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性理羣書句解 > 性理群書句解 卷十七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性理羣書句解卷十七
            宋 熊 節 撰
              熊剛大 註
 通書
   誠上第一誠即實理此篇論天以此實理/賦予於人而為性命之本原
誠者聖人之本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所賦人所受之/正理聖之所以聖以其㑹得此理故為
聖人/之本大哉乾元然是實理有天道之自然元者/乾之德運行不息若是其大萬物資
[017-1b]
萬物所取以/為始資取也誠之源也是即實理/之根源乾道變化乾之道/變化不
窮/各正性命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各出於正誠斯立焉實理於是/乎有立
粹至善者也純而不雜粹而/无疵渾然至善故曰故/云一隂一陽之謂道
隂陽氣也然氣非理不行所以使隂陽/之運轉盖有理以為之主所謂道也繼之者善繼則/氣之
方出善則理之/方行乃誠之源成之者性成則物之己成性則/理之己具乃誠之立元亨誠
之通故元亨利貞无非誠也元者生物之始亨者生物/之通為誠之通通即實理方出而賦於物善之繼
也即上文所謂/萬物資始是也利貞誠之復利者生物之遂貞者生物/之成為誠之復復即實理
各得而藏諸己性之成也即/上文之所謂各正性命是也大哉易也故易者隂陽變/易之名大哉此
[017-2a]
易/性命之源乎其為天賦為命物受/為性之根源者乎
   誠下第二此篇論聖人全此實理/而為五常百行之本源
聖人之/所以聖誠而已矣不過全此實理即/所謂太極者也是理/之實五常之
乃仁義禮智信所謂五常之/根本全此實則五常不虧矣百行之源孝悌忠順之/属所謂百行
之根本全此實/則百行脩矣靜無而動有方其靜也誠未嘗無以其/未形故謂之无及其動也
誠非至此而後有以/其可見而謂之有至正而明逹也靜而无則至正而/已動而有則昭明
通逹可/見也五常百行故五常之道/百行之至非誠非也茍无此誠皆/无其實所謂
不誠无/物也邪暗塞也靜而不正則邪妄動而/不明不逹則暗昧幽塞故誠則無事
[017-2b]
惟誠則衆理自然无一不偹/无事思勉而從容中道矣至易而行難故實理自/然則充之
為至易人偽奪之/則行惟見其難果而確無難焉人偽不能/奪故無難故曰故/云
日克已復禮克去己私復還天理天下之/至難然其機可一日而决天下歸仁焉
而其効至於天下盡歸/吾仁果確之无難如此
   誠幾德第三此篇論誠為實理之自然幾乃善/惡之所由分徳乃道之得於身者
實理/自然無為何為之有/即太極也幾者動/之微善惡善惡之所由分/盖勭於人心之
微則天理固能發見而人/欲亦萌乎中即隂陽之象德愛曰仁道之有得於身謂/之德於愛則謂之
仁/宜曰義處事得其/宜謂之義理曰禮萬物各得其/理謂之禮通曰智周乎/萬事
[017-3a]
而通逹則/謂之智守曰信凡事固守而不易則謂/之信即五行之性也性焉安焉之
謂聖性成於天安行於己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則為/聖人是誠无不立幾无不明徳无不偹者也
焉執焉之謂賢復者反而至之執者得而持之則為賢/人降聖人一等是思誠研幾以成其徳
者/也發微不可見發之微妙而/不見其迹充周不可窮之謂神充之/周徧
而不窮其用此則聖人/之神妙不可知者也
   聖第四此篇論誠精而明誠應而妙幾微而/燭其幽此乃性焉安焉之謂聖者
寂然不動者性真而靜凝/然未發者誠也實理之/本體也感而遂通者隨/感
随應酬酢/不窮者神也實理之/妙用也動而未形動而/未見有無之問者介/乎
[017-3b]
有動无/動之中幾也人心之/幾微也誠精故明誠至於精一則自然明/照如清明在躬志氣如
神是/也神應故妙神至於能應則自然造妙如/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是也幾微故幽
幾至於微則自然入幽如/理雖己萌事則未著是也誠神幾情明應妙而/洞其幽微曰聖人
此則性焉安/焉之謂聖
   愼動第五此篇言君子動必/以正則和在其中
動而正曰道動之所以正以其/合衆所共由之道用而和曰德用之所以道/和以其得
於身而无所/待於外也匪仁用不/以仁匪義用不/以義匪禮用不/以禮匪智用不/以智
匪信用不/以信悉邪也用其動也/皆邪矣邪動以邪/而動辱也必辱/其身甚焉
[017-4a]
又其/甚者害也必害於心曰辱曰害是皆/无得於道則其用不和矣故君子愼動故君/子之
人動而致謹必以正/焉則和在其中矣
   道第六此篇言聖人之道只在仁義禮智守之/固行之宜廣之可配合天地之全禮
聖人之道聖人之/所謂道仁義中正而已矣亦只仁義禮智而/已中即禮正即智
守之貴守之在我則仁義禮智/為天之爵何貴如之行之利行之在我則仁/義禮智皆順適
者也何/徃不利廓之配天地充而廣之仁義禮智可/與元亨利貞相配合豈不易簡
道體本然/至易且簡豈為難知人所固有/豈不易知不守不能/守此不行不能/行此
廓耳則亦不能/充而廣之
[017-4b]
   師第七此篇言人氣質之性有五剛柔善惡/中師者所以正人之惡正人之不中
或問曰或人/問云曷為天下善若何而使/天下皆善答/云必須/有師或/人
云/何謂也是何/所言答/云性也謂性之/云者剛柔善惡中而已矣
曰剛曰柔曰善曰惡曰中有此五者而/止此所謂性是人生以後氣質之性也不逹或人猶/未通徹
答/云剛善為義人之禀性得陽氣之中則為/剛之好者是為裁决之義為直為正/直
為處事/有果断為嚴毅為威嚴/為剛毅為幹固為幹而有所立/為固而有所守惡為
禀得陽氣之過則為剛/之不好者是為猛暴為隘為隘/峻為强梁為強惡/陸梁
善為慈人之禀性得隂氣之中/則為柔之好者為慈祥為順為利/順為巽為禮/遜
[017-5a]
為懦弱禀得隂氣之過則為柔之不/好者為懦而不立弱而不振為無㫁為是非不/能㫁决
為邪佞為回邪柔佞惡者固為非/正善者亦未必皆得乎中惟中也者惟所謂中/者以得性
之正/而言和也迨其已發無過/無不及是和也中節也和則事事/皆中其莭天下之逹
道也天下通行之道是/所謂允執其中者故聖人立教聖人立教/以教人俾人自
易其惡使人自改其惡改其惡則剛柔皆善有/嚴毅慈順之德而無強梁惴弱之病自至於
中而止矣自至於中至於中則或為嚴毅或為/慈順又皆中節而无太過不及之偏故先覺
故先有/知覺者覺後覺以開悟後未/知覺之人闇者求於明天資暗昧者/必當求夫開
明之/人而師道立矣師者所以攻人之惡正人之/不中能如是則其道有立矣師道立
[017-5b]
則善人多師道旣立則人皆知矯其/氣質之偏而善者自多善人多善人/之多則朝
廷正而天下治矣則朝廷一正而天下自/治此所以為天下善也
   幸第八此篇言人不幸不/聞過大不幸无恥
人之生人有/此生不幸不聞過不幸不聞己之過不/聞過是人不告也大不幸
無恥大不幸无愧恥心/无恥己不仁也必有恥則可教必須有恥則能/發憤而受教故
可/教聞過則可賢必須聞過則知改而為賢故可賢此雖/二事然不可教則雖聞過而未必能改
矣以此見无恥之/不幸為尤大也
   思第九此篇言思之一/字乃聖功之本
[017-6a]
洪範曰書洪範/篇言思曰睿思謂/之通睿作聖通則可/為聖人無思不思/而中
乃誠者/之事本也此其/本也思通由思而/通神也用也此其/用也幾動於彼人/心
之微方/動於彼誠動於此人心之實理/已動於此無思而無不通為聖人
不思而得而无不通誠/神幾曰聖人此釋誠也不思則不能通微不思則不能/通乎微烏能
睿/不睿則不能無不通不能睿則不能无/所不通烏能聖是則無不通
生於通微是則聖无不通質/由睿而能通乎微通微生於思睿而通微實/由於思通
故思者聖功之本故思之至可以/作聖而无不通而吉凶之機也其次/亦可
以見幾通微趋吉而不䧟於/凶咎此釋思通用也神也易曰易不/云乎君子見幾而作
[017-6b]
君子之人見其幾微/而求通睿之事也又曰知幾其神乎知其幾而至於/神應而妙聖之
事也此/釋幾也
   志學第十此篇言人之為學不可不立志士當志/於為賢賢當志於為聖聖當志于希天
聖希天聖者全德之名所/望為大道之自然賢希聖賢者秀出於民者降/聖人一等所望為聖
人之/全徳士希賢士則志於學者降賢人一等/所望為賢人之秀出於民伊尹顔淵商/臣
伊川孔/門顔子天賢也可謂世/之大賢伊尹恥其君不為堯舜伊尹愧/不能使
其君為堯/舜之君一夫不得其所一民或/失其所若撻於市如撻諸/市朝
淵不遷怒顔子怒不移怒於/甲者不移於乙不貳過過於前者/不復於後三月不
[017-7a]
違仁雖三月之乆此心猶不去仁伊尹/聖之任顔子亞聖是皆賢希聖者志伊尹之所志
為士而未到賢者地位且當希賢立志必當如/伊尹欲其君為堯 舜恐一夫不被其澤之志學顔子
之所學為學必當如顔子之不遷/怒不貳過不違仁之學過則聖過此則/可為聖及則
及此則/可為賢不及其或/不及則亦不失於令名則亦不失其為/善之名令善也
胡氏曰周子患人以發䇿决科榮身肥家希世取寵為/事故曰志伊尹之所志患人以廣聞見工文詞矜智謀
慕空寂為事故曰/學顔子之所學
   順化第十一此篇言天以陽生萬物以隂成萬/物聖人順人以仁育萬物以義正
    萬民與天/地為一
[017-7b]
天以陽生萬物陽主發生陽一嘘而/萬物生故以生物言以隂成萬物隂主/收歛
隂一翕而萬物/成故以成物言生物/者仁也是為仁即春/氣之發生成物/者義也
是為義即秋氣之凝結隂/陽以氣言仁義以道言故聖人在上聖人位九/重之上以仁
育萬物法天治政以仁撫衆民使之/各遂其生即陽之生物也以義正萬民以義/正衆
民使之各安於理即隂之成/物也即所謂定之以仁義者天道行而萬物順所行只/此隂陽
之道而萬物/皆順其道聖德脩而萬民化聖人修此仁義之德/而萬民皆化其徳
順大化萬物順而至於大順/萬民化而極於大化不見其迹无迹/可暏莫知其然
之謂神莫知其所以如此是謂神妙/不可測天地聖人其道一也故天下之衆是以/天下
[017-8a]
萬民/之衆本在一人其本只/在乎君道豈逺乎哉君之道亦不/逺只在此心術豈
多乎哉心之術豈多乎哉/只在此仁義而已
   治第十二此篇言聖人之心順乎理則不/雜不雜則賢才輔而天下可治
十室之邑十家/為邑人人提耳而教且不及人人挈其耳而/誨之猶且不及
况天下之廣况天下如/此其廣兆民之衆哉兆民如此/其衆乎言/
其心而已矣亦在人君之心/純而不雜耳仁義禮智四者所以純此/心者曰仁
曰義曰禮曰/智四者之徳動靜言貌視聽若動若靜若言/若貎若視若聽無違之謂
无所違於此/理方謂之純心純則賢才輔君心純乎理則賢/才以道合而來輔賢才
[017-8b]
輔則天下治衆賢以道合而來輔則天下/自治不待人人提耳而教矣純心要矣心/不
純則不能用/賢所以為要用賢急焉賢不用則無以/宣化所以為急
   禮樂第十三此篇言敬則自然/和樂故禮先樂後
禮之/為言理也在於物物各得/其理屬乎隂也樂之/為言和也在於物物致/其和属乎陽
也/隂陽理而後和隂陽之類各得其/倫理然後自然和君君臣臣君臣/之道
父子子父子/之彜兄兄弟弟兄弟/之倫夫夫婦婦夫婦/之經萬物各得
其理然後和萬物各得其倫理而後和各得其倫理處/此便是禮隂也至於和處便是樂陽也
故先禮而後樂故禮樂二字禮居先樂居後程子曰敬/則自然和樂敬便是禮先和樂便是樂
[017-9a]
後學者不知先持敬而務/為和樂鮮不流於慢矣
   務實第十四此篇言君子當使實勝/名不可使名勝於實
實勝實勝/於名善也旡非/天理名勝名勝/於實恥也大可/愧恥故君子進徳修
故君子之人進/其德脩其業孳孳不息續之/不已務實勝也求以實/理勝也
業有未著其或徳行事/業尚未昭著則恐恐然畏人知則恐懼為心/惟患人知
逺耻也慮為名勝則當逺/去此耻辱逺去聲小人則偽而已小人則專作/偽求為名勝
者/故君子日休故君子實修而无/名勝之耻故善小人日憂小人名勝/而無實脩
之善/故憂
[017-9b]
   愛敬第十五此篇言君子見善則學欲兼有衆/善見不善則勸不業一人於惡无
    所不用/其愛敬
有善人或/有善不及而我不能及/則如之何荅/曰不及則學焉不及則/當學其
善/問曰又問/云有不善人有不善則/何以處之荅/云不善則告之不善
人有不善恐其不知此事之/為不善則當告之以不善且勸曰恐其不知不善之/可改為善又且勸
之/云庻幾有改乎庻幾亦可改/而為善乎有善一答云有/善者一不善二不/善
者/二則學其一而勸其二是夫人善悪之雜則學其一善/者而勸其二不善者之當改
有語曰有/曰言斯人有是之不善此人有此/之不善非大惡也必/不
[017-10a]
是大/惡則曰則/言孰無過无心背理謂之/過孰能无過焉知其不能改安/知
其不能改過/焉音煙下同改則為君子矣能改則能/為君子不改為惡不能/改則
是有心悖/理謂之惡惡者天惡去/聲為惡之人/天亦怒之彼豈無畏邪彼人/也豈
无畏天/之心耶焉知其不能改安知其終不能改北乃答聞人/有過雖不得見而告勸之亦當
答之以此兾其/或聞而自改也故君子悉有衆善故君子善无不學兼/有衆人之善惡无不
勸不棄一/人於惡無弗爱且敬焉則无所不用/其爱敬之道
   動靜第十六此篇言動一於動靜一於靜則為/物之不通必動復靜靜復動斯為
    聖人之神/妙萬物
[017-10b]
動而無靜一於動而/不能靜靜而無動一於靜而/不能動物也是物囿/於有形
滯於一/偏者也動而無動旣動而/又無動靜而無靜旣靜而/又無靜神也是神/不囿
於形无方/无體者也動而無動動又/无動靜而無靜靜又/无靜非不動不靜
无動非不動也盖動中有靜也/无靜非不靜也盖靜中有動也物則不通故物滯於/一偏故不
能/通神妙萬物神妙於萬物而無不/適此結上文起下意水隂根陽水隂也而/生於天一
之數則本/乎陽也火陽根隂火陽也而生於地二之數則本/乎隂也所謂神妙萬物者如此
行隂陽五行之殊實本/乎隂陽二氣隂陽太極隂陽二氣實本於太/極之理此以神妙萬
物之體/而言四時運行五行之氣順布/而四時運行萬物終始萬物所資/以終復資
[017-11a]
以始此以神妙/萬物之用而言混兮闢兮混者體合而一/闢者用散而殊其無窮兮一/動
一靜如循環之无端/此兼舉體用而言
   樂上第十七此篇論古者教化脩明故樂聲淡/且和後世政刑苛紊故樂聲妖淫
    愁/怨
古者聖王古之/聖王制禮法制為禮/之法則脩教化脩明/教化三綱正綱/綱
上大䋲三綱者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各得其正九疇叙疇類也洪範之九/疇咸得其叙此即
萬物成得其理/所謂禮先也百姓太和而後百姓/翕然太和萬物咸若萬物莫/不皆順
此即理而後自然/和所謂樂後也乃作樂自是作/樂之音以宣八方之風以宣/東西
[017-11b]
南北四角八/方之風氣以平天下之情以節天下之情/使之和而不乖故樂聲淡
而不傷樂聲之平淡/則不至於傷和而不淫和樂則不/至於過入其耳入人/之耳
其心感人/之心莫不淡且和焉樂音淡則其心无不平淡/樂聲和則其心无不和樂
則欲心平平淡則嗜欲之/心自然平貼和則躁心釋和樂則躁急之/心自然滴釋
優柔平中躁心釋則優柔不廹/欲心平則其中和平德之盛也徳至此亦/可謂盛
下化中天下化之淡而不傷和/而不淫而各得其中治之至也治至此可/謂至矣
謂道配天地禮居先則属隂樂居後則/属陽故其道可合天地古之極也古聖/人作
樂功化之/極如此後世禮法不脩後世禮之/典法不脩政刑苛紊政事刑/罰苛虐
[017-12a]
紊/亂縱欲敗度縱其欲心/敗亂法度下民困苦在下衆民窮困愁苦/是萬物不得其理禮
先之道/旣缺謂古樂不足聽故云古之/樂不足聞代變新聲一代變一/新聲不和
亦/甚妖淫愁怨由廢禮敗度故其聲不和而妖淫/政苛民困故其聲不和而愁怨導欲增
妖淫故𨗳吾之欲/愁怨故增吾之悲不能自止於此弗/能禁止故有賊君棄父
增悲遂至賊弑/其君棄逐其父輕生敗倫𨗳欲遂至於輕視/其生敗壞人倫不可禁者
故有不可禁止者/矣於樂後何有哉嗚呼嗟/哉樂者樂之/云者古以平心古人/即樂
音之平淡以/此平其心今以助欲今人為妖淫之/音反助其欲古以宣化古人/即和
樂之音以/宣其教化今以長上/聲今人為愁怨之音適長其怨古/今之異淡與不淡和與不和而
[017-12b]
已/不復古禮敬則自然和樂不能復古/人之禮使萬物各得其理不變今樂則不/能變
今人之樂助欲長怨之/音則亦不能各得其和而欲至治者而欲如古人作/樂功化之盛
相去亦已逺矣盖復古禮然後/可以變今樂所以禮先而樂後
   樂中第十八此篇論樂本於政政善則作樂物順/以宣暢其和心故天地和而萬
樂者樂之/云者本乎政也根本人君/之政事政善政事/休羙民安百姓/阜安
天下之心和則天下之人/心翕然和樂故聖人作樂故聖人作/為樂音以宣
暢其和心以宣暢天下/和樂之心逹於天地逹于上天/下地之間天地之氣
感而太和焉俾天地之氣交相/感動散為太和天地和則萬物順天地/之氣
[017-13a]
旣和則萬/物咸若故神祗格故天神地祗/莫不來至鳥獸馴鳯凰來儀百/獸率舞無不
和/順
   樂下第十九此篇論樂聲之淡樂辭/之善自可移風而易俗
樂聲淡則聽公平樂音之淡則不妖不淫/人之聽者心亦平順樂辭善則歌
者慕樂辭之善則發乎情性止乎禮/義故令歌者有所啓發而效慕故風移而俗易矣
可以化民風/而移習俗矣妖聲豔辭之化也亦然妖淫之音艶麗之亦/言其感動夫人雖
如此但喪其所守變其所習豈如聲之淡/辭之善聴者歌者可以和平而感慕耳
   聖學第二十此篇論學聖/者在乎此心
[017-13b]
聖可學乎或問聖之道/可習而至乎荅/云可習/而至有要乎亦有要/術乎
荅/云有要/術請聞焉或人又言/請聞其要答/云一為要敬為要盖敬/者主一無適
之/義一者無欲也主一則無物/欲昏雜其中無欲則靜虛動直无物欲/昏雜則
此心之靜虛具象理/此心之動直而不屈靜虛則明靜而虚則/本體清明明則通本體/明則
無不/透徹動直則公動而直則/大公至正公則溥大公至正則/无不周徧明通公
溥庻矣乎明而通公而溥/於道不其庻乎
 
 性理羣書句解卷十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