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思辨錄輯要 > 思辨錄輯要 卷二十八
[028-1a]
欽定四庫全書
 思辨録輯要卷二十八
             太倉陸世儀撰
  人道類
熙先問性與命是一物是二物曰在天為命在物為性
 二物也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一物也分看亦得
 合看亦得一而二二而一
在天為命在物為性此自是正訓然此但説字義耳孟
[028-1b]
 子口之於味一章性也有命焉命也有性焉便説到
 聖賢一眼看定一脚踏定實實做工夫處於身心方
 為有益
性也有命焉是後天而奉天時命也有性焉是先天而
 天弗違
朱子曰聖賢説性命皆就實事上説如今人只就虛處
 説如何識得真性命
許舜光問性有義理之性氣質之性命亦有明命之命
[028-2a]
 氣數之命如何曰只是一個性一個命古人特分别
 言之耳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予亦曰莫非性
 也順受其正
又問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而氣數之命君子往
 往順而受之何也曰氣質之性君子弗性然飲食之
 人無有失也則口腹豈適為尺寸之膚哉是氣質未
 嘗看輕也氣數之命君子順受然不立巖牆命也有
 性是氣數未嘗看重也總之君子只是循一個理
[028-2b]
又問氣數之命一定人亦能衡命否曰不必說衡命只
 是説立命孟子殀壽不貳修身以俟所以立命也故
 曰知命者不立巖牆又曰命也有性此俱是立命處
 近日袁了凡功過格載雲谷禪師一段議論極好此
 便是衡命然衡命便夾帶些人欲在裏邊究亦有不
 可知者
又問古今聖賢所禀多是清明中和之氣宜其富貴壽
 考乃往往不然何也曰聖賢所禀是一物一太極而
[028-3a]
 氣運所至又有個統體一太極三代以前凡為聖賢
 者無不富貴壽考至三代以後漸不然此是大氣運
 所在勝着命運也故曰天命勝國命國命勝人命
盛世則君子多福而小人多殃衰世則小人多福而君
 子多殃此不足怪即易否泰隂陽消長之理也天無
 心焉譬之于水清水則宜清水之魚濁水則宜濁水
 之魚反是則否水無心焉此可以觀氣運也
黄殷嘉問心者性之郛郭如何是郛郭曰郛郭是外面
[028-3b]
 一層葢言心所以包性也心有形性無迹今人心中
 有個空處空處也只是氣氣惟虛故靈靈則便有許
 多好處如仁義禮智是也此皆天之所賦也萬物得
 之以成其為萬物者也然皆包在心中故曰心者性
 之郛郭
又問靈即是善否曰靈屬心善屬性心惟虛故靈惟靈
 故中間有許多仁義禮智也朱子註明德曰人之所
 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虛靈不昧
[028-4a]
 言心具衆理應萬事言性
靈屬氣善則專指氣中之理言理不離乎氣善不離乎
 靈故曰惟人萬物之靈又曰人無有不善
心是一物然有體有用性體也情用也放之則彌六合
 卷之則退藏于密
亦史問心性亦分體用乎曰若以心與性對説則性是
 體心是用若以性與情對説則性是體情是用若以
 心性情並説則心統性情而以性為體以情為用
[028-4b]
程子曰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此語大可味易曰復其
 見天地之心乎天地以生物為心不過一乾元資始
 而已乾元仁也人之心亦仁而已故曰仁人心也
或曰心有善惡性無善惡非也心性俱有善惡但善者
 其本然惡則非其本然耳
正兒問赤子之心與大人之心有分别否曰大人之心
 無私而合天理赤子之心則無私而未必合天理曰
 然則何以云大人不失赤子之心曰此言大人從未
[028-5a]
 有私心也
又問宋趙致道謂心為太極林正卿謂心具太極朱子
 謂這般處極難説須就地頭看兩家之説畢竟如何
 曰林正卿説是心具衆理太極即理也
又問心屬火如何却具五行之理曰火是光明發動之
 物故具得五行以五行配五德火原屬禮禮者天理
 之節文也天理則四德皆具
荆豫章問朱子言性為太極心為隂陽邵子則謂心為
[028-5b]
 太極如何分别曰須要看各人立言之意朱子是分
 别心與性性是理心是氣故曰性為太極心為隂陽
 邵子是將心對隂陽剛柔動靜説故曰心為太極又
 曰道為太極朱子言心以氣血言邵子言心以神明
 言其詩曰天向一中分造化人從心上起經綸以人
 心對天地之中言故謂之為太極即皇極經世圖中
 所謂一動一靜之間也
自天賦我以形即有此心心形之主也六經不言無心
[028-6a]
 而佛氏言之後之攙和佛學者論學則專以無心為
 尚朱子曰若是則天之所以與我者何為而有此贅
 物乎今之譚無心者皆以心為贅物者也
有以心與理分而言者其心三月不違仁是也有以心
 與理合而言者仁人心也是也究之心與理無不一
 人自不能使之一耳能從心不踰矩則心與理一矣
 要之必自大居敬始
范淳夫女讀孟子出入無時節曰孟子誤矣心豈有出
[028-6b]
 入伊川謂此女不識孟子却識心文公亦謂此女必
 天資髙此心常自安定愚謂不然女子無學問安能
 識心其謂無出入者亦就形骸論耳淳夫喜而述之
 便以為真能識心也伊川或一時奬借之言文公則
 因伊川之言而姑許之耳
心無出入即佛氏心無去來道家不出不入湛然常住
 話頭宋時諸公多好禪學淳夫或未能免此耶
出入無時只是狀心之活出指在外入指在内不是出
[028-7a]
 為放入為收觀下無時與莫知其鄉句可見
心是活物或出或入聖賢與庸愚總只一般惟聖賢有
 操心之學所謂心法也既有心法則出亦可入亦可
 無不自知無不在天理中譬之馬然行止無常其天
 性也既有羈絡六轡在手則或行或止無不可範我
 馳驅矣
心之本體要閒心之作用不可閒本體閒是居敬作用
 不閒是窮理
[028-7b]
朱子中庸序講人心道心真精絶自朱子以前未有不
 以人心為人欲者如以人心為人欲則其流弊必至
 如温公扞去外物之説矣
釋氏彌近理而大亂真正是不識人心故惟不識人心
 故并道心都無是處也
整菴曰道心寂然不動者也人心感而遂通者也又曰
 道心性也人心情也此看道心人心大悞葢心一也
 專指其義理者而言故謂之道心兼指其氣質者而
[028-8a]
 言故謂之人心道心則有善無惡人心則善惡俱有
 皆兼性情説愚嘗有言道心是不雜隂陽之太極人
 心是不離隂陽之太極二語頗似分曉若以道心專
 屬性人心專屬情便非
情裏邊亦有道心性裏邊亦有人心若竟以性為道心
 便兼不得氣質之性
許南村為予述先輩論學云人見美色第一看原是個
 道心第二看就是個人心了予曰不然第一看是個
[028-8b]
 人心第二看便是個人欲又曰第一看是個人心第
 二不看便是個道心又曰若有工夫人能以道心常
 為之主則第一看原是道心第二次決然不看
本心二字發之孟子本字妙極此即所謂性善也即所
 謂良知良能也即所謂明德也即所謂道心也吾所
 固有故謂之本心其他無限囂陵變幻不出于氣質
 之牽拘即出于物欲之陷溺總之非我之所固有
翼微問昔魏莊渠與陽明相值陽明呼莊渠曰子才如
[028-9a]
 何是本心莊渠曰本心是常靜的陽明曰我道是常
 動的莊渠不懌而罷後莊渠悔不再論畢竟二説如
 何曰莊渠說是然當時不懌則非也宜答云常動的
 是心常靜的是本心
又問動靜皆心今以靜為本心然則動非本心乎曰動
 靜兩字要看得好周子曰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
 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物則不通神妙萬物此雖
 説隂陽不測極可觀心心是神明之物豈可以動靜
[028-9b]
 拘之當其靜時未嘗不涵動之理當其動時未嘗不
 涵靜之理陽明所謂未扣時原是驚天動地既扣時
 原是寂天寞地是也此心之全體神明然也莊渠此
 語又就心之本體而主乎理以言之心之本體當其
 靜時無非天理若動時亦無非天理而不失其本體
 則即謂之常靜若動時一入于人欲而失其本體則
 不能謂之常靜矣周子曰聖人定之以仁義中正而
 主靜此豈偏於靜乎亦以靜為天理而主乎天理也
[028-10a]
 故自註曰無欲故靜
九咸問程子謂性無不善情有不善又曰性無不善其
 有不善者才也孟子則謂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
 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如何曰有是
 性方有是情與才性善則情善才亦善矣豈有性善
 而情才則惡之理此伊川過於分理氣之故也要之
 就理一及本然處看則性善情善才亦善就分殊及
 失其本然處看則才有惡情有惡性亦有惡
[028-10b]
大學曰無情者不得盡其辭論語曰如得其情易曰利
 貞者性情也情字古人皆未嘗説壞説壞情字自後
 儒始不知此非情之本然也至於晉人一流又直以
 情欲之情為情如情之所鍾正在我輩云云世之不
 識情字也久矣
得情之正斯能全性之體
方武箴問人有居海舟卒遇風浪者人皆恐懼失常彼
 獨言笑無異可謂得性情之正否曰此非人情不可
[028-11a]
 訓也陸雲倚柱讀書震雷破柱衣服為焦而雲神色
 不變此晉人之矯所謂直是暗當故耳非人情也君
 子之臨難也懼而不恐
毛亦史問情與意之别曰初發出是情一轉念便是意
 情屬先天意屬後天意可檢㸃而情不及持故古人
 不曰誠情而曰誠意
又問欲與惡之辨曰流于情者謂之欲反于性者謂之
 惡惡者情流之極欲者反性之漸
[028-11b]
志主一心氣屬周身能持志則心正意誠能養氣則晬
 面盎背
孟子善養浩然之氣讀孟子亦可養吾浩然之氣
朱子有云養氣一章只是要得心氣合夫心必合氣而
 後始可謂之心離氣言心心非心矣故孟子養氣之
 學總不外持志而告子不求氣之學并不動心亦非
 一則合氣於心一則離心於氣也陳白沙詩曰時時
 心氣要調停心氣工夫一體成莫道求心不求氣須
[028-12a]
 教心氣兩和平善哉言乎
純男問聖賢之學貴不動心而孟子又云動心忍性何
 也曰彼動是疑惑恐懼此動是震動恪恭
心之動不動當在理上看不當在氣上求在理上看則
 雖極其動亦謂之震動恪恭雖動猶不動也在氣上
 求則雖極其不動亦只是生持硬捉雖不動猶動也
持志所以無暴其氣然着意持志亦易動氣葢矜持急
 迫則氣拘而不得展反生差錯皆所謂暴其氣也説
[028-12b]
 一養字最妙便有從容不迫之意正可濟持志之過
養氣之人有大勇勉强不動心之人只是執抝集義不
 集義之分也
集義只是格致工夫能格致則心地自然開明而浩然
 之氣日漸充積矣
集義是養氣之功養氣是集義之效必有事養氣之功
 也勿正勿期集義之效也勿忘是勿忘集義勿助是
 勿助養氣
[028-13a]
勿忘勿助如煮飯相似忘則火熄助則飯焦
聖賢不專恃平旦之氣旦晝所為與平旦總是一般
正男問明德曰只本心便是曰本心者仁也然則明德
 即仁乎曰朱子釋仁字以為心之德則明德非仁而
 何
孔蓼園問明德即可謂之性否曰可朱子大學序云則
 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又曰使之治而教
 之以復其性則明德非性而何
[028-13b]
又問朱子曰天之賦於人者謂之命人與物受之者謂
 之性主於一身者謂之心有得於天而光明正大者
 謂之明德此四者如何分别曰此即是一物而朱子
 分疏言之耳自天之賦予而言謂之命自人之禀受
 而言謂之性自主於一身而言謂之心自得於天之
 光明正大而言謂之明德
又問宋儒云仁者心之德又曰性者心所具之理仁與
 性如何分别曰性者心所具之理仁者性所具之理
[028-14a]
 曰性既是理如何又具理曰性兼理氣仁則獨以理
 言也
仁字是聖門大頭腦吾儒終身止須盡此一字自聖化
 衰微道學不講士大夫雖讀孔孟遺書諸儒傳註而
 茫然不解所以至專以一愛字當之如此則與墨子
 奚别間有一二究心者又以仁為第一義不敢遽稱
 胥失之矣愚自丁丑春始從事斯道便識得仁字面
 目竊謂仁字之義語其逺且大者雖極千聖之微言
[028-14b]
 不足盡其藴奥語其精且約者即俗諺一言已自至
 當不易俗諺云人心天理即是個仁字又云瞞心昧
 已便是個不仁字
無私心是體合天理是用既無私心而又必合天理者
 欲其内外兼盡也管仲之仁合天理矣不可謂無私
 心霍光之忠無私心矣不可謂合天理聖人未至時
 中地位無私合理四字尚未能盡湯武之伐暴伊尹
 之放君以言乎無私心則可矣以言乎合天理則未
[028-15a]
 也要之孔子當此决不肯如此做
仁字論語中第一吃𦂳字程子嘗教人類聚孔孟言仁
 處以求夫仁之説張南軒亦極論之終不如朱子論
 仁博而該真而切得仁之全體也人身配天地人之
 心配天地之心此處得大頭腦則仁不待論而明矣
 此皆自太極圗中貫徹出來
告子義外之説固不識義即仁内之説亦不識仁孟子
 止與論義不與論仁姑舉其尤甚者而辨之也
[028-15b]
統體太極是仁物物太極是義大德敦化是仁小德川
 流是義一貫是仁隨事精察是義未發是仁已發是
 義
仁義一物也義是逐條的仁仁是囫圇的義
黄頊傳問禮何以為天理之節文曰理字虛不可見體
 之于禮則實而可見故理者禮之體禮者理之用既
 見于用則必有許多進反周旋故曰節文
又問就一事上如何分禮義曰行之合宜是義合宜中
[028-16a]
 又有條理節文是禮故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
正男問智何以屬水曰仁是生機故屬東方木禮發越
 故屬南方火義斷制故屬西方金智深沉故屬北方
 水且流動活潑有似乎水故又曰智者樂水
仁義禮智四字自易文言發之然不過引其端至於以
 四字竝提昌言正告則實自孟子始四端一章為天
 下古今開多少生面周子太極圗説以五性配五行
 是有得於易亦有得於孟子
[028-16b]
薛文清云每日所行之事必體認其某事為仁某事為
 義某事為禮某事為智庶幾久則見道分明儀謂如
 此必有議其工夫不能一片者然必由如此而至一
 片方是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今人天資則不及困學
 學問則喜説生知亦異乎文清矣
理一分殊四字古聖賢教人只在此處説來説去但未
 曾明明指出學者終無把握自張子西銘發其意程
 子遂提出此四字示人真是千聖千賢揚心要訣凡
[028-17a]
 看道理到疑難隔碍處只提起此四字便如利刃在
 胸迎風輒解直是受用不盡
王男偉問理一分殊即理同氣異否曰理同氣異在物
 上看理一分殊在事上看知理同氣異則觀物不勞
 知理一分殊則應事不爽
沈孝恭問理一分殊即一本萬殊否曰不同一本萬殊
 猶言有一本然後有萬殊是一串説下理一分殊猶
 言理雖一而分則殊是分别説開譬之于水一本萬
[028-17b]
 殊者如黄河之水出於一源而分出千條萬𣲖皆河
 水也理一分殊者如止是一個水而江河湖海各自
 不同也又譬之樹一本萬殊者如庭前之梅只有一
 根而長出千枝萬葉皆此根也理一分殊者如同是
 一梅而千葉單葉緑蕚紅葩各自不同也從此處體
 認自然有得
理一分殊四字最好學者不識此意終被異端惑過
分殊之極有與理一極相反者
[028-18a]
理一分殊四字最妙窮天地亘古今總不出此四字會
 得此四字然後知當然所以然之理然後可與立亦
 可與權千變萬化不離規矩予自庚辰夏始會得此
 四字嘗以之曠觀天地古今無有不貫因念堯夫遇
 物皆成四片此只是於隂陽老少處看得熟然未若
 見得理一分殊親切則遇物一片亦可千萬片亦可
 覺得四片終落氣數也整菴困知記其言若出於一
 先生真先得我心者
[028-18b]
予與舜光論理一分殊之道言凡事凡物皆有理一分
 殊時桌上有一穀舜光因舉問曰此穀亦有理一分
 殊否予曰有之穀皆可食是理一穀有百種是分殊
 也
識得理一未是一貫識得分殊方是一貫今人纔望見
 理一門面即以為一貫此淺陋之甚者也須於分殊
 中識得理一始可到一貫地位
一貫貫字只透徹二字如天下之理十重九重皆透只
[028-19a]
 一重未透亦呌不得一貫予嘗登髙山至一峰則有
 一峰之勝然未至絶頂此心終以為歉乃强步而上
 未至山頂數步四顧諸峰雖境界已自殊絶而此身
 站立終未得安眼界心胸終未洞徹一至山頂則身
 心眼界一時俱豁不惟此山前後左右俱入襟懷即
 四面羣山皆得指㸃自念一貫境界即是如此然非
 厯盡羣峰遍觀諸勝則絶頂終未可遽到即由小徑
 偶到而一山之勝與心目亦絶不相關虛與實異也
[028-19b]
論一貫最要實凡下一截工夫都要做到譬如登塔一
 層進一層俱要實厯然後登峰造極顔子髙堅前後
 仰鑚瞻忽正是理會分殊工夫也到得卓爾見前欲
 從末由與一貫只隔一些子水到渠成𤓰熟蒂落此
 後只是涵養從容俟其自化耳
曾子隨事精察顔子仰鑚瞻忽同是理會分殊同是研
 求一貫只是顔子説得虗圓活潑後人想不到都把
 來另作一義看此未嘗實實體驗故也聖賢言語不
[028-20a]
 能實實體驗只是尋求文義安得不毫釐千里
一貫是格致之極功朱子補格致傳云至于用力之乆
 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衆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而
 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是説這個境界
衆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非一貫後始到也平日無一
 刻不在這裏面用工只是未見到四通八達處一旦
 豁然便通體俱現此俱是實落境界不是影響話頭
 嘉隆以來先輩論學亦多提一貫但只是葫蘆提把
[028-20b]
 門面大話來説與真實工夫絶無交涉
貫者通也通者不碍之謂也人學問未至一貫雖極力
 效法聖賢往往舉足成礙為忠則礙孝為孝則礙忠
 志乎處則礙出志乎出則礙處存心理學則礙經濟
 存心經濟則礙理學甚至有奮身竭力以爭一事捐
 軀委命以就一死而卒之無當於聖賢中正之道無
 益於天地民物之數者不知一貫故也惟一貫則忠
 不礙孝孝不礙忠處不礙出出不礙處理學不礙經
[028-21a]
 濟經濟不礙理學從心所欲不踰矩千變萬化不離
 於正故曰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一貫聖人豈特忠不礙孝行忠即可以全孝豈特孝不
 礙忠行孝即可以全忠行忠全孝禹平水土是也行
 孝全忠泰伯三讓是也
繫辭有云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
 典禮朱子註云會謂理之所聚而不可遺處通謂理
 之所行而無所礙處何謂理之所聚而不可遺處如
[028-21b]
 一事而關係君臣又關係父子又關係夫婦舉此則
 失彼無可或遺也何謂理之所行而無所碍處葢理
 足於中萬事至前自然看定就無所不關係無可或
 遺之中自然有個重輕就其重輕之中君臣重則從
 君臣父子重則從父子夫婦重則從夫婦只就一路
 行而此不礙彼彼不礙此故謂之通通者權而得中
 也權而得中故曰典禮典者常也經也程子所謂權
 只是經也是即一貫之義也故學者隨事精察而不
[028-22a]
 知一貫謂之知分殊不知理一謂之知當然不知所
 以然謂之知小德不知大德謂之知物物太極不知
 統體太極謂之知常不知變謂之可與立未可與權
 謂之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
 而亢龍有悔既知一貫則理一分殊當然所以然小
 德大德物物太極統體太極常變經權進退存亡得
 喪出處洞然一了百當天地之間無復餘事矣至此
 者謂之聖知此者謂之賢過此以往者謂之神未有
[028-22b]
 不知一貫而可與語聖人之道者也
予晤虞九時正與及門説書義未即出予獨步溪上見
 春光滿溪桃李皆放因誦勝日尋芳之詩恍然有得
 于詩意其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分
 明道出一貫氣象
忠者立心之本也恕者所以求通之方也無立心之本
 則凡事不可成無求通之方則雖能成事而終無以
 入聖賢神化貫通之域前夜獨坐猛思得大學絜矩
[028-23a]
 二字是忠恕二字註脚所惡於上一節又是絜矩二
 字註脚就忠恕二字以證貫通之義猶未為醒確就
 絜矩及所惡於上一節以想貫通之義則忠恕二字
 分明有八面四方玲瓏透徹之意學者未識一貫而
 欲求一漸造一貫之方孰踰於此
存齋問權字非聖人不能學者未到聖人地位决不可
 行權是否曰此是聖賢立教語意然亦須有辨若以
 我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及揖讓征誅放君殺弟諸
[028-23b]
 大事此行權不如守經者也若嫂溺手援之類雖未
 至聖人地位豈可謂權字難行坐視其死而不救歟
 但學者於行權之時須要認得權字極清方可下手
 不然一有差失悔莫可追故聖賢不輕許人行權
曉得理一分殊便可與權
權只是中字權稱錘也古人遇事必量度以取中故借
 權以為言孟子云權然後知輕重是也既知輕重則
 中自出故曰權而得中是乃禮也今人講權字不如
[028-24a]
 講中字權字有錯中字無錯
凡事凡物莫不各有當然之理所謂即氣是理也至事
 物所以當然之故微乎微乎非明乎理先于氣之説
 其孰能知之
知當然之理者可與立知所以然之故者可與權
克己則無私心復理則合天理
吾之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氣順則天地之氣
 亦順矣心無不同故理無不同也
[028-24b]
孔蓼園問克復歸仁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沙介臣問克復歸仁曰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此理同
 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聖
 人出焉此心此理同也
許舜光問一日克復如何便天下歸仁曰我人既有學
 問只怕身心自身心道理自道理不能合一便小有
 所得終非究竟我與天下安得不分為二論語志道
 據德是也若到得依於仁境界便仁即是我我即是
[028-25a]
 仁由仁義行非行仁義已與禮無絲毫彼此之間矣
 已與禮無絲毫彼此之間則天下與我又安有絲毫
 彼此之間哉此所謂天下歸仁也今且就志道據德
 做去
曹雲祉問致中和曰致中和只是盡性工夫能盡其性
 便能盡人性盡物性賛化育而與天地參豈不是天
 地位萬物育
夏玉汝問致中和曰只是一敬字敬即戒懼慎獨也
[028-25b]
江位初問致中和工夫曰致中和工夫註中雖兩兩對
 説然到下手時只有致和工夫便着得力致中工夫
 却着不得力止着力致和便已致中也
天地位萬物育是實實有此境界若致得中和便現前
 皆見得也
致中和未至至誠無息未可語位育所謂一息斷絶便
 與天地不相似也
周翼微問曾㸃暮春數語是位育氣象否曰是他見得
[028-26a]
 境界如此然工夫未易到也
郁東堂問不睹不聞時光景如何曰無不睹無不聞問
 何為曰由不睹故無不睹有所睹則不能無不睹矣
 由不聞故無不聞有所聞則不能無不聞矣曰有睹
 有聞是主一否曰未便是主一此時須下主一工夫
誠是體敬是用誠即敬之本體敬即誠之工夫
有心存誠便是敬無心而敬便是誠
敬而能成則誠矣
[028-26b]
誠敬即中庸明誠誠者天道敬者人道敬從知入誠自
 行來
敬學者之事也誠聖人之事也學者而欲至於聖人其
 必由敬乎敬以立其本矣然非致和則道無由明非
 力行則道無以行知行並進自强不息作聖之功也
 顧知行非二道也不知不足以為行不行不得謂之
 知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由此而進於誠庶幾其聖乎
 誠天道也敬人道也誠則無不敬矣敬則可以至於
[028-27a]
 誠矣
朱子謂大學吃緊全在一敬字明明徳敬也格致知也
 誠正行也止至善誠也大學其盡於兹矣
敬其中庸之教乎誠其中庸之性乎戒懼慎獨敬也不
 顯篤恭誠也知行知仁之事合一勇之事也中庸其
 盡於兹矣
曾子由日省以幾於一貫日省敬也一貫誠也顔子由
 仰鑚瞻忽以至於卓爾仰鑚瞻忽敬也博文知也約
[028-27b]
 禮行也卓爾幾於誠也孟子道性善由集義養氣以
 至於不動心性善敬也集義知也養氣行也不動心
 幾於誠也合中庸大學觀之顔曾思孟之學俱盡於
 兹矣後儒從可知矣
孔子渾是一誠然吾十有五一章亦可想見大概志學
 敬也立與不惑知天耳順知行也不踰矩誠也雖生
 知安行之聖其進學次第亦必如此
天下無數道理總貫他全在知行二字若道理日在天
[028-28a]
 下我不能知與我無與既知矣復不能行亦與我無
 與
知之非難行之為難行之非難久之為難久之非難終
 之為難
如臯吳白耳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莫是
 纔學則知行並進否乎曰古之學者為己故纔學則知
 行並進今之學者為人故纔學則知行便分
陽明謂真知即是行欲得此㫖則真行即是知也子夏
[028-28b]
 雖曰未學一節即是此意
九咸問王陽明知行合一之説何如曰若説字義則知
 行自分若説工夫則知行自合然亦有知過而行不
 及者智者之類是也亦有行過而知不及者賢者之
 類是也不可執一不須爭辨
陳言夏問中虛中實何以皆為孚信之象予曰中虛是
 無私心中實是天理
以用養體由體達用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
[028-29a]
 禮勿動制之於外以安其内所謂以用養體也有未
 發之中自有已發之和則盛德之至動容周旋中禮
 矣所謂由體達用也
人多自矜其所長多喜從熟處走只是所習在此由此
 觀之習之功大矣可不慎歟
學而時習之論語上開口便説一習字曾子又曰傳不
 習乎習即是學孔子言習相逺原分善惡兩途今為
 不學不慮之説者纔説習便道是不好字面亦未知
[028-29b]
 習字之義也
不學不慮兩言孟子本謂孩提之童不學而所知自然
 能合道此為良知不慮而所行自然能合道此為良
 能今不論合道不合道而但論學慮不學慮則甘食
 悦色何嘗學慮真是以狂藥投人自謂醍醐甘露
羅近溪以不學不慮為求仁之方非也仁者無私心而
 合天理不學不慮只是無私心未必合天理必不學
 不慮而所知所能無不合天理然後謂之仁良知良
[028-30a]
 能良字切須着眼
孩提之不學不慮猶聖人之不思不勉不學不慮非孩
 提之仁義也良知良能則仁義也不思不勉非聖人
 之中道也而中而得則中道也今之為學者竟以不
 學不慮混為不思不勉不論知能之良與不良不論
 從容之中道不中道而概以為此即是道善乎羅念
 菴之言曰但知即百姓之知能以証聖人之精微不
 肯反小人之中庸以嚴君子之戒懼兩言可謂切中
[028-30b]
 其病
 
 
 
 
 
 
 思辨録輯要卷二十八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