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选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汉语字典 | 汉语大词典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异体字字典 | 史部 | 子部 | 集部 | 诗部 | 儒部 | 易部 | 艺部 | 医部 | 丛部 | 道部 | 佛部
     搜作品集     搜编撰者      搜卷章节      影印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新語 > 新語 2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一
 新語         儒家類
  提要
    臣/等謹案新語二卷舊本題漢陸賈撰案漢
    書賈本傳稱著新語十二篇漢書藝文志儒
    家陸賈二十七篇蓋兼他所論述計之隋志
    則作新語二卷此本卷數與隋志合篇數與
    本傳合似為舊本然漢書司馬遷傳稱遷取
[000-1b]
    戰國策楚漢春秋陸賈新語作史記楚漢春
    秋張守節正義猶引之今佚不可考戰國策
    取九十三事皆與今本合惟是書之文悉不
    見於史記王充論衡本性篇引陸賈曰天地
    生人也以禮義之性人能察已所以受命則
    順順謂之道今本亦無其文又榖梁傳至漢
    武帝時始出而道基篇末乃引榖梁傳曰時
    代尤相牴牾其殆後人依托非賈原本歟考
[000-2a]
    馬總意林所載皆與今本相符李善文選註
    於司馬彪贈山濤詩引新語曰楩柟仆則為
    世用於王粲從軍詩引新語曰聖人承天威
    承天功與之爭功豈不難哉於陸機日出東
    南隅行引新語曰髙臺百仞於古詩第一首
    引新語曰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蔽日月於
    張載雜詩第七首引新語曰建大功於天下
    者必垂名於萬世也以今本核校雖文句有
[000-2b]
    詳畧異同而大致亦悉相應似其偽猶在唐
    前惟王海稱陸賈新語今存於世者道基術
    事輔政無為資賢至徳懷慮纔七篇此本十
    有二篇乃反多於宋本為不可解或後人因
    不完之本補綴五篇以合本傳舊目也今但
    據其書論之則大㫖皆崇王道黜霸術歸本
    於修身用人其稱引老子者惟思務篇引上
    徳不徳一語餘皆以聖賢為宗所援據多春
[000-3a]
    秋論語之文漢儒自董仲舒外未有如是之
    醇正者流傳既乆其真其贋存而不論可矣
    所載衛公子鱄奔晉一條與三傳皆不合莫
    詳所本中多闕文亦無可校補所稱文公種
    米曽子駕羊諸事劉晝新論馬總意林皆全
    句引之知無訛誤然皆不知其何説又據犁
    嗝報之語訓詁亦不可通古書佚亡今不盡
    見闕所不知可也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
[000-3b]
    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臣/陸 費 墀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新語卷上
             漢 陸賈 撰
  道基第一
傳曰天生萬物以地養之聖人成之功徳參合而道術
生焉故曰張日月列星辰序四時調陰陽布氣治性次
置五行春生夏長秋収冬藏陽生雷電陰成雪霜養育
羣生一茂一亾潤之以風雨曝之以日光温之以節氣
[001-1b]
之以殞霜位之以衆星制之以斗衡苞之以六合羅
之以紀綱改之以災變告之以禎祥動之以生殺悟之
以文章故在天者可見在地者可量在物者可紀在人
者可相故地封五嶽畫四瀆規洿澤通水泉樹物養類
苞殖萬根暴形養精以立羣生不違天時不奪物性不
藏其情不匿其詐故知天者仰觀天文知地者俯察地
理跂行喘息蜎飛蠕動之類水生陸行根著葉長之屬
為寧其心而安其性葢天地相承氣感相應而成者也
[001-2a]
於是先聖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
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道長㓜之
序於是百官立王道乃生民人食肉飲血衣皮毛至於
神農以為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嘗百草
之實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穀天下人民野居穴處未
有室屋則與禽獸同域於是黄帝乃伐木搆材築作宫
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民知室居食穀而未知功力於
是后稷乃列封疆畫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闢土殖穀
[001-2b]
以用養民種桑麻致絲枲以敝形體當斯之時四瀆未
通洪水為害禹乃決江疏河通之四瀆致之於海大小
相引髙下相受百川順流各歸其所然後人民得去髙
險處平土川谷交錯風化未通九州絶隔未有舟車之
用以濟深致逺於是奚仲乃橈曲為輪因直為轅駕馬
服牛浮舟杖檝以代人力鑠金鏤木分苞燒殖以備器
械於是民知輕重好利惡難避勞就逸於是臯陶乃立
獄制罪縣賞設罸異是非明好惡檢奸邪消佚亂民知
[001-3a]
畏法而無禮義於是中聖乃設辟雍庠序之教以正上
下之儀明父子之禮君臣之義使强不凌弱衆不暴寡
弃貪鄙之心興清潔之行禮義之行綱紀不立後世衰
廢於是後聖乃定五經明六藝承天統地窮事缺一/字
原情立本以緒人倫宗諸天地缺一/字修篇章垂諸來世
被諸鳥獸以匡衰亂天人合策原道悉備智者達其心
百工窮其巧乃調之以管絃絲竹之音設鐘鼓歌舞之
樂以節奢侈正風俗通文雅後世淫邪増之以鄭衛之
[001-3b]
音民弃本趨末技巧横出用意各殊則加雕文刻鏤傳
致膠漆丹青𤣥黄琦瑋之色以窮耳目之好極工匠之
巧夫驢騾駱駞犀象瑇瑁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
藏擇地而居潔清明朗潤澤而濡磨而不磷湼而不淄
天氣所生神靈所治幽閒清浄與神浮沉莫之効力為
用盡情為器故曰聖人成之所以能統物通變治情性
顯仁義也夫人者寛博浩大恢廓宻微附逺寕近懷來
萬邦故聖人懷仁仗義分明纎微忖度天地危而不傾
[001-4a]
佚而不亂者仁義之所治也行之於親近而疎逺悦修
之於閨門之内而名譽馳於外故仁無隠而不著無幽
而不彰者虞舜蒸蒸於父母光耀於天地伯夷叔齊餓
於首陽功美垂於萬代太公自布衣昇三公之位累世
享千乗之爵知伯仗威任力兼三晉而亾是以君子握
道而治缺一/字徳而行席仁而坐杖義而彊虚無寂寞通
動無量故制事因短而動益長以圓制規以矩立方聖
人王世賢者建功湯舉伊尹周任吕望行合天地徳配
[001-4b]
隂陽承天誅惡克暴除殃將氣養物明缺一/設光耳聼
八極目覩四方忠進䜛退直立邪亡道行姦正不得兩
缺二/字本理杜漸消萌夫謀事不並仁義者後必敗殖
不固本而立髙基者後必崩故聖人防亂以經藝工正
曲以凖繩徳盛者威廣力盛者驕衆齊桓公尚徳以霸
秦二世尚刑而亡故虐行則怨積徳布則功興百姓以
徳附骨肉以仁親夫婦以義合朋友以義信君臣以義
序百官以義承曽閔以仁成大孝伯姬以義建至貞守
[001-5a]
國者以仁堅固佐君者以義不傾君以仁治臣以義
鄉黨以仁恂恂朝廷以義便便美女以貞顯其行烈士
以義缺一/字其名陽氣以仁生隂節以義降鹿鳴以仁求
其羣闗雎以義鳴其雄春秋以仁義貶絶詩以仁義存
亡乾坤以仁和合八卦以義相承書以仁叙九族君臣
以義制忠禮以仁盡節樂以禮升降仁者道之紀義者
聖之學學之者明失之者昬背之者亡陳力就列以義
建功師旅行陣徳仁為固仗義而强調氣養性仁者夀
[001-5b]
長美才次徳義者行方君子以義相褒小人以利相欺
愚者以力相亂賢者以義相治穀梁傳曰仁者以治親
義者以利尊萬世不亂仁義之所治也
  術事第二
善言古者合之於今能述逺者考之於近故説事者上
陳五常之功而思之於身下列桀紂之敗而戒之於己
則徳可以配日月行可以合神靈登髙及逺達幽洞㝠
聼之無聲視之無形世人莫覩其兆莫知其情校修五
[001-6a]
經之本末道徳之真偽既缺一/字其意而不見其人世俗
以為自古而傳之者為重以今之作者為輕淡於所見
甘於所聞惑於外貎失於中情聖人貴寛而世人賤衆
五穀養性而棄之於地珠玉無用而寶之於身故舜棄
黄金於嶄嵓之山禹捐珠玉於五湖之淵將以杜淫邪
之欲絶琦瑋之情道近不必出於乆逺取其致要而有
成春秋上不及五帝下不至三王述齊桓晉文之小善
魯之十二公至今之為致足以知成敗之效何必於三
[001-6b]
王故古人之所行者亦與今世同立世者不離道徳調
絃者不失宫商天道調四時人道治五常周公與堯舜
合符瑞二世與桀紂同禍殃文王生於東夷大禹出於
西羌世殊而地絶法合而度同故聖賢與道合愚者與
禍同懷徳者應以福挾惡者報以凶徳薄者位危去道
者身亡萬世不易法古今同紀綱故良馬非獨騏驥利
劍非惟干將美女非獨西施忠臣非獨吕望今有馬而
無王良之御有劍而無砥礪之功有女而無芳澤之飾
[001-7a]
有士而不遭文王道術蓄積而不舒羙玉韞匱而深藏
故懷道者須世抱樸者待工道為智者設馬為御者良
賢為聖者用辯為智者通書為曉者傳事為見者明故
制事者因其則服藥者因其良書不必起仲尼之門藥
不必出扁鵲之方合之者善可以為法因世而權行故
性藏於人則氣達於天纎微浩大下學上達事以類相
從聲以音相應道唱而徳和仁立而義興王者行之於
朝匹夫行之於田治末者調其本端影者正其形養其
[001-7b]
根者則枝葉茂志氣調者即道冲故求逺者不可失於
近治影者不可㤀其容上明而下清君聖而臣忠或圖逺而失近或道塞而路窮季孫貪顓臾之地而變起於
蕭牆之内夫進取者不可不顧難謀事者不可不盡忠
故形立而徳散佞用而忠亡詩云或訛爾心以蓄萬邦
言一心化天下而缺二/字國治此之謂也
  輔政第三
夫居高者自處不可以不安履危者任杖不可以不固
[001-8a]
自處不安則墜任杖不固則仆是以聖人居髙處上則
以仁義為巢乗危履傾則以聖賢為杖故髙而不墜危
而不仆者堯以仁義為巢舜以禹稷契為杖故髙而益
安動而益固然處髙之安乘克讓之敬徳配天地光被
四表功垂於無窮名傳於不朽盖自處得其巢任杖得
其材也秦以刑罰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以趙髙李
斯為杖故有傾仆跌傷之禍何哉所任非也故杖聖者
帝杖賢者王杖仁者覆杖義者强杖䜛者滅杖賊者亡
[001-8b]
故懐剛者乆而缺持辱者乆而長躁疾者為厥速遲重
者為常存尚勇者為悔近温厚者行寛舒懷促急者必
有所虧柔懦者制剛强小慧者不可以禦大小辨者不
可以説衆商賈巧為販賣之利而屈為貞良邪臣好為
詐偽自媚飾非而不能為公方藏其端巧逃其事功故
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長文公種米曽子駕羊相
士不熟信邪失方察察者有所不見恢恢者何所不容
朴直質者近忠便巧者近亡君子逺熒熒之色於錚錚
[001-9a]
之聲絶恬羙之味䟱嗌嘔之情天道以大制小以重顛
輕以小治大亂度千貞䜛夫似賢美言似信聼之者惑
觀之者㝠故蘇秦尊於諸侯商鞅顯於西秦世無賢者
之君孰能别其形故堯放驩兜仲尼誅少正卯甘言之
所嘉缺一/字不為之傾惟堯知其實仲尼見其情故千聖
王者誅遏賢君者刑遭凡王者貴觸亂世者榮鄭儋亡
齊而歸魯齊有九合之名而魯有乾時之恥夫據千乗
之國而信䜛佞之計未有不亡者也故詩云䜛人罔極
[001-9b]
交亂四國衆邪合黨以回人君邦危民亡不亦宜乎
  無為第四
夫道莫大於無為行莫大於謹敬何以言之昔虞舜治
天下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寂若無治國之意漠若
無憂民之心然天下治周公制作禮樂郊天地望山川
師旅不設刑格法懸而四海之内奉供來臻越裳之君
重譯來朝故無為也有/誤乃無為也秦始皇帝設為車裂
之誅以斂姦邪築長城於戎境以備胡越征大吞小威
[001-10a]
震天下將帥横行以服外國蒙恬討亂於外李斯治法
於内事逾煩天下逾亂法逾滋而姦逾熾兵馬逾設而
敵人逾多秦非不欲為治然失之者乃舉措暴衆而用
刑太極故也是以君子尚寛舒以苞身行中和以統逺
民畏其威而從其化懷其徳而歸其境美其治而不敢
違其禁民不罰而畏罪不賞而歡悦漸漬於道徳被服
於中和之所致也夫法令者所以誅惡非所以勸善故
曾閔之孝夷齊之亷豈畏死而為之哉教化之所致也
[001-10b]
故曰堯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紂之民可比屋而誅者
教化使然也故近河之地濕近山之地燥以類相及也
故山川出雲雨丘阜生缺一/字氣四瀆東流百川無不從
者從大少者從多夫王者之都南面之君百姓之所
取法缺二/字舉措動作不可失法則也昔者周襄王不能
事後母出居於鄭而下多叛其親秦始皇驕奢靡麗好
作髙䑓榭廣宫室則天下豪富制屋宅者莫不倣之設
房闥備廐繕雕琢刻畫之好博𤣥黄琦瑋之色以亂制
[001-11a]
度齊桓公好婦人之色妻姑姊妹而國中多淫於骨肉
楚平王奢侈縱恣不能制下檢民以徳増駕百馬而行
欲令天下人饒財富利明不可及於是楚國逾奢君臣
無别故上之化下猶風之靡草也王者尚武於朝缺一/字
農夫繕甲於田故君之御下民奢侈者則應之以儉驕
淫者則統之以理未有上仁而下殘上義而下爭者也
孔子曰移風易俗豈家至之哉先之於身而已矣
  辨惑第五
[001-11b]
夫舉事者或為善而不稱善或不善而稱善者何視之
者謬而論之者誤也故行惑合於世惑順於耳斯乃阿
上之意從上之㫖操直而乖方懷曲而合邪因其剛柔
之勢為作縱横之術故無忤逆之言無不合之義者昔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
乎葢損上而歸之於下則忤於耳而不合於意遂逆而
不用也此所謂正其行而不苟合於世也有若豈不知
阿哀公之意為益國之義哉夫君子直道而行知必屈
[001-12a]
辱而不避也故行不敢苟合言不為苟容雖無功於世
而名足稱也雖言不用於國家而舉措之言可法也故
殊於世俗則身孤於士衆夫邪曲之相銜枉橈之相錯
缺一/字直故不得容其間諂佞之相扶䜛口之相譽無髙
而不可上無深而不可往者何以當背衆多而辭語諧
合夫衆口之毁譽浮石沈木羣邪所抑以直為曲視之
不察以白為黒夫曲直之異形白黒之異色天下之易
見也然自謬也或不能分明其是非者衆邪誤之矣至
[001-12b]
如秦二世之時趙髙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何為駕鹿
髙曰馬也王曰丞相誤也以鹿為馬髙曰陛下以臣言
不然願問羣臣臣半言鹿半言馬當此之時秦王不能
自信其自夫從邪臣之説夫馬鹿之異形衆人所知也
然不能分别是非也况於闇昧之事乎易曰二人同心
其義斷金羣黨阿意以傾一人孰不移哉昔人有與曽
子同姓亦名參有人告其母參殺人母織如故有人復
來告如是者三曽子母乃投杼踰垣而去曽子之母非
[001-13a]
不知子不殺人也言之者衆夫流言之並至雖真聖不
敢自安况凡人乎魯定公之時與齊侯㑹於夾谷孔子
行相事兩君升壇兩相處下兩相欲揖君臣之禮濟濟
備焉齊人鼓噪而起欲執魯公孔子厯階而上不盡一
等而立謂齊侯曰兩君合好以禮相率以樂相化臣聞
嘉樂不野合犧象之薦不下堂夷狄之民何求為命司
馬請止之定公曰諾齊侯逡巡而避席曰寡人之過退
而自責大夫罷㑹齊人使優旃儛於魯公之幕下傲戯
[001-13b]
欲候魯侯之隙以執定公孔子歎曰君辱臣當死使司
馬行法斬焉首足異河而出於是齊人懼然而恐君臣
易操不安其故行乃歸魯四邑之侵地終無乘魯之心
缺一/字振動人懷嚮魯之意强國驕君莫不恐懼邪臣
佞人變行易慮天下之政缺二/字而折中而定公拘於三
家陷於衆口不能卒用孔子者内無獨見之明外惑邪
臣之黨以弱其國而亡其身權歸於三家邑土單於疆
無以制其剛詩云有斧有柯言何以治之也
[001-14a]
  慎微第六
夫建大功於天下者必先修於閨門之内大名於萬
世者必先行之於纎微之事是以伊尹負鼎屈於有莘
之野修達徳於草廬之下躬執農夫之作意懷帝王之
道身在衡門之裏志圖八極之表故釋負鼎之志為天
子之佐尅夏立商誅逆征暴除天下之患辟殘賊之類
然後海内治百姓寕曽子孝於父母昬定晨省調寒溫
適輕重勉之於糜粥之間行之於衽席之上而徳羙重
[001-14b]
於後世此二者修之於内著之於外行之於小顯之於
大顔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之中人不堪其憂回也
不改其樂是已若當時定公不覺悟信季孫之計背貞
臣之策以獲拘弱之名而喪丘山之功不亦惑乎故邪
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非得神靈之化罷雲霽
翳令歸山海然後乃得覩其光明暴天下之濡濕照四
方之晦㝠今上無明王聖主下無貞正諸侯誅鋤姦臣
賊子之黨解釋凝紕繆之結然後忠良方直之人則
[001-15a]
得容於世而施於政故孔子遭君暗臣亂衆邪在位政
道隔於王家仁義閉於公門故作公陵之歌傷無權力
於世大化絶而不通道徳施而不用故曰無如之何者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夫言道因權而立徳因勢而行不
在其位者則無以齊其政不操其柄者則無以正其時
夫禮以行之遜以出之葢力學而誦詩書凡人所能為
也若欲移江河動太山故人能所不能也如調心在已背
惡向善不貪於財不苟於利分財取寛服事取勞此天
[001-15b]
下易知之道易行之事也豈有難哉若造父之御馬羿
之用弩則所謂難也君以不以其難為之也故不知以
為善也絶氣力尚徳也夫目不能别黒白耳不能别清
濁口不能言善惡則所謂不能也故設道者易見曉所
以通凡人之心而達不能之行道者人之所行也夫大
道履之而行則無不能故謂之道孔子曰道之不行也
言人不能行之故謂顔淵曰用之則行舎之則藏惟我
與爾有是夫言顔淵道施於世而莫之用猶人不能懷
[001-16a]
仁行義分别纎微忖度天地乃苦身勞形入深山求神
仙棄二親捐骨肉絶五穀廢詩書背天地之寶求不死
之道非所以通世防非者也若湯武之君伊吕之臣因
天時而行罰順隂陽而運動上瞻天文下察人心以寡
服衆以弱制強革車三百甲卒三千征敵破衆以報大
讐討逆亂之君絶煩濁之原天下和平家給人足匹夫
行仁商賈行信齊天地致鬼神河出圖洛出書因是之
道寄之天地之間豈非古之所謂得道者哉夫播布革
[001-16b]
亂毛髪登髙山食木實視之無優游之容聼之無仁義
之辭忽忽若狂癡推之不往引之不來當世不䝉其功
後代不見其才君傾而不扶國危而不持寂寞而無鄰
寥廓而獨寐可謂避世非謂懷道者也故殺身以避難
則非計也懷道而避世則非忠也是以君子居亂世則
合道徳採㣲善絶纎惡修父子之禮以及君臣之序乃
天地之通道聖人之所不失也故隠之則為道布之則
為文詩在心為志出口為辭矯以雅僻砥礪純才彫琢
[001-17a]
文邪抑定狐疑道塞理順分别然否而情得以利而性
得以治綿綿漠漠以道制之察之無兆遁之恢恢不見
其形不覩其仁湛然未悟久之乃殊論思天地動應樞
機俯仰進退與道缺二/字藏之於身優游待時故道無
而不興器無毁而不治孔子曰有至徳要道以順天下
言徳行而天下順之矣
 
 
[001-17b]
 
 
 
 
 
 
 
 新語卷上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新語卷下
             漢 陸賈 撰
  資執第七
質羙者以通為貴才良者以顯為能何以言之夫楩柟
豫章天下之名木生於深山之中産於溪谷之傍立則
為太山衆木之宗仆則為萬世之用浮於山水之流出
於㝠㝠之野因江河之道而達於京師之下因斧斤之
[002-1b]
功而舒其文彩之好精捍直理宻緻博通蟲蝎不能穿
水濕不能傷在髙柔軟入地堅强無膏澤而光潤生不
刻畫而文章成上為帝王之御物下則賜公卿庶賤不
得以備器械絶以闗梁及隘於山阪之阻隔於九
之隄仆於崑崔之山䪺於窅㝠之溪樹䝉籠蔓延而無
間石崔嵬嶄岩而不開廣者無舟車之通狹者無步擔
之蹊商賈所不至工匠所不窺知者所不見見者所不
知功棄而徳亾腐朽而枯傷轉於百仞之壑惕然而獨
[002-2a]
僵當斯之時不如道傍之枯楊結屈委曲不同然
生於大都之廣地近於大匠之名工則材器制㫁規矩
度量堅者補朽短者續長大者治罇小者治觴飾以丹
漆斁以明光上備大牢春秋禮庠褒以文采立禮矜莊
冠帶正容對酒行觴卿士列位布陳宫堂望之者目眩
近之者鼻芳故事閑之則絶次之則通抑之則沈興之
則揚處地楩梓賤於枯楊徳美非不相絶也才力非不
相懸也彼則槁枯而逺棄此則為宗廟之器者通與不
[002-2b]
通亦如是也夫窮澤之民據犁嗝報之士或懷不羈之
才身有堯舜臯陶之美綱紀存乎身萬世之術藏於心
然身不用於世者缺二/字之通故也夫公卿之子弟貴戚
之黨友雖無過人之才然在尊重之位者輔助者強飾
之者巧靡不達也昔扁鵲居宋得罪於宋君出亡之衛
衛人有病將死者扁鵲至其家欲為治之病者之父謂
扁鵲曰吾子病甚篤將為迎良醫治之非子所能治也
退而不用乃使靈巫求福請命對扁鵲而咒病者卒死
[002-3a]
靈巫不能治也夫扁鵲天下之良醫而不能與靈巫争
用者知與不知也故事求逺而失近廣藏而狹棄斯之
謂也昔宫之竒為虞公畫計欲辭晉獻公璧馬之賂而
不假之夏陽之道豈非金石之計哉然虞公不聼者惑
於珍恠之寶也鮑丘之徳行非不髙於李斯趙髙也然
伏隠於嵩廬之下而不録於世利口之臣害之也凡人
莫不知善之為善惡之為惡莫不知學問之有益於已
怠戱之無益於事也然而為之者情欲放溢而人不能
[002-3b]
勝其志也人君莫不知求賢以自助近賢以自輔然賢
聖或隠於田里而不預國家之事者乃觀聼之臣不明
於下則閉塞之譏歸於君閉塞之譏歸於君則忠賢之
士棄於野忠賢之士棄於野則佞臣之黨存於朝佞臣
之黨存於朝則下不忠於君下不忠於君則上不明於
下上不明於下是故天下所以傾覆也
  至徳第八
夫欲建國彊威避地服逺者必得之於民欲立功興譽
[002-4a]
垂名流光顯榮華者必取之於身故據萬乗之國持百
姓之命苞山澤之饒主衆士之力而功不在於身名不
顯於世者乃統理之非也天地之性萬物之類儴道者
衆歸之恃刑者民畏之歸之則附其側畏之則去其域
故設刑者不厭輕為徳者不厭重行罰者不患薄布賞
者不患厚所以親近而致䟱逺也夫形重者則身勞事
衆者則心煩心煩者則刑罰縱横而無所立身勞者則
百端邪而無所就是以君子之為治也塊然若無事
[002-4b]
寂然若無聲官府若無吏亭落若無民閭里不訟於巷
老㓜不愁於庭近者無所議逺者無所聼郵譯無夜行
之吏鄉閭無夜名之征犬不夜吠烏不夜鳴老者息於
堂丁壯者耕耘於田在朝者忠於君在家者孝於親於
是賞善罰惡而潤色之興辟雍庠序而教誨之然後賢
愚異議亷鄙異科長㓜異節上下有差强弱相扶小大
相懷尊卑相承鴈行相隨不言而信不怒而威豈恃堅
甲利兵深刑刻法朝夕切切而後行哉昔晉厲齊莊楚
[002-5a]
靈宋襄秉大國之權杖衆民之威軍師橫出陵轢諸侯
外驕敵國内克百姓隣國之讐結於外臣下之怨積於
内而欲建金石之功終傳不絶之世豈不難哉故宋襄
死於泓水之戰三君死於臣子之手皆輕用師而尚威
力以至於斯故春秋重而書之嗟嘆而傷之是三君皆
強其盛而失國急其刑而自賊斯乃去事之戒來世之
師也魯莊公一年之中以三時興築作之役規固山林
草澤之利與民争田魚薪菜之饒刻角丹楹眩曜靡麗
[002-5b]
収十二之税不足以供回邪之欲饍不用之好以缺一/字
婦人之目財盡於驕淫人力罷於不急上困於用下饑
於食乃遣臧孫辰請缺二/字於齊倉廪空匱外人知之於
是為宋陳衛所伐賢臣出叛臣亂子般殺而魯缺二/字
子牙慶父之屬敗上下之序亂男女之别位者無所
定逆亂者無所懼於是齊桓公遣大夫髙子立僖公而
誅夫人逐慶父而還季子然後社稷復存子孫反業豈
不謂㣲弱者哉故為威不強還自亡立法不明還自傷
[002-6a]
魯莊公之謂也故春秋榖缺/  懷慮第九
缺二/字慮者不可以立計持兩端者不可以定威故治外
者必調内平逺者必正近綱缺一/字天下勞神八極者則
憂不存於家養氣治性思通精神延夀命者則志不缺/一
字/於外據土子民治國治衆者不可以圖利治産業則
教化不行而政令不從蘇秦張儀身尊於位名顯於世
相六國事六君威振山東横説諸侯國異辭人異意欲
[002-6b]
合弱而制彊持横而御縱内無堅計身無定名功業不
平中道而廢身死於凢人之手為天下所笑者乃由辭
語不一而情欲放佚故也故管仲相桓公詘節事君專
心一意身無境外之交心無欹斜之慮正其國如制天
下尊其君而屈諸侯權行於海内化流於諸夏失道者
誅秉義者顯舉一事而天下從出一政而諸侯靡故聖
人執一政以繩百姓持一槩以等萬民所以同一治而
明一統也故天一以大成數人一以缺一/字成倫楚靈王
[002-7a]
居千里之地享百邑之國不先仁義而尚道徳懐竒伎
缺四/字隂陽合物恡作乾谿之臺立百仞之髙欲登浮雲
窺天文然身死於棄缺三/字魯莊公據中土之地承聖人
之後不修周公之業先人之體尚權杖威有萬人之
力懐兼人之强不能存立子紏國侵地奪以洙泗為境
夫世人不學詩書行仁義缺一/字聖人之道極經藝之深
乃論不騐之語學不然之事圖天地之形説災變之異
缺二/字王之法異聖人之意惑學者之心移衆人之志指
[002-7b]
天畫地是非世事動人以邪變驚人以竒恠聼之者若
神視之者如異然猶不可以濟於厄而度其身惑觸罪
缺二/字法不免於辜戮故事不生於法度道不本於天地
可言而不可行也可聼而不可傳也可缺一/字翫而不可
大用也故物之所可非道之所宜道之所宜非物之所
可是以制事者不可缺一/字設道者不可通目以精明耳
以主聼口以别味鼻以聞芳手以之持足以之行各受
一性不得兩兼兼則心惑二路者行窮正心一堅久而
[002-8a]
不㤀在上不逸為下不傷執一統物雖寡必衆心佚情
散雖髙必崩氣泄生疾夀命不長顛倒無端失道不行
故氣感之符清潔明光情愫之表恬暢和良調宻者固
安静者祥志定心平血脈乃强秉政圖缺一/字兩失其中
方戰士不耕朝士不商邪不奸直圓不亂方違戾相錯
撥㓨難匡故欲理之君閉利門積徳之家必無災殃利
絶而道著武讓而徳興斯乃持久之道常行之法也
  本行第十
[002-8b]
缺二/字徳為上行以仁義為本故尊於位而無徳者黜富
於財而無義者刑賤而好徳者尊貧而有義者榮段干
木徒步之士修道行徳魏文侯過其閭而軾之夫子陳
蔡之厄豆飯菜羮不足以接餒二三子布弊褞袍不足
以避寒倥偬屈厄自處甚矣然而夫子當於道二三子
近於義自布衣之士上缺一/字天子下齊庻民而累其身
而匡上也及閔周室之衰㣲禮義之不行也厄挫䪺仆
厯説諸侯欲匡帝王之道反天下之政身無其立而世
[002-9a]
無其主周流天下無所合意大道隠而不舒羽翼摧而
不申自缺三/字深授其化以厚終始治去事以正來世案
紀圖録以知性命表定六藝以缺三/字善惡不相干貴賤
不相侮強弱不相凌賢與不肖不得相踰科第相序為
缺三/字而不絶功傳而不衰詩書禮樂為得其所乃天
道之所立大義之所行也豈以缺三/字威耶夫人之好色
非脂粉所能飾大怒之威非氣力所能行也聖人乗天
威合天氣承天象符天容而不與為功豈不難哉夫酒
[002-9b]
池可以泛舟糟丘可以望逺豈貧於財哉統四海之權
主九州之衆豈弱於力哉然功不能自存威不能自守
非為貧弱乃道徳不存乎身仁義不加於天下也故察
於財而昬於道者衆之所謀也果於力而寡於義者兵
之所圖也故君子篤於義而薄於利敏於事而慎於言
缺三/字功徳也故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夫身
帶璧玉膺環佩服府藏珍缺四/字酌含銀刻鏤可以夸小
人非所以厚於已而濟於事也髙臺百仞金缺四/字簾雕
[002-10a]
飾所以疲百姓之力非所以扶弱存亡者也故聖人卑
宫室而髙道徳缺二/字服而謹仁義不損其行以増其容
不虧其徳以飾其身國不興無事之功家不藏無用之
器所以稀力役而省貢獻也璧玉珠璣不御於上則翫
好之物棄於下雕刻綪畫不納於君則淫伎曲巧絶於
民夫釋農桑之事入山海採珠璣求瑶琨探沙谷捕翡
缺一/字瑇𤦛摶犀象消筋力散布泉以極耳目之好以
快淫邪之心豈不謬哉未見先道而後利近徳而逺色
[002-10b]
者也
  明誡第十一
缺二/字政可以及逺臣篤於信可以致大何以言之湯
以七十里之封而升帝王之位周公以缺四/字比徳於五
帝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安危之効吉凶
缺一/字一出於身缺二/字之道成敗之驗一起行堯舜不
易日月而興桀紂不易星辰而亡天道不改而人道易
也夫持天地之政操四海之綱缺二/字不可以失度動作
[002-11a]
不可以離道謬誤出於口則亂及萬里之外况刑及無
罪於獄而殺及無辜於市乎故世衰道亡非天之所為
也乃國君者有所取之也惡政生於惡氣惡氣生於災
異蝮蟲之類隨氣而生虹蜺之屬因政而見治道失於
下則天文度於上惡政流於民則蟲災生於地賢君智
則知隨變而改縁類而試思之於缺三/字變聖人之理恩
及昆蟲澤及草木乗天氣而生隨寒暑而動莫不延缺/四
字/傾耳而聼化聖人察物無所遺失上及日月星辰下
[002-11b]
至鳥獸草木昆蟲缺三/字鷁之退飛治五石之所損所以
不失纎微至於鴝鵒來冬多糜言鳥獸之類缺三/字也十
有二月李梅實十月殞霜不煞菽言寒暑之氣失其
也鳥獸草木尚欲各得其所綱之以法紀之以數而况
於人乎聖人承天之明正日月之行録星辰之度因天
地之利等髙下之宜設山川之便平四海分九州同好
惡一風俗易曰天象見吉凶聖人則之天出善道聖
人得之言御占圖厯之變下衰風化之失以匡衰盛紀
[002-12a]
物定世後無不可行之政無不可治之民故曰則天之
明因地之利觀天之化推演萬事之類散之於缺二/字
間調之以寒暑之節養之以四時之氣同之以風雨之
故絶國異俗莫不知缺三/字樂則歌哀則哭葢聖人之
教所齊一也夫善道存之於身無逺而不至惡行著缺/三
字/而不去周公躬行禮義郊祀后稷越裳奉貢重譯而
臻麟鳯草木縁化而應殷紂缺二/字㣲子棄骨肉而亾行
善則鳥獸悦行惡則臣子恐是以明者可以致逺鄙者
[002-12b]
可以缺一/字近故春秋書衛侯之弟鱄出奔晉書鱄絶骨
肉之親棄大人之位越先人之境附他人之域窮渉寒
饑織履而食不明之效也  思務第十二
夫長於變者不可窮以詐通於道者不可驚以怪審於
辭者不可惑以言逺於義者不可動以缺一/字是以君子
廣思而博聼進退循法動作合度聞見欲衆而采擇欲
謹學問欲缺四/字欲敦見邪乃知其直觀花乃知其實目
[002-13a]
不淫炫燿之色耳不亂阿缺六/字之以晉楚之富而志不
回談之以喬松之夀而行不易然後能一其道而定其
缺六/字功凢人則不然目放於富貴之榮耳亂於不死
之道故多棄其所長而求其所短得其所亡而失其所
有是以吳王夫差知度艾陵之可勝而不誤勾踐將以
破凶也故缺二/字或見一利而喪萬幾求一福而致萬禍
夫學者通於神靈之變化曉於天地之開闔缺三/字弛張
性命之短長富貴之所在貧賤之所亡則手足不勞而
[002-13b]
耳目不亂思慮不缺一/字計策不誤上訣是非於天文其
次定狐疑於世務廢興有所據轉移有所守故道缺五/字
事可法也昔舜禹因盛而治孔子承衰而作功聖人不
空出賢者不虚生缺六/字而歸於善斯乃天地之法而制
其事則世之便而設其義故聖人不必同道缺六/者好者
不必同色而皆美醜者不必同狀而皆惡天地之數斯
命之象也日缺八/字八宿並列各有所主萬端異路千法
異形聖人因其勢而調之使小大不得相缺一/字方圓不
[002-14a]
得相干分之以度紀之以節星不晝見日不夜照雷不
冬發霜不夏降臣不凌君則隂不缺二/字陽盛夏不暑隆
冬不霜黒氣苞日彗星楊缺二/字虹蜺冬見蟄蟲夏藏熒
惑亂宿衆星失行聖人因天變而正其失理其端而正
其本堯承蚩尤之失而思欽缺三/字君子見惡於外則知
變於内桀紂不缺一/字則湯武不仁才惑於衆非者而改
之於缺七/字亂之於朝廷而匹夫治之於閨門是以接輿
老菜所以避世於窮缺五/字而逺其尊也君子行之於幽
[002-14b]
閒小人厲之於士衆老子曰上徳不徳缺六/字虚也夫口
誦聖人之言身學賢者之行久而不弊勞而不廢雖未
為君缺六/字巳孔子曰行夏之時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樂
則韶舞放鄭聲逺佞人缺三/字道而行之於世雖非堯舜
之君則亦堯舜也今之為君者則不然治不法缺三/字
曰今之世不可以道徳治也為臣者不師稷契周公之
政則曰今之民不可以缺四/字為子者不執曽閔之賢朝
夕不休盡節不倦則曰家人不敦也學者無缺四/字晝夜
[002-15a]
懈循禮而動則曰世所不行也自人君至于庶人未有
法聖人缺五/字為善者寡為惡者衆易曰豐其屋蔀其家
闚其户閴其無人缺四/字治之耳故仁者在位而仁人來
義士在朝而義士至是以墨子之門多缺四/字之門多道
徳文武之朝多賢良秦王之庭多不祥故善者必有所
缺三/字惡者必有所因而來善惡不空出禍福不妄作唯
心之所向志之所行而已
 
[002-15b]
 
 
 
 
 
 
 
 新語卷下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大师》集成古典图书2万种28万卷约24亿字
沪ICP备15009860号