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項氏家說 > 項氏家說 卷七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項氏家說卷七
            宋 項安世 撰
  說經篇七
   曾是以為孝乎
陸氏釋文曾音增則也皇侃正義音層古之音層者訓
重今之音層者訓嘗皆于此章文義不協及觀徐鍇說
文繫傳有作前增反者辭之舒也葢直以為發語之辭
[007-1b]
則雖層音亦通也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
徐鍇曰乘車當中一曲轅以木為衡是縛軶于上别鑽
孔縛之大車雙直轅衡軶都縛之不鑽也
   冉子與之粟五秉
周禮儀禮米數以米斛為筥十六斛為秉禾數則以二
石為秉四秉為筥葢秉筥之字雖同而數則異也按徐
鍇說文正引論語以五秉為禾數曰百二十斤為䄷二
[007-2a]
百四十斤為秉四秉為筥正與二禮同然則與之五秉
為禾十䄷耳
   子謂仲弓曰
恐此只是如子謂子貢曰之類葢與之言耳非論仲弓
也語意亦與仲弓問政章同若論仲弓則不當加曰字
但當如子謂公冶長子謂南容之類而已
   人之生也直㒺之生也幸而免
列子曰由生而生常也由死而生幸也
[007-2b]
   多見而識之
漢書多聞而志之知之次也古文識皆音志
   子疾病子路請禱
釋文云此章無病字按古注至子罕篇子路使門人為
臣章始解病字則此有病字者非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逺而
朱氏云偏反翩翻也按曹娥碑云曄曄之姿偏其反而
令色孔儀則作翩翻也久矣
[007-3a]
   孟子道性善
荀卿子之攻孟子也其說曰性善則去聖王息禮義矣
性惡則貴聖王興禮義矣嗟乎荀卿子此言誠乃釋老
氏之學之病矣特施之孟子子思則為過耳孟子子思
其于遵先王之法服禮義之敎至明且習也彼荀卿子
者習聞其說而未讀其書輕于立論勇于毁人而不知
併其天地父母之性而自毁之也然其所謂性善則去
聖王息禮義矣則足以一言而蔽釋老之學而後之儒
[007-3b]
者欲攻二氏者皆莫之及也嗟乎卿亦豪傑矣哉
   本荀說
荀子性惡篇曰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凡禮義者是生
于聖人之偽非生于人之性也聖人積思慮習偽故以
生禮義而起法度今將以禮義積偽為人之性耶然則
有曷貴堯禹曷貴君子矣哉凡所貴堯禹君子者能化
性能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然則聖人之于禮義積偽也
亦陶埏而生之也豈人之性也哉由是推之謂隆禮由
[007-4a]
義為偽其說實出荀子又非十二子篇曰略法先王而
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猶然舒遲貌/劇繁多也
往舊造說謂之五行五行仁義/禮智信也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
無說閉約而無解荀卿嘗言法後王治當世而孟子子/思以為必行堯舜文武之道然後為
治不知隨時救弊/故言僻違無類按飾其辭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
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
不知其所非也溝讀為講猶猶豫也瞀/暗也嚾嚾喧囂之貌遂受而傳之以
為仲尼子游為兹厚于後世厚垂徳/厚也是則子思孟軻之
[007-4b]
罪也由是推之惡言理性讀中庸其說亦出荀子適世
之有是說也作本荀說
   使畢戰問井地章
安世妄意上章兩節皆當在畢戰章内夫世禄滕固行
之矣此一句在上章辭義不倫移置下章乃與分田制
禄井地榖禄君子野人之語相入又自設為庠序學校
以下亦當移在下章百姓親睦之後方與人倫明于上
小民親于下兩句相應且其末云子力行之亦以新子
[007-5a]
之國子謂畢戰也不當在上章明甚下章云子之君選
擇而使子子必勉之又云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
其辭義皆與此同非畢戰而何凡對大國之君稱王對/齊
梁是/也小國之君稱君對穆公/是也大夫稱子對戴不/勝是也此孟子
書法也熟讀當見吾言之不謬
   圭田
古者圭田五十畝自卿以下同等今之職田因職之貴
賤而為之多寡非古制也慶元丙辰在金陵見陳之純/所作時議恐前輩已有此說
[007-5b]
   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
息者止令不作也距者止令不行也邪與偏人所共見
非狷介忮忍者不能為之故止之足矣至于淫辭以放
蕩無法為大方其言理若甚高而實便于俗以故能陷
溺人人喜由之與邪說詖行者不同故必屏而放之不
可與同中國如放鄭聲亦以其聲之淫亂人也若遁辭
則唇吻反覆之士閭巷之自好者皆知恥之故待之以
不足問
[007-6a]
   附庸
王莽封諸侯置附城削漢王葢以城解庸也古文庸即
墉字後人加土以别之不成國者謂之附城猶今言枝
郡為屬城也此說卻通
   換字
換字之法雖賢聖之文亦然葢語勢當然非必有意也
特文士推演之遂至于艱深爾以吾我二字言之先言
我字則以吾繼之我以吾仁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是也
[007-6b]
先言吾字則以我繼之使吾二婢子夾我吾喪我是也
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有鄙夫問于我予不得視猶子也
非我也此以我繼吾與予也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二
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此以吾繼我也
   用韻語
古人敎童子多用韻語如今䝉求千字文太公家敎三
字訓之類欲其易記也禮記之曲禮管子之弟子職史
游之急就篇其文體皆可見
[007-7a]
古人垂訓多用韻語亦欲其易記也又文字整齊聴者
易曉如大禹之訓及洪範等書可見凡官箴及盤杅几
杖之銘皆然
古之卜筮專用韻語至今猶然易之爻辭象辭左氏傳
所載繇辭史記之龜䇿傳焦氏之易林東方朔管輅射
覆之辭及今之籖詞課詞皆韻語也
伊訓太甲旅命語多對偶或用聲律葢欲其分明瀏
亮便于人主之聴也
[007-7b]
   帝王稱宗
高宗出商書中宗出周書獨世宗未知何據按列女傳
謂宣王得姜后卒成中興之名為周世宗則世宗宣王
之廟號也古文世與太通故太子為世子太叔為世叔
樂太心為樂世心世宗即太宗也漢文帝既為太宗故
武帝為世宗高帝既為太祖故光武為世祖然則周家
當以武王為太宗故宣王為世宗耶
   春秋書居書在
[007-8a]
程迥可久曰春秋書王在畿内曰居于狄泉出王畿曰
出居于鄭諸侯在境内曰公居于鄆出境曰公在乾侯
唐鑑用春秋書法中宗則宜曰帝居房陵不宜曰在
   日月食
日食必于朔月食必于望以其相當也兩不相當則不
食相當而不盡正則隨其所當之深淺而食正相當則
食之既相當而氣虧者食茍不虧則亦不食
   兵法
[007-8b]
左傳蒍敖擇楚之二廣廣有一卒卒偏之兩右轅左追
蓐挾轅而戰以轅為法百官象物而動軍政不戒而備
周制五伍為兩四兩為卒楚徒多而車少車之一偏有
卒與兩一車之徒二百五十李以為挾轅之士一偏為
五十人一兩為二十五人二廣凡一百五十人靖號知
兵殆未之思也
又曰鄭子元繻葛之陳為左右拒前偏後伍伍承彌縫
案前偏與今左傳/刋本作先偏有異前偏輕也後伍重也二拒翼也周制
[007-9a]
偏車二十五乘伍百二十乘前輕後重鱗次彌縫陳曰
魚麗其衆多而備之謂乎
又曰夫差陳于黄池百人以為徹行百行行頭皆官帥
十行一嬖大夫十嬖大夫一將軍三軍帶甲三萬呉有
徒而無車此所謂方陳也
又曰申公巫臣以兩之一卒適呉舍偏兩之一敎之戰
陳呉之軍陳其本諸此巫臣車徒二乘以兩之强半與
呉杜預以為與之兩士與九乘車何其乘車之衆也
[007-9b]
   古今注物名
鯉之大者曰鱣鱣之大者曰鮪鯨之雌者曰鯢螻蛄一
名鼫鼠螢火一名丹良棨㦸殳也以赤油韜之亦曰油
㦸金吾棒也御史大夫執金吾以銅為吾黄金塗兩頭
守尉以木為吾用以夾車輻稻之黏者名秫禾之黏者
名黍亦謂之穄以上出崔豹古今注取其切于經史者
表而出之
   論誠敬
[007-10a]
安陽韓彰守夷陵秩滿過荆謂項子曰彰幸甚得事頤
正郭先生于夷陵聞敎多矣項子曰先生之言云何韓
曰先生言子思但言誠而程子乃言敬敬故其弊多欺
誠則不欺矣項子太息曰嗟乎是在子思之書而先生
不知察耳夫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先生將
使學者以天自居乎將使之修人道而後至于天乎若
猶修之則必有事矣子思之首章曰道不可湏臾離也
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
[007-10b]
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此修道之
方也誠之者人之事也人之道也名之曰敬可乎不可
乎他曰夷陵張昌基來項子問之曰郭先生謂程子言
敬不若子思言誠有諸張曰有之項子曰立之以為如
何曰天下之至言也項子曰立之素豪士不奈程之所
言敬何吾固知立之之以為至言也子以為行子之欲
嗜酒好色無所矯揉而以為誠乎將樂循禮義無所勉
强而以為誠乎使吾胸中樂循禮義則誠固未嘗不敬
[007-11a]
也而又何悖焉吾茍未能樂循禮義則必將戒謹不見
恐懼不聞以持之齋明盛服非禮不動以修之人一己
百人十己千以勉之此皆子思之說也敬乎不敬乎夫
安而行之生而知之不勉不思從容中道者古固有之
矣然豈後學之所可自居哉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則
非敬不可也決藩籬破繩墨而放一世于猖狂恣睢之
地者必子之言夫或曰子之言敬辯矣昔元城劉先生
問于司馬文正公公敎以誠曰當自不妄語入然則文
[007-11b]
正之言非歟項子笑曰子亦嘗聞文正元城之風乎程
子之敬猶有所謂春風和氣者焉世之人已畏而惡之
矣使其立于文正元城之側見其張拱而徐趨正色而
危坐則其惡言誠字當又甚于敬矣大抵茍有自恣之
心則凡視聖賢之名敎國家之法令以為與真情相妨
也而獨敬之一字哉項子曰世人喜言任真故多借誠
字以自文此不但不識誠亦不識真也以無禮法為真
情此語出自莊老而乃極盛于魏晉之時大抵治世之
[007-12a]
人好禮法亂世之人樂恣睢故自戰國以來學士大夫
多以禽犢自處凡仁義禮樂忠臣孝子皆以為失性害
情之具此孟子所以哀其自棄自暴而發為性善之說
也孟子言人之情人之才皆可以為善人之心皆有辭
讓羞惡而魏晉之言真情者禮法㢘恥皆不預焉惟裸
飲而襍坐者為近之嗟乎孟子以堯舜為性而晉人乃
以禽犢為真其自待如此尚可與之論誠乎哉
   論鬼神
[007-12b]
不能盡倫則佛然後聖行不慊于心則鬼然後神此說
為治已者言人倫無相保之樂則民歸于佛賞罰不由
于功過則民聴于神此為為政者言
儒者非不知信鬼神但儒者以為當誠心謹行以事之
小人以為當賄賂酒肉以結之爾儒者非不信災異但
儒者以為當恐懼修省以消之小人以為當巫覡章醮
以治之爾人但能以立朝事君之說還治其家則言鬼
神者必不曰當用賄賂酒肉言災異者必不曰當用巫
[007-13a]
覡章醮矣凡言怪神者中國少而荆越多城市少而村
野多衣冠少而小民多富室少而貧民多主人少而童
僕多男子少而婦女多晝日少而暮夜多月夜少而晦
夜多葢非愚則暗也
韓子作原鬼謂有降而為禍者有降而為福者有降而
莫為之禍福者其說似矣而未究也項子為足之曰二
氣氤氲與人相屯其狀千萬而義止于四有人先而鬼
後者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者人召之也有
[007-13b]
鬼先而人後者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將亡必有妖孽者
鬼告之也凡此類者降而為禍福者也有人病而疑于
鬼者隨五臟之病氣發為色聲形象接于見聞通于夢
寐若此者疾間而止無所召也有天病而疑于人者隨
五行之戾氣發為妖孽眚痾降于國野觸于人物若此
者氣定而止無所告也凡此類者降而莫之為禍福者
也是四者各有所從來而韓子混然言之若以為無定
理而不足問者此韓子詩中所謂硬語也非真知情狀
[007-14a]
者也或曰子之言若是乎曰未也此鬼事也非人事也
鬼事則知之而已人事則當有以處之處之奈何曰處
人病者醫而止耳餘三者惟徳足以處之方三者之始
至也固莫定其為誰何也不可曰是天之病而無預于
我也是誣天也又不可曰是天之所告而我無如何也
是棄天也君子必悚然曰我之罪也作不善之所召也
恐懼焉修省焉禍消變止而後即安故堯必憂水湯必
以旱自責宣王必側身修行孔子遇迅雷風烈必變皆
[007-14b]
所以畏天命敬鬼神也故鬼神之變三而君子之道一
此說明而後孝敬之行興淫巫之禍息不然但如韓子
之所云者則愎而已矣其誰肯信也
 
 
 
 
 項氏家說卷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