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備急千金要方 > 備急千金要方 卷三十四
[034-1a]
欽定四庫全書
 備急千金要方巻三十四 唐 孫思邈 撰
            宋 林億等 校正
 傷寒方
  傷寒不發汗變成狐惑病第十三論/方
論曰狐惑之病其氣如傷寒黙黙欲眠目不得閉起卧
不安其毒在喉咽為惑病在隂肛者為狐病狐惑之病
並惡飲食不欲食聞食臭其面目翕赤翕白翕黒毒食
[034-1b]
於上者則聲喝也喝一/作嗄毒食下部者則乾咽也此由温
毒氣所為食于上者㵼心湯主之食於下者苦參湯淹
洗之食于肛外者熏之并用雄黄三片稍置瓦缾中炭
火燒向肛熏之并服湯也
治狐惑湯
  黄連四/兩  薫草四/兩
 右二味㕮咀白酢漿一斗漬一宿煮取二升分為三
 服
[034-2a]
赤小豆當歸散其人脉數無熱微煩黙黙但欲卧汗出
初得之三四日眼赤如鳩眼得之七八日其四眥黄黒
能食者膿已成也治之之方
 以赤小豆三升漬之令生芽足乃復乾之加當歸三
 兩為末漿水服方寸匕日三即愈
㵼心湯其病形不可攻不可灸因火為邪血散脉中傷
脉尚可傷臟則劇井輸益腫黄汁出經合外爛肉腐為
癰膿此為火疽醫所傷也夫脉數者不可灸因火為邪
[034-2b]
即為煩因虚逐實血走脉中火氣雖微内攻有力焦骨
傷筋血難復也應在瀉心瀉心湯兼治下痢不止腹中
愊堅而嘔吐腸鳴者方仲景名半夏瀉心/要略名甘草瀉心
  半夏半/升  黄芩   人參   乾薑
  甘草各三/兩 黄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分服一升日三
  傷寒發黄第十四論灸證/針 圖 方/
論曰黄有五種有黄汗黄疸榖疸酒疸女勞疸黄汗者
[034-3a]
身體四肢微腫胸滿不渇汗出如黄蘗汁良由大汗出
卒入水中所致黄疸者一身面目悉黄如橘柚暴得熱
以冷水洗之熱因留胃中食生黄𤓰熏上所致若成黒
疸者多死榖疸者食畢頭眩心忪怫鬰不安面發黄由
失饑大食胃氣衝熏所致酒疸者心中懊痛足脛滿小
便黄面發赤斑黄黒由大醉當風入水所致女勞疸者身
目皆黄發熱惡寒小腹滿急小便難由大勞大熱而交
接竟入水所致但依後方治之
[034-3b]
黄汗之為病身體洪腫發熱汗出不渇狀如風水汗染
衣色正黄如蘗汁其脉自沈從何得之此病以汗出入
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因而得之
黄耆芍藥桂酒湯治黄汗方
  黄耆五/兩  芍藥三/兩  桂心三/兩
 右三味㕮咀以苦酒一升水七升合煎取三升飲一
 升當心煩也至六七日稍稍自除心煩者苦酒阻故
 也
[034-4a]
黄疸之病疸而渇者其病難治疸而不渇其病可治發
於隂部其人必嘔發于陽部其人振寒而㣲熱
桂枝黄耆湯治諸病黄疸宜利其小便假令脉浮當以
汗解方
  桂枝   芍藥   生薑各三/兩 甘草二/兩
  黄耆五/兩  大棗十二/枚
 右六味㕮咀以水八升微火煎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升發微汗須臾不汗者飲稀熱粥以助湯若不汗更
[034-4b]
 服湯
麻黄醇酒湯治傷寒熱出表發黄疸方
 麻黄三兩以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盡服之温覆汗
 出即愈冬月寒時用清酒春月宜用水
治黄疸方
  𤓰蔕   秫米   赤小豆各二/七枚
 右三味治下篩病重者取如大豆二枚内著鼻孔中
 痛縮鼻須臾當出黄汗或從口中出汁升餘則愈病
[034-5a]
 輕者如一豆不瘥間日復用又下里間以筒使人極
 吹鼻中無不死大慎之刪繁療天行毒熱通貫臟腑/沈㐲骨髓之間或為黄疸黒
 疸赤疸白疸榖疸馬黄/等病喘息須臾不絶也
大黃圓治同前
  大黄   葶藶子各二/兩
 右二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未食服十丸日三病
 瘥止
又方大黄二/兩  黄連三/兩  黄蘗   黄芩各一/兩
[034-5b]
  麴衣五/合
 右五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日三不
 知加至五丸
茵蔯湯治黄疸身體面目盡黄方
  茵蔯   黄連各三/兩 黄芩二/兩  大黄
  甘草   人參各一/兩 梔子二十/七枚
 右七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亦治
 酒疸酒癖
[034-6a]
三黄散治同前
  大黄   黄連   黄芩各四/兩
 右三味治下篩先食服方寸匕日三亦可為丸
五苓散治黄疸利小便方
  豬苓   茯苓   澤瀉   白术
  桂心各三/十銖
 右五味𢷬篩為散渇時水服方寸匕極飲水即利小
 便及汗出愈此方與第九巻方相重/以分兩不同故重出
[034-6b]
秦椒散治黄疸飲少溺多方
  秦椒六/銖  𤓰蔕半/兩
 右二味治下篩水服方寸匕日三
小半夏湯治黄疸小便色不異欲自利腹滿而喘者不
可除熱熱除必噦方
  半夏   生薑各半/斤
 右二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再服有人
 常積氣結而死其心上暖以此湯少許汁入口遂活
[034-7a]
治黄疸方
 取生小麥苖𢷬絞取汁飲六七合晝夜三四飲三四
 日便愈無小麥穬麥亦得用之
治黄疸變成黒疸醫所不能治者方
 土𤓰根𢷬汁一小升頓服日一平旦服至食時病從
 小便出先須量病人力不得多服力衰則起不得
治發黄身面目悉黄如金色小便如濃煮蘗汁衆醫不
能療者方
[034-7b]
  茵蔯   梔子各四/兩 黄芩   大黄
  柴胡   升麻各三/兩 龍膽二/兩
 右七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若身
 體羸去大黄加梔子五六兩生地黄一升延年録無/茵蔯有梔
 子四兩栝蔞三兩芒硝二/兩近效方加枳實二兩夫黄發已久變作桃皮色
 心下有堅嘔逆不下飲食小便極赤色少四肢逆冷
 脉深沉極微細遲者不宜服此方得下必變啘也宜
 與大茵蔯湯除大黄與生地黄五兩服湯盡消息看
[034-8a]
 脉小浮出形小見不甚沈微便可治也脉浮見者黄
 當明不復作桃皮色心下自寛也大茵蔯湯方次出/後十一味者是
苦參散治人無漸忽然振寒發黄皮膚黄麴塵出小便
赤少大便時閉氣力無異食飲不妨已服諸湯散餘熱
不除久黄者宜吐下方
  苦參   黄連   𤓰蔕   黄蘗
  大黄各一/兩 葶藶二/兩
 右六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當大吐吐者日一服不
[034-8b]
 吐日再亦得下服五日知可消息不覺退更服之小
 折便消息之
治發黄方
  茵蔯   黄蘗   梔子   大黄各三/兩
  黄連二/兩
 石五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先服湯後
 服丸方
  大黄五/兩  茵蔯   梔子各三/兩 黄芩
[034-9a]
  黄蘗   黄連各二/兩
 右六味為末以蜜丸如梧子大白飲服二十丸令微
 利
麻黄連翹赤小豆湯治傷寒瘀熱在裏身體必發黄方
  麻黄   連翹   甘草各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杏仁三十/枚 赤小豆一/升
  生梓白皮切二/升
 右八味㕮咀以勞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沬次内諸藥
[034-9b]
 煎取三升分三服
茵蔯湯治傷寒七八日内實瘀熱結身黄如橘小便不
利腹微脹滿宜下之方
  茵蔯六/兩  大黄三/兩  梔子四十/枚
 右三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蔯取五升去滓
 次内梔子大黄煎取三升分服一升日三小便當利
 如皂莢沫狀色正赤當腹減黄悉隨小便去也范注/用療
 榖疸小品方/用石膏一斤
[034-10a]
大黄黄蘗湯治發黄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
表和裏實當下之方
  大黄三/兩  黄蘗   芒硝各四/兩 梔子十五/枚
 右四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復煎
 取一升先食頓飲之
茵蔯圓治時行病急黄并瘴癘疫氣及㾬瘧之方
  茵蔯   梔子   芒硝   杏仁各三/兩
  巴豆一/兩  恒山   鼈甲各二/兩 䜴五/兩
[034-10b]
  大黄五/兩
 右九味為末以餳為丸如梧子大飲服三丸以吐利
 為佳不知加一丸初覺體氣有異急服之即瘥神效
治急黄熱氣骨蒸兩目赤脉方
  芒硝一/兩  大黄一兩/半末 生地黄汁八/合
 右三味合和一服五合日二以利為度不須二服
治風疸小便或黄或白洒洒寒熱好卧不欲動方
  三月生艾一束𢷬取銅器中/煎如漆宻封之    大黄
[034-11a]
  黄連   凝水石  栝蔞根  苦參
  葶藶各六/銖
 右七味六味為末以艾煎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五
 丸日二可至二十丸有熱加苦參渇加栝蔞小便澀
 加葶藶小便多加凝水石小便白加黄連大便難加
 大黄
濕疸之為病始得之一身盡疼發熱面色黒黄七八日
後壯熱熱在裏有血當下去之如㹠肝狀其小腹滿者
[034-11b]
急下之亦治一身盡黄目黄腹滿小便不利方
  礬石   滑石各五/兩
 右二味治下篩以大麥粥汁服方寸匕日三先食服
 之便利如血者已當汗出瘥
寸口脉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痺痺非中風四肢苦
煩脾色必黄瘀熱以行跗陽脉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則
消榖緊則為寒食則滿也尺脉浮為傷腎跗陽脉緊為
傷脾風寒相薄食榖即眩榖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
[034-12a]
流小便不通隂被其寒熱流膀胱身故盡黄名曰榖疸
治勞疸榖疸丸方
  苦參三/兩  龍膽一/兩
 右二味為末牛膽和為丸如梧子大先食以麥粥飲
 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加之刪繁方加梔子仁三/七枚以猪膽和為丸
夫酒疸其脉浮者先吐之沈弦者先下之夫人病酒疸
者或無熱靖言了了腹滿欲吐嘔者宜吐之方前苦參
散七味者是酒疸必小便不利其候當心中熱足下熱
[034-12b]
是其證也夫酒疸下之久久為黒疸目青面黒心中如
啖蒜虀狀大便正黒皮膚爪之不仁其脉浮弱雖黒微
黄故云
枳實大黄湯治傷寒飲酒食少飲多痰結發黄酒疸心
中懊憹而不甚熱或乾嘔方
  枳實五/枚  大黄三/兩  豆䜴半/升  梔子七/枚
 右四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心中熱疼
 懊憹皆主之
[034-13a]
凝水石散治肉疸飲少小便多如白泔色此病得之從
酒方
  凝水石  白石脂  栝蔞根  桂心各三/十銖
  菟絲子  知母各十/八銖
 右六味治下篩麥粥飲服五分匕日三服五日知十
 日瘥
茯苓圓治心下縱横堅而小便赤是酒疸者方
  茯苓   茵蔯   乾薑各一/兩 白术熬/
[034-13b]
  枳實各三/十銖 半夏   杏仁各十/八銖 甘遂六/銖
  蜀椒   當歸各十/二銖
 右十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服三丸日三稍
 稍加以小便利為度千金翼加黄連一兩大黄十八/銖名茵蔯丸治黒疸身體闇黒
 小便/澀
半夏湯治酒癖䕃胷心脹滿骨肉沉重逆害飲食乃至
小便赤黄此根本虚勞風冷飲食衝心由脾胃内痰所
致方
[034-14a]
  半夏一/升  生薑   黄芩   茵蔯
  當歸各一/兩 前胡   枳實   甘草
  大㦸各二/兩 茯苓   白术各三/兩
 右十一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作三服
牛膽圓治酒疸身黄麴塵出方
  牛膽一/枚  芫花一/升  蕘花半/升  𤓰蔕三/兩
  大黄八/兩
 右五味四味㕮咀以清酒一斗漬一宿煮減半去滓
[034-14b]
 内牛膽微火煎令可丸如大豆服一丸日移六七尺
 不知復服一丸至八丸膈上吐膈下下或不吐而自
 愈
大茵蔯湯治内實熱盛發黄黄如金色脉浮大滑實緊
數者大發黄多是酒客勞熱食少胃中熱或温毒内熱
者故黄如金色方
  茵蔯   黄蘗各一/兩半 大黄   白术各三/兩
  黄芩   甘草   茯苓   栝蔞根
[034-15a]
  前胡   枳實各二/兩 梔子二十/枚
 右十一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快下
 消息三四日更治之
茵蔯圓治氣淋臚脹腹大身體面目悉黄及酒疸短氣
不得息方
  茵蔯   天門冬  梔子各四/兩 大黄
  桂心各三/兩 通草   石膏各二/兩 半夏半/升
 右八味蒸大黄通草天門冬半夏梔子曝令乾合𢷬
[034-15b]
 篩蜜丸如大豆服三丸日三忌生魚以豆羮服不得
 用酒一方去石膏内滑石二兩不知加至十丸
黄家至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當膀胱
急小腹滿體盡黄額上黒足下熱因作黒疸其腹臚脹
而滿如欲作水狀大便必黒時溏泄此女勞疸非水也
腹滿者難治
硝石礬石散治女勞疸方
  硝石   礬石各半/兩
[034-16a]
 右二味治下篩大麥粥汁服方寸匕日三重衣覆取
 汗病隨大小便出小便正黄大便正黒
黄疸之為病日晡所發熱惡寒小腹急身體黄額黒大
便溏黒足下熱此為女勞腹滿者難治治之方
  滑石   石膏各等/分
 右二味治下篩以大麥粥汁服方寸匕日三小便極
 利則瘥
針灸黄疸法
[034-16b]
  正面圖第一寅門/脣裏  上齗/顳顬  上腭中/俠人 舌下漿/俠承
   巨闕/隂縫  上管/
寅門穴從鼻頭直入髮際度取通繩分為三斷繩取一
分入髮際當繩頭針是穴治馬黄黄疸等病
上齗裏穴正當人中及脣針三鋥治馬黄黄疸等病
上腭穴入口裏邊在上縫赤白脉是針三鋥治馬黄黄
疸四時等病
舌下穴俠舌兩邊針治黄疸等病
[034-17a]
脣裏穴正當承漿裏邊逼齒齗針三鋥治馬黄黄疸寒
暑温疫等病
顳顬穴在眉眼尾中間上下有來去絡脉是針灸之治
四時寒暑所苦疸氣温病等
俠人中穴火針治馬黄黄疸疫通身並黄語音已不轉

俠承漿穴去承漿兩邊各一寸治馬黄急疫等病
巨闕穴在心下一寸灸七壯治馬黄黄疸急疫等病
[034-17b]
上管穴在心下二寸灸七壯治馬黄黄疸等病
男隂縫穴拔隂反向上灸治馬黄黄疸等病若女人玉
門是穴男女針灸無在
  覆面圖第二風府/肝輸  熱府/脾輸  肺輸/腎輸  心輸跟/脚後
風府穴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去上骨一寸針之治頭中
百病馬黄黄疸等病
熱府穴在第二節下兩傍相去各一寸五分針灸無在
治馬黄黄疸等病
[034-18a]
肺輸穴從大椎數第三椎兩傍相去各一寸五分灸主
黄疸通治百毒病
心輸穴從肺輸數第二椎兩傍相去各一寸五分
肝輸穴從心輸數第四椎兩傍相去各一寸五分
脾輸穴從肝輸數第二椎兩傍相去各一寸五分
腎輸穴從脾輸數第三椎兩傍相去各一寸五分
脚後跟穴在白肉後際針灸隨便治馬黄黄疸寒暑諸
毒等病
[034-18b]
  側面圖第三耳中子頭頰裏/䑀石  手太陽/錢孔 太衝/
耳中穴在耳門孔上横梁是針灸之治馬黄黄疸寒暑
疫毒等病
頰裏穴從口吻邊入徃對頰裏去口一寸針主治馬黄
黄疸寒暑温疫等病頰兩邊同法
手太陽穴手小指端灸隨年壯治黄疸
䑀石子頭穴還取病人手自捉臂從腕中太澤澤當/作淵
向上一夫接白肉際灸七壯治馬黄黄疸等病
[034-19a]
錢孔穴度乳至臍中屈肋頭骨是灸百壯治黄疸
太衝穴針灸隨便治馬黄黄疸温疫毒等病
 
 
 
 
 
 
[034-19b]
 
 
 
 
 
 
 
 備急千金要方巻三十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