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格物通 > 格物通 卷六十五
[065-1a]
欽定四庫全書
 格物通卷六十五    明 湛若水 撰
   舉措三
隋文帝開皇十九年九月以太常卿牛𢎞為吏部尚書
𢎞選舉先德行而後文才務在審慎雖致停緩其所進
用並多稱職吏部侍郎高孝基鑒賞機悟清慎絶倫然
爽俊有餘迹似輕薄時宰多以此疑之唯𢎞深識其真
推心委任隋之選舉得人於斯為最
[065-1b]
 臣若水通曰古之才德合而為一故八元八凱謂之
 才子孔子稱才難不其然乎後世德與才判而為二
 故稱其徳者以為未必可致用而有文才者不必求
 其德也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
 不足觀也已易曰貞固足以幹事夫貞固德也而有
 幹事之才矣驕吝無德者也雖有周公才美不足觀
 故君子不謂之才矣嗚呼才德異而天下無全人也
 故用人者主德行而才能在其中矣今人才陶鎔於
[065-2a]
 國家之化久矣其徳行之士世未嘗無之司銓衡者
 擇之僚寀居僚寀者擇之選舉則賢者在位能者在
 職雍熈和平之治豈不與三代比隆耶
唐髙祖武德九年九月房𤣥齡嘗言秦府舊人未遷者
皆嗟怨上曰王者至公無私故服天下之心當擇賢才
而用之豈以新舊為先後邪必也新而賢舊而不肖安
可捨新而取舊乎今不論其賢不肖而直言嗟怨豈為
政之體乎
[065-2b]
 臣若水通曰爵賞者天子馭天下之術不可以私情
 與之也與以私情則爵賞者非天命有德矣書曰任
 官惟賢位事惟能太宗以之以𤣥齡之賢且有此言
 幾敗乃公事矣
太宗貞觀二年上謂魏徵曰為官擇人不可造次用一
君子則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則小人競進矣對曰天下
未定則專取其才不考其行喪亂既平非才行兼備不
可用也
[065-3a]
 臣若水通曰易云開國承家小人勿用用人惟以純
 德君子耳豈論未定與既平邪程顥曰才與誠一則
 周天下之治天下豈有無行之才哉才與行分此世
 之所以無真儒矣後世以治煩劇者為才謹踐履者
 為行而才行始二矣安有才行二而可以言學乎其
 所謂才行者各成於氣質之近而無學問變化之道
 此二者所以判而二之也噫魏徵非知聖學者其為
 此對無足怪矣
[065-3b]
貞觀二年十一月太宗曰為朕養民者惟在都督刺史
朕嘗疏其名於屏風坐卧觀之得其在官善惡之跡皆
注於名下以備黜陟縣令尤為親民不可不擇乃命内
外五品以上各舉堪為縣令者以名聞
 臣若水通曰都督臨刺史刺史臨縣令縣令近民民
 之安否治亂之所由生也故刺史縣令不可不察也
 但患其逺於君而無以察之耳太宗疏都督刺史之
 名於屏風而注其善惡之跡以黜陟之至於縣令則
[065-4a]
 命五品以上各舉其人焉則都督刺史縣令之賢否
 日寓於目日聞於耳舉措無有不當是都督刺史縣
 令下親於民上親於君所謂天威不違咫尺而各勉
 於善而懲其惡民安而天下治矣方今聖明以知府
 為重而令三品以上各舉其賢者任之天下皆有樂
 得其父母之幸矣但知縣尤為近民不能不厪聖念
 若與知府通行之法太宗疏名屏風故事推而上之
 至於公卿亦然則上有以察乎下而不忽下畏上之
[065-4b]
 察而不敢肆賢才修職而天下豈有不舉之政哉
貞觀三年閏月濮州刺史龎相夀坐貪汚解任自陳嘗
在秦王幕府上憐之欲聽還舊任魏徵諫曰秦王左右
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為善者懼上欣然納
之謂相夀曰我昔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
海之主不得獨私故人大臣所執如是朕何敢違賜帛
遣之相夀流涕而去
 臣若水通曰魏徵之諫有見於人之多寡無見於賞
[065-5a]
 罰一人而千萬人之知勸懲太宗之言有見於事之
 是非無見於心之邪正惟仁人能愛惡人也夫相夀
 之貪汚可惡也徇幕府之舊而容惡以暴民仁者固
 如是乎是雖有感於魏徵之諫而曰不敢違焉夫仁
 人之心至公無私非不敢違於人也不能違於心也
 人君反求諸心之公則舉措鮮不當矣豈待人言而
 改之邪
貞觀七年十一月壬辰以開府儀同三司長孫無忌為
[065-5b]
司空無忌固辭曰臣忝預外戚恐天下謂陛下為私上
不許曰吾為官擇人惟才是與茍或不才雖親不用襄
邑王神符是也如其有才雖讎不棄魏徵等是也今日
所舉非私親也
 臣若水通曰臣之事君不恃於親者忠也君之用賢
 不疑於親者公也有如無忌之賢太宗任之不疑固
 也迺若吕王之輩而假其權漢之危岌岌矣故富貴
 其身而不與以大政乃我國家親親之仁保全之義
[065-6a]
 兼得之矣
貞觀九年十一月以光禄大夫蕭瑀為特進復令參預
政事帝曰武德六年以後髙祖有廢立之心而未定我
不為兄弟所容實有功髙不賞之懼斯人也不可以利
誘不可以死脅真社稷臣也因賜瑀詩曰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
 臣若水通曰記稱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
 鮮矣蕭瑀當將欲易儲之際不以利誘死脅可謂忠
[065-6b]
 正矣宜為太宗所惡及登帝位反以是取瑀可不謂
 惡而知美者邪獨惜廢立之事未定而利害之决攸
 存瑀也不能以太伯勸建成而帝無叔齊之清也遂
 致蹀血禁門慚德彰著矣噫
貞觀十一年馬周上疏曰百姓所以治安惟在刺史縣
令茍選用得人則陛下可以端拱無為今朝廷惟重内
官而輕州縣之選所以百姓未安殆由於此疏奏上稱
善久之謂侍臣曰刺史朕當自選縣令宜詔京官五品
[065-7a]
已上各舉一人
 臣若水通曰刺史縣令民之父母一失其人民受其
 殃太宗納馬周之説而鄭重其選矣獨謂刺史朕當
 自選何邪孟子曰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
 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而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
 愽訪於人而决斷於獨夫然後庶幾賢人可得也太
 宗所謂自選者焉知其不溺於私也哉
貞觀十一年魏徵曰今陛下立政致治必委之君子事
[065-7b]
有得失或訪之小人其待君子也敬而疎遇小人也輕
而狎狎則言無不盡疎則情不上通夫中智之人豈無
小慧然才非經國慮不及逺雖竭力盡誠猶未免有敗
况内懐姦宄其禍豈不深乎夫雖君子不能無小過茍
不害於正道斯可畧矣既謂之君子而復疑其不信何
異立直木而疑其影之曲乎陛下誠能慎選君子以禮
信用之何憂不治不然危亡之期未可保也
 臣若水通曰内君子而外小人則為泰内小人而外
[065-8a]
 君子則為否待君子也雖敬而疏亦所謂外之也遇
 小人也雖輕而狎亦所謂内之也此魏徵所以進諫
 而有危亡之慮乎
唐髙宗上元元年劉曉上疏論選以為今選曹以檢勘
為公道書判為得人殊不知考其德行才能况書判借
人者衆矣又禮部取士專用文章為甲乙故天下之士
皆捨德行而趨文藝有朝登甲科而夕䧟刑辟者雖日
誦萬言何闗理體文成七步未足化人况盡心卉木之
[065-8b]
間極筆煙霞之際以斯成俗豈非大謬夫人之慕名如
水趨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陛下若取士以德行為先
文藝為末則多士雷奔而四方風動矣
 臣若水通曰成周取士先六德六行而後及於六藝
 劉曉德器為先文藝為末之言有先王之遺法也古
 今選舉之法惟聖明審焉
髙宗永淳元年四月魏𤣥同上言銓選之弊以為人君
之體當委任而責成功所委者當則所用者自精矣故
[065-9a]
周穆王命伯冏為太僕正曰慎簡乃僚是使羣司各求
其小者而天子命其大者也乃至漢氏得人皆自州縣
補署五府辟召然後升於天朝自魏晉以來始專委選
部夫以天下之大士人之衆而委之數人之手用刀筆
以量才案簿書而察行借使平如權衡明如水鏡猶力
有所極照有所窮况所委非人而有愚闇阿私之弊乎
願畧依周漢之規以救魏晉之失疏奏不納
 臣若水通曰銓選之善周為上漢次之魏晉專任選
[065-9b]
 部固不能無弊矣孔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
 舍諸成周之法各舉其僚以天下之聰明為聰明也
 漢法由自辟而升猶為近古至於一任選部是以一
 人之聰明盡天下之聰明雖聖哲亦有所不能誠如
 𤣥同之論矣而帝不之納惜哉後之用人者宜考於
 斯焉
中宗嗣聖八年薛謙光上疏以為選舉之法宜得實才
取舍之間風化所係要在文吏察其行能武吏觀其勇
[065-10a]
畧考居官之職否行舉者賞罰而已
 臣若水通曰薛謙光之説一行則司銓衡者黜陟不
 視為虚文為人才者進退有闗於實政仕路清而奔
 競之風息考覈嚴而尸素之習逺治化烏有不成者
 哉惜乎女主奸政之朝不能信用其言也
𤣥宗天寳十二載中書舍人宋昱知選事前進士廣平
劉廼以選法未善上書於昱以為禹稷臯陶同居舜朝
猶曰載采采有九德考績以九載近代主司察言於一
[065-10b]
幅之判觀行於一揖之間何古今遲速不侔之甚哉借
使周公孔子處今銓廷考其辭華則不及徐廋觀其利
口則不若嗇夫何暇論聖賢之事業乎
 臣若水通曰察言於一判觀行於一揖選法之莫不
 善於此者也使宋昱能用斯言慎重銓選何用人之
 不當哉慎選舉者宜察之
代宗廣德元年六月禮部侍郎楊綰上疏論進士明經
之弊請令縣令察孝廉取行著鄉閭學知經術者薦之
[065-11a]
於州刺史考試升之於省任各占一經朝廷擇儒學之
士問經義二十條對䇿三道上第即注官中第得出身
下第罷歸左丞賈至議以為自東晉以來人多僑寓士
居鄉土百無一二請兼廣學校保桑梓者鄉里舉焉在
流寓者庠序推焉勑禮部具條目以聞七月綰上貢舉
條目秀才問經義二十條對䇿五道國子監舉人令愽
士薦於祭酒試通者升之於省如鄉貢法明法委刑部
考試或以為明經進士行之已久不可遽改事雖不行
[065-11b]
識者是之
 臣若水通曰成周之教與其取士之法一而已矣故
 或以德行或以道藝或以行舉或以言揚其所謂德
 行者德乎其所謂道藝言揚者業乎德業舉業合一
 其亦猶古之道也故二者不可偏廢也德業而舉之
 以文則猶源泉之水放之四海而不竭徒舉業者所
 謂溝澮之水耳矣故不易業而進於德者舉業也不
 易志而有助於舉者德業也綰之斯奏實欲兼焉而
[065-12a]
 或者沮之唐之不幸也雖然又在主選者之明且公
 耳茍得公且明者主之則先王之德行道藝之化將
 見於今矣何其幸
代宗大歴十四年八月沈既濟上選舉議以為選用之
法三科而已曰德也曰才也曰勞也今選曹皆不及焉
考校之法皆在書判簿歴言詞俯仰而已夫安行徐言
非德也麗藻芳翰非才也累資積考非勞也執此以求
天下之士固未盡矣今人未土著不可本於鄉閭鑒不
[065-12b]
獨明不可專於吏部臣謹詳酌古今謂五品以上及羣
司長官宜令宰臣進叙吏部兵部得參議焉其六品以
下或僚佐之屬許州府辟用其牧守將帥或選用非公
則吏部兵部得察而舉之罪其私冒不慎舉者小加譴
黜大正刑典責成授任誰敢不勉夫如是則賢者不奬
而自進不肖者不抑而自退衆才興起而官無不治矣
 臣若水通曰曰徳曰才曰勞選用之三科也其成周
 之徳行道藝虞廷之三載考績之意乎唐之選曹考
[065-13a]
 校知不及此欲其得人也難矣此沈既濟所以建選
 舉之議也後之人君果能本之三科責成慎舉則君
 子自進小人自退百官治而萬事理矣天下其有不
 平哉
大歴十四年十二月德宗問為政之要闗播對曰為政
之本必求有道賢人與之為理上曰朕比已下詔求賢
又遣使臣廣加搜訪庶幾可以為理乎對曰下詔所求
及使者所薦惟得文詞干進之士耳安有有道賢人肯
[065-13b]
隨牒舉選乎上悦
 臣若水通曰為政固當求有道賢人也然必人君致
 敬盡禮尊徳樂道乃可得之非下詔遣使可致也下
 詔遣使而惟文詞干進之求此有道賢人之所以不
 至也代宗能悦闗播之言而不能繹惜哉
德宗貞元十年夏四月陸贄上奏其畧曰夫登進以懋
庸黜退以懲過二者迭用理如循環進而有過則示懲
懲而改修則復進既不廢法亦無棄人惟纎芥必懲而
[065-14a]
用材不匱故能使黜退者克勵以求復登進者警飭而
恪居上無滯疑下無蓄怨
 臣若水通曰用人之道公而已矣進而有過則懲懲
 而改過則復進進退在彼已何與焉若有一毫芥蔕
 于其間非大公之道也雖然陸䞇此疏為德宗猜忌
 而言耳若夫進賢如不得已盡左右大夫國人之公
 然後察則用無非人矣非謂用人者必伺其有過而
 退退而改過而復進也
[065-14b]
德宗貞元十年帝性猜忌不委任臣下官無大小必自
選而用之宰相進擬少所稱可羣臣一有譴責往往終
身不復收用好以辯給取人不得敦篤之士艱於進用
羣材淹滯陸贄上疏諫其畧曰以一言稱愜為能而不
核虚實以一事違忤為咎而不考忠邪其稱愜則付任
逾涯不思其所不及其違忤則罪責過當不恕其所不
能是以職司之内無成功君臣之際無定分帝不聽
 臣若水通曰孔子告仲弓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065-15a]
 三者為政之要務也雖為為宰告而治天下之道不
 外乎此矣德宗之進擬少可不先有司矣一譴不用
 不赦小過矣不進敦樸之才不舉賢才矣夫其甘於
 違背而不自惜者何也良由學問之功不加而以氣
 質用事故耳使其玩索涵養以體認於心身則聰明
 可發氣質可變以之治天下則舉措得人庶事康而
 庶績熈矣故曰明君以務學為急惟聖明念之
憲宗元和七年帝嘗於延英謂宰相曰卿輩當為朕惜
[065-15b]
官勿用之私親故李吉甫權徳輿皆謝不敢李絳曰崔
祐甫有言非親非故不諳其才諳者尚不與官不諳者
何敢復與但問其才器與官相稱否耳若避親故之嫌
使聖朝虧多士之美此乃偷安之臣非至公之道也茍
所用非其人則朝廷自有典刑誰敢逃之帝曰誠如卿

 臣若水通曰人主之職在論相而己相而果賢則所
 舉雖親必賢所措雖讎必不肖茍非其人不肖以親
[065-16a]
 而舉賢以讎而措人主何所賴哉易曰方以類聚物
 以羣分又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非親故乎不察乎
 此而徒以舉措責諸相亦未矣噫堯明峻德而後用
 舜舉元凱措四凶武王亶聰明而後用周公握髮吐
 哺以勞天下之士善論相者盍亦反其本與
周世宗顯徳四年冬十月戊午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
經學優深可為師法詳閑吏理達於教化等科
 臣若水通曰五代之時取士之法不行久矣周世宗
[065-16b]
 獨舉而行之其知為治之要者歟此五代之治所以
 莫盛於世宗之朝也然其曰文理優長人物爽秀則
 亦為取人之疵耳
賈誼新書曰王者官人有六等一曰師二曰友三曰大
臣四曰左右五曰侍御六曰厮役與師為國者帝與友
為國者王與大臣為國者伯與左右為國者强與侍御
為國者若存若亡與厮役為國者亡可立待也
 臣若水通曰賈誼官人六等之差誠確論也夫師者
[065-17a]
 以道道者大同也友者以德德者大化也大臣者以
 功功者伯道也左右者科科者富强而已侍御厮役
 固不足與議之矣然則為人君圖天下之治者將自
 擇於何者哉
劉向説苑樂羊為魏將以攻中山中山懸其子以示樂
羊樂羊不為衰志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遺之樂羊
食之盡一杯中山見其誠也不忍與之戰果下之遂為
魏文侯開地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孟孫獵得麑使秦
[065-17b]
西巴持歸其母隨而鳴秦西巴不忍縱而與之孟孫怒
而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為太子傅左右曰西巴有罪
於君今以為太傅何也孟孫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將
能忍吾子乎
 臣若水通曰孟子稱不信仁賢則國空虚以言當急
 於用仁賢也西巴不忍之心及於麑可謂仁矣樂羊
 貪功而殺其子可謂仁賢乎當時之君惟以是而定
 賞罰則足以勸天下之仁賢矣賞而疑罪而用之何
[065-18a]
 賞罰之不明而舉措之不正耶
説苑齊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
之曰今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
祥也晏子曰國有三不祥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
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臣若水通曰孟子言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又曰不
 用賢則亡彼見虎蛇者常耳若夫不用賢則危亡隨
 之天下之至不祥莫過於此晏嬰之言得孟子之意
[065-18b]
 矣夫後世之君犯此三不祥者多矣可不懼哉
唐陸贄奏議贄告徳宗曰君子小人用捨不並國家否
泰恒必由之君子道長小人道消於是上下交而萬物
通此所以為泰也小人道長君子道消於是上下不交
而萬物不通此所以為否也夫小人於蔽明害理如目
之有眯耳之有充嘉穀之有蟊梁木之有蠧也是以古
先聖哲之立言垂訓必慇勤切至以小人為戒者豈將
有意讎而阻之哉誠以其蔽主之明害時之理致禍之
[065-19a]
源愽傷善之釁深所以有國有家者不得不去耳户部
侍郎裴延齡者其性邪其行險其口利其志凶其矯妄
不疑其敗亂無恥以聚斂為長䇿以詭妄為嘉謀以掊
克斂怨為匪躬以靖譛服䜛為盡節總典籍之所惡以
為智術冒聖哲之所戒以為行能可謂堯代之共工魯
邦之少卯伏惟陛下恊放勲文思之徳而鑒其方鳩僝
功體仲尼天縱之明而辨其順非堅偽則天討斯得聖
化允孚小往大來孰不欣幸
[065-19b]
 臣若水通曰舉措國之大典治道闗焉故夫君子進
 則為泰小人進則為否否泰之幾安危存亡之兆此
 固有國者所宜慎也徳宗之朝裴延齡方以言利得
 幸陸贄之賢終以直言見疎舉措若兹危亡之禍豈
 可免哉
 
 
 格物通卷六十五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