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周易像象述 > 周易像象述 卷四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像象述卷四
            明 吳桂森 撰
賁亨小利有攸徃賁飾也以其柔來文剛陽得隂助離/明于内故為亨以其剛上文柔艮止
于外故小/利有攸往
彖曰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
攸徃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
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004-1b]
 噬嗑動而明剛克柔克到適相合處所以合而章賁
 明以止剛柔相濟到各中其則處所以成文而賁故
 曰賁飾也至美所以成飾然都是天然之文不曽加
 得些増飾至文還是无文故曰賁无色也觀致飾與
 无色二義可見賁之為賁
 内離外艮文明則藏于内有闇然在中之文篤實則
 止于外有敦厚輝光之文所以亨而又利徃亨舉全
 體言利徃指三柔爻言以二乃卦主五居尊位皆柔
[004-2a]
 也故特言之離本柔居内卦是柔來文艮剛以柔文
 剛剛常為主所以亨大者亨小者亦因之而亨也分
 字即噬嗑分字剛柔均平剛得柔來成文則柔亦得
 剛成文是艮剛亦上上對來/字看而文離柔所以小利有
 攸往是小因大而得利往也剛柔相濟一來一往皆
 是天然條理故曰天文文明以止謂以文明之徳止
 于至當不易之地如柔來文剛則實實有文明内藴
 之徳剛上文柔則實實有篤厚輝光之徳人道之美
[004-2b]
 何以尚此故曰人文觀乎天文則知柔濟剛剛濟柔
 其低昻變化隨時為用必无可偏廢之理只在合乎
 時宜故可以察時變觀乎人文則知人日用間一秩
 一序其燦然分明處都有一定之則在人人文明以
 止便是天下文明氣象故可以化成天下察時變如
 周公之慎始君陳之和中畢公之成終剛柔以時變
 所謂天文也化成天下如堯之欽明文思安安自然
 天下觀化故曰煥乎其有文章所謂人文也二句相
[004-3a]
 承看
 噬嗑以初剛為主爻有物初有之合明初合之也賁
 以上九為主爻柔來文者文此剛上而文柔亦此剛
 也噬嗑動必合明人脚下一歩不昭明皆冥行之動
 而已賁明必要止人胸中一念不安止皆的然之明
 而已剛柔有兩用无兩事故文剛文柔須知一得俱
 得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
[004-3b]
 山下有火賁書曰賁若草木草木地之文山下草木
 即離中文明實中有文之象君子知山下有火則思
 明可内藴不可外眩明庶政内極其明也无敢折獄
 明不外露也无敢二字只是狀其敬慎之心不事察
 察之意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乗也
六二賁其須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初賁趾只明得素位而行之義便成居身的文章妙
[004-4a]
 在舍之一字見得非義所在寕舍其可願可羡者而
 取分之所安者一歩不越禮所以成賁二乃柔來文
 剛之主柔來文剛則剛上文柔原自相須究竟二之
 文亦上之文也剛柔成文斯足興起文明之化然全
 在二之一來便相須成賁故曰與上興也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冦婚媾象曰六四當位疑
也匪冦婚媾終无尤也
[004-4b]
 三離之上爻文明之徳已盛将見于用故曰賁如又
 曰濡如者其光輝所及足以潤澤斯世者此文其或
 以文滅質溺而忘返者亦此文盖三或過露其明少
 失離柔之貞則其賁如者皆炫外之文乆必陵奪故
 戒以永貞則吉而曰終莫之陵也四乃艮體有歛華
 就實以質勝不以文勝之象故曰賁如皤如白髮為
 皤老成篤實之稱又曰白馬翰如乗馬亦白見其一
 以朴素為尚也初位在下故舍車四位在上乗車之
[004-5a]
 人兩馬駕車見其翰如總是尚質之象文明之徳在
 下四以質勝居上似有不相得者故象曰當位指/四
 然文非冦也即是四之婚媾以文配質則相濟而成
 賁矣三是離文明之體四是艮篤實之體皆不得中
 故三以文勝者也文勝必弊故有陵奪之患曰濡如
 有溺文之象文能以質為之主則得其正矣曰永貞
 見文必本于質也四以質勝者也質勝直欲去文則
 有以虎豹之鞟同于犬羊之鞟者能以文為配合則
[004-5b]
 无太質之病矣曰婚媾見質必合于文也兩爻正見
 相須為賁之義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喜

上九白賁无咎象曰白賁无咎上得志也
 五以柔居中正與離中一柔相應篤實中文明所謂
 美在其中也質有其文者也賁于丘園之象丘大也
 曰園則青黄碧緑不但美觀皆有實用此句狀其質
[004-6a]
 之妙非无文之質也又有束帛戔戔之象戔戔顯見
 貌曰束帛則𤣥黄黼黻有文彩而又不外露所謂闇
 然之文美之至也此句狀其文之妙皆質中之文也
 丘而曰園帛而曰束尚未離朴野狹小氣象若見可
 吝然丘園之藴蓄皆天施地生之藴蓄束帛之文章
 皆上衣下裳之文章所以終吉而有喜也上九則无
 文之文乃為至文太始太素之體天下之美无以加
 焉化成天下非此莫與故曰得志造詣如賁五真有
[004-6b]
 明體適用席珍待聘能事故以求賢之事擬之則可
 若説賢人在丘園五以束帛禮聘非象意也六五柔
 中為賁之主敦本尚實得賁之道故有丘園之象然
 隂性吝嗇故有束帛戔戔之象雖可羞吝然禮奢寕
 儉故得終吉
 總 初守身獨善潜龍勿見之文二人已兼美天下
 文明之文三則文而必輔乎質四則質而必配乎文
 此為彬彬之文五丘園之文自然得乎天文也束帛
[004-7a]
 之文盡善得乎人文也為觀時變化成天下之文居
 其位當其時盡其道則皆謂之无色之文白賁之賁
 也噬嗑五賁五即坤五也所云得黄金即黄中通理
 所云賁于丘園即美在其中暢于四肢發于事業故
 噬嗑乾坤合也賁文即𤣥黄之文也二卦所以居首
 局之終
剥不利有攸徃
彖曰剥剥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徃小人長也順而止
[004-7b]
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邵子曰乾坤大父母復姤小父母故以復統中十二
 卦姤統後十二卦然有艮之成終成始斯有震之出
 故剥在復先連山首艮歸藏首坤剥兼艮坤居中局
 之首此周易兼夏商之易也
 剥剥也剥之義為裂為落為削為傷害卦以一陽在
 上當其往而衰五隂在下當其來而盛一叚陽明生
 長之氣都要變成隂闔閉殺之氣所以成剥以柔變
[004-8a]
 剛之故也然陽主生隂主成隂原不是剥陽底陽為
 主隂為從陽原不是隂所剥得底其所爭只在從陽
 不從陽之分若隂知從陽便接得這陽生之氣來隨
 爾經一畨摧落銷隕這隂原輔陽底原是有用底若
 不知從陽便接不得這陽生之氣來這隂便自消自
 潰自摧殘自凋落豈不成剥故曰剥爛也如物之隂
 氣多而潰爛也若陽何患于剥隨你隂氣剥落陽生
 之氣自若隂愈銷毁則陽愈完足隂愈凝沍則陽愈
[004-8b]
 結實若因剥之時反足以完其一元生意者如果之
 熟而爛纔得元氣固足成仁則又莫妙于剥也故造
 化非剥不見消中有息學問非剥不見減中有増至
 哉剥之義也不利有攸往正是君子處剥之妙用盖
 當此時純是隂柔變剛世界陽剛直无存劄之地豈
 有前歩可往已在必不可有為時節故不利有攸往
 言不利攸往正明必无為乃君子之利何也以小人
 方長也其處之之道何如只有順而止之順者時不
[004-9a]
 利往則順而不往止者當不往而不往便是得其所
 止葢闔户為坤君子以坤之閉藏為道不動為艮君
 子以艮之靜止為道當此時便做此事故曰順而止
 之然却㽞得這種陽氣在天地間屹然不可移動小
 人自剥君子不為之剥世道自變君子不為之變為
 天下立極為生民立命真是大觀在上而民之儀表
 在此故曰觀象也即大觀在上之象也葢消息盈虚
 天行之數剥之時處其消處其虚惟君子有順止之
[004-9b]
 道能于消中善其息于虚中養其盈不隨氣數為消
 息盈虚而有所以主持乎氣數者以此為尚真是先
 天不違後天奉時行事是乃所謂天行也陽剛在一
 處有一處生長發育之功如比如豫等皆五隂一陽
 而生育无不遍惟剥一剛却居于不用之地陽生氣
 運到此變了故謂之變剛然氣運雖變陽剛只是以
 生生為心觀之五上俱曰觀生總是這團生氣剥羣
 隂俱變獨存一陽在上如天之无不遍覆无不生育
[004-10a]
 故謂之觀象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卦以一君統五民主爻獨在上故大象不取隂剥陽
 為義而取陽覆隂為義曰山附于地剥山附地地厚
 則山安上附民民厚則上安故雖當隂盛剥陽之時
 陽只是施只是生厚下安宅之義也
初六剥牀以足蔑貞凶象曰剥牀以足以滅下也
六二剥牀以辨蔑貞凶象曰剥牀以辨牀/幹未有與也
[004-10b]
六三剥之无咎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上下謂四隂/衆隂方剥陽
而已獨應之/无咎之道也
六四剥牀以膚凶象曰剥牀以膚切近災也牀近人而/氣不相通
故凶爻皆取象/剥牀擬議精矣
六五貫魚以宫人寵无不利象曰以宫人寵終无尤也
當衆隂之長率其類/受制于陽故有此象
 五隂在下只有一个從陽便是隂之貞五近上三應
 上是承得陽生來底初二四俱不能也所以皆凶不
[004-11a]
 能從陽便是蔑了自家生理所以初與二同曰蔑貞
 足最下直從下滅起曰以滅下也二辨牀之/辨處雖視初
 稍上然接得陽氣來安得君子之身方隂陽成相與
 二上不相當故曰未有與三却應得上來雖同一剥
 然生氣不滅自可无咎盖有發荣有剥落氣運之必
 然而物之受剥不同試以草木觀之風霜氷雪有經
 一番摧剥而遂湮滅无存者生氣不存者也有經一
 畨摧剥而依舊發荣者生氣不蔑者也愈剥愈新剥
[004-11b]
 之何害四與二上下皆蔑貞三獨不蔑貞故曰失上
 下杜詩輕風扶栁絮淡/月失梨花得失字意四是艮體亦不知從陽豈不
 是自剥了膚膚席也與/牀字不粘象曰切近災四位與上近最
 易承陽亦至剥膚天下事將盡壊故其災尤為切近
 五直近上五一順全卦俱順有貫魚之象衆隂順從皆
 五之力又有以宫人之象所以无不利又曰終无尤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剥廬象曰君子得輿民
所載也小人剥廬終不可用也
[004-12a]
 上九元陽一㸃天地不息之心于此而存故象碩果
 萬物消靡宛然生意孕藏正于剥爛中顯仁不為風
 霜所摧不為隂凝所蝕不食之謂也君子亦然碩人
 在上天地命脉所係隨你小人剥削愈成君子之大
 得輿之象若小人不知此也君子日生成之彼不侵
 蝕而盡蔑之不止何異自撤其廬者哉可見君子之
 生氣自若小人固无如君子何小人之消滅自若君
 子亦无如小人何故象曰終不可用見小人之終難
[004-12b]
 改換也
 總 剥為君子最難處之時于不可有為之中獨有
 所保合以成大有為之用這个消息盈虛方纔囬得
 天運非碩大之徳烏足語此惟其有剥中之碩果方
 有復來之剛反人但知復中見天地之心不知剥中
 亦足見天地之心也春秋有仲尼萬世有碩果
復亨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

[004-13a]
彖曰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
天地之心乎
 天地間只有這㸃陽生是造化主宰一動則漸長盛
 長盛則漸消落消落又復萌動一來一往循環无已
 其一動處則是根抵命脉也其由動而長盛是發而
 向外曰往由消落而又動是復而向内曰來使造化
 有發而无復有往而无來則生機斷絶乆矣故天地
[004-13b]
 之妙无過于一復剥柔變剛陽生氣候都要變做隂
 消世界復則隂消氣候仍舊盡轉做陽生世界故曰
 剥窮上反下有這一反天地元陽之運通身翻換過
 來四時之氣便從此轉収藏為發育動植之物便從
 此轉凋落為萌生此復之所為亨也復剛反反是天
 地最妙機緘惟造化必反故萬古生機常在人之難
 在此一反能反便與造化同復復則自然亨出入以
 下俱極言其亨地雷十一月之雷有出機无出聲以
[004-14a]
 其時則有入而未有出然而出之機已動故出无疾
 以其機有出而非復有入然而入之體未離故入无
 疾雷以二月出地凡百八十三日以八月入地凡百
 八十三日出入之用俱從復雷發端從此出入盡是
 生機故无疾剥上窮之陽五隂皆剥陽之人復剛一
 反豈惟一剛為生五隂皆反為生機盡是一陽之朋
 以隂皆來而從陽見其朋來葢一剛來反從下震動
 羣隂俱動坤順之爻皆震剛為主之爻都是帝出乎
[004-14b]
 震陽生全局故曰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
 无咎也
 乾三曰終日乾乾反復道也葢天行健故无往不反
 无反不復復之剛反正乾道也一反乾道則五隂皆
 是陽剛之道隂之用六一反則六皆成七故曰七日
 來復七者少陽之數言全卦通身俱復了剛健也如
 此動以順行即是終日乾乾之天行故曰天行也剥
 以小人長不利有攸往復以剛長則利有攸往可見
[004-15a]
 復患其不反无患其不來患其不來无患其不長來
 是真機反是實力反之義大矣
 人只曉得大生廣生是天地之心却不知子中一陽
 乃是生生造端托始之地故于造化發育流行處未
 足見天地之心惟其隂中陽轉纔見生機无一息之
 停方消于上已生于下故于復見天地之心繫辭曰
 復小而辨于物又曰復以自知人止要在端倪發見
 處自知自辨方是自見天地之心地中雷體人人所
[004-15b]
 具但反則來不反則不來一反而驚天動地者在此
 寂天寞地者在此出入无疾也一反而百體從令萬
 念歸根者在此朋來无咎也只愁不反何愁不來一
 反則日日見天心時時皆天行七日來復也動以天
 順以天利有攸往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只有這㸃
 是真機緘故可以見天地之心
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闗商旅不行后不省

[004-16a]
 入而収聲之雷不得言在出而奮地之雷亦不可言
 在惟半夜雷藴藏于大地之中而有囬陽大地力量
 所謂動而以順行者在是故雷在地中有復象坤為
 母震為男所以母孕長男為復先王極存養功夫正
 是保姙之法閉闗以歸根復命功夫詔天下也閉闗
 就是退藏于宻之義斷商旅是防外之引誘不省方
 是戒内之馳逐只為這雷輕忽不得有時時存養功
 夫方是時時常在地中
[004-16b]
初九不遠復无袛悔元吉象曰不遠之復以修身也
六二休復吉象曰休復之吉以下仁也
六三頻復厲无咎象曰頻復之厲義无咎也
六四中行獨復象曰中行獨復以從道也
六五敦復无悔象曰敦復无悔中以自考也考成/也
 復初一剛邵子所謂天根也這便是天地之心人生
 來只有這㸃天地之心是真命脉從此反復是從根
 復故謂之足躡天根不遠者即所云不違仁從初一
[004-17a]
 歩不離方是不遠之復這是須臾不離功夫有此復
 便時時見得本心悔吝之門无從説起故曰无袛悔
 謂无由適于悔也有不善未甞不知知之未甞復行
 悔何由來此是一了百當全身歸本乾道形骸都是
 天理故曰以修身也下文言仁言義言道言中言君
 无非指此一剛而言二與初最近中心安仁者也休
 字心逸日休之休葢其心心念念惟専注此仁曰下
 仁也三去初又差一歩頻則有汲汲皇皇之念厲則
[004-17b]
 有戰兢惕厲之功得力行勇往之義曰義无咎看三
 是能利仁者也四却正與初應不偏不倚適與初剛
 合謂之中行有獨知有獨見故二三不摇多岐不眩
 謂之中行獨復此直以見道既真得所適從曰以從
 道也五得坤之中順之至者敦敦厚之敦到底念念
 在復時時以中自考不如初之无袛悔不已故究亦
 可以无悔也二之用力自然三之用力勞苦四有獨
 得之契五有敦篤之功雖所得淺深難易不同其反
[004-18a]
 復一也内卦體也休字頻字宜在心上體認外卦用
 也中行字敦字宜在用上體勘四非中位而以應初
 為中乃知中之義符合本心而已
上六迷復凶有災𤯝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
于十年不克征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上去初最遠所以不能反復而成迷葢二能下上不
 能下四能從上不能從五得中上不能中所以歩歩
 是迷迷者非謂其迷而不復也正以其復而猶迷行
[004-18b]
 不著習不察縱有時天心發現都做了電光石火隨
 起隨滅終日間只是㝠行㝠動所以有災有𤯝兩目
 昏眩人非人/責鬼責天/災也所以不可用師不知正已而
 但知責人人必不可正也把一个天君主宰逐而不
 知反以其國君凶也迷之凶如此只為忘了反復真
 主人不曽落得根故曰反君道也陽剛一㸃天地之
 心生民之命百體之主宰萬化之根源所以謂之君
 道乾以君之是這君字復是天道其不遠也休也頻
[004-19a]
 也獨也敦也則是人事无此工夫便是迷
 總 天地之心人生固有但一受生以來都是動而
 向外所以不成來復若要復工夫无過一反反便歸
 根便復命故此卦切切提醒如修身下仁頻厲從道
 自考皆歩歩反已工夫一不反便是迷惟迷乃謂之
 不反不反謂之反君道則所云反者无過一惺而已
 故曰復以自知知不知之間反不反之分即來不來
 之分也復初即剥果也剥果下地反之象碩果發生
[004-19b]
 來之象來是天機反是人力
 邵子詩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陽初動處萬
 物未生時𤣥酒味方淡太音聲正希此言如不信更
 請問庖犧至哉言也學者宜盡心焉
无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𤯝不利有攸徃
彖曰无妄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内動而健剛中而應大
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𤯝不利有攸徃无妄之徃
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004-20a]
 序卦曰復則不妄无妄初剛即復初之一剛復地中
 之雷靜翕中之動動而未發无妄天下雷行動直中
 之動發皆未發動直則必不妄妄則必非直動夫乾
 其動也直動而以天動何妄之有故命之為无妄誠
 者天道天自无妄誠之者人道妄而无則人而天者
 也初剛无妄之主曰自外來者明初剛自乾剛來也
 論乾體何得言外只是人當寂然不動時所為天者
 亦杳然不可見惟當天理忽然爆動不知從何迸出
[004-20b]
 這不是先有一念藏伏在内至此而出者直是從空
 落下有個使之動者此所謂降之皇畀之帝來為我
 作主而我不自主者故曰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内惟
 其乾剛來為主原不曾落一毫思維假一毫停待所
 以妄无所容人只從自心體勘當天心陡然動處真
 是不知所從來通身震動如孺子入井之隠蹴嘑之
 羞何甞着一毫經營之念直像有个天來替我主之
 者於此觀无妄其脉最真切以此而動直透天體故
[004-21a]
 動而健此其為動豈不與天理至當處自然符合故
 剛中而應所以大亨所以得正天之命然也他卦大
 亨貞言天道此言天命者可見天无所命于人只此
 一个戒謹恐懼之震體是乃天之命也无妄聖人直
 指天命以示人故下再言天命二字其非正有𤯝者
 天本无妄何有不正妄皆人造如月中自起之𤯝𤯝
 則俱妄故不利有攸往夫子彖傳則分正不正兩項
 以發明之其順天命者則皆正也不順天命者則非
[004-21b]
 正也所謂无妄之往以天往也人終日是天命雖欲
 離不可得而離曰何之矣謂更无去處也若一歩不
 以天動便非天命非天命則天必不祐順矣如此豈
 有可行者故曰行矣哉以此行皆人為之妄匪正之
 𤯝也以往行二字分正不正所謂往即初之往吉凡
 動以正皆天往非人行也所謂行即上之行有𤯝凡
 不以正皆人之行非天行也爻詞中截然有辨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004-22a]
 震動一轟百妄悉屏天雷无妄自是實象天雷驚蟄
 苐一聲雷雷聲一動而含生萬有之天有不自動者
 乎使天物物而動之必有不能遍天下而動者矣一
 動而物物與動也動以誠也此雷行物與无妄之象
 天雷一動有情无情物物萌生故四時行百物生聖
 人之天雷一動有知无知物物知所以生故能對時
 育物人无物與天雷何能與時行不能以時行何能
 使萬物育然造化之天雷其動有時聖人之天雷无
[004-22b]
 時不然造化之天雷動以形氣聖人之天雷動以心
 性是造化之雷得聖人而後有全功聖人之雷功豈
 不盛矣哉故不特曰對時而曰茂對茂者言極盛也
 程子曰聖人于天下事自不合與只順他天理茂對
 時育萬物按聖人不與事正動以天也一味與時行
初九无妄往吉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六三无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象曰行
[004-23a]
人得牛邑人災也
 无妄无可名初爻是其本體也上五爻俱以入妄之
 門指出示之初剛來為主純是天動稱无妄以此往
 皆順天而往吉此天命所必祐也所以得志二柔而
 非剛便未免有係念耕穫謂計所得之多少是程後
 效而有所為于前也菑畬謂計用力之難易是畏前
 功而有所兾于後也二者皆為富心也去此二心方
 利有攸往則字可味前无所為後无所兾一味自盡
[004-23b]
 其事全未甞為利謀所謂未富也三非剛而過動或
 有不期然之災顧災曰无妄原非自致之災有個順
 之之道在便是或繫之牛也能為行人便得了這牛
 何為行人不問災與不災只依着我之理而行此正
 是順天命大道理所以得牛也若不為行人而為邑
 人便成了災何為邑人見災而避只揀安穏處坐此
 于順受道理已失所以為災大抵虚已以遊聴之以
 无心行人也擇地而蹈留之以私意邑人也无心則
[004-24a]
 即災而有得有心則逺災而反災此得失之定理也
 二是趨利心三是避害心人有生便有此兩念為妄
 根故于兩柔爻言之
九四可貞无咎象曰可貞无咎固有之也
九五无妄之疾勿藥有喜象曰无妄之藥不可試也
上九无妄行有𤯝无攸利象曰无妄之行窮之災也
 四是乾體乾體何甞有一毫匪正只是天理有个當
 可處適合其可方為得貞故謂之可貞這乾貞人人
[004-24b]
 自有只要知之明守之固方實實有諸己故曰固有
 之也五剛中得正有樂天知命能事故能疾而勿藥
 勿藥是視生死猶旦暮全不曽一毫入念畧不知有
 藥可瘳姑且去調治一番者故曰不可試稍有試藥
 之念便非全然順受之心惟不試方是存順沒寕疾
 不能為之累也此之謂有喜論五剛中非致疾者特
 言疾言藥以見順受之極則上亦乾體本非有妄但
 時當其窮則勿往為正于此有行却是自生之𤯝故
[004-25a]
 曰窮之災也匪正有𤯝正指此爻言之无妄之疾䆒
 極言之如堯舜有朱均此疾之不當有者也使堯舜
 盡力維持未便如桀紂之不可救治此可試之藥也
 從堯舜視之便知天命不如此一有曲為之心便是
 妄只與賢方是順命
 總 无妄只是一箇誠字人至誠而无妄是從初一
 念故吉而得志少離初念便未免有計較心有得失
 心皆入妄之闗殊不知忘獲纔有獲忘利纔是利无
[004-25b]
 心期得反未甞不得有心免失反足以致失兩者總
 不可以人為参也四則行止動靜守其正五則生死
 存亡化于一此之謂天命此之謂正匪此盡属人妄
 彖曰天命不祐爻曰行有𤯝皆謂是也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渉大川
彖曰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徳剛上而尚賢能止
健大正也不家食吉養賢也利渉大川應乎天也
 乾天下之至健也无妄雷從下動要以天動大畜艮
[004-26a]
 從上止要健得其止乾而得止此是真涵養所謂大
 畜乾以巽畜曰小畜精細工夫乾以艮畜曰大畜全
 副力量大畜諸極之學也无妄初剛即乾剛之來大
 畜艮剛即乾剛之上以剛健乾體充積而篤實積盛
 而輝光自然可乆可大而其徳日新日盛此畜之所
 以大也利貞云者艮剛在上乾剛却居于下乾不首
 出不以健自尚而以得所止為尚故曰剛上而尚賢
 就乾在艮下言也能止健是能止于天理之當止就
[004-26b]
 艮在乾上言也夫健而尚賢方是健之至處能止健
 方是止之至處所謂利貞者此故曰大正也然這個
 大涵養豈是止以成已不以成物必以已之養養天
 下養已以養賢養賢以及萬民方成大業故不家食
 吉養賢也試看如此盛徳大業不是全副精神剛健
 到底如何做得來故必須有利渉大川之勇方應得
 乾行故曰應乎天也剛上而尚賢止與无妄剛自外
 來句對无妄之動乾為主也大畜之止亦乾為主也
[004-27a]
 惟其止也乾自止畜也乾自畜謂之尚賢正從其自
 止自畜處看出大有尚賢尚離之明此之/尚賢尚艮之止二義一例日新其徳
 明明徳也不家食吉親民也明徳親民方是止至善
 此之謂大學孟子曰以善養人此不家食養賢之義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徳
 天在山中要識以天為主山之大豈能畜天然山中
 而有天在則天之无乎不在也此天之所以見其大
 也前言往行豈能該君子之徳然言行多識則言行
[004-27b]
 无非是徳徳之无乎不在也此畜之所以大也陳瑩
 中説天在山中便如芥子納須彌之義程子曰須彌
 无體芥子无量觀程子之言欲識大畜先要識无體
 之天无量之山
初九有厲利已象曰有厲利已不犯災也
九二輿説輹象曰輿説輹中无尤也
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象曰利有攸
往上合志也
[004-28a]
 大畜内三爻是乾體剛爻都從察識上説工夫四五
 是艮體柔爻都從剋制上説工夫上則涵養之成功
 也初言有厲初是涵養起手全未説到事為上只要
 認清路頭有厲則乾之知險是也此處一犯手到底
 无結局所以利已象曰犯災稍不合天理之正都是
 災咎路從初要不犯這災便是復之无袛悔脉路也
 二曰説輹輹名伏兎與/軸相承之物輹上承輿下属軸輿以載物/軸以運旋
 輹駕則輿已行矣故車而尚未行必須脱輹車行而
[004-28b]
 欲止亦必脱輹是輹之脱不脱正行止之介也故取
 以象發而未發之之機審中之妙正在此時故曰中
 无尤得中方无尤也三曰良馬逐則已發之象故利
 于艱貞又戒之以閑輿衛閑者即範我馳驅盖天然
 之則一歩不可踰者加一曰字乃詔告御者之辭亦
 儆戒之深意輿衛閑則何往不利如此以往方得其
 所止可與艮之上爻合故曰上合志二脱審于将動
 之先三閑謹于方動之際如此時行而行時止而止
[004-29a]
 无非天理之流行此之為大涵養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六五豶豕之牙吉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上九何天之衢亨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四五是止體不合天體不稱能止所以工夫不厭宻
 之又宻牛本順物牛而童全无不順之端已從而牿
 之横木於體/以防其觸制于未然之防如此其預所以元吉而
 稱有喜豕雖躁物豕而豶已經剋制之後又從而牙
[004-29b]
 之去勢為豶/牙豕杙也防于既制之後如此其宻所以吉而稱
 有慶兩柔爻分明是形氣有所以禁于先有所以防
 于後正為變化氣質工夫不易至上九而得所止矣
 能止乎乾至善之止也天理到此底定此身終日在
 天理上安居終日在天理上游行故曰何天之衢言
 无適而非天也胡雲峰曰何字讃之之辭盖云是何
 通逹之甚也看來涵養到此真是升于髙明達于大
 通與天為徒境界坦坦蕩蕩更无一毫拘碍在故曰
[004-30a]
 道大行
 總 大畜説工夫最細二之説中心之安一天也三
 之閑日用之謹一天也四五形氣盡歸天理人无不
 復于天也終直以天字結之无妄從復中天地心萌
 芽出如此人事无非天道一切禍福得䘮方可聴于
 氣數故曰无妄灾也大畜從剥後碩果藴結成如此
 天道盡合人事一切功成結果都是時到自熟故曰
 大畜時也
[004-30b]
頥貞吉觀頥自求口實
彖曰頥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頥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
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頥之時
大矣哉
 頥二陽包四隂有口象上靜下動有食象固也然更
 有義在卦從出震要于艮成是八卦始終全體人自
 有生至于歸根也有始終全體人但知自始至終有
 生可貴則不可一日无飲食之養却不知自始至終
[004-31a]
 有个生生者可貴尤不可无所以養所以養者何中
 庸曰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頥中提出一貞字正
 是示人知味處爻中兩陽大也分明大體之象四隂
 小也分明小體之象大體不逐于小體為貞小體能
 從大體便亦是貞故頥之義以觀為先以求為要能
 觀能求斯皆知味之養矣養之所當得者即是貞如
 勞心者食于人勞力者自食皆有當得之養在則皆
 正也得其正飲食之道即是性命之養不得其正口
[004-31b]
 腹之養盡是飲食之人故養正則吉試思人生一日
 雖一餐半粒必不可以无事而食致虚此食必不可
 以无因而食致苟此食所謂養大體者孰如之不然
 芻豢之悦口而已與禽獸之豢何異其害大又何如
 故飬口腹養性命不分兩事只在人自審于正不正
 之間觀頥者先觀頥道如何為正如何為不正如孟
 子所云擇術故曰觀其所養自求口實則自審所以
 不愧此食者何如无愧則得正有愧則非正如孟子
[004-32a]
 所云不素餐故曰觀其自養觀頥是大叚泛觀自求
 方是切已之觀二觀是一意一个理天地養萬物原
 物物有个當得之養聖人養萬民若只為之制田里
 教樹畜亦可以養其生只是逸居無教便近于禽獸
 故須養賢以及萬民使人知有禮義倫常不但遂其
 生而又復其性乃所謂養之正也天地養物无過一
 个時聖人養民亦无過一个時時者宜也即當然處
 也天地有生長収藏之時然後物物得養聖人有樽
[004-32b]
 節愛養與民冝之之時然後萬民得養之貞故頥之
 時為大
象曰山下有雷頥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山下有雷十二月冬底之雷這雷動而常止是生氣
 常存之雷小過乃疾雷/破山之雷君子言語飲食无一時不動
 然動而有个常止之則在一慎一節正于動中見止
 體君子之山雷也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朶頥凶象曰觀我朶頥亦不足貴
[004-33a]

六二顛頥拂經于丘頥征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類也
六三拂頥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象曰十年勿用道大
悖也
六四顛頥吉虎視耽耽其欲逐逐无咎象曰顛頥之吉
上施光也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渉大川象曰居貞之吉順以從
上也
[004-33b]
上九由頥厲吉利渉大川象曰由頥厲吉大有慶也
 頥主在初上兩爻人從初要在大體上立基要終要
 在大體上歸宿然從初不貞而能要終得貞者未之
 有故觀字掲于初爻貞不貞正從此審察耳震動初
 剛轉而上即是艮止之剛人能動之心即是能止之
 心此至貴之大體也求養之貞者從始動時便求合
 止體此吾之至寳也不養口腹而能生者在是故謂
 之靈龜龜象其不食而生靈象其有先知是當求而
[004-34a]
 不可舍者也若動時只因小體而動便如朶頥之動
 于食而已養之可賤者在是此必不可求者也舍靈
 龜而觀朶頥其觀也豈不失貞之甚乎故曰不足貴
 初與上逺難于合止故謂之舍謂之爾正應六四易
 動在已故謂之我觀頥之法其辨正在于初也四隂
 爻皆待養于二陽者也以其不知自求養故不謂之
 顛即謂之拂顛以位言以上求下謂之顛拂以應與
 言非其所與謂之拂二位于初上却待養于初又非
[004-34b]
 應與故既曰顛又曰拂拂經猶云失其常也然待養
 于下雖顛與拂猶可言也若求養于上則以下干上
 賤求貴不可甚矣故至于凶上艮體處髙有丘之象
 人一有上求之心必有望外无厭之想故必至征而
 凶象曰失類者位上位下各自有類人豈可不自知
 其類冐焉求養于人乎此所以凶也六三逺初應上
 全不知其類而惟知求養于上者為拂頥貞夫但曰
 拂經雖失常道若待養者得其賢未甚失也若一意
[004-35a]
 求上則全失正理故謂之大悖而至于十年勿用言
 十年到底終无可用時也三與上正應而頥之失貞
 以三為甚上之不可求也如此四亦待養于初者然
 正應也故顛頥吉只是要一意而求如虎之視而耽
 耽求而不已如虎之欲而逐逐不肯/放意方得无咎葢虎
 之求食也欲得則視之専傍無所見既得則他无冄
 見其歸一如此四能以専一心求下之賢者以自養
 吉而何咎四為有位之人乃求養于下若无光彩殊
[004-35b]
 不知初之得進益于上皆因上之能求則皆四之施
 四之光也故曰上施光初為動之始觀頥之道嚴于
 初故取象靈龜觀頥者无欲為明也四為止之始自
 求口實之道嚴于四故取象于虎自求者能得為貴
 也六五待養于上亦非應與為拂經然居尊而惟賢
 是從養之貞也能守其貞則吉曰居貞吉但柔之為
 道不利逺者利濟能事終非五有只好順從賢者故
 曰順以從上上得止之剛頥道之極則在是得上之
[004-36a]
 止方為克盡頥貞故曰由頥至此方是由乎頥之道
 也然更須知厲方吉又利于能渉大川大川云者頥
 中之險无窮豈惟已之渇飢是險即一民一物未得
 養貞无非是險必能養賢以及萬民此險方渉得過
 故六五特係不可一語見拂經之養雖居貞終不得
 言盡善也上九特係利渉一語見非盡濟其險于由
 頥之道終未克全也
 總 内卦有三凶字外卦有三吉字動體多凶靜體
[004-36b]
 多吉也待養于初有吉无凶待養于上有凶无吉其
 義何也凡養于下未有无因而求者非分相臨則情
 義相與故有貞可擇也若養于上則所需者利禄也
 利禄以義而食乃是自求口實不謂之待養于上也
 惟非義之禄故謂之拂若五乃居尊之人豈有以養
 待人之理所需于上者才徳耳故爻中但言拂經獨
 不言頥一字之辨不可混淆如此凡人先以謀食之
 心用之于謀道皆有顛頥之象後以謀道之心盡用
[004-37a]
 之於謀食皆有拂頥之象夫顛雖不能謀之于先能
 擇之于後猶未為失惟既拂而至於失類至於大悖
 遂无頥道可由皆上求一念為之也口實人之所必
 不能不求者也將于何求乎可以自審矣
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橈者杌/桱之意
彖曰大過大者過也棟橈本末弱也剛過而中巽而説
行利有攸往乃亨大過之時大矣哉
 頥自震歴艮是全局後天/圖大過自㢲歴兊中間/離坤是四
[004-37b]
 柔卦半局柔必以剛為主女必以男為主故聖人于
 此特提出四剛大來作主曰大過巽兊本柔體也卦
 畫又本末皆柔是剛大極難主持時節故雜卦曰大
 過顛也是顛倒世界聖人正要于顛倒時把剛大來
 做主宰這時節非用過大力量不可故必須要過為
 人之所不敢為任人之所不能任此其過也乃過乎
 不得不過所過者過於大故曰大者過也大過是變
 而不失常窮而不失正能經能權大學問卦象四剛
[004-38a]
 爻居中從初不曽有剛以為之立基要終又无有剛
 以為之結局其肩鴻任重都只在中間一力擔當勢
 誠危而責誠巨故象棟橈棟取其從中承荷橈因其
 本末皆柔惟橈也見其傾危之易勝任之難惟棟也
 見其任之必不可逃力之必不可委此所以要過于
 大利有攸往則正處過之道也葢四剛雖過過而得
 中中則无過剛之病其徳巽而説巽説皆柔道以剛
 大而用柔道行之故曰巽而説行試思以極大力量
[004-38b]
 人能以遜順和説行之将何往而不利盖剛仍得柔
 之濟非一於任剛則過處恰好是中以此而往所以
 得亨可見非過不成剛中非過不見巽説之妙則所
 云過者正是隨時之妙用也大過之時豈不大矣哉
 中字最重惟其以剛中行巽説巽説仍是大為主方
 是過而非過故曰乃亨乃字行字俱要看大過之時
 極難處之時大過之事極難為之事惟初既是柔立
 本无基終又是柔末路難収獨以一㸃陽剛正氣負
[004-39a]
 天地間重任時最易撓要不為之撓時无可往要能
 利有攸往這都是過人事卒之剛維終始砥柱乾坤
 必頼之當此時必待是人有是人方主得是時故曰
 大過之時大若揖遜征誅非常之事但可言大不可
 言過惟上下无邦本末俱傾獨有人焉以一團陽氣
 拄上拄下使乾坤以之不毁非真正至剛至大任斯
 文之統者不足語大過也
象曰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无悶
[004-39b]
 巽兊雖同是柔卦然巽卦陽在上是生氣故為木為
 長為高要他進而上行兊卦隂在上是消氣故為澤
 為少為附要他潤而下降今澤在上木在下是隂氣
 直來湮滅陽生之氣也所以云滅木這陽氣豈可為
 隂氣滅了此時自然要陽氣出頭故取象大過言觀
 滅木之象為當大過之時也君子不懼无悶正是不
 受他滅處君子挺立乾坤滅木之澤不能撼故獨立
 不懼時不能移受滅之木无所損故遯世无悶
[004-40a]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九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
過以相與也
九三棟橈凶象曰棟橈之凶不可以有輔也
九四棟隆吉有它吝象曰棟隆之吉不橈乎下也
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无咎无譽象曰枯楊生
華何可乆也老婦士夫亦可醜也
上六過渉滅頂凶无咎象曰過渉之凶不可咎也
[004-40b]
 大過不是純任剛也惟其以剛用柔見剛大之常過
 故柔爻而順剛則吉剛爻而得柔之用則吉皆剛為
 主也所謂雖過非過過而中者也若不得柔之用或
 剛而反動于柔不得過之義矣
 初柔在下全以承剛為事故象白茅白巽象/茅柔物妙處惟
 在下以柔順剛正見大為主之義故无咎二處初柔
 之上其用柔乃用順剛之柔也故稱生稊稱女妻論
 二與初非應也不過以近相得而成相與二之過也
[004-41a]
 然以過而有生育之功何害于過正過而中者也若
 九五處柔説之下其用柔有見説于柔之象是不能
 以我得柔而反以柔得我故為生華為老婦得其士
 夫士夫五剛也老婦上柔也以剛而見得于柔大當
 過而不過者也所以不惟无譽且可醜之甚也三四
 中爻正是棟象三之應在上不能下取初柔而乃上
 巽柔説殊非大過之義故撓而凶不可輔剛不能得
 柔之輔也四之應在初以柔巽乎兊剛剛而得柔藉
[004-41b]
 正是大為主故隆而吉不橈乎下得柔之藉則不橈
 也然終是本末弱不免他吝曰他吝見得雖隆而可
 危處甚多大過之時其難如此上乃乘剛之柔滅木
 之澤當此時必不利往者也若過而渉必有滅頂之
 凶然時有當渉雖滅亦正故凶而无咎于義无愧也
 過渉滅頂凶以為殺身成仁固矣然更有辨若道徳
 名義卓然挺立先是陽剛君子則其臨事而死也必
 扶植綱常必闗係世運此所謂剛過而中不可言過
[004-42a]
 渉亦不可言凶也惟已先是隂柔之質或不能正身
 于先又不擇義而輕任于後至於時變事及不得不
 死乃是過渉之凶苐比偷生之耻則逺矣故无咎前/項
 如夷齊比干顔張之於唐文山之於宋後項/如荀息宗魯後世袁粲桑維翰之流是也
 總 大過之時大矣哉全要識一時字時當慎則慎
 時當與則過以相與時可輔則輔皆大為主也時易
 橈必不橈時不可渉必須渉尤見大為主也皆過所
 當過故曰過而中顧柔在上則不可與柔在下則可
[004-42b]
 與者巽柔得生氣兊柔得消氣且初為本上為末救
 過者於本處善補則有濟於末處求補雖欲補亦无
 及也然太過之時時之窮也君子能盡過之道不能
 必過之必濟故要終可以无愧於義不能自免於凶
 此所謂獨立不懼砥柱乾坤大人事業也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
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險不可升也地險
[004-43a]
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上經以乾坤始以坎離終者坎離後天之位即先天
 乾坤之位葢乾坤之用不可見以坎離為用故人受
 天地之中以生人心之乾坤於何見藏而為坎發而
 為離即人心全體乾坤也完得坎徳纔是雲行雨施
 完得離徳纔是大明終始學不知坎離亦終无乾坤
 可言坎中一陽是乾來坤中天地生生之妙都從此
 孕藏這㸃陽透入隂中乾坤於此而交故曰坎者䧟
[004-43b]
 也如衝鋒䧟堅之䧟非陽剛力量不能䧟有此一䧟
 方轉坤之闔而為乾之闢萬化之門於此開矣然陽
 剛既入隂柔墜落而不能出流溺而不能返亦是這
 一䧟即如猛将䧟陣可以収廓清之功亦易有覆亡
 之患人心亦然㡬希之天䧟入形氣中踐形盡性者
 在此堕坑落塹者亦在此故坎者險也險之為義最
 精人心一㸃乾知獨立坤形之中分毫不可混雜不
 可瞞昧如壁立萬仞天下之至峻絶者此險也莫貴
[004-44a]
 于險也然天人理欲界限毫釐于此失脚便无駐立
 之地日流日下而不可返天下之至危疑者此險也
 莫艱于險也故坎險學問苐一𦂳要闗隘亦苐一難
 過闗隘知得䧟險二義分明然後可以知坎卦上加
 一習字千聖危㣲心法便從此一字闡明鳥數飛曰
 習相繼不已之義兩坎相重内既有險外又有險層
 層叠叠无非畏途可見人生一日一日便在險中終
 身到底到底亦在險中安得有个放手鬆身之地聖
[004-44b]
 人於此見得真切便知這个險塲就是人一生住身
 塲不由你不在裡頭過活終日要在裡頭習故曰習
 坎習而不已一得一失便從此習上分岐若識得坎
 險險便是下手做工夫實地從此戰兢惕厲歩歩操
 修所習者就是上達路所云時習之功此習也若識
 不得險險便是䧟溺人深塹從此昏迷放逸歩歩墜
 落所習者就是下流路所云逺性之習此習也千古
 而下聖益聖狂益狂豈是聖人獨无險凡人獨有險
[004-45a]
 只為習險處差故曰習坎重險也水流不盈二句舉
 水體以象心體釋有孚二字有孚者至實而可信之
 謂也坎中一㸃乾剛是天然一定實理以一人之心
 合之千萬人而同以一時之人心合之千萬世之人
 心而同所謂孚也只看水水有定體常流通而不盈
 溢此水之性也惟水性一定隨你歴千谿萬壑必不
 失其常然之信論水之興波作浪最易溢是水然皆
 壅激使然也而水之不失信者自在人心亦有定體
[004-45b]
 常流行而不横决此心之常也惟心體有常隨你歴
 千險萬險必不失其常然之信論心之變幻無方最
 難測是心然皆䧟溺使然也而心之不失信者自在
 顧人心本來雖有一定之中心之操與不操却存乎
 人所以維心方得亨維心者一念萬念息息操存無
 間斷也葢坎之剛中即此心未發之中時時維此心
 則時時存此中故曰以剛中也虞廷允執厥中正是
 維心之義如此自然亨然既能維又要行維只是存
[004-46a]
 此心行則見諸用惟用處所行无不中方是發皆中
 節而全體大用之中這纔是天體流行故曰行有尚
 往有功也有功者出險之功險而尚行方是乾健之
 天行乾來而䧟入坤柔之中能行而透出坤柔之外
 此所謂有功也存存不已謂之維隨處流通謂之行
 俱是習字中實工夫險不是人生後當如此只為天
 地原來如此无險不成天地也天險无形地險有形
 王公設險法其无形者為名分等級法其有形者為
[004-46b]
 封疆界限无非險之為用君子一身那一時无天險
 之用那一時无地險之用險之時用豈不大哉
象曰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徳行習教事
 一至再至謂之洊至原泉混混過往來續无有間斷
 故君子修治工夫亦无間斷徳行有常如水之不失
 信教事習而又習如水之重習也教事即中庸修道
 之謂教治已治人不必兩句分屬徳行/原所以成物教事原所以修已
初六習坎入于坎窞凶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凶也
[004-47a]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象曰來之坎坎
終无功也
 初柔最下險而又險者人終身最怕是這个習從此
 而習日流日下如何能從二上出既入坎又入窞水/底
 穴/之象坎以尚行為道入窞正與尚行反故失道而
 凶初之習坎習于下者也二内卦之中惟危之心惟
 㣲之心皆二所有謂之有險人生溺于險皆因不知
[004-47b]
 有險若能有此險便能知出險求小得從小處求從
 小處得也操心工夫原是細宻㣲小處不漏方是真
 操存故涓滴不已遂成江河積小則大通之道也千
 丈之堤潰于蟻穴遺小則失大之㡬也中庸曰致曲
 正是求小工夫要二之所以能求能得皆以得中之
 故不昧此中自然无㣲不謹故象曰未出中言時雖
 未出險已是得了中也三視初稍上有可出之機者
 然身是險上又是險則來有坎之而往亦坎往來坎
[004-48a]
 坎正要在此際力掙勇往方得出路若沒有這叚尚
 往力量却要就險中尋个倚靠安身之地這險中可
 是你依據得的此為險且枕葢險而知其不安便不
 是險若不知其不可安是自家安灾利危必至溺而
 䧟不入坎窞不止巳入于坎窞何時有上出之功故
 不可用象曰終无功到底无上行之日與初同歸也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无咎象曰樽酒簋貳
剛柔際也
[004-48b]
 六四上體下坎已出尋出險之路只在此爻四之一
 脉通則兩坎皆通而成流行之水矣牖是取其可通
 之路也酒食是取其求通之物也納約正取聫屬交
 孚之義指二五也四雖隂柔近五中是其有可明通
 處人但有明可通則无㣲而不可入故雖酒以一樽
 貳以一簋用以瓦缶皆可将其誠意聫其交孚可以
 免咎四能順五故曰剛柔際二之求小四之納約義
 正相通有四以相通而二與五无有不孚心體流行
[004-49a]
 而險平矣
九五坎不盈袛既平无咎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上六繫用徽纆寘于叢棘三嵗不得凶象曰上六失道
凶三嵗也
 五剛中而正心體到五已是通行无碍所謂流而不
 盈之水也故既曰不盈又曰祗既平祗既云者適到
 盡平田地也險與平正相反邵子詩去盡風波存止
 水世間何事不能平人只為險未除心體難平平則
[004-49b]
 更何險可言萬頃波濤皆成安瀾川源不息皆為順
 流更何咎之有象曰中未大何也乾稱大哉然必到
 雲行雨施天下平方是大坎之既平只説得心體平
 必到離之正邦心量盡滿方説得大直至既濟五爻
 坎離工夫一齊俱到故爻云不如西隣之禴祭實受
 其福象曰吉大來也纔稱得大字此處説未大亦非
 心體上有歉也見得心雖中正尚有險在還要習還
 要維還要尚行无窮盡之詞也
[004-50a]
 六處險終至此尚未能出更有何時出得豈是險終
 不可出只怕人自不肯出故一則曰係用把徽纆來
 自係縛也再則曰寘于向叢棘中自拘寘也終其身
 纒于膠結入于危途有安平道理不知自由故謂之
 失道而凶三嵗也三嵗總是乆而不出之意初失道
 從先墮落上失道到底䧟溺兩者病則一般惟觀上
 之凶乃知險無底止與生俱終纔失道俱是險故雖
 上聖猶嚴末路堯舜終身兢業或一失足而三嵗之
[004-50b]
 凶即不免也危矣危矣
 總 習坎之義人終身日日在險中但行便是出之
 路纔不行便是入之路故曰行有尚初困而不知行
 蚩蚩之氓也愚不肖一項人二得中本心不失如有
 恒之質可與進者三有畫而不肯前之象中材而暴
 棄一項人四有以愚進明之功上六則居髙而自墜
 舍上而趨下是髙明而到底不返一項人䆒竟入于
 坎窞而已習雖不同然習上一路甚難習下多途甚
[004-51a]
 易世變㴞㴞江河不返所由來矣習坎重險也可不
 畏哉
離利貞亨畜牝牛吉
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榖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
乎正乃化成天下柔麗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坎離雖有兩名其在人心即是一體一用坎以離為
 用離以坎為體坎中實人心之誠也離中虚人心之
 明也誠體而明用也離本乾體中畫坤柔順乾而行
[004-51b]
 便成明體人心只順乎天理人心之大明也故曰麗
 也兩相附麗之義一柔居兩剛之中相附而成麗盖
 坤柔非明以麗陽而有明乾剛本明必得柔來相麗
 方顯其明惟火亦然火性本明然未甞見其明空中/有火
 必得木相麗方發其光明故邵子曰薪火之體也火
 薪之用也火以用為本以體為末所以人心本明其
 明亦不可見必于用處發明心而不附麗天理亦无
 明可言此麗之義也天理本至正故利貞方是真明
[004-52a]
 離明之大用全則坎中心體得矣這纔是乾坤合徳
 此坎離居上經之終
 離麗也麗之象只看日月光燭四海以其麗乎天只
 看百榖草木敷榮萬象以其麗乎地日月之明原是
 天明却以麗而成明百榖草木之文原是地文却以
 麗而成文人心亦然天地間至光至明是這種正理
 人心之明得麗乎正則一心之明便通天下而皆明
 如大學所云明明徳于天下者豈不化成天下乎化
[004-52b]
 成天下何亨如之重明云者上下兩卦一體一用重
 明之義下卦地用内藴之明襲地之黄中通理上卦
 天明外用之明律天之日月運行此之謂麗乎正然
 所以成麗妙處全在離中這一㸃順剛之柔至虚至
 明又中又正人常以此虚心只揀中正道理依之何
 患不亨所以要飬這㸃柔中取義牝牛者坤為母牛
 一味承天而行人若飬得這坤牛只是順天而行纔
 到得大明終始畜字正與坎卦維字同力坎中剛健
[004-53a]
 非用力操持不維離中柔順非從容馴熟不飬離明
 火性易燥易炎若不自按伏直到極純極粹田地於
 明義未當也畜牝牛其㫖㣲矣精矣重明麗正重字
 中有相麗之義日月相麗則互光二火相麗則増輝
 人已相麗則彼此互觀盖視人明視已昏必相資為
 照而明者乃益明也卲子坎離詩水體以器注火用
 以薪𫝊體在天地後用在天地先麗木而明者後天
 地之火也未麗之前有先天地而為火者矣麗物而
[004-53b]
 明者後天地之明也未麗之前有先天地而為明者
 矣學者欲知大明終始之義須于此悟入
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明兩作與重明之義又不同已明益明謂之兩作日
 新又新是也繼明正緝熈之謂凡有斷有續必非真
 明真明自能繼惟心體為洊至之習坎故必須有兩
 作之繼明習也繼也皆易中一字心法獨稱大人者
 非南面而聼天下嚮明而治使天下盡成文明之化
[004-54a]
 于離明事業終難言也坎一數之始離九數之終聖
 人了手功夫不過一明明徳
初九履錯然敬之无咎象曰履錯之敬以辟咎也
六二黄離元吉象曰黄離元吉得中道也
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象曰日昃
之離何可久也
 二五皆柔中二尤得正離之主爻在二是人一㸃本
 心之真明也以其得坤之黄中故曰黄離元吉畜牝
[004-54b]
 牛者畜此初以剛質離為柔體正是剛柔易錯之際
 人脚下差正在錯處要差從初處歩履一差便到底
 是差如何可以不敬坤初曰履坤二曰敬履錯處知
 敬正坤順苐一歩要𦂳工夫纔可永無差錯之過故
 曰以辟咎三在二之上中而過矣象日昃之明論真
 明之體何時有昃論盈虚消息之運却有時昃時乎
 昃便有個處昃之道得其道即是中正當昃而知處
 昃日用常行俱是可樂之境安常以自樂所以鼔舞
[004-55a]
 而歌也取缶言至尋常之物若不識這个道理則當
 此盈虚消息之際必生盛衰欣戚之感大耋之嗟情
 所必至一有此嗟變節晚途隳行末路皆從此一念
 所致凶之道也如此豈是終如其始常而可乆之明
 故曰何可乆觀初之易錯二之易昃則知所謂黄離
 必自乾知中大明透出來非是總為隙光之照
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象曰突如其來如无
所容也後明將繼之時四以/剛廹之故其象如此
[004-55b]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象曰六五之吉離王公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无咎象曰王用出
征以正邦也
 四重剛而不中下火方炎上火相逼突然而來之象
 上卦屬用人之聪明外用最易犯最不妙是一突字
 凡自生意見故弄/聪明皆是突也彊陽觸物察淵不祥這些凶威虐
 㷔无不從突中來所以焚而死而棄也知得焚的病
 方曉得突有自禍之酷烈知得死的病方曉得突是
[004-56a]
 不久自消滅的知得棄的病方曉得突是到底一毫
 无用的如此看來這様明天地間更无安着處故曰
 无所容也五以重明麗二之正明體適用南面而聴
 天下民有未生見得是已之憂民未知教見得是已
 之咎故出涕而沱若痛戚而又嗟若沱與嗟皆至虚
 至明中流出一叚不容自己之情這是合天下為明
 心事所以為王公之離上處明極明之至者也能以
 已之明正天下而同歸于明虞書所云徳威徳明此
[004-56b]
 明也有王用出征之象如此天下化成剛柔相劑天
 下之至美在焉曰有嘉折首殱厥渠魁也是燭姦之
 明匪其首之同類則獲是辨析之明獲者使之去暗
 即明同生于光天中也如此彰瘅既明孰不向風所
 以能正邦王者以明正天下不但舉其折首之威又
 及其宥罪之仁者所謂柔道之用中正之麗如此
 總 明明徳之學也黄離係于二可見一中為明徳
 本體初言敬可見戒懼為明中苐一下手工夫五言
[004-57a]
 涕言戚可見滿腔惻隠纔是明中真發現要之于正
 邦則正已而物正所謂明明徳于天下分量斯滿若
 有明而不能貞其明隨時銷隕于哀戚塲中出沒或
 有明而不能善其明露其鋒㷔以不戢之火自焚于
 明道何有世之明有二其聪明智巧者雖靈慧絶人
 而无不百憂晚景畏死貪生于通晝夜徹幽明之知
 㝠如也皆日昃之離其作聪明任機智者至為世大
 害如亂國䘮家賊人禍已无不以明為孽皆突如之
[004-57b]
 離鑑空而物自獻形衡平而物自取正此元吉中正
 之黄離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此涕沱戚嗟王公
 之離
 坎離水火也謂坎離一體謂水火亦一體可乎曰非
 也水火氣也兩也坎離為水火者也一也天地兩也
 乾坤為天地者也一也坎離乾坤一也坎離之體即
 乾坤之體坎離之用皆乾坤之用也程子曰體用一
 源盡之矣
[004-58a]
 
 
 
 
 
 
 
 
[004-58b]
 
 
 
 
 
 
 
 周易像象述卷四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