行煮散又近世之人嗜
欲益深天行災多用藥極費日月愈促地脈愈薄産藥
[006-18a]
至少何以知之安時常於民家見其逺祖所録方册上
記昔事跡其間有廣順年巴豆每兩千二足故以知藥
石不交通也且温疫之病周官不載班瘡豌豆始自魏
晉脚氣肇於晋末故以知年代近季天災愈多用藥極
費也礬石曽青之類古人治衆病痼瘕大要之藥今王
公大人家尚或闕用民間可知矣人葠當皇祐年毎兩
千四五白术自來毎兩十數文今増至四五百所出州
土不絶如帶民家苗種以獲厚利足以知地脈愈薄産
[006-18b]
藥至少矣湯液之制遭值天下禍亂之乆地脈薄産之
時天災衆多之世安得不吝惜而為煮散乎故今世上
工治病比之古人及中工者幸矣設有問今之升秤與
古不同其要以古之三升准今之一升古之三兩准今
之一兩雖然如此民間未嘗依此法而用古方者不能
自解裁减又如附子一枚凖半兩是用一錢三字為一
枚使人疑混如何得從俗乎安時言唐太和年徐氏撰
濟要方其引云秤兩與前代不同升合與當時稍異近
[006-19a]
者重新纂集約舊刪修不惟加减得中實亦分兩不廣
又云今所刪定六十三篇六百六首勒成六卷於所在
郡邑標建碑牌明録諸方以備衆要又云時逢聖厯年
屬大和便以大和濟要方為名備録如左已具奏過准
勅頒行此方已遭兵火湮滅安時家收得唐人以朱墨
書者紙籍腐爛首尾不完難辨徐氏官與名即不知本
朝崇文諸庫有此本否安時謂裁减古方宜依徐氏以
合今之升秤庶通俗用但増其藥之枚粒耳是以仲景
[006-19b]
諸古方次第復許减半芍藥湯中載之詳矣陶隱居云
古今人體大小或異藏府血氣亦有差焉請以意酌量
藥品分兩古引以明取所服多少配之或一分為兩或
二銖為兩以盞當升可也若二分星較合如古方承氣
湯水少藥多何以裁之所以聖惠方煮散盡是古湯液
豈一一計較多少治病皆有據騐在調習多者乃敢自
斟酌耳設有問暑熱重於温病者宜行重複方却多行
煮散者何安時謂夏月多自汗腠理易開經云天暑地
[006-20a]
熱經水沸溢故用煮散或有病勢重者即於湯證之下
注云不可作煮散也如此之類者頗多聊引梗概俗云
耕當問奴織當訪婢士大夫雖好此道未必深造宫妬
朝嫉者衆吹毛求瑕安不爍金更望省察狂瞽之言干
浼台聽悚息無地某再拜
 
 
 
[006-20b]
 
 
 
 
 
 
 
 傷寒總病論卷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