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格物通 > 格物通 卷五十六
[056-1a]
欽定四庫全書
 格物通卷五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正萬民下
漢高帝元年十一月沛公悉召諸縣父老豪傑謂曰父
老苦秦苛法乆矣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爾殺
人者死傷人及盗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吏民皆按堵
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
所以還軍覇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爾乃使人與秦吏
[056-1b]
行縣鄉邑告諭之秦民大喜爭持牛羊酒食饗軍士沛
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民民又益喜惟恐
沛公不為秦王
 臣若水通曰秦之所以得罪於天下者暴虐之政使
 民無所措手足爾高祖入關之初而遂除秦苛法約
 法三章其庻幾仁以育之義以正之者矣此漢之所
 以興乎史氏掲而書之蓋其仁義之舉雖未足以追
 配湯武亦庻幾秋殺之中而寓春生之仁乎
[056-2a]
漢文帝六年冬十月梁太傅賈誼上疏其畧曰商君遺
禮義棄仁恩并心於進取行之二嵗秦俗日敗故秦人
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借父耰鋤慮有徳
色母取箕箒立而誶語抱哺其子與公併倨婦姑不相
悦則反唇而相稽其慈子嗜利不同禽獸者亡幾矣今
其遺風餘俗猶尚未改棄禮義捐亷恥日甚可謂月異
而嵗不同矣
 臣若水通曰先正有言風俗者起於上而成於下者
[056-2b]
 也故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秦因商君以其慘
 刻之心務功利之政風俗薄惡至文帝之世其俗尚
 在宜乎有更化善治之君也記曰堯舜帥天下以仁
 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本則在於
 君相而已有天下者當正其所好尚好尚正而民心
 正民心正而天下之風俗正矣
漢光武建武十四年秋大中大夫梁統上疏曰臣竊見
元帝初元五年輕殊死刑三十四事哀帝建平元年輕
[056-3a]
殊死刑八十一事其四十二事手殺人者减死一等自
是之後著為常凖故人輕犯法吏易殺人經曰爰制百
姓於刑之𠂻自高祖至於孝宣海内稱治至初元建平
而盗賊浸多皆刑法不𠂻愚民易犯之所致也由此觀
之則刑輕之作反生大患惠加姦軌而害及良善也事
寢不報
 臣若水通曰仁育義正古昔聖王所以治民之要道
 也故天之道非春不生非秋不成故有肅殺所以成
[056-3b]
 其生長之功也元哀二帝法弛而輕縱是失其所以
 正萬民之道矣及民易犯刑罰何以異設水於前而
 使之易玩而溺之死也哉梁統之論救正其弊光武
 不能嘉納其言而用之此東漢之治所以不能追三
 代之隆也然則光武其亦中才之主也哉
漢桓帝元嘉元年十一月詔舉獨行之士涿郡舉崔寔
詣公車稱病不對策退而論世事名曰政論其辭曰刑
罰者治亂之藥石也徳教者興平之粱肉也山陽仲長
[056-4a]
統見其書歎曰凡為人主宜寫一通置之座側
 臣若水通曰子産惠人也亦鑄刑書水火之喻切矣
 崔寔立政論於漢粱肉藥石之喻得救時正民之道
 君子有取焉孟子曰以生道殺民其此之謂乎然則
 人主盍亦酌剛柔之中哉
魏無鄉黨之法唯立宗主督䕶民多隱冒三五十家始
為一户内秘書令李冲上言宜準古法五家立鄰長五
鄰立里長五里立黨長取鄉人彊謹者為之鄰長復一
[056-4b]
夫里長二夫黨長三夫三載無過則升一等其民調一
夫一婦帛一匹粟二石大率十匹為公調二匹為調外
費三匹為百官俸此外復有雜調民年八十巳上聽一
子不從役孤獨癃老篤疾貧窮不能自存者三長内迭
養食之書奏詔百官通議甲戌初立黨里鄰三長定民
户籍民始皆愁苦豪彊者尤不願旣而課調省費十餘
倍上下安之
 臣若水通曰三長旣立萬民表正上有經費下無侵
[056-5a]
 害壯有復夫窮有迭養而民俗厚矣李冲之言豈非
 經國要務哉
隋文帝開皇九年二月丙申制五百家為鄉置鄉正一
人百家為里置里長一人
 臣若水通曰鄉正里長即古鄉大夫里宰之遺意也
 然以正以長為名豈非欲其以公正之徳而長之教
 之親睦戒之刑法以同歸於無偏無黨無反無側之
 化哉後世失其意而徒以追租之隳突獄訟之交攻
[056-5b]
 為務豈立正長之法固如是哉
唐高祖武徳七年春正月依周齊舊制每州置大中正
一人掌知州内人物品量望第以本州門望高者領之
無品秩
 臣若水通曰古者閭胥書其徳族師書其行則民不
 敢為惡而勉於為善大中正之設雖自唐而用之品
 量人物則亦古之遺意也夫以中正為名必其人果
 足以當之可也不然不中不正未有不以賢為不肖
[056-6a]
 以不肖為賢者矣故以中正而察人則易而得其中
 正之人則難得其人則足以中人之不中正人之不
 正矣
賈誼新書曰以禮義治之者積禮義以刑罰治之者積
刑罰刑罰積而民怨背禮義積而民和親故世主欲民
之善同而所以使民之善者或異或道之以徳教或敺
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氣樂敺之以法
令者法令極而民風哀哀樂之感禍福之應也
[056-6b]
 臣若水通曰書曰刑期於無刑民協于中又曰伯夷
 降典折民惟刑禮義刑罰皆所以正萬民而不可偏
 廢者也茍禮義不施而惟刑罰之滋焉祗見民未正
 而天下之亂成矣今夫天道之大也四時之運也徒
 以秋殺而無春生之仁則萬物其不漸盡而磨滅者
 幾希矣故為君者徳刑兼濟仁義並行陽舒隂慘體
 天之道夫然後中和致而天地之祥應矣
劉向説苑曰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徳而後武力凡武
[056-7a]
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夫下愚不移純徳
之所不能化而後武力加焉
 臣若水通曰天地之化獨隂不生獨陽不成程頥曰
 文徳所不能服而不用威武何以平治天下由是言
 之文武並用人君中正之道也君天下者可不知所
 審哉
劉向曰百方之事萬變蜂出或欲持虚或欲持實或好
浮遊或好誠必或行安舒或為飄疾從此觀之天下不
[056-7b]
可一聖王臨天下而能一之
 臣若水通曰天下民心之不正者風俗之不同也風
 俗之不同者道徳之不一也百方之事雖有萬變所
 不能變者此心此徳耳聖君臨御於上而所以一天
 下者皆本之身心之正焉則風行草偃自不容己者
 矣是故人君之正萬民盍求所以一之者哉
劉向曰禹出見罪人下車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順
道故使然焉君王何為痛之至於此也禹曰堯舜之人
[056-8a]
皆以堯舜之心為心今寡人之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
心為心是以痛之也書曰百姓有罪在予一人
 臣若水通曰宇宙之内一心爾堯舜此心也堯舜之
 民亦此心也禹此心也禹之民亦此心也故禹之民
 之心得其正即堯舜之民之心堯舜之民之心得其
 正即堯舜之心堯舜之民以堯舜之心為心者以得
 其同然者非謂本無是而求於堯舜也禹之民各自
 以為心是失其所同然者耳仰惟皇上秉堯舜禹之
[056-8b]
 資其心即堯舜禹之心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
 而行也今之百姓之心者獨非堯舜之民之心乎顧
 躬行以率之者何如爾詩曰天之牖民如塤如篪如
 取如携携無曰益牖民孔易言致同也開聰明擴良
 知是已蓋凡民自有之矣開之擴之如呼夢者而使
 寤喚醉者而使醒我但能覺之而已非外與之以寤
 與醒也顧不易哉茍體認擴充大禹泣罪之心則皇
 上之心即堯舜禹之心而今天下之民亦莫不以皇
[056-9a]
 上之心為心矣孰謂唐虞三代之治不可復見也
周敦頥通書曰天以陽生萬物以隂成萬物生仁也成
義也故聖人在上以仁育萬民以義正萬民天道行而
萬物順聖徳修而萬民化大順大化不見其迹莫知其
然之謂神故天下之衆本在一人道豈逺乎哉術豈多
乎哉
 臣若水通曰夫民非仁不育非義不正育之也者生
 之也正之也者成之也茍生矣而不正之以義則欲
[056-9b]
 動情勝相攻賊滅不可得而成矣奚其正故仁育義
 正而後君道成春生秋殺而後天徳成闕一則偏廢
 匪順匪化何以成聖人天地之神哉故君民之道在
 仁義並行矣
程顥曰古者鄉田同井而民之出入相友故無爭鬬之
獄今之郡邑之訟往往出於愚民以戾氣相搆善為政
者勿聽焉可也又時取强暴而好譏侮者痛懲之則柔
良者安鬬訟可息矣
[056-10a]
 臣若水通曰明刑所以期於無刑孔子曰聽訟吾猶
 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此息訟之道也明道勿聽之説
 蓋一時救弊之言爾何則君子之為政也端本尚矣
 乃若訟生於前茍無説以開明之則亦迷而不悟而
 已何以動其自責自咎之念哉臣故曰一時救弊之
 言為不端本者設也
邵雍曰天有隂陽人有邪正邪正之由繫乎上之所好
也上好徳則民用正上好佞則民用邪邪正之由有自
[056-10b]
來矣
 臣若水通曰上者下之倡也孔子曰子帥以正孰敢
 不正又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下民之邪正
 在上所以感之者何如爾然則後之人君世主欲正
 天下之民者可不正其好惡以端其本哉經曰表正
 萬邦是在君身而已矣
蔡沈洪範内篇曰制人為九行
 臣若水通曰制别也九行謂寛而栗柔而立愿而恭
[056-11a]
 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温簡而亷剛而塞彊而義也九
 行人所固有皆一理也聖人别而制之所以示人以
 徳行之實也正民之道豈有外於此哉
國朝吳元年皇祖命中書省定官房舍服色等第諭廷
臣曰古昔帝王之治天下必定禮制以辨貴賤明等威
是以漢高初興即有衣錦繡綺縠操兵乗馬之禁歴代
皆然近世風俗相承流於奢侈閭里之民服食居處與
公卿無異貴賤無等僣禮敗度此元之失政中書以其
[056-11b]
房舍服色等第明立禁條頒布中外俾各有所守以正
名分
 臣若水通曰正民之道莫先於正名分正名分莫先
 於定服器前元以失其政是以名分不正風俗不美
 奢侈相承貴賤無等閭里之民服食宫室與公卿無
 異僣禮敗度莫此為甚矣我皇祖明大義於天下頓
 革舊習乃命中書定服舍器用之制明立禁條以正
 名分使萬民歸正還古帝王之道昔武王滅商乃反
[056-12a]
 商政政由舊我皇祖之謂乎
洪武元年聖祖為大明令一百四十五條頒行天下制
曰惟律令者治天下之法也令以教之於先律以齊之
於後古者律令至簡後世漸以煩多甚至有不能通其
義者何以使人知法意而不犯哉人旣難知是啓吏之
奸而陷民於法朕甚憫之今所定律令芟繁就簡使之
歸一直言其事庶幾人人易知而難犯書曰刑期于無
刑天下果能遵令而不蹈於律刑措之效亦不難致兹
[056-12b]
命頒行四方惟爾臣庻體予至意
 臣若水通曰此聖祖頒律令於天下諭民之詔也書
 曰刑期于無刑民協于中故律令行則民徳協中而
 無不正矣我太祖之臨御臣庶必先立律令以正之
 其義之盡而仁之至矣
國朝太祖作為條訓以示子孫有曰朕自起兵至今四
十餘年人情善惡眞偽無不歴渉其中奸頑刁詐之徒
情犯深重灼然無疑者特令法外加刑使人知所警懼
[056-13a]
不敢輕易犯法然此特權時處置頓挫奸頑非守成之
君所常用以後子孫做皇帝時止守律與大誥並不許
用黥刺剕劓閹割之刑敢有請用此刑者犯人凌遲全
家處死
 臣若水通曰吕刑曰刑罰世輕世重故刑亂國用重
 典刑平國用中典此聖祖承前元之亂旣以法外加
 刑於奸頑之人矣其所謂用重典者乎至是復戒子
 孫止守律與大誥而禁用黥刺剕劓閹割之刑其所
[056-13b]
 謂用中典者乎世輕世重與時宜之得先王制百姓
 于刑之中之道矣正民之義何以加此雖然世平法
 玩久則委靡人尚姑息法就廢弛如久病之人氣息
 奄奄隨世輕重當思所以振作之術乎此又惟聖祖
 言外之意也
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乙丑上御謹身殿翰林院學士
劉三吾侍因論治民之道三吾言南北風俗不同有可
以徳化有當以威制上曰地有南北民無兩心帝王一
[056-14a]
視同仁豈有彼此之間汝謂南方風氣柔弱故可以徳
化北方風氣剛勁故當以威制然君子小人何地無之
君子懐徳小人畏威施之各有攸當烏可槩以一言乎
三吾悚服稽首而退
 臣若水通曰正民之道中而已矣剛柔强弱中焉而
 已矣所以能中者心而已矣三吾所謂徳化於南威
 制於北不知民心中正之理矣皇祖諭以地有南北
 民無兩心其眞識本心而得帝王心學之傳者乎人
[056-14b]
 君茍明諸心而得中正之理則至中有以救天下之
 邪至正足以一天下之動沉潛剛克高明柔克强弗
 友剛克燮友柔克可以持三徳之用正萬民之偏矣
大明令庶民男女衣服並不得僣用錦繡許用紵絲綾
羅紬絹素紗金首飾一件金耳環一對餘止用銀翠帽
頂帽珠並不得用金玉珊瑚琥珀靴不得製造花様金
線粧飾
 臣若水通曰易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
[056-15a]
 志夫民志之不定以名分之不明名分之不明以僣
 侈之無禁古之時農工商賈各勤其事而所享有限
 故皆有定志而上下之分明矣後世僣侈之風日盛
 庶民服用上擬王公名分之不明莫此為甚我聖祖
 著為此令其所以辨上下而定民志者不在是哉
教民榜凡民間户婚田土鬬毆相爭一切小事不許輒
便告官須經里老理斷違者不問虚實杖六十仍發里
老理斷若民自能含忍不願告訴者不許里老風聞尋
[056-15b]
趂勾引生事違者亦杖六十有贓重論
 臣若水通曰民生有欲不能無爭爭者小則小理之
 在里老則情易得而悔易生禁生事則其萌易除而
 其燄易熄一朝之忿至於亡身及親者可免矣萬民
 之正有不由於此哉
教民榜里老不但與民果决是非務要勸民為善其本
鄉本里人民務要見丁着業出入互相周知違者論罪
教民榜本鄉本里有孝子順孫義夫節婦及一善可稱
[056-16a]
者以實跡申奏有司不舉者罪之其無籍刁頑挾制官
府者嚴加懲治其强刼盗賊逃軍逃囚及生事惡人里
老即須㑹多人擒拏送官違者治罪
 臣若水通曰鼓舞萬民之術勸懲舉措而已矣一鄉
 之人善惡必不能遁其情也故責之以勸戒於前舉
 措於後而賞罰行焉則民徳歸正矣
教民榜鄉里人民住居相近父祖以來非親即識其年
老者或父祖輩行或伯叔輩行年㓜子弟皆須敬讓敢
[056-16b]
有輕薄不循教者許里老量情責罰若年老者不以禮
導生事羅織亦治以罪務要鄰里和睦長㓜相愛如此
自無爭訟安享太平
 臣若水通曰史臣贊堯之治化而曰協和萬邦誠使
 長㓜有序老少相得其為協和何如也然堯必先明
 峻徳公孫𢎞曰人主和徳於上百姓和合於下蓋必
 有以本之也其明徳和徳之學動民之道伏惟聖明
 留神焉
[056-17a]
宣徳二年七月上御奉天門諭兵部尚書張本等曰近
來民有訴妄解充軍者此乃有司之過彼意蓋謂朝廷
所重在軍不知民乃國家根本夫朝廷於軍民正如舟
車任載不可偏有輕重今後卿等須令有司審實軍則
為軍民則為民毋致妄冒違者必罪不恕
 臣若水通曰古者因井田而制軍賦兵出於農有事
 從司馬而閲之以擊刺征伐之方無事從司徒而訓
 之以事君親上之道何有軍民之分降及後世兵農
[056-17b]
 分而為二兵出身以衛農農出粟以養兵故當變故
 則崇軍旅而輕農氓當治平則重農氓而蔑軍士殊
 不知文武一道軍民一體而可以偏重乎哉我宣宗
 之言可以為永鑒矣
 
 
 
 格物通卷五十六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