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西山讀書記 > 西山讀書記 卷三十七
[037-1a]
欽定四庫全書薈要
 西山讀書記卷三十七
            宋 真徳秀 撰
   隂陽
易大𫝊一隂一陽之謂道
 按程子朱子之說以為隂陽氣也所以一隂一陽者
 道也道即所謂太極已詳具性命篇今不重出盖自
 一而二則為隂陽以形體言之則曰天地以性情言
[037-1b]
 之則曰乾坤自二而五則曰五行著而為象則為日
 月星辰形為功用則為雷霆風雨之屬總而名之則
 曰鬼神自人身言之則曰魂魄無往而非隂陽也故
 今所輯一曰隂陽二曰天地三曰乾坤四曰五行五
 曰日月星辰六曰雷霆風雨七曰鬼神而附以魂魄
 云○立天之道已見仁義篇
隂陽不測之謂神
 張子曰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兩在故不測兩故化
[037-2a]
 推行乎一○又曰氣有隂陽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
 測為神○問云云朱子曰横渠說得極好一故神横
 渠親注云兩在故不測只是這一物却周行乎事物
 之間如所謂隂陽屈伸往來上下以至行乎十百千
 萬之中無非這一箇物事所謂兩在故不測兩故化
 註云推行於一凡天下之事一不能化惟兩而後能
 化且如一隂一陽始能化生萬物雖是如此亦是推
 行於此一耳此說極精須當細玩又曰神化二字雖
[037-2b]
 程子說亦不甚分明惟横渠推出來推行有漸為化
 合一不測為神又曰一故神兩在故不測兩故化言
 兩在者或在隂或在陽在隂時全體都是隂在陽時
 全體都是陽化是逐一挨将去底一日復一日一月
 復一月節節挨将去便成一年這是化直卿云一故
 神猶一動一静互為其根兩故化猶動極而静静極
 復動又曰陽化而為隂只恁消縮去無痕迹故謂之
 化隂變而為陽其勢浸長便覺有形迹著見故謂之變
[037-3a]
禮月令孟春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
木萌動
 正義曰天地之氣謂之隂陽一年之中或升或降故
 聖人作易各分為六爻以象十二月陽氣之升從十
 一月為始陽氣漸升隂氣漸下至四月六陽皆升六
 隂皆伏至五月一隂初升隂氣漸升陽氣漸伏至十
 月六隂盡升六陽盡伏然則天氣下降地氣上騰五
 月至十月也地氣下降天氣上騰十一月至四月也
[037-3b]
 是五月云天氣下降地氣上騰者陽氣五月之時為
 隂從下起而上排陽氣第六陽氣上極反退至十月
 之時六陽盡退皆伏於下至十一月陽之一爻始動
 地中至十二月陽漸升而微未能生物正月三陽既
 上成為乾卦乾體在下三隂為坤坤體在上乾為天
 坤為地天居地下故云天氣下降地在天上故云地
 氣上騰是陽氣五月初降至正月為天體而在坤下
 也十一月一陽初生而上排隂隂之上六漸退反歸
[037-4a]
 於下至四月隂爻伏盡六陽在上五月一隂生六月
 二隂生隂氣尚微成物未具七月三隂生而成坤體
 坤體在下三陽為乾而體在上則是地氣在下天氣
 在上故正月為泰泰通也天地交通七月為否否塞
 也言天地隔塞所以十月云地氣下降天氣上騰者
 以十月之時純隂用事地氣凝凍寒氣逼物地氣又
 在下故曰地氣下降於時六陽從上退盡無復用事
 天體在上不近於物似若陽歸於天故云天氣上騰
[037-4b]
 其實十月天氣反歸地下若審察於此無可疑者矣
 ○愚按正義大槩得之然隂氣漸下等語則未然程
 子屈伸往來之論盡之見後章
仲春是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泄句者畢出萌者盡逹
不可以内
 鄭氏曰時可宣出不可收歛也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
仲夏之月日長至隂陽争死生分
 鄭氏曰争者陽方盛隂欲起也分猶半也
[037-5a]
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
和節嗜欲定心氣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隂之所成
 晏安也
仲秋是月也殺氣浸盛陽氣日衰水始涸
孟冬是月也命有司曰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
閉塞而成冬
 正義曰若以易卦言之七月三陽在上則天氣上騰
 三隂在下則地氣下降於十月云云者易含萬象言
[037-5b]
 非一槩周流六虚事無定體若以氣象言之則十月
 為天氣上騰地氣下降若以氣應言之則從五月地
 氣上騰至十月地氣六隂俱升天氣六陽並謝天體
 在上陽歸於虗無故云上騰地氣六隂用事地體在
 下隂氣下連於地故云地氣下降各取其義不相妨也
仲冬之月日短至隂陽争諸生蕩
 鄭氏曰争者隂方盛陽欲起也蕩謂物動将萌芽也
君子齋戒處必掩身身欲寧去聲色禁嗜欲安形性事
[037-6a]
欲静以待隂陽之所定
 朱子感興詩曰朱光徧炎宇微隂𦕈重淵寒威開九
 野陽德昭窮泉文明昧謹獨昏迷有開先幾㣲諒難
 忽善端本綿綿掩身事齋戒及此防未然閉關息商
 旅絶彼柔道牽
楚辭天問篇明明闇闇惟時何為隂陽三合何本何化
 朱子曰明闇即謂晝夜之分也時是也榖梁子曰獨
 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此問蓋
[037-6b]
 曰明必有明之者闇必有闇之者是何物之所為乎
 隂也陽也天也三者之合何者為本何者為化乎今
 答之曰天地之化隂陽而已一動一静一晦一明一
 往一來一寒一暑皆隂陽之所為而非有為之者也
 然榖梁言天而不以地對則所謂天者理而已矣成
 湯所謂上帝降衷子思所謂天命之性是也是為隂
 陽之本而其兩端循環不已者為之化焉周子曰無
 極而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静静而生隂静極復動
[037-7a]
 一動一静互為其根分隂分陽兩儀立焉正謂此也
 然所謂太極亦曰理而已矣
董子曰天道之大者在隂陽陽為德隂為刑刑主殺而
德主生是故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長養為事隂常居
大冬而積於空虗不用之處以此見天之任德不任刑
也天使陽出布施於上而主嵗功使隂入伏於下而時
出佐陽陽不得隂之助亦不能成嵗功陽以成嵗為名
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從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
[037-7b]
者不可任以治世猶隂之不可任以成嵗也為政而任
刑不順於天故先王莫之肯為也
 按仲舒此論欲以止武帝好殺之心可謂善矣然謂
 隂居大冬而積於空虗不用之地則未然也夫元亨
 利貞四德之循環春夏秋冬四時之更代造化生生
 之意未嘗不流行其間冬雖主藏然一嵗發育之功
 實胚胎乎此收歛於冬固所以為春生之地也特閉
 藏無迹人不得而見耳謂之空虗不用則非也
[037-8a]
周子曰無極而太極
 全文及陽生萬物成萬物章已見前
動而無静静而無動物也
 朱子曰有形則滯於一隅
動而無動静而無静神也
 神則不離於形而不囿於形矣
動而無動静而無静非不動不静也
 動中有静静中有動
[037-8b]
物則不通神妙萬物
水隂根陽火陽根隂
 水隂也而生於一則本乎陽也火陽也而生於二則
 本乎隂也所謂神妙萬物者如此
五行隂陽隂陽太極
 承上文而言自五而一也
四時運行萬物始終
 四時即五行也反上文而言自五而萬也
[037-9a]
混兮闢兮其無窮兮
 混合也自五而一動而静陽而隂也闢開也自五而
 萬静而動隂而陽也一合一開如循環之無端而天
 地之造化無窮矣○所謂神者初不離乎物如天地
 物也天之收歛豈專乎動地之發生豈專乎静此即
 神也○問自五而一自五而萬之説則是太極常在
 貞上恐未穩先生然之○混言太極闢言為隂陽五
 行以後故末句曰其無窮兮言既闢之後為隂陽五
[037-9b]
 行為萬物無窮盡也
易坤卦程子𫝊曰隂從陽者也待唱而和乾之用陽之
為也坤之用隂之為也形而上曰天地之道形而下曰
隂陽之功
初六履霜堅氷至傳曰隂始生于下至㣲也聖人於隂
之始生以其将長則為之戒隂之始凝而為霜履霜則
當知隂漸盛而至堅氷矣獨小人始雖甚㣲不可使長
長則至於盛也
[037-10a]
上六龍戰於野傳曰隂從陽者也然盛極則抗而争文
言隂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傳曰陽
大隂小隂必從陽隂既盛極與陽偕矣是疑於陽也不
相從則必戰卦雖純隂恐疑無陽故稱龍見其與陽戰也
 問坤卦純隂不為無陽之說如何朱子曰雖是十月
 為坤十一月為復然自小雪後其下一畫便有三十
 分之一分陽生至冬至方足得一爻成爾然十月謂
 之陽月蓋嫌於無陽也自垢至坤亦然又曰陽無驟
[037-10b]
 生之理如冬至前半月中氣是小雪陽已生三十分
 之一分到得冬至前幾日已生到二十七八分到至
 日方足成一畫不是前日都無今日一旦便都復了
 大抵剥盡處便生莊子曰造化宻移疇克知故列子
 亦謂運轉亡已天地宻移疇覺之哉凡一氣不頓進
 一形不頓虧隂陽之浸消浸盛人身之自少至老亦
 莫不然
屯傳曰隂陽不交則為否始交而未暢則為屯
[037-11a]
小畜宻雲不雨自我西郊傳曰雲隂陽之氣二氣交而
和則畜固而成雨陽唱而隂和順也故和若隂先陽唱
不順也故不和不和則不能成雨雲之畜聚雖宻而不
成雨者自西郊故也
㤗傳曰坤隂在上乾陽居下天地隂陽之氣相交而和
則萬物生成故為通㤗又小往大來吉亨𫝊曰小謂隂
大謂陽往往之於外來來居於内也陽氣下降隂氣上
交也隂陽和暢則萬物生遂天地之泰也以人事言之
[037-11b]
大則君上小則臣下君推誠以任下臣盡誠以事君上
下之志通朝廷之泰也陽為君子隂為小人君子來處
於内小人往處於外天下之泰也否傳曰天處上地處
下是天地隔絶不相交通所以為否
臨至於八月有凶傳曰二陽方長於下陽道嚮盛之時
聖人豫為之戒曰陽雖方盛至於八月則其道消矣是
有凶也大率聖人為戒必於方盛之時方盛而慮衰則
可以防其滿極而圖其長久若既衰而後戒亦無及矣
[037-12a]
八月謂陽生之八月陽始生於復自復至遯凡八月自
建子至建未也二隂生而陽消矣故彖曰消不久也在
隂陽之氣言之則消長如循環不可易也以人事言之
則陽為君子隂為小人方君子道長之時聖人為之戒使
知極則有凶之理而虞備之常不至於滿極則無凶也
剥傳曰卦五隂而一陽隂始自下生漸長至於盛極羣
隂消剥於陽故為剥也又彖𫝊曰剥謂剥落也柔變剛
也柔長而剛剥也夏至一隂生而漸長一隂長則一陽
[037-12b]
消至於建戍則極而成剥是隂柔變陽剛也隂小人之
道方長盛而剥消於陽故君子不利有所往也
上九碩果不食傳曰諸陽消剥已盡獨有上九一爻尚
存如碩大之果不見食将有復生之理上九亦變則純
隂矣然陽無可盡之理變於上則生於下無間可容息
也聖人發明此理以見陽與君子之道不可亡也或曰
剥盡則為純坤豈復有陽乎曰以卦配月則坤當十月
以氣消長言則陽剥為坤陽來為復陽未嘗盡也剥盡
[037-13a]
於上則復生於下矣故十月謂之陽月恐疑其無陽也
隂亦然聖人不言耳
復傳曰序卦物不可以終盡剥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物無剥盡之理故剥極則復來隂極則陽生陽剥極於
上而復生於下窮上而反下也復所以次剥也為卦一
陽生五隂之下隂極而陽復也嵗十月隂盛既極冬至
則一陽復生於地中故為復也陽君子之道陽消極而
復反君子之道消極而復長也故為反善之義
[037-13b]
又出入旡疾朋來旡咎傳曰物之始生其氣至㣲故多
摧折陽春之發為隂寒所折觀草木於朝暮則可見矣
出入無疾謂㣲陽生長無害之者也既無害之而其類
漸進則将亨盛故旡咎也一陽始生至㣲故未能勝羣
隂而發生萬物必待諸陽之來然後能成生物之功而
無差忒以朋來而旡咎也三陽子丑寅之氣生成萬物
衆陽之功也若君子之道既消而復豈能便勝於小人
必待其朋類盛則能協力以勝之也
[037-14a]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𫝊曰謂消長之道反復迭至陽之
消至七日而來復姤陽之始消也七變而成復故云七
日謂七更也
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傳曰一陽復於下乃天地生物之
心先儒皆以静為見天地之心蓋不知動之端乃天地
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象傳曰雷在地中陽始復之時也陽始生於下而甚㣲
安静而後能長先王順天道當至日陽之始生安静以
[037-14b]
養之故閉關使商旅不得行人君不省視四方觀復之
象而順天道也在一人之身亦然當安静以養其陽也
夬傳曰五陽在下長而将極一隂在上消而将盡衆陽
上進决去一隂所以為夬也夬者剛决之象衆陽進而
决去一隂君子道長小人消衰将盡之時也
姤女壮勿用取女傳曰一隂始生自是而長漸以盛矣
是女之将壮也隂長則陽消女壮則男弱故戒勿用取
如是之女取女者欲其柔和順從以成家道姤乃方進
[037-15a]
之隂漸壮而敵陽者是以不可取也女漸壮則失男女
之正家道敗矣姤雖一隂甚微然有漸壮之道所以戒
也○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傳曰一隂始生漸長而盛
隂盛則陽衰矣取女者欲長久而成家也此漸盛之隂
将消勝於陽不可與之長久也凡女子小人外國勢茍
漸盛何可與久也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
初六繫於金柅至羸豕孚蹢躅傳曰姤隂始生而将長
之卦一隂生則長而漸盛隂長則陽消小人道長也制
[037-15b]
之當於其微而未盛之時柅止車之物金為之堅强之
至也止之以金柅而又繋之止之固也固止使不得進
則陽剛貞正之道吉也使之進往則漸盛而害於物是
見凶也羸豕孚蹢躅聖人重為之戒言隂雖甚微不可
忽也豕隂躁之物故以為况羸弱之豕雖未能强猛然
其中心在乎蹢躅蹢躅跳躑也隂微而在下可謂羸矣
然其中心常在於消陽也君子小人異道小人雖㣲弱
之時未嘗無害君子之心防於㣲則無能為矣○象曰
[037-16a]
繋於金柅柔道牽也𫝊曰牽者引而進也隂始生而漸
進柔道方牽也繫之於金柅所以止其進也不使進則
不能消正道乃貞吉也
天地隂陽之運升䧏盈縮未嘗少息陽常盈隂常虧一
盈虧參差不齊而萬變生焉故曰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荘周固欲齊之可乎
 一本云命之曰易便有理若安排定則更有甚理天
 地隂陽之變但如二扇磨升䧏盈虚剛柔初未嘗停
[037-16b]
 息陽常盈隂常虧故便不齊譬如磨既行齒都不齊
 既不齊便生出萬變故物之不齊物之情也而荘周
 彊要齊物然而終不齊也
冬寒夏暑隂陽也所以運動變化者神也神無方故易
無體
萬物莫不有對一隂一陽一善一惡陽長則隂消善増
則惡减
乾陽也不動則不剛其静也專專/一其動也直直/遂
[037-17a]
專一則不能直遂坤隂也不静則不柔其靜也翕翕/聚
不翕聚則不能發散
地氣不上騰則天氣不下䧏天氣䧏而至於地地中生
物者皆天氣也惟無成而代有終者地之道也
五德之論有理天地間無一物無此五者一日有一日
之隂陽一嵗有一嵗之隂陽近取諸身百理皆具屈伸
往來之義只於鼻息見之屈伸往來只是理不必将既
屈之氣復為方伸之氣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復言七
[037-17b]
日來復其間元不斷續陽已復生物極必返其理須如
此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終
 又一本云凡物之散其氣遂盡無復歸本原之理天
 地間如洪罏雖生物銷鑠亦盡况既散之氣豈有復
 在天地造化又焉用此既散之氣其造化者自是生
 氣至如海水潮日出則水涸是潮退也其涸者已無
 也月出則潮水生非却是将已涸之水為潮此是氣
 之始終開闔便是易一開一闔謂之變○問自十一
[037-18a]
 月至正月方三陽是陽氣自地下而升否朱子曰然
 只是陽氣既升之後相将欲絶便有隂生隂氣既盡
 便有陽生其已升之氣便散所謂消息是理其來無
 窮又曰天地間只是一氣自今年冬至到明年冬至
 是氣之一周把來折做兩截前面底便是陽後面底
 便是隂又折做兩截便是四時天地間只有六層陽
 氣到地面時地下便冷了只是這六位陽長到底那
 第一位極了無去處上面即是漸次消去上面消去
[037-18b]
 些箇時下面便生些箇那便是隂只是箇嘘吸嘘是
 陽吸是隂
隂陽消長之際無截然斷絶之理
 全文云冬至一陽生而每遇至後則倍寒何也云云
 故常相攙掩過如天将曉復黒亦是理也大抵終始
 萬物莫盛乎艮此理儘神妙須研窮乃知
隂陽於天地間雖無截然為隂為陽之理須去參錯然
一箇升䧏生殺之分不可無也
[037-19a]
 又曰早梅冬至以前發方一陽未生然則發生者何
 也其榮其枯此萬物一箇隂陽升䧏大節也然逐枝
 自有一箇榮枯分限不齊此各有一乾坤也萬是箇
 消息惟其消息此所以不窮至如松栢亦不是不彫
 只是後彫彫得不覺怎少得消息方夏生長時却有
 夏枯者則冬寒之際有發生之物何足怪也○程子
 一日遊許之西湖在石壇上坐少頃足踏處便濕舉
 起曰便是天地升䧏道理又一日見火邊然湯鼎曰
[037-19b]
 此便是隂陽消長之義○早梅松栢石壇湯鼎皆因
 物理而推隂陽故併記於此
邵子曰陽無十故無後隂無一故無首陽者道之用隂
者道之體陽用隂隂用陽以陽為用則尊隂以隂為用
則尊陽
 張子曰道體常盡變陽動而變故為道之用隂静而
 常故為道之體陽動隂静陽尊隂卑至於隨時變通
 則陽中有隂隂中有陽迭相為用故陽用隂隂用陽
[037-20a]
 以陽為用則尊隂以隂為用則尊陽也陽盡隂純坤
 為主矣隂盡陽純乾為主矣
隂幾於道故以况道也
 既曰陽者道之用隂者道之體矣又曰隂幾於道故
 以况道何也太極包乎隂陽未動之初至静而虚當
 以隂名静為體而動為用體近本而用近末故隂幾
 於道也且太極在一年則純坤用事一陽将復之時
 在聖人之心則退藏於宻寂然不動之際自始終而
[037-20b]
 言則退藏於宻者乃萬動之終寂然不動者為萬動
 之始正如六隂方純一陽已復一静一動間不容髪
 冬雖收藏之終實是施生之始有體則用隨之也易
 曰元亨利貞記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
 中節謂之和元而亨利必歸於貞貞然後返於元未
 發而中發乃能和和然後不䘮其中
無極之前隂含陽也有象之後陽分隂也
 張氏曰無極之前隂含陽也坤則主之其冬至之時
[037-21a]
 乎静極而動動而生陽自復至乾動極而静在天正
 中隂又生焉有象之後陽分隂也乾則主之其夏至
 之時乎動極而静静而生隂自姤至坤静極而動始
 在地正中陽又生焉○此章當考
隂事太半陽一而隂二也
 問治世少而亂世多君子少而小人多何耶曰豈不
 知陽一而隂二乎
陽不能獨立必待隂而後立故陽以隂而為基隂不能
[037-21b]
自見必待陽而後見故隂以陽為唱陽知其始而享其
成隂效其法而終其勞
本一氣也生則為陽消則為隂二者一而已矣
 朱子亦曰隂陽只是一氣陽之退便是隂之生不是陽
 退了又别有一箇隂生又曰隂陽做一箇看亦得做
 兩箇看亦得做兩箇看是分隂分陽兩儀出焉做一
 箇㸔只是一箇消長又曰隂陽論推行底只是一箇
 對峙底則是兩箇如日月之類皆是兩箇推行底如
[037-22a]
 一動一静互為其根對峙底如分隂分陽兩儀立
 焉○一作流行對峙亦通
陽主闢而出隂主翕而入
隂對陽為二然陽來則生陽去則死天地萬物生死主
於陽則歸之於一也
 張氏曰陽對隂為二如君之有臣夫之有婦名雖並
 立勢不相完所以乾九坤六陽能兼隂隂不能兼陽
天地之氣運北而南則治南而北則亂亂久則復北而
[037-22b]
南矣天道人事皆然推之歴代可見消長之理也
 張氏曰天地之運自子至夘為隂中之陽自夘至子
 為陽中之陽自午至酉為陽中之隂自酉至子為隂
 中之隂隂中之陽君子之道已長而小人猶盛亂而
 将治也陽中之隂小人之道已長而君子猶盛治而
 将亂也陽中之陽極治之運也隂中之隂極亂之運
 也先天圖自泰厯蠱而至否自否厯隨而至泰即南
 北之運數也
[037-23a]
天四象若錯綜而用之日月天之隂陽水火地之隂陽
星辰天之剛柔土石地之剛柔
 張氏曰天有四象地有四象立天之道曰隂與陽故
 日為陽中陽月為陽中隂星為隂中陽辰為隂中隂
 立地之道曰柔與剛故水為柔中柔火為柔中剛土
 為剛中柔石為剛中剛此本象也若錯綜而用之則
 天亦有柔剛地亦有隂陽日為陽月為隂星為剛辰
 為柔天有地也水為隂火為陽土為柔石為剛地有
[037-23b]
 天也
有温泉而無寒火隂能從陽而陽不能從隂也
 張氏曰水受火則温火受水有滅而已不能從隂也
 所以泰則小人皆為泰否則君子有死而已不能從
 小人而為否也火温水益之也水滅火害之也故泰
 則為君子養小人否則小人傷君子
問小人可絶乎曰不可君子禀陽正氣而生小人禀隂
邪氣而生無隂則陽不成無小人則君子亦不成惟以
[037-24a]
盛衰乎其間也
 陽六分則隂四分隂六分則陽四分陽隂相半則各
 五分矣由是知君子小人之時有盛衰也治世則君
 子六分君子六分則小人四分小人固不勝君子矣
 亂世則反是
陽能知而隂不能知陽能見而隂不能見也能知能見
者為有故陽性有而隂性無也陽有所不偏而隂無所
不偏也陽有去而隂常居也無不偏而常居者為實故
[037-24b]
陽體虚而隂體實也
 張氏曰陽以神為性隂以氣為性神者靈也氣者質
 也故陽有知見而隂無知見是以月無光假日以為
 光魄無識資魂以為識所謂陽性有而隂性無者非
 無也可以謂之無也陽以氣為質隂以形為體氣者
 虚也形者實也自用而言實有不偏虚無不周實有
 消亡虛無去住若自體言則氣先盡而形常餘氣内
 聚而形外包所以光燄冷而灰炭存華葉乾而根荄
[037-25a]
 在故曰陽體虚而隂體實也
冬至之後為呼夏至之後為吸此天地一嵗之呼吸也
 張氏曰冬至之後陽長隂消舒萬物以出故為呼夏
 至之後隂長陽消斂萬物以入故為吸若自日言則
 子以後為呼午以後為吸
寂然不動反本復静坤之時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陽
動於中間不容髪復之時也○張子曰隂陽之精互藏
其宅則各得其所安故日月之形萬古不變若隂陽之
[037-25b]
氣則循環迭至聚散相盪升降相求絪緼相揉蓋相兼
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無方運行不息莫
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謂之何哉
陽之德主於遂隂之德主於閉
人之有息蓋剛柔相摩乾坤闔闢之象也○氣坱然太
虚升降飛揚未嘗止息此虚實動静之機隂陽剛柔之
始浮而上者陽之清降而下者隂之濁其感通聚散為
風雨為雪霜萬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結糟粕煨燼無非
[037-26a]
教也
 問氣坱然太虚升降飛揚未嘗止息朱子曰此張子
 所謂空虚即氣也蓋天在四畔地居其中减得一尺
 地遂有一尺氣但人不見耳○升降飛揚所以生人
 物者未嘗止息但人不見爾如望氣者凡氣之灾祥
 皆能見之如龍成五色之類
游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其隂陽兩端循
環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
[037-26b]
 朱子曰游氣紛擾當横看隂陽兩端當直看晝夜運
 而無息者便是隂陽之兩端其四邊散出紛擾者便
 是游氣以生人物之萬殊某嘗言正如麫磨相似其
 四邊只管層層撒出天地之氣運轉無已只管層層
 撒出人物其中有麄有細故人物有偏有正有精有
 粗○問横渠云云此是言一氣混沌之初天地未判
 之時為復亘古今如此曰只是綂說只今便如此○
 問升降者是隂陽之兩端飛揚者是游氣之紛擾否
[037-27a]
 曰此只是說隂陽之兩端下文此虚實動静之機隂
 陽剛柔之始此正說隂陽兩端到得其感通結聚為
 風雨為雪霜萬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結以下却正是
 說游氣紛擾○問虚實動静之機隂陽剛柔之始兩
 句欲云虛實動静乗此氣以為機隂陽剛柔資此氣
 以為始可否曰此兩句只一般實與動便是陽虚與
 静便是隂但虚實動静是言其用隂陽剛柔是言其
 體而已問始字之義如何曰只是說如箇生物底母
[037-27b]
 子相似萬物都從這裏生出去上文説升降飛揚未
 嘗止息便含這虚實動静兩句在裏面了所以虚實
 動静隂陽剛柔者便是這升降飛揚者為之非兩般
 也○問無非教也都是道理在上面發見否曰然因
 引禮記中天地至教聖人至德一段與孔子予欲無
 言一段天地與聖人都一般精底都從那粗底上發
 見道理都從上流行雖至粗底物無非是道理發見
 天地與聖人皆然○問隂陽游氣之辨曰游氣是生
[037-28a]
 物底隂陽譬如扇子扇出風便是游氣○循環不已
 者乾道變化也合而成質者各正性命也譬如樹木
 其根本猶大義散而生花結實一向發生去是人物
 之萬殊○隂陽循環如磨游氣紛擾如磨中出者易
 曰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
 月運行一寒一暑此隂陽之循環也乾道成男坤道
 成女此游氣之紛擾也○問游氣隂陽曰游是散殊
 比如一箇水車一上一下兩邊只管衮轉這便是循
[037-28b]
 環不已立天地之大義底一上一下只管衮轉中間
 帯得水灌溉得所在便是生人物之萬殊天地之間
 一氣只管運轉不知不覺生出一箇人不知不覺又
 生出一箇物即它這箇輪轉便是生物時節○游氣
 隂陽隂陽即氣也豈隂陽之外又復有游氣耶所謂
 游氣者指其所以賦與萬物一物各得一箇性命便
 有一箇形質皆此氣合而成之也雖是如此而所謂
 隂陽兩端成片衮衮将出來者固自若也亦猶論太
[037-29a]
 極物物皆有之而太極之體未嘗不存也
朱子曰天地間無兩立之理非隂勝陽即陽勝隂無物
不然
 寒暑晝夜君子小人天理人欲皆是又曰無一物不
 有隂陽乾坤至於至㣲至細草木鳥獸皆然又曰古
 者伏羲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那時未有文字只是
 仰觀俯察而已想聖人心細雖以鳥獸羽毛之㣲也
 盡察得有隂陽今人心粗如何察得因言鯉魚上有
[037-29b]
 三十六鱗隂數龍脊上有八十一鱗陽數又龜背上
 文中間五段者五行也兩邉各有四段者八卦也周
 圍二十四段者二十四氣也箇箇如此又如草木之
 有雌雄銀杏桐楮牝牡蔴竹之類皆然又樹木向陽
 處則堅實其背隂處必虛軟
天地之間無往而非隂陽一動一静一語一嘿皆是隂
陽之理
坤初六履霜堅氷至本義曰夫隂陽者造化之本不能
[037-30a]
相無而消長有常亦非人所能損益也然陽主生隂主
殺則其類有淑慝之分焉故聖人作易於其不能相無
者既以健順仁義之屬明之而無所偏主至其消長之
際淑慝之分則未嘗不致其扶陽抑隂之意焉蓋所以
賛化育而参天地者其㫖深矣
天地之道浸故隂陽勝隂符經之説善矣
 天地間不陡頓恁地浸者漸也天地之道漸漸消長
事之未定者屬乎陽其已定者屬隂凡説兩端處皆有
[037-30b]
隂陽如開物成務開物是陽成務是隂致知力行致知
是陽力行是隂周子之書屢發此意推之可見陽主進
而隂主退陽主息而隂主消進而息者其氣强消而退
者其氣弱此隂陽之所以為剛柔也陽剛温厚居東南
主春夏而以作長為事隂柔嚴凝居西北主秋冬而以
歛藏為事作長為生歛藏為殺此剛柔之所以為仁義
也以此觀之則隂陽剛柔仁義之位豈不曉然而彼楊
子所謂於仁也柔於義也剛者乃自其用處末流言之
[037-31a]
蓋亦所謂陽中之隂隂中之陽固不妨自為一義但不
可雜乎此而論之爾
 此因建安袁氏樞圖論發此其第一書云來論謂東
 南以一隂已生而為隂柔之位西北以一陽已生而
 為陽剛之位則是陽之盛於春夏者不得謂陽隂之
 盛於秋冬者不得為隂而反以死生之㣲者為主也
 謂一隂生於東南一陽生於西北則是隂不生於正
 南午位之姤而滛於東陽不生於正北子位之復而
[037-31b]
 旅於西也謂巽以一隂之生而位乎東南則乾者豈
 一陽之生而位於西北乎云云巽以三畫言之雖為
 一隂之生而其所以位之東南者初非有取乎其義
 至於乾又三陽之全體而初无一陽已生之義可得
 而取也凡此崎嶇反側終不可通不若直以陽剛為
 仁隂柔為義之明白而簡易也蓋如此則發生為仁
 肅殺為義其理甚順肅殺雖似乎剛然實天地收歛
 退藏之氣自不妨其隂柔也○子位一陽雖生而未
[037-32a]
 出乎地至寅位泰卦則三陽之生方出地上而温厚
 之氣從此始焉已位乾卦六陽雖極而温厚之氣未
 終故午位一隂雖生而未害於陽必至未位遯卦而
 後温厚之氣始盡也其午位隂已始而嚴凝之氣及
 申方始亥位六隂雖極而嚴凝之氣至丑方盡義亦
 放此蓋地中之氣難見而地上之氣易識故周人以
 建子為正雖得天統而孔子之論為邦乃以夏時為
 正蓋取其隂陽始終之著明也○又曰來論謂坤之
[037-32b]
 上六其位在亥陽氣已生乾之上九其位在已隂氣
 已生以剥上九碩果不食十月為陽月之義推之則
 剥卦上九之陽方盡而變為純坤之時坤卦下又已
 有陽氣生於其中矣但一日之内一晝之中方長得
 三十分之一必積之一月然後始滿一畫而為復方
 是一陽之生耳夬之一隂為乾為姤義亦同此蓋論
 其始生之㣲固已可名於隂陽然便以此為隂陽之
 限則其方盛者未替而所占不廣卦内六分之五方
[037-33a]
 生者甚㣲而所占未及卦内六分之一所以未可截
 自此處而分隂陽也
天地之化包括無外運行無窮然其所以為實不越乎
一隂一陽而已其動静屈伸往來闔闢升降浮沉之性
雖未嘗一日不相反然亦不可以一日而相無也聖人
作易以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其所以為説者亦若
是焉爾然及其推之人事而擬諸其形容則常以陽為
君子而引翼扶持惟恐其不盛隂為小人而排擯抑黜
[037-33b]
惟恐其不衰何哉蓋陽之德剛隂之德柔剛者常公而
柔者常私剛者常明而柔者常闇剛者未嘗不正而柔
者未嘗不邪剛者未嘗不大而柔者未嘗不小公明正
大之人用於世則天下䝉其福私闇邪僻之人得其志
則天下受其禍此理之必然也非獨於易為然凡聖賢
之言雜出於𫝊記者亦未有不好剛而惡柔者若夫子
所謂剛毅近仁而又嘗深以未見剛者為嘆蓋專以是
為君子之德也
[037-34a]
    右論隂陽
   天地之形體
易天行健
 正義曰行者運動之稱健者强壮之名乾是衆健之
 訓萬物壯健皆有衰怠惟天運動日過一度未嘗休
 息故云云也○問云云朱子曰惟胡安定說得好因
 舉其説曰天者乾之形乾者天之用天形蒼然南樞
 入地下三十六度北樞出地上三十六度状如倚杵
[037-34b]
 其用則一晝一夜行九十餘萬里人一呼一吸為一
 息一息之間天行七八十餘里人一晝一夜有三萬
 三千六百餘息故天行九十餘萬里天之行健可知
 因言天之氣運轉不息故知得地在中間○又曰尚
 書璣衡䟽載三蕃渾天説一段極精密今按其説云
 天之形状如鳥卵天包地外猶卵之裹黄圓如彈丸
 故曰渾天言其形體渾渾然也其術以為天半覆地
 上半在地下其天居地上見有二百八十二度半强
[037-35a]
 地下亦然北極出地上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下亦三
 十六度而嵩髙在當天之中極南五十五度當嵩高
 之上又其南十二度為夏至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
 度為春秋分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為冬至之日
 道南下去地三十一度而已是夏至日北去極六十
 七度春秋分去極九十一度冬至去極一百一十五
 度此其大率也南北極持其兩端其天與日月星宿
 斜而廻轉此必古有其法遭秦而㓕○又論語北辰
[037-35b]
 居其所而衆星拱之或問北辰之謂天樞何也曰天
 圓而動包乎地外地方而静處乎天中故天之形半
 覆乎地上半繞乎地下而左旋不息其樞紐不動之
 處則在夫南地之端焉謂之極者猶屋脊之謂極也
 然南極低入地三十六度故周回七十二度常隱不
 見北極髙出地三十六度故周回七十二度常見不
 隱北極之星正在常見不隱七十二度之中常居其
 所而不動其旁則經星隨天左旋日月五緯右轉更
[037-36a]
 迭隱見皆若環繞而歸向之知此則知天樞之説而
 聖人所以取譬者亦可見矣○南北極天之樞紐只
 有此處不動如磨心然此是天之中至極處如人之
 臍蔕也
楚詞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圜與圓同度待洛反○圜謂天形之圓也則法也九
 陽數之極所謂九天也
斡維焉繫天極焉加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037-36b]
 斡一作輨説文曰轂端㳫則是車轂之内以金為輨
 而受軸者也維繫物之縻也天極謂南北極天之樞
 紐常不動處譬則車之軸也蓋萬物之運者其轂必
 有所繋然後軸有所加故問此天之斡維繫於何所
 而天極之軸何所加乎河圖言崑崙者地之中也地
 下有八柱互相牽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素問曰天
 不足西北地不滿東南注云中原地形西北高東南
 下今百川滿凑東之滄海則東西南北高下可知故
[037-37a]
 又問八柱何所當值東南何獨虧闕乎
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九天即所謂圜則九重者際邊也放至也屬附也隅
 陬也○右三章六問今答之曰或問乎邵子曰天何
 依曰依乎地地何附曰附乎天天地何所依附曰自
 相依附天依形地附氣其形也有涯其氣也無涯詳
 味此言屈子之問昭然若發矇矣但天之形圓如彈
 丸朝夜運轉其南北兩端後髙前下乃其樞軸不動
[037-37b]
 之處其運轉者亦無形質但如勁風之旋當晝則自
 左旋而向右向夕則自前降而歸後當夜則自右轉
 而復左将旦則自後升而趨前旋轉無窮升降不息
 是謂天體而實非有體也地則氣之查滓聚成形質
 者但以其束於勁風旋轉之中故得以兀然浮空甚
 久而不墜耳黄帝問於岐伯曰地有慿乎岐伯曰大
 氣舉之亦謂此也其曰九重則自地之外氣之旋轉
 益逺益大益清益剛究陽之數而至於九則極清極
[037-38a]
 剛而無復有涯矣豈有營度而造作之者先以斡維
 繋於一處而後以軸加之以柱承之而後天地乃定
 位哉且曰其氣無涯則其邊際放屬隅隈多少固無
 得而言者亦不待辨説而可知其妄矣東南之虧乃
 專以地形言之初無預乎天也
天何所㳫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敶
 㳫合也此問天與地合㑹於何所十二辰誰所分别
 乎敶列也言日月衆星安所繋屬誰敶列也○上章
[037-38b]
 所問天何所屬并地而言此所問乃為天地相接之
 處何所㳫也今答之曰天周地外其説已見上矣非
 㳫乎地之上也十二云者自子至亥十二辰也左𫝊
 曰日月所㑹是謂辰註云一嵗日月十二㑹所㑹為
 辰十一月辰在星紀十二月辰在元枵之類是也然
 此特在天之位耳若以地而言之則南面而立其前
 後左右亦有四方十二辰之位焉但在地之位一定
 不易而在天之象運轉不停惟天之鶉火加於地之
[037-39a]
 二位乃與地合而得天運之正耳蓋周天三百六十
 五度四分度之一周布二十八宿以著天體而定四
 方之位以天繞位則一晝一夜適周一匝而又超一
 度日月五星亦隨天以繞地而惟日之行一日一周
 無餘無欠其餘則各有遲速之先焉然其懸也固非
 綴屬而居其運也亦非推挽而行但當其氣之盛處
 精神光輝自然發越而又各自有次第耳列子曰天
 積氣耳日月星辰亦積氣中之有光曜者張衡靈憲
[037-39b]
 曰星也者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峙各有攸屬
 此言皆得之矣
程子曰地之外豈無天今所謂地者特天中一物耳凡
有氣莫非天有形莫非地
邵子曰天何依曰依乎地
 全文見上註○伊川先生見康節先生伊川指食卓
 而問曰此卓安在地上不知天地安在甚處康節為
 之極論其理以至六合之外伊川嘆曰平生惟見周
[037-40a]
 茂叔論至此○朱子曰康節此説古今厯家所未及
 輔廣云伊川謂自古言數者至康節先生方説到理
 上曰然揚子雲亦畧知之然不及康節之精
天圓而地方天南高而北下是以望之如倚蓋然地東
南下西北高是以東南多水西北多山天覆地地載天
天地相函故天上有地地上有天
 張氏曰古之言天有三家曰宣夜曰蓋天曰運天宣
 夜之學人謂絶無師法蓋天之學惟唐一行知其與
[037-40b]
 渾天不異蓋天之法如繪像止得其半渾天之法如
 塑像能得其全堯之歴象日星蓋天法也舜之璿璣
 玉衡渾天法也渾法密於蓋天創意者尚畧述作者
 愈詳也宣夜人雖非之竊謂作者不無所見但無述
 者失其本㫖爾郄萌記曰日月衆星自然浮生虚空
 之中其行其止皆須氣焉虞喜曰天確乎在上有常
 安之形數語皆有意義而恨不究乎終始蓋河圖之
 數戴九履一一起於下是為坎水天象之始也九窮
[037-41a]
 於上是為乾金天象之成也故坎水柔動而乾金堅
 凝動脉滋生而腦精安静虞喜謂常安之形者北極
 不動之義天之頂也郄萌謂日星浮於虚空行必須
 氣此則東西運轉氣即天虚即氣也先生曰望之如
 倚蓋此兼取盖天之説也其曰地東南下西北髙者
 天圓如虛毬地斜隔其中西北之髙戴乎天頂故北
 極出地才三十六度愈降而及東南履乎天末故南
 極入地才三十六度東南多水西北多山其髙卑可
[037-41b]
 見矣地勢本傾峻以其體大故人居其上而弗覺西
 北附實東南面虚人倚北而嚮南是以天潜乎北而
 顯乎南水發乎西而流於東也天包地地載天天地
 相函以立於太虚之中而能終古不壞雖其理至妙
 不可測度要之不過虚實相依動静相養不即不離
 非一非二故在天成象則在地成形仰天有文則俯
 地有理人能窮此可以逹性命之原知死生之説矣
天可以理盡而不可以形盡渾天之術以形盡天可乎
[037-42a]
胡氏曰夫天之為天非若地之有形也自地而上無非
天也
 後魏冦謙之作宫欲令其髙不聞雞犬之聲而後可
 以上接天神崔浩信之胡氏論曰云云昔人以積氣
 名其象以倚葢名其形皆非知天者也荘周氏曰天
 之蒼蒼其正色邪言天無色也無色則無形無聲無
 臭皆舉矣日月星辰之繋乎天非若山川草木之奠
 乎地也著明森布躔度行止皆氣機自運莫使之然
[037-42b]
 而然者無所託也若其有託則是以形相屬一麗乎
 形能不壞乎故子貢曰天不可階而升謂無形也仲
 尼之言天地山川也皆以自㣲至著明之地則始於
 撮土山則始於拳石水則始於一勺是皆可見之物
 也惟天曰天斯昭昭之多夫昭昭果何物哉及其無
 窮也日月星辰繋焉萬物覆焉而不離於昭昭之多
 昔人言天未有顯白如仲尼者也非窮理不足以知
 天非盡性不足以事天天豈逺乎哉○按楊倞注荀
[037-43a]
 子亦曰天無實形地之上空虚者皆天也
張子曰地物也天神也物無踰神之理顧有地斯有天
若其配然爾
朱子曰天包乎地天之氣又行乎地之中故横渠云地
對天不過
天以氣而依地之形地以形而附天之氣天包乎地地
特天中之一物爾
 朱子又云天地初間只是隂陽之氣這一箇氣運行
[037-43b]
 磨來運去磨得急了拶許多查滓在裏靣無出處便
 結成地在中央氣之清者便為天為日月為星辰只
 在外常周環運轉地只在中央不動不是在下又曰
 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時想得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滓
 脚便成地今登高而望羣山皆為波浪之状便是水
 泛如此初耎後凝問想如潮水湧起沙相似曰然水
 之極濁便成地火之極精便成風霆雷電日星之屬
 ○問天有質否抑只是氣曰只是箇旋風下耎上堅
[037-44a]
 道家謂之剛風人嘗説天九重分九處為號非也只
 是旋有九耳但下面氣濁較闇上面至高處則至清
 至明又曰地言其全體土乃地之形質又曰地者氣
 之查滓者也所以道輕清為天重濁為地
問邵子論六合之外恐無外否曰理無内外六合之形
須有内外
 日東升西沉又從東升這上面許多下面亦許多豈
 不是六合之内厯家算氣只算到日月星辰運行處
[037-44b]
 上去更算不得安得是無内外
老子曰天地之間其猶槖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槖
籥今之鞴扇耳
乾一而實故以質言而曰大坤二而虚故以量言而曰

 或問本義云云如何曰此解極分曉葢曰以形言之
 則天包地外地在天中所以説天之質大以理與氣
 言之則地却包着天天之氣却蓋在地之中地蓋承
[037-45a]
 受得天之氣所以説地之量廣天為陽其數奇從裏
 面便實出來流行發生只是一箇物事所以説乾一
 而實地雖是堅實然却虚所以天之氣流行乎地之
 中皆從闕/   所以説坤二而虚又問地形如肺
 形質雖實而中本虚闕/     其中無所障礙
 雖金石也透過去地便承受闕/      曰然
 要之天形如一箇鼔鞴天便是那鼓鞴闕/
   包得許多氣開闔消長今歴家用律管候氣闕/
[037-45b]
       也分寸不差便是這氣都在地中透
 上來如闕/     地九寸以葭灰實其中至之
 日氣至灰去是也
    右言天地之形體
 程子所謂以形體言謂之天是也
 
 
 西山讀書記卷三十七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